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必備】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模板錦集9篇

【必備】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模板錦集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5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模板錦集9篇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體會與老師、同伴擁抱的親切感。

2、懂得親切感的意思,逐步養成樂意和老師、同伴擁抱。

活動準備

1、故事《想要抱抱的小豬》

2、圖片三張。(小豬、小白兔、小白鵝)3、曲調溫馨的`歌曲伴奏。如:《兒歌》梁靜茹 《愛我你就抱抱我》

活動過程

1、體會與老師抱一抱的親切感師:我手抱玩具娃娃小熊說:“小熊喜歡於老師,於老師也喜歡小熊,所以我們互相抱抱,很開心”。提問:有誰願意和於老師抱一抱?

幼:(舉手回答)

2欣賞故事《想要抱抱的小豬》

師:伴隨輕音樂和圖片展示,我有感情地講述故事。

師(故事講完後)提問:小動物們爲什麼不願意和小豬抱一抱啊?

幼(舉手回答)

3、討論:抱抱的感覺師:故事中,最後小豬變乾淨了,小動物們就願意和小豬抱一抱啦。那於老師想請問小朋友們,你喜歡跟什麼人抱抱?不喜歡跟什麼人抱抱?

幼:(舉手回答)師:說了這麼多,於老師要考考我們小朋友了,你們知道抱抱需要運用身體哪些部位嗎?

幼:(請坐的好的小朋友回答)師:(總結)抱抱需要用到手、膀臂,胸膛。。

4遊戲:大家來抱抱師:下面要和小朋友們玩個遊戲,遊戲規玩法是:幼兒念兒歌“我叫某某。我叫某某,點點頭,笑一笑,親一親,抱一抱,大家樂陶陶,樂陶陶。”唸完最後一句找個好朋友擁抱在一起。

師:我請一名幼兒上來,和老師一起做個示範。(強調,嘴裏要念兒歌,最後一句說完後,找好朋友擁抱。)師:小朋友你們看懂會了嗎?下面讓我們跟着背景音樂,自由地與自己喜歡的同伴親親、抱抱吧。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並探索向同伴借玩具的方法、策略。

2、體驗同伴交往的樂趣,增進社會交往能力。

活動準備:

1、拖拉玩具、皮球、遙控汽車各一;幼兒自帶的長毛絨玩具2個;球、圈、若干。

2、三段情景表演。

活動過程:

1、觀看情景表演“小兔玩拖拉玩具”,鞏固運用交往的禮貌語言。

(情景表演內容:小兔拉着拖拉玩具上場,邊走邊說:“我是小兔,這是媽媽給我買的拖拉玩具。真好玩!”)

(1)小兔的玩具好玩嗎?你想玩嗎?

(2)那怎麼說、說什麼樣的話。才能跟小兔借到玩具呢?

幼兒向小兔借玩具,個別、集體練習禮貌語言,如:請你把玩具借給我玩玩,好嗎?謝謝!

小結:想玩別人的玩具,可以跟他說有禮貌的話,這樣別人會很樂意把玩具借給你玩。

2、觀看情景表演“小兔玩皮球”,學習合作玩玩具的方法。

(情景表演內容:小兔邊玩皮球邊說:“這是我爸爸送給我的新皮球,我可以拍一拍、拋一拋、滾一滾,真好玩!”)

(1)你想玩小兔的皮球嗎?如果想玩,你有什麼好辦法?

幼兒禮貌地向小兔借玩具。小兔拒絕道:“不行,這隻新皮球我還沒玩夠呢!給你玩了,我就沒有玩了。”

(2)小兔爲什麼不願意把玩具借給你們玩?(引導幼兒關注被拒絕的原因)

(3)有什麼辦法能讓小兔和你都能玩到皮球呢?(幼兒再次向小兔借玩具)如交往再次失敗。教師引出合作玩的方法,如向小兔借玩具說:“小兔,我和你一起玩滾皮球好嗎?”

