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集錦

有關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集錦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2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有關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集錦,歡迎大家分享。

有關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集錦

有關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集錦1

活動目標:

1、感受紙條在空中舞動的姿態。

2、用各種曲線大膽地表現自己對紙條飛舞的觀察。

活動準備:人手一根彩色皺紙、活動材料,彩色筆,不同節奏的音樂,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彩色紙條跳起舞

1.師以愉悅的心情抖動紙條:紙條漂亮嗎?紙條來到了幼兒園,很想跳舞。紙條長長的、軟軟的,請小朋友們幫助它們跳舞。紙條說,要讓我們跳得好得一點,還不能讓我們破了。

2.播放音樂,幼兒人手一根皺紙條,在音樂的伴隨下舞動彩紙條,師幼快樂地舞動皺紙條。

二、畫紙上的紙條舞

1.師引導幼兒觀察皺紙條舞動的紙條,同時引導幼兒變化舞動的方法。

師:看,張老師手裏的紙條是怎麼跳舞的。對是他是像小蝸牛一樣,在跳圓圈舞。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師幼共同舞動皺紋紙),圓圈舞真漂亮,(教師把皺紋紙擺好圖案放在地面上讓幼兒觀察),原來圓圈舞是這樣的,張老師來給他畫下來(教師在投影上示範畫的方法)。

按照以上的方法介紹:小蛇(左右)遊的曲線、小白兔(一上一下)跳的曲線,媽媽燙的頭髮的曲線。

2.(暫停音樂)師:小紙條累了,把他送回來吧。

(根據教師剛纔的示範畫,讓幼兒書空練習)

師:看,這個小紙條跳的是什麼舞啊?誰來說一說。這個紙條跳的是什麼舞?誰來畫畫看。你最喜歡什麼舞啊?這個舞叫什麼名字啊?

3.全體幼兒繪畫,大膽地表現表現各種曲線。音樂一直伴隨着幼兒的繪畫過程。

師:現在小朋友一定都很想來畫我們漂亮的小紙條了,我們開始畫吧。

對個別幼兒進行幫助,讓每個幼兒都能大膽地表現曲線。

三、和紙條一起跳舞。

欣賞作品。大家一起來看我們畫了哪些漂亮的紙條舞,師一邊指點幼兒作品,一邊以肢體動作表現畫面上的曲線。

師:你畫的什麼舞呀?叫什麼名字?你最喜歡誰畫的舞蹈?爲什麼?他畫的舞蹈是什麼樣子的?

有關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集錦2

活動目標:

學習用粉紅色和綠色給荷花和荷葉塗色。

嘗試在給荷花與荷葉的塗色過程中選擇不同的平塗方向。

體會對比顏色搭配的樂趣。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一盒蠟筆。

活動過程:

一、欣賞兒歌《荷花娃娃》,感知荷花與荷葉的顏色。

教師出示在黑板上已經勾好荷花與荷葉邊線的畫紙,問:這是什麼?它們是什麼顏色的呢?

二、幼兒嘗試探索不同的平塗方向。

1,個別幼兒示範塗色

教師:你知道荷花穿什麼顏色的衣服嗎?怎樣給它穿衣服呢?

教師用同樣的方法請另一個幼兒示範給荷葉塗色。

2,討論塗色的方向

教師:他們是怎樣給荷花和荷葉穿衣服的?他們是順着什麼方向塗色的呢?我們可以按照什麼方向塗色呢?讓幼兒遷移自己的已有經驗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看法。

三、幼兒嘗試平塗

1、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給荷花與荷葉穿衣服。如果你用橫向平塗的方法給荷花穿衣服,那麼就可以用縱向平塗的方法給荷葉穿衣服。如果你想反過來穿也可以。

2、在塗色穿衣服時候,儘量順着一個方向塗色,注意不要塗到邊的外面。

四、幼兒評價

展示幼兒作品,帶領幼兒欣賞自己的作品,有感情地朗誦詩歌:《荷花娃娃》。

有關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集錦3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簡單的圖形,嘗試大膽地表現蘑菇房的基本特徵,

2、樂意向同伴介紹蘑菇房,與同伴一起分享快樂。

活動準備:幼兒用書人手一冊、筆、紙。

活動過程:

一、教師和幼兒一起打開幼兒用書,共同閱讀故事《蘑菇房子》,引出主題。

二、認識蘑菇房子的特徵,瞭解作畫方法。

1、引導幼兒觀察蘑菇房子,說說:蘑菇房子是什麼樣子的?房頂是什麼形狀的?房子又是什麼形狀的?蘑菇房子上還有什麼?

