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範文集錦8篇

【精選】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範文集錦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W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範文集錦8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願望。

2、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3、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根據興趣玩空心紙棒

1、引導幼兒觀察紙棒。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做了一個玩具,你們拿起來看一看是什麼樣子的?(幼兒發現紙棒是長長的圓圓的,中間是空心的`)。

2、幼兒玩紙棒教師:你們每人拿一根紙棒當玩具,讓老師看看,你們是怎麼玩的?

二、引導幼兒把紙棒當“傳聲筒”,自由結伴玩遊戲

1、教師有興趣地對幼兒說:剛纔老師看見有一位小朋友把小嘴巴對準紙棒在說話呢,你們各人找一個好朋友,一個對着紙棒說話,另一個用小耳朵聽,聽聽你的好朋友說了些什麼?

2、幼兒兩人一組地玩了起來。

3、提問:小朋友聽到你的好朋友說的話了嗎?

4、教師小結:這個長長的、圓圓的空心紙棒,能把我們說的話傳出去,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傳聲筒。

三、發現問題,和小問號交朋友

1、提出疑問:教師:剛纔小朋友都聽到從傳聲筒傳出的話語和清楚、響亮,但也有小朋友說聽不清楚聲音,(出示幾根聽不清楚的傳聲筒)這是怎麼回事呢?

2、出示小問號(?)引導幼兒觀察這幾根傳聲筒有什麼不同?既然是一樣的,那爲什麼傳出來的聲音不清楚呢?這個傳聲筒我要送一個標記給它(出示小問號卡片)知道這是什麼符號嗎?這根傳聲筒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

3、幼兒再次玩傳聲筒(傳聲筒換成實心的)幼兒發現聽到的聲音不清晰了,這是爲什麼呢?幼兒自然產生疑問,這時引導幼兒也給這些傳聲筒貼上問號。

四、觀察比較解決問題

1、引導幼兒對比觀察小問號的傳聲筒和沒有小問號的傳聲筒有什麼不同?讓他們發現有小問號的傳聲筒裏有紙團堵着。

2、教師小結:原來有小問號的傳聲筒爲什麼傳的聲音聽不清呢?原來裏面塞滿了紙團,紙團堵住了傳過來的聲音,所以,從這樣的窗聲同裏傳過來的聲音就不清楚了。

五、延伸:

幼兒自己動手製作小小的傳聲筒,進行連接傳聲筒,使之變成一個長長的傳聲筒。

教學反思:

教師的角色轉變。在以往的活動中,我主要是以引導者、組織者的角色來進入活動並開展活動的,感覺與孩子們還是有一定的距離。在今天的活動中,我嘗試着以孩子們的玩伴這一角色進入活動,和孩子們一起玩,一起發現,讓孩子們感到我是他們的大朋友,從而進一步激發孩子的探索興趣,使孩子們能大膽地來提問。在實施的過程中我發現孩子們和我走的很近,每個幼兒都願意說、樂於說,而且效果較好。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探索動物睡覺的祕密;

2、嘗試用動作表現不同動物的睡覺方式。

活動準備:

1、各種動物的圖書、圖片、玩具、多媒體課件;

2、佈置“動物王國”場景(動物睡覺的噴繪、圖書、玩具…)

3、記錄板一塊。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以小客人做客導入活動:(播放歌曲《小豬睡覺》)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你想知道它是誰嗎?(小豬)你聽一聽它在幹什麼?它是怎樣睡覺的?(閉上眼睛睡覺,大耳朵扇扇,小尾巴搖搖。)還發出什麼聲音?(咕嚕嚕)

2、小豬邀請大家去大森林旅遊,看看別的小動物是怎樣睡覺的。

(二)探索活動

1、發現並提出問題(引導幼兒參觀“動物王國”)播放課件《動物睡覺》,讓幼兒探索不同動物睡覺的祕密。

馬――站着 蝙蝠――倒掛

刺蝟――蜷成球形

丹頂鶴――單腳站立

魚――睜着眼睛睡覺

烏龜――縮到龜殼裏

貓頭鷹――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2、猜想並記錄

提問:

(1)小朋友,你們在“動物王國”裏看到了那些小動物?它們都在做什麼?