(4)老師想出了什麼好辦法。小兔就願意把玩具給我玩了呢?(幼兒實踐合作玩的方法)

小結:當別人不願意把新玩具借給你玩的時候,可以想出和他一起玩的方法,讓大家玩得都開心。

3、觀看情景表演“小兔玩遙控汽車”,學習交換玩玩具的.方法。

(情景表演的內容:小兔邊玩皮球邊說:“這是叔叔送給我的遙控汽車。”)

(1)小兔的遙控汽車真好玩。怎麼樣才能借到小兔的玩具呢?(幼兒嘗試借玩具的方法。如用第一或第二種方法,小兔拒絕道:“不行,遙控器只有一個。給你玩了,我就沒有玩了。”)

(2)教師去向小兔借玩具同樣失敗。

(3)出示幼兒帶來的長毛絨玩具。啓發幼兒與小兔交換着玩玩具。“小兔有一個玩具,你們也有玩具,你們想玩小兔的玩具。小兔也想玩你們的玩具。那我們可以怎麼辦呢?”

小結:想玩別人的新玩具,有很多方法,可以說有禮貌的話,可以一起玩,還可以換着玩。

4、實踐活動:玩玩具

(1)出示球、圈,請一部分幼兒玩。

(2)請其他的幼兒與他們交往,實踐幾種借玩具的方法。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通過遊戲的方式,認識同伴

活動準備:小手帕一條

活動過程:

1、全體幼兒圍成一個大圓圈。

2、老師在演示遊戲的玩法:老師用手帕矇住自己的臉,然後雙手伸開摸寶寶,接着,猜猜摸到的寶寶的名字,如果叫不出寶寶的名字,就讓被摸到的寶寶介紹自己的名字。

3、寶寶遊戲:寶寶按照老師剛纔演示的遊戲玩法進行遊戲。老師及時提醒寶寶注意安全。寶寶如果說錯了名字,老師在一旁給予提醒和鼓勵。

4、遊戲結束,教師引導幼兒:說說自己認識了哪幾個朋友啊?

活動反思:通過遊戲的方式讓幼兒自己介紹自己的名字,使幼兒對之產生一定的'興趣,孩子在這次活動中也很投入,有好多幼兒都爭先恐後。在活動中,有些幼兒能清楚、響亮、準確地說出自己的名字,如鐘鳴、楊洋、沈靜雯等,但有少數幼兒表達不清楚,甚至不能準確地說出自己的姓名。有些幼兒膽子比較小,所以話到嘴邊又不感說出來。通過這次活動,老師對全班幼兒有了初步的瞭解,對一些膽子較小的幼兒給予鼓勵、幫助,多讓他們在集體中表現自己。同時,教育一些膽子大、表達能力強的幼兒,幫助膽子小、表達能力差的孩子,縮小兩極分化的差距,使全班幼兒共同進步。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知道水能解渴,人每天都需要喝水。2、遷移生活經驗並對比,懂得白開水是最好的飲料,喝生水不衛生。3、養成主動喝水的良好習慣活動準備:瓶裝可樂、汽水、橙汁,一杯白開水,一杯自來水活動過程:

一、通過提問,引出話題:

提問:口渴了怎麼辦呢?(喝水、喝飲料、吃水果等。)二、出示瓶裝可樂、汽水、橙汁,一杯白開水。遷移生活經驗進行討論:

1、這裏有什麼?它們是什麼味道的?

2、你知道口渴了喝哪種水最解渴、最好呢?

教師告訴幼兒汽水、飲料裏面有許多的糖分,還含有許多的二氧化碳,對我們小朋友的身體健康並不好;而白開水裏沒有這些成分,喝白開水最解渴,白開水是最好的飲料。

教師拿着杯子到水龍頭前面接了一杯自來水,提問:自來水能喝嗎?爲什麼?

