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品】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集錦9篇

【精品】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集錦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W 次

作爲一名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品】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集錦9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瞭解動物保護自己的方法。

2、對動物的生存方式感興趣。

3、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動物小卡片若干,動物頭飾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提問:小朋友,如果我們用筷子去碰烏龜和田螺的時候,它們會怎麼樣?

爲什麼它們都縮到殼裏?

二、看圖交流

找一張動物圖片,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說它們怎樣保護自己的?

三、動物自我保護方法分類

1、快跑逃生的:兔、羚羊、鹿等。

2、保護色矇蔽敵人的:變色龍、青蛙、鴕鳥、斑馬。

3、釋放氣味的:放屁蟲、黃鼠狼、臭鼬。

4、裝死的:毛毛蟲、狐狸、金龜子。

四、幼兒分類擺放圖片。

對動物用保護色、快跑、裝死、釋放氣味等方法來覓食和保護自己的'方法作小結。

五、遊戲:動物王國探祕

1、扮演各種動物,戴好頭飾,到動物王國探祕,每個關口都有兇猛的動物把關,我們小動物要想辦法闖關並保護好自己。

2、出示動物王國探祕路線圖,帶領幼兒闖關。遇到兇猛的動物,做相應的保護自己的動作。

活動自然結束。

小百科:動物是生物的一個種類。它們一般以有機物爲食,能感覺,可運動,能夠自主運動。活動或能夠活動之物。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知影子的顏色、形狀,獲得有關影子的具體經驗。

2.對探索影子的活動產生興趣,提高細緻的觀察力和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講述自己的發現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實驗材料:一個美麗的布娃娃。

2.幼兒已獲初步經驗,玩過踩影子的遊戲。

3.時間安排:有陽光的日子。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引發幼兒對影子的探索興趣

1.教師:你們認爲人有影子嗎?你的影子在哪裏?你的影子是什麼樣的?請你把它畫下來。

(二)引導幼兒觀察、發現影子的特徵。

1.教師:你的影子是什麼樣的呢?

2.分組實驗:教師引導幼兒在陽光下做各種動作,觀察影子的顏色和形狀變化。

3.藉助布娃娃玩具,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布娃娃和影子的不同。教師:美麗的布娃娃穿的衣服是什麼樣子的?布娃娃影子的衣服是什麼顏色的?教師:布娃娃舉起雙手,她的影子怎麼變化了?

(三)引導幼兒觀察、比較自己和影子的不同。

教師:你和你的影子一樣嗎?什麼地方不一樣?

(四)繪畫記錄,請幼兒把自己和自己的影子畫下來。

1.教師提醒幼兒思考怎樣畫出自己的身體和影子。

2.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說說自己是哪個?

3.教師和幼兒討論:影子在身體的什麼位置?

活動評析: 中班幼兒對事物表面特徵的觀察以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在本次活動中通過尋找、探索發現影子的奧祕,激發幼兒探索事物本質特徵的興趣,科學教育活動是在引導幼兒親自探索和發展獲得有關經驗的過程.玩影子是幼兒最感興趣的遊戲,教師緊緊抓住幼兒這一特徵設計了本次活動,以玩手影爲導入,在循序漸進深入,影子是怎樣產生的——影子的舞蹈——進一步探索影子舞蹈的奧祕——到戶外尋找影子,結束本次活動。從而讓幼兒全面系統地掌握了有關“光和影子”的感性經驗,即:光線照射在物體上,物體擋住光線就產生了影子。活動中,教師提供大量的圖片等操作材料,並分層次逐步投入,鼓勵幼兒想辦法,讓這些材料跳起舞來,這種與材料互動的學習方法,增強幼兒的自信心,激發幼兒探索慾望,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教師根據教學目標,用集體教學的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了探索式教學法,滿足幼兒探索事物本質特徵的願望,充分做到以幼兒爲主體,教師爲主導,培養幼兒探索科學實踐的興趣,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判斷能力,讓幼兒養成從小就主動探索科學的習慣,提倡幼兒自己體驗成功的喜悅,並且進一步體驗自信帶來的愉悅感。

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首先教師設計玩影子的.遊戲,並教幾種手影,如孔雀、小鳥、狐狸、小狗更手影。(用應集燈放在桌子上,手放在燈光中間,射到牆上的各種形態的影子,讓幼兒自由操作感受到樂趣。將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探索願望激發出來。)向幼兒提問:爲什麼會產生影子呢?(通過幼兒自由發言,體現幼兒學習知識的主動性和自主性原則,引出本次課題。)併爲他們提供手電筒和一些立體物體,請幼兒用手電筒往物體上照,看看不同角度的光照的方向的影子有什麼不同,關掉手電,觀察還有沒有影子,並提問影子是怎樣產生的。通過實驗觀察,在不同角度的光照方向產生的影子有什麼不同,並小結初,光線照射在物體上,物體擋住了光線產生了影子,讓幼兒發現光照方向與投影的關係。

