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優質教案(彙編15篇)

幼兒園優質教案(彙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2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優質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優質教案(彙編15篇)

幼兒園優質教案1

學具介紹

●學具名稱:印章組

配有8種印章,有着有趣可愛的圖案(葉子、花朵、兔子、鴨子、小魚、汽車、愛心、五角星),還配備了兩盒不同顏色的印泥。

數學功能

數:默數、按數印章、接着數、認識數序,呈封閉狀排列物體的數數。

排序:模式排序、填空排序、創造性排序。

使用策略

1.適用性

可根據不同年齡段的數要求或主題內容的需要,選擇不同數量或圖案的印章。

小班:可一一對應的印章,進行手口一致的點數練習,如一隻小貓喂一條魚。

中班:可進行各種數數方法的練習。

大班:加法意義的理解。左邊印3朵藍花,右邊印5朵紅花,一共有8朵花,3+5=8。

2.呈現方式

(1)同一數數內容下的不同形式的操作材料,材料多而不重複,且具有層次性,讓幼兒積累多次數數的經驗,及擁有反覆練習數數的機會。

(2)可以印章的輔助材料

情景性輔助材料:小貓釣魚、小貓曬魚乾、小兔子吃蘿蔔,給小動物穿新衣服,串項鍊。

較抽象性輔助材料:印章“上班”、印章“開火車”。

3.教師的指導策略

我們可以從幼兒選擇材料、如何操作的過程中,發現幼兒智力的現有水平,及幼兒面對新的挑戰時的解決方法,以瞭解本班幼兒數經驗的積累方式。

(1)幼兒選擇不同的操作材料後,有着不同的反應,其實無論哪一種方式,都是中班幼兒年齡特點的體現,幼兒往往會選擇自己最有能力完成的材料,增加了幼兒學數的興趣;也培養了幼兒觀察、理解的能力,爲以後學習習慣的養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有利

於培養幼兒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2)同時我們還可以發現不同水平的幼兒所呈現出的數數方式也是不相同的。有的還停留在小班的水平——手口一致的點數,有的可以通過目測、默數等方法進行數數,有的對抽象的數字已經很敏感,有的對數字實際表示的意思還不太理解……我們可以根據幼兒的情況,及時地跟進或調整接下來的其他數活動。

(3)在排序活動中,我們最關注的是幼兒排序的持續性,往往很多幼兒排到最後的時候模式就已經完全不一樣了。通過觀察我們發現使用印章時,似乎幼兒排序的持續性能堅持得更久一些。但在印章時,也需要儘量只在模式中的兩個(三個)印章,讓能力較弱的幼兒可以直接拿取印章,不在選擇印章上造成干擾,避免他們在選擇的過程中遺忘模式。

實踐案例

活動名稱:農場裏的好朋友(中班) 北蔡幼兒園施敏

活動目標

1.根據實物、數字和點子的多少來敲印章。

2。發現數序暗示,根據需要來敲印章數量,完成數序列。

活動準備

印章組、情景操作紙張若干。

活動過程

一、逛逛農場——引發使用印章興趣

1.出示背景圖,這是哪裏?誰會住在裏面?

2.你怎麼知道這是小兔子、小鴨子、小魚住的地方?

3.誰想請小動物住進去的?(初次使用印章)

二、給小動物餵食——數字和點子的多少,來敲印章

1.情境導人

住進新家真開心,小動物們開始請朋友來做客。

2.敲小兔印章

——看看小鴨子的好朋友是誰?(出示胡蘿蔔)小鴨會請誰來?爲什麼?

——每隻小兔吃一根胡蘿蔔,能請幾隻小兔呢?

——幼兒根據實物多少敲小兔印章。

3.敲小魚印章

——看看小魚在哪裏做遊戲?(出示泡泡“點子”)

——每條小魚都躲在一個泡泡後面做遊戲,能來幾條小魚呢?

——幼兒根據點子多少敲小魚印章。

4.敲小鴨印章

——看看小兔子爲小鴨子準備的是什麼?(出示小魚羣,數量控制在10以內)

——每隻小鴨吃一條小魚,能請幾隻小鴨呢?

——幼兒根據實物多少敲小鴨印章。

三、小動物乘火車——發現數序暗示,根據需要來敲印章數量

1.吃的真飽!小動物們決定出門走走玩玩,他們要乘什麼車?小動物該怎麼乘車呢?

2.幼兒自主解讀操作材料,發現數序,根據需要來敲印章。

3.集體驗證。

幼兒園優質教案2

活動目標:

1.進一步鞏固墊步、踏點步、進退步,學習一步一點組合的舞蹈動作。

2.嘗試創編舞蹈動作,體驗和表現新疆舞蹈挺拔的姿態。

3.在舞蹈過程中,體驗舞蹈的樂趣及快樂。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啓發幼兒按照原歌詞的結構,創編新歌詞並演唱。

活動準備:

自制新疆帽若干(幼兒人手一頂)、電腦錄製音樂《達板城的姑娘》。

活動過程:

1.律動入室,帶動孩子的積極性。

2.學習新疆舞,體驗和表現新疆舞蹈挺拔的姿態。

(1)教師跳起新疆舞,引起孩子的興趣。

師:小朋友,剛剛我們進場時做的動作是哪個舞蹈裏的?今天我還想爲小朋友表演一個新疆舞,名字叫《達板城的姑娘》,想看嗎?請小朋友仔細看看,老師都用了哪些小朋友學過的基本步伐。在我跳舞的時候,請小朋友爲我拍手伴奏好嗎?

(2)進一步鞏固墊步、踏點步、進退步。

師:喜歡老師跳的舞嗎?剛剛老師跳的舞蹈裏哪些是小朋友學過的動作。

(個別幼兒用動作表現出來,全體小朋友練習鞏固)

(3)學習一步一點組合的舞蹈動作。

師:還有哪些動作是我們沒學過的?

