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彙總六篇

關於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彙總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2W 次

作爲一名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彙總六篇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觀察圖畫,能用簡單的語言概括畫面內容。

2、理解故事幽默的結尾。

3、初步建構和拓展關於動物飛行的經驗。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教學準備:

經驗準備:觀看一些關於動物飛行的影響資料。

材料準備:

1、 讀本中涉及到的動物的寫實照片(不要卡通照片),最好能清晰反映動物的典型特徵。

2、 製作經驗網絡圖所需要的材料。

3、 各種相關圖片。

教學過程:

1.導入活動

和幼兒一起復習歌曲《誰會飛》。

對幼兒說:“剛纔我們唱了‘誰會飛?鳥會飛,拍拍翅膀飛呀飛’。小朋友,除了鳥,還有什麼動物會飛呢?”(此時幼兒可能仍會不斷說出各種會飛的鳥,如麻雀、老鷹等。教師無需糾正,而應對其加以總結:你說得很對,這也是一種鳥,鳥兒會飛。)按照經驗網絡圖(俘虜1),對幼兒給出的答案進行羅列和歸納(向幼兒示範文字記錄的作用)。

然後,向幼兒出示一些動物圖片,如大象、獅子、企鵝、鴿子、蚊子等,請幼兒指出哪些動物會飛、哪些動物不會飛,並貼到經驗網絡圖中相應的位置上。

通過討論,幫助幼兒總結出動物飛行需要的基本要素——翅膀。

2.閱讀圖畫(初次)

遮擋文字,逐頁觀察畫面,主要注意兩條線索:

1. 每種會飛的動物的翅膀有什麼特徵?

2.每個動物介紹自己會飛的時候,會怎麼說?

① 第一頁:老鷹在做什麼呢?它是怎樣飛的(請幼兒模仿老鷹飛行和俯衝的動作)?你們仔細觀察一下,老鷹的翅膀有什麼特點?(將幼兒的描述用文字記錄下來。)想一想,老鷹會說什麼呢?

② 第2-5頁:同第1頁(重點 不同動物的 ,模仿它們飛行的樣子,讓幼兒通過觀察和動作,體驗不同動物翅膀的特點和飛行的特點)。

③ 第6頁:這是誰?它的翅膀什麼樣?它想做什麼?它能成功嗎?

④ 第7頁:發生了什麼事情?小雞會說什麼呢?小雞爲什麼飛不起來呢?(無需展開討論,引起幼兒思考即可。)

3.閱讀圖畫(再次)

結合第一次大書閱讀時的討論和記錄,用比較完整的語言總結出畫面上有什麼動物、它在做什麼、它的翅膀什麼樣、它飛起來有什麼特點等,爲幼兒示範如何按照一定的線索完整描述畫面的內容。例如第一頁:老鷹在捉兔子,它的翅膀又大又硬,很有力量。它飛翔的時候用力扇動翅膀,飛得非常快!

4.總結分享

自由活動時,還可以請有興趣的小朋友幫助進一步的整理。將整理好的經驗網絡圖貼在教室牆壁上,作爲幼兒日常學習和討論的資源。請幼兒回家後繼續和家長一起探索關於動物飛行的知識,蒐集會飛的動物和其他會飛的東西的圖片。

教學反思:

《誰會飛》是中班第一學期的第一個讀本,該讀本巧妙的將重疊詞“*來*去”的學習融入到對一些常見事物、動物的運動特點的介紹中,對於重疊詞,我班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並不會陌生,在閱讀時,老師通過肢體表演和小組比賽的形式激發孩子活動時的興趣。

