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集合8篇

【實用】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集合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集合8篇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跳繩是幼兒冬季鍛鍊、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預防感冒等疾病的一種很好的鍛鍊方式。深得孩子們的喜愛。 跳繩不僅可以鍛鍊幼兒的體質,還有利於幼兒心智發展,是一項身心發展的雙益運動項目,因此設計了本次遊戲活動。

【活動目標】

1、樂於探索跳繩的方法,感受跳繩的樂趣。

2、練習雙腳連續跳繩或雙人跳繩的技能,訓練手腳動作的協調性。

【活動準備】

人手一根跳繩。

【活動過程】

1、教師和幼兒每人手裏拿一根跳繩,走趣味隊形,如8字形、之子形等,一起做教師自編的跳繩。根據情況可將繩對摺,帶領幼兒進行上肢、體轉、腹背、跳躍等熱身運動。

2、引導幼兒玩跳繩。

(1)幼兒分散在場地上自主跳繩。

(2)教師發現幼兒有好的的玩法時,就請該幼兒示範演示,並請其他幼兒學一學。

(3)教師參與幼兒跳繩,並與幼兒配合進行雙人跳,請其他幼兒觀察。

(4)幼兒結伴嘗試雙人跳,教師提示兩個人要動作一致,可嘗試通過喊拍子的方法實現同步跳。

3、放鬆活動:跳繩遊戲。

(1)將所有的跳繩放到地上連在一起,擺出多種圖案,教師與幼兒踩繩走。

(2)放鬆動作:拍胳膊、拍腿。

【活動反思】

大班幼兒從上個學期以來就開始學習跳繩,所以對跳繩非常感興趣,至今已經有一半的幼兒學會了雙腳連續跳的技能。

今天再次探索了跳繩的各種玩法,有的幼兒學會了單腳跳,反着跳,還有的幼兒跑着跳等,在雙人跳的玩法中,多數幼兒手腳還不是很協調,只有幾個能力強的幼兒學會了,相信在繼續練習中,幼兒會探索出更多的玩法。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練習側步行走,發展動作的協調性及快速反應能力。

2、能合作擺放器械,積極、主動參與遊樂場遊戲。

重點難點:

掌握側步行走的動作技巧,並能積極動腦,與同伴合作擺放器械。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會玩遊樂場的部分遊戲,有使用所提供材料的經驗。

2、遊戲材料:球、筐、墊子、沙包、揹簍、“尾巴”。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韻律活動”奔奔之歌”

2、分組玩鑽山洞遊戲、

教師:我們去遊樂場玩好嗎?來,我們一起說:“你開心、我開心,遊樂場裏最開心,耶!”

教師:請大家分成三組來玩“鑽山洞”遊戲。

幼兒分成三組進行遊戲“鑽山洞”。

二、通過玩遊戲嘗試練習側步行走。

1、幼兒聽信號快速反應走。

教師:我們再來玩一個“1、2、3”怎麼樣?看誰的反應快,“1”怎樣?“2”怎樣?“3”怎樣呢?

幼兒正面向老師進行遊戲。

2、幼兒模仿小動物聽信號快速反應走。

教師:我們換一個方法來玩這個遊戲好嗎?剛纔是小朋友在玩遊戲,我們還可以請誰來玩遊戲?你們說怎麼玩?(學小動物走)你們說說學什麼小動物?

①幼兒提議,模仿遊戲一次。

②幼兒自選小動物模仿遊戲一次。

3、幼兒練習“側步行走”。

教師:請一個朋友示範一下剛纔你是學什麼動物的?

①請模仿“螃蟹側行”的幼兒示範一下動作,其他幼兒觀察。

②請大家嘗試“螃蟹側行”的動作,體驗動作。

③請大家談“側步行走”的動作要領。

④幼兒再次嘗試“側步行走”的動作,再次體驗動作。

⑤教師帶領幼兒模仿“大、小螃蟹”練習動作。

⑥集體遊戲“螃蟹1、2、3”遊戲。

4、分組遊戲:螃蟹運糧、夾球進筐、捉尾巴、拋球進筐。

教師:遊樂場裏還有一些好玩的玩具,我們一起去玩好嗎?

