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小班皮球教案(彙編15篇)

幼兒園小班皮球教案(彙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1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皮球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皮球教案(彙編15篇)

幼兒園小班皮球教案1

一、活動目標:

1.結合經驗,在做做、玩玩中理解熟悉歌詞,初步演唱歌曲。

2.感受拍球的輕重,嘗試用較輕和較響的聲音演唱。

二、活動準備:

1.幼兒有過拍皮球的經驗。

2.大皮球一隻。

3.圖譜一份。小狗、小貓的圖片一份。

三、活動過程:

(一)練聲《我愛我的小動物》,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1.出示小狗和小貓的圖片:

(1)教師:誰來了?它們要唱歌了,誰的聲音輕誰的聲音響呢?(幼兒結合經驗說說)

(2)小結:對呀,小狗的聲音很響亮,小貓的聲音很輕,我們也來學一學好嗎?

2.組織幼兒練聲:

如:

教師:5654|31|3234|5—|

我愛我的小狗小狗怎樣叫—|

幼兒:333|555|3322|1—||

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

(提醒幼兒用輕輕的聲音唱小貓,用響亮的聲音唱小狗)

(二)結合經驗熟悉理解歌詞:

1.教師出示大皮球,組織幼兒學習1—4句歌詞:

(1)教師:看小貓和小狗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呀?大皮球長得什麼樣呀?

你玩過皮球嗎?皮球可以怎麼玩呢?拍的時候會怎麼樣的?

(2)鼓勵幼兒結合經驗說說,教師邊出示相應的圖譜邊小結成歌詞,同時組織幼兒邊做動作邊練念歌詞前四句:大皮球,圓又圓,拍一拍,跳一跳。

2.結合經驗組織幼兒學習5—8句歌詞,並能用較輕和較響的聲音念這幾句歌詞:

(1)教師:拍皮球的'時候你有沒有發現什麼祕密呀?(如果幼兒說不出有時候跳的高,有時候跳的低。)

教師可以邊拍邊問:爲什麼這個皮球一會跳的低一會跳的高呢?(練習方法同上)

(2)教師:拍的輕我們的聲音念起來可以怎麼樣呢?拍的重呢?

(引導幼兒用做動作邊用較輕和較響的聲音念這幾句歌詞。配班教師配上樂曲旋律。)

3.引導幼兒學習最後兩句歌詞:

教師:看我在做什麼?(教師做將皮球接住的動作。)

引導幼兒邊說邊做:我的皮球接住了。

4.組織幼兒看着圖譜,邊做動作完整練念歌詞,配班教師配上樂曲旋律。(重點引導幼兒注意用較輕的聲音念5—6句和較響的聲音念7—8句。)

(三)組織幼兒學唱歌曲:

1.組織幼兒欣賞樂曲旋律:

(1)第一遍:教師:我們拍皮球也累了吧!我們聽着音樂休息一下吧。

(2)第二遍:教師:這首音樂好聽嗎?聽了你覺得怎麼樣呀?

2.組織幼兒學唱歌曲:

(1)第一遍:引導幼兒跟着教師一起唱。

(2)第二遍:鼓勵幼兒將聲音放出來,用較響亮的聲音唱。

(3)第三、四遍:引導幼兒感受拍球的輕重,嘗試用較輕和較響的聲音演唱。

(四)組織幼兒進行歌表演:

引導幼兒邊唱邊表演。

幼兒園小班皮球教案2

活動目標:

1、學會兒歌並能夠根據兒歌的內容作出相應的動作。

2、體驗參與集體遊戲的快樂。

3、發展身體協調性。

4、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活動準備:

音樂、活動場地

活動重難點:

一邊念兒歌一邊做動作

活動過程:

一、遊戲準備:按順序排好

二、

1、老師教授兒歌大皮球,小皮球大大,小小拍皮球,拍皮球上上,下下前前,後後骨碌骨碌一骨碌骨碌二骨碌骨碌三哎呦哎呦,皮球滾下來。

幼兒跟老師讀數遍師:"剛纔的兒歌好聽嗎?我們寶寶一起來一邊做動作一邊念兒歌好不好?"大皮球,小皮球(雙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伸直相對做一個圓弧狀,前一句雙手相對距 離大一些,後一句雙手相對的距離小一點)大大,小小(重複上面的動作)上上,下下(雙手上舉,擊掌兩下,雙手下垂彎腰在膝蓋前擊掌)前前,後後(身體直立,雙手在身體前方和後方分別擊掌兩下)

骨碌骨碌一(雙手半握拳,在胸前做繞線的動作後伸出右手食指)

骨碌骨碌二(雙手半握拳,在胸前做繞線的動作後伸出右手食指和中指)

骨碌骨碌三(雙手半握拳,在胸前做繞線的動作後伸出右手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哎呦哎呦,皮球滾下來(自由動作)

2、請個別幼兒做動作,老師念兒歌並提示動作。

3、全體幼兒一起做動作

三、遊戲結束:準備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休息。

反思:

活動中,教師尊重孩子的個別差異,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調整示範動作,以不同的形式帶動孩子參與活動,時刻保護着孩子的自信心,讓每個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都有自主感和成就感。小班幼兒的.特點要通過對物體的看、聽、摸等多種表現協作活動。因幼兒目的性較差,表現於直接行動,靠模仿。他們的順序性也較弱,在此項活動中也容易摔倒。但是應提前選好所用皮球,要選擇軟硬、彈力適中,以免彈力過大、傷到小朋友。

在活動中不僅要鼓動孩子們的積極性,又要引導幼兒服從集體的活動,從而提高教師的教育能力。在對此項活動深刻的思想探究和剖析後,總結不足、使得個人幼教水平能有長足的進步。將遊戲內容和幼兒的學習經驗有機地聯繫起來,幫助幼兒把從各個領域所學到的知識和先後獲得的各種經驗加以統整和貫通。

幼兒園小班皮球教案3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參加活動的積極性,敢於勇於展示自己。

2.幼兒在此次的活動中能有一定的競爭意識,檢查前段幼兒拍皮球的情況

材料準備:

幼兒皮球、記號筆、教師自制獎品若干

活動設計:

(一):引出主題

師:教師手上拿有皮球,在拍,幼兒有疑問。(爲什麼老師在教室拍皮球?)

