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範文彙編8篇

【精選】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範文彙編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1W 次

作爲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範文彙編8篇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1

目標

讓新入園的幼兒及其家長初步瞭解幼兒園生活,熟悉本班教師,消除新生及其家長對幼兒園的陌生感。

準備

1、時間安排:新生正式入園前某天上午。

2、地點安排:本班教室。

3、參加人員:本班教師、新入園幼兒園及其家長或主要看護人。

4、物質準備:玩具、圖書、水杯、記事本等。

過程

1.邀請家長

教師提前通過各種途徑通知家長見面會的'時間。各班可邀請家長在見面會的上午,自由選擇自己合適的時間與幼兒共同來園,並陪伴幼兒在班上停留一段時間。

2.與家長和幼兒見面

教師接待不同時間來園的家長與幼兒時,首先要與家長、幼兒互相見面,彼此認識,然後可帶領家長、幼兒參觀本班教室,向家長介紹環境及功用等。

3.家長與幼兒共同遊戲

教師鼓勵家長帶領幼兒熟悉本班環境並陪伴幼兒遊戲。教師可介紹幼兒家長、幼兒相互認識,並鼓勵 幼兒與同伴一起遊戲。

4.瞭解幼兒個別情

教師可抓住時機,向家長了解幼兒特點、成長環境、特別需要等情況,並注意觀察幼兒的一般特點、親子關係等等。

5.與幼兒親近

教師在適當的時候主動與幼兒親近,讓每個幼兒感到被關注,使幼兒消除陌生感。

6.告別

教師逐個與幼兒及家長告別,請他們開學時再來。

 建議

消除家長與幼兒對幼兒園的陌生感和不安全感關鍵在於教師的態度,本活動要求教師必須熱情、耐心。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德育目標]:體會和同學們在一起的快樂,激發學生產生與同學交朋友的願望。

[智育目標]:喜歡和同學交往

[素質發展目標]:在學校裏情緒安定,心情愉快。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喜歡和同學交往

[教學難點]:體會和同學們在一起的快樂,激發學生產生與同學交朋友的願望。

教學準備

幻燈片“找朋友”

學生活動設計

活動(一):認識老師和同學、學做名片,學兒歌、

活動(二):做遊戲,愉快地結識新朋友 遊戲1找朋友2網小魚活動

活動(三):紅黃藍綠大行動

教學過程:

活動(一):認識老師和同學

1、 老師自我介紹,與同學交朋友

小朋友,歡迎你們來到光明實驗小學,成爲一名小學生。我是你們的品生老師,我們以後要一起學習,你們遇到什麼困難可以找我,我們還會成爲好朋友呢!

老師邊說邊走下講臺和同學拉手。

2、 放多媒體動畫片,給學生引見4個小動物。

有幾個小夥伴,你們想不想認識?他們是誰呢?

(放多媒體動畫片)

(4個同學帶着頭飾上場)康康熊、樂樂猴、愛愛鴿、創創鼠分別向大家作自我介紹。

3、 同桌同學相互認識

小朋友,你們已經認識了老師和4個小動物,你們同學之間還不熟悉,想相互認識一下成爲新朋友嗎?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互相認識。

4、 學做名片並展示交流。

5、 以小組爲單位,介紹自己認識的新朋友。

6、 學兒歌:拍拍手、拉拉鉤,我們成爲新朋友;拍拍手,拉拉鉤,我們都是好朋友。

課間活動:學生邊唱邊跳《拍手唱歌笑呵呵》。

活動(二):做遊戲,愉快地結識新朋友。

遊戲1:找朋友

剛纔,大家認識了許多新朋友,也成了好朋友。好朋友朋友在一起喜歡做什麼遊戲呢?