教師示範一步一點組合動作,並分解動作教給幼兒。

a)我們先來學學腳的動作,先一腳往前踏步,然後另外一隻腳在旁邊點地,好我們一起來一步一點。(孩子練習動作)

b)做得真好,我們再來學學手的動作。(孩子練習動作,教師指導不正確的動作。)

c)"做得太美了,我們一起把手和腳的動作連起來做,看看哪一個小朋友跳得最美。"(孩子練習整體動作)

d)聽音樂完整地練習。

3.嘗試創編舞蹈動作。

(1)再次觀看教師表演,引導幼兒創編動作。

師:這次和上次跳的哪裏不一樣?還可以替換一些更好看的動作,你想到了什麼動作請你試一試。(請個別孩子在集體面前示範,並讓其他孩子跟着學習。)

(2)請全體孩子跟着音樂把自己想的動作跳一次。

4.全體幼兒跟着音樂完整地跳舞。

(1)"好,現在請你們聽着音樂跳舞。看哪一個小朋友能用上自己編的動作和新學的動作連起來一起跳。"(教師巡迴指導,糾正不正確的姿勢)

(2)戴上新疆帽聽音樂再跳一次舞蹈。

師:"我爲你們準備了一些小禮物要送給你們,現在請你們去把小禮物帶上吧,我們一起來跳舞吧。"(孩子跳舞)

5.離場。

"孩子們,今天我們玩得可真高興,我們把這份喜悅帶給其他的小朋友好嗎?"(教師與幼兒一起離場)

幼兒園優質教案3

一、活動目標:

1.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2.懂得要愛惜糧食。

3.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4.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二、活動準備:

ppt課件:不良費糧食。

三、活動重難點:

知道糧食是農民伯伯辛勤勞動的成果,不能浪費糧食。

四、活動過程:

1.通過談話引出本課主題。教師播放課件圖2,然後向幼兒提問:這些是什麼?(餃子、饅頭、包子、蛋糕)知道他們從哪裏來的嗎?(農民伯伯種出來的。)·教師引導幼兒相互討論,自由交流。幼兒回答後教師給予表揚。

2.教師教師播放課件圖3-5《糧食來之不易》,讓幼兒瞭解香噴噴的米飯是怎樣來的?學習兒歌《愛惜糧食》

3.教師教師播放課件圖6-7圖《糧食來之不易》,讓幼兒瞭解包穀、小麥的生產過程,知道種糧食很辛苦,要經過犁地、選種、播種、施肥、田間管理、收割等多道工序。·教師:農民生產糧食的過程是怎樣的?(艱苦的。)我們吃飯時,應該怎樣做呢?幼兒討論後回答。

4.教師教師播放課件圖8-9圖《議一議》,說說誰做得好。教師小結:糧食來之不易,是農民伯伯辛苦種出來的,所以用餐時我們一定要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不浪費糧食,能吃多少盛多少。

5.結合幼兒的平時表現,教師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應該怎樣做。

活動反思:

進餐是孩子們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針對我班幼兒目前進餐時"不想吃"、"不會吃"、甚至"吃一半、掉一半"的現象進行《不浪費糧食》的社會活動,通過活動使我們的寶寶懂得要珍惜糧食。在這次活動中我通過幻燈片引導孩子們觀察米飯、饅頭的由來,觀察小麥和包穀的生長過程和農民伯伯勞作的場景,不學習兒歌《愛惜糧食》,讓寶寶們體會到了糧食是農民伯伯辛苦勞動的成果,小朋友在吃飯時不能掉飯粒、剩飯菜,要愛惜糧食。當然這種社會性的情感教育對於小班孩子來說相對不太好理解,爲此我們結合孩子們的日常進餐繼續開展這一教育。

在平時進餐時,我們耐心地指導孩子們正確的握勺方法,培養他們安靜進餐、細嚼慢嚥的好習慣,並引導寶寶回顧社會活動《不浪費糧食》,幫助幼兒瞭解飯菜的由來,使孩子們逐步懂得尊重勞動者的勞動。通過我們反覆的指導,有效的表揚與獎勵,使孩子們提高了自身的能力,增強了孩子們對他人的尊重,從而讓孩子們真正感悟到"不浪費糧食、從我做起"。

幼兒園優質教案4

活動目標:

1、欣賞各種郵票,感受郵票的豐富性和趣味性,瞭解郵票的作用。

2、體驗自己繪畫郵票的樂趣。

3、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重點:瞭解郵票的用途以及相關的知識。

難點:自己動手製作一張屬於自己的郵票。

活動準備:

1、PPT課件《各種各樣的郵票》

2、與幼兒一起收集各種用過的郵票。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興趣。

出示信件師:小貓咪寫了一封信給我可是不知道怎麼了,它又被退了回去,郵局的叔叔說,小貓咪的信上少了一樣東西,所以不能郵寄。你們猜猜看,小貓咪的信上少了什麼呢?

猜謎語並揭示答案:你們認識它嗎?它是什麼?

二、觀賞郵票。

師:小朋友,你見過郵票嗎?你見過的郵票是什麼樣的?

幼兒自由發言,教師總結郵票的作用與組成。

師:郵票有很多種,上面的圖案也各不一樣。老師也爲你們準備了郵票,看一看,說一說,郵票上面有什麼。找一找,郵票上有沒有不同的地方。

着重看圖案、內容、價錢師:小朋友,和你身邊的朋友把郵票放在一起看一看。郵票上有相同的地方嗎?把相同的地方找出來。(都是矩形、有圖案、齒孔、中國郵政、CHINA、數字)

三、再次觀賞郵票,認識票號和票種。

師:現在我要請小朋友來看看我的郵票,咦,怎麼在這下面還有一行數字20xx-3,這表示什麼意思呢?(這是郵票的票號,表示這是20xx年的第3套郵票)師:在票號的後面還有一行數字(4-1)J這又表示什麼呢?