(二):師:

活動過程:

宣佈比賽規則:

1幼兒可分五組,每組有六名幼兒

2先進行預賽,在每組選出一名相對較好的,隨後進行決賽

3選好六名幼兒進行決賽,兩兩相對,最後三名爲獲勝者。

4教師頒發獎品,及鼓勵沒有得到名次的幼兒,讓他們下次做好準備。

(三)活動總結

最後教師要對次次活動做最後的總結,在比賽的過程中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習的,有什麼值得我們批評的,我們要學習那些平時練習認真的.小朋友,批評不遵守規則或講話的小朋友,最後教師要大大鼓勵那些勇於表現的幼兒,及遵守比賽規則,不講話的小朋友。

幼兒園小班皮球教案4

活動目標:

1、通過學習歌曲,讓幼兒掌握歌曲的名字。

2、引導幼兒在觀察、感知拍皮球動態的基礎上,感受輕重,並分別用較輕、較響的聲音演唱。

3、教幼兒根據詞意進行歌表演,鼓勵幼兒積極愉快地參與遊戲。

活動準備:

大皮球一個、風琴、在日常活動中幼兒已有拍球拍得重球就跳的高,拍得輕球就跳的低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發聲練習:師生問好歌曲《小動物叫聲》《撓癢癢》《寶貝,在哪裏》

2、律動練習:《生活模仿動作》、《小雞叫、小貓叫、小鴨叫》、《合攏放開》《我們大家做的好》

二、基本部分

出示皮球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學習演唱歌曲。

1、小朋友看這是什麼?(大皮球)這個大皮球是什麼樣子的呀?(圓又圓)教師邊拍皮球,邊提問:拍一拍,皮球怎麼樣?(跳一跳)拍得輕,皮球就怎樣呀?(跳的'底)拍得重呢?(跳得高)最後,教師接住皮球,並說:我的皮球接住了!利用這環節幫助幼兒感知拍得重和拍的輕時皮球的動態變化。

2、同時引導幼兒學念歌詞。

3、丁老師把剛纔拍球的事情編成了一首歌曲,給他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大皮球》小朋友聽。

4、教師彈唱歌曲一遍。

提問:歌曲的名字叫什麼?(請幼兒完整的回答)

5、播放錄音磁帶歌曲,引導小朋友認真傾聽。

提問:小朋友聽到歌曲裏唱了什麼?(教師小結幼兒回答)

6、請幼兒跟隨教師隨音樂完整念歌詞。

7、請幼兒跟隨教師完整學唱歌曲。

8、引導幼兒用歌聲表示樂曲的強弱。

——教師略誇張地用先弱後強的力度彈奏“拍得輕跳的低;拍得重跳的高”一句,並讓幼兒用動作表現以感受力度的不同。

——教幼兒用歌聲表現輕重。師:“拍得低跳得低,我們用什麼聲音唱?拍得重跳得高,我們用什麼聲音唱?”

9、請幼兒跟隨音樂邊唱邊做動作,使幼兒能一邊唱歌,一邊表演。

三、結束部分

1、小結活動情況下課!

2、歌表演《大風和樹葉》離開活動室。

幼兒園小班皮球教案5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橡皮泥團圓的技能。

2、初步嘗試分橡皮泥,知道橡皮泥越多,搓的球越大。

3、結合說說“我的皮球象××”的遊戲,體念泥工活動帶來的成功和喜悅。

4、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5、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範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活動準備:

1、實物皮球一個。

2、各種顏色的橡皮泥若干、人手一個泥工板。

活動過程:

1、觀察皮球,討論球的外形特徵——圓圓的、很光滑。

出示皮球,提問:小朋友看這是什麼?它是什麼樣子的?它是什麼顏色的?請幼兒摸一摸,感知球的表面很光滑。

教師總結:這個白顏色的皮球是圓圓的、摸上去滑滑的。

2、教師出示橡皮泥,示範用團圓的方法做皮球。

教師:圓圓的皮球真好玩,這裏有許多彩色橡皮泥,我們用它來做圓圓的皮球好嗎?教師示範用紅色的橡皮泥搓成一個圓圓的紅皮球。

3、師生共同討論:怎樣才能變出一個大皮球?

使幼兒知道泥越多,搓的皮球越大。

4、教師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個別指導。

引導幼兒先分泥,再搓球,鼓勵大家用橡皮泥做一個彩色的大皮球。

提醒幼兒將不用的和搓好的橡皮泥放在泥工板上。對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給予幫助。

5、展覽作品,並請幼兒說一說“我的皮球象什麼”。

教師:我們來看一看誰的皮球搓得最圓?請你說說你的皮球象什麼?

