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區角活動教案(集錦5篇)

幼兒園區角活動教案(集錦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5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區角活動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區角活動教案(集錦5篇)

幼兒園區角活動教案1

目的:

1.引導幼兒用各種幾何圖形片自由拼搭各種物體,並學習從數、量、色、形等角度進行統計。

2.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發展思維的敏捷性。

準備:

1.顏色、形狀、大小不同的各種幾何圖形片若干。

2.統計表若干份(如圖一)。

 玩法:

先讓幼兒用各種幾何圖形自由拼搭物體,並將其粘貼在統計表左邊的空白處,然後再從數、量、色、形等角度統計拼貼物體所用的幾何圖形片。可引導幼兒按形狀統計所用圖形片的數量,並在統計表中填寫;也可增加難度,在統計表左方塗上紅、黃、藍等顏色,然後統計出相應的圖形片數量,如紅色三角形有幾個,黃色圓形有幾個,藍色長方形有幾個等,並用較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統計結果。

 建議:

1.統計難度應根據幼兒的能力逐步增加。

2.鼓勵能力強的幼兒根據統計出的各部分數量計算出某一項目的總數。

3.該活動適合大班幼兒。

好玩的貝殼

目的:

按貝殼的顏色排序,複習10以內的數字,比較數的大小,學習數的組成。

準備:

貝殼若干(其中凸出的一面分別塗上紅、黃、綠色,凹的一面分別寫上1~10的數字)。

玩法:

1.按貝殼的.顏色排序,如一個紅貝殼,一個黃貝殼,一個紅貝殼,一個黃貝殼……

2.按數序排列貝殼。

3.比大小。兩個幼兒同時翻出一個貝殼,比比誰的數字大,大的可以吃掉小的,最後比比誰贏得多。

4.撒貝殼,練習數的組成。看看正面朝上的有幾個,反面朝上的有幾個,然後說出幾可以分成幾和幾,幾和幾合起來是幾。

5.將貝殼拼成各種圖案,並說出結果。如:“我用7 個貝殼拼了一朵花。”

建議:

該活動適合中、大班幼兒。

幫豆豆搬家

目的:

1.學習10以內數的順數、倒數,區別10以內數的單、雙數,鞏固對幾何圖形的認識。

2.鍛鍊手指的靈活性。

 準備:

蠶豆、筷子若干,畫有數字或圖形的紙板圖若干張(如圖二)。

 玩法:

1.用筷子將一粒蠶豆依次從1搬(夾)至10或從10搬(夾)至1。等熟悉玩法後進行“夾豆子”比賽,又快又正確者爲贏。

2.分別按單、雙數練習幫豆豆搬家。

3.用筷子將一粒蠶豆任意夾到三角形、圓形、正方形等圖形裏,並說出結果。如:“我把豆豆搬到了三角形的家裏。”

 建議:

該活動適合小、中班幼兒。

釣魚

 目的:

學習數物對應,比較數字的大小,學習6以內的加減法。

 準備:

磁性釣魚竿若干,寫有數字或式題的紙。

 玩法:

1.把釣到的魚放到寫有相應數字的魚池中。如:釣到寫有數字4 的魚,就把魚放到4號魚池。

2.把釣到的魚放到比它大1或小1的魚池中去。如:釣到寫有數字3的魚,就把魚放入4號或2號魚池中。

3.根據釣到的魚身上的加減式題,把魚放入相應得數的魚池中去。如:釣到的魚上寫有式題“1+2”,就把魚放入3號魚池; 釣到的魚上寫有式題“2-1”,就把魚放入1號魚池。

建議:

該活動適合中、大班幼兒。可以一個人玩,也可以合作玩。

幼兒園區角活動教案2

活動經驗:學習用芋頭、牙籤等材料製作小刺蝟

活動材料:芋頭、即時貼、牙籤、剪刀、紅色橡皮泥。

活動指導:1、出示製作好的小刺蝟,引起幼兒製作的興趣。

請幼兒觀察製作材料,說說用這些材料怎樣製作小刺蝟背果子。

幼兒進行製作活動,提醒幼兒使用牙籤和剪刀時注意安全。

活動評析:製作的作品特徵都掌握得很好,活動後的工作也都比較好,桌面、地面都很整潔。

活動反思:

這次開展的同課異構的體育活動《小刺蝟背果子》準備了很久,這次活動開展之後還是和準備的有所出入,這次的活動想把音樂與體育活動相結合,讓幼兒在體育活動中感知音樂的舒緩、緊張等情緒,但是由於我的.原因,沒能在活動之中提供到音樂,而是將之前設計改成了讓幼兒進行比賽的形式進行活動,但是經過之前的幾次體育活動,我明白,我們班的孩子競爭意識不強,所以在這次的體育活動中,孩子還是沒有這種競爭意識,但是他們表現的真的特別的棒,非常用心的用自己的“刺”去採果子,特別的相信自己。但活動結束後,我不停的在回想我們班孩子的表現,我這次的活動之所以沒有想象中的完美就是缺少孩子們身上的那份自信。

在孩子身上裹上透明膠的辦法自己覺得是還挺不錯的,但是我卻忽略了這個季節孩子衣服穿的多,天氣冷,應該讓孩子用身體的前面或者是讓孩子能看的見,能感覺到的地方貼透明膠,這樣,孩子在採果子時就不會像活動中這樣那麼的被動了。

幼兒園區角活動教案3

教學目標

1、嘗試用蠶豆、樹枝進行拼插,製作出自己喜愛的物品。

2、在活動中大膽想象、創作,體驗美工活動的樂趣。

教學準備

PPT課件、蠶豆、小樹枝若干,盤子,籃子等。

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師:小朋友們,你們吃過過蠶豆嗎?蠶豆不僅可以用來食用,還可以做出很多有趣的東西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出示PPT,引導幼兒觀察各種蠶豆造型,瞭解其製作方法。

師:老師給你們準備了這麼多不一樣的蠶豆造型,小朋友看一看,說一說他們是怎麼做成的呀。(教師逐一出示圖片,引導觀察,瞭解製作方法)。

3、教師示範並講解蠶豆小人的製作過程,幼兒觀察。

4、操作活動:幼兒使用籃子中的自然材料,輔助材料和製作工具,充分發揮想象,製作自己喜愛的物品:小狗、小貓、帆船、男孩、女孩、火箭、汽車等。

5、展示作品並講述。將幼兒作品用投影儀放映出來,供大家欣賞。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孩子們的'積極性和興趣都很高,活動過程中,大部分孩子能大膽的發揮想象、創作出自己喜愛的蠶豆造型。但是孩子們的作品都大同小異,有的小朋友也只是臨摹其他幼兒,並沒有真正的發揮想象創造,可能是我在活動中還沒有做好引導作用。另外,有的幼兒力氣較小,樹枝折不斷,我想可以提供小剪刀。如果在幼兒操作時播放些舒緩、柔和的背景音樂就更好了!

幼兒園區角活動教案4

目標:

1、養成傾聽的意識,練習傾聽能力。

2、探索一些基本的測量方法。

3、熟悉幼兒園周邊的環境,具有一定的方位感。

環境和材料:

1、底板圖若干幅(每張底板圖大小和A3紙相同),上面貼有家、幼兒園以及幼兒園附近的.標誌性建築物(如大型超市、便利店、公園、肯德基、車站)的'圖片。

2、錄音帶兩段(錄有從家出發到幼兒園沿途經過的路線的內容),記號筆,記錄紙。

3、測量工具:小棒,扭扭棒,繩子,教師自制的直尺(直尺上有1~20的刻度線)等。

玩法和規則:

第一種玩法

1、根據錄音在底板圖上畫出上學的路線。如聽錄音用記號筆連接家——肯德基——民星公園——28路終點站——幼兒園。

2、用不同工具對上學路線進行測量。如使用了6次小棒就記錄數字6。還可以用其他材料進行測量,記錄方法同上。然後比較哪種測量工具更方便,爲什麼。

第二種玩法

1、聽第一段錄音在底板圖上畫上學路線並測量。如用記號筆連接以下錄音中提到的地點“從家中開始向左至肯德基,再向前至民星公園,再向右至28路終點站。再向前到幼兒園”。再用教師自制的直尺進行測量,並記錄結果。