教師總結:自來水不能喝,因爲有很多的細菌還沒有被消滅。只有經過高溫消毒的水才能喝。

三、介紹喝水的`重要性。

提問:爲什麼人每天都要喝水?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大膽地說說。

教師總結:我們人體內每天需要有很多的水,但是我們活動後就會出汗,身體裏的一些水就會蒸發掉,因此,我們每天都要給身體補充足夠的水。

四、幼兒欣賞兒歌:咕嚕咕嚕教師:小朋友,如果你現在口渴了,你會喝什麼呢?小胖胖口渴了,他喝了什麼?他還口渴嗎?

教師念兒歌:咕嚕咕嚕。小朋友請你們一起告訴小胖胖喝什麼最解渴好嗎?

兒歌:咕嚕咕嚕太陽大,天氣熱,小胖胖,買汽水,喝可樂,咕嚕咕嚕喝一杯。咕嚕咕嚕喝一杯。一杯兩杯三杯……咕嚕咕嚕咕嚕……喝了好多杯,小胖胖一樣渴,小胖胖一樣熱,還把地上弄了一堆垃圾。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班裏有許多玩具,玩過玩具後要把它放回原處。

2、嘗試根據玩具標記圖,一一對應收拾擺放玩具。

3、願意參與集體勞動。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探索、發現生活中玩具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1、會發生的娃娃。

2、玩具標記圖,幼兒用書——送玩具回家。

【活動過程】

1、以送玩具娃娃回家的遊戲形式,引起幼兒興趣。

◎將玩具娃娃藏在教室的某個角落,帶領幼兒尋找發出哭聲的玩具娃娃。

◎找到娃娃後關心娃娃爲什麼哭?家在哪裏?然後把娃娃送回家,並啓發幼兒想象自己找不到家會怎樣?懂得玩具玩好後要送回家。

2、認識玩具標記圖,初步學會一一對應收放玩具。

◎教師提問:我們還有哪些玩具?這些玩具的家在哪裏?怎樣幫助它們找到自己的家?

◎教師出示幾種不同的玩具和設計好的`玩具標記圖,讓幼兒說說這些玩具找誰做自己的標記最合適。

◎幼兒自己手拿標記圖尋找,貼在相應的玩具籃上。

◎根據玩具籃子的數量,選擇相同數量的幼兒將玩具根據標記放回玩具櫃裏。

2、遊戲“送玩具回家”,鞏固一一對應收放玩具。

將剛纔的玩具拿出來,一部分幼兒送,一部分幼兒評“什麼玩具走錯了家。

遊戲可重複若干遍,讓每位幼兒都參與。

【活動反思】

開學以來,我發現孩子們玩完玩具的時候,經常把玩具亂扔,掉在地上的就亂踢或就當沒看見,不會把玩具放回原來的地方,也不知道輕拿輕放。通過社會活動“玩具找家”對幼兒進行一些教育,知道自己班裏有許多玩具,玩過玩具後要把它放回原處,然後通過幼兒的親身操作,讓幼兒知道了一些正確行爲:輕拿輕放,不亂扔,懂得了以後在遊戲活動中都應該好好玩玩具,收玩具。這樣就能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地上的玩具放回筐子裏面。

小百科:玩具,泛指可用來玩的物品,玩玩具在人類社會中常常被作爲一種寓教於樂的方式。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6

教學目標1.學習日常禮貌用語(請、謝謝、對不起),並在適當的場合運用。

2.初步培養文明禮貌行爲和意識

教學準備1.小兔和小狗玩具。

2.幼兒用書。

教學過程1.教師出示小白兔和小狗玩具,以簡短的故事引出活動主題。

(1)教師:今天來了兩個小動物,大家知道它們是誰嗎?

(2)教師鼓勵幼兒積極回答。

2.讓幼兒根據故事的情景學說禮貌用語。

(1)教師一邊演示玩具,一邊說故事:小兔和小狗是好朋友,它們經常在一起玩。有一天,它們在家裏一起搭積木,小兔想用一塊方形的積木搭屋頂,可是小兔沒有,它看見小狗那裏正好有一塊。它該怎麼向小狗借玩具呢?

