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推薦】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彙總十篇

【推薦】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彙總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W 次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彙總十篇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有益的經驗:

人類自從誕生以來,在長期的勞動中,形成了語言。有了語言人們才能自由的交流,纔有了文化的流傳。讓幼兒知道並瞭解世界上的語言的有關知識是十分有益的。

內容與分析:

本次活動着重於“語言”,讓幼兒瞭解世界上幾種主要的語言,進而瞭解漢語是世界上最多人使用的語言。從而激發幼兒愛祖國、愛中華民族的情感。並初步接觸一些國外的英文歌,加深幼兒的理解。

教學過程與建議:

活動:談話《神奇的語言》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用連貫的語言談論自己懂得的、聽過的語言,瞭解語言的種類。

2、幫助幼兒學會專注地傾聽同伴的'談話,迅速的掌握別人談話的內容,能在別人談話後給予補充。

活動準備:

幼兒有一定的關於語言的知識。

活動過程或建議:

(一)演唱英語歌《我會說A、B、C》,引入主題。

讓幼兒說說這首歌是用哪國的語言演唱的?你還懂得其他國家的語言嗎?

(二)、引導幼兒圍繞“語言”的話題自由交談。

1、幼兒自由結伴,說說自己知道的語言使用的國家。

2、教師小結幼兒的談話:世界上有幾千種語言,有漢語、英語、俄語、德語、法語、意大利語等等,有的國家使用一種語言,比如:日本。有的國家使用幾種語言,比如:瑞士。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漢語,世界上最廣泛使用的語言上英語。

(三)、結合自身實際談談本民族、本地區的語言。

1、世界上有許多種語言,中國也有很多的語言,叫做“方言”比如:廣東話、上海話、北京話等等。你會說哪的方言?

2、你們那兒的方言與“普通話”有什麼不同?

(四)、朗誦方言兒歌《兩隻老虎》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能根據畫面表現的內容展開想象進行講述,培養觀察和聯想能力。

2、學習用“因爲……所以……”的句式完整、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並願意與同伴分享交流。

二、活動準備:

1、圖片5幅(1號房沒有門和窗,2號房沒有瓦片,3號房傾斜有裂縫,4號房隔壁有小貓,5號房外型完美)。

2、小老鼠圖片一張(正面爲不高興的表情,反面爲高興的表情)。

3、各種小圖片若干,如樹、草、花、商店等。

三.活動過程:

1. 教師出示表情不高興的小老鼠,講述故事引入。

(老師講述故事: 小老鼠皮皮住在鄉下一所舒適的小房子裏,有一天,下起了一場大雨,把小老鼠的.房子給淹沒了,小老鼠沒房子住了,它四處找房子,它找呀找,找到了1號房子,看了看,轉身就走了; 接着皮皮來到2號房子,走了進去,擡頭看了看,搖搖頭走了出來,不一會兒,皮皮又找到了三號房子,在跟前看了好久,最後還是離開了,向前走了不遠四號房子出現了, 皮皮一見就激動地蹦起來,“吱吱吱吱,四號房子實在不錯,我就要它,便從倏地一聲鑽了進去,剛進去一會,就看見皮皮全身縮成一團滾了出來,小老鼠找了四間房子,都不滿意,到底是爲什麼?)

2、爲幼兒提供1―4號的房子,讓幼兒自由觀察,交流看法。

師:小老鼠皮皮爲什麼不喜歡這些房子?

3、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上的細節部分討論分析,指導幼兒聯想小老鼠的心理活動,並學習用“因爲……所以……的句式大膽講述自己的理由。

4、出示5號房子,引導幼兒圍繞問題進行觀察並連貫講述。

(1)你覺得5號房子小老鼠會喜歡嗎?爲什麼?

(引導幼兒掌握一定的順序進行連貫講述)

(2)小老鼠看了看房子覺得不錯,但看看房子周圍又嘆氣了,爲什麼呢?它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嗎?

