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範文彙編六篇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範文彙編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1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範文彙編六篇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運用猜猜、想想、說說的方式理解散文內容,發展幼兒的發散性思維,讓幼兒懂得怎樣讓別人快樂。

2、創設情景,引導幼兒學會關心周圍的人,並體驗其中的快樂。

3、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4、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散文《微笑》、動物歡快的森林背景圖一幅;郊遊、歡樂舞的錄音帶;排練好生活情景;各種動物頭飾。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題。

師:小朋友,今天天氣這麼好,你們想不想到野外走走?放郊遊音樂,幼兒隨音樂進活動室,出示動物歡快的多媒體畫面,引導幼兒觀察。

師:看,我們來到了什麼地方?你們發現大森林裏的動物們怎麼樣?它們爲什麼這麼高興,究竟遇到了什麼快樂的事情呢?

師:我們一起在大森林裏仔細尋找一下,肯定會發現其中的祕密。

二、觀察畫面散文《微笑》的畫面內容,懂得怎樣讓別人快樂。

1、出示課件,用猜猜、想想、說說的方式理解散前半段內容。

提問:你們發現了什麼?小鳥唱歌、大象幹活、小兔送信是爲了什麼呢?(發揮幼兒的發散性思維)

我們聽一聽小鳥、大象、小兔是怎麼說的?(邊看動畫邊聽)

誰聽清楚了它們說的話?願意說給大家聽聽嗎?

2、出示課件,用猜猜、想想、說說的方式理解散文後半段內容。

(出示小蝸牛着急的`表情圖)你們看,這是誰呀?小蝸牛的表情怎樣?讓幼兒學一學。你認爲小蝸牛爲什麼着急?你平時着急過嗎?

小蝸牛也想爲朋友們做些事情,讓朋友們高興,可是它能爲朋友們做些什麼呢?誰願意幫小蝸牛想想辦法呢?(發揮幼兒的發散思維)

我們看看小蝸牛想的是什麼辦法呢?(看畫面,聽錄音。從一天,一羣小螞蟻……小蝸牛想,對呀,我可以把微笑送給朋友們讓他們高興呀!)

讓幼兒說說小蝸牛想到的什麼辦法。

怎樣才能把微笑送給朋友們呢?請小朋友幫小蝸牛想想辦法吧?小蝸牛自己是怎麼做的?小蝸牛看到朋友們快樂它自己心裏怎麼樣?

體驗微笑帶來的快樂。微笑真的能使大家快樂嗎?師生互相微笑,幼兒互相微笑,體驗微笑帶來的快樂。

現在我們再在森林裏仔細看一看小鳥、大象、小兔、小蝸牛是怎樣讓朋友們快樂的,聽一聽它們是怎麼說的。

3、操作課件,全文欣賞,完整感知。(鼓勵幼兒輕聲跟讀)

4、鼓勵幼兒說出誇獎動物的話,感受到讓別人是一件值得稱讚的事。

師:小鳥、大象、小兔、小蝸牛都願意爲朋友們做事,讓朋友們快樂,那你想對它們說句什麼話呢?

5、扮演角色,想象森林裏動物是怎樣讓別人快樂的。

師:森林裏除了小鳥、大象、小兔、小蝸牛爲別人做事讓朋友高外,還有許多動物它們也在想辦法讓朋友們快樂呢。下面我們一起來扮演森林裏的小動物,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用你的動作、表情、或說句話來表示你是怎樣讓別人快樂的,好嗎?

(幼兒選擇頭,進行表演)

請個別幼兒上臺說一說怎樣讓別人快樂的。

三、遷移經驗,引導幼兒學會關心周圍人,並體驗其中的快樂。

1、情景表演,讓幼兒說一說怎樣讓他們快樂。

(1)媽媽工作回家感到很累,小朋友怎樣讓媽媽快樂。

(2)小朋友在幼兒園感到孤單,怎樣讓他(她)快樂

(3)老爺爺年紀大了,身體不好,做事情也不方便,怎樣讓老爺爺快樂。

2、平時你在家裏、幼兒園或別的地方關心過別人嗎?你是怎樣讓別人快樂的?