本次活動通過幼兒觀察、操作,鼓勵幼兒自己動腦解決問題,並通過交流討論是幼兒感知,光線位置變化,影子也隨之變化的現象,即:光線照射在物體上,物體擋住光線就產生影子,從中獲得“光和影子”的感性經驗。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探索蟲子食物祕密的興趣;

2.通過觀察、發現,初步瞭解蟲子進食的方法。

活動準備

1.ppt課件:蟲子吃什麼

2.蟲子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 導入

教師:小朋友,你們喜歡蟲子嗎?你見過什麼蟲子?

知道這些蟲子喜歡吃什麼嗎?

二、 展開

1.課件演示

提問:小朋友們,認真觀看圖片中都有哪些蟲子?想一想,它們喜歡吃什麼?

2.討論:蟲子吃什麼

(1)蚯蚓生活在什麼地方?它喜歡吃什麼呢?

(吃土中腐爛的東西,也吃地面上腐爛的葉子。)

(2)螳螂長得什麼樣子?它吃的食物是什麼?

(吃蚜蟲、螞蟻、蒼蠅、飛蛾、蜻蜓等大大小小的蟲子,它都吃。)

(3)你喜歡蜻蜓嗎?蜻蜓吃什麼?

(喜歡捕捉蜉蝣、蚊子、蒼蠅等作食物。)

(4)我們都喜歡七星瓢蟲,它是益蟲還是害蟲?它吃什麼?

(吃蚜蟲、辣蚧等蟲子。)

(5)可愛的小螞蟻吃什麼呢?

(吃一些含糖分的'食物。)

(6)很多小朋友都喜歡小蝸牛,知道蝸牛喜歡吃什麼嗎?

(蝸牛的舌特別發達,很喜歡舔嫩樹葉吃。)

(7)知了知了叫的蟬吃什麼呢?

(吃樹幹內的液汁。)

蟬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你們知道是什麼嗎?

(蟬主要吃樹幹內的液汁,所以蟬不拉屎,只有很少的尿。)

教師:小朋友們知道了嗎,蟲子也都有自己喜歡吃的食物。

3.蟲子分類

比如,有些蟲子吃蚊子、蒼蠅、飛蛾等,我們把這些蟲子稱爲肉食性蟲子。

還有的蟲子吃草、樹葉之類的,我們把它們稱爲草食性蟲子。

請小朋友們自己把這些蟲子分分類,把吃同類食物的蟲子放在一起。

4.趣味練習:正確的找出昆蟲的名字

看一看昆蟲的圖片,並貼出它們正確的名字。

三、 延伸

小朋友們,可以繼續探索有關蟲子食物的祕密,可以用繪畫方式記錄下來,及時與小朋友交流。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不同水果的籽是不一樣的。

2、增強對物體細節部分觀察的敏銳性。活動準備:教學掛圖《西瓜子的故事》,西瓜、橘子、哈密瓜、葡萄、石榴等水果的圖片及籽兒、與掛圖相應的實物水果。

活動重點:

知道不同水果的籽是不一樣的。活動難點:增強對物體細節部分觀察的敏銳性。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回憶經驗:引導幼兒說說已經知道的一些水果籽兒:秋天到了,水果大豐收,我們能吃好多的水果,你們最喜歡吃什麼水果呢?哪些水果有籽寶寶呢?

2、引導幼兒認識籽兒:出示水果實物西瓜、橘子、哈密瓜、葡萄:這些水果都有籽嗎?教師當場切開哈密瓜,引導幼兒在品嚐的過程中觀察、比較籽兒的不同:你能區分哈密瓜籽和葡萄籽嗎?它們有什麼不一樣?小結:哈密瓜的籽寶寶是白白的.、扁扁的,葡萄的籽寶寶是深色的、小小的。

3、引導幼兒分組開展配對遊戲:爲幼兒提供一些水果圖片和水果籽兒。在幼兒操作過程中,重點引導幼兒討論:這是誰的籽寶寶?

4、引導幼兒欣賞故事《西瓜子的故事》:引導幼兒瞭解籽兒的用處,知道籽兒是水果的種子。現在知道籽寶寶有什麼用處了吧?提出繼續探索的要求:回家後,我們再去找找,除了今天認識的這些水果以外,還有哪些水果有籽兒呢?