6、遊戲活動:大皮球。

帶領幼兒到室外玩一玩體育遊戲“大皮球”。

活動反思:

經過一段時間幼兒已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在他們情緒逐步穩定下來後,我發現他們對泥工很感興趣,皮球是孩子身邊熟悉的.東西,我們先讓孩子觀察,孩子們的興趣很大。孩子們對自制皮球技能的掌握基本理解,只是在操作過程中有個難點:分橡皮泥,雖然知道橡皮泥越多,搓的球越大,但大部分孩子的比較膽小,分的泥很少。不過大部分幼兒能搓出皮球來。本次活動,全班孩子的興趣很濃厚,使得活動能在一定程度上發展孩子們的堅持性。

幼兒園小班皮球教案6

活動目標

鞏固認識紅、黃、藍三原色,感知色彩美。

能用油畫棒順着一個方向塗色,嘗試將顏色塗滿,不超出輪廓。

樂意參與塗色活動,體驗塗色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已經認識過紅、黃、藍三原色。

課件準備:“皮球玩具架”情景圖片。

紙面教具:《皮球》。

材料準備:畫紙、油畫棒。

活動過程

出示情景圖片“皮球玩具架”,引導幼兒觀察皮球,感知其色彩美。

圖片上有什麼?(玩具架)

玩具架上擺着什麼東西?(皮球)

皮球是什麼形狀的?

玩具架上的皮球都有什麼顏色?

玩具架上還有好多皮球沒有顏色,我們來給它塗上好看的顏色吧。

出示材料“畫紙”和“油畫棒”,鞏固認識紅、黃、藍三原色並學習塗色的要領。

1、鞏固認識紅、黃、藍三原色。

要讓皮球變好看還需要一個重要的道具,就是油畫棒。

老師手上的油畫棒都有什麼顏色?

它能畫出什麼顏色的皮球?(紅色的油畫棒能畫出紅色的皮球)

2、教師示範塗色。

我們塗色時要順着一個方向塗,注意塗色時要塗的均勻。皮球上如果有白白的地方

就沒有那麼好看了,塗色的`時候要認真,沿着邊邊塗,不要把顏色塗到皮球外面去。

發放紙面教具《皮球》,幼兒自由塗色,教師巡迴指導。

快讓你的皮球變好看吧。

注意塗色時要小心,不要把顏色塗到皮球外面去。

作品展示,鼓勵幼兒相互欣賞與評價。

你最喜歡誰塗的小皮球?

爲什麼?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

將幼兒塗好顏色的皮球裝訂成冊投放至閱讀區,供幼兒繼續欣賞與評價。

家園共育

家長可在家裏爲幼兒準備塗色書,鍛鍊幼兒使用油畫棒塗色的能力。

幼兒園小班皮球教案7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的平衡、協調能力。

2、培養幼兒愛動腦、愛實踐的能力。

3、培養幼兒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

4、培養機智、勇敢、靈活及遵守紀律的優良品德和活潑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每人一個皮球。

活動過程(實錄)

1、教學活動導入

每位幼兒手拿皮球做球操(準備動作)。

老師:我們手裏拿着什麼呀?(皮球)那你們知道皮球應該怎麼玩嗎?

幼兒自由玩球,鼓勵幼兒用各種不同的辦法玩球。這時,老師發現了有的孩子在拍球,有的在踢球,有的在滾球等。老師便叫他們演示給小朋友們看,接着讓孩子們也一起玩,最後鼓勵幼兒想更多的玩球辦法。

教學反思:以往的教學就是老師先示範,幼兒跟着學。現在我讓幼兒自己先嚐試着玩,老師再總結,然後大家跟着學,最後又讓孩子們自己用不同的辦法玩球。這樣就可以激發孩子的創新意識。

1、教學活動之一

老師:現在老師請小朋友們動一下腦筋,用各種各樣的方法玩球,看誰的辦法多。

因爲讓他們用不同的辦法玩球,具有創新性,所以幼兒的興趣很高。

老師:剛纔老師看到有的小朋友玩球的方法和別人是不一樣的,誰想上來表演給小朋友們看看?

孩子們搶着演示他們的辦法,邊玩邊說自己的方法,如有的幼兒說的不夠流利,老師就要求幼兒用比較完整的語言說,耐心地給他們以第二次機會,鼓勵他們把話說完整,走得更好。

教學反思:嘗試開始時,幼兒只是象往常一樣,拍球,都沒想到什麼別的辦法。這時老師一言不發,也與孩子們一起玩球,讓孩子們知道還有很多玩球的方法,以此激發他們的創新能力。

當孩子們知道還有這麼多玩球的方法,以及他們在玩球的過程中遇到問題時的解決方法,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平時很少說話的佳澍、宇侖、斯傑、文雋等小朋友,在老師的耐心引導下也能用比較完整的語言來解決問題了。如:

宇侖小朋友想與別的小朋友一起滾球時,她就會主動去找朋友玩,如果是以往的話,她肯定會站在一邊看別人玩,而不會主動去找朋友玩的.。但在我的鼓勵下,她懂得說出:“小敏,我們一起滾球好嗎?”然後她們就一起玩了。老師及時表揚了她,增強了她的自信心。

2、教學活動之二

針對一些幼兒沒有大膽地去發現新的玩球方法,及不好意思去找朋友一起玩球的現象,我就和一些大膽的小朋友演示給他們看,鼓勵他們大膽地邀請同伴與自己一起玩球。

老師:剛纔老師發現了新的玩球方法,是可以兩個人玩的,現在老師去邀請一位小朋友來和我一起玩。(教師去邀請一位幼兒一起自己發明的玩球方法)

演示完後,老師提問:剛剛小朋友都看到了,老師想到了新方法,就去邀請別的小朋友一起玩,現在老師也請你們去邀請小朋友和你一起玩球好嗎?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的全過程,,體現了幼兒嘗試教育中應當培養“嘗試”精神的要求,它基本遵循了“問題---嘗試(實踐)---發現,提出新的問題---再嘗試---再發現……”這一不斷嘗試,不斷探究,不斷髮現,使認識不斷深化的對科學現象的認識規律。