①幼兒回答。教師小結:小朋友都說到了一個"請"字,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小兔說的話吧。

②幼兒集體模仿。

(2)教師繼續講故事:小兔對小狗這麼一說,小狗就把方形積木借給它了。這時,小兔應該說什麼呢?

①幼兒回答。教師小結:當別人幫助了你的時候,應該說"謝謝",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小兔是怎樣向小狗道謝的吧。

②幼兒集體模仿。

(3)教師繼續講故事:它們倆在一起玩了一會兒積木。這時小狗看見外面天氣很好,便對小兔說:"我們一起出去玩吧!"小兔高興地答應了。它們來到草地上,小兔和小狗玩起了轉圓圈的.遊戲。它們一起轉呀,轉呀,小狗玩得太開心了,一時間忘了要和小兔抓緊手,突然,小兔一下子被摔在了地上,它"嗚嗚"地哭了起來。小狗這時應該怎麼說呢?小兔又會怎麼回答呢?

①幼兒思考後回答。教師小結:不小心傷害到別人的時候要說"對不起",原諒別人的時候就說"沒關係"。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小兔和小狗的對話吧!

②幼兒集體模仿。

3、看幼兒用書,讓幼兒體驗如何學說禮貌用語。

(1)教師:小朋友們,看看書上畫了些什麼?猜猜他們在說什麼?

(2)幼兒回答。教師小結:書上的小朋友和剛纔故事裏的小兔和小狗一樣都很有禮貌。當到別人幫助的時候要說"謝謝",不小心傷害別人的時候要說"對不起",原諒別人的時候就說"沒關係"。

4.拓展幼兒經驗,引導幼兒思考生活中還有那些禮貌用語。

(1)教師:現在我們來學習一首禮貌歌。(見活動材料)(2)教師領讀,讓幼兒跟着念。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7

玩法:

把幼兒分成2組,當幼兒聽到鼓聲時,每組第一名幼兒迅速跑到毛巾處,拿起一條毛巾,跑到盛滿水的容器面前,把毛巾沾溼後捂住嘴巴和鼻子,趴到地墊上匍匐前進,到達終點後用錘子敲一下小鼓,下一名幼兒再開始遊戲。

遊戲規則:

1、每個組員都要在聽到鼓聲後才能出發。

2、必須用毛巾捂住嘴和鼻在地墊上爬行。

延伸活動:

可在遊戲後開展真正的防火演習活動。

幼兒園小班社會領域:安全教育——南南的腳受傷了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習乘坐自行車的正確方法。

2、培養幼兒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南南的腳受傷了”,幼兒操作材料“南南的'腳受傷了”(一)、(二)

2、自行車兩輛,分別裝有前、後坐椅。

活動過程:

1、看操作材料,引導幼兒討論南南的腳受傷的原因。

(1)小朋友,你們每天是坐什麼車來上幼兒園的?

(2)有一位小朋友叫南南,他也是坐媽媽的自行車上幼兒園的,可是有一天他卻沒有到幼兒園,是怎麼回事呢?。

(3)幼兒看操作材料

提問:南南的腳怎麼了?爲什麼會受傷?南南的腳爲什麼會被輪子卡住?腳受傷會給我們帶來哪些不方便?

小結:南南是因爲坐在自行車上時手沒有抓住扶把,兩腳沒有放在踏槓上,兩腳亂動才被卡在輪子裏受傷的;腳受傷就不能走路,不能上幼兒園,更不能玩遊戲了。

2、讓幼兒分別乘坐自行車,學習如何安全地坐自行車,學會自我保護的方法。

教師分別推出幼兒可以前坐和後坐的自行車,請幼兒坐到車上進行講解或討論:“小朋友在車上腳應該怎樣放?手應該放在哪兒?身體應該怎樣?能不能坐在車上睡覺?”

