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華】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模板彙編八篇

【精華】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模板彙編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9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模板彙編八篇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幼兒在自己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發現顏色的奇妙變化,激發幼兒對調色的興趣。

2、在幼兒動手操作的基礎上,教幼兒學念兒歌,理解兒歌內容,並引導幼兒進行一定的創編。

活動準備

1、在每張桌子上放紅、黃、藍三種顏料,並給每人準備一隻毛筆,一隻小碗,一張白紙。

2、各種顏色的圖片(橘子、小草、茄子、輪子等)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教師:小朋友,魔術表演你們看過嗎?你們覺得魔術師的本領大不大?

今天老師想讓我們班級的小朋友也來當一回魔術師,你們願意不願意?

二、幼兒進行調色操作

1、教師簡單引導

教師:現在,我們每張桌子都放了2種或3種顏色的顏料,你們看看都有些什麼顏色?

接下來請小朋友來做魔術師,把桌子上的幾種顏色調在一起,看看能調出哪些漂亮的顏色來?

2、教師提出調色的要求

調色的兩種顏料不要蘸的太多,放在自己的'小碗裏調。

調好後,把你變出來的新的顏色畫在自己的紙上,老師來看哪位魔術師的本領最大。

3、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調色操作

4、教師根據每個小組變出來的不同顏色,作簡單的提問:

你變出了什麼顏色?是用哪兩種顏料調出來的?

我們可以用這種顏色來畫什麼?”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將事先準備的各種顏色的圖片展示出來。

5.教師小結

教師:我們小朋友的本領真大,一下子變出了這麼多好看的顏色。

現在,老師把這些顏色是怎樣變出來的,編成一首兒歌,兒歌的名字叫《色彩謠》

三、幼兒學習兒歌

1、教師完整地朗誦一遍

2、教師依次提問

什麼顏色和什麼顏色手拉手,變出什麼顏色畫橘子?

(葉子、茄子、輪子。)

3、幼兒跟着老師朗誦1—2遍

4、全體幼兒完整朗誦一遍

四、詩歌創編

1.教師:這些好看的顏色除了能畫黑板上的這些東西以外,還能畫什麼?(幼兒自由發言)

2.教師根據他們的發言,幫助他們進行詩歌的創編。

五、結束部分

教師:這些顏色還能畫許多漂亮的東西,請小朋友回家後在想想,編出新兒歌,

明天告訴老師,好不好?

附兒歌:

紅黃兩個手拉手,變出橙色畫橘子;

黃藍兩個手拉手,變出綠色畫葉子;

紅藍兩個手拉手,變出紫色畫茄子;

紅黃藍色手拉手,變出黑色畫輪子。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一、 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豐富詞彙:五彩繽紛。

二、 鼓勵幼兒大膽仿編故事情節並講述。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與口語能力。

三、 體驗故事中小動物們變色後的愉悅心情,教育幼兒不挑食。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並學習句式:ⅹⅹ餵奶牛吃ⅹⅹ色的ⅹ菜,就擠出ⅹⅹ色的牛奶,ⅹⅹ喝了變ⅹ色。

活動難點:

運用以上句式仿編故事情節。

活動準備:

一、 知識準備:參觀“蔬菜市場”,引領幼兒認識各種顏色的蔬菜。

二、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一套,能擠出彩色牛奶的奶牛教具一個,圖片一套。

活動過程:

一、引題

師:今天啊,有一位神奇的朋友要來這裏做客,想知道她是誰嗎?

(老師出示奶牛教具,引出課題。)

二、記住故事題目,教學故事第一部分;(學習句式:餵奶牛吃ⅹⅹ色的ⅹ菜,就擠出ⅹⅹ色的牛奶。)

1、記住故事題目,

師:她呀,可不是普通的奶牛,是一頭“神奇的奶牛”。

(幼兒複述“神奇的奶牛”2—3遍)

2、教學故事第一部分,學說句子。

(1)老師講述故事,幼兒傾聽。

(2)老師一邊根據故事內容表演“擠牛奶”過程,一邊引導幼兒學說句子“餵奶牛吃ⅹⅹ色的ⅹ菜,就擠出ⅹⅹ色的牛奶。”

三、觀看多媒體課件,教學故事第二部分;(學習句式:ⅹⅹ餵奶牛吃ⅹⅹ色的ⅹ菜,就擠出ⅹⅹ色的牛奶,ⅹⅹ喝了變ⅹⅹ色。)

1、幼兒觀看多媒體課件,(第二段至第五段)。

師:還有更神奇的事情呢!小朋友,請看畫面,再聽一聽更神奇的事情是什麼?