①介紹新遊戲“螃蟹運糧”:每次螃蟹的大夾子運一個糧食。

②幼兒佈置遊戲場地。

③幼兒自由選擇遊戲。

三、聽音樂,做放鬆動作。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以手腳並用的方式,較平穩的向前行走。

2.同伴間要相互合作,遇到困難一起克服。

3.初步培養幼兒體育活動的興趣。

4.體驗人多力量大,同伴間應該相互合作的情感。

活動準備:

紙殼做成的大圓環兩個

活動過程:

1.幼兒自由結合4-5人一組。

2.兩組幼兒分別站成縱隊,站在大圓環做成的“車輪”裏,同時向前走。通過“車輪” 將全隊幼兒都運送到終點,速度快者爲勝。

3.互相討論:如何讓車輪走的更快一些?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好動、好模仿,行爲受情緒的支配,因此在活動中我首先從激發幼兒的興趣入手,賦予幼兒適當的角色——“小司機”,運用遊戲形式導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活動開始,先和幼兒一起玩開汽車的模仿遊戲,在體驗開汽車的手臂上下、繞環等動作後,再讓幼兒爲汽車蘸上不同顏色的“汽油”,在紙上開汽車,並設計生動有趣的開場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爲接下來的活動打下了良好的情緒基礎。

同時,小班幼兒雖然年齡較小,但仍需要掌握一些簡單的美術技能,而這些美術技能正是幼兒在邊做邊玩中不知不覺地掌握的。這個有趣的遊戲讓幼兒在開心之餘再進行創作,小車輪蘸上不同色彩的顏料,在報紙上滾一滾,留下不同線條美麗的痕跡,幼兒不但愉快地感受了直線、曲線、波浪線等基本線條的特點,而且對美術活動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小百科:車輪是固定輪胎內緣、支持輪胎並與輪胎共同承受負荷的剛性輪。也將組合在一起的輪胎、輪輞與輪輻統稱車輪。由車輪和輪胎兩大部件組成車輪總成。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4

活動背景: 在每天的早鍛鍊中,我們大班的小朋友總是喜歡在很高的地方往下跳,我問他們“害怕嗎?”有的說:“這有什麼好害怕的,又不高”;有的說:“我一開始害怕的,但看見他們都能跳,我也跟着一起跳,就不害怕了!”。

捕捉到這個興趣點後,我翻閱了許多幼教雜誌。綱要中指出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活動內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引導幼兒向最近目標發展區發展。根據以上的情況便生成了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學習雙腳行進跳,兩人前後合作跳,鍛鍊腿部肌肉,掌握協調能力。

2、有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並能勇敢的嘗試各種挑戰。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隻布袋

2、準備活動的音樂,小紅旗四面,四枝小樹枝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

“小朋友,今天天氣真好,我們跟着音樂一起來做運動吧!”

聽音樂跟老師做準備活動。

2、導入:探索布袋

“小朋友,這是什麼?”(布袋)

“你們以前和布袋玩過遊戲嗎?現在我們就和布袋來玩遊戲吧!”

老師的要求:“請你開動的小腦筋,玩出與別人不一樣的花樣來!”

幼兒探索,老師輔導。(捕捉跳得像只袋鼠的孩子)

(評析:在活動的開始讓幼兒自由探索,考慮到大班幼兒

3、學習雙腳併攏跳

“小朋友們,快來看呀,她跳得真像只袋鼠,好棒!”

“我們請她爲我們表演一下,好嗎?”

請這位小朋友演示,其餘的坐下休息。

“還有誰有不同的玩法?”

請出那位跳的像袋鼠寶寶的幼兒來演示,其他幼兒觀察:她是怎麼跳的?

演示後請她介紹是怎麼想到的以及這樣跳的方法。(介紹布袋)

小結:雙腳併攏,起跳時膝蓋稍彎,雙臂自然放於胸口,前腳掌用力往上蹬,落地時輕輕着地。

“那我們也來學她的樣子,做袋鼠寶寶跳,好嗎?”

提醒幼兒穿布袋可與同伴互相幫助

“袋鼠寶寶們,用力跳,跳的高又遠,跳到老師這裏來。”

幼兒朝着老師的方向向前跳。

(評析:這部分是重點,在活動中,利用布袋來束縛孩子們活動,讓他們嘗試探索怎樣跳得又穩,又輕,又快,又高;根據幼兒的不同情況加以引導鼓勵:能力弱的可以多跳幾次,直到戰勝自己,克服恐懼心理;能力強的爲他們加油鼓勵,體現同伴間的相互關心。)

4、遊戲:挑戰自我《過獨木橋》

(1)、選擇一條獨木橋(一高一矮)勇敢的跳過去。

師:“大家看,前面有兩條獨木橋,它們有什麼不一樣嗎?”