小結:當我們坐自行車時,應該把腳放在踏板上,兩手抓住扶把,身體不來回轉動或搖晃,不在車上睡覺或站在車上,這樣坐車纔不會有危險,我們就可以很快到我們想去的地方去玩了。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感受雨具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面。

能大膽地集體面前表達,嘗試正確使用、收放雨具。

認識幾種常見的雨具,知道它們的名稱、用途、用法。

重點:認識幾種常見的雨具,知道它們的名稱、用途、用法。

難點:嘗試正確使用、收放雨具。

活動準備 :

幼兒收集的各種雨具、雨衣、雨鞋等。

活動過程:

組織談話,引出活動主題。

提問:今天下雨了,你是用什麼遮雨的?你還知道可以用什麼遮雨?

小結:今天下雨了,小朋友來幼兒園有的'撐着傘、有的穿雨衣、有的穿雨鞋,雨傘、雨衣、雨鞋,這些下雨的時候用到的工具我們把它們叫做“雨具”。

雨具展覽會,說說自己喜歡的雨具。

(1)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地介紹自己認識的雨具,說出名稱、用法。

如:幼兒說雨衣,教師可引導:你爲什麼喜歡它(顏色、圖案、用途)?你會穿嗎(請幼兒試穿)?

(2)結合幼兒對雨具的雨具的交流,教師可及時滲透安全教育。如傘尖不能對着人,收傘的時候小心夾手。

用一用,穿一穿,嘗試正確使用雨具。

(1)鼓勵幼兒選擇一樣自己喜歡的雨具,用一用,穿一穿,學習正確使用雨具。教師可幫助個別能力弱的幼兒。

(2)教師可帶領幼兒到戶外,感受雨具帶來的方便。

(3)從戶外回來後,教師引導幼兒將雨具、雨衣、雨鞋分類擺好。

小結:雨具、雨衣、雨鞋這些漂亮的雨具都能保護我們在下雨的時候不被淋溼,有了它們真方便!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隨着幼兒們生活的豐富和交往的不斷增多,他們有機會與更多的人和事接觸,同時,他們的角色也在不斷的變化,在家是小寶貝,小主人,在外是小朋友、小夥伴,有時也會扮演小客人這一角色,由於年齡和經驗的侷限,如何進行角色的互換,如何順利地與他人交往,是幼兒面臨的一個難題。學習做客的禮貌,嘗試在不同的環境中與他人交往,增強其社會適應能力,將會使幼兒終身受益。

活動目標:

1、知道該怎樣禮貌做客:

2、體驗禮貌地做小客人的快樂。

3、具有一定的社會交往能力。

活動準備:

1、事先與家長取得聯繫,獲得允許後集體到某個幼兒家做客。

2、錄製做客的.錄像帶。

3、準備好家長提出的建議圖片若干。

過程建議:

1、引出話題,激發願望;

教師引導:

(1)爸爸媽媽爲小朋友們“我是小客人”的活動出了好多主意,我們來看看是些什麼主意。教師講完後,請幼兒說說自己最喜歡哪個主意?爲什麼?

(2)教師出示圖片,激發幼兒想做小客人的願望。圖片內容依次爲:拜訪小夥伴、去叔叔阿姨家、生日聚會。

2、再現經驗,分享交流。

(1)引起討論

教師提示:

①圖片上哪件事我們已經做過了?(拜訪小夥伴)

②你們第一次去別人家做客,你說了些什麼?做了些什麼?心裏感覺怎麼樣?爲什麼?(高興、害怕、緊張……)

③你們做客時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

(2)看錄像思考問題:翻東西、要吃的、與人爭吵,這樣做對嗎?

3、教師與幼兒交流討論:怎樣做個受歡迎的小客人(小朋友要有禮貌)。

4、實踐活動,體驗成功。

(1)交代任務:今天請你們到xx小朋友家集體做客,你們能爭當禮貌的小客人嗎?

(2)討論任務:你準備怎樣做客?可能會遇到什麼問題?你準備怎樣解決?看哪個小客人最受歡迎?

(3)任務操作:教師觀察幼兒做客情況,注意要以身作則並及時鼓勵表現好的幼兒。

延伸提示:

回園後組織幼兒交流做客的感受。平時也請家長帶孩子更多地到同事朋友家中去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