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模板合集七篇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模板合集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3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模板合集七篇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認識身邊各式各樣的房子,並瞭解房子的作用。

激發幼兒對建築工人的感激之情。

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發言的積極性。

活動重點

認識身邊各式各樣的房子,並瞭解房子的作用。

活動難點

瞭解工人叔叔的辛苦,並表達感激之情。

活動準備

圖片,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引入部分,說說自己家的房子。

老師:我請小朋友來介紹他是怎麼樣的?(引導幼兒回答顏色,外形,新舊)

2、介紹圖片的建築。

將圖片貼在黑板上,依次請小朋友回答是什麼建築?建築的外部特徵?

從哪裏可以看出?

這些建築分別是用什麼造成的?(圖片依次有小學,醫院,廟,塔)

3、說說身邊的房子。

老師:我們的身邊還有哪些房子呢?

這些房子有什麼作用呢?

4、感知建築工人的偉大。

出示圖片。

老師:圖片中是誰?

他在想什麼?

我們身邊這麼漂亮的`房子是誰造出來的?

如果身邊沒有房子,我們要怎麼辦呢?

5、結束建築工人的貢獻,讓小朋友用一個詞誇獎建築工人。

小結:我們生活離不開房子,感謝建築工人叔叔給我們造出各種各樣的房子,我們才能愉快幸福的生活。

教學反思

房子是我們每天居住的地方,每天可以看見的物體。在活動前,帶孩子到幼兒園附近散步,我發現孩子們對房子有一定的話題與興趣。於是我們覺得應該讓幼兒從觀察自己身邊的房子入手,再組織幼兒參觀欣賞幼兒園的房子、幼兒園周圍的房子等。本活動的目的是認識身邊各式各樣的房子,並瞭解房子的作用。在本次教學活動中,幼兒基本能夠清楚 “是誰”、“幹了什麼”、“用什麼來建房”等這些方面的問題,也能夠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交流身邊的房子,課堂表現力不錯,回答問題也較踊躍。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複習已學小動物的名稱及有關服飾的名詞。

2、正確運用句子"我來到……"。

3、學會看圖拼句子,加強語言組織能力並鞏固詞彙量。

活動準備:

1、各種小動物頭飾、去遊玩的大圖片及音樂《郊遊》。

2、已學漢字及動物名稱及有關服飾的`大字卡。

3、拼句字卡及圖片。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小動物藏在哪》

1、老師:今天有好多小動物要帶我們去遊玩,(出示各種動物頭飾)可是它們的名字來了卻沒有出來,跟我們玩起了捉迷藏,我們一起來找找看它們都藏在哪了?

2、找到字卡後讀己找到的是什麼,並把字卡插到對應的動物頭飾下面,再集體認讀。(事先把字卡藏在活動室周圍)。

買新衣

二、出去遊玩小朋友們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於是他們來到服裝店挑選自己需要的服飾(隨機出示有關服飾的字卡幼兒認讀)。

三、角色扮演"去遊玩"請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頭飾並帶上,播放音樂《郊遊》,老師作爲導遊帶領遊客們出發(分組進行)。

依次來到景點(圖片旁),提問:"我們來到了哪裏"?幼兒完整講述:"我們來到了……"。

讓幼兒自由選擇自己想去的景點,再依次提問幼兒來到了哪裏?讓幼兒完整回答"我來到了…..。

四、拼句子"他們在幹什麼"

1、小動物們去遊玩,來到一個小朋友的家裏做客,我們一看,他們都在幹什麼?圖示圖片幼兒觀察。

2、任意抽取兩幅圖片,任選兩名幼兒出來看圖拼句子(將句子卡拼在圖片下面),誰先拼完誰先指讀。拼完後集體指讀,遊戲可反覆進行。

五、。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細緻觀察畫面,理解動物穿背心的感受以及背心變化的原因。

2. 學習故事中反覆出現的語句。

3. 體驗故事中鼠小弟的心情變化,感受寬容並學習調節自己的情緒。

活動準備:

教學ppt 、動物圖片、繪本。

活動過程:

一、 出示鼠小弟圖片,導入活動

(出示圖片一)師:今天我們這裏來了一位朋友——名叫鼠小弟,你看看鼠小弟穿了一件紅色的什麼啊?