(啓發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講述自己看法)。

5、爲幼兒提供樹、草、花、商店等小圖片,讓幼兒爲小老鼠美化5號房的環境。

6、幼兒自由講述自己佈置的內容。

小老鼠高興地住進新房子,並向大家表示感謝。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起風了,貓死了》是一首英格蘭童謠,它用簡單的語言講述了一個有趣的故事。“起風了”“貓死了”這兩件看起來好像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因爲發生了一連串具有因果關係的事情而產生了間接聯繫,這樣的故事可引發人的聯想,開拓人的思維。由於該故事較長,且“貓死了”不符合幼兒的情感需要,所以我對故事做了刪減和修改,更名爲“起風了,貓瘦了”,以符合幼兒的情感需要和學習特點。在活動中,我先引導幼兒觀察、理解圖片內容以及它們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然後鼓勵他們自由想象並用較完整的語言表述事物間的聯繫。具體安排如下:一是引導幼兒想象故事的發展,初步感知事物間的聯繫,並引出主題。二是啓發幼兒藉助已有的生活經驗,用簡短的語言講述兩種事物間的直接聯繫,爲後面想象並講述多種事物間的聯繫做鋪墊。三是利用圖片接龍方式鼓勵幼兒發現多個事物間的間接聯繫。三個步驟層層遞進,由兩個事物到多個事物間聯繫的找尋,由直接聯繫到間接聯繫的講述,教師循序漸進地引導幼兒學習,促使他們在有水平上獲得發展。

目標:

1.感知“起風”和“貓瘦”之間的因果關係,初步瞭解事物間都有一定的聯繫。

2.能想象出事物間的聯繫,並用較完整的語言講述。

3.體驗自由想象和創造性講述的樂趣。

準備:

1.盒子六個,盒面上依次貼上六幅故事圖片(如圖)。

2.繪有輪船、廚師、打翻了的椅子、汽車、大哭的孩子、鮮花等不同圖案的圖片若干。

過程:

一、依次觀察、分析六個盒子上的內容,初步感知事物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

1.感知、理解第一張圖片上的內容。

師(出示第一個盒子,如圖1):上面畫了什麼?

幼:颳風了。

(教師將第一個盒子放在桌子的最右邊。)

2.感知、理解第六張圖片上的內容。

師(出示第六個盒子,如圖6):這個盒子上畫了什麼?

幼:一隻貓。

師:這隻貓原來很胖,現在瘦了。你們覺得“貓瘦了”跟“起風了”有關係嗎?

幼:沒有。

(教師將第六個盒子放在桌子的最左邊。)

師:想想看,起風了,會發生什麼事情?

幼:樹被吹得東倒西歪/東西會被吹得飄來飄去。。

幼:冬天會很冷/夏天會很涼快。

3.感知、理解第二張圖片上的內容。

師(出示第二個盒子,如圖2):發生什麼事了?

幼:窗子被吹開了。

師:窗子被吹開了會怎樣?

幼:房子裏會變得很冷。

師:還會怎麼樣呢?我們來看看。

(教師將第二個盒子置於第一個盒子左側。)

4.感知、理解第三張圖片上的內容。

師(出示第三個盒子,如圖3):怎麼了?

幼:窗子被風吹開了,風把花瓶吹倒了,水流出來了。

師:水流出來,又會發生什麼事情?

幼:地板會溼,會打滑。

師:地板打滑會造成什麼後果?

幼:有人走過來會摔倒。

(教師將第三個盒子放在第二個盒子的左側。)

5.感知、理解第四張圖片上的.內容。

師(出示第四個盒子,如圖4):誰摔倒了?

幼:老奶奶摔到了。

師:這下可麻煩了。該怎麼辦?

幼:送到醫院去。

師:是啊,老奶奶摔傷了,必須把她送到醫院去。

(教師將第四個盒子按順序放在第三個盒子的左側。)

師:現在你們想想,貓爲什麼瘦了?

幼:因爲奶奶到醫院去治傷,沒有人喂小貓吃東西,所以小貓就瘦了。

6.感知、理解第五張圖片上的內容。

師(出示第五個盒子,如圖5):看看是這樣的嗎?