5、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果實與種子》,進一步瞭解果實與籽的祕密。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名稱:裏面有什麼

目標:

1、知道空氣是實實在在存在的,身邊到處是空氣。

2、知道空氣是無色、無味的。

3、在科學活動中,用語言大膽地說己的發現。

準備:

1、塑料袋若干

2、各種實物,如積木等

3、水缸、充氣塑料袋

過程:

1、教師讓幼兒摸摸幾個塑料袋(其中有積木、空氣等)

通過幼兒對固體、液體的感覺,引出對空氣的性質的發現

教師同時點一下三態的'性質

1、把有小洞的塑料袋放進水缸中,“發現了什麼?”

2、“哪裏有空氣?”教師記錄

3、幼兒找空氣

4、交流分享最後得出結論“空氣是看不見、摸不着的”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名稱科學——怎麼會有聲音活動目標:

1、使幼兒獲取震動物體會產生聲音的具體經驗,知道不同物體震動產生的聲音各不同。

2、教育幼兒注意保護聽力,激發幼兒探索聲音的興趣。

3、教會幼兒分辨不同物體德爾聲音,發展幼兒聽覺分辨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能震動併產生聲音的物體:橡皮筋、紙、等。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探索聲音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現在你們能聽到什麼聲音?這些聲音是哪裏來的?(汽車喇叭、風聲、鳥叫聲、琴聲、講話聲等)那小朋友,我們自己能不能發出一些聲音來呢?你能夠發出什麼聲音來?(拍手聲、跺腳聲、口哨聲…)

二、引導幼兒探索聲音的產生。

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這些聲音是從哪裏來的嗎?它們怎麼會有聲音

呢?(幼兒討論、猜測)現在請你們自己來試一試,你用桌子上的東西怎麼能發出聲音?知道幼兒用各種材料發出聲音,如用手輕輕撥拉橡皮筋,或者用手抖動紙張等。你們發出了什麼聲音?你們在做試驗的時候還發現了身?(有東西動就會有聲音)請你們再來試一試,看看聲音出來的時候,還會產生什麼現象?(振動現象)引導幼兒在活動中探索並感知物體的振動,可用手輕輕觸放在物體上(打擊大鼓)剛纔你們把手放到鼓上的時候還發現了什麼?(有振動的感覺,鼓不振動,聲音也就會停止。)幼兒表達、討論。

 三、引導幼兒探索自己講話的聲音。

教師:是不是所有的聲音都是有東西在振動而產生的呢?(是的)我們

在講話的時候哪裏在振動的`呢?(喉部聲帶)引導幼兒討論並做發聲試驗,啓發幼兒把手放到喉部感知聲帶的振動。

 四、小結。

教師:今天我們知道了聲音產生的祕密,我們在振動的物體的時候,就

會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你們喜歡聽什麼樣的聲音?(好聽的聲音)如果聽到了很響的、很刺耳的聲音時應該怎樣做?(捂住耳朵,保護好耳朵。)

活動延伸

1、玩發出各種聲音的遊戲。

2、組織幼兒討論哪些是好聽的聲音,哪些是噪音?

3、組織幼兒到大自然聽各種的聲音。效果分析: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幼兒園改造線路留下的零散的廢舊電線引發了孩子們極大的玩的樂趣:有的將電線彎一彎當“蛇”來嚇唬同伴;有的繞成圈當手鐲;有的當髮箍戴在頭上、、、孩子們被電線這一獨特、新穎的特殊材料所深深吸引。

依據新《綱要》在科學領域中提出的“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和現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這一指導思想,我捕捉孩子們的興趣與需要,精心設計了這一科學探究活動,意在幫助孩子們在有目的'地玩的過程中構建電線可隨意彎折的知識經驗,同時在嘗試藉助物體讓電線造型站起來的探索活動中獲得關於事物間關係的認識。

活動目的:

1、感知電線可隨意彎折的特點。

2、嘗試藉助輔助材料讓自己創意的電線作品站起來。

3、培養幼兒大膽想象、樂於探索的精神,提高言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彩色膠皮電線若干。

2、橡皮泥、積木、積塑、牙膏盒、易拉罐、夾子、筆、記錄紙等。

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激發學習興趣。

師:(出示電線)這是什麼?你在哪兒見過它?

幼:電線,我在電視機(電腦、手機充電器、電話、三用機……)的後面見過電線。

小結:電線是電器的親密朋友,它會導電,有了它,可以使電燈發亮,使電器正常工作。

——幼兒對在哪兒見過電線有親身感受,他們在回答問題的同時,眼睛還在教室周圍四處尋找,有效激發幼兒關注身邊事物的興趣。

二、變一變,引導創造想象。

1、師:今天,老師要用這廢舊的電線來變魔術,瞧!我讓電線彎彎腰,變成了什麼?