鼠小弟穿着紅色的小背心,多麼開心,多麼神氣啊!

(出示圖片二)咦,剛剛鼠小弟還這麼開心,這麼神氣,現在它怎麼啦?

它爲什麼不開心啊?(它的小背心變得又大又長)

你們知道,爲什麼這件小背心會變成這樣嗎?這裏有一個好聽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瞭解故事的開頭和結尾,鼓勵幼兒大膽猜測故事的中間情節,激發幼兒的興趣。)

二、分段欣賞,瞭解故事情節,體驗動物穿上背心的快樂

(一)欣賞第一段:媽媽給鼠小弟織了一件小背心,很好看的。這一天,鼠小弟穿着背心出門了,還快樂的唱起了歌。它的歌聲引來了小鴨子,小鴨說:小背心真漂亮,讓我穿穿好嗎?鼠小弟大方說:“可以可以,不過別弄壞了。”於是把背心脫給了小鴨,小鴨高興的.穿上小背心說:就是有點緊,不過還挺好看吧。

教師引導提問:

1、鼠小弟把背心借給了誰?小鴨子開心嗎?爲什麼?

(二)欣賞第二段:小猴看見了,拉拉小鴨身上的背心說:小背心真漂亮,讓我穿穿好嗎?小鴨大方的點點頭,把背心脫給了小猴。小猴高興的穿上了背心自言自語說:就是有點緊,不過還挺好看吧?小結:雖然不是自己的背心,但是小鴨喜歡小猴也能和自己一樣感受到穿背心的快樂,所以還是借給了它。原來好東西是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

(三)欣賞第三段:小猴子碰上了海獅,海獅看見小猴子穿的小背心說:“小背心,真漂亮,讓我穿穿好嗎?”小猴大方的點點頭,把背心脫給了小海獅。小海獅高興地穿上了背心說:就是有點緊,不過還挺好看吧。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嘗試將日常生活中積累的經驗遷移到遊戲活動當中。

2、能根據物體的特徵,按遊戲進行分類,並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3、體驗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草坪、辣椒、瓜子、糖果、檸檬、傘兒、太陽的圖片。

2、生活長長的、方方的、圓圓的物品。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鋪墊兒歌

師:有一片非常熱鬧的草坪,我們來看一看都有誰?(出示圖片)

(辣椒、瓜子、檸檬、糖果)

師:那他們都是什麼味道呢?(辣椒是辣辣的)

師:那我們叫它辣辣的朋友,(糖果是甜甜)

師:那我們叫它(甜甜的朋友)

師:他們在草坪上開心的做遊戲,可是,突然,轟隆轟隆打雷了,嘩啦嘩啦下雨了,怎麼辦呢?怎麼樣才能讓他們既能在草坪上玩遊戲,又不會被雨淋溼呢?(傘兒、雨衣等)

師:我們來看一看是誰先他們了。(出示圖片)

(傘兒)

師:傘兒還要和他們做遊戲呢,聽聽傘兒是怎麼說的

師:轟隆轟隆打雷了,嘩啦嘩啦下雨了,傘兒傘兒撐起來,甜甜的朋友請進來,傘兒請那個朋友進來了啊?

幼:糖果

師:再來聽一聽,轟隆轟隆打雷了,嘩啦嘩啦下雨了,傘兒傘兒撐起來,辣辣的朋友請進來,傘兒請那個朋友進來了啊?