2、逐段分析理解故事情節,學習句式:ⅹⅹ給奶牛吃ⅹⅹ色的ⅹ菜,就擠出ⅹⅹ色的牛奶,ⅹⅹ喝了變ⅹⅹ色。

(1)師:哪些小動物喝牛奶變色了?

(老師根據幼兒回答貼出相應圖片)。

(2)師:小白兔給奶牛吃了什麼顏色的什麼菜,擠出了什麼顏色的牛奶,小白兔變成了什麼兔?

(老師根據回答貼上相應的圖片,並引導幼兒複述故事情節,學說句子。)

(3)師:請大家再看畫面,看看小朋友說錯了小兔怎麼變的沒有。

(全體幼兒觀看故事第二段畫面,複述句子。)

(4)師:小黑貓、小花鹿、灰狐狸又餵奶牛吃了什麼顏色的什麼菜,擠出了什麼顏色的牛奶,喝了變成了什麼顏色呢?請小朋友再看畫面,

(幼兒觀看故事三到五段故事畫面後,回答老師提問,老師根據回答貼上圖片。)

(5)師:四個小動物給奶牛吃了四種不同顏色的蔬菜,就擠出了四種不同顏色的牛奶,喝了變成了四個不同顏色的新自己。真是太神奇了!大家記住它們是怎麼變的`了嗎?請大家看着圖片講我聽聽。

(幼兒看着黑板上的脈絡圖,完整複述故事第二部分內容,學說句子)

四、教學故事第三部分,仿編故事情節;(仿照句式“ⅹⅹ給奶牛吃ⅹⅹ色的ⅹ菜,就擠出ⅹⅹ色的牛奶,ⅹⅹ喝了變ⅹⅹ色。”練習說話。)

1、老師講述故事第六段。

2、出示幼兒熟悉的若干動物形象,引導幼兒仿編故事情節。

師:有了神奇的奶牛,四個小動物不僅可以變自己喜歡的顏色,還能變回自己原來的顏色,真是太有趣了。森林裏其它動物知道了這件事後,許多動物都來了,大家都想變色呢!不過,它們說想請小朋友們來幫忙出變色的主意,現在請小朋友找出你最喜歡的一個動物,告訴它餵奶牛吃什麼顏色的什麼菜,擠出什麼顏色的牛奶,它喝了變什麼色,好嗎?

(點兩名幼兒站前面說後,讓幼兒互相說,老師巡迴指導。)

五、教學故事第四部分,豐富詞彙:五彩繽紛。

1、老師講述故事第七段。

2、學習詞:五彩繽紛。

師:“五彩繽紛”就是說許多好看的顏色同時出現在一個地方,如:春天的草地上有……的花、菜市場有……的蔬菜、過年時天空上有……的煙花。

六、完整欣賞故事,結束活動。

1、師:這個故事有趣嗎?我們一起再聽聽好嗎?

(幼兒完整觀看多媒體課件並聽故事。)

2、贈送奶牛,結束活動。

師:聽完這個故事啊,我也想變色了,我要餵奶牛吃紅紅的辣椒,就擠出紅紅的牛奶,我喝了變成紅紅的我。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變色啊?(想)。那好,我呀把奶牛送給你們,以後你們想變什麼顏色就餵奶牛吃什麼顏色的蔬菜,擠出什麼顏色的牛奶,你喝了就能變了。

(送奶牛,活動結束。)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3

教學目的:通過表演、實踐故事,引導幼兒懂得只有團結協作,才能做好或完成一件事情。

準備:五兄弟指偶,笤帚一把

活動與指導:

1. 教師利用指偶給幼兒邊演示邊講故事。

2. 討論:⑴五個手指兄弟單獨掃地爲什麼辦不到?⑵五兄弟同時進行爲什麼就很快完成了?