(2)小朋友想一想,小動物睡覺得樣子一樣嗎?有什麼不一樣?誰來告訴老師?

(3)現在老師用一個表把小朋友說得記錄下來。小朋友看,這裏是喜歡站着睡覺的小動物,這裏是喜歡躺或趴着睡覺的小動物,這裏是喜歡蜷着睡覺的小動物…

老師這裏有許多小動物的照片,小朋友選一個你最喜歡的小動物,你認爲它是怎樣睡覺的就把它貼在這張記錄表上(幼兒選圖片,進行記錄)

3、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記錄表並進行小結。

你們認爲喜歡站着睡覺的動物有……

躺着或趴着睡覺的動物有……

小朋友你們的想法對不對呢?

4、尋找並驗證答案

師:小朋友到老師這兒來,我們看一看大屏幕,尋找一下答案

師:小朋友,剛纔我們看到了不同小動物睡覺得樣子,現在我們對照一下記錄表,看剛纔你們的`想法對不對?

(若有不對的引導幼兒加以糾正)

師:那小朋友知道爲什麼這些小動物睡覺的方式都不一樣呢?(逐一引導幼兒說出每種動物不同睡覺方式的原因)

5、教師小結:小動物們爲了保護自己都有不同的睡覺方式。

(三)遊戲活動

1、啓發引導幼兒嘗試用動作表現不同動物的睡覺方式

(1)引導幼兒學做站着睡覺的幾種動物的睡覺方式

(2)引導幼兒學做躺着睡覺的幾種動物的睡覺方式

(3)引導幼兒學做趴着睡覺的幾種動物的睡覺方式

(4)引導幼兒學做在樹枝上睡覺的幾種動物的睡覺方式

(5)引導幼兒學做睜着眼睛睡覺的幾種動物的睡覺方式

(6)引導幼兒學做倒掛着睡覺的動物睡覺方式

(7)引導幼兒學做“蜷”睡覺的幾種動物的睡覺方式

2、遊戲

“動物睡覺”

(1)講解遊戲玩法:請小朋友每人取一個掛飾帶上,老師說:小動物睡覺了,你就學做你選的小動物睡覺的樣子。老師來當檢查員看你做得對不對。

(2)遊戲。第一遍老師做檢查員,第二遍幼兒做檢查員。

(四)遷移活動

1、小朋友,小動物們爲了保護自己都有不一樣的睡覺方式,那我們怎樣睡覺才能保護自己呢?你平時是怎樣睡覺的?給你的旁邊的好朋友學一學。

2、請個別幼兒說一說,並學一學。

3、有的小朋友仰着睡、有的小朋友趴着睡、有的小朋友右側睡、有的小朋友左側睡,怎樣睡對我們的身體最好呢?我們聽一聽醫生阿姨是怎樣說的?

(放課件,讓幼兒傾聽)

師:誰來說一說,怎樣睡對我們的身體最好?爲什麼?

(五)結束活動

5、教師教育幼兒要從小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和正確的睡眠姿勢。

師:小朋友,你們現在知道怎樣睡對我們的身體最好了吧?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活動延伸】

幼兒回家後和父母一起模仿動物睡覺的動作,比一比看誰學得像。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科學領域中的科學探究第一條目標"親近自然,喜歡探究"(4—5歲幼兒喜歡接觸新事物,並樂於探索)。結合幼兒喜歡探究動物的興趣特點和本次"愛我中華——沙漠"這一主題,我設計了別開生面的一課:《沙漠動物的生存本領》。沙漠就是沙漠,沙漠在孩子的生活裏很少見,沙漠到底是什麼樣子?沙漠裏有什麼動物?它們又有什麼生存本領呢?圍繞這一主線,逐漸激發幼兒的探索熱情和想要解開謎底的求知慾望。

活動目標:

1、瞭解沙漠的環境特徵:地面被沙覆蓋、荒蕪、雨水稀少等。

2、認識沙漠裏的六種動物,瞭解它們的生存本領。

3、安靜傾聽同伴的講話,並感受大家一起談話的.愉悅。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重難點:

瞭解沙漠中六種動物的生存本領

活動準備:

教學課件ppt、影視資料

活動過程:

一、認識沙漠,瞭解環境特徵。

1、出示沙漠圖片,激發幼兒認識沙漠的興趣。

這是什麼地方?沙漠的地面全是什麼?