本次活動涉及到的是發現各種各樣的玩球方法,雖然老師沒說什麼,但幼兒通過嘗試,終於玩出了各種各樣的方法,達到了嘗試教學的目的。

本次活動存在的問題是,個別幼兒在嘗試活動中不積極嘗試,只是跟着別人發現的方法來玩,自己並沒有發現什麼新的玩球方法。相信經過以後更多的嘗試活動,能促使孩子的創新慾望。

幼兒園小班皮球教案8

遊戲名稱:

運皮球。

遊戲目標:

1、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

2、鍛鍊幼兒的手、腳協調性。

3、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遊戲準備:

大筐子2個,皮球若干。

遊戲玩法:

幼兒分成兩組,聽到口令後,幼兒拿到皮球小跑步送到指定筐子裏,並返回來說出下一個幼兒名字,被叫到名字的幼兒繼續送皮球,哪組最後一名幼兒回來,作爲勝出的一方,給予獎勵。

遊戲反思:

遊戲中鍛鍊了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滾球的'技巧和力度。,還有兩個人的合作意識,滾過來滾過去,變成小花等等很好玩,我覺得,本次活動的形式和方法還可以多樣性,變換更多的方式方法會更好玩更加吸引孩子,讓孩子在各方面有更多的提高。

幼兒園小班皮球教案9

活動目標:

1、在玩玩、說說中理解兒歌內容,並能較大膽連貫地念兒歌。

2、能積極參與活動,體驗邊念邊遊戲的快樂。

3、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4、理解兒歌內容,豐富相關詞彙。

活動重難點:

理解兒歌,學念兒歌。

嘗試邊念兒歌邊做相應動作。

活動準備:

活動前玩過皮球、人手一個皮球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激發活動興趣。

師揹着裝着皮球的挎包,帶幼兒進入活動室,問:請你摸一摸,猜一猜袋子裏裝着什麼?

請個別幼兒摸一摸。問:是什麼呀?它是什麼形狀的呢?

出示皮球:耶,猜對了。是小皮球。(出示小皮球)你們喜歡它嗎?它長得怎麼樣啊?今天,圓又圓的小皮球想請你們來拍一拍它呢?

二、玩皮球,體驗與理解兒歌內容。

拿出皮球籮筐:章老師已經給你們準備好了皮球,上來吧,每人拿一個。大家拍一拍,玩一玩,看看你拍皮球的時候,皮球會怎麼樣呢?

幼兒自由玩皮球,師巡迴拍球引導。(引導幼兒體驗“拍一拍跳一跳、拍得重跳得高、拍得輕跳得低”的現象)

師:哎呀,小皮球累了,咱們把它送回家吧。

小結提問:你發現了什麼?拍一拍球就會怎麼樣呢?那拍得重球就會跳得怎麼樣?拍得輕呢?原來你們都發現了“拍得重球就會跳得高,拍得輕球就會跳得低”的小祕密。那我也來拍一拍,請你們看看是不是和你們說的一樣啊。

教師示範拍球,邊說邊拍,引導幼兒觀察。

師:剛纔玩皮球的時候你們高興嗎?高興的時候你們會怎麼樣呢? (哈哈笑、拍手笑等)

三、學念兒歌,用動作和語言表現兒歌。

1、教師示範朗誦:

師:老師把你們剛纔玩球的過程編成了一首兒歌,題目就叫《小皮球》,我們來聽一聽。(引導幼兒安靜傾聽)

師:真有意思,玩球還可以編成兒歌呢!你們也來念一念好嗎?

2、師幼一起念兒歌。(師帶、幼兒齊念、對念、結合動作表演念等。)

3、集體表演兒歌。

四、遊戲《拍皮球》,提升鞏固兒歌。

1、師當拍皮球者,幼兒當皮球,邊念兒歌邊做遊戲。拍得輕幼兒就跳得低,拍得重幼兒就跳得高,遊戲兩次。

師:你們呀就是兒歌裏的小皮球,老師是拍球的`人,咱們一起念兒歌,當唸到“拍一拍挑一挑”的時候,大家就都跳起來,當唸到“拍得重跳得高”時,大家要跳得——高,當唸到“拍得輕跳得低”的時候,大家要跳得——低。真能幹,我們來試一試。

2、個別幼兒扮演拍皮球者,其他幼兒當皮球,遊戲一次。

3、客人老師當皮球,幼兒當拍球者遊戲一次。

師:我們問問客人老師,她們是不是也想玩這個遊戲呀?(幼問)太好了,我們伸出小手和她們握一握交個朋友吧。那我們小朋友現在就來當拍皮球的人,讓客人老師當皮球,我們來做遊戲吧。不過客人老師說了,我們小朋友在做遊戲的時候別忘了找到她們的眼睛,還要不輕也不響地把兒歌念出來,這樣,她們纔會開心地和我們一起做遊戲呢。來我們試一試。

五、課後延伸

小皮球真可愛,我們小朋友肯定還想和它一起玩了。小皮球呢也想和小朋友一起玩,那別忘了平時去拍一拍它哦。

附兒歌

小皮球

小皮球,圓又圓,

拍一拍,跳一跳。

拍得重,跳得高,

拍得輕,跳得低,

樂得大家哈哈笑。

小百科:皮球是一種空心球,彈性很好。

幼兒園小班皮球教案10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邊看圖譜邊用鈴鐺球表現音樂節奏的快慢。

2.感受節奏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鈴鐺球,節奏快的和慢的圖譜。

音樂磁帶或CD。

活動過程:

一、看圖譜,聽歌曲《小皮球》。

教師:拍一拍小皮球,小皮球就開始跳舞了。我們來聽一聽《小皮球》這首歌吧!