3.遊戲:幼兒五個手指分別戴上五兄弟的指偶,邊說兒歌,邊做手指遊戲。

附故事:手指五兄弟的爭吵

有一天,小玉剛想上牀睡午覺,忽然聽見右手的五個手指頭說起話來。大拇指說:"我是你們的大哥,我最有用了。"食指說:"瞎說,瞎說,我最有用。"中指、無名指也嚷嚷開了:"我最有用!""我最有用!"小拇指一聽,笑了:"哈哈,我最有用!咱們光嚷嚷有什麼用?總得講出點道理才行啊!"

大拇指馬上說:"我先說!人們都管我叫大拇指哥,小玉誇獎什麼的時候,總是把我伸出來,說真好,真好,第一第一,我當然最有用啦!"

食指說:"你是老大哥怎麼啦,你沒有我長得高!我最有用。小玉要嘗一樣好吃的東西,總是用蘸一下,誰聽說讓你蘸過呀!"

中指說:"別吹牛了,你有我高嗎?我在五個兄弟裏最高,所以人們管我叫中拇,比高呀,那可數我第一!"

無名指也嚷嚷開了:"你們都別說了,我緊有用,人最喜歡我,管我叫無名指。有的人有漂亮的戒指,都是戴在我身上的!"

小拇指說:"你們說的都不錯,可是最有用的得數我!小玉耳朵癢了,就用我來摳。"

"不對,我最有用!"

"不對,我最有用!"

"……"

呵,這兄弟五個吵起來了。小玉一聽,覺也睡不着了,他咯咯地笑了。五個指頭兄弟

"對、對,還是讓小玉說說吧,我們誰最有用?"

"我看你們別爭了,父們都用。有些事一個人就辦不了,要靠大家才能辦好。"

"我不信。"

"我也不信。"

"好,不信你們就試試吧。來你們誰能用一個指頭,拿起這把笤帚掃掃地?"

大拇指說:"我能!"

"好,試試吧!"

大拇指想,這還不容易。它走過去就想把笤帚拿起來,可是不知爲什麼,笤帚就是不聽它的話。四個弟弟一看全笑了。食指說:"還是我來吧!"

食指過去了,它把身子彎過來一勾,真把笤帚勾起來了。可它想拿起笤帚掃地,笤帚就是不聽它的話。中指、無名指、小拇指也全試過了,誰也沒能把笤起來。五個兄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說話了。小玉又跟他們說:"來,你們大家一起使勁,看看能不能把笤帚拿起來!"

五個指頭一合作,一下子就把笤帚拿起來了,嘩啦,嘩啦,把地掃得十淨極了。

小玉問大家:"你們說誰最有用啊?"

"我們都有用,團結起來力量大!"

五個指頭都不說話了,小玉躺在牀上,不一會就睡着了。

建議:請幼兒體驗: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團結協作掃掃我們的室內環境,活動形式可以把幼兒分成若干組,每組負責做一件事情,如:擦桌子、掃地……。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表情

活動準備:

人手一面鏡子,表情卡每人一套,圖片每人一幅(情節、風景、色彩圖等),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談論臉部的各種表情

1、活動開始,引導全體幼兒觀察老師的表情(笑)

今天,有這麼多老師來做客,小朋友高興嗎?那你們看馮老師高興嗎?你怎麼知道老師很高興?(老師在笑)那你又是怎麼知道老師在笑的?

輔助提問:老師的嘴巴、眉毛、眼睛怎麼樣了?

師:哦,眉毛彎了,眼睛眯起來了,嘴巴往上彎了,小朋友就知道老師在笑了。

師:那現在,我們一起拿出小鏡子,看看自己是怎麼笑的?

2、笑是一種表情,除了笑還有什麼表情?

幼兒照鏡子看看、找找、說說、做做。

(1)你找到了什麼表情?來,到上面來表演給小朋友看。(幼兒模仿)

(2)根據回答出示表情圖,說說表情,進一步感知明顯特徵。

(二)聽故事找表情

表情可真有趣呀,看看大家的臉可以找到表情。其實,在聽故事的時候,表情也會發生變化。下面,老師要請小朋友有來聽聽、看看一個故事,你們想想在這個故事裏能找到什麼表情?在什麼地方找到了這個表情?