2、觀看沙漠的錄像,瞭解沙漠的環境特徵。

3、教師和幼兒一起小結沙漠惡劣的環境特徵。

4、猜猜什麼動物會在沙漠裏生存?

二、認識生活在沙漠裏的六種動物,瞭解其生存本領。

1、出示駱駝圖片。

師:畫面上的是誰?駱駝是什麼樣子的?討論它有什麼特殊的生存本領?

教師小結:駱駝有長長的睫毛,可以阻擋沙子跑進眼睛;耳朵有毛,可以阻擋風沙;鼻孔可以自動閉合防風沙;身上的駝峯,可以儲藏營養。

2、認識沙蜥,瞭解其生存本領。

教師小結:通過改變體色來控制體溫,從而減少身體水分的蒸發。

3、以同樣的方式來認識沙鼠、沙狐、長耳跳鼠、花背蟾蜍,重點了解他們的生存本領。

沙鼠:後肢比較長,能將身體遠離滾燙的沙地,每天幾乎不用喝水,用鋒利的爪子,可以挖掘很深的洞,並在洞裏儲存大量的食物。

沙狐:挖洞本領高明,幾秒鐘就能挖好一個洞鑽進去,就像魚兒潛水一樣。

長耳跳鼠:白天天熱只呆在洞裏,晚上出來捕食蟲子,聽覺十分敏銳,後退有力,在沙漠中跳躍能力強,遠離滾燙的沙地。

花背蟾蜍:不挖洞,以鼠類的洞穴爲家,白天呆在洞穴裏,黃昏出來活動,善於掩藏自已,撲捉大量飛蟲爲食。

活動延伸:

教師小結:沙漠雖然生存環境惡劣,但依然生活着許多動物,因爲他們有各自高超的生存本領,除了以上幾種,還要響尾蛇、貓鼬、沙丘貓、地鼠龜等。等以後我們長大了,可以親自到沙漠中去觀察。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萌發關心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瞭解一些小動物過冬的方式,加深對季節特徵的認識

重點難點

重點:萌發關心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難點:懂得動物生存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初步瞭解一些動物過冬的方式及人們過冬的一些辦法

物質準備:一幅冬季景色圖片,若干種動物卡片(燕子、青蛙、小松鼠、兔子、雞、鴨、蛇等),部分動物頭飾,場地佈置(樹洞、泥洞、雪地、“南方”)

活動過程

一、知道動物怎樣過冬

1.講述故事《小動物過冬》,提問:故事裏的小動物是怎麼過冬的

2.遊戲:給小動物找過冬的地方

①讓幼兒操作動物卡片,在圖片上給這些小動物找過冬的地方。

②引導幼兒總結這些常見動物過冬的方式。(換皮毛、冬眠、儲存糧食、飛往南方等)

3.表演遊戲:小動物過冬

幼兒頭戴動物頭飾(如兔子、青蛙、燕子、雞、鴨等),聽教師信號,找到場地佈置的過冬的地方:

①誰不怕冷,還在雪地上跑來跑去

②誰冬天躲起來睡大覺

③誰躲在家裏吃東西

④誰飛到南方去過冬

二、關心動物的生存

①我們怎樣關心愛護小動物

②我們是怎樣過冬的

延伸活動

和家長一起收集有關動物過冬的資料。

活動評析

一、設計意圖

瞭解動物、認識動物、關心動物、愛護動物是對幼兒進行環境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針對幼兒的年齡和認知特點,通過遊戲讓幼兒主動參與瞭解一些小動物過冬的方式,從而萌發愛護小動物、愛護大自然――小動物的家的情感。因此,針對這一活動意圖,教師要充當好活動的引導者,讓幼兒輕鬆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去。

