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範文錦集5篇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範文錦集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8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範文錦集5篇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培養熱愛家鄉的情感。

2.積極參與遊戲活動,大膽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3.提高對社會公德的判辨能力,萌發做文明市民的美好願望。

4.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5.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活動準備:

1.水彩筆,白紙,對錯牌,記錄板,小紅花。

2.幼兒對我們生活的地方,有一定的瞭解,對於一些公關禮儀也有一定的認識。

活動過程:

一、觀看視頻,談話導入。

1.播放贛榆縣最繁華、幼兒都經常去的地方的視頻讓幼兒觀看。

師:“你們來過這裏嗎?這是哪裏?我們的家鄉叫什麼名字?你們覺得家鄉美嗎?哪裏美?”

2.教師繼續播放視頻,幼兒欣賞。

3.師:“片中有哪些景點,你還知道哪些景點?看完視頻後你有什麼感想?”

4.教師小結贛榆的美景。

(利用視頻導入,引起幼兒興趣。在活動中適當的問題談話,可以發展幼兒的思維,傾聽能力及口語表達能力。孩子直觀欣賞,培養熱愛家鄉的情感。)

二、觀察行爲圖片,幼兒分辨是非。

1.師:“看了視頻,我和你們一樣,都覺得贛榆越來越美了,那你們知道爲什麼贛榆越來越美嗎?”

2.師:“贛榆的美麗和我們每一個都分不開,只有我們每個人都熱愛這座城市,愛護我們的環境衛生,做一個文明的好市民。平時,我見過不少市民,我把他們的行爲拍了下來,請你們來當評判員,看看他們做的對不對?”

3.展示圖片,幼兒分組討論,並進行搶答比賽。(師介紹比賽規則,要求幼兒嚴格按照規則進行比賽。)

4.總結出文明市民的標準。(守法,講衛生,愛護公物,舉止文明,幫助他人,健康生活等)

(通過分組遊戲競賽的方式,對社會公德有一定辨別是非對錯的能力,並總結出爭當文明市民的標準。)

三、學做一名好市民。

1.討論:如何做文明小市民。

(通過討論,幼兒進一步瞭解了做文明市民的標準。)

2.那我們把剛纔討論的結果畫下來,貼到我們的作業欄,提醒別人也要做文明的市民!

(孩子們把自己所想的在紙上表現出來,對之前的活動有一個鞏固,也有一定的拓展。進一步理解和鞏固已有的知識、觀念,並培養相應的技能技巧和形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活動反思:

本此活動,我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發展特點來設計的。活動中的亮點就是:我遵循了《綱要》中“既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的原則和精神,滿足了孩子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當然,文明禮儀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養成的,社會公德也不是一節課可以學會的,這需要我們老師,家長,整個社會,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我就像是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一朵禮儀之花,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經過我們的精心培育,這朵美麗的小花一定會開得更加美麗,更加絢爛。

小百科:文明,是有史以來沉澱下來的,有益增強人類對客觀世界的適應和認知、符合人類精神追求、能被絕大多數人認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發明創造以及公序良俗的總和。文明是使人類脫離野蠻狀態的所有社會行爲和自然行爲構成的集合,這些集合至少包括了以下要素:家族觀念、工具、語言、文字、信仰、宗教觀念、法律、城邦和國家等等。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瞭解我國不同地方的冬季溫度、景象各不相同。

願意畫出自己最喜歡的冬天景象。

活動準備

環境準備:

待佈置的主題牆區域。

課件準備:

“冬天各不同”組圖。

材料準備:

畫筆、畫紙。

活動過程

組織談話,鼓勵幼兒自由講述自己所在城市冬季的特點。

——冬天來了,我們生活的城市到了冬天的時候變化大嗎?

——有哪些變化呢?(天氣變得很冷/樹葉掉光了/下雪/沒有什麼變化……)

出示組圖“冬天各不同”,引導幼兒瞭解祖國不同地方的冬季溫度、景象各不相同。

——其他城市的冬天也和我們住的地方一樣嗎?一起來看看吧。

——這裏的冬天是怎樣的?哪些景象是我們城市冬天時沒有的?

——和我們城市的`冬天比,哪裏比較冷呢?

小結:我們的祖國很大,所以不同城市的冬天差別非常大。有的地方冬天溫度特別低,冰雪將整個城市變成白茫茫的一片;有的地方到了冬天依舊溫暖,花草樹木鬱鬱蔥蔥,四季如春;在最南邊的海島,人們到了冬天也能像夏天一樣在海邊度假、玩水。

發放繪畫材料,鼓勵幼兒繪畫自己最喜歡的冬天景象。

——這麼多城市的冬天,你最喜歡哪個呢?爲什麼?