1、觀看多媒體故事

2、提問:你覺得故事裏有什麼表情,在什麼地方?

幼兒說說,引導幼兒說完整。

(三)觀察、理解圖片內容,爲圖片選擇恰當的表情。

小朋友真聰明,把藏在故事裏的表情都找了出來。今天還有一些表情躲在信封裏了,快把他們拿出來,(取出信封,看看錶情圖片),我們給這些表情找張圖片朋友好嗎?

請幼兒自由選擇圖片。

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許多圖片(一次性在大屏幕上出現五張操作圖),就放在後面,等一下,你可以自己去選一張圖片,看一看,你覺得這張圖片可以和哪個表情交朋友,就把這個表情貼在圖片上,然後跟旁邊的小朋友說說爲什麼要用這個表情。

根據自己的理解爲圖片選擇表情,並說說理由。

(教師在巡迴觀察的時候,可以引導孩子和同伴交流,說連貫和完整,如:因爲……所以我選擇**的表情。)

3、大家一起來說說:

你的圖片是怎麼樣的?(同步在大屏幕上點出此張圖片)

你爲他選擇了什麼表情?爲什麼?(允許和鼓勵幼兒說說自己的操作結果,發表自己的理由。)

(四)討論自己喜歡的表情

1、表情這麼有趣,他表達的內容這麼豐富,那你最喜歡哪種表情呢?爲什麼?

2、我們都喜歡高興的表情,那怎樣才能讓自己和別人天天都高興呢?

教師小結:幫助別人、關心別人、不被困難嚇倒、勇敢的人才能快樂的`生活。

(五)延伸活動:

進一步豐富幼兒的表情內容、製作臉譜等

設計理念:

1、採集孩子生活中非常感興趣的點棗“表情”爲活動內容,提供豐富的材料,讓孩子在與老師、同伴交流,和材料充分互動的過程中,產生自己的想法,發表自己的意見,加深對錶情的理解,提高語言能力。

2、語言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他的發展與孩子情感、思維、社會參與水平、交流技能、知識經驗等方面的發展是不可分割的聯繫在一起的,因此要注意差異、尊重孩子的個性。

3、語言能力包括思維和口語兩部分,以往我們較注重口語能力的培養,從而出現純模仿的誤區,其實思維過程是支撐孩子口語的基石,本次活動注意了幼兒內在思維和外在口語的有機結合。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講述,促使幼兒樂意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的設想,並能認真傾聽同伴的講述。

2、激發幼兒好奇心和豐富的想象力,豐富幼兒詞彙:飄蕩、飛來飛去、嘰嘰喳喳。

3、啓發其獨創性思維、發散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

活動準備

1、幻燈片-螞蟻的'生活習性

2、字卡若干、能飛的玩具如風箏、竹蜻蜓、吹泡泡玩具等。

活動過程

一、觀察發現《會飛的……》

教師:老師帶小朋友到外面觀察、遊玩,

老師從中引導幼兒觀察發現什麼物體會飛,什麼物體不會飛;爲什麼?

二、看圖聯想《螞蟻怎麼啦?》

1、觀察小螞蟻

2、引導幼兒想象螞蟻究竟發生什麼事了,它是怎麼飛到天上去的?

(鼓勵幼兒發揮想象,肯定有創新、與衆不同的想法。)

三、故事欣賞《螞蟻飛上天》

1、花從中的小螞蟻,它想去哪裏?

2、誰幫助了小螞蟻,它是怎樣帶螞蟻飛上天去的?

3、螞蟻在天上看見了什麼?它有什麼感覺。

四、創造性遷移創編故事-我幫螞蟻飛上天

1、老師啓發、引導幼兒展開豐富想象,想出各種幫螞蟻飛上天空的辦法,並能創編出新故事情節。

2、表揚說的多、說得範圍廣、說的方法離奇、有趣的幼兒。

活動延伸

音樂律動--我要飛往天上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熟悉歌曲旋律並學唱歌曲中的動物對話,同時明白同類動物相配的道理。

2、嘗試利用拍打身體的方式進行固定節拍的練習,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3、鼓勵幼兒積極參加音樂活動,能在角色表演中體驗音樂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課件。