二、效果分析

小動物是幼兒很感興趣的,對它們的過冬方式他們也是滿懷新奇。整個活動幼兒始終處於輕鬆、愉快、自然的活動氛圍中,特別是遊戲活動將幼兒所觀察到的動物過冬現象通過幼兒自身表演再現出來,增加了幼兒的活動興趣,有利於增進幼兒熱愛動物的情感,寓教於樂,符合幼兒學習的特點,取得了好的活動效果。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幼兒在小班認識過母雞,知道母雞會生蛋孵小雞,但還有哪些動物會生蛋呢?幼兒吃過雞蛋、鴨蛋和鵪鶉蛋,有的小朋友也親手摸過蛋,但蛋的中間是什麼樣的呢?各種蛋有什麼不同?蛋裏面有什麼?孩子心裏充滿了疑問和好奇。本活動通過多媒體、實物、故事,讓幼兒知道許多動物都會生蛋。通過動手操作,摸一摸、推一推、敲開看一看,由淺入深,由表及裏,獲得知識,滿足幼兒求知的慾望和好奇心,並且在活動後仍有濃厚的興趣繼續探索。

活動內容:

1、通過觀察幾種蛋,知道除了雞、鴨、鵝會生蛋外,蛇、烏龜等動物也會生蛋。瞭解蛋有顏色、大小、輕重各不同。

2、認識蛋的外形特徵及組成。學習詞語:滾動、蛋清、蛋黃、蛋殼。

3、知道蛋很有營養,小朋友要愛吃。

層次目標:

高 能說出5種以上會生蛋的動物,有深厚的觀察興趣,能準確地說出蛋的形狀、大小、顏色和輕重。

中 能說出3種以上會生蛋的動物,對觀察有興趣,基本能說出蛋的形狀、大小、顏色和輕重。

低 能說出3 種會生蛋的動物,能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觀察,會跟着大家說出蛋的形狀、大小。

活動重點:

1、知道除了雞、鴨、鵝會生蛋外,還有許多動物也會生蛋。

2、瞭解蛋顏色、大小輕重各不同。認識蛋的外形特徵及組成。

活動難點:如何敲破蛋殼。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雞蛋30個、鵪鶉蛋30個、鴨蛋、鵝蛋、鴿蛋各1個、碗30個。

3、母雞頭飾一個,小雞頭飾30個。

活動過程:

一、遊戲“雞媽媽找小雞”(師扮母雞、幼扮小雞)

今天我帶雞寶寶到草地上做遊戲,可淘氣的寶寶們不知哪裏去了,我得快快找一找。“小雞、小雞你們哪去了,快回來呀!咕咕噠、咕咕噠”。“嘰嘰嘰、嘰嘰嘰,媽媽我們在這裏”。歌曲《老母雞》,然後提問:“雞媽媽有什麼本領?”(幼:生蛋孵小雞)寶寶們想不想知道母雞是怎樣孵小雞的?小雞又是怎樣從蛋殼裏出來的?多媒體課件“世界多美呀”。

二、哪些家禽會生蛋

1、雞媽媽生的蛋叫什麼?(雞蛋)除了雞媽媽會生蛋,還有哪些家禽媽媽會生蛋?

2、播放鵝、鴨、鴿子的圖片和蛋一一對應,並說出誰生的是什麼蛋。

三、比較蛋的顏色、大小、輕重。

“請小雞仔細看一看,這些蛋是不是一樣的?有什麼不同?”