我把活動的重點定位在疊詞的正確使用上,有的孩子知道疊詞但不知道使用;有的孩子知道運用但經常詞不達意,需要肢體動作加以補充。因此在拓展環節中,通過仿編的形式幫助孩子學習正確運用疊詞。活動分兩步驟:一是替換;二纔是仿編。這個過程由易到難,幼兒易接受。最後請幼兒畫出仿編的事物加以對已學內容的鞏固,整個活動目標明確,實施起來也很順利,孩子們的參與積極性較高,不足之處是孩子的傾聽分享意識不強,大部分孩子喜歡議論而不是聽其他小朋友的發言。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新綱要(試行)》在社會領域中明確指出:“引導幼兒參與各種集體活動,體驗與教師、同伴共同生活的樂趣,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養成對他人、社會親近、合作的態度,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安全島”活動的設計,爲幼兒創設積極合作的機會,教師通過指導與遊戲材料的變化,激發了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互助合作的要求。活動有靜有動、有觀有思、有試有感,幼兒在遊戲中收穫了合作互助的經驗。

活動目標:

1.幼兒有合作意識。

2.學習相互協商、語言交流等方式解決問題,合作完成任務。

3.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活動場地佈置成海洋,有海星,海草、貝殼、珊瑚等等。

2.小海龜胸飾人手一個,海龜媽媽頭飾一個、圖片。

3.一段海浪音樂,一段適合海龜在水裏表演的音樂,墊子若干。

活動過程:

1.討論問題引發興趣

教師和幼兒以“小海龜”角色進入活動室,共同圍坐在地上討論。

師:平時在海里我們會遇到哪些危險的事情?(大鯊魚、大鯨魚)應該怎麼辦?

師:聽,這可能是發生了什麼危險的事情?(播放海浪音樂,可適當做動作)對了,是海浪來了,我們應該怎麼辦?(幼兒利用平時積累的經驗,大膽想象,暢所欲言。)

師:在海里遇到危險,我們可以逃跑,把頭縮進龜殼,躲到島上等等。

2.集體合作遊戲

師:寶貝們,跟着媽媽一起到海洋裏玩玩吧!(媽媽帶領小海龜第一次到海洋裏認識幾種常見的海洋生物,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師:(播放海浪音樂)聽,海浪來了,快快到媽媽這裏來吧!師幼第一次集體合作站在墊子上。

師:媽媽來看看,寶貝們的小腳都穩穩地站在島上了嗎?我真開心,每個寶寶都安全了,這是一個快樂島,只有大家雙腳都站在島上,互相抱緊,纔不會被海浪捲走哦!(引導所有幼兒知道只有大家互相抱緊,雙腳都站在島上才安全)。(風平浪靜了,媽媽帶着小海龜第二次到海里學游泳,遊一遊,吹泡泡,搓一搓,轉個圈等。)

師:(播放海浪音樂)喲,海浪又來了,快想辦法都躲到島上來!(將墊子變小點兒,但還是能容納所有幼兒)(師幼第二次集體合作站到變小的快樂島上。)

師:你們發現快樂島有什麼變化嗎?(變小了)對呀,海浪來了,快樂島變小了,那我們該怎麼辦?(再次引導幼兒知道要躲過海浪,必須抱得更緊,從而引出各種合作的'方法。)

師:海浪來了,快樂島變小了,所以我們要抱得更緊了,可以兩個人、三個人抱的緊緊的,只要我們大家緊緊的團結在一起,海浪也會被嚇跑的。

3.小組合作遊戲

師:看,退潮了,跟着媽媽去玩捉迷藏吧!(第三次)(抽去墊子,將墊子分散放在另一邊。)

師:如果更大的海浪來了,快樂島就要被淹沒了,我們該怎麼辦?看,那兒有許多小的快樂島,遇到海浪來了,你們可以幾個幾個互相合作,穩穩地站在島上,但是每個小島上都要有小海龜。(播放海浪音樂)小海龜第三次合作躲到快樂島。

師:看,他們是一前一後抱着站的;他們不一樣哦,是三個人前後中間貼着穩穩地站的!其實遇到危險,我們兩個或三個好朋友一起緊緊的抱着、貼着,穩穩地站在小島上,海浪也拿我們沒辦法了。

師:海面恢復平靜了,寶貝們肯定肚子餓了,我們去找食物吧。(播放海浪音樂)小海龜第四次合作躲到快樂島上。

師:瞧,他們是三個人面對面緊緊地抱在一起的;他們是肩搭肩貼着的;還有墊起腳尖站的,真是一羣聰明、愛動腦筋的孩子!遇到再大的海浪我們也不怕,快跟媽媽繼續往前走吧!(教師總結各種站的方法,如貼、抱、疊等,引導幼兒懂得互相合作,纔不會被海浪捲走的道理。)