3、實踐活動:讓客人老師快樂。

師:小朋友,你們關心了別人,看到別人快樂,你們心裏感到怎樣?我們一起跳個快樂舞把我們快樂的心情表達出來。

四、隨音樂跳快樂舞,表達快樂心情。

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到幼兒園找一找,哪些事情適合我們去做,可以讓別人。(隨音樂出教室)

活動反思:

我覺得利用這次活動足進幼兒的情感表達能力,培養幼兒助人快樂的良好品德習慣,並且讓幼兒更加深刻地意識到微笑能給別人帶來快樂,能瞭解讓別人快樂,自己也快樂。如果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把幼兒帶到園內在外面進行“微笑”的遊戲活動。這節課上幼兒的積極性和感興趣很好,還有很好的配合這節課的順利完成。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背景

爲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週年,全國各地都在開展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隨着十月一日的臨近,慶祝祖國60華誕的歡樂氛圍也越來越濃厚。幼兒雖然年紀小,卻也是社會的一員,他們感受着節日的氛圍,自豪之情油然而生。這不正是對幼兒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絕佳時機嗎?於是,我們設計了一系列“慶祝國慶”的主題活動,通過層層推進的活動,逐步深化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

活動目標

1.知道十月一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是祖國媽媽的生日,又叫國慶節。

2.通過調查採訪,增進對祖國的瞭解,激發愛國主義情感。

3.爲自己是中國人感到驕傲,熱愛自己的祖國。

活動一:營造氛圍,激發情感

活動準備

人們迎接國慶60週年開展各項活動的錄像;介紹國慶節來歷的PPT;國慶節倒計時的牌子。

活動過程

1.觀看錄像:姐姐參加了國慶60週年徵文比賽:奶奶參加了社區舉行的“迎國慶”文藝演出:在北京上學的哥哥寫信介紹國慶大閱兵的準備情況等。(提問:剛纔你們看到了什麼?他們爲什麼要做這些事?)

2.觀看PPT,教師介紹國慶節的來歷。(提問:你們知道祖國媽媽的生日是哪一天嗎?)

3.出示國慶節倒計時的牌子,請大家一起猜猜使用的方法。

4.引導幼兒討論:今天距離祖國媽媽的生日還有多少天?我們準備怎樣迎接祖國媽媽的生日?

活動二:分組活動,積聚情感

活動過程

1.幼兒根據自己的特長和興趣,自願組成“歌舞團”“好事隊”“圖片組”“操作組”四個小組,每組推選出一個組長,並且聘請班上的教師擔任“行動顧問”。

2.在“行動顧問”的協助下,各個小組商量行動方案。

3.各個小組分別開展活動:“好事隊”每週開展一次服務社會的活動,如上街宣傳環保知識、到公園栽一棵小樹苗、爲社區老人服務一次等:“圖片組”在家長的.幫助下,收集展現祖國大好河山和各地美麗風光的圖片:“歌舞團”在“行動顧問”的協助下排練歌舞節目:“操作組”則負責準備材料製作五角星、五星紅旗等,在國慶節那天佈置教室。

活動三:慶祝國慶,表達情感

活動過程

1.在國慶節到來的前一天,“操作組”的幼兒帶領着其他幼兒,和教師一起用這些天製作的材料佈置教室。

2.舉行莊嚴的升旗儀式。

3.展示幼兒收集的“祖國多美好”圖片,由“圖片組”的幼兒擔任小講解員,向大家介紹圖片的內容。

4.“歌舞團”的幼兒載歌載舞,表演他們精心準備的節目。

活動四:放飛氣球,昇華隋感

活動準備

生日蛋糕:爲每個幼兒準備一隻氫氣球。

活動過程

【師】:孩子們,今天是祖國媽媽60歲的生日,你們心裏有什麼話想要和祖國媽媽說,請你們用畫筆表達出來。

1.每個幼兒畫一幅祝福祖國媽媽的畫,並將其系在氫氣球上。

2.在音樂聲中,教師推出生日蛋糕,大家一起吹滅蠟燭,給祖國媽媽唱《生日快樂》歌。

3.去操場放飛氫氣球,並一起高呼:“祖國媽媽,生日快樂!”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知道自己的事應該自己做,培養幼兒初步的責任感。

2、讓幼兒學習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激發幼兒關心、熱愛爸爸媽媽的美好情感。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編排情景表演“小華在家裏”。

2、幼兒操作材料、教學掛圖“我是爸媽的小幫手”。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回憶自己的爸爸媽媽工作和做家務事的情景,激發幼兒爲爸爸媽媽做事的願望……

(1)啓發幼兒談談自己的爸爸媽媽是怎麼辛辛苦苦勞動的,並思考自己應該怎樣爲爸爸媽媽分擔一些家務。

(2)讓幼兒看情景表演“小華在家裏”,啓發幼兒思考以下問題:

小華是怎樣關心爸爸媽媽的?我們可以爲爸爸媽媽做些什麼?