師:對了,這是郵票的票種,4表示這套郵票有4張,1表示這是第1張,還有第2張第3張和第4張。

師:J是紀念郵票的縮寫,還有字母T是特種郵票的縮寫。

觀賞最早的郵票。

四、欣賞集郵冊。

師:小朋友,郵票好看嗎?喜愛郵票的人們會把郵票收集起來,專門放在一個本子裏,這個本子就叫“集郵冊”,小朋友帶來了郵票,老師也帶來了很多集郵冊,等一會兒我們可以再看一看,注意,不能把郵票拿出來,翻的時候要輕輕地,要愛護郵票。

師:郵票收集起來有觀賞性,以後還有升值的空間。

五、幼兒設計郵票。

師:小朋友們,你們想來設計一張屬於自己的郵票嗎?你可以畫上一件有意義的事情,還可以畫上人物,也可以畫上你見過的比較漂亮的建築,最後也請你爲你的郵票寫上郵資、年份等等。別忘了還有四邊的齒孔也要畫上,這樣就可以剪下來保存。

活動反思:

旨在讓孩子們瞭解郵票的基本特徵和用途,然後嘗試按自己確定的類別,自制模擬紀念郵票。引起幼兒對郵票的興趣,感受郵票圖案的漂亮。儘管現在人們已經不太通信,但是郵票作爲一種文化,可以給孩子太多的文化感受。

幼兒園優質教案5

 活動目標

感受保護眼睛的重要性,注意用眼衛生。

瞭解眼睛的功能,知道常見眼病發生的原因。

學習預防眼病的辦法。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眼睛變紅了》故事視頻;“保護眼睛”組圖。

材料準備:鏡子(每組一個)。

 活動過程

發放材料“鏡子”,鼓勵幼兒觀察自己的眼睛,討論眼睛的構成及作用。

1.出示材料“鏡子”,鼓勵幼兒觀察眼睛的構成。

——看一看你的眼睛,圓圓的部分是什麼?(眼珠)

——白色的部分是什麼?(眼白)

——閉上眼睛再睜開,想想是什麼幫助我們完成這個動作的?(眼皮)

——眼皮上方,幫助我們擋住風沙的是什麼?(睫毛)

2.引導幼兒自由討論眼睛的作用。

——我們的眼睛是用來做什麼的?

——如果沒有眼睛,我們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

小結:我們的眼睛是由眼珠、眼白、眼皮、睫毛組成的。眼睛是我們的視覺器官,沒有眼睛我們就不能讀書認字、看圖賞風景,沒有眼睛我們什麼也看不見。

播放故事視頻《眼睛變紅了》,引導幼兒瞭解眼病發生的原因。

——小朋友飛飛有一雙漂亮的眼睛,可是最近他的眼睛生病了,這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來看看吧。

——飛飛的眼睛得了什麼病?

——你覺得飛飛爲什麼會得紅眼病?(用髒手揉眼睛)

——爲什麼其他小朋友也得了紅眼病?

小結:用髒手或髒手絹擦眼睛會把細菌帶到眼睛裏,引起紅眼病、沙眼等眼部疾病。紅眼病會傳染,要及時治療。

出示組圖“保護眼睛”,鼓勵幼兒判斷圖中小朋友的做法是否正確,並學習保護眼睛的方法。

——小朋友在做什麼?

——他/她的做法是對的嗎?爲什麼?

小結:眼睛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我們要注意用眼衛生,學會用正確的方法保護它。

活動延伸

日常活動

日常活動中,要提醒幼兒的用眼衛生。

家園共育

家長陪同幼兒觀看“寶寶巴士兒歌”——《誰愛揉眼睛》,進一步瞭解揉眼睛的危害,培養幼兒愛護眼睛的好習慣。

附【故事】

眼睛變紅了

飛飛有一雙漂亮的大眼睛。可是,最近飛飛養成了一個壞習慣,他總愛用手揉眼睛。

戶外活動時,飛飛正在拍皮球,忽然用他髒乎乎的小手去揉眼睛。老師看見了,提醒他不能用手揉眼睛。飛飛聽了點了點頭,可他已經把眼睛揉紅了,臉上也弄得髒乎乎的。飛飛只好扔下喜歡的皮球去洗臉。

飛飛急着去玩皮球,洗完臉隨手扯下一條毛巾就擦,其實這條毛巾不是他的,是樂樂的。

過了兩天,飛飛沒有來幼兒園。原來飛飛生病了,得的是紅眼病。又過了幾天,樂樂也得了相同的病。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嗎?

幼兒園優質教案6

功能:

1、發展直線跑的能力;2、滿足運動、審美、娛樂和模仿需要,發展審美和模仿能力,愉悅情緒;3、鞏固和豐富對燕子的認識,增強愛燕情感;4、培養友誼感;5、發展行爲目的性和注意能力。

玩法:

畫兩條相距15-20米平行線,一邊爲家,放一排健身圈當燕巢;另一邊爲草場,放幾盆盆花。幼兒蹲在“燕窩”內當小燕,一人一個窩。遊戲開始時,錄音機播放樂曲,同時媽媽(由教師當)說:“天亮了!小燕快起來跟媽媽去練飛、學捉蟲!”幼兒一齊跑出跟着跑向草場先跟燕媽媽學小燕舞,然後自由玩耍。聽到雞媽媽大聲叫:“下雨了!快回家!”小燕快速跑回燕窩。遊戲可設置小花貓角色,小燕外出時小花貓偷走一些燕窩。小燕跑回先找到窩的可邀請沒找到窩的小燕到自己窩來。

規則:

1、燕媽媽說完“學捉蟲”和“快回家”時才能跑出和跑回。

2、別人不邀請不準進到人家的窩裏去。

指導建議:

1、此遊戲由搭窩、外出、學習、返窩、助友五個活動構成,外出和返窩是主體活動。這五個活動都是由操作活動、動機和目的、對象、自控和環境與結果等要素構成。六個要素是相互聯繫和相互影響的。六個要素都有各自的發展功能。它們也都是可以變化的。要深入研究和發揮它們的功能,要充分利用它們的可變性創編新玩法,在創編遊戲中發揮和發展幼兒的創造潛能。