幼:辣椒

師:這次,小朋友和傘兒一起說,好不好?轟隆轟隆打雷了,嘩啦嘩啦下雨了,傘兒傘兒撐起來,香香的朋友請進來,(依次進行)

師:太陽出來了,傘兒收起來。

二、分角色進行遊戲,穩固兒歌

師:現在老師,要變變變,把你、你、你變成辣椒,你們就是?(辣辣的朋友。把你、你、你、變成糖果,你們就是(甜甜的朋友)、、、、

師:好,我們來聽一聽傘兒是怎麼說的

師:轟隆轟隆打雷了,嘩啦嘩啦下雨了,傘兒傘兒撐起來,辣辣的朋友請進來,依次進行。

三、鏈接生活經驗,對物品進行分類。

師:這麼漂亮的草坪,還有很多朋友也想來玩遊戲,我們來看一看,都有誰?(出示教具)

師:請小女生選一個你喜歡的朋友,請小男生選一個你喜歡的朋友。

師:可以看一看,摸一摸,它是什麼形狀的,是長長的?還是圓圓的?還是方方的?

師:小朋友可以互相說一說

師:好了,老師請幾個孩子,到前邊來說一說,你手裏的朋友是什麼形狀的。

請個別幼兒示範說,並把話說完整,什麼什麼是什麼的。

師:好,傘兒要和你們做遊戲,聽一聽傘兒是怎麼說的

師:轟隆轟隆打雷了,嘩啦嘩啦下雨了,傘兒傘兒撐起來,方方的朋友請進來,

師:你們和老師一起說,好嗎?

師:轟隆轟隆打雷了,嘩啦嘩啦下雨了,傘兒傘兒撐起來,圓圓的'朋友請進來,最後,太陽出來了,傘兒收起來。

師:好了,把朋友們,輕輕的送回去把

四、拓展。遷移生活已有經驗,擴散思維大膽想象。

師:那我們身邊還有什麼東西是圓圓的,或是方方的,或是長長的呢?誰來說一說?

請個別幼兒自由說,提提示幼兒把話說完整,我是什麼的什麼。

師:聽聽看,這次傘兒說的是什麼?

師:轟隆轟隆打雷了,嘩啦嘩啦下雨了,傘兒傘兒撐起來,圓圓的朋友請進來。

師:如果你能說出,你是圓圓的什麼,你就可以到傘兒的下面了哦。

五、延伸

還可以說什麼是長長的、軟軟的、甜甜的、等等。(幼兒教育)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啓發幼兒想像,培養思維的豐富性與流暢性。

2、鼓勵幼兒樂於與同伴合作、交往,對待任務具有認真負責的態度。

3、豐富詞彙:火辣火辣、陰涼陰涼,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4、培養幼兒學習的自主性,能按自己的意志積極行動。

二、活動準備

1、可操作的'活動性教學圖片。(根據散文內容自制)

2、科學活動中瞭解雲、風、太陽之間的自然關係。

三、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指導幼兒觀察並大膽表述圖片內容。

(二)操作活動性圖片,完整講述後提問。

1、天空上什麼飄來了?

2、誰想戴雲帽子?(兩人一組,請幼兒互相描述,看誰說得多,發展思維的流暢性)

3、最後,雲帽子給誰戴呢?爲什麼?

4、太陽公公戴上帽子後,地面變得怎樣,爲什麼?(豐富詞彙:火辣火辣,陰涼陰涼,活動圖片中應以紅色與藍色爲主色調,讓幼兒感受詞義)

(三)完整欣賞散文,感受散文的意境美。

(四)以小組爲單位,自由結伴表演散文內容,以加深對散文的理解與記憶。(鼓勵幼兒積極與人交往,並自主表演遊戲)

四、各領域滲透

社會:培養幼兒敬老的良好品德。

美術:學習爲散文配畫。

五、生活中滲透在生活環節的轉換過程中播放散文的錄音,讓幼兒感受散文意境美。

六、環境中滲透將幼兒的“散文配畫”張貼在美工活動區內。

七、家庭中滲透要求家長配合進行尊敬老人教育,對孩子的行爲作出正確評價。

附散文

一頂雲帽子

天空,飄來一頂雲帽子。

小花說:“我戴!我戴!”

小草說:“我戴!我戴!”

小樹說:“我戴!我戴!”

只有一頂雲帽子,給誰戴呢?