二、看圖譜,感受節奏。

1.拍拍節奏。

引導幼兒跟隨音樂用手拍身體的任意部位,初步感受節奏的快慢。

2.踩踩節奏。

引導幼兒跟隨音樂踩踩節奏。

三、看圖譜,用鈴鐺球演繹節奏。

1.認識鈴鐺球,並嘗試讓鈴鐺球發出好聽的聲音。

2.引導幼兒嘗試用快、慢不同的節奏來敲打鈴鐺球

3.引導幼兒跟隨音樂敲打鈴鐺球。

幼兒園小班皮球教案11

活動目標

使幼兒不僅鍛鍊了大腦的靈敏性與肢體的協調能力,同時還將遵守規則的習慣滲透到遊戲當中,讓幼兒對紀律有初步的接觸。

通過活動鍛鍊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鍊。

能遵守規則玩遊戲。

重點難點

1、讓幼兒在活動設計的規則下,進行此次遊戲;

2、在幼兒教師作出模仿動作後,讓小朋友充分明白他們需要做什麼;

3、在活動過程中要有有效的引導方式、方法,既要達到教學效果、又要讓所有小朋友都能在一個可控、有規矩的環境下進行遊戲;

4、要讓所有小朋友都能積極、主動,並且遵守遊戲規則、守紀律地參與其中,同時還要用鼓勵、誇獎的方式方法來引導小朋友進行遊戲。

活動準備

1、活動需要準備皮球8-10個,顏色鮮豔,以吸引小朋友注意力;

2、至少需要兩名幼兒教師來組織此項活動,一名教師爲示範,另一名教師組要負責維持小朋友的紀律、講解活動等內容;

2、活動場地適宜在大教室內,由於皮球可能會由於遊戲的進行而到處跑,因此選擇在室內進行遊戲;

活動過程

首先由兩名教師共同組織小朋友扇形圍坐在示範教師的正前方,然後對小朋友進行遊戲規則的講述,同時要將一定的獎勵告訴小朋友,以提高小朋友對遊戲的興趣與積極性;

其次,遊戲共分爲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由教師做示範,示範雙手拍皮球和單手拍皮球,並反覆多做幾次、以求所有小朋友都能看明白;第二部分是讓小朋友模仿,先採取鼓勵的方式讓小朋友主動參與其中,並要保證一定的順序,不能小朋友們“一窩哄”地亂作一團,第三部分就是獎勵與總結,採取口頭獎勵和指標獎勵相結合的方式,對於遊戲完成度相對不高的小朋友以口頭獎勵爲主、指標獎勵爲輔的方式,可以多鼓勵、誇獎,發一朵小紅花,而對於積極性較高、遊戲完成比較好的小朋友,可以發兩朵小紅花;

最後,整理階段要讓所有小朋友共同參與其中,目的是讓其養成“善始善終”的好習慣,並能提高小朋友的自立、自理能力。

教學反思

環境是幼兒與其他方面因素互動的媒介,教師應創設良好的幼兒園內環境的能力,給孩子們營造出良好的`環境。

由於幼兒教育的教學用具比較簡單,因此選擇拍皮球活動,此遊戲動作單一,幼兒可以輕鬆模仿,能夠充分調動幼兒的興趣,使幼兒更容易接受;同時,模仿示範教師的拍球動作,可以鍛鍊幼兒的手腦協調能力。每個新動作模仿對孩子們來講就是一次挑戰,每戰勝一次挑戰,孩子們就會獲得一次成功的體驗。

活動中,教師尊重孩子的個別差異,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調整示範動作,以不同的形式帶動孩子參與活動,時刻保護着孩子的自信心,讓每個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都有自主感和成就感。小班幼兒的特點要通過對物體的看、聽、摸等多種表現協作活動。因幼兒目的性較差,表現於直接行動,靠模仿。他們的順序性也較弱,在此項活動中也容易摔倒。但是應提前選好所用皮球,要選擇軟硬、彈力適中,以免彈力過大、傷到小朋友。

在活動中不僅要鼓動孩子們的積極性,又要引導幼兒服從集體的活動,從而提高教師的教育能力。在對此項活動深刻的思想探究和剖析後,總結不足、使得個人幼教水平能有長足的進步。將遊戲內容和幼兒的學習經驗有機地聯繫起來,幫助幼兒把從各個領域所學到的知識和先後獲得的各種經驗加以統整和貫通。

小百科:皮球是一種有彈性的空心球,多用橡膠製成。一般爲小孩玩的玩具。

幼兒園小班皮球教案12

一、活動目標:

1、能運用各種感官感知皮球的特徵,並對探索活動感興趣。

2、樂意用恰當的語言描述自己喜歡的皮球、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二、活動準備:

皮球(大小、顏色、花紋不同的、有氣、氣不足的)人手一個,打氣筒一個。

三、活動過程:

1、玩一玩

提供各種不同的皮球,讓幼兒運用感官發現皮球的外形特徵。

師:今天有許多漂亮的皮球寶寶來和我們交朋友,你們願意嗎?請你仔細看一看,摸一摸,你的皮球寶寶長的怎麼樣?

2、探索皮球的彈性,師生共同解決皮球滾、拍的原因。

師:皮球寶寶還有許多本領,我們一起來玩一玩,看一看它究竟有什麼本領。

幼兒自由探索

提問:你是怎麼玩的?你發現了什麼?

幼兒:我發現皮球會滾。

師:我們一起滾一滾(引導幼兒朝不同方向滾)皮球寶寶爲什麼會朝不同方向滾。

幼兒:因爲皮球是圓圓的

師:誰還有不同的玩法?

幼兒:我是拍的皮球跳的很高。

師:因爲皮球有彈性,所以我們拍的時候會跳起來。

幼兒一起拍皮球,看一看皮球跳得高不高。

師:你還喜歡什麼樣的皮球寶寶?