1、蛋的大小不同。

2、蛋的顏色不同。

3、蛋的`輕重不同。

4、教師小結。

四、幼兒動手摸一摸、滾一滾,感知蛋的形狀和特點。

1、“摸一摸蛋殼是怎樣的”(光滑)“蛋是什麼形狀的?”“兩頭是不是一樣的?”(一頭大一頭小)。

2、“用手輕輕推一推,蛋會怎麼樣?”(滾動)。

3、教師小結。

五、由表及裏,進一步引發幼兒觀察的興趣。

1、“蛋的外面是什麼?”(蛋殼)“裏面是什麼?”“有什麼辦法看到裏面?”(敲敲蛋殼)。

2、“請寶寶們看‘媽媽’是怎樣敲蛋的,然後大家也像‘媽媽’一樣敲蛋,把蛋打在碗裏,觀察黃的叫什麼?蛋黃周圍粘糊糊、透明的東西叫什麼!”(認識蛋清和蛋黃)。

3、小結:蛋的顏色不同,蛋黃的大小也不同;蛋很有營養,大家要愛吃;不同的蛋可以孵出不同的“寶寶”,多有趣呀。

六、教師講述故事:誰丟的蛋

提問:“雞媽媽拾到的蛋是誰生的?除了雞、鴨、鵝和鵪鶉會生蛋外,還有誰會生蛋?”(蛇、烏龜)“還有很多小動物也會生蛋的,你們以後知道了,告訴大家好不好?”

附故事:誰丟的蛋

有一天,雞媽媽在草地上拾到一個蛋,她想:是哪一個粗心的媽媽生了蛋忘了拿回家,讓我去找找吧!雞媽媽走呀走,見到駝鳥媽媽就問:“駝鳥媽媽,這個蛋是你丟的嗎?”駝鳥媽媽看了看說:“謝謝你,這個蛋不是我丟的,我生的蛋挺大挺的。”雞媽媽又走呀走,看見鵪鶉媽媽又問:“鵪鶉媽媽,這個蛋是你丟的嗎?”鵪鶉媽媽看了看說:“謝謝你,這個蛋不是我丟的,我生的蛋是花花的殼。”站在一旁的烏龜媽媽說:“讓我看看這個蛋是不是我生的。”雞媽媽睜圓眼睛奇怪地問:“什麼,你們烏龜也會生蛋?”烏龜媽媽說:“你可別小看我們,烏龜也是會生蛋的,可是這個蛋不是我生的。”這到底是誰生的蛋呢?雞媽媽想:過幾天我就孵小雞了,把這個蛋放在一起孵吧。雞媽媽孵呀孵,孵了20多天,一個個雞蛋裂開了,鑽出一條長長的、細細的小蟲。雞媽媽和雞寶寶嚇得逃走了!(小朋友,這是什麼呀?對啦,這是一條小蛇,小蛇遊呀遊,游去找媽媽了)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記錄,發現生活中相同或相似的物品。

2、感受複製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

活動準備:

1、每人收集同種三件以上的相同物品。

2、每人一張記錄表。

3、植物葉子。

4、一個相同形狀的雪花片和一個不同形狀的雪花片。

活動過程:

一、他們一個樣兒。

1、請幼兒把積木玩具放在桌子上,互相觀察比較這些積木是否一個樣兒,說說它們是怎麼做的一個樣的。

2、請幼兒說說這些積木各有什麼特點?

3、你在那裏看到過一模一樣的東西。(礦泉水、報紙、書、巧克力等)分別是什麼工廠生產的'?

4、爲什麼人們要把東西做的一模一樣。

二、尋找複製品。

1、把東西做的一模一樣的過程,叫做複製。你們能找出活動室裏哪些東西是複製品嗎?

2、引導幼兒尋找活動室內一模一樣的東西。

3、請幼兒互相交流自己的發現。

4、我們一個小小的活動室就有這麼多相同的東西,真沒想到!如果我們走出幼兒園,肯定會有更多的發現!以後,你們一有發現,就及時告訴大家,好嗎?

三、產生繼續探究的興趣。

1、出示植物葉子,引導幼兒發現各種植物的葉子是不同的。

2、引導幼兒產生探究自然界中的複製現象。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認真觀察、大膽嘗試,發現物體都有自然下落的現象。

2、通過對比實驗探索“怎樣讓紙落得快”的方法,體驗探索的樂趣,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3、通過實驗發現同樣的紙加重和改變形狀後落下的速度不一樣。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5、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人手一份紅綠紙,積木、橡皮泥、小石子、夾子若干

活動過程:

1、引出問題,比較那張紙落得快?