蘑菇房子房頂是半圓形的,房子是長方形的。房子上有窗戶門。

談談房子應該畫的如何才能住得下小白兔?(房子應該畫的大,才能住得下小白兔。)

幼兒想象你想畫怎樣的門窗?(可以是正方形、半圓形、圓形等等)

三、幼兒大膽作畫。

師鼓勵幼兒蘑菇房子畫要大的。繪畫大膽,門窗自由發揮想象、塗色均勻。

有關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集錦4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短線添畫鱷魚牙齒。

2.知道鱷魚的生活習性和外形特徵,並能給鱷魚填上好看的顏色。

3.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積極參與活動。

4.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5.培養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保持桌面乾淨。

【活動準備】

水彩筆、紙、範畫、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猜猜我是誰(老師出示圖片)

——你知道鱷魚生活在哪裏嗎?它平時吃什麼?

二、新授

——鱷魚的身體是什麼樣子的?

——鱷魚是什麼顏色的?

——鱷魚的尾巴是什麼樣子的?

——鱷魚的牙齒是什麼樣子的?

三、出示老師準備範畫

——看看老師的這幅畫的牙齒是什麼樣的?

——今天我們一起來幫鱷魚添上牙齒。

四、幼兒繪畫

——自己拿出黑色水彩筆和老師一起繪畫。

——幼兒看老師塗色,告知幼兒塗色時筆向一個方向塗。

五、展示自己畫的畫

——請孩子們把作品一起展示在白板上。

——師幼一起點評作品

六、活動延伸

——在下午活動課時候,小朋友合作將作品製作成有趣的頭飾。

教學反思:

讓幼兒在創作中感受不同美術工具帶來的樂趣。選材較適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徵和發展水平。在活動中,幼兒的興趣較高,大部分幼兒能夠獨立完成作品,讓幼兒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畫自己喜歡的鱷魚,尊重幼兒的意願。

小百科:鱷魚是迄今發現活着的最早和最原始的爬行動物之一。它出現於三疊紀至白堊紀的中生代(約兩億年前),性情兇猛的脊椎類爬行動物,它和恐龍是同時代的動物,屬肉食性動物。

有關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集錦5

一、背景

石頭是幼兒平時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物品,孩子們都很喜歡玩。近來班裏的自然角中有家長爲我們送來了幾塊雨花石,那色彩斑斕的石頭更引起了幼兒極大的興趣。正好我們小班開展了以故事〈五彩石頭路〉爲引線的主題活動。那麼如何挖掘石頭本身所具有的特徵來對幼兒進行數學方面的教育呢?一開始,我想到了數數。但純粹的數數活動僅僅把石頭作爲其他教具的替代,也沒有多大的意思,而且顯得很單調。重要的是如何利用石頭本身所具有的特徵,圍繞它的特徵來開展活動。細細的觀察石頭,它具有不同的顏色,有大有小,有粗糙有光滑。因此我想就此入手,把活動的重點放在讓幼兒根據石頭的特徵來進行排序活動,並整合了有關數學方面數數和分類的知識。

二、活動的實錄與反思

(一)引題

“前幾天我們一起聽了〈五彩石頭路〉的故事,誰用石頭鋪路了?今天我們也一起去幫兔姐弟鋪路。”

(反思:通過老師簡短的話,既幫助幼兒複習了有關故事的角色,同時也揭示了本次活動的主題。運用開門見山的.方法和去幫兔姐弟來引起幼兒鋪路的興趣。爲整個活動的有序開展奠定了基礎)

(二)撿石頭

1、觀察石頭

(1)看看這裏有多少石頭?