2、聽第二段錄音,在底板圖上畫出不同的上學路線並測量。測量工具、記錄方法同上。

3、比較測量結果,說說哪條線路到幼兒園用的時間最少,爲什麼。

拓展活動:

在第二種玩法的基礎上增加路線的數量,提高比較的難度。

幼兒園區角活動教案5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遊戲內容和材料,進行自主愉快的遊戲。

2、發展幼兒的動手和想象能力。

3、養成物歸原處的收拾整理習慣。

活動材料:

語言區:1、所需的娃娃家的玩具材料

2、所需超市的玩具材料

3、理髮店的玩具材料

探索區:1、小不點跳舞(磁鐵,塑制操作板,空心膠囊,各類輔助材料)

2、甜酸苦辣嘗一嘗(各類圖卡)

美工區:1、小小包裝員(各類盒子,包裝紙,雙面膠,剪刀)

2、降落傘(馬家袋,細繩,泥工)

3、玩泥(泥工用品)

益智區:1、火柴拼圖

2、小小修理工(螺絲螺帽,有洞的紙盒和紙板)

3、動物王國(別針,小動物圖卡)

我認同這樣的教育觀“每個幼兒都是可塑之才,教育應關注每個幼兒的發展,爲他們營造適宜的環境。”比之於集體活動,區角活動提供給孩子們更多的個體活動空間,它關注孩子們各自活動的過程,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在最近的遊戲活動中,孩子們在遊戲活動中的投入表現給了我啓發和震撼.讓我從重新認識了遊戲的作用和意義。

實錄一:角色活動的時間到了,娃娃家,菜場,理髮店等都在孩子們自己的.佈置中很快開始了正常的營業,我如往常一樣在孩子們的遊戲中充當着一個觀察者,提醒遊離於遊戲之外或不遵守遊戲規則的孩子,當我經過娃娃家的時候,婷婷怯怯地對我說"老師,我想請你到我們家來吃飯,今天我妹妹過生日,我們燒了很多菜,你有空嗎?"雖然孩子們的遊戲每天都在玩,但是,還從來沒有孩子主動地邀請我進入遊戲裏的任何角色,我覺得很感動也好奇,我詫異感動於孩子的熱情。吃好飯我說要走的時候,婷拉着我的手說"老師,你下次還來好嗎"我忙連連點頭,走出了娃娃家,我似乎突然有一種回到了現實的感覺,看着理髮店,超市裏忙碌的孩子.我突然覺得這是一個小社會,不再象平常一樣,用一種遊戲眼光來看待這些忙碌的孩子。

實錄二:區角活動的時間,孩子們都各自操作自己手裏的材料,鑑於昨天的角色活動,我試圖改變着一種遊戲的角色和指導方法,我來到了探索區,由於有水的主題活動,於是在區角里我們設置了一個遊戲,在三個杯子裏裝不等量的水,讓孩子自己探索發現由於水的量的不同,用棒棒敲出不同的聲音。只見齊齊小朋友用那三個杯子玩水玩得特別開心,甚至把玩具放到水裏,地上被玩得到處都是水.見我走過來齊齊眨着大眼睛表現出做好批評的準備。如果是在平常,也許我首先要好好批評他一下,但是,今天我走過來,拿起了一樣的另一份的材料,也不看他,津津有味地自己玩起來,當我的三個瓶子敲出了不一樣的好聽的聲音時,我看見鍾貴川已經急不可待地開始操作了,見狀我悄悄地走開了並繼續觀察,同樣的做法他重新做了一遍,突然他把一個滿瓶的水倒了在不停地敲,敲了一會他叫起來"老師,裏面沒有水敲起來聲音更脆,你來聽",我走過去一聽果然是聲音很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