(3)啓發幼兒說出自己的事要自己做,不讓爸爸媽媽操心,還可以幫助他們做一些自己會做的事。

2、鼓勵幼兒說出自己可以協助做的家務事。

(1)引導幼兒回憶自己從事過的勞動內容,如:擺收碗筷、擦桌子、掃地、洗手絹和襪子、疊衣服、拿牛奶、倒垃圾等。

(2)請幼兒把自己幫助爸爸媽媽做的某一件事說給同伴聽,讓幼兒互相學習。

(3)向幼兒提出幫助爸爸媽媽做事的要求。

要求幼兒回家後先問爸爸媽媽,自己應該怎樣做才能成爲媽媽爸爸的小幫手,然後認真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件事,回園後要想老師和小朋友彙報。

(4)讓幼兒欣賞兒歌“小幫手”。

活動反思:

現在孩子們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過着衣食無憂養尊處優的生活。在他們的眼中,家長對他們的愛和幫助都是理所當然的。孩子們習慣了索取,無論是語言上還是行動上,卻很少對爸媽有所表達。基於培養孩子情感成長的出發點,特設計了大班主題活動中《我是爸媽小幫手》。

此項活動是一個很好的感恩教育的機會。把孩子們平時沒有注意到的小細節融入到生活體驗中,讓孩子直觀地感受並瞭解爸媽的辛勞,從而產生愛爸爸媽媽的'真切感情。

在活動的進行當中,我問孩子們:媽媽每天在家都幹些什麼事?爸爸每天干什麼事時?孩子們給我的答案几乎是相同的:爸爸上班,媽媽做飯,還有的說我媽媽什麼都不幹就是接我送我。孩子們特殊的視角和生活認知使他們對平日家長的辛勞和付出視而不見,也就不能感同身受。通過孩子們的答案可見,在家裏他們基本都是以自我爲中心,並沒有學會關注家人,關心他人。爲了讓孩子們能夠開動腦筋,想到更多爸爸媽媽的辛勞和付出。我嘗試用肢體動作來提示孩子。這樣不僅有了趣味性,更讓他們的注意力集中起來,解決了孩子思維上的固定模式。當我出示爸爸上班忙碌的照片,媽媽勞動照片,還有小朋友幫助爸爸勞動的照片時,孩子們恍然大悟,遠處傳來驚訝的聲音:爸爸媽媽平時在我們上幼兒園就這麼忙?做那麼多事? 通過這個環節加深了幼兒對父母的瞭解與理解。

同時,我還找到一本分享閱讀,題目就叫《幫幫忙》。結合繪本的欣賞,孩子們還學會了送爸媽一份禮物,就是——我來幫幫忙或做爲爸爸媽媽做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這就是送給爸媽最好的禮物。每個孩子回家後都沒有忘記把這份禮物送給爸媽。

爸爸媽媽看到孩子們懂事的行爲,也欣慰地笑了。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在活動區活動時,幼兒對餅乾盒產生了很大興趣,他們利用餅乾盒或敲敲打打,或拼拼搭搭,或滾滾跳跳……可謂是百玩不厭。餅乾盒的色彩、圖案、形狀吸引着孩子,利用其特點,我設計了此活動,目的在於更好地挖掘它的教育價值。

活動目標

1.大膽探索餅乾盒的各種玩法,培養創新能力。

2.練習平衡、鑽、跨等技能,提高動作的靈活性。

3.增強合作意識,體驗幫助別人的愉悅情感。

活動準備

1.形狀、大小各異的餅乾盒若干,其中一部分用鬆緊帶繫好,做成小揹包;大灰狼、小兔頭飾各一;佈置小兔的家,有籬笆、花草、蘿蔔若干;佈置場景圖:獨木橋、山洞、欄杆(用多個餅乾盒堆砌)。