幼:變成了彩虹(拱橋、眉毛、山洞、頭箍)

師:換個方向看,象什麼?

幼:象微笑的嘴巴、象一片西瓜、象小船、、、

師:再換個方向看,還象什麼?

幼:象天上的月亮。

——在引導幼兒想象的過程中,教師通過改變物體方向,儘可能地進行多方位啓發,提高幼兒想象的空間。

2、師:你們也想變魔術嗎?在椅子底下老師爲你們準備了許多電線,小心取出來,想一想自己要變什麼,再動手試一試吧!

3、幼兒自由彎曲電線變造型,教師觀察指導。

4、和同伴交流:你把電線變成了什麼?

幼:我變的是氣球,也很象撈魚的勺子。

(眼鏡、蝸牛、氣球、耳機、菸斗)

——教師前一環節的引導有效推進了孩子們對電線造型的興趣與思考,他們能對自己變出的造型進行大膽想象與表達)

小結:電線真好玩,可以根據我們的想法把它彎曲成各種各樣的東西。

三、試一試,鼓勵探索發現。

1、師:把你變的電線造型放在地上試試,它可以站起來嗎?(不能),想一想,有什麼辦法讓它站起來?

2、幼兒自由猜想讓電線造型站起來的方法。

幼1:把它靠在椅子腿上,就站起來。

幼2:把它插在鞋子裏也可以站起來了。

——教師簡短、有效的提問關係到孩子思維活動的質量,推進了孩子的活動。

3、師:老師在你們身後的桌子上準備了許多的材料,你可以帶上自己的電線造型去試試,怎樣讓這些材料幫助你的電線造型站起來。實驗成功了,就把這個方法畫在紙張上。想出的辦法越多越好。

4、幼兒嘗試操作,並記錄。

——讓幼兒藉助自己常見的物體幫助電線造型站起來,孩子們有足夠的自信心,同時,豐富的材料既滿足了孩子們探索要求,又能進行多方位組合,孩子們在自由、寬鬆的環境中積極探索,獲取經驗。

四、評一評,構建知識經驗。

(在展示板上展示幼兒記錄結果)

1、師:說說看,你用什麼辦法讓你的電線造型站起來。

幼:我把它靠在積木上,讓它站起來。

幼:我用橡皮泥粘住,讓它站起來。

師:你願意把自己認爲最好的辦法告訴大家嗎?

幼:我把它插在牙膏盒裏,讓它站起來。

——教師通過讓孩子介紹自己認爲最棒的經驗,既給予了多數幼兒表達的機會,又能讓介紹的辦法不重複,充分發揮了經驗分享的功效,促進每位幼兒得到發展。

小結:看來你們真有辦法,運用插、靠、粘、掛的辦法讓自己的電線造型站都起來了,真了不起。

五、玩一玩,提升探索難度。

1、師:瞧!我也變了一副眼鏡,還能自己立起來呢!你們也能想出辦法,不用別的材料幫忙,讓電線造型自己站起來嗎?

2、幼兒再次嘗試不借助材料,讓電線造型站起來。

師:如果你試成果了,就把它擺到老師的跟前來。

3、交流:這些能自己站起的電線造型身上都藏着一個祕密,知道是什麼嗎?

幼:他們的下面有底座。

幼;它們有彎彎的支撐點。

——層層遞進的提問,讓孩子們對探索活動充滿期待,他們在一次次挑戰中充滿激情和樂趣,大部分幼兒能在玩弄電線的過程中,摸索出讓電線造型自己站立起來的方法。

活動延伸:

生活中還有許多讓物體站起來的方法,回家後,你們還可以繼續和電線交朋友,變一變,試一試、還有什麼辦法讓你的電線造型站起來。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感知不同紙質的花在水裏開花的不同現象和紙張的吸水性有關。

2、通過猜測、嘗試、分析、表達的方法,發現紙花在水裏開花的原因。

3、積極投入探究活動,對紙質花在水裏開花的現象產生濃厚的興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

幼兒知道樹上、草上長出的花朵都會開。

物質準備:

面巾紙、手工紙、白紙、報紙、錫箔紙做成的小花;每桌上備有大水盆。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瞭解不同紙質花在水裏開花的不同現象和紙張的吸水性有關。

活動難點:

能從紙質的不同猜測、分析、推斷影響紙花在水裏開花的`原因。

活動過程

一、視頻導入,設置懸念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視頻,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提問:你們看到了什麼?