7.完整觀察六張圖片上的內容,初步理解事物之間的聯繫。

師(將六個盒子依次排好):看看這六張圖片上的內容,現在你們覺得“起風了,貓瘦了”有關係嗎?

師:我們還可以把這些畫面編成一個《起風了,貓瘦了》的故事。

(師幼一起指圖編講故事:起風了,窗子被吹開了,花瓶倒在了地上,水流了一地。老奶奶走過來了,滑了一跤。老奶奶住進了醫院,沒有人喂貓吃東西,貓瘦了。)

師(小結):“起風了”和“貓瘦了”看起來一點關係都沒有,但是連續發生了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後,它們之間就發生了聯繫。

二、根據圖片聯想講述

1.選擇兩張圖片聯想講述。

師:這裏有很多圖片,我先選一張,請你選一張和我的這張圖片做朋友,說一段有趣的故事,好嗎?

(如師幼選出了廚師、輪船的圖片。)

幼:有一條大輪船在海上行駛,船上有很多人。到了中午大家肚子都餓了,於是請廚師來給他們做好吃的。

2.選擇多張圖片聯想講述。

師:你們還能選出更多的圖片講述一段更長的故事嗎?

(如一幼兒選出了打翻了的椅子、汽車、大哭的孩子、鮮花。)

幼:一輛汽車開得很快,“呼”一下把旁邊一張椅子帶倒了。小孩子嚇得大哭起來。好朋友送了一些花給她,她開心地笑了。

三、自由選擇圖片合作講述故事

師:現在大家自己選擇一張圖片,和旁邊的朋友一起講述兩張圖片的故事,然後找更多的朋友把圖片加在一起講更長的故事。活動結束後,再把它裝訂成故事書,在封面上寫上大家的名字和故事的名字,放到閱讀區,大家一起來編故事。

延伸活動:

在閱讀區投放幼兒自制的圖書,供幼兒自主閱讀講述。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名字只是代表稱呼的一種符號,並不能因爲名字的改變而失去本來的面目。

2、樂意與同伴討論問題並且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想法,對寓言故事有興趣。

活動準備:

1、貓的圖片若干。

2、語言磁帶。

活動重點:

知道名字只是代表稱呼的一種符號,並不能因爲名字的改變而失去本來的面目。

活動難點:

理解故事內容。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引出主題。

(1)這是什麼動物?你知道它叫什麼名字嗎?引導幼兒說說這是貓。

(2)今天,我們要聽一個有趣的故事,聽聽故事中貓的名字叫什麼?

2、幼兒傾聽故事。

(1)故事主要講了什麼內容?引導幼兒說說講了一個給貓取名字的故事。

(2)故事中貓有哪些名字?引導幼兒說說故事中的貓被取了很多名字。

(3)爲什麼會給同一只貓取這麼多的名字呢?引導幼兒說說取各種名字的原因。

(4)根據幼兒的回答進行總結,感受每一個人給貓取名字的原因。

(5)你認爲誰的話最有道理,爲什麼?引導幼兒感知老人說得最有道理,因爲貓還是那一隻貓,名字的'變化不能說明這隻貓的厲害。

3、經驗遷移。

(1)幼兒再次欣賞故事,

(2)如果你的名字改掉了,你會不會變成另外一個人?爲什麼?

(3)教師小結:一個人的名字只是代表稱呼的一種符號,雖然名字裏包含了一定的意義,但是並不能因爲名字的改變而失去本來的面目。

活動反思:

在《我的名字》活動中幼兒認識了自己的名字,瞭解自己名字的含義和名字背後的小故事。在進行這一活動時就有了知識經驗的積累,通過故事幼兒進一步知道名字只是代表稱呼的一種符號,並不能因爲名字的改變而失去本來的面目。在整個活動中也學到了好多的知識,知道了名字是我們每個人要接觸到的,學習、工作;不管做什麼作業,都必須要寫上自己的名字,而名字又是一個很神氣的東西,他代表了這個人。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相關領域