2、貓咪 烏龜 公雞 青蛙等頭飾。

3、圖譜。

活動過程:

一、律動:去郊遊。

1、聽音樂踏步,來到了池塘邊。聽,有誰在叫啊?(青蛙)

2、青蛙看上去怎麼樣啊(傷心、難過)

3、傷心難過的青蛙拿着花想去幹什麼呢?(幼兒大膽說說自己的想法)

二、 傾聽歌曲,教師通過提問幫助幼兒回憶歌曲內容,並學習歌曲中的對話。

1、青蛙會找誰做老婆呢?(音樂播放第一段)

2、它找到了誰?青蛙認識它嗎?烏龜願意做它的老婆嗎?烏龜怎麼說的?我們一起來

聽一聽?我們也來學一學好嗎?(幼兒學唱)

(第二次、第三次以此類推。)

教師總結:青蛙先生找到了青蛙小姐,我們把青蛙先生路上發生的事告訴青蛙小姐好嗎?(幫助幼兒鞏固歌詞)

三、 節奏演奏。

1、尋找身體樂器演奏。

師:青蛙先生找到老婆真高興。高興可以怎麼表示呢?(拍手) 還可以用(拍肩、拍腿、跺腳等)

師:"每個小動物高興也都不一樣,(請幼兒幫助動物找出不同的動作)青蛙先生高興時會(……)烏龜會(……),公雞會(……),青蛙小姐會(……)。那我們也來做做青蛙先生。

2、完整的節奏練習。

四、請幾位小朋友出來扮演小動物,以情景劇的形式跟着音樂來做遊戲。

案例描述:

在教授《小青蛙找老婆》歌曲時,班內大部分幼兒在掌握歌詞存在困難,總是記不清歌曲中動物出場的順序。

原因分析:

教師對幼兒的能力估計過高,枯燥,教學效果差。

調整策略:

將歌詞內容改編成一個情景劇,利用劇情表演的形式提高幼兒對學習新歌的興趣,幫助幼兒輕鬆記憶歌詞。

幼兒表現

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顯著的提高,通過直觀的視覺感受,歌詞變得形象性,幼兒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能準確的把握歌詞內容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圖文並貌的形式閱讀大大書《大灰狼的新娘》,掌握句式:新娘,新娘,請伸出XX來看看。

2、初步感知字詞:手、腳、尾巴和嘴巴,培養幼兒對中國文學的興趣。

3、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4、學習有序、仔細的觀察圖片,理解圖片,並用較清楚的語言描述圖片內容

準備活動:

1、大大書《大灰狼的新娘》

2、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手、腳、尾巴、嘴巴字樣的小紙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今天早上,老師收到了一張請貼,森林王國有人要結婚了,想請我們中二班的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去參加婚禮,小朋友你們願意嗎?”

“開起小火車,我們出發了。嗚,咔嚓咔嚓……”

“森林王國到了,好,請小客人入座!”

“讓我們一起用熱烈的掌聲請出新郎和新娘。”

二、觀看大大書《大灰狼的新娘》

引導幼兒根據畫面所提供的線索,理解故事情節,學說句式:“新娘,新娘請伸出XX來看看!”,並感知字詞:手、腳、尾巴和嘴巴。

1、第一頁:大灰狼先生

“原來是大灰狼先生要結婚了,咿!他的新娘怎麼不在啊?”

(放錄音:我們森林王國和你們人類可不一樣,要到結婚這天才知道自己的新娘是誰,瞧!我的新娘正躲在紅布後面,要我猜出她是誰,才肯出來,這下可怎麼辦啊?”)

2、第二頁:一塊紅布

出現一塊紅布,引導幼兒爲大灰狼先生想辦法,怎麼樣才能猜出新娘是誰。

3、第三頁:紅布後面伸出了一隻手

師:(幼兒回答)

師:“你們內說的對不對呢?”(播放錄音:新娘,新娘請伸出手來看看!)

幼兒學說後教師出示文字“新娘,新娘請伸出手來看看!”引導幼兒邊看字邊學說大灰狼的話,重點引導幼兒感知字“手”。

師:“新娘的手長得怎麼樣?你們覺得會是誰?”