今天我們做一個找朋友的遊戲。

遊戲2:網小魚

先學兒歌:遊啊遊,遊啊遊,游到網邊快快跑。跑不掉,被逮着,開開心心作介紹。

活動(三)紅黃藍綠大行動,相同興趣的同學在一起加深認識。

小朋友,你們的興趣愛好各不相同,相同興趣的人在一起會有更多的話,玩得更開心,相互瞭解也更深。

小組活動。

每個小隊選一個代表,給大家介紹小組的活動情況。

總結:今天大家一定都交了許多的新朋友,有了朋友我們的學習生活會更有趣,大家在一起會更開心的。讓我們團結友愛互幫互助吧!

板書設計:

我和同學交朋友

互相關心 互相愛護 共同進步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與他人交往,體會和同學在一起的快樂。爲了使同學們儘快適應環境,認識新同學,和同學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我採用了他們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找朋友”的遊戲。通過活動他們認識了很多新同學,新朋友。這次活動讓我深切的感受到開展活動時教師的參與很重要。

因爲教師的參與會讓學生感到這件事情的重要性,他們會更重視的去體驗,並且教師的指導又使他們少走了很多彎路,讓他們更快的享受成功。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嘗試使用筷子,激發幼兒自己動手做事的願望。

2、培養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二、活動準備:

筷子、盤子、糖、紅綠兩種顏色的積木若干。

三、活動流程:

感知體驗——操作練習。

四、活動過程:

1、感知體驗。

教師幼兒在門口老師:"今天,陸老師來做兔媽媽,你們來做我的.孩子小兔寶寶好嗎?"(好)

兔媽媽帶着小兔在音樂的伴奏下邊唱歌邊跳進教室。兔媽媽:"每個兔寶寶找到一個位子坐下來。"兔媽媽:"今天我請兔寶寶吃糖。"兔媽媽:"用手拿着吃不衛生,那怎麼吃呢?用筷子夾,看看我的寶寶誰會用筷子把糖夾起來。"兔媽媽:"讓媽媽先試試看。(媽媽用筷子夾糖)

夾住了,啊嗚,啊嗚,真好吃。"兔媽媽:"兔寶寶,你們想吃糖嗎?"(想)

誰願意上來夾住糖的。幼兒(兔寶寶)拿筷子講自己怎麼夾。兔媽媽:"原來是把筷子放在這兩個手指的中間,把筷子分開,用力一夾,糖就夾起來了。"兔媽媽:"哪個寶寶還想來吃糖的。我們一起看看哪個寶寶的筷子用的好。兔寶寶,記住了只夾一粒糖。"

2、操作練習。

兔媽媽:"我的寶寶真能幹,會用筷子夾糖。媽媽昨天不小心把一些豆子混在一起,可怎麼辦呀兔媽媽:"誰願意幫助媽媽,先用筷子夾豆子,放在盤子裏,端着盤子走到放豆子的籃子跟前,把紅豆子和綠豆子分開!"一名幼兒上來示範。拍手鼓勵。兔媽媽:"你們都想幫媽媽嗎?請你們去夾。"幼兒操作,教師隨機幫助指導。

3、小結,自然愉快結束。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學會分享纔能有更多的朋友。

2、通過聽故事於共同品嚐水果,理解分享的含義。

3、體驗於朋友分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小朋友自帶水果,教師將水果洗淨備用

2、幼兒用書,實物投影

3、請大班的小朋友或老師扮演小熊、小猴、小兔、小狗,排練情景故事表演《小熊的水果》

活動過程:

1、欣賞情景故事表演《小熊的水果》。

——觀看錶演《小熊的水果》

——小熊家有什麼?誰想吃水果,小熊是怎麼說的?後來小熊是怎麼做的?

2、幼兒分享自己帶來的水果。

——教師請小朋友介紹自己帶來的水果

——水果品嚐會:小朋友自由邀請同伴分享自己的水果

——你請了哪些小朋友吃水果,你吃了誰的.東西?你心裏覺得怎麼樣?你的朋友呢?

