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範文合集7篇

【精選】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範文合集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4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範文合集7篇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初步懂得保持安靜並喜愛安靜的環境

學習輕輕走路、輕輕說話、輕放物品

重點難點

重點:懂得保持安靜並喜愛安靜的環境

難點:能大膽地講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請大班幼兒排練好“我叫輕輕”的情境表演,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區角自由活動,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的活動情況

分散活動後集中談話:小朋友,你們剛纔是怎麼玩的,玩後是怎麼整理的? (教師有意識地請活動中喜歡奔跑、大聲喊叫以及玩具很重地扔進玩具箱的孩子來說說。)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幾位小客人,大家聽一聽他們是怎麼介紹自己的。

二、幼兒觀看情景表演

小貓出場:我叫輕輕,瞧我走路多輕,老鼠一下子就被我抓住。

小羊出場:我叫輕輕,玩具玩過了,輕輕放回去。

小兔們出場:我們叫輕輕,大家在一起,不吵不鬧做遊戲。

小朋友出場:我叫輕輕,每次回家我都輕輕敲門,媽媽說我有禮貌。

三、討論

1.剛纔你們看到了誰?他們叫什麼名字?

2.他們爲什麼都叫輕輕?

3.輕輕走路,輕輕說話,輕輕放玩具,輕輕敲門好不好?爲什麼?

四、行爲練習

1.請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角色表演“我叫輕輕”。

2.遊戲“老貓睡覺醒不了”。

教師扮老貓,幼兒扮小老鼠。老貓背對着小老鼠睡覺,小老鼠們自由活動,有的搬椅子、有的喝水、有的看書、有的畫畫,有的整理玩具。如果發出較大聲音,老貓轉身去抓小老鼠。

五、結束

在“輕輕”的歌曲聲中邊做動作邊離開活動室。

活動結束:

“我叫輕輕”的磁帶、錄音機放在音樂區,讓他們反覆欣賞,提醒幼兒動作輕、說話輕。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過新年”這個主題蘊含了許多節目特定的認知元素,如新年的祝福、新年的禮物、新年人們的年齡變化,等等。

我通過與家長交流,發現新年禮物是小班幼兒感興趣的一個內容,伴有許多有價值的教育元素,比如,收到禮物時的感受與交往(禮儀與交往),打開禮物前的猜測與判斷(合理想象與判斷的方法),打開禮物後的驗證過程與心情(驗證並獲取經驗)。

在思考活動方案時,我認爲以不打開禮物爲前提,讓幼兒用各種方法來判斷包裝袋(盒)中“有”和“沒有”禮物。是活動中幼兒積累認知經驗的重點。由此,我形成了設計思路:以禮物爲線索,將尋找禮物、猜測禮物、分享禮物的過程自然銜接並層層遞進,激發幼兒從尋找中收穫情感,發展語言;從探索中尋找方法,發展思維;從分享中體驗快樂,嘗試交往。

 目標:

1.在猜測禮物、打開禮物的過程中,體會節日來臨的快樂。

2.嘗試用各種方法(如搖、捏、聞、掂等)來判斷禮物的“有”或“沒有”。體驗探索的樂趣。

準備:

1.包裝精美的禮物(事先藏在活動室內的各處,數量略多於幼兒人數):(1)禮物既有盒裝的,也有袋裝的,其中有極少數盒(袋)內沒有禮物。(2)禮物從幼兒的生活經驗與興趣需要出發考慮,能引起幼兒猜測或判斷,如:有或無聲響,有或無香味,有或無重量,等等。其中有一兩樣是能夠產生爭議的,如分量很輕,無法一下子判斷出來。

2.桌面上有笑臉和哭臉兩個大圓圈,分別表示“有禮物”和“沒有禮物”。

3.幼兒有收到或打開禮物的經驗。

4.歌曲《新年好》磁帶。

 過程:

一、尋找禮物

1.新年快到了,你想不想收到禮物呀?別急,老師已經爲你們準備了好多新年禮物,就藏在我們活動室裏,一起去找找吧!