2、此遊戲的動作包括跑、取放健身圈、舞蹈和一些模仿活動。跑的動作是實現遊戲目的主要動作。跑的動作可以是自然跑,也可用模仿跑、舞蹈步;可以分散跑,也可2人結對跑、排隊跑;可統一跑的動作,也可由幼兒自由選擇。跑法是根據教育目的來選擇的。舞蹈動作可由教師教,也可引導幼兒自由選擇或創編。其內容可以是反映小燕活動的,也可由各種跑的動作組合而成的。

3、幼兒返窩時有的是邊跑邊找窩,直接向所找的窩跑去,有的是隨大家跑回,到家後再找窩,這反映幼兒的行動目的性的差異。教師應引導幼兒聽到返回信號後就找窩,使跑有目標,提高行動的目的性。

4、有些幼兒見身前的窩已有人時不能馬上往別處找空窩,這反映幼兒缺乏活動經驗和思維靈活性差。教師可提示“附近窩裏都有人怎樣辦?”讓幼兒思考或討論,也可以在活動中及時提示幼兒快往別處找窩。

5、可鼓勵幼兒自己找好窩後,要幫助沒找到窩的同伴找窩,或請他到自己的窩裏來,以培養互相關心、樂於助人的好品德。

6、“家”與“草場”的距離不宜少於10米,並應逐步加大距離。

幼兒園優質教案7

活動目標

能夠辨別並模仿不同的聲音。

能夠聆聽各種聲音,嘗試用聽覺感受世界。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各種各樣的聲音”音頻;“各種各樣的聲音”組圖;“家”、“飯館”、“公園”情境圖片。

活動過程

播放音頻及組圖“各種各樣的聲音”,鼓勵幼兒猜測這是什麼聲音,並模仿這些聲音。

——猜一猜,這是什麼聲音?

——你會模仿這個聲音嗎?試一試吧。

小結:我們聽到了溪流聲、海浪聲、動物的叫聲等等,當我們用聽覺去感受這個世界時,世界變得很動聽。

出示情境圖片“家”、“飯館”、“公園”,引導幼兒找一找這些場景裏的聲音並嘗試模仿這些聲音。

——找一找家裏有哪些聲音?你能模仿一下這個聲音嗎?

——找一找飯館裏有哪些聲音?你能模仿一下這個聲音嗎?

——找一找公園裏有哪些聲音?你能模仿一下這個聲音嗎?

組織幼兒尋找“聲音在哪裏”,鼓勵幼兒猜測聲音的來源並帶領幼兒進行驗證。

帶領幼兒去幼兒園的廚房尋找聲音。

——你聽到了什麼聲音?

——你覺得這是什麼東西發出的聲音?

——你猜對了嗎?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帶領幼兒去幼兒園的戶外活動區尋找聲音。

——你聽到了什麼聲音?

——這個聲音在哪裏?

——你帶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溫馨提示

帶領幼兒玩“聲音在哪裏”的遊戲時,請提醒幼兒不發出聲音,仔細傾聽周圍環境的聲音。

幼兒園優質教案8

教材分析:

中班幼兒懂得要幫助別人的道理,但日常生活中容易忽視別人的情緒,缺乏關心、體貼、幫助他人的方法。本次活動利用發生在幼兒的身邊事,結合實際情境,提醒幼兒關注他人的情緒,瞭解他人的需要,鼓勵幼兒給予他人適當的關心和幫助。

活動目標:

1、能關注周圍人的情緒,有關心、體貼的表現。

2、善於發現身邊的愛心事例,能用基本完整的語言介紹給同伴。

3、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學習材料”操作材料②,“幼兒學習材料”一《我的想象),《幼兒素質發展課程?多媒體教學資源包》課件 33。

2、提前收集幼兒幫助周圍人的照片,佈置圖片展。活動建議:

一、播放課件,請幼兒欣賞《迷路的小花鴨》,激發幼兒關心、幫助別人的願望。

提問:歌曲裏面唱了一件什麼事?小花鴨找不到媽媽心情是怎樣的?誰幫助了它?找到媽媽後小花鴨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小朋友的心情是怎樣的?

引導幼兒瞭解小花鴨遇到困難及被人幫助後心情變化的過程,感知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都是快樂的。

請幼兒圍繞“歌曲中的小朋友是個怎樣的孩子”展開討論。

小結:有愛心的小朋友會用關心、幫助別人的方法讓自己的愛心像小天使一樣插上翅膀, 傳播到每一個角落。

二、請幼兒參觀照片展,瞭解生活中同伴是如何相互關心、相互體貼的。

1、請幼兒自主觀察照片,說說誰是“愛心小天使”,鼓勵幼兒說明理由。

2、請個別幼兒講述,可根據具體情況請被幫助的小朋友談談自己的感受。

小結:愛心可以給別人帶來快樂和溫暖。

3、爲照片中關心和幫助別人的小朋友頒發“愛心小天使”徽章(操作材料)。

4、鼓勵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講述自己身邊的愛心事件。

請幼兒回顧講述生活中自己的小故事,師幼共同進行評價,頒發“愛心小天使”徽章。請幼兒觀看課件“愛在行動”,瞭解在我們的周圍還有許多人在默默地關心、幫助別人,如爲沒帶雨傘的老人打傘、主動扶起摔倒的人、幫助老奶奶過馬路、撿拾公共場所的垃圾、爲有需要的人讓座等。

活動延伸:

1、請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閱讀《我的想象》第 6 一 7 頂,判斷圖片中哪些小朋友可以得到“愛心小天使”徽章,說明原因。

2、繼續運用“愛心小天使”徽章激勵幼兒平日在幼兒園、家裏關注別人的情緒,主動幫助、關心別人。

大班美術借形想象畫《泡泡樂》公開課視頻+PPT課件+教案+課後反思中班科學《變變彩色水》公開課視頻+原版PPT課件+教案+音樂(主題好玩的水)