科學、社會

體會互相幫助、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知道吸菸有害於健康,污染空氣,音樂使人

精神愉快

理解故事內容,感知故事中的小老鼠聰明和

善良

豐富詞:煙霧、嗆、奏、美妙

主要形式

集體

課時安排

一課時,35分鐘

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吸菸有害於人體健康,污染空氣,而音樂能使人精神愉快

難點:理解老爺爺生病及病好的原因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掌握初淺的環保知識

物質準備:教具――圖片3幅(見浙江版教材的陪同圖片);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出示薩克斯管

這是什麼有什麼用(教師簡單地進行吹奏)

二、教師講述故事一遍

1.這隻菸斗是誰做的

2.小老鼠爲什麼要把老爺爺的菸斗做成薩克斯管

3.老爺爺的病是怎麼好的

三、逐幅出示圖片,講述故事第二遍

1.出示圖3―1,提問:

小老鼠怎麼樣了爲什麼會這樣(豐富詞:嗆、煙霧)

2.出示圖3―2,提問:

老爺爺是怎麼生病的小老鼠在幹什麼

四、討論:

如果你是這隻小老鼠,也有這麼一個菸斗,你會把它變成什麼

五、聽錄音機裏演奏的薩克斯音樂,感受美妙的旋律給人帶來愉快的心情。

【活動延伸】

留意周圍吸菸的大人,提醒他們不要吸菸,不要污染環境。

【活動評析】

一、設計意圖

活動巧妙地利用故事中有趣的情節,能使幼兒體驗動聽的音樂能使人精神愉快,吸菸有害於健康。活動開始部分出示薩克斯,激發了幼兒的.學習動機;第二、三環節,教師生動地講述有趣的故事並提問,充分調動幼兒視、聽等感官,能使幼兒深刻理解故事內容,並感知故事中小老鼠變廢爲寶的聰明才智,體會互相幫助、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第四環節能讓幼兒在薩克斯音樂中充分感受美妙旋律給人帶來的快樂。

二、效果分析

活動一開始時出示的薩克斯管,一下子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幼兒饒有興趣地觀察和傾聽。幼兒認真地欣賞教師講述的故事,在回答問題和討論時,幼兒踊躍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如討論“如果你是這隻小老鼠,也有這麼一個菸斗,你會把它變成什麼”中,有的幼兒說:“我會把菸斗變成一把小提琴!”有的說:“我會給它裝上輪子,讓它變成我的小推車!”有的說:“我會把它變成一個節水龍頭,保護地球媽媽的水資源!”……幼兒在這個過程中,深切地體會到驅除污染空氣的有害煙霧、保護環境的必要性。當錄音機裏播放出薩克斯管奏出的悠揚旋律時,將整個活動帶入了高潮,幼兒陶醉其中,親身感受到美妙旋律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幼兒能通過故事情節初步瞭解一些小動物與周圍環境的依存關係。

2、能體驗到故事中小動物們的友好交往。

3、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做事要認真、要有耐心。

4、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活動準備:

課件,頭飾,一隻玩具電話。

活動流程:

一、出示冬天動物過冬的課件,回憶以往經驗。

由樹洞中的熊引入:“現在是春天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現在這些動物們發生了些什麼事情?”演示新課件。

二、老師講述故事的開頭至給小松鼠打電話。

提問:

——小熊醒來後,發現了哪些春天的變化?

——它想到要做什麼?爲什麼?

——爲何要告訴小松鼠:樹上的`雪融化了?(引導幼兒思考冬天的小松鼠最盼望得到什麼消息?)

——小熊給你留下什麼印象?

師小結:樹上的雪融化是小松鼠最關心的事,小熊及時告訴,真熱心。

繼續講述故事給小白兔打電話。

請幼兒試着用頭飾先來表演打電話情節。

師:注意幼兒打電話時語言的完整性和對話的完整性。

提問:小松鼠說的話爲什麼和小熊說的不一樣?