(1)比較兩張紙是否相同。

(2)小實驗:兩張紙是否落得一樣快?哪張比較快?

(3)請幼兒用動作學一學紙片落下的樣子。

2、自由探索,怎樣讓其中一張紙落得更快?

(1)提出問題:有什麼辦法能讓綠紙落得比紅紙更快呢?

(2)幼兒自由探索。

(3)幼兒交流自己的發現。

老師提問:你試了幾種方法?結果怎麼樣?幼兒講述示範。

老師教新方法:還可以用團的方法讓綠紙落得更快。

3、自由探索,藉助輔助材料,讓紙落得快一些。

(1)討論猜測:假如不團,不折,你還有什麼好辦法也能讓綠紙落得比紅

紙落得更快呢?

(2)自由探索。

(3)交流發現。

(4)引發思考:爲什麼紙上加了木頭、積木,紙就落得更快了呢?

教師小結:原來用變形和加重的方法可以使紙片落得更快。

4、遷移經驗。

那除了用這幾種方法可以使紙片落得更快,還有什麼其他的方法嗎?

活動延伸:

探索使生活中本來落得很快的東西落得更慢。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活動準備的東西很簡單,但孩子們在活動中表現出了極高的興趣,能力不同的幼兒都能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來,活動以生活中的“物體下落”現象作爲原形,預設產生的一則活動,活動貼近幼兒的生活,取材於幼兒的生活,體現了“科學教育生活化”這一精神。整個活動我引導幼兒親歷科學探究活動的過程,較好地實踐了《綱要》的精神。在“怎樣使紙落得快”的科學探究活動中,我通過讓幼兒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使紙變形,進行實踐操作、探索、交流,最後通過實驗得出如何使紙落得快,我先讓幼兒思考不用任何外加材料,通過改變形狀來加快紙落下的速度,而後我又圍繞“加重”這中方法展開,這樣設計兩個層次,充分體現了幼兒思維循序漸進,逐漸深入的發展過程。此外,我在一些遊戲或操作活動中,發現學前期的幼兒活動目的.性很差,針對這一問題,我在設想後加問幼兒“爲什麼”,讓幼兒表述自己設想的理由,使設想後的實驗成爲幼兒驗證自己的理由是否正確的過程,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動性,增強了幼兒在實驗中的目的意識。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知道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保護它們。

2、瞭解一些在某一方面能稱得上“之最”的動物。

3、激發關心、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ppt:動物之最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談話引起興趣

今天,老師帶領小朋友去動物園參觀,你們願意嗎?請你們仔細看認真記,動物園裏有哪些動物?

他們有什麼特點?

二、展開

1.組織幼兒觀看課件,並加以解釋。

提問:剛纔你看到了哪些動物?它們有什麼特點?

小結:動物園裏生長着許多可愛的動物,它們都有各自的本領和特點。

那麼,它們身上最明顯的特點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想一想。比如:大象的鼻子最長等。

2.請幼兒根據自己的記憶說說動物身上的之最,說對的'教師給予鼓勵、表揚,並頒發獎品。

3.播放課件,將幼兒說出的動物之最進行歸納。

脖子最長的動物是:長頸鹿;

鼻子最長的動物是:大象;

耳朵最長的動物是:兔子;

跑的最快的動物是:獵豹;

最兇猛的動物是:老虎;

嘴巴最大的動物是:河馬;

唱歌最好聽的動物是:百靈鳥。

4.請幼兒同桌兩人互相說說自己喜歡哪個動物,它有什麼本領?還有那些動物之最?

5.請幼兒表演動物之最。如:表演大象:就做出長鼻子的樣子,並說:“我是大象,我的鼻子最長。”

三、結束

音樂伴奏師生對歌,鞏固知識的掌握。“小朋友,我問你,什麼動物鼻子長?

“鼻子長是大象,大象鼻子最最長”┅┅。

自然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