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彙編5篇

【實用】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彙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W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用】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彙編5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的鳥,找出它們的共同特徵,初步形成鳥的概念。

2、知道鳥兒時人類的好朋友。

3、萌發保護鳥類的感情。

活動準備

1、發動幼兒與家長共同收集各種關於鳥的資料和圖片。

2、課件:小燕子、貓頭鷹、啄木鳥活動習性和本領的動畫及小鳥表演。

3、佈置"鳥語園"。

活動過程

一、聽歌曲小燕子,激趣導入。

今天老師請來了幾位客人,你們想知道客人是誰嗎?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播放小燕子音樂

提問:這首歌叫什麼?(小燕子)

你們會唱嗎?(會)

我們一起唱吧(幼兒和教師一起唱歌曲)

二、引導幼兒認識鳥兒

1、教師提問:這首歌裏唱的是誰呀?(小燕子)

老師今天把這隻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姐姐請到我們班上了。

2、教師出示小燕子圖片。

提問:小燕子姐姐長得什麼樣呀?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說出小燕子的外觀。

(堅硬的'嘴巴身上長着黑色的羽毛兩隻翅膀兩隻腳尾巴像剪刀)

3、結合幼兒的發現教師進行總結。

提問:它有什麼本領呢?幼兒觀看小燕子課件,激發幼兒把看到的畫面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一說。

(會飛會捉害蟲等)

4、下一位客人是誰呢?你們猜猜。

面孔像只貓,其實是隻鳥。天天上夜班,捉鼠本領高。(貓頭鷹)

對貓頭鷹大哥也來了。

教師出示貓頭鷹圖片。

提問:貓頭鷹大哥長什麼樣呀?(堅硬的嘴巴面孔像貓棕色的羽毛兩隻腳兩隻翅膀)

結合幼兒的發現教師進行總結。

提問:它有什麼本領呢?幼兒觀看貓頭鷹課件,說一說。(會飛會捉田鼠等)

5、第三位客人也來了,我們一起猜猜它是誰。

一個醫生嘴巴尖,天天出診到林間。

敲敲聽聽真仔細,要動手術把頭點。(啄木鳥)

啄木鳥阿姨也來了。

教師出示啄木鳥圖片。

提問:啄木鳥阿姨長什麼樣呀?

(尖尖的嘴巴頭頂有紅色的羽冠羽毛是黑色、白色、紅色的兩隻腳兩隻翅膀)

結合幼兒的發現教師進行總結。

提問:它有什麼本領呢?幼兒觀看啄木鳥課件,說一說。(會飛會給大樹治病等)

6、教師小結:小燕子貓頭鷹啄木鳥它們身上都有羽毛,堅硬的嘴,兩隻腳沒有牙齒會飛。

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鳥兒。

三、知道鳥是人類的朋友,激發幼兒保護鳥類的情感。

1、大自然中還有很多各種各樣的鳥兒,你們想不想和它們做朋友呀?

"鳥語園"裏來了很多的小鳥朋友,我們去找它們吧。

開火車到"鳥語園"幼兒自由參觀。幼兒自由取一張自己認識的小鳥圖片回到座位。

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小鳥朋友的名稱和本領。幼兒自由相互交流。

2、小鳥除了這些本領以外,還有很多的本領,現在就請小鳥爲我們表演吧。

(觀看視頻小鳥表演)

3、教師提問:小鳥的表演精彩嗎?

你們喜歡小鳥嗎?

教師總結:鳥兒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幫助人們捉害蟲保護莊稼保護樹木還是森林歌唱家。

鳥兒可以幫助我們做這麼多的事情,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它們呀?鼓勵幼兒說說自己的想法。

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說的真好,現在我們一起把手中的小鳥朋友送回家吧。聽音樂小燕子把小鳥圖片送回"鳥語園"。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喜歡參與科學探究活動,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

2、對沉浮現象感興趣,能遷移已有的沉浮經驗,積極嘗試讓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表達出自己的猜測。

活動準備:

根據《綱要》中指出的“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爲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我做了如下準備:

1、人手一份水果(桔子和冬棗),鹽。

2、每組擦手毛巾若干,抹布若干。

教室周圍擺放玻璃水池若干,攪拌棒若干。

關於沉浮定理的課件。

活動重點與難點:

對沉浮現象感興趣,能遷移已有的沉浮經驗,積極嘗試讓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

活動教學法:

《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要儘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因此,我選擇了這些教學法:

操作法:讓幼兒通過動手操作,在與實物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

探索法:爲了更好地達到以幼兒爲主體這一目標,我在這一活動中還通過讓幼兒看一看,說一說等多種形式,讓幼兒自己在實際操作中去發現問題並找到解決的辦法。

演示法:是指教師通過講解談話,把實物或教具陳示給孩子看,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理解。

此外,在各個不同的教學環節中還穿插運用探索法、示範法、操作法、講解法等教學方法。使整個教學過程動靜結合,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做到寓教於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請幼兒想一想,猜一猜。

教師出示桔子和冬棗,引導幼兒辨認。

師:你們猜,要是把這些水果放到水裏,會怎樣呢?