4、第四頁:紅布後面伸出一隻腳

師:(請個別幼兒學說大灰狼的話)

出示文字:“新娘、新娘,請伸出腳來看看!”重點引導幼兒感知“腳”。

師:“新娘的手長得怎麼樣?你們覺得會是誰?”

5、第五頁:文字“新娘、新娘,請伸出尾巴來看看!”

師:(幼兒回答)

教師引導幼兒邊看文字邊念:“新娘、新娘,請伸出尾巴來看看!”

“尾巴”——“這兩個字究竟念什麼呢?答案就在這裏!”(出示畫面:紅布後面伸出了一條尾巴後,引導幼兒尋找答案並邊看文字邊學說大灰狼的話)

師:“新娘的尾巴長得什麼樣?會是誰呢?”

6、第六頁:紅布後面伸出一隻嘴巴(畫面)以及文字“新娘、新娘,請伸出嘴巴來看看!”

師:(引導幼兒結合圖片,邊看文字邊學說大灰狼的'話)

師:“你們怎麼知道這兩個字念‘嘴巴’,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

師:“新娘的嘴巴長什麼樣?會是誰呢?”

7、第七頁:大灰狼的新娘

師:

“原來,大灰狼的新娘還是一隻大灰狼!”

8、帶領幼兒鼓掌,祝賀新郎、新娘。

三、幼兒操作

交代任務及要求:

1、先看自己紅布後面的新娘伸出了什麼,找到相應的字寶寶用固體膠粘在旁邊。

2、貼好後回到座位上,想一想你紅布後面的新娘是誰?

四、揭示答案

1、請個別幼兒上來交流自己的操作結果,說出自己的新娘是誰。

2、教師一一打破氣球,一號新娘藏在一號氣球裏,二號新娘藏在二號氣球裏,依次類推,驗證幼兒的猜測是否正確。

五、結束語

師:“今天有這麼多對新郎和新娘,真是太熱鬧了!新郎和新娘非常感謝小朋友們的幫忙,他們準備了喜糖請我們小朋友吃呢。”(發喜糖,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大灰狼娶新娘》是一則趣味性較強的童話故事,語言簡單通俗易懂,句子重複較多。從熟悉的大灰狼到讓幼兒猜測它的新娘是誰爲線索。採取擬人化的手法,通過一定順序的單頁單幅畫面,展現了新娘的外形特徵,有趣的情節畫面能觸動幼兒的情感,扣住幼兒的心絃,使幼兒興奮。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有節奏的朗誦兒歌,感受兒歌的韻律。

2、幼兒能用的不同形式表現兒歌,體驗表演的樂趣。

3、喜歡欣賞兒歌,會大膽地朗誦。

4、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5、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1、故事《小老鼠上燈臺》

2、小老鼠頭飾,小貓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講故事(引出課題)

1、教師:“嘰嘰嘰嘰,誰來了?”原來你是一隻小老鼠。“哎呀、家裏面好悶啊、我們整天藏在又黑又悶的地洞裏,多難受呀!今天,不如趁大貓不在家,到洞外面去,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活動一下身體、走呀走、突然小老鼠聞到了香味(嗅嗅鼻子)、小老鼠四處的找、然後發現了桌子上有一盞燈。哇,燈油好香呀。小老鼠四處的看看,沒有貓的身影。小老鼠偷偷的飛快的爬上了燈臺、大口大口吃了起來,小老鼠吃飽了,想回家了,可是小老鼠吃的太飽了,肚子鼓鼓的,爬不下來了,怎麼辦呀?突然,“喵喵”小貓回家了、小老鼠嚇的'、“嘰裏咕嚕,從燈臺上滾了下來。

2、以提問形式,加深幼兒對兒歌內容的印象。

(1)請小朋友說說看,剛纔老師表演的這個故事裏有誰?(小老鼠、小貓)教師就出示小老鼠和小貓的圖片)

(2)真棒,那你們有沒有聽清楚小老鼠它在幹什麼呀?(引導幼兒說出:瞪着小眼睛,偷偷上燈臺)。

(3)最後,小老鼠是怎麼下來的?(引導幼兒說出:滾下來)

二、完整欣賞動畫,帶領幼兒念兒歌

1、教師結合動畫完整念兒歌。

2、與幼兒已學的兒歌進行對比,逐句引導幼兒念兒歌。

三、用的不同形式表現兒歌

1、用身體動作表現兒歌;

用拍手、拍頭、拍肩、拍肚子,拍腿、跺腳等肢體動作逐句來表現兒歌。

2、引導幼兒練習動作表演兒歌。

老師說:“你們覺得兒歌中的小老鼠好不好玩啊?(好玩)那我們戴上自己的小老鼠頭飾來學學小老鼠好不好?”