2.你在哪裏找到了禮物?(可以隨機用“哇!你找到一大盒禮物”“瞧!他找到的是一袋禮物”等進行評價。)

3.你是怎麼一下子就找到禮物的?(發現禮物的精美包裝。)

4.禮物盒、禮物袋裏究竟有沒有禮物呢?老師請你們先不要打開,想辦法猜猜看。

二、猜測禮物

1.你找到的禮物盒(袋)裏有沒有禮物?你是怎麼知道的?(引導幼兒運用搖、捏、聞等各種方法來判斷禮物的.有與無,並注意動詞的使用。)

2.如果你覺得你找到的包裝盒(袋)中有禮物,就把它放在笑臉娃娃的圓圈裏;覺得沒有,就放在哭臉娃娃的圓圈裏。

3.共同驗證猜測的結果。

(1)驗證笑臉娃娃圓圈裏的禮物盒(袋)。

這些都是小朋友認爲裏面有禮物的。究竟大家的猜測對不對呢?我們打開禮物盒(袋)看一看(直接打開禮物盒<袋>。)

(2)驗證哭臉娃娃圓圈裏的禮物盒(袋)。

a.這些盒(袋)子裏有禮物嗎?(請幾個幼兒再次上來辨別或判斷。)

(其中有一件禮物因爲沒有聲音、沒有重量、沒有味道引起了幼兒的爭論。)

b.究竟有沒有呢?我們也打開看看(請個別幼兒打開)。

(幼兒打開禮物盒,一隻大大的氫氣球慢慢升起,孩子們非常驚喜,大聲喊道:“有禮物的,是氫氣球,氣球飛起來了……”)

c.原來是有禮物的!是氫氣球!氣球你好!祝你新年快樂!

d.小結:剛纔大家想了許多辦法,終於發現了禮物盒裏的祕密。

三、享受禮物

1.新年裏,大家一定還能收到很多禮物。收到禮物時應該和送你禮物的人說些什麼呢?(謝謝;祝你新年快樂!)

2.《新年好》音樂響起,幼兒和教師、同伴一起分享禮物。

評析: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周洪飛

一、選擇了一個有價值的切入點這個活動源於幼兒的生活經驗,深受小班幼兒的喜愛。該活動以禮物爲栽體,引導幼兒積累相關的經驗,注重能力的培養,而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找到了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切入口。

二、提供了一些富有童趣的教學具爲了達成目標,教師爲幼兒選擇的禮物既富有童趣,又蘊含探索價值。那些包裝盒、包裝袋上有小鎖、拉鍊、膠帶、繩子,等等,可以從多方面發展幼兒手部小肌肉羣的動作技能。

三、設計了一個富有挑戰性的活動過程

小班幼兒各種感官的感知能力還較弱,要求幼兒在不打開禮物包裝的情況下猜測禮物的有與無,對小班幼兒來說是一個挑戰。教師在活動中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各種感官來探索、判斷,有效促進了幼兒感知能力的發展。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瞭解認識動物媽媽對寶寶的照顧。

2、認識各種動物的外形,瞭解其生活習性。

3、享受聽故事和集體遊戲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世上只有媽媽好》磁帶、錄音機、動物頭飾,與本課有關的關課件。

三、活動過程:

1、聽音樂:《世上只有媽媽好》,然後提問:這是一首什麼歌曲?歌曲裏唱的什麼?小朋友誰的媽媽最好?好在哪裏?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學習《媽媽好》這一課

2、講故事:在一棵很高很高的樹上,鳥媽媽在鳥巢裏生下了兩個蛋,鳥媽媽每天孵呀孵呀,有一天鳥蛋嘩啦裂開了,一隻小鳥鑽出來了,隨後第二隻小鳥也鑽出來,嘰嘰喳喳叫着“媽媽媽媽”我的肚子好餓呀!這時鳥媽媽從遠處叼來蟲子一口一口的餵它們。(教師邊講幼兒邊看大屏幕)。

提問:故事裏有誰?鳥媽媽怎樣照顧它的孩子?你見過鳥巢嗎?有什麼用?如果其他的動物來捉小鳥,鳥媽媽會怎麼辦?