幼兒大膽猜測:

幼1:我覺得桔子和冬棗都會在水的下面。

幼2:我覺得桔子會在水的下面,冬棗會在水的上面。

幼3:冬棗那麼小,肯定在水的上面,桔子那麼大,肯定在水的下面。

………………師:老師要告訴你們,在水的上面叫做浮起來,在水的下面叫做沉下去,那現在我們就一起來試一試,看看到底哪個小朋友猜的是對的,好不好?

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二、出示浮起的桔子,請幼兒猜測原因。

師:小朋友看看,孫老師這裏有個神奇的桔子,它和冬棗一樣能浮在水面上,你們知道爲什麼嗎?

幼兒猜測大膽,並說說原因:

幼1:這個桔子裏面什麼都沒有了,老師把桔子肉都吃掉了。

幼2:我也覺得這個桔子只有皮,沒有肉。

幼3:這個肯定是玩具桔子,很輕很輕,所以浮起來了。

………………師:哈哈,你們都沒猜對,這個可是一個真的、很重的桔子哦。老師來告訴你們,祕密呀就藏在老師的'手裏(手掌攤開,讓幼兒觀察這個神奇的東西),其實呢,老師在水裏放了很多這個神奇的東西,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神奇的東西是怎麼讓桔子浮起來的,好嗎?

教師操作,幼兒觀察:

在清水中不斷加鹽攪拌,直至桔子浮起來。

師:你們想不想知道老師在水裏加了什麼神奇的東西啊!現在請一個小朋友來嚐嚐這個水是什麼味道的。(鹹)是呀,老師在水裏加了很多很多的鹽,所以桔子纔會浮起來。那你們想不想知道爲什麼水裏加了鹽桔子就會浮起來了呢?

觀看課件,學習簡單的科學知識。

教師播放課件,使幼兒瞭解知識點:在水中加鹽,使水的濃度變大,浮力就變大,桔子就會浮起來。併爲幼兒簡單介紹“浮力”的概念,知道浮力就是指能把物體托起來的力量。

四、幼兒進行實驗,教師巡迴指導。

師:我們兩個小朋友一起合作,一個在水裏加鹽,一個用攪拌棒把水攪拌一下,觀察什麼時候桔子纔會浮起來。

五、延伸師:小朋友,我們今天學會了一個新的本領,把本來沉下去的桔子寶寶變得浮起來了,那麼我們能不能把浮着冬棗寶寶變得沉在水裏面呢?我們回去和爸爸媽媽一起試一試,明天來和好朋友一起分享,怎麼樣?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不同的東西發出的聲音是不一樣的。

2 、體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教學實驗材料:有蓋的罐子若干 、黃豆 報紙 米粒 碗 勺 等

2、 實驗記錄:記錄單、繪畫方式記錄

3、 時間安排:20——30分鐘

活動過程

1 、教師出示裝有東西的罐子,搖一搖。

T、咦,怎麼回事?猜猜這個罐子怎麼會發出聲音?

C、有東西。

T、有什麼東西呢?

2 幼兒猜想,大膽表述

3、介紹製作材料:黃豆、報紙、米粒

T、選擇一種材料裝入罐子,蓋上蓋子,聽聽是什麼聲音?要求裝時小心,不把材料灑出來。

4、交流記錄:

T、你用什麼材料裝進去,發出什麼聲音?

5、遊戲:我們一起搖一搖。

請幼兒搖動罐子,聽聽聲音一樣嗎?爲什麼?

幼兒瞭解裝的'東西不一樣,發出的聲音不一樣。

6、幼兒再次操作,再次記錄,

做個和第一次不一樣的罐子,裝不一樣的材料。

再次提醒幼兒操作時不把材料灑出來。

7、活動交流:

展示幼兒記錄,鼓勵幼兒大膽交流。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用動作表現蜻蜓的飛行姿態。

初步感知兒歌的語言和結構的藝術表現特點。

創編兒歌。

鼓勵幼兒大膽仿編兒歌,根據兒歌內容用恰當的動作表現。

體驗兒歌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兒歌":《紅蜻蜓》。

圖畫紙、畫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幼兒用書《紅蜻蜓》畫面,請幼兒說一說,做一做:

--圖上有誰,紅蜻蜓在幹什麼?