(1)啓發幼兒來表演小老鼠是什麼樣子的?(兩手食指在胸前相對做小老鼠走的動作。)

(2)啓發幼兒瞪着小眼睛的動作,(兩手在眼睛前打轉)

(2)啓發幼兒做一做上燈臺的動作。

(3)啓發幼兒學一學小老鼠偷油吃的樣子。

(4)引導幼兒做一做嘰裏咕嚕滾下來的樣子。(教師提示幼兒將兩手放在胸前從上向下做繞拳動作,同時身體下蹲。)

四、遊戲“貓來了”

幼兒理解遊戲規則,學玩遊戲,體驗遊戲“貓來了”的緊張情緒和迅速跑回家的快樂情緒。

1、教師說明遊戲規則

師:現在我先說明一下游戲規則,請小朋友們注意聽:先請二個小朋友來當老鼠,老師來當貓,老鼠要出來找吃的,但是要躲起來(可以躲在任何一個地方)結果被貓發現,貓大叫一聲,然後跑回自己的家(回到自己的小板凳上)這樣貓就抓不到你們了。

2、教師扮演貓,幼兒扮演老鼠,根據規則進行練習

3、幼兒扮老鼠或“貓”一起表演。

五、結束語:

現在請小朋友們當小老鼠躲到外面去,貓去捉老鼠。

附兒歌:

小老鼠上燈臺

一隻小老鼠,瞪着小眼睛。

偷偷上燈臺,爲吃一口油。

喵喵喵,貓來了。

嘰裏咕嚕滾下來。

1、解決塑料袋污染的方法有很多很多,小朋友們不僅自己知道要這樣做,更要倡導爸爸媽媽、叔叔阿姨、爺爺奶奶一起加入到我們的行動中來,一起**護地球的好幫手!在一首歌裏曾經也唱到了要愛護地球,當愛護地球的好幫手!小朋友知道是什麼歌嗎?

2、全體師幼共唱兒歌《塑料袋真害人》(歌唱部分配上《數鴨子》伴奏,整首兒歌加上動作表演。)

塑料袋真害人

唱:塑料袋真害人真呀真害人

埋在土裏草不生草不生。

掉在路上滿呀滿天飛,

落進 呀 海里 海龜沒,

落進 呀 海里 海龜沒。

念:塑料袋難消化,

地球媽媽受不了。

小朋友們手拉手,

愛護地球好幫手!

延伸活動:

師:在小朋友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地球變得煥然一新,更加美麗了!那我們不妨邀請豬八戒再次到凡間來做客好嗎?教師出示豬八戒重新來到花果山的圖片(配上豬八戒背媳婦的音樂)。瞧!豬八戒這就來了!

當豬八戒看到沒有污染,山清水秀的花果山時,它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呢,之後又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呢,請小朋友們張開你們想象的翅膀下去想想!

教學反思:

本節課課堂效果較好,預設目標基本達成。幼兒興趣濃厚,跟我的配合很默契。幼兒對塑料袋的危害有了基本認識,並樹立了初步的環保意識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初步掌握情節,學習動物對話。

2、豐富詞彙:苦惱、耕田、傳播、報時。

3、體驗爲別人做好事,別人喜歡,自己也快樂的感受。

4、能結合生活經驗大膽地表達自己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課件《快樂的小公雞》。

2、老牛在田地耕種、青蛙在池塘邊捉蟲、蜜蜂在花叢中採花蜜傳花粉的圖片

3、老牛、青蛙、蜜蜂、小公雞、公雞爸爸頭飾。

4、佈置田野、池塘、花叢的背景。

活動過程:

一、邊看角色演示邊討論,幼兒初步體驗情感。

1、出示老牛(頭飾)--"我快樂的是老牛,小朋友好"。

教師以角色口吻引導幼兒討論:你們知道我爲什麼快樂嗎?