幼兒園優質教案9

活動目標:

1、掌握故事內容,理解遲到的根本原因。

2、能大膽、多元、有邏輯的講述作爲小學生會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3、體驗歸咎於別人與改正自我兩種態度及行爲的不同結果。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理解故事內容,記清主要情節,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活動知識點:

1、把遲到的原因歸咎與別人:嘟嘟總是遲到,可他把原因歸咎於"媽媽騎自行車太慢,爸爸喊我太晚了'鬧鐘的聲音太輕了",結果同學們都笑他。

把遲到的原因歸咎與自己:自己早點起來,動作快一點。就不再遲到了。

2、大膽、多元、有邏輯性的講述自身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例:我也會遲到,以後我會快快的穿衣服,這樣就不能遲到了。

以後我會早早的睡覺,也不會遲到了。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PPT一:

家長的畫面:爸爸叫他起牀(媽媽煮好飯,叫皮皮吃飯)(鬧鐘響了)。孩子的畫面:穿衣服時慢吞吞,一邊玩一邊穿(皮皮吃飯時左看看右看看,摸摸玩具,慢吞吞的吃飯)(皮皮不起牀,蒙上頭繼續睡)。結果:遲到,小朋友都在上課(小朋友捂着嘴巴笑)。

PPT二:

家長的畫面:爸爸叫他起牀(媽媽煮好飯,叫皮皮吃飯)(鬧鐘響了)。孩子的畫面:穿衣服速度很快(皮皮吃飯時專注,沒有東張西望)(皮皮很快的起牀)。結果:不遲到,小朋友都在操場上游戲。

課件《總是遲到的嘟嘟》

(2)知識準備--前期瞭解作爲小學生可能存在的問題。

(3)場地準備座位坐成U字型。

活動過程:

(一)通過出示PPT"皮皮上學了",引起幼兒--今天早上,小學生皮皮在上學的過程中和他的爸爸媽媽發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情,到底是什麼事情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課件吧!(播放課件1)

(二)通過欣賞課件,掌握故事內容,理解不要把遲到的原因歸咎與別人的道理1、通過欣賞PPT,將難點進行前置。

(1)通過欣賞課件1,初步瞭解遲到的原因--誰願意說一說故事中皮皮和他的爸爸、媽媽發生了什麼事情,結果怎樣?

爸爸叫他起牀。皮皮穿衣服時慢吞吞,一邊玩一邊穿媽媽煮好飯,叫皮皮吃飯。皮皮吃飯時左看看右看看,摸摸玩具,慢吞吞的吃飯鬧鐘響了:皮皮不起牀,蒙上頭繼續睡。

結果皮皮遲到了。

--請小朋友完整的說一說,皮皮遲到的原因是什麼?

穿衣服時慢吞吞,一邊玩一邊穿吃飯時左看看右看看,摸摸玩具,慢吞吞的吃飯鬧鐘響了:皮皮不起牀,蒙上頭繼續睡。

(2)通過欣賞課件2,初步瞭解不遲到的原因--後來,老師告訴皮皮一些不會遲到的好辦法,到底是什麼辦法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播放課件2)--誰願意老師告訴了皮皮什麼好辦法?結果怎樣?

爸爸叫他起牀:快速的穿衣服,有順序的穿衣服。

媽媽煮好飯,叫皮皮吃飯:皮皮低頭專心的吃飯,認真的吃飯鬧鐘響了:皮皮趕快起牀,也不磨蹭結果皮皮沒遲到。

--請小朋友完整的說一說,皮皮沒有遲到的原因是什麼?

快速的穿衣服,有順序的穿衣服。

皮皮低頭專心的吃飯,認真的吃飯皮皮趕快起牀,也不磨蹭(3)通過對比活動,明白遲到的原因是因爲自身的原因。

--請小朋友比一比這兩個故事,你發現了皮皮遲到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自己的行爲改變了。

2、通過欣賞課件,瞭解故事內容,理解不把遲到的原因歸咎與別人的道理。

--小朋友都知道了皮皮遲到的原因,皮皮還有一個好朋友嘟嘟,他是不是也經常遲到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播放課件)

(1)初步整體欣賞故事,瞭解故事的內容--故事的名字叫什麼?

--故事中都有誰?

--故事中發生了什麼事情?

(2)分段欣賞故事,瞭解遲到和不遲到的原因--現在我們來聽一聽故事的第一段,聽完以後小朋友告訴我:嘟嘟遲到的原因是什麼?

--嘟嘟認爲是什麼事情導致他上學遲到了?

--現在我們來聽一聽第二段,聽完以後小朋友告訴我:後來嘟嘟遲到了嗎?爲什麼沒遲到?

(3)整體欣賞故事,理解故事中所蘊含的道理。

--現在我們再來完整的聽一遍故事,聽完以後小朋友告訴我:通過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麼道理?

遇到問題時我們要從自身找原因,不要總是怪別人。

(三)能大膽、多元、有邏輯性的講述自身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再過幾個月小朋友也要進入到小學,做一名小學生了,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不遲到?請小朋友互相說一說!

--誰願意來說一說做一名小學生了,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不遲到?

早睡早起、不睡懶覺、不賴牀穿衣服動作快一點,有秩序的穿衣服早上專心的吃飯晚上收拾好書包2、通過講述活動,瞭解作爲一個小學生可能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作爲一名小學生我們還會遇到哪些問題?怎麼解決?請小朋友互相說一說!