--紅蜻蜓飛累了,停在哪裏?

--引導幼兒想象蜻蜓在勢頭上、水上停的樣子,在大風大雨中飛行、降落的樣子,並用肢體動作,表現蜻蜓飛行?

學念兒歌《紅蜻蜓》。

想象創作一。

--引導幼兒根據兒歌線索展開想象:紅蜻蜓還會停在哪裏?

--請幼兒把自己的想象畫成一副畫。

--請幼兒交流各自的畫面內容,鼓勵幼兒模仿兒歌的句式來概括表達。

--幫助幼兒整理仿編的兒歌內容,並根據兒歌的結構表現特點,請三個幼兒合作創編一首新兒歌--請幼兒學習朗誦各小組新編的兒歌想象創作二。

--組織幼兒進行討論:你喜歡什麼動物?它會在哪裏做什麼?。

--鼓勵幼兒嘎那據兒歌的語言和結構特點來創編兒歌。

教學反思: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喜歡直接參與嘗試,對操作體驗型的活動尤爲感興趣。本次科學活動正符合了孩子們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特點。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幼兒動手操作、主動活動的興趣和創造意識。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層次性、開放性,幼兒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動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

小百科:蜻蜓,無脊椎動物,昆蟲綱,蜻蜓目,差翅亞目昆蟲的通稱。一般體型較惖大,翅長而窄,膜質,網狀翅脈極爲清晰。有複眼,視覺極爲靈敏,單眼3個;觸角1對,細而較短;咀嚼式口器。蜻蜓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昆蟲。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的動手操作,發現硬泥和軟泥、生泥和熟泥的不同特徵。

2、通過幼兒的探索與嘗試,能改變泥塊原有的特性,捏出自己喜歡的形象。

3、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

活動準備:

生泥、熟泥、水、汽車、恐龍,水果等模型和圖片、火柴棍、高粱杆皮、玉米皮花生殼等輔助材料、小圍裙、小套袖

活動過程:

一、導入主題:

師:“小朋友,今天呀,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幾件小禮物,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是什麼?

幼:想

師:出示泥做的各種水果,小朋友看,這些小禮物是什麼?它們是用什麼做成的?

幼:是用泥做成的

師:小朋友想不想試一試,用泥來做自己喜歡的`東西?

幼:想

師:那在玩泥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呢?

幼:不能把泥弄到衣服上

幼:戴上小圍裙和小套袖

二、幼兒自由選擇泥塊玩泥

1、鼓勵幼兒嘗試泥的玩法,引導幼兒探索最基本的玩法,團圓、搓條、壓扁。引導幼兒發現,在玩泥的過程中會出現什麼問題?

觀察要點:

a、幼兒在玩泥過程中,玩了一會兒後泥會變硬,幼兒是否尋找解決的辦法

b、在發現自己捏的作品有裂口時,幼兒是否會選擇其他的泥塊

組織幼兒討論,泥變硬以後,你是怎麼做的?爲什麼有的小朋友捏的作品有裂口?你捏的作品出現裂口後,你是怎麼做的?把自己好的經驗告訴其他小朋友。

通過自己的實踐操作,幼兒總結出,泥變硬後,蘸上點水,泥就會變軟。捏的作品出現裂口,可以選擇摔熟的泥,這樣,捏出來的東西就不會有裂口。

2、鼓勵幼兒繼續玩泥,在學習泥工的基本技法後,鼓勵幼兒有所創新,能根據老師提供的模型和圖片來捏自己喜歡的形象

觀察要點:

a、看幼兒是否有創新的玩法,出現問題後,幼兒是怎樣解決的

b、在玩泥過程中缺少什麼時,是否能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利用上投放的輔助材料組織幼兒討論,剛纔你是怎麼玩泥的?製作過程中,出現問題,你是怎樣解決的?

三、成功的快樂

1、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說說自己捏的是什麼,怎麼捏的,向其他小朋友介紹經驗。

2、音樂聲中,幼兒互相欣賞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

自評:

本節活動,根據我們農村的特點,我選擇了農村的自然材料――泥巴,孩子們在活動過程中,能快樂盡情地玩耍和探索,在動手操作中,發現了硬泥、軟泥、生泥、熟泥的不同特徵。遇到困難能自己尋找解決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