(2)這些石頭是怎麼樣的?

(3)小結:原來石頭是各種各樣的。有大有小,有的粗糙,有的光滑。

(反思:這一環節的設計是讓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進一步掌握、瞭解石頭的特徵,並突出了石頭特徵中的大和小,粗糙和光滑,爲後面的根據石頭的特徵進行排序埋下了伏筆。同時在這一環節中,既發展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又使他們的語言得到了發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幼兒不僅說出了石頭有各種各樣的顏色,有粗糙的,有光滑的,有大的,有小的,還有的幼兒說出了石頭是冷冷的,摸上去象冰一樣,這些都說明了幼兒比較細緻的觀察能力。如果在教學中老師能及時的抓住幼兒的這一回答引導幼兒再細緻的進行觀察、描述,那麼更加體現了多種教育內容的整合。可見老師心中應該時時裝有整合的目標。使整合真正落實、體現,而不是單純的爲了整合而整合。)

2、撿石頭——按數量撿石頭

(1)請小朋友撿兩塊粗糙的石頭

(2)聽聽老師拍了幾下手,就撿幾塊石頭

(3)聽聽敲了幾下小鈴,就撿幾塊石頭

(4)請你數一數,你一共撿了幾塊石頭?

(反思:這是一個有關數量和數數的環節。在這個環節中老師給了幼兒多種的刺激,通過聽口令、拍手、小鈴的聲音等不同的方法來讓幼兒撿相應的石頭。然後又讓幼兒自己數數撿來的石頭一共有幾塊。同時老師又把石頭的數量控制在6以內。使的幼兒能數的清楚、正確。)

3、分類

請你把撿來的石頭送回家:光滑的石頭放在紅筐裏,粗糙的

石頭放在綠筐裏(反思:這個環節既讓幼兒根據石頭的光滑、粗糙的特徵分類,使得幼兒對於石頭的這兩個特徵有了進一步的鞏固瞭解,又爲下一環節的撿石頭奠定了物質的準備)

4、撿石頭

(1)請你一塊一塊的撿不同的石頭,等到老師說停的時候,就馬上回到座位上

2)數數你撿到了多少石頭?

(反思:再一次讓幼兒來撿石頭。而這次撿石頭老師充分的放手,讓幼兒自由的撿石頭,但是在放手的同時又有一定的控制,如讓幼兒一塊一塊的撿不同的石頭,主要是爲後面的排序作好準備。由於幼兒動作有快慢,撿的時候有的幼兒一塊一塊的在挑選,有的則見一塊撿一塊。因此幼兒撿的數量都不一樣,這樣在數數的時候也顯示了差距。同時每位幼兒不同數量的石頭也爲後面的排序鋪路造成了數量上的差距。但是在教學的時候,老師的時間沒有很好的控制,給幼兒的時間稍長了點,導致有的幼兒撿了17、18塊石頭,數量過多。不僅爲數數帶來了難度,更影響了後面的排序。)

(三)鋪路

1、幼兒自由鋪路:請你用你撿來的石頭幫兔姐弟鋪一條路。

2、交流:你用石頭是怎麼鋪路的?(老師把幼兒的鋪法陳列在黑板上)

3、學別人的方法鋪路:我們學學這種方法來鋪路

4、學習按間隔的方法進行鋪路

(這一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點,也是難點。由於有了前面對石頭特徵的瞭解的鋪墊,因此在幼兒自由鋪路的時候,有的幼兒是按照大的石頭排好再排小的石頭,有的幼兒則是先排光滑的石頭再排粗糙的石頭。而有的幼兒雖然整條路是沒有規律的,但是在路的某一段有一定的規律,如有的幼兒用大小間隔的方法拍了四塊石頭。有的幼兒用光滑粗糙間隔的方法拍了三塊石頭。老師在孩子自由鋪路的時候進行了細緻的觀察,敏銳的觀察到孩子的排序方法。在孩子交流的時候讓他們把好的方法說給同伴聽,並通過在黑板上的現場圖示,讓幼兒更加的看清楚排序的方法。在圖示的基礎上讓幼兒根據圖示來進行對應的排序。在幼兒自己經驗的基礎上老師加以提升,讓幼兒學習間隔的排序方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對於幼兒原有經驗的提升顯得着急了點,