幼兒:喜歡花皮球、足球、籃球、乒乓球。。。。。

延伸活動:幼兒到操場自由進行拍球比賽。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有趣的罐頭寶寶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有趣的罐頭寶寶

活動目的:

1、辨別兩種不同的聲音,使幼兒對聲音產生探究的慾望。

2、培養幼兒的操作興趣,發展觀察裏,注意力以及對科學活動的喜愛。

活動準備:

1、空八寶粥罐子、紅豆、米若干

2、錄音機,舞曲音樂

活動過程:

一、介紹新朋友罐頭寶寶。

1、 教師與幼兒拿着空罐頭寶寶一起跳舞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新朋友與小朋友一起來做遊戲。

二、給罐頭寶寶餵食

1、 師:罐頭寶寶與小朋友玩得真高興,可是他們的肚子有點餓了,怎麼辦呢?(喂東西給他們吃)

2、師:你知道罐頭寶寶喜歡吃什麼東西呢?

(讓幼兒隨意地說說罐頭寶寶吃的東西)

3、 師:你們覺得罐頭寶寶喜歡吃這麼多東西,那我們來瞧瞧他們到底喜歡吃什麼,看看你們有沒有猜中了。

教師邊說邊用視頻轉換儀出示米和紅豆

4、 師:你們願意給罐頭寶寶餵食嗎?

後面都是爲罐頭寶寶準備的這些食物,呆會請小朋友來選擇一種食物餵給你手裏的罐頭寶寶吃,然後我們把罐頭寶寶輕輕搖搖,用你的耳朵來聽一叮你手裏的罐頭寶寶會發出什麼好聽的聲音。

幼兒拿好自己手裏的罐頭寶寶到活動室後面給罐頭寶寶餵食,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注意不要讓把食物弄在地上,罐頭寶寶吃好後輕輕地搖一搖罐頭寶寶。

三、分辨罐頭寶寶發出的聲音。

1、 師:現在請小朋友拿好你的罐頭寶寶輕輕地回到自己的坐位,把你的罐頭寶寶藏在椅子下面。

2、 師:剛剛我們給罐頭寶寶餵了好吃的食物,誰願意來讓你的罐頭寶寶發出好聽的聲音。

請幼兒上前來示範用罐頭寶寶發出聲音。

3、 師:這個小朋友的罐頭寶寶發出了什麼好聽的聲音呀!

鼓勵幼兒能用一些簡單的詞來說說聽到的聲音。

4、那你們知道他給罐頭寶寶餵了什麼好吃的東西嗎?

讓幼兒來猜測罐頭髮出的聲音是因爲吃了什麼東西。並用視頻轉換儀來驗證幼兒的說法。

5、請能發出相同聲音的罐頭寶寶來一起唱唱歌。

6、師:誰還願意到前面來讓你的罐頭寶寶發出不一樣的聲音呢?

教師請給罐頭寶寶喂另一種食物的幼兒帶他的罐頭寶寶上前去示範罐頭髮出的聲音,教師引導幼兒能聽清聲音,知道罐頭裏喂的是什麼食物。

四、幼兒相互交換罐頭寶寶

1、 讓幼兒嘗試聽不同的聲音。

師:現在要請小朋友來玩個遊戲,剛纔你們都知道兩種不同的食物餵給罐頭寶寶會發出不同的聲音,請剛剛給罐頭寶寶餵過米的小朋友和剛剛給罐頭寶寶餵過紅豆的小朋友交換一下手裏的罐頭寶寶。

讓幼兒去尋找另外一種聲音的罐頭自己來嘗試傾聽。

五、請幼兒帶着罐頭吃飽了的罐頭寶寶一起運動一下。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車輪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車輪

活動目標:

通過活動,進一步鞏固數字1~~4的實際意義,並能夠靈活地運用。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停車場內》。

活動重點:

進一步鞏固數字1~~4的實際意義

活動難點:

能靈活運用數字1~~4。

活動過程:

1、找不同輪子的車:

出示各種“車”,引導幼兒看看、找找這些車的區別:

――“這兒有許多車,請你們來找一找,它們有什麼不一樣。”

引導幼兒口手一致地數數。

教師對幼兒講述的內容進行小結,強調車輪的數量不同。

2、進停車場:

介紹遊戲的玩法、規則:

――“請你來做小司機,先數數你的車有幾個輪子,再看着停車場上的數字的多少把車子停進去。”

幼兒操作,進行遊戲。

師生共同檢驗是否按每個停車場的要求停放車輛。

教師對幼兒在操作中所用的方法進行小結。

2、按數取車:

教師給幼兒每人一張停車卡,準備遊戲。

師生或幼兒結伴辨認停車卡上的數字。

幼兒按停車卡上數字的大小去取相應數量車輪的車子。

幼兒相互檢驗遊戲的結果。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肥皂

[設計意圖]

春夏季是易發病的季節,也是容易感染細菌的季節。針對這種情況,如何因勢利導讓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是十分必要的。特別是今年,出現了手足口疾病,而且情況非常嚴重,如何對幼兒進行愛清潔,講衛生,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對防範疾病,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就顯得十分重要。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開展了一系列愛清潔的活動,如:有趣的.肥皂、洗手、漱口等活動。《有趣的肥皂》這節活動是通過讓幼兒玩一玩、摸一摸、做一做等方法,讓幼兒瞭解肥皂的外形特徵及它的用途,並瞭解洗手的重要性和正確洗手的方法。在活動中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語言表達力及實際操作能力,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建立良好的的衛生保健常識,促進幼兒身心和諧健康的發展。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用肥皂洗手的良好衛生習慣。

2、通過幼兒的自主探索活動,使幼兒知道肥皂的外形特徵及用途。

[活動準備]