(1)作業、書包忘記拿:晚上自己把書包收拾好,不要讓爸爸媽媽收拾了

(2)和好朋友打架: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不死自己做錯了

(3)考試考不好:是不是上課沒認真聽講,老師講的沒聽懂。

(4)遇到不會做的題目:開動腦筋想問題。

(四)延伸--小朋友剛纔學會了故事,等會區域的時候請小朋友把這個表演出來,請小朋友互相討論一下互相討論一下,下課時把討論的結果告訴我!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一個社會活動《總是遲到的嘟嘟》,故事是幼兒接觸的最多而且也是喜歡的一種文學形式,愛聽故事是幼兒的天性,故事"總是遲到的嘟嘟"內容比較簡單,孩子對於故事內容比較容易理解,在活動中利用提問,讓孩子理解故事內容,激發幼兒的多向思維,逐步引導幼兒根據生活經驗大膽猜測,是幼兒很快融入到故事情節中去,在活動中教師充分的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爲孩子提供了寬鬆的語言環境,效果還是比較好的。

活動最後,我請每天都能早早來幼兒園的孩子說說,怎麼才能不遲到,大家紛紛介紹了自己的經驗。而那些經常遲到的孩子,他們也說了自己的決心,並且要請爸爸媽媽一起監督他們養成這個好習慣。

大班的孩子處在幼小銜接的特殊階段,在這個階段是要爲上小學打好基礎的,而幼小銜接的關鍵不在於教孩子多少知識,而是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這樣才能爲他們的小學學習生活做好準備。《總是遲到的嘟嘟》這個故事非常貼近孩子的生活,孩子們更能領會到故事的意義,也更能幫助孩子找到並且改正自己身上的缺點。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幼兒開始增強準時上學的意識。解決遲到現象,不僅要從種種具體問題入手,更要從認識和態度這一根本問題入手。把遲到的原因歸咎於他人或某個具體問題往往是幼兒容易產生的想法。很多次我問孩子爲什麼會遲到,孩子就會告訴我是媽媽或爸爸的事耽誤的,理由說的一大堆,我經常和家長溝通,家長反映孩子吃飯慢,穿衣服磨磨蹭蹭,刷牙都要半個小時。因此,在上課時,我抓住認識和態度這一關鍵,通過層層深入的討論,真正使幼兒體會到:要想不遲到,只有改變自己。

幼兒園優質教案10

活動目標:

1、複習8的組成,理解8的第一、二組加減含義,會根據算式算出得數。

2、對加減運算感興趣,在遊戲情境中體驗快樂。

3、書寫和表達、動手操作相結合,積極參加數學加減活動。

4、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5、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氣球上打印7的組成;背景小雞的家、8的一二組加減(活動的、書寫的、遊戲的)、記號筆、抹布、花娃娃、夾子、數字1-8

經驗準備:學過8的組成,對7以內加減有一定理解。

活動過程:

(一)複習8的組成(情境——慶祝小雞搬家)

遊戲:放氣球(歌曲問答:氣球上面有題目,我們大家來放氣球,8可以分成1和幾,1和幾組成8……)

(二)集體學習8的第一組加減(情境新房子裏的小雞的顏色不一樣、小雞去玩)

1、根據顏色不同,幼兒理解1只紅小雞和7只黃小雞合起來是8只,引導列式計算1+7=8

2、把小雞位置進行交換,幼兒感知小雞總數不變的道理(鞏固理解加法交換律),引導列式7+1=8

3、分別以1只小雞去玩和7只小雞去玩,引導孩子列式8-1=7和8-7=1,理解減法含義。

4、共同整理朗誦。

(三)探索學習8的第二組加減(情境:看花,爲小雞家門前的花娃娃打扮:用夾子扎辮子)

1、爲花娃娃打扮;根據上面的算式,請你用夾子幫忙算出得數,既紮好了辮子又算出了得數。請大家試一試。

2、把花娃娃送到相應的花園裏。(如2+6=送到8號花園)

3、孩子的經驗作一整理。引發:你爲花娃娃紮了幾個辮子?爲什麼?

得出:2+6=8、6+2=8、8—2=6、8—6=2

4、小結:8的第二組加減。

(四)總結活動

看看花娃娃有沒有哭。(評價對錯)

延伸活動:區域活動中進行練習加減,學做小博士。

活動反思:

給幼兒與同伴足夠交流、解決問題的機會。每當孩子遇到困難,我都會讓他們先自己想辦法,大膽去嘗試。重視區域活動。活動結束後,重視活動延伸的指導,在區域活動中,讓幼兒自由操作並做好記錄。整個活動,盡力體現以孩子爲主,教師爲主導的和諧師生關係。大多數孩子能主動去學、願學、樂學,達到預期的目的。

幼兒園優質教案11

目標

學習按不同特徵(肯定或否定特徵)進行三次逐級分類;培養思維的多角度性。

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遊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準備

《娃娃臉》幻燈片1張(NO.93),如圖示;幾何圖形拼板(同圖中個形狀)各組1份,《娃娃臉》逐級分類練習圖紙(見練習冊NO.11)幼兒每個1張,彩色筆。

過程

(一)找不同

放《娃娃臉》幻燈片,讓幼兒觀察比較:這些圖形娃娃的臉有些什麼不同呢?(大小不同、膚色不同、臉形不同)如按臉的大小或膚色或臉形分類,分別是幾個呢?讓幼兒分類數數(大臉:6個、小臉:6個;紅臉:4個、黃臉:4個,綠臉:4個,圓臉:6個,方臉:6個)。

(二)找相同

每組幼兒將幾何圖形板合作進行分類,分類要求是:先按大的和小的分,然後按圓的和方的分,再按黃的和不是黃的分。

(三)添進去

幼兒各自在《娃娃臉》圖紙上按分類標誌檢查各級分類圖中,少了誰,補畫上去。

建議

(一)可視不同幼兒接受水平掌握分類次數,對進行三次分類有難度的幼兒完成到二次分類。

(二)小組合作用圖形拼板分類是要注意鼓勵每個幼兒都投入,並在分好後請各組推幼兒說說逐次分類的結果。

(三)幾何圖形片可選自《兒童數形寶盒》

課後反思:

整個活動下來,發現幼兒之間在能力上還是有差異的,大部分幼兒能很好地進行比較,但在表達方面上就有所欠缺,部分幼兒不能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在這點上還需要進一步思考,思考如何在數學活動中引導他們大膽講出自己的想法,並幫助他們梳理總結。活動進行的很成功。

幼兒園優質教案12

活動目標:

1、通過抱一抱、握握手等方式表達與同伴間親密友好的關係。

2、學習大膽介紹自己及同伴。

3、體驗與同伴一起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熟悉並基本會唱歌曲《我的朋友在哪裏》。

2、幼兒每一帶一張自己的照片。

3、一棵畫好的“好朋友樹”。

活動過程:

一、遊戲:“猜猜我是誰”。

1、今天楊老師帶來了一個好玩的遊戲,想請小朋友們跟我一起來玩好嗎?