活動過程

1.聽音樂做熱身運動

幼兒揹着餅乾盒隨音樂進場,做熱身運動。

(評析:將餅乾盒做成揹包狀,有新意,能大大激發幼兒活動的積極性。)

2.自由探索玩法

師:我們背了一隻很特別的小揹包,它不但很漂亮,而且還很好玩。來試試吧!幼兒自由探索不同的玩法,如嘗試疊高跨跳和間隔跳。鼓勵幼兒大膽創新,重點組織幼兒探索如何跨跳較高的障礙物。

(評析:幼兒嘗試體驗在前,體現了活動的自主性。)

3.組織幼兒去小兔家

師:森林裏有一隻可惡的大灰狼,經常欺侮小動物。昨晚它砸了小兔家的房子,這可急壞了兔寶寶們,怎麼辦呢?(幼兒如何幫助小兔,最終決定幫小兔重建家園。)

師:小兔家離這兒可遠了,你們看,我們要走過小橋、跨過欄杆、鑽過山洞。(根據幼兒的能力水平設置了寬窄、高矮不同的小橋、欄杆,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挑戰的對象。)

(評析:分層提供材料,利於每個幼兒的發展,讓每個幼兒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

4.幫助小兔重建家園

師:小朋友都很能幹,克服重重困難來到了小兔家。你們看,這兒亂七八糟的,我們快行動吧。幼兒自由分組,一組搭建房子,一組整理籬笆、種花草。

(評析:此環節是活動難點,餅乾盒大小、形狀不同,拼搭時得有一定的技巧,如大的在下面,小的在上面;拼搭時要合理分工,有運盒子的,有專門拼搭的,有蓋屋頂的,通過互動,幼兒學會了合作;同時將幼兒分爲兩組,既避免搭建時的'擁擠現象,又更加充分地美化了小兔的家。)

5.擊退大灰狼

“小兔”進場欣賞新家,感謝小朋友的幫助,幼兒與“小兔”道別。“小兔”:別急,天快黑了,路上很危險,當心碰到大灰狼,我送你們每人一隻沙包上路吧。返回途中,大灰狼出現了,幼兒扔沙包擊打大灰狼,直到大灰狼退出爲止。

(評析:活動情節扣人心絃,大灰狼的出現把活動推向高潮。)

6.體驗幫助別人的愉悅情感

師:小朋友真能幹,幫小兔重建了漂亮的新家,又打敗了大灰狼,現在心裏怎麼樣呢?幫助別人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我們以後要多多地幫助別人,讓更多的人快樂。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小兔迷路了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內容,分析圖片中的人物、情節、角色以及判斷他們之間的關係,能創編出故事的結尾。

2、知道迷路後尋找家長的方法,和與家長出門要緊跟家長或拉着家長的手。

3、知道要理解他人的需要,學會關心、幫助他人,體驗得到幫助及別人所獲得的快樂情感。

活動準備:

電腦軟件

活動過程:

1、老師指導幼兒觀察畫面內容,分析圖片中的人物、情節、角色以及判斷他們之間的關係。

“圖中的什麼地方?有誰?他們在幹什麼?發生了什麼事情?”

2、引導幼兒學會理解他人的需要,學會關心、幫助他人。

“小兔迷路後,心情會怎樣?我們一起幫助他吧!這是一件多好的事情呀”

3、引導幼兒知道迷路後尋找家長的方法,鼓勵幼兒創編出故事的多個結尾,體驗得到幫助及別人所獲得的快樂情感。

“小兔迷路了以後,能找到自己的家長嗎?它是怎樣找到的?請小朋友幫它想想方法。”

4、總結,知道以後與家長出門要緊跟家長或拉着家長的手。

反思

通過該活動,我覺得孩子的收穫是很大的,以下是孩子的聲音:

A、知道迷路後尋找家長的方法,和與家長出門要緊跟家長或拉着家

長的手。

B、先在原地等一會兒,不要慌張,也許爸爸媽媽就在不遠處。

C、如果走失的地方在商場或公園,可以找到公園的廣播室,告訴工作人員你和爸爸媽媽的姓名,聯絡電話等,讓工作人員幫忙廣播尋找自己的父母。

D、要乖乖地聽工作人員的話,和他們一起等自己的父母來接你。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美麗的家園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把幼兒的環保意識轉化成環保行爲。

2、在看看、聽聽、畫畫、講講中發展幼兒的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動手動腦及創造想象的能力。

3、通過活動參與,進一步培養幼兒愛家鄉的情感。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行駛中的車、美麗家園、髒空氣的危害)

自行車、摩托車圖片一幅、

彩筆、繪畫紙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引出自行車與摩托車的比較。

這裏有兩種交通工具,你喜歡那一種?請幼兒說出喜歡自行車或摩托車的理由。(自行車:鍛鍊身體、安全等)(摩托車:速度快、方便等)

觀看多媒體課件,並進一步進行比較。

摩托車駛過以後,你看見了什麼?如果你在摩托車後面會聞到什麼?聞到這種氣體你有什麼感覺?會幹些什麼?自行車呢?

2、介紹大氣污染,並組織幼兒討論,尋找解決辦法。

摩托車後面冒出的氣體與汽車冒出的氣體是一樣的,叫尾氣,是一種有毒氣體。過多的尾氣排放會污染空氣與周圍的環境。空氣變髒會使人和動物、植物受到什麼傷害?(讓幼兒說一說後演示課件)

討論:除了尾氣,你還知道什麼會污染空氣,我們應該怎樣做不讓空氣受到污染?

3、介紹環境污染,並組織幼兒討論,尋找解決辦法。

(1) 演示課件《美麗的家園》

讓幼兒說一說這是什麼地方。(我們的家鄉章丘是一座美麗的城市,它有清澈的泉水,巍峨的高山,風光秀麗,素有小泉都之稱。每年有許多人慕名而來旅遊參觀。)

呀,這是誰把垃圾扔在了泉水中?塑料袋怎麼飛到了樹枝上?湖中的魚怎麼都死了?

討論:這些現象好不好?在你身邊還發生過哪些污染環境的事,環境污染有什麼危害?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不讓環境受到污染?

4、情感教育,保護家園。

(1)鼓勵幼兒大膽繪畫宣傳畫。教師巡迴指導。

我們章丘是一座美麗的城市,可大氣污染、環境污染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生活,也損壞了我們家園的形象。現在我們找到了很多解決的辦法,應該用什麼方法去告訴身邊的人,與他們一起來保護我們的家園呢?用什麼方法又快又好?(幼兒討論運用繪畫來進行宣傳。)

(評:看到家鄉美麗的風景,幼兒的自豪感不言而喻,可看到家鄉環境受到污染時孩子們又會產生一種焦急感,在這時進行情感教育,能夠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展示作品並講述。將幼兒作品用投影儀放映出來,供大家欣賞。並引導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作品。(你畫的是什麼,要告訴人們什麼?)

(評:讓每個幼兒動手繪畫,在畫畫、講講的過程中,增強了幼兒的環保意識,體驗了幫助別人的快樂、自豪。)

(3)再次詢問幼兒喜歡自行車還是摩托車,騎自行車送宣傳畫結束。

5、活動延伸

把繪畫作品張貼在走廊上,邀請其他班級的幼兒觀看,進行環保宣傳。

評析:

通過保護家園這一活動來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養成正確的環保行爲,這使幼兒感到很新鮮,所以積極性很高。並且在整個活動中,教師以一個引導者、支持者、參與者的身份來引導幼兒,鼓勵和支持幼兒自由討論,發表見解,使幼兒在獲得相關知識的同時,環保行爲也得到了發展,教學效果較好。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5

一、設計思路:

京劇是我國傳統藝術寶庫中的一顆明珠。京劇臉譜、京劇唱腔、京劇表演五彩紛呈,精彩奇特,是具有民族性、誇張性的藝術。讓幼兒接觸一點京劇,欣賞京劇的經典片段,製作京劇臉譜,過一把京劇表演的癮,可以培養幼兒對京劇的興趣,感受中國京劇藝術特殊的美,增強對祖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瞭解與熱愛。

二、活動目的:

1、萌發幼兒對京劇藝術的興趣,激發幼兒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美好情感。

2、鼓勵幼兒參與京劇表演和製作京劇臉譜。

3、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藝術表現力。

三、活動準備:

1、環境佈置各種京劇臉譜。

2、日常活動時播放京劇的錄音帶和錄像帶,供幼兒欣賞。

3、彩紙、紙板、毛線等手工材料。

四、活動一:說說京劇。

1、看京劇錄像。

2、向幼兒簡單介紹京劇:京劇是我國的一種戲曲,只有中國纔有,所以叫國粹。唱京劇的人要在臉上塗上一些漂亮的花紋,就是京劇臉譜。因爲京劇好聽好看,不僅中國人喜歡,很多外國人也很喜歡。

3、介紹京劇臉譜的名稱、性格和特點。如:紅臉代表忠誠勇敢;白臉代表狡猾;黑臉代表正直忠厚,如"包青天"。

五、活動二:學唱京劇。

1、幼兒觀看錄像後回答,唱京劇的人臉上塗上各種漂亮的花紋,他們說話、動作、走路跟我們有什麼不一樣。

2、放京劇錄像帶,讓幼兒感受京劇曲調的優美,並跟着哼唱。

3、幼兒戴上臉譜,自由地表演。

六、活動三:畫臉譜。

1、觀察京劇臉譜的顏色和花紋,區分紅臉、白臉和黑臉。

2、幼兒畫京劇臉譜。引導幼兒發揮想象,設計漂亮的圖案進行裝飾,要求色彩鮮 亮。

3、把畫好的臉譜剪貼在紙板上,用毛線頭當鬍鬚和頭髮。

4、幼兒戴上自制面具做遊戲《黑臉敲鑼》。

玩法:黑臉一個,紅臉、白臉若干。黑臉慢敲鑼,紅臉和白臉就開始走圓場步;黑臉快敲鑼,紅臉捉白臉,白臉躲紅臉,看誰捉得多,看誰躲得快。被捉到的白臉交給黑臉。

七、效果分析:

當孩子們頭戴自制的臉譜,腳下邁着不太嫺熟的圓場,認真地模仿着自己喜歡的一招一式時,他們都被這古老的藝術深深地感染了。有的孩子在"小劇場"中表演自己剛剛學會的京劇,還有的孩子回家教爸爸媽媽學唱京劇——儼然一個個小戲迷。

活動延伸區域活動中設立“小戲迷俱樂部”。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設計背景

我常聽到小朋友悄悄議論“你知道你是從哪裏來的嗎?”,有的幼兒悄悄把枕頭塞在衣服裏,見了老師就會慌亂地躲藏……這個問題長期以來困擾着孩子和家長。爲了正面引導幼兒的好奇心,從小培養幼兒健康的心理,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我設計了大班活動《我從哪裏來》。

活動目標

1.通過多種形式,讓幼兒瞭解自己在媽媽肚子裏的孕育生長過程。

2.通過親子游戲,激發幼兒愛父母的情感,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5.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在活動中幼兒瞭解、探索自己的孕育生長過程。

活動準備

1.關於小寶寶孕育生長過程的課件。

2. 請家長到場參與活動。

活動過程

一、 開始環節

1、師生做“毛毛蟲變蝴蝶”的手指遊戲,集中幼兒的注意力。

2、教師以講故事的形式引出活動課題。

二、 基本環節

(一)師:小朋友,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件非常神奇的事情。會是什麼神奇的事兒呢?你們呀先摸摸自己的肚子,上面有什麼東西?(肚臍)爲什麼有肚臍呢?它是用來幹什麼呢?(教師小結;幼兒想象自由交談)讓我們一起來揭開這個祕密吧。

(二)播放課件,幼兒以科學的方法瞭解自己的孕育生長過程。

(三)通過提問談話,幼兒進一步瞭解自己的孕育生長過程。

1、教師提問:小朋友說出自己是從哪裏來的?不能回答的小朋友可以使用求助熱線(不能回答的小朋友就去問問媽媽再回答)

2、寶寶在媽媽肚子裏是如何孕育生長的呢?