——你最希望的冬天是什麼樣的呢?有哪些景象?可以做哪些事?請用畫筆把你最喜歡的冬天畫出來吧。

組織幼兒分享繪畫作品,並鼓勵幼兒一起佈置主題牆“我最喜歡的冬天”。

1.組織幼兒分享作品,講述自己最喜歡的冬天。

——你畫的是哪裏的冬天?是具體的某個地方還是很多地方的結合?

——和大家說說你最喜歡的冬天吧。

2.組織幼兒一起佈置主題牆“我最喜歡的冬天”。

活動延伸

家園共育

家長可以帶領幼兒觀看世界各地冬天的視頻,增進幼兒關於冬天各不同的認知。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守信用的重要性,明白在生活中答應別人的事應該做到。

2.體驗守信用給別人帶來的愉快。

活動準備:故事《公園裏的約定》

活動過程:

1.教師講述故事《公園裏的約定》,幫助幼兒理解"守信用"的含義。

教師(講述故事的前半部分):波波答應樂樂什麼事情?他做到了嗎?樂樂遵守了約定嗎?她爲什麼很難過?幼兒和同伴說說自己的想法。

教師(講述故事中間部分):波波媽媽答應樂樂什麼事情?已經很晚了,你猜波波媽媽會繼續製作風箏嗎?爲什麼?幼兒說說自己的想法。

教師(與幼兒共同閱讀故事結尾):樂樂爲什麼笑得這麼甜?故事中誰是守信用的人?

2.幼兒講述自己身邊守信用的事情。

教師:你知道生活中誰是守信用的人?他們是怎麼做的?

同伴間相互進行講述。

教師:我們每個人都要做守信用的人,在班上、家裏都要這樣,答應別人的事情應該及時做到。

參考材料:

公園裏的約定小兔樂樂和小象波波是一對好朋友,他們經常一起玩。

樂樂和波波在公園裏玩。公園裏真熱鬧,山羊伯伯在賣風箏,有大鳥風箏,小魚風箏、狗熊風箏……真好看!樂樂說:"如果我們也能有一個風箏,那該多好啊!"山羊伯伯說:"風箏可以買,還可以用舊玩具換,一箇舊玩具就可以換到一個風箏。"波波邊拍手說:"我家有好多舊玩具,樂樂你就坐在公園的長椅上等我,我回去拿,馬上就回來。"樂樂說:"好吧!我會一直坐在這等你的!"波波[跑到家門口,正好碰到媽媽,媽媽說:"我要去買麪包,你要不要去?"波波一聽,說:"我最愛吃麪包了,你帶我一起去吧!"波波拉着媽媽的手,走呀走呀。買麪包的人可多了,排了好長時間的隊,終於買到了甜麪包。回家後,波波美美的吃着。吃完麪包,他又看起了動畫片。

突然,波波想起了和樂樂的約定,趕緊找到一個玩具娃娃往公園跑,這時,天已經黑了,波波看見樂樂還坐在公園的那個長椅上。波波問:"樂樂,你爲什麼還在等?"樂樂說:"我答應你的啊!"可是山羊伯伯已經走了,樂樂傷心的苦了。(前半部分)這時,波波的媽媽來了,她對波波說:"答應別人的事情要做到,你應該做個守信用的人。""樂樂你別難過,阿姨回去給你做一個風箏,明天送給你。"吃完晚飯,波波的媽媽開始製作一個蝴蝶風箏。夜深了,星星悄悄地出來了,月亮也慢慢閉上了眼睛。波波說:"媽媽。我好睏啊!我們去睡覺吧!"媽媽說:"你先睡吧!媽媽答應樂樂的。今天一定要把風箏做好!"(中間部分)第二天,在波波的手上有了一隻美麗的蝴蝶風箏,他把風箏送給樂樂,樂了笑了,笑得好甜好甜!(結尾)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幼兒學會做薯條

2.回家教媽媽做薯條,體驗自己動手的樂趣

3.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4.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大土豆幾個,鹽、油若干,烤箱

活動過程

1.首先請小朋友每人拿一條圍裙,兩人一組合作繫上圍裙。

2.土豆洗乾淨削皮,放到有水的大盆裏。(這裏可以給孩子介紹一個生活小常識:將削好的土豆放到水裏,可以防止土豆氧化變黑。)

3.土豆切條,土豆條不要太細。

4.將切好的土豆條用水洗淨。

5.電磁爐燒好熱水,把土豆條放到熱水裏焯5分鐘,變白變軟即可,小朋友不能焯的時間過長,撈出來瀝乾水分。

6.請幾位小朋友來給薯條調味,小朋友可以根據自己口味加上鹽、油,攪拌均勻,放到旁邊入味。

7.烤盤刷上一層油,爲什麼要刷油?(可以防止土豆條沾在烤盤上)

8.最後一步就是進烤箱,等待出爐咯!