請一名幼兒上前,教師用眼罩矇住其眼睛,再請另一名幼兒到老師這裏來,你要對矇住眼睛的小朋友說說:猜猜我是誰?

2、教師講解遊戲規則。

教師:被猜出名字的小朋友,你說說在我們班你的好朋友是誰?你爲什麼喜歡他(她)?(引導幼兒說一個好朋友的優點或特點)

二、遊戲:“我的朋友在哪裏”,讓幼兒感受同伴間表示友好的方式。

1、請小朋友隨着音樂一邊唱歌,一邊找自己的好朋友。想想他(她)叫什麼名字?長到後想用什麼方式表達你對他(她)的友好?一會兒告訴大家。

(音樂結束後)“你的好朋友在哪裏?跟大家說說他叫什麼名字?”(讓幼兒多說,讓幼兒熟悉並基本會唱歌曲《我的朋友在哪裏》幼兒學習大膽介紹自己)

2、遊戲可以重複進行,提醒幼兒多找幾個好朋友。

三、請幼兒說說是怎樣表示與好朋友之間的友好的。

1、教師:你叫什麼名字?剛纔,你找到的好朋友叫什麼名字?你們是用什麼方式表示相互間的友好的?

2、請幼兒說一說,做一做,同伴間交流表達友好的方式。

四、師生共同佈置“好朋友樹”。

1、教師:我們班新增加一棵樹,我們把自己和好朋友的照片在樹上找個位置貼一起,讓小朋友都知道。

2、幼兒拿出自己的照片,選擇和自己的好朋友貼在一起。

3、向同伴介紹自己和好朋友,並看看其他同伴與好朋友的照片。

4、教師:我們爲這棵樹取個名字吧。(幼兒討論後,取名爲“好朋友樹”。)

幼兒園優質教案13

預設目標:

1、知道秋天樹葉爲什麼會變黃。(難點)

2、能夠更熟練的握筆並進行大面積塗色。(重點)

3、對周圍秋天的景象產生觀察的興趣

4、藉助圖文並茂,以圖爲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5、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準備:

故事一則、毛筆若干、彩色國畫顏料、枯樹葉若干。

過程:

一、跟着夏夏的小黃葉

T:有個小朋友名叫夏夏,她在去幼兒園的路上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讓我們來聽聽看是什麼事。

(講故事)

T:故事裏有誰?(夏夏、小黃葉)

T:小黃葉和夏夏之間發生了什麼事?爲什麼它要跟着夏夏?

T:他們想了一個什麼辦法?

二、我也來幫幫忙

1、T:我們幼兒園也有好多這種小黃葉,它們也需要我們的幫忙,你們願意去幫助它們麼?

T:讓我們也試着用漂亮的顏色幫它們換身衣服吧。

2、T:小毛筆好朋友又要來幫我們的忙了,讓我們和它們打招呼握握手。請你們拿起筆寶寶,看看你們要怎麼拿它纔會讓它們覺得舒服。

(強調握筆姿勢)

T:現在請你們快快幫幫葉子們吧。

三、延伸:想一想

T:最後夏夏考了我們小朋友一個問題,要怎樣讓小黃葉一直是綠色的呢?

T:想不出的也不要緊,回去問一下爸爸媽媽,看看他們的答案你覺得好不好。

教學反思:

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餘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鬆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並及時的梳理與小結。

幼兒園優質教案14

活動目標:

1、梳理和鞏固對動物外形特徵的正確認識,理解它們對動物生存的意義。

2、喜歡探究,願意問爲什麼。

3、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4、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願望。

活動準備:

PPT、問題板等。

活動過程:

一、找找“爲什麼”

1.(出示圖書)孩子們,還記得這本書嗎?書名叫《爲什麼》,裏面藏着一些關於動物的問題,我們來看看,書裏到底問了哪些爲什麼,好嗎?

2.說出自己找到的“爲什麼”(教師根據孩子的回答出示動物,並將問題呈現出來)。把你找到的問題說給大家聽聽!

二、想想“爲什麼”

1、想想、議議“爲什麼”

孩子們,在這些問題中,你知道哪個問題的答案,並告訴大家。

從長頸鹿、大象入手

(1)從長頸鹿入手:爲什麼長頸鹿有很長的脖子。(圖片驗證)

(2)從大象入手:爲什麼大象的鼻子那麼長?大象有嘴巴,爲什麼還需要用鼻子來吃樹上的香蕉和喝地上的水(引導孩子通過觀察圖片發現大象脖子短、腿粗短的特點)?

[體驗]如果沒有那根長鼻子,大象會面臨什麼(讓孩子們學做沒有鼻子的大象,並嘗試摘樹上的香蕉,從而體會長鼻子對於大象生存的重要性)?

大象會用這根靈巧的鼻子做什麼(鼓勵孩子說出大象鼻子的多種用途)?

[過渡問題]還有誰也像長頸鹿、大象一樣,長得很特別,是爲了吃到食物、不餓肚子?

從斑馬入手

(1)爲什麼斑馬身上要有黑白條紋(鼓勵孩子大膽說出答案)?