3、師生共同閱讀幼兒用書,講述故事《小熊的水果》。

4、小結:小朋友有了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東西與朋友一起分享,大家一起分享水果,這樣大家才感到更好吃、更好玩、更好看,朋友也越來越多,大家的心裏也會特別高興。

5、師生一起隨着音樂表演唱歌曲《蘋果》。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5

設計意圖:《綱要》中指出,幼兒社會領域的目標是能夠主動的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相合作與分享等。小班幼兒處於平行遊戲階段,缺乏與他人交往的經驗,不知道如何與他人交往遊戲。同時,小班孩子天真浪漫、喜歡各種小動物,爲了讓幼兒們更好的適應幼兒園生活,學會與人交往的基本方法,願意與同伴友好相處,我以森林裏的小動物們交朋友爲背景,設計了以下活動方案

活動目標:

1、願意與同伴交往,學習簡單對話:你好,我們做朋友,好嗎?好的,謝謝!

2、能夠和好朋友互相幫助。

3、體驗和同伴做好朋友的快樂,喜歡與同伴交往。

活動重點:讓孩子們願意與同伴交往,互相幫助。

活動準備:森林背景ppt,以及各種小動物胸卡(將小動物胸卡事先貼在幼兒的衣服上並用黑色卡紙擋住)。

活動過程:

一、音樂遊戲“找朋友”導入活動。

1、教師和幼兒一起玩找朋友的遊戲。

師:孩子們你們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嗎?(找到了!)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客人,他也想來交朋友。

二、教師出示狗熊村長圖片,引導幼兒學說:你好,我們做朋友,好嗎?

1、師:看!他是誰呀?(幼兒自由講述)

2、師:小朋友你們好,我是森林裏的狗熊村長,你們好,我們做朋友,好嗎?(幼兒回答:好!)

3、師:我們森林裏的小動物很害羞,你們願意成爲他們的好朋友,和他們打招呼嗎?(願意!)

4、教師引導幼兒學說對話:你好,我們做朋友,好嗎?好的,謝謝!

5、教師出示小動物圖片,引導幼兒說一說怎樣和好朋友打招呼。

師:看!誰來了?你們誰願意和長頸鹿打招呼,做朋友呢?請幼兒學說:“你好,我們做朋友,好嗎?”教師播放錄音,“好的,謝謝!”

6、教師繼續出示熊貓、小松鼠等PPT圖片,讓幼兒學說:“你好,我們做朋友,好嗎?”這一對話。

7、引導幼兒說一說如何用動作表示好朋友之間的友好。師:小動物們交到了我們這麼多的好朋友很開心,你們喜歡小動物這些朋友嗎?(喜歡)你們會和這些小動物朋友做什麼動作表示友好呢?(引導幼兒主動和好朋友拉拉手、抱一抱、碰碰頭)

三、合作遊戲“狼來了”

1、師:狗熊村長爲了能讓森林裏的小動物交到更多的'朋友舉辦了森林找朋友舞會,你們想去參加嗎?(幼兒集體回答:想!)

2、師:現在我們就變成小動物一起去森林參加找朋友舞會吧!當我喊咒語“巴拉巴拉變”的時候請小朋友撕開胸前的黑色卡紙,我們就會變成小動物來到森林了哦!

3、教師戴上狗熊村長的頭飾和大家打招呼:大家好,我是狗熊村長歡迎大家來到森林找朋友舞會。我們一起隨着音樂找朋友吧!(教師在音樂中引導幼兒主動和好朋友拉拉手、抱一抱、碰碰頭)

4、在小動物們的舞會快要結束的時候,大灰狼來了,這時候小動物們要抱住自己的好朋友,保護好自己的好朋友不被大灰狼吃掉。

5、師:聽!這是什麼聲音?大灰狼來了,我們要保護好自己的好朋友,和好朋友緊緊地抱在一起不說話,不然會被大灰狼發現的。(引導幾個好朋友抱在一起不動)

四、教師總結

1、師:由於我們好朋友之間相互幫助,和好朋友僅僅的抱在了一起,大灰狼只能灰溜溜的走掉了,你們開心嗎?