9.課後延伸:回家與媽媽合作共同來製作薯條。

教育反思

本次活動非常圓滿,看到孩子們一個個興奮的小臉,感到非常開心。薯條是小朋友們都特別愛吃的一款零食。出去吃,爸爸媽媽會覺得不衛生,那麼自己在家做是非常乾淨的,在同媽媽一起合作做薯條中,小朋友也能體會到媽媽平時爲我們做飯的辛勞,也能體會到與媽媽一起合作的快樂。本次活動得到家長與小朋友的一致好評,活動圓滿成功。

小百科:薯條(英文名French fries)是一種以馬鈴薯爲原料,切成條狀後油炸而成的食品,源起於比利時。是現在最常見的快餐食品之一,流行於世界各地。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活動,讓幼兒初步理解朋友的真正含義。

2.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想辦法戰勝困難,體驗與朋友團結合作成功後的喜悅。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看過《哈里波特》,理解有關巫婆、隱身衣、仙女等有關情節。

物質準備:有關課件及場地佈置,隱身衣(在鉛化紙中間剪出兩三個洞供幼兒頭部從洞中鑽出,件數爲幼兒總人數的一半左右)、蔬菜湯、長柄勺(給普通長勺的柄接上一根棒,長度以幼兒用喝不到湯爲準)。

活動過程

活動前給幼兒額頭貼上動物貼紙(類似頭飾作用)。

1.教師以獅王的身份出現:小動物們,你們好!今天我們在一起真開心。你們的朋友來了嗎?他是誰?

請幼兒自由講述他爲什麼是我的好朋友,朋友之間應該怎樣。

(此時,幼兒的回答僅是xxx一直給我好吃的,我們經常在一起玩,或者我們的爸爸媽媽是好朋友之類。教師提出的問題可以讓幼兒帶着問題邊遊戲邊思考。)

2.(播放課件)一巫婆坐着掃帚在怪笑聲中出現:“我看見前面森林裏有許多的動物,啊哈!我正愁我的長生不老藥沒原料呢!”

師:天吶!我們被森林裏的老巫婆看見了,她要把我們製成長生不老藥,怎麼辦?

(幼兒討論得很熱烈,有的說躲起來,有的說我們一起把老巫婆打跑,還有的說請仙女來幫忙……幼兒已進入了魔幻情景。)

教師進一步讓幼兒思考:與朋友遇到危險怎麼辦?

3.師:我知道森林的那邊有一位仙女可以保護我們,我們出發吧!前面有一條小溪,我們必須跨過去才能到仙女家,但周圍沒有樹林的遮擋,巫婆很容易發現我們。

4.(播放課件)仙女出現:動物們彆着急,我爲你們準備了隱身衣,你們只要把它套在身上跳過小溪,巫婆就看不到你們了。

(幼兒紛紛找朋友套上隱身衣,但第一對朋友跳過去時隱身衣便破了。於是,大家討論:怎樣才能既跳過小溪又能讓隱身衣不破。教師在旁引導,直至發現問題的關鍵――兩或三個幼兒要步伐一致同時跳過小溪。)

5.全體幼兒跳過後,來到幾鍋蔬菜湯前。

師:小動物們真能幹,安全地跳過了小溪,躲過了巫婆的眼睛,前面就是仙女的家了。

(播放課件)仙女出現:勇敢機智的小動物們,你們跳過了小溪,可還有一個難題在等着你們。你們必須用勺子喝完鍋裏的湯才能來我這裏。記住,手必須抓住勺柄的頂端。

(幼兒紛紛拿着長柄勺喝湯,但怎麼也喝不到。教師在旁引導:“你的朋友遇到了困難,該怎麼辦?”最後,幼兒互相喂完了湯,歡呼雀躍,感受到了合作成功後的喜悅。)

6.集體討論、小結:朋友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