二、感知不同紙花在水裏開花的現象

(一)觀察白紙花在水裏開花的現象

1.提問:這是一張普通的白紙,用它做成的花,能開嗎?

2.教師演示紙花開花,幼兒觀察。

3.請個別幼兒嘗試操作。

(二)探索不同紙質的花在水裏的開花現象。

1.介紹各種材料。

提問:除了白紙,小朋友們還只知道哪些不同的紙呢?

2.教師隨幼兒講述出示不同的紙並把各種紙貼到記錄表上。

3.幼兒猜測不同紙質的花在水中能否開花。

4.教師提出操作要求,幼兒第一次操作。

5.師幼討論:你發現哪些花開了?哪些沒有開?爲什麼?

教師小結:有的紙花在水裏能開,有的不能開。這和紙能不能吸水有關,吸水太快了會爛掉,不吸水就開不了。

(三)感知紙花開的快慢和紙的吸水快慢有關

1.提問:這些紙花是同時開放的嗎?

2.教師提出操作要求,示範規範操作動作。

3.幼兒第二次操作,教師一旁觀察指導。

4.交流:哪種紙花開的最快?哪種紙花開的最慢?爲什麼?

教師小結:不同紙的吸水快慢是不一樣的。吸水快開得就快,吸水慢開得也慢。

三、結束延伸

我們的花開的真漂亮呀!生活中還有一些些紙,比如牛皮紙、玻璃紙等等,小朋友可以仔細找一找還有那些紙,和爸爸媽媽一起做一做,看一看它們做的小花能不能開,好嗎?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9

【設計意圈】

春天是個美好的季節,萬物生髮。《小竹筍》選材來自於中班“春天來了”的主題活動。本次教學活動從幼兒的實際生活出發,意在讓幼兒感知竹筍的基本特徵並瞭解其從竹筍生長到竹子的變化過程,引導鼓勵他們關注自然現象的不斷變化。同時幼兒在嘗試剝筍的過程中能體驗自己動手的樂趣,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知識、技能、情感能得到相通。

【活動目標】

1。感知竹筍的基本特徵並瞭解其生長變化的過程。

2。在嘗試剝筍的過程中體驗樂趣。

3。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4。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願望。

【活動準備】

課件、禮物包裹、竹筍生長過程圖、竹筍若干。

【活動過程】

1。猜猜、說說,引發幼兒興趣

師:(出示大熊貓圖片)今天大熊貓收到了朋友們送的一份神祕禮物,它們是大熊貓最愛吃的東西。你們猜是什麼?(竹子)

師:你們猜對了,大熊貓最愛吃的就是竹子。(出示竹子圖片)

師:可是竹子那麼長,包裹那麼小,裝得下嗎?那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請一位小朋友來摸摸看,裏面到底是什麼?包裹裏的東西摸起來什麼感覺?你覺得是什麼呢?

答案揭曉:竹筍。

師:竹筍是什麼形狀的?是什麼顏色的?是軟的還是硬的?

幼兒觀察討論。

小結:原來竹筍上面尖尖的,下面粗粗的,是圓錐形的;外面包着一層筍殼,顏色有些是褐色的,還帶點黃,有深有淺;而且竹筍摸起來是硬硬的。

2。玩玩、剝剝,認識竹筍

師:可是熊貓最愛吃竹子,爲什麼要送一根竹筍呢?你能猜出這個祕密嗎?

幼兒根據自己的想法自由回答。

師:小朋友說得真棒,原來竹筍長大了就變成竹子了。

師:竹筍是怎樣長大的呢?(出示竹筍生長過程圖)

請幼兒排序竹筍生長過程,並做動作扮演。

師:這裏有很多竹筍,熊貓也想要請你們吃,可是現在就能吃嗎?(要剝殼)

師:筍寶寶的祕密藏在它的衣服裏,現在請你去試一試,剝一剝。幼兒操作剝筍。

師:請你說說你是怎麼剝的'纔不破?你用什麼辦法剝的這麼快?

小結:原來剝筍要輕輕地,一層一層剝纔不會破。

兒歌總結:小朋友們快快來,我們一起來剝筍,從外剝到裏,從下剝到上,一層一層往裏剝,筍寶寶露臉微微笑。

3。結束

師:筍剝好了,我們送廚房請阿姨去製作美味的菜餚吧。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並且達到了預期目標,效果非常好,甚至超過了預期效果。整個活動既讓幼兒體驗了實驗成功時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護環境的必要性,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這個活動在中班開展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