2、在平時的生活中好朋友要互相幫助,一起克服困難。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懂得不亂扔果皮紙屑的道理。

2.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具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1.兩幅背景圖(畫面都是小花園,一個乾淨,一個到處是垃圾)。

2.操作材料《垃圾扔哪裏》。

活動重點及難點:

活動重點:讓幼兒知道垃圾應該扔進垃圾箱,培養幼兒垃圾入箱的良好習慣。

活動難點:學習,清潔地面的一些簡單方法,初步形成環保意識。

審美元素:

良好的公民素質培養需要從小抓起,良好的衛生習慣和文明的行爲習慣也需要從小一點一滴地培養積累。本活動是一個培養幼兒從小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意識、學習遵守社會規則的活動。在活動中,教師與幼兒一起當“小小清潔工”,把操場上、草坪裏的垃圾拾乾淨,讓我們的幼兒園的環境變得更加漂亮乾淨。讓孩子們感受到乾淨整潔也是一種美,體驗優美的環境給人們帶來的好處,同時也在勞動後獲得了成就感。

活動過程:

一、出示背景圖,引出活動。

師:小朋友,這是什麼地方?這兩個小花園哪個更漂亮一些呢?

二、組織幼兒討論解決的辦法。

師:花園這麼髒,花園裏的.小花會怎麼想呢?(請幾名幼兒說說小花的想法。)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啓發幼兒說出各種花園的辦法。)

三、實踐活動“我是小小清潔工”。

1、教師講解注意事項。

師:我們幼兒園的操場上、草坪裏也有一些垃圾,今天我們就來當一回“小小清潔工”,把操場上、草坪裏的垃圾拾乾淨,讓幼兒園的環境變得更加漂亮。注意,在拾垃圾的過程中不能掉隊,也不可以做其他的事情哦!

2、教師手持垃圾袋,請兩位幼兒示範拾垃圾並放進垃圾袋裏。

3、帶領幼兒分散尋找垃圾,並將垃圾放進垃圾袋裏。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的情況,要讓每個幼兒都在教師的視線裏,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四、感受乾淨整潔的環境給人們帶來的好處。

師:幼兒園的環境變得真乾淨呀!我們來聽聽小花要對我們說什麼呢?

(教師:小朋友,謝謝你們!現在幼兒園變得又幹淨又整潔,小朋友們在這裏玩耍、遊戲都很快樂。以後,不管在哪裏,你們都要記住,要把垃圾扔到垃圾箱裏!)

五、引導幼兒看操作材料《垃圾扔哪裏》。

師:請小朋友們看看,圖片中的小朋友誰做得對?誰做得不對?

六、教師

今天我們小朋友都知道了垃圾應該放進垃圾桶或垃圾箱裏,以後我們不僅要自己注意不亂扔垃圾,還要提醒別人注意保持環境的乾淨整潔。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時間:

延中環保日(7月10日)

活動要求:

1、通過活動,使幼兒具有初步的環保意識,懂得廢電池是有害的。

2、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做到不亂扔廢電池。

活動準備:

1、廢電池回收筒。

2、和居委會做好聯繫工作

活動過程:

1、認識廢電池

(出示廢電池)這是什麼?你在哪裏見到的'?電池用完了就叫廢電池。你們把廢電池怎麼處理的呢?

2、引導幼兒觀察幼兒園的電池回收筒。這是什麼?有什麼用?引導幼兒瞭解“廢電池回收”。知道有廢電池,可以放到我們這個廢電池回收筒中。

3、瞭解廢電池的危害

電池中含有的元素如果滲入土壤,通過食物鏈進入植物、動物,最後進入人體,就會導致嚴重的疾病。隨手扔掉的廢電池中含有的金屬可能有一天就被自己吃下。

4、討論:處理廢電池

我們怎麼處理這些廢電池呢?

我們把廢電池送到居委會去,他們會幫我們處理的。

5、外出:

帶領幼兒將廢電池送到居委會的回收站中。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故事《小螞蟻坐公交》,懂得尊敬老人,待人熱情。

2、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討論,在公共汽車的不同情境中應該怎樣做。

3、感受故事中小動物們之間互相幫助、相親相愛的情感。

4、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關詞彙。

5、樂於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小椅子擺成汽車樣,紅綠燈的指示牌,塑料圈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通過談話活動,引出課題:

你們坐過公共汽車嗎?在公交上發生過什麼事情?