風娃娃說:“別爭,別爭,太陽公公老了,給它戴吧。”

大家點點頭說:“太好啦!太好啦!”

風娃娃把雲帽子送給太陽公公,太陽公公戴上它,火辣火辣的地面,一下子變得陰涼陰涼啦!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傘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下雨了,人們可以在傘下躲雨,日曬了,人們可以在傘下遮陽。那麼,小動物呢,他們怎麼辦呢?這也是幼兒很感興趣的一個問題。因此,我爲幼兒選擇了一首有關《傘》的詩歌。這首詩歌意境優美而且充滿童趣,描述了小動物們用什麼來遮雨,喚起了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和保護小動物的情感。同時,給幼兒創設更多的語言發展環境,我們可以在區角中爲幼兒提供更多的日常生活中比較容易接觸的小動物及背景圖片,給幼兒提供更多的仿編詩歌的機會,豐富幼兒的詞彙和語言,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感受詩歌的優美意境和句式結構,理解詩歌內容。

2、發揮幼兒的想象力,按照句式仿編兒歌。

活動準備:

掛圖一張,光盤,背景圖一張,小動物圖片若干(小螞蟻,小青蛙,小喜鵲,蜻蜓,蝴蝶,瓢蟲,蝸牛小兔等)。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引發幼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出一個謎語,看看誰最先猜出來。

"一根柱子許多樑,沒有門窗沒有牆,好像一座小亭子,用它遮雨又遮陽。

小朋友們:傘。

老師:小朋友們真棒。

二、複習傘的結構和用途

教師;那你們知道傘是什麼樣子的嗎?教師拿出準備好的傘,介紹傘的結構和用途。

傘是由傘面、傘柄和傘骨組成。傘骨把傘面撐起,所以才能遮雨遮陽。那麼,我們來看看小動物們用什麼遮雨呢?

三、看圖講述

1、 教師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思考。

提問:圖上都有哪些小動物?幼:小喜鵲、小青蛙、小螞蟻。那麼,天氣怎麼了?

幼兒:下雨了。

師:下雨了,小動物要到哪去躲雨呢?爲什麼呢?(啓發幼兒說出誰是誰的.傘)

幼兒:小喜鵲躲到大樹上了,大樹就是小喜鵲的傘。

師:哪裏的大樹呢?引導幼兒說出公路邊的大樹。

如:大楊樹是小喜鵲的傘。哪裏的大楊樹呢?引導幼兒說出公路邊的大楊樹是小喜鵲的傘。

師:誰又是小螞蟻的傘呢。

幼:大蘑菇石小螞蟻的傘。

師:哪裏的大蘑菇?幼:山坡上、草地上。

師:請幼兒完整的說出一句詩歌,山坡上的大蘑菇是小螞蟻的傘。

師:誰又是小青蛙的傘呢?

幼:大荷葉是小青蛙的傘。

師:哪裏的大荷葉呢?幼:小河,池塘。

師幼共同完整的說出兒歌。

2、 朗讀詩歌,體會詩歌的優美意境。

3、 啓發幼兒給詩歌起一個好聽的名字。

師:小朋友們,這麼好聽的兒歌,沒有名字,我們給它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好嗎?

幼:好。

幼:《傘》、《小動物的傘》、《好玩的傘》。

師:小朋友們都很棒,這幾個名字都非常好聽。那我們就選一個吧,兒歌的名字就叫做《傘》。

四、幼兒大膽想象,仿編兒歌

師:小朋友們想一想,下雨了,還有很多的小動物,它們的傘在哪裏呢?誰又是它們的傘呢?教師出示背景圖,各種小動物的圖片,(蝴蝶,蜻蜓。蝸牛。燕子等),請幼兒爲 小動物找出它的傘,並把小動物放在背景圖相應的地方,然後完整的說出一句詩歌,誰是誰的傘。引導幼兒仿編兒歌。