請幼兒接着往下想象故事情節的發展。師幫着引導。

總結:故事中的小動物們很友好的交往,都關心對方,把對方最想知道的消息想辦法告訴它。我們小朋友也可以學着用這種辦法去與小夥伴交往,得到更多的好朋友。

活動反思

《春天的電話》是我們中班下學期活動主題《我們找到了春天》中的一個故事活動。故事的結構清晰,角色生動形象,情節對話形式雖反覆,但語言內容豐富有趣,非常適合中班幼兒的學習。隨着我們主題活動的逐一開展,孩子們不僅對春天的氣息有了初步的感知,也開始關注動物和植物間的關聯。

故事開始運用“轟隆隆”地雷聲,巧妙地引出,並藉助循環式的課件形式讓幼兒瞭解了故事的發展順序和情節,由易到難,先引導幼兒重點學習“小胖熊給小松鼠打電話”的語句學說;接着請孩子們練習講述“小松鼠給小白兔打電話”的語句,鞏固對話的學習;最後同時呈現“小白兔、小花蛇、小狐狸打電話”,加大難度,引導幼兒自由選擇和學說對話的形式開展活動。在整個活動中,我給幼兒充分講述自己想法的機會。

但在具體活動的組織過程中,在胖熊後我有個問題:春天到了,小胖熊爲什麼告訴小松鼠,樹上的雪融化了呢?在開展過程中我忽視了,當問到小松鼠會對小白兔說什麼呢?我突然想到孩子們沒有經驗遷移,可能說不上來,所以我又提了這個問題,然後滕昊在回答的時候,就想到了小白兔愛吃青菜蘿蔔。給孩子一定的支撐點,讓幼兒在交流和運用中發展思維,提升語言。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7

[設計思路]

5—6歲的幼兒,這時的孩子語言表述能力有了突飛猛進的逾越,孩子們的言語表達有了自己的思維、表達方式和想法,他們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於是,多種形式的教育方法和內容的變化都要隨着幼兒的發展和需要來變化,於是,順應孩子們的興趣、結合幼兒的特點,我們嘗試了下面的語言教育形式進行探索與嘗試。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表達語言的連貫性,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2、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課件圖片若干。

[活動流程]

談話吸引興趣——分別出示圖片啓發幼兒聯想大膽講述——揭開整張圖片的謎底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幼兒興趣,非常想看老師準備了什麼圖片。

二、教師分別出示不同內容的圖片。

(一)、看第一張圖“雞冠”(“你看像什麼呀?”)幼兒回答教師不做講評。

(二)、看第二張圖“公雞頭”(“這個公雞你們想想它會站在哪裏呢?做一些什麼事情呢?)幼兒回答,教師啓發引導但不做評價。

(三)、看第三張圖“公雞站在欄杆上,窗外還有兩個小朋友”(“圖上的小孩在幹什麼?站在哪裏?)幼兒回答,教師啓發引導但不做講評。

(四)、看第四張圖“孩子站在屋裏的椅子上”(“這是什麼?‘門’門外會有什麼?”)幼兒回答,教師啓發引導但不做講評。

(五)、看第五張圖“房子的外面有些小動物”(“這是些什麼小動物,圖上還有些什麼樣的房子?這是個什麼地方?”)幼兒回答,教師啓發引導但不做講評。

(六)、看第六張圖“玩具房子、積木”(“你看到了什麼?這個人會是誰?”)幼兒回答,教師啓發引導但不做講評。

(七)、看第七張圖“穿黃衣服的小姑娘在玩玩具”(“你們在這張圖上還應該發現一個小東西,對,你們說會是什麼?”)幼兒回答,教師啓發引導但不做講評。

(八)看第八張圖“一個人拿了一本書”(“你們看到了什麼?他手裏拿的到底是什麼?這個人是男人還是女人?這個人拿了一本書坐在搖椅上,搖椅可能會在什麼地方?”)