幼兒說一說。(一高一矮)

“小袋鼠,你們敢跳過獨木橋嗎?”

“真勇敢!那你願意過哪座橋,又該怎麼過呢?我們來試一試。”

師提出要求:請孩子們在想試跳的那座橋前面排隊,一個一個按次序跳,要注意安全。”

(過獨木橋時,教師引導幼兒互相鼓勵,勇敢的跳過橋。)

“孩子們真勇敢,都跳過去了,我們坐下來休息一下吧!”“誰來說說你是怎麼跳過去的?”

(請試跳時遇到困難又得到別人幫助的幼兒介紹,烘托同伴間相互關心的美好情感。)

(評析:爲了豐富幼兒的經驗,讓幼兒自己來跳高的獨木橋,挑戰自我,增強自信心。放手讓幼兒自己去嘗試,在練習過程中自己尋找方法。)

(2)練習與同伴合作跳。

“大家真厲害,都能勇敢的通過獨木橋,剛纔我們是一個人跳的,那能不能與同伴一起合作跳呢?”

先討論,然後請小袋鼠們找自己的好朋友來跳跳看。

幼兒探索,師巡視指導,引導多人跳,把他們吸引過來,提出要求:要跟着口令協調跳。

(評析:這部分是難點,要求是合作跳,可以是兩個,三個,甚至更多,讓孩子們自由探索,教師通過引導讓孩子們協調好動作,一起喊“一二、一二”,使大家跳得又快又穩,並一起分享勝利帶來的歡樂。)

5、小遊戲:搶紅旗

“那我們來個比賽,搶紅旗!”

師介紹遊戲方法:五人一組,分成四組,每組的小手搭住前面的肩膀一起向前跳,注意要喊口令。哪組先拔起小紅旗就獲勝。

(評析:以遊戲的形式來突破難點,舉行比賽,運用競爭、鼓勵、表揚的手法來進一步練習,更激發了孩子們的積極性及練習的興趣。)

6、結束部分

(1)放鬆練習《雪人融化了》

“唉呀!我好累啊!大家累嗎?那把布袋脫下來放邊上,跟我一起放鬆一下吧!”

“啊呀呀!我的腰融化了,不行不行,我的左腿也融化了,我的.右腿也開始融化了,我的手,我的臉,我的身體都融化了!”

(2)整理布袋

“嗯,遊戲結束了,小朋友們,我們把布袋整理好,下課後再用別的方法來玩布袋吧!”

活動評價: 本次內容是通過每一個具體活動來落實到幼兒身上。根據新綱要中指出:要爲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注重能力的培養,通過自主的學習,促進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和諧的發展。

活動準備是爲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幼兒同時通過與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因此,本次活動準備能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相適應。

這次活動設計,來源於幼兒的日常生活中的一個興趣點,並且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始終處於自主積極的狀態,在相互的鼓勵,幫助中學會了雙腳併攏跳,探索到了一些有關跳的玩法。

大班的孩子探索慾望很強,能相互合作,也有競爭意識,經過這次活動孩子們對自己有了重新認識,感覺自己厲害、勇敢了,增強了自信心。在接觸中發現,這些孩子喜歡探索,敢於嘗試,對於跳,合作跳非常感興趣。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練習走、跑的動作。

2、體驗與同伴合作進行競賽遊戲的快樂。

3、發展走、跑、跳等基本動作及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

4、鼓勵幼兒積極參與遊戲,體驗遊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環保)

1、師幼合作用廢舊報紙捲成紙棒作成小樹苗。

2、場地佈置如圖,終點放兩個廢舊蛋糕盒。

活動過程:

引出主題,激發興趣。

1、帶幼兒到戶外場地。隨着老師的節奏跟着老師活動身體各部位:

頭部運動、手臂運動、腰部運動、腳部運動、關節運動。

2、我們要去做運送小樹苗的小勇士了,先去觀察一下地形吧。

跟着老師環場地慢跑兩圈。

活動反思:

我設計活動時,考慮用活動的趣味性吸引幼兒思考,使用掛圖和錄音作材料。在教學兒歌時我充分創設情景教學,體育與圖片結合,把抽象的內容讓幼兒得到具體感知,幼兒能積極參與。幼兒連續複述掛圖內容時,有部分幼兒不夠大膽發言,以後我會給他們更多鍛鍊的機會,使全體幼兒投入活動中。如果我重新上這一節課,我會加強師幼互動,給幼兒更多自由發言的空間。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探索跳繩的各種玩法。

2、通過玩跳繩,進一步發展幼兒的平衡、協調的能力。

3、體驗玩跳繩的樂趣。

4、促進幼兒手腳和全身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5、培養幼兒邊玩邊記錄的學習技能,並能夠用自己簡短、流利的語言表達自己記錄的意思。

活動準備:

跳繩若干,音樂。

活動過程:

1、幼兒入場,做準備運動。

幼兒手拿跳繩開着直升機進入活動場地。

2、熱身運動:《健康歌》。

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聽着音樂有精神的做運動。(提醒幼兒把跳繩放地上)

3、幼兒自由探索,跳繩的玩法。

教師鼓勵幼兒相互探索跳繩的玩法。教師加以引導。

師:好啦,小朋友們。

請你們大聲地告訴我手裏拿的是什麼?

幼:跳繩。

師:哦,是跳繩。我們剛纔用跳繩開飛機,跳繩還能怎麼玩呢?今天呀,我們就一起來玩一玩手中的跳繩,劉老師想看看哪個小朋友玩的最好、你也可以把你的玩法介紹給旁邊的小朋友,也可以兩人相互合作玩跳繩。看看我們的小朋友誰的玩法最多?不過呀,當你們聽到口哨聲時就要立刻回到原來的位置站好,知道嗎?

幼:知道了。

師:好,現在我們開始玩手中的跳繩吧!

(請個別幼兒展示探索結果——兩個人拉繩跳;捉尾巴;開火車等。)

4、教師示範動作,幼兒挑戰。

師:剛纔小朋友都展示了玩跳繩的方法,現在我們一起來做一做。(請個別幼兒示範,師幼跟着學)劉老師這裏還有其他的玩法要介紹給小朋友們,大家要不要一起來玩一玩。看看我們的小朋友能不能順利的完成每個玩法。

(1)雙腳跳過橫放在地上的跳繩。

師:下面讓我們把跳繩橫放在我們面前,然後像劉老師一樣跳過去。

(2)單腳跳圈。

師:好樣的,現在請小朋友把跳繩圍成一個圈,怎麼跳呢?

看老師跳一遍。請小朋友單腳站立,準備。

(3)跳繩。

每人一根一米長的短繩,兩手拉緊跳繩的兩端,雙腳踩在跳繩的中間部位,兩手拉緊跳繩,雙腳用力向前跳。

師:現在我們來比一比誰跳的多。

(4)走“蛇形”,幼兒分成兩路縱隊。

師:看來我們的小朋友都跳的非常棒,那麼接下來我要看看我們的小朋友走的怎麼樣,能不能走穩了。來跟劉老師一樣把跳繩彎彎曲曲的擺放在地上,像條小蛇一樣。然後腳踩在跳繩上走過去。聽口令,準備。

(5)走“小路”,幼兒分成兩路縱隊。

兩條繩拉成相距一定距離的平行線做小路(路有寬,有窄的)幼兒在小路中間走,踩繩,出線爲犯規。

師:當我們走這條小路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千萬不要踩到跳繩或者走出線,只能在裏面走。好,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誰走的最好。

5、遊戲“過障礙”。

組成兩路縱隊,教師用跳繩設置障礙。

要求:速度快、方法對者獲勝。

師:下面我們要玩一個遊戲叫“過障礙”。老師來說一下游戲的玩法,小朋友要仔細聽哦。

當老師發出口令後,小朋友要雙腳跳過前面這些跳繩,然後看到圈後就單腳跳,接着走過“鋼絲”,一定要走穩了哦。

再接着走過“小路”,拿起地上的跳繩雙腳跳一個後迅速跑回來和下一個小朋友擊掌跑到隊伍的後面,第二名幼兒按同樣方法過障礙,速度快、方法對者獲勝。

6、遊戲結束。

幼兒坐在原地敲敲腿和抖抖手,帶上小繩回教室。

活動反思:

在《好玩的跳繩》這一活動中我爲孩子提供的材料——繩子,是孩子所熟悉的,而且操作性強,所以幼兒在活動中的興趣很高,他們能夠積極投入到探索繩子不同玩法的活動當中,非常樂於用繩子開展遊戲