五、活動延伸

將小動物圖片,背景圖,兒歌掛圖,光盤,放在區角中,幼兒在區角活動中進一步感受詩歌的優美,練習仿編詩歌。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最大的成功就是爲幼兒創設了一個大膽表現的機會,爲幼兒營造了一個豐富的語言環境,從分體現了《綱要》的精神,幼兒能在詩歌的美妙的境界中去感受,體會,發揮了幼兒的想象力及語言的表達能力。同時,教師的鼓勵很重要,教師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語言,積極參與課堂發言。並在理解、閱讀兒歌的同時會仿編兒歌。區角活動也爲幼兒提供了練習的機會。不足的地方是,課堂上,不能兼顧每個幼兒,教師有點急於求成,忽略和孩子的交流,不愛發言的幼兒沒有表達的機會。希望在活動區中有彌補,給幼兒鍛鍊的機會。

附詩歌:

公路邊的大楊樹是小喜鵲的傘,

池塘裏的大荷葉是小青蛙的傘,

山坡上的大蘑菇是小螞蟻的傘,

下雨了,大家都有一把傘。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瞭解造房子需要哪些勞動者。

2、對各種工種建築者的勞動內容有初步的認識,增進對勞動者的情感。

3、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4、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活動準備】

小鴨形象、故事圖片、操作材料(易拉罐和一次性杯子)。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出示小鴨形象。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小客人,它的名字叫小鴨加加。加加的房子旁有一片空地,一臺大挖土機開來了,會發生什麼事呢?

那我們一起來聽個故事《會有誰來住》。

二、分段講述,瞭解各種工種。

1、講述故事前半段。是誰造了新房子。

——提問:這麼多人來幫忙造房子,誰是第一個來幫忙的呢?怎麼來的?是怎樣幫忙造房子的呢?

——熊大叔在幹什麼?他是怎麼砌磚牆的?用什麼砌磚牆的?

——猴大叔在幹什麼?用什麼做的?

——狗大叔在幹什麼?爲什麼要裝電線?

——哇,房子造好了,都有哪些工人又是怎樣來幫忙造房子的?

教師小結:這些造房子的工人,我們叫他們建築工人。

2、講述故事後半部分。還有誰來幫忙。

房子造好了,還不能住,還有人說要來幫忙,會是誰呢?來幹什麼呢?我們接着往下聽。

——又有誰來幫忙了?

——青蛙大叔在幹什麼?狐狸大叔來幹什麼?

——這座漂亮的房子是誰的呀?

小結:原來房子造好了,還不能住,還需要花匠來幫忙種花草搞綠化、還要請搬家工人來幫忙把要用的東西搬到新房子裏,才能住新家呢!

三、完整講述故事,梳理知識。

——我們把故事連起來聽一聽,特別要聽清楚他們是怎麼造房子的。會講的小朋友還可以和老師一起來講一講。

——小結:原來要住進新房子需要司機、瓦工、電工、木工、花匠、搬家工這麼多人的共同勞動,特別是造房子的建築工人,少了誰也不行。這些建築工人真是了不起啊!

四、經驗遷移,操作遊戲。

我們也來當建築工人造新房子,好不好?

1、分配任務,提出要求。

2、幼兒操作遊戲。

結束:房子造好了,小動物們說謝謝你們爲他們造了這麼多漂亮的房子!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剛好是主題《小鬼顯身手》中的一個活動,上一次在我們幼兒園剛好開展了此主題的杭州市幼兒園“主題教學研修月”展示活動。我就參考老師的設計開展了此次活動。在開展活動之前心裏還在嘀咕造房子這件事情離我們幼兒的生活比較遠,幼兒缺乏這方面的.經驗,學習起來是不是會沒有興趣呢?但是通過活動後發現幼兒這方面的知識掌握的還不錯的。由於幼兒活動材料中沒有掛圖,就自己動手畫了故事的簡筆圖片來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爲了結合動靜交替的原則,在活動的最後請幼兒兩兩合作在規定的時間內來選擇材料進行搭搭樂活動,比比誰搭的房子最高最結實。活動的總體效果還不錯,但是如果自己能再多準備一張青蛙大叔種花草和狐狸司機幫忙搬家的簡筆圖片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