如果在提升的時候能更仔細、詳細就更加完美了。)

(四)延伸活動

1、今天我們一起鋪了一條石頭路,上次我們去哪裏走過石頭路,走石頭路有什麼感覺?

2、一起去踩踩自己鋪的石頭路

(反思:通過回憶在梅苑公園走石頭路的經歷,再次激發幼兒走石頭的興趣。)

三、教(後感

本次活動主要是讓幼兒在感知石頭特徵的基礎上,學習按石頭的特徵進行排序的一個數學活動。其中也整合了數學中的一些數量、分類等內容。

在這個活動中主要的教具就是石頭,老師有意識的選擇不同特徵的石頭作爲本次活動的主角。石頭是幼兒平時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也是幼兒十分很感興趣的東西。通過這樣的集體教學活動使幼兒對石頭的認識更深了一步。同時也得到了數學方面的發展。在活動中老師所提供的石頭數量應該更加充足,這樣在幼兒排序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隨時的補充一些自己所需要的石頭。

本次活動的材料是石頭,充分體現了材料的生活化。材料是數學活動的載體,它本身的特性及由這些特性所規定的活動方式往往決定着幼兒獲得知識的多少,激發興趣的大小及開發智力的深度。而石頭本身具備的特徵比較多,適合幼兒進行分類和排序。同時這樣的材料來源於生活,準備比較簡單,不用化很多的功夫。體現了材料準備的簡單化,但雖然是簡單的材料但在用的時候卻是非常的實用。

在教學方法的選用上體現了方法的多樣化。操作法是提供合適的材料、教具、環境,讓幼兒在自己的擺弄、實踐中獲得數學感性經驗和邏輯知識,是小班幼兒學數學的最主要的方法;遊戲法是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寓於幼兒感興趣的遊戲中,讓幼兒在遊戲活動中學習,有利於調動積極性和激發興趣,也是一種常用方法。

在本次活動中就充分考慮到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運用遊戲的方法貫穿始終,同時又讓幼兒充分的操作,讓幼兒在自己的動手中獲取新的知識經驗。

在活動中始終體現幼兒是活動的主體,教師是活動的主導的現代教育思想。在讓幼兒學習排序的過程中就體現了幼兒在前,老師在後的學習方法。首先讓幼兒自己自由的進行排序,然後讓孩子自由的進行展示,在孩子展示的基礎上,老師加以總結,把孩子的原有的經驗進行提升。再讓孩子學習新的排序方法,獲得多種的排序經驗,得到發展。

教師指導做到三個“最”:最少的干預,最多的觀察,最大的鼓勵。對幼兒來說,操作的過程要比結果更爲重要,教師仔細觀察幼兒的操作,讓幼兒充分的表達自己的操作方法,然後鼓勵幼兒學習新的方法。

有關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集錦6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正方形、長方形組合畫面。

2、發展想象力。

3、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卡車形的畫紙、彩色筆。

活動過程:

1、嘀嘀――開來一輛運貨的大卡車,上面裝滿了一箱一箱的東西。邊講述老師邊畫出長方形的箱子,並帶領幼兒認識長方形,猜猜長方形的箱子裏裝了什麼貨物,引起幼兒創作的興趣。

2、請幼兒(在卡車形紙上)爲卡車裝上貨物(畫上長方形箱子)箱子裏的貨物可以用畫標明裝的是什麼。

3、請幼兒講講自己的小卡車運了什麼貨物。

4、評價幼兒繪畫中的創造性。

活動建議:

繪畫內容可和支援災區活動相聯繫,培養兒童對別人的一片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