2、演示青蛙(頭飾)、蜜蜂(頭飾),鼓勵幼兒猜想它們快樂的原因。

師:小青蛙和蜜蜂都說自己快樂, 請你們猜一猜它們爲什麼快樂呢?

3、出示小公雞(頭飾),引出故事《快樂的小公雞》

師: "我是一隻小公雞,我也想找快樂。"討論:小公雞怎麼樣才能找到快樂?

二、教師有感情講述故事,提問幼兒。

師:今天我給大家帶來故事<<快樂的小公雞>>。

1、故事裏有哪些動物?

2、小公雞整天沒事幹,它心情怎樣?(豐富詞彙:苦惱)3、故事講述了一件什麼事情?

4、小公雞找到誰,它們怎樣說?

三、觀看課件,欣賞故事,讓幼兒感知、理解故事內容。

師:現在,我們一起觀看小電影《快樂的小公雞》。

1、小公雞跑到田野問誰?

2、小公雞怎樣問老牛呢?(學習句子:爺爺,怎樣才能快樂呢?)3、出示圖一:老牛爺爺怎樣回答?(學習對話:幫助人們耕種田地,就會快樂了。豐富詞彙:耕種)4、小公雞跑的`那裏問青蛙?

5、出示圖二:青蛙哥哥怎樣回答呢?(學習對話:爲莊稼,捉害蟲就會快樂。)6、它跑到花叢問誰?

7、出示圖三:蜜蜂姐姐又是怎樣說的?(學習對話:飛來飛去給花兒傳播花粉,就會快樂了。豐富詞彙:傳播)

8、老牛爺爺、青蛙哥哥、蜜蜂姐姐說的不一樣,小公雞怎樣辦呢?

9、公雞爸爸怎樣回答小公雞?(學習句子:幫助別人,你就會得到快樂。)

四、引導幼兒大膽猜想小公雞怎樣找到快樂。

師:小公雞是怎樣找到快樂的?

五、觀看課件故事結束部分,理解小公雞快樂的原因。

師:小公雞怎樣找到快樂呢?(幼兒討論後,提問個別幼兒)師:原來小公雞每天早早起牀,爲人們報時,它成爲一隻快樂的小公雞!(豐富詞彙:報時)

六、引導幼兒思考其它動物快樂的原因。

師:老牛爺、青蛙、蜜蜂它們用自己的本領去幫助別人,所以它們快樂,請小朋友想一想,還有那些動物?它們有什麼本領去幫助別人,讓自己快樂呢?

七、教育幼兒,懂得幫助別人是快樂的事。

師:在生活中,你們怎樣讓自己成爲快樂的小朋友呢?(幼兒自由討論,提問幼兒)小結:原來我們經常幫助別人,愛勞動,做一位勤勞有愛心的小朋友,就會贏得大家的喜愛,自己也快樂了!

八、幼兒自由選擇角色邊聽故事,邊故事表演。

師:等會,請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頭飾,進行故事表演。記住在表演中一定要說出你所扮演角色的對話啊!現在請大家故事表演!

九、讓幼兒在故事表演中,愉快結束遊戲。

附故事:快樂的小公雞小公雞整天沒事情做,心裏很苦惱,它想:怎樣才能快樂呢?

它跑到田野裏問老牛:"爺爺,怎樣才能快樂呢?"老牛說:"幫助人們耕種田地就快樂了。"它跑到池塘邊問青蛙:"小哥哥,怎樣才能快樂呢?"青蛙說:"爲莊稼,捉害蟲就快樂了。"它跑到花叢中問蜜蜂:"小姐姐,怎樣才能快樂呢?"蜜蜂說:"飛來飛去給花兒傳播花粉,就快樂了。"小公雞回到家裏問爸爸:"爸爸做什麼事最快樂呢?爲什麼老牛爺爺,青蛙哥哥,蜜蜂姐姐說的不一樣的呢?"爸爸笑着說:"幫助別人你就會得到快樂!"從此,小公雞每天早早起牀,和爸爸一起爲人們報時,它成爲一隻快樂的小公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