(2)(邀請孩子們看斑馬在草原上生活的照片)黑白色在草原上很明顯,怎麼能保護自己呢(引導孩子討論分析)?讓孩子談談盯着看斑馬花紋後的感覺。

[體驗]我們來做獅子吧,草原上烈日當頭,在旁邊緊盯不捨的獅子目不轉睛地看着成羣奔跑的斑馬羣時會發生什麼事(鼓勵孩子大膽想象)?

[小結及過渡]用皮毛的顏色來保護自己真是聰明的辦法,像這樣用自己身體的一部分來保護自己的動物還有誰?

從蝸牛入手

(1)爲什麼蝸牛身上要“背”座大房子(鼓勵孩子大膽說出自己的答案,並出示圖片來完善答案)?

(2)看來揹着走的房子真是個好東西,好東西要拿來跟大家分享,把“房子”送給誰呢?送給獅子、送給長頸鹿(讓孩子自由選擇動物“背房子”,並嘗試考慮合理性)……

(3)兇猛的獅子不需要房子保護,長頸鹿個子很大也不需要房子保護,爲什麼唯獨蝸牛離不開這堅硬的小殼呢(蝸牛個子小、身體軟)?

(4)還有哪些軟體動物也是用揹着殼的辦法來保護自己的?

從駱駝入手

(1)爲什麼駱駝背上要有駝峯(看視頻驗證答案)?

(2)駝峯裏面藏了什麼?裏面的東西能供使用多長時間(鼓勵孩子通過觀看視頻,瞭解並回答)?

2、梳理小結“爲什麼”的原因

教師呈現梳理板:邊出示六個動物的外形特徵,邊進行梳理和總結。

每一種動物都有奇特的外形:有的有長長的鼻子,有的有長長的脖子,這是爲了吃到食物;有的有堅硬的外殼,有的有刺眼的皮毛,有的有威風的鬃毛,這都是爲了保護自己;駱駝有駝峯是爲了適應環境吃到食物、保護自己不受傷害、適應自己生活的環境,在大自然中生存下來。

三、看看“爲什麼”

孩子們,《爲什麼》裏還有很多你知道或者還不知道的“爲什麼”,還有許多你想知道的問題答案,我們回教室再去找找問題、看看答案,好嗎?

活動反思:

每一個生活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時代的人,從小就明顯地感受到了科學技術所帶來的種種影響。因此,從小就務必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透過科學教育使學生逐步領會科學的本質,樂於探究,熱愛科學,並樹立社會職責感;學會用科學的思維方式解決自身學習、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這一時期是培養科學興趣、體驗科學過程、發展科學精神的重要時期。

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爲宗旨的科學啓蒙課程。科學素養的構成是長期的,早期的科學教育將對一個人科學素養的構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承擔科學啓蒙任務的這門課程,將細心呵護兒童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和求知慾,引領他們學習與周圍世界有關的科學知識,幫忙他們體驗科學活動的過程和方法,使他們瞭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係,樂於與人合作,與環境和諧相處,爲後繼的科學學習、爲其他學科的學習、爲終身學習和全面發展打下基礎。學習這門課程,有利於小學生構成科學的認知方式和科學的自然觀,並將豐富他們的童年生活,發展他們的個性,開發他們的創造潛能。現將自己在教學中的一點反思談一下。

幼兒園優質教案15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照片、錄像使幼兒知道自己會漸漸長大。

2、幫助幼兒瞭解自己在身體和學習、生活能力等方面的變化。

3、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4、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活動準備:

⑴嬰兒時期的照片(人手一張)

⑵嬰兒時期用過的衣物、物品、寶寶卡。

⑶幼兒時期與照片相對應的錄像、攝像機、電視機、錄像機。

活動過程:

⑴試用自己小時候的物品,感受自己長大了。“這裏有一些東西,是誰的呢?”“請你們來試試,穿一穿,看看你發現了什麼?”(通過試穿小時候的衣物等,使幼兒發現現在與小時候的變化)“這些是你們自己的東西,爲什麼你們會穿不上、用不着呢?”

小結:這些是我們小時候的東西。現在,我們長大了,所以都穿不上,用不着了。

⑵認識寶寶卡、比較小腳的變化“請你們和小時候的小腳比一比,發現我們的小腳變大了、變胖了。我們小時時候的東西也用不着了,因爲我們長大了。”

1)身體上的變化

①量身高、體重,通過現場量身高、稱體重瞭解到現在比小時候長高了、變重了。

②吃飯,通過看小時候媽媽餵奶的照片,再看現在自己吃飯的錄像瞭解到自己長大了。

③牙齒、頭髮,通過看嬰兒期沒有牙齒、頭上光光的照片,再看現在的小朋友用牙齒咀嚼食物,摸摸自己的頭髮感受到自己的變化。

教師總結:你們小時候很小、很輕,沒有頭髮和牙齒,每天吃牛奶和稀飯。現在你們長大了、長高了、變胖了,長出了牙齒,會自己吃許多有營養的飯菜。

2)學習、生活能力的變化

①穿衣服,通過看小時候媽媽抱着穿衣服的照片,感受到現在我們會自己穿衣。(通過看錄像)

②走、跪、拍球,幼兒看錄像裏的自己在走路、跑步、左右手拍球等,感受到自己長大了。

③搭積木、畫畫,通過看錄像知道自己會玩各種各樣遊戲、會畫畫。

總結:我們小時候什麼事都要爸爸、媽媽幫忙,現在我們長大了,都能自己穿衣服、自己走路、拍球、和小夥伴一起搭積木,還會畫畫、玩油泥,學會了許多本領。

⑷讓幼兒知道自己還會長大,學到更多的本領。“你們的本領是和誰學的?在哪裏學的?”“你們還會長大嗎?長大了會怎麼樣?”(會認識更多的朋友,學更多的本領……)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選材貼近幼兒生活,組織形式也較新穎,在活動中,幼兒興趣濃厚、參與度高,尤其是在講述自己長大的變化時都搶着講述,樂於與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成長。所以這次活動開展得比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