各式各樣的肥皂及肥皂盒若干;各種舊玩具、舊手絹等;吹泡泡玩具瓶(與幼兒人數相等);“我愛洗澡”音樂及磁帶、錄音機;盛玩具的小筐若干;乾淨毛巾(與幼兒人數相等)、盛水的大水盆六個,小方布一塊,剪好的小紅星若干。

[活動過程]

1、《我愛洗澡》音樂,老師與幼兒做動作進入活動室。

(1)老師吹泡泡引起幼兒興趣。

(2)出示肥皂並請幼兒描述。(請幼兒自由發言)

(3)出示多種多樣的肥皂,讓幼兒觀摩。老師引導幼兒觀察肥皂形狀、顏色、氣味,並用手摸摸,說出感覺。(幼兒分別發表自己的意見)

2、幼兒自由玩肥皂、髒玩具等,老師引導幼兒尋找肥皂的小祕密。(幼兒在玩中發現肥皂的小祕密:用手搓能產生泡沫,能溶在水裏、能使髒東西變乾淨……)。引導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發現,老師適時獎勵。

3、引導幼兒正確用肥皂洗手,教育幼兒講衛生。

老師:孩子們,誰來告訴我你平時是怎麼樣洗手的?幼兒講述自己洗手的方法。老師:“想想怎麼樣才能把我們的小手洗的更乾淨?”(與幼兒邊念兒歌邊洗手)

4、幼兒自由吹泡泡,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把各種玩具用清水沖洗乾淨

[活動點評]

此次活動幼兒對“玩肥皂”極感興趣,通過自主的探索,發現了肥皂好多小祕密,能溶在水裏,有的有香味,有的有藥味,搓在手上會起很多的小泡沫,能除菌……玩玩樂樂中瞭解了肥皂的用途,並學會了如何正確地用肥皂洗手。活動過程中發現:(1)個別幼兒只顧玩玩具而忽視了探索肥皂的小祕密,對此,教老師應適時引導;(2)用肥皂洗塑料玩具不太合適。其次,活動中,要引導幼兒儘量不要把水弄到衣服上,灑到地面上,培養其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附兒歌:洗手歌

小朋友,來洗手,

捲起袖,淋溼手,

抹上肥皂搓呀搓,

清清水裏洗呀洗,

再用毛巾擦一擦,

我的小手真乾淨。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有趣的核

教材分析】

“核”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看見,如西瓜籽、蘋果核、南瓜籽、梨核等等。這些核幼兒看是經常看見,也非常熟悉,卻沒有把它當成一回事。然而對植物的由來、變化卻充滿了好奇心,有着強烈的探索慾望。因此,組織有關果核的教學活動不但幼兒能夠接受而且能滿足幼兒的求知慾望,培養觀察、探索能力且具有一定的挑戰性。這完全符合《綱要》的精神即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既符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

【教學目標】

1、在找找、看看、說說、做做中鼓勵幼兒自主探索果核的祕密。

2、在交流中能注意傾聽,聽懂別人的意思。

3、認識幾種常見的核,知道種子的簡單生長過程。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核。

活動難點:種子的簡單生長過程。

【活動準備】

1、各種果實的圖片。

2、各種果實及果核蘋果核,桔子核,西瓜籽,南瓜籽,葵花籽、柿子核等若干。

3、故事圖片一套。

【活動過程】

一、出示果核,引發興趣

1、提問啓發、幼兒自由議論。

(1)這是什麼東西呢?教師傾聽幼兒的議論呀,是垃圾,不對,是核,是籽,這是蘋果核,我在家看到過的……

(2)引出名稱果核:它們長得怎樣?

幼兒自由想象,大膽回答問題。

2、提問:果核有用嗎?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大膽回答問題。

二、看懂圖意,瞭解果核。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2、幼兒交流對圖的理解

老師輔助提問:樹上的蘋果和地上的蘋果一樣嗎?小雞有什麼變化?爲什麼呢?

3、老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

4、教師提問,蘋果發生了什麼變化?小雞呢?

三、剝開果子,探索果核

1、原來果核都是有用的,那我們找找這些果子是否都有果核?

幼兒自由探索有的用剝,有的咬,有的切找果核,並自由的議論。

2、交流找到的果核,看看是誰的寶寶?

3、引導幼兒說一說自己的發現。

四、自主商議,繼續探索

根據幼兒興趣去找找果核的媽媽,看看找對了嗎?

遊戲活動:果核找家

這些果核的家在哪裏?去找找它們的家。幼兒手拿果核,自由配對。

活動延伸:

讓幼兒回家後種果核。

附故事:秋天到了,蘋果樹上結滿了蘋果,秋風輕輕一吹,蘋果隨風輕輕地搖擺。突然,一隻蘋果從樹上掉了下來,正好落在小雞的身邊,小雞問:“你怎麼啦?”蘋果說:“我長大了,熟透了,所以才掉了下來。”過了幾天,蘋果漸漸變成茶色了,軟軟的,象一攤泥,小雞着急說:“你生病啦?”蘋果說:“不,我已經是蘋果媽媽了,我正在腐爛,好讓寶寶鑽進泥土裏,生根發芽。你明年再到這裏,就能見到我的孩子了。”到了第二年,原來的小雞已變成了神氣的小公雞了,他沒有忘記和蘋果媽媽的約定,等到他再來時,已發現在原來的地方已經長出了一棵小蘋果樹了。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教案――有趣的紙船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有趣的紙船

活動目標

1、喜歡操作,體驗操作的快樂。

2、初步瞭解不同的紙產生的吸水速度不同。

3、樂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1)已認識皺紙、蠟光紙等多種紙。

(2)已學會折雙體船。

2、材料準備:

(1)各種質地的紙已摺好的紙船。

(2)盆、抹布。

活動過程

1、引出課題,激發興趣。

(1)出示兩隻紙船,引導幼兒觀察紙船分別是用什麼紙折的。

(2)預測兩隻紙船同時放在水面上,會怎麼樣?