3、(課件展示:羊媽媽和馬媽媽帶孩子一起去遊玩)教師講解故事的開頭,讓小朋友講結尾。

小結:剛纔講了鳥媽媽、羊媽媽和馬媽媽的故事,它們都非常愛護自己的孩子,還有一位動物媽媽和別的媽媽不一樣,你們想知道它是怎樣愛護自己的孩子的嗎?請看大屏幕!

4、提問:這位動物媽媽是誰?(袋鼠)。它的孩子在哪裏?在裏面做什麼?

小結:這位動物媽媽叫袋鼠,當大灰狼和其他的動物來侵犯它們的時候,小袋鼠就藏在袋子裏,裏面即安全又溫暖,現在我們看着小袋鼠自己編一首兒歌吧——袋鼠有個妙妙袋,裏面寶寶真可愛,寶寶不要走出來,袋子一碰就打開。(讓幼兒邊說兒歌邊表演)

5、遊戲《好媽媽》:幼兒分別戴有羊、馬、鳥、魚的頭飾,其他幼兒扮演小動物,跟在媽媽後面,自加動作。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懂得不隨便摘花,愛護公共場所的物品。

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活動準備:

材料配套:教育掛圖《領域活動·社會·小鳥哭了》,親自手冊《領域活動·花兒好看我不摘》

活動過程:

1、故事引題講述故事:公園裏有很多美麗的花。一天小紅在公園裏看到這些美麗的花,心想:"這麼多美麗的花兒,如果摘一朵回家,插在花瓶裏,那該多好啊!"小紅摘走了一朵花。小明也愛公園裏的花,讓想:"這麼多花,我只摘一朵,公園還是很美麗的。"後來很多小朋友都來各摘了一朵,公園裏的花全都被摘光了。

引導幼兒討論:公園裏的花可以摘嗎?公園裏的花摘光了,會是什麼樣子?

2、出示掛圖《小鳥哭了》,討論:小鳥爲什麼哭了?

小結:公園裏。馬路邊的花都是工人叔叔阿姨栽種的,是給大家欣賞的,如果每個人都去摘,就會把花摘光,環境就沒美麗了,花兒如果被摘下,很快就會枯萎,也就不美麗了。大家要愛護花兒,不能隨便摘公共場所的花。

3、學習兒歌《花兒好看我不摘》

引導幼兒學念《花兒好看我不摘》

請個別幼兒用動作表演兒歌。

教學反思:

從執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後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活動,樂意探究購買水果的場所。

2、認識並知道購買水果的場所。

3、在遊戲中會用禮貌用語,並能正確說出水果的名稱。

活動準備

水果圖片或模型、桌椅、環保袋。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出示小熊手偶)師:小朋友,我想吃水果,請問到哪裏能買到水果呢?

二、經驗分享。

1、教師請幼兒想一想、說一說有沒有跟爸爸媽媽一起買水果的經歷,在哪裏買過?

2、教師利用課件或者圖片,和幼兒討論瞭解購買水果的場所。

——超市:超市是個特殊的大房子,裏面有很多東西賣,包括食品、服裝,還有玩具等等。在超市裏有專門賣水果的地方,在這裏你可以慢慢挑選自己想吃的水果,然後把它放到手提籃或者是手推車裏,選好之後,就可以在收銀臺結算了。

——水果店:水果店就是專門賣水果的地方,裏面有各種各樣的水果。

——菜市場:菜市場是我們買菜買肉的地方,那裏也會有水果賣。

——街頭小販:有時候我們可以在道路兩邊看到很多賣東西的,其中也有賣水果的。

一、體驗遊戲。

1、水果店。

——教師和幼兒用水果以及桌椅等佈置成水果店。

——教師扮演賣水果的阿姨,請幼兒扮演買水果的顧客,引導幼兒買水果時要禮貌地說“阿姨,我要買水果”。阿姨問幼兒“你要買什麼水果”,小顧客要正確地講出自己要買的水果名稱,如“我要買蘋果”。