(九)看最後一張圖“一艘船”。

三、完整把故事講一遍。幼兒自己講,自己交流,幼兒大膽想象,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反思]

這是一節語言活動,思路新穎,打破原來教師灌輸的思想概念,在活動中教師成爲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和幫助者引導者,大大提高了幼兒進行語言活動的.興趣,改變了以往幼兒不願張嘴不敢發言的情況。圖片的準備是把一幅圖片從小範圍一點點擴大,吸引了幼兒的視線,幼兒自然很願意的投入到語言活動中去。在活動中幼兒能大膽、勇敢、積極的發言,而且許多孩子的想象非常離奇,最大限度的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想象力。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8

教案目標:

1、在幼兒對詩歌有了初步印象的基礎上,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語言及畫面,知道泡泡與其他兩個事物的關係。

2、幫助幼兒體驗詩歌明快且活潑有趣的情感基調,以便更好地把握詩的內涵。

3、指導幼兒尋找、觀察“泡泡”,並模仿詩歌的句式,進行仿編。

教案准備:

1、與詩歌對應教具一套。(星星、月亮、雨點、烏雲、葡萄、藤兒、小朋友、音符、歡笑等圖片)

2、幼兒操作教具若干份。(小草、小花、高山、大地、彩虹、蘋果、梨、果樹、蝌蚪、青蛙、雞蛋、母雞、海浪、大海等圖片)

教案過程:

一、吹泡泡。

1、隨音樂自由唱唱跳跳吹泡泡的歌曲,體驗快樂情緒。

2、老師:我們吹泡泡是怎樣的?(圓圓的,有大、有小)

3、今天老師這裏還有許多泡泡,和你們吹的泡泡不一樣,我們來看看是什麼泡泡?

二、出示圖片,欣賞詩歌。

1、出示星星。老師提問:

a、這是什麼泡泡?

b、星星是誰吹出的泡泡?

c、爲什麼說星星是月亮吹出的泡泡?(因爲月亮和星星總是在夜晚一起出現,而月亮比星星大,就好像星星的媽媽,所以說星星是月亮吹出的泡泡)

2、出示雨點。老師提問:

a、這是什麼泡泡?

b、雨點是誰吹出的泡泡?

c、爲什麼說雨點是烏雲吹出的泡泡?

3、出示葡萄。老師提問:

a、這是什麼泡泡?

b、葡萄是誰吹出的`泡泡?

c、爲什麼說葡萄是藤兒吹出的泡泡?

d、藤兒還會吹出哪些泡泡?

4、根據圖片,師生共同念上面三句。

a、現在我們把“什麼是什麼吹出的泡泡”連起來講一講。教師接上最後一句:我吹出的泡泡是一首首歌謠,一串串歡笑。

b、老師提問:我吹出的泡泡是什麼?

爲什麼我吹出的泡泡是一首首歌謠,一串串歡笑?(因爲我吹泡泡是的心情和唱歌、歡笑是的心情一樣,都很開心,所以……)

5、集體念詩歌兩遍。

三、啓發仿編。

1、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泡泡,現在請你們到後面去找一找,說說你找到的是什麼泡泡。(幼兒自由選擇“泡泡”,如:蝌蚪、海浪等)

2、依次請三名幼兒示範仿編。並把第一個幼兒的圖片替換到黑板上。

3、全體幼兒進行仿編。每三個一組把編出來的詩歌念給客人老師聽。

四、結束部分。

小朋友你們真棒,又編出了那麼好聽的詩歌。

除了這些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泡泡呢?請小朋友回去再想一想、找一找,也把它編成好聽的詩歌好嗎?

幼兒聽音樂走出活動室。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引導兒童理解散文的優美,學習使用比喻句

2、啓發兒童用“一(棵、片)是……”的句式描述事物,練習使用比喻。

3、養成注意傾聽的習慣,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

活動準備:

1、配樂磁帶,錄音機。

2、可利用散步或外出參觀、春遊的機會,引導兒童觀察春季的景色和特徵。

活動建議:

1、讓兒童欣賞配樂散文一遍。

2、啓發兒童談談自己對比喻句的感覺。

3、教師帶上相應的頭飾,一邊表演一邊朗誦散文,引導兒童注意傾聽散文裏是怎樣說綠色的書。

4、引導兒童用“一(棵、片)是……”的句式描述自己的想象。

5、讓每位兒童選擇相應的頭飾,跟着配樂散文,一邊自己表演,一邊自己輕輕地跟着朗誦散文,進一步感受散文的特點。

6、玩“找朋友”遊戲:用文字配上相應的彩圖找出相關的量詞:一()樹、一()葉等。

附散文:

一棵棵樹,是一本本書。

一片片葉,是書上的.一頁頁紙。

小鳥讀書,嘰嘰喳喳,爭個不停;星星讀書,睜大眼睛,忽閃忽閃;露珠讀書,撲進書裏,滾來滾去……

綠色的書,香香的,開滿了鮮花。綠色的書,甜甜的,結滿了果兒。

難怪大家這麼喜歡讀綠色的書。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0

一、設計意圖:

大班的幼兒對故事已經非常的感興趣,而且嘗試創編故事也有了一定的能力。所以,我設計了這堂語言課,讓幼兒在欣賞故事的過程中,不僅理解故事內容,而且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活動目標:

1、瞭解不同職業的用處,知道能夠被大家需要的工作就是最光榮的。

2、積極參與討論,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的理解。

三、活動準備:

1、故事圖片、多媒體、字卡(教獅、廚獅、工程獅、建築獅、會計獅、醫獅、理髮獅)(其中獅用獅子頭像的圖片表示)。

2、幼兒對常見的職業比較熟悉,知道這些職業的主要工作。

重難點:

瞭解不同職業的用處,知道能夠被大家需要的工作就是最光榮的。

四、活動過程:

1、談談自己的理想:我們有很多的理想,你的理想是什麼呢?(幼兒說說自己的理想)

2、欣賞圖片,聽老師講故事:教師講述第一部分故事:老獅子有7個孩子,他們漸漸長大了,也有了自己的`理想,你知道它們想成爲怎麼樣的獅子嗎?(成爲一隻漂亮的獅子、成爲一隻威武的獅子)教師講述故事第二部分故事:請幼兒來說說這7只獅子各自的理想是什麼?(老大:教師老二:廚師老三:工程師老大:醫師老五:魔術師老六:理髮師老七:誰都沒幹過,但是大家需要的工作[警察:保護我們的安全;郵遞員:爲家家戶戶送信;清潔工:幫助我們清掃垃圾,保護環境])。同時依次出示字卡。獅子們的工作如何呢?我們到故事裏看一看吧!

1)你看到了什麼?(老六的理髮店開張了,可是沒有人來理髮。)。

2)大家有沒有進去理髮,爲什麼?(因爲大家都不知道理髮師的手藝怎麼樣,所以誰都不敢當第一個顧客)。

3)老六想當理髮師,但是得不到大家的信任,理髮店眼看就要開不成了,怎麼辦呢?(可是老七膽子大,願意當老六的被理髮師)。

4)老七是怎麼樣幫助老六的呢?(老七當了老六店裏的被理髮師,雖然老七的髮型被剃的很難看,可是它不在乎,讓老六在它頭上練手藝,終於老六經過努力,剃出了漂亮的髮型,讓大家信任老六的手藝。)

5)後來,老六的理髮店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呢?(大家都信任老六,都來店裏理髮了,老六成爲一名出色的理髮師)。

3、話題拓展:你們喜歡老七嗎?(因爲老六在需要他的時候,出現了,他讓大家都相信理髮獅會剪出好看的髮型)。

1)接下來,老七會去做什麼呢?(去飯店幫助廚獅、去馬戲團支持魔術獅等等)。

2)只要有需要,無論是什麼工作都是最光榮的,幫助別人的老七,一定會得到越來越多的快樂的。

五、結束部分:

遊戲(拼拼樂)準備圖片形象卡(理髮師、廚師、工程師、教師、醫師等等)。玩法:教師隨意做出某個職業形象,讓幼兒來猜一猜,並找出正確的字卡,用填空的方式將字卡粘貼到空白處,把職業名稱補充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