(二)出示PPT課件。

1、你們看,誰來了?今天,小螞蟻要坐公共汽車到森林裏去看外婆,請小朋友猜一猜在汽車上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2、教師操作課件講述故事前半段至熊婆婆說:“可我坐到你們的座位上,你們不也要站着了嗎?”

3、提問:

A:最後誰上了公共汽車?小羊是怎麼做的呢?小狗又說了什麼?還有誰說了話?

B:熊婆婆坐了嗎?爲什麼沒有?那怎麼辦呢?你有什麼好辦法?

4、教師講述故事的後半段:

小螞蟻想出了什麼辦法?你喜歡這個辦法嗎?爲什麼?

(三)創設情境,組織幼兒討論:

1、假如你和媽媽或爸爸兩個人乘公共汽車的時候,看到了一個位置,你會怎麼辦?(引導幼兒遷移小螞蟻的經驗,和媽媽一起坐位置,坐在媽媽的腿上)

2、假如你坐在公共汽車的位置上看到爺爺、奶奶站在一起,你怎麼辦?

3、假如你坐在公共汽車的位置上看到有一個比你小的弟弟、妹妹,你會怎麼辦?

(四)遊戲:紅綠燈。

請幼兒人手一個塑料圈,當小司機。教師當交警,看紅綠燈自由的遊戲。紅燈停,綠燈行。

附故事:

小螞蟻在汽車站爬上了公共汽車,他要到森林裏去看外婆。汽車裏坐着小羊、小狗、小猴、小豬還有許多小朋友。他們有的到森林裏採蘑菇,有的到森林裏捉迷藏,還有的呢,到森林裏的湖邊遊玩。

嘀嘀——汽車開了。大家唱起了歌,真高興。

汽車開到了半路的車站,上來了熊婆婆。她是到森林裏去看她的外孫小熊的。熊婆婆上了車,呀!往哪兒坐呢?座位全坐滿呀。

小羊看見了,連忙把自己的座位讓給熊婆婆。

小狗說:“汪汪,熊婆婆,到我這裏來坐!”

小猴說:“熊婆婆,來我這兒坐!”

大家都想把自己的座位讓給熊婆婆。

熊婆婆說:“你們都是好孩子,謝謝你們。可我坐到你們的座位上,你們不也要站着了嗎?”

這時候,小螞蟻說“不,不,熊婆婆,請你來我這兒坐!”

熊婆婆說:“那你怎麼坐呢?”

小螞蟻神祕地眨眨眼睛說“你先坐下,我就有地方坐啦!”

熊婆婆就坐到了小螞蟻的`座位上。咦,小螞蟻到哪兒去啦?

“熊婆婆,我在這兒哪!”聲音就在熊婆婆的耳朵邊。原來啊,小螞蟻爬到了熊婆婆的肩膀上坐着呢!

一路上,小螞蟻給熊婆婆唱了好多支歌。那些歌很好聽,你瞧,熊婆婆聽得多開心!

森林到了,大家快快樂樂地下車了。

教學反思

活動的主要目標是讓幼兒通過故事的情節,感知小螞蟻尊敬長輩的行爲美以及與同伴友好相處的快樂情感。活動的中,我在指導幼兒梳理故事前半部分內容時,拿着熊婆婆的圖片提問:“熊婆婆上車了,可是座位全坐滿了,怎麼辦呢?”接着提出問題讓幼兒討論並學習讓座的動作:“那小動物們看見熊婆婆上車是怎麼做的?誰來學一學?” 又在此基礎上進行道德延伸:如果當時上車的是一位老爺爺或者抱小孩的阿姨,我們又該怎樣說怎麼做呢?活動的最後,我進行一個遊戲“讓座”,讓幼兒在遊戲中鞏固今天的目標,並學說“某某某,來我這兒坐”,加強對幼兒的禮貌教育,突破了重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