小精子在做什麼?游到什麼地方去?最後怎麼樣?(有很多很多的小精子在一起拼命的遊呀遊,有一顆遊得最快的小精子最先游到卵子旁邊,他一下子就穿到卵子的身體裏面去了。)

3、他們在一起,往媽媽肚子裏舒適的子宮游過去。

4、寶寶在肚子裏是怎麼獲得營養的呢?(小朋友知道是媽媽吃很多東西,通過食道、胃、小腸、臍帶傳給胎兒。)請個別小朋友問媽媽,媽媽吃了什麼?再回來告訴老師。

5、胎兒慢慢的長大,是怎麼逐步長大的?

(精子和卵子結合——變成受精卵——長出頭和軀幹——有了心跳——胎動——胳膊小腳開始活動——身體結實——開始偶爾張開眼睛但是還看不見東西——轉動後位置固定——頭朝下——有了呼吸功能 活動頻繁)。小朋友在肚子裏胎動的時候,問問媽媽的感受,請媽媽說感受。

小結:小寶寶在媽媽的子宮裏生長了十個月,頭二個月外形與其他動物早期胚胎外形並沒太大區別,到三四個月,才逐漸有了人的形狀,與其它動物的區別是越長越大。這十個月,胎兒寶寶都生長在一種叫“羊水”的液體裏面。其整個過程就像地球上四億年來生命的高度濃縮,從海洋到陸地,從低級到高級,從普通動物到人。這一過程很神奇吧。小朋友長大了,還有更多的奧祕等着你們去探索呢。

6.胎兒越長越大,想出去看看他外面精彩的世界,於是在醫生阿姨的幫助下,從媽媽的產道生出來了。臍帶完成了任務,逐漸乾涸掉落,在寶寶的肚皮上就留下了肚臍這個疤痕,現在小朋友知道我們爲什麼會有肚臍了吧。

(四)師:小朋友,剛纔我們看到寶寶在媽媽肚子裏慢慢長大,是不是很有趣呀!現在,我們來玩一個遊戲,我來施魔法,讓所有人回到媽媽的`肚子裏,一起來體驗生長過程好不好?(好)

師:肚子裏的寶寶像蠶豆,緊緊地抱在一起,一動也不動。慢慢的慢慢的長大了一些;我要當個拳擊手,左邊嘿嘿兩下,右邊嘿嘿兩下。我還要學習踢皮球 ,左邊兩下,右邊兩下,踦上我的小三輪,真神氣。我還會開心的笑,生氣時撅起我的小嘴巴。媽媽媽媽我要出去,外面的世界呀真精彩。出來了,出來了,不會說話,哭哭來報道吧!哇哇哇……

(五)師:小寶寶生出來了,和爸爸媽媽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可是,爸爸媽媽可辛苦了。教他(她)坐,摟着他(她)爬,扶着他(她)走,看着他(她)跑,送我們上幼兒園。我們的父母真是辛苦,所以我們要感謝父母。

結束環節:師幼談話,教師引導幼兒爲媽媽做力所能及的事,同時播放音樂《感恩的心》。

延伸活動:請小朋友牽起媽媽的手,看看媽媽,因爲有了你們,媽媽從一個漂亮的小姑娘,變成一個勇敢勤勞的媽媽;爸爸從一個瀟灑的帥小夥,變成一個辛勤工作、掙錢養家、照顧媽媽和寶寶的男子漢。爸爸媽媽平時很辛苦,但是,因爲有你們,他們感覺很幸福很幸福。請媽媽蹲下來,小朋友,親親你的媽媽,在他們耳邊說一聲:我愛你,媽媽。

感謝爸爸媽媽們,也感謝所有的爸爸媽媽,祝福你們的小家越來越幸福。

教學反思

通過這次親子活動,家長與幼兒通過互動交流,適合幼兒年齡特點,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通過看課件去探究尋找答案:爸爸媽媽共同給了我們的生命,我們在媽媽的肚子里長成,幼兒在活動中通過觀察體驗,懂得了“我們要珍惜生活,我們來到世界是很神奇的,要學會對父母感恩”。家長的觀念改變了,更加配合我們的教育工作。這節課在我園進行了展示,得到了同行的肯定,如果再上這節課的話,我會請孩子的爸爸也到現場,相信效果會更好。

小百科:哪裏,作爲疑問詞時,一般指地方、位置;作爲否定詞時,是指有自己的見解要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