平日的幼兒室外活動中,幼兒總是拿着一根跳繩做跳繩運動,比較單調,我想如果讓孩子們來創造性地玩繩子,他們會想出什麼好玩的玩法呢?於是探索繩子的玩法成爲本次活動的主要內容。活動中小朋友想出了踩繩走和單腳踩繩跳,發展了幼兒的身體平衡能力;雙腳踩繩蹦跳及雙腳蹦跳跳繩發展了幼兒的身體協調性及跳躍能力;還想出了跳高、拔河兩種遊戲,發展了幼兒的跨跳能力讓幼兒體會到了與他人合作的快樂。最後通過玩“捉尾巴”和“幫喜羊羊運蘋果”兩個遊戲將本次活動推向了高潮,讓幼兒知道了用繩子還能玩出好多有趣的遊戲,進一步激發了幼兒對探索繩子玩法的興趣,讓孩子更加的喜歡玩跳繩。在活動的過程中我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開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注意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幼兒的主體地位。

遊戲教學活動要有較好的遊戲常規,要教育幼兒遵守紀律,聽從指揮,才能維持良好的教學秩序。在遊戲常規方面以後還需加強。

小百科:跳繩,是一人或衆人在一根環擺的繩中做各種跳躍動作的運動遊戲。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練習跑的動作,並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機敏性。

教學過程:

在場地四周畫些圓圈,圓圈數要比幼兒數少1個。全體幼兒都站在圓圈裏,其中1個幼兒沒有圓圈,站在場地中央。遊戲開始,大家齊聲說: “佔圈,佔圈,看誰先佔到圈。”

說完最後一句時,站在圈內的小朋友立刻跑出來和其他小朋友互換位置,這時站在中間的幼兒趁機也去佔圈,沒佔到圈的幼兒再站 在中間去,遊戲重新開始。

教學規則:

1.說完“看誰先佔到圈兒”以後,纔可以互換位置。每個幼兒必須離開自己的圈,不能站着不動。

2.沒有佔到圈的幼兒,必須站在中間去。

注意事項:

1.幼兒換圈時不要相互碰撞。

2.此遊戲不宜人數過多。如果人數多,可將全體幼兒分兩組進行。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篇8

課的內容 學習早操新操(紙板操)

場地器材

中心操場、紙板34塊、錄音機

教學目標

1、學習新操,熟練掌握操節組合和隊形變化。

2、培養幼兒參與早操活動的興趣,和培養小朋友吃苦耐勞的良好品質。

教學順序

1、整體——分組——整體

2、開始——基本——結束

重點難點

隊形隊列練習,動作整齊,規範;口令統一,有序。

課的 部分 時間 教學內容 組織

教學活動

運動負荷

教師

學生

次數

時間

一、 準備 部分:

5min

1、隊列隊形練習:

六路縱隊—三路縱隊—六路縱隊—兩路縱隊—同心圓—兩路縱隊—螺旋走—六路縱隊

2、體能:

慢跑—跨跳—自然走

集體手勢動作標準、大方;口令清晰有勁。

聽從老師口令和手勢的指揮,做到快迅到位。

1、4min 1min

深圳市第七幼兒園體育課教案

班級: 大一班 第( 1 )周課

教師:林志峯 配教:王星

全班( 32 )人 男生( 16 )人 女生( 16 )人

課的 部分 時間 教學內容 組織 形式

教學活動 運動負荷 教師 學生 次數 時間 二、 基本部分

15min

1、 小朋友聽着老師的口令跟着教師隨音樂進行隊型隊列練習,

2、 教師分解每個隊型隊列的動作,將幼兒分成兩組,兩位教師分別進行輔導練習。

3、 幼兒和教師一起隨音樂進行隊型隊列練習

4、教師。

集體 分組 集體

講解簡練清楚;手勢動作標準、大方;口令清晰有勁。

聽從老師口令和手勢的指揮,做到動作標準,快迅到位。

5min

1、遊戲:找朋友

2、放鬆活動:隨音樂自然走回場地。

各種生理指標預計

運動生理曲線

180 165 150 135 120 105 90 75 60

心率 0

時間 5 10 15 20 25

平均 心率 115 次/分

練習 密度 80% 強度 指數 50%

課後

幼兒練習強度與密度與預想的差不多,基本上是達到了教學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