2、幼兒第一次實驗,並表達實驗中綠色皺紙折的船先沉。

3、尋找原因:爲什麼皺紙折的船先沉?

通過兩張紙寶寶示意圖,瞭解紙的間隙大,吸水就快,反之,則慢。

4、幼兒再次操作,發現報紙、蠟光紙、餐巾紙等不同紙產生的吸水速度不同。

5、遊戲結束。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有趣的紙船

幼兒園小班皮球教案13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多種方法玩皮球,體驗參與體育活動的樂趣。

2、讓幼兒在觀察,比較中學習,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二、活動準備

1、人手1份皮球,體操圈;

2、指偶1個。

三、活動過程

1、遊戲“小鴨拍皮球”

師:“小朋友,我們來玩拍皮球的'遊戲,好嗎?你們做皮球,我來拍。”

2、引導幼兒用多種方法玩皮球

(1)、幼兒獨自玩皮球

師:“你們的耳朵真靈,我要送禮物給你們了,這是什麼呀?”

師:“你們會玩皮球嗎?皮球可以怎麼玩,誰來說一下。”(幼兒練習)

師:“還可以怎麼玩呢?誰來說?”

幼兒練習拋接球,夾球走,接球。

(2)、兩個人合作玩球

師:“剛纔我們是自己在玩皮球,現在我們來找一個好朋友一起玩,好嗎?”

師:“請你們先試一試兩個小朋友可以怎麼玩?”

幼兒練習滾接球,合作抱球走等。

師:“我們變成小火車吧!”

(3)、藉助器械玩皮球

師:玩的有點累了,我們坐在皮球上休一下吧!(集中)

師:你們看,這是什麼呀?(皮球)

師:誰來試一試,體操圈和皮球可以怎麼玩遊戲呢?

1名幼兒

示範,其餘幼兒練習。

3、結束活動“開火車”

師:“小朋友想的辦法真多,我也來想一個好辦法。我們來開火車吧。請你們把皮球放在體操圈裏,我們繞着走。”

師:“嗚……火車到站了。”

幼兒園小班皮球教案14

活動目標

1.幼兒學會比較物體的大小,能用“大”或“小”來表述物體。

2.體驗物體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1.各種實物:如雪花片大、小,皮球大小等,大小筐各一隻。

活動過程

一、比比哪個大,哪個小

1.逐一出示各種實物(如碗,皮球等)每種大小各一個。

提問:這是什麼?哪個大?哪個小?

2.再出示大小籃子各一隻

請幼兒按大小給實物分類,大的放在大的籃子裏,小的.放在小籃子裏。

二、遊戲:聽口令舉雪花片

請幼兒每人拿一種圖形雪花片,大小各一片,聽教師的口令舉雪花片。

如舉大的圓形雪花片,舉小的正方形雪花片等等。

三、遊戲:揀皮球

1.幼兒圍在皮球周圍念兒歌。

小小皮球真調皮,一眨眼兒跑掉了。

唸完兒歌后,教師把大小皮球向四周滾出去,幼兒分散撿皮球,

撿到皮球后說,“我撿到一個大(或小)皮球。”

2.出示大小筐各一隻,請幼兒先想一想自己的皮球應放在哪個筐裏,然後把自己的皮球放到筐裏。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小貓玩球

家都是能幹的小朋友,現在現在讓我們帶着小花回家吧!”(播放音樂《郊遊》)原路返回。

幼兒園小班皮球教案15

活動目標

1、學習拍球,拋接球,滾球,踢靜止球等多種球的玩法,發展幼兒的綜合運動技能。

2、培養幼兒對玩球和體育活動的興趣,發展幼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

3、培養幼兒合作意識,提高幼兒合作能力。

4、通過想各種玩球的方法,發展幼兒的想象力。

5、懂得遵守遊戲規則,感受參加集體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平整寬闊的場地,彩色的小皮球。

活動過程

一、教師和幼兒一起做準備活動,邊唱兒歌邊活動四肢秋天天氣真好,(雙手高高舉起,左右搖擺。)菊花都開了,(兩手張開放在下巴下,像兩片小葉子)菊花朵朵對着我們彎彎腰,(做彎腰動作)秋姑娘飛來了,對着我們笑。(張開雙臂學秋姑娘飛。)小白兔兒一跳一跳又一跳。(學小白兔跳)

二、導入1、以歌曲《大皮球》導入,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大皮球,圓又圓,拍一拍,跳一跳。拍的輕,跳的低。拍的重,跳的高。我的`皮球接住了!

三、教師示範幾種球的玩法,指導幼兒自由玩球。

1、滾球幼兒圍着大圓圈,教師站在圓圈的中間,帶領幼兒滾球、

2、追球兩名幼兒一隻球,甲幼兒爲滾球人將球滾出,乙幼兒爲追球人,當甲幼兒將球滾出後,乙馬上向前去追球,追到球后交換角色。注意球要挨地滾動。

3、反彈球兩名幼兒一隻球,一人將球往地上用力拍,球往上反彈時,對方立即去接住球。然後交換角色,繼續玩。

4、滾球過門兩人一球,一幼兒兩腿開立做球門,另一幼兒距三米處,對準球門滾出球,進球爲勝,交換角色,繼續進行。

5、我來拍,你來接兩名幼兒一隻球,幼兒甲邊拍球邊說:“一二三四五,請你來接住。”當說到“住”時把球拋給幼兒乙,幼兒乙接着球后,邊拍球邊說:“一二三四五,請你來接住。”將球再拋給甲。

活動延伸

幼兒回家後,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玩皮球,並把自己學習的新玩法表演給爸爸媽媽看,請爸爸媽媽也表演幾種新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