——幼兒正確講出水果名稱後,阿姨就把水果交給幼兒,小顧客把水果放在自己的籃子裏。買到水果的小顧客要說“謝謝”,然後再換另外一名幼兒買水果。

——幼兒熟悉活動過程後,請幼兒來扮演賣水果的阿姨。

2、超市水果區。

——教師扮演超市收銀員,幼兒扮演顧客。幼兒挑選水果後,到收銀臺排隊付款。遊戲過程中,引導幼兒說禮貌用語:“我買了蘋果,請問多少錢?”

活動應變

教師可以帶幼兒到附近的超市買水果,切身感受買水果的過程。

活動延伸

角色遊戲:佈置水果店進行角色扮演遊戲。

區角活動

1、角色區:佈置水果專櫃,鼓勵幼兒進行買水果遊戲。

2、科學區:投放水果圖片和數量爲1——5的點卡,讓幼兒按點數配對相應數量的水果。

環境創設

佈置水果店區域,裏面擺放各種水果,體現水果主題氛圍。

家園同步

1、家長可以跟幼兒進行買賣水果的體驗活動。

2、家長帶幼兒一起去購買水果,鼓勵幼兒自主購買。

隨機教育

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使用禮貌用語大膽與他人交往。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瞭解滅火的工具

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幻燈片(汽車輪胎着火的情景、電視機着火的情景、圖書着火的情景)

2、卡片(水、沙子、棉被、乾粉滅火器、切斷電源,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放映第一幅幻燈片,提問:發生了什麼事情。

2、討論汽車輪胎着火了我們應該怎麼辦?

3、請小朋友舉起能個汽車輪胎滅火的工具圖片。

4、第二個、第三個情景過程一樣?

5、競賽遊戲:老師出示一個情景,看誰又快又準確的舉起相應的滅火工具圖片)

6、對獲勝幼兒進行獎勵。

活動反思:

幼兒已經掌握了一些滅火的基本常識,本次活動是延續了上節活動,讓幼兒更全面的瞭解滅火工具。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7


目標:

l 認識一些常見汽車,知道開汽車的基本知識。

l 樂意參加遊戲並體驗做小司機的樂趣。

活動準備:

l 佈置馬路的場地,紅綠燈、停車場等l 汽車卡片,呼啦圈、音樂磁帶過程:

 一、活動導入,引起興趣。

教師:今天,老師帶你們到汽車城裏去看看好嗎?

二、通過遊戲,知道做小司機的基本常識,體驗當小司機的樂趣。

1、認識汽車師:小朋友,看看都有哪些汽車啊?

幼兒自由參觀汽車。認識公共汽車、卡車、轎車2、幼兒自由取汽車師:現在請在汽車城裏挑選一輛你喜歡的小汽車。(幼兒自由挑選汽車)教師提問:“你開得是什麼車,你想到哪裏去?”

師:“今天小司機第一次到馬路上面去一定要注意安全,要聽警察叔叔的話。遵守交通規則,好嗎?

3、音樂。每名幼兒跟着老師開着自己的車在“馬路上”行駛。

4、幼兒模仿汽車喇叭聲幼兒模仿:“笛笛……”“叭叭……”(叫得輕的“喇叭”,鼓勵他們把喇叭要叫響一點)。

5、遊戲——紅燈停綠燈行(1) 師:現在是什麼燈?我們該怎麼辦?

(2) 教師出示紅燈:“紅燈亮了,停一停”(幼兒馬上停住)…

出示綠燈,小朋友再一次開着自己的車子到馬路上行駛。(音樂)三、根據標誌停車1、教師帶領“小司機”把車子開到“停車場”

2、教師提問:數數這兒有幾個停車場?(三個)3、請幼兒根據自己手中的車停在相應的停車場。

4、小朋友們把車子都停好了,我們到外面去玩了,跟着我一起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