小海龜們第五次到海里玩。要求:如果再有海浪,快樂島就變得更少了,需要更多的好朋友互相合作,才能穩穩地站在島上。(播放海浪音樂)小海龜第五次合作躲到快樂島上。

師:快看,他們是4只小海龜緊緊的前後前後疊在一起;哦,這隻小海龜力氣真大,它用的是抱起另一隻小海龜的方法,真不錯!(教師及時關注和小結幼兒各種站的方法)海面又恢復平靜了,寶貝們坐到媽媽身邊來吧!(師幼圍坐在一起)。

4.小結

今天小海龜們跟着媽媽學了一項新的本領,遇到海浪,我們能夠兩個、三個、四個或大家一起緊緊的抱在一起、貼在一起、靠在一起,以後有再大的危險,只要互相合作、互相幫助,團結在一起,就能戰勝。

教學反思

該活動以幼兒參與體驗爲主,合作貫穿在每個環節中,避免了老師的單調說教。孩子們在與同伴的共同遊戲中學習協商、體驗,習得有益的社會交往技能,充分體現了社會教育的潛移默化,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需要,有很強的實踐性。活動對教師的隨機教育能力要求較高,關注幼兒成功的現象較多,沒有及時關注幼兒在合作不成功後的表現,缺少及時的鼓勵,影響了個別幼兒繼續參與合作活動的積極性。在觀察圖片的環節,幼兒有感而發,討論時間較長。可以採用集體與小組討論相結合的方式,讓更多的幼兒更充分地參與表達。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看一看,說一說,讓幼兒知道生活、遊戲中有許多規則需要大家一起來遵守。

2.能愉快地參與活動,在活動中懂得遵守規則的重要性,感受由遵守規則帶來的快樂。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幼兒活動時的ppt課件。

2.貼有交通標示的活動場地一塊。

活動過程:

一、看一看,說一說

知道生活、遊戲中有許多規則需要大家一起來遵守。

1.出示幼兒遊戲時沒遵守規則的圖片,討論:圖片中的小朋友

這樣做有什麼危險?我們應該怎樣做?

2.出示幼兒喝水時沒遵守規則的圖片,討論:圖片中的小朋友爲什麼沒有喝上水?我們應該怎樣做?小朋友在幼兒園要遵守規則,那生活中是不是也要遵守社會規則呢?

3.出示生活中人們沒遵守社會規則的圖片“小區怎麼了”,討論:你如果生活在這樣的小區,你的感覺是什麼樣的?那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4.教師小結:規則無處不在,無論在幼兒園還是生活中都需要遵守許許多多的規則,只有這樣纔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二、做一做,玩一玩,感受由遵守規則帶來的快樂

1.遊戲——安全過馬路,教師講解遊戲規則。

2.幼兒遵守規則和老師一起做遊戲,感受遊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反思

本活動有兩大環節,第一環節是利用幼兒在活動時沒遵守規則的圖片,讓他們發現不遵守規則所帶來的危險,此設計目的在於以新的形式吸引幼兒主動參與活動,從而調動幼兒的興趣。幼兒通過尋找——發現——表達,提高了幼兒的觀察力,明辨是非的能力及口語表達能力。第二環節是以遊戲的形式帶領幼兒安全過馬路,通過親身體驗,判斷出哪些行爲是對的,哪些行爲是錯的,增強了遵守規則的意識和良好的行爲習慣,感受由遵守規則帶來的快樂情緒。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傾聽、感受故事內容

2.進一步瞭解大豆的廣泛用途,產生探索豆類植物的好奇。

活動準備

故事掛圖、故事、各種生活中的豆製品、蛋糕一個

活動過程

一、實物導入

師:小朋友們請看這是什麼?(出示蛋糕)

師:今天我們班要舉行一個特殊的生日patt,大家想不想知道今天是誰過生日?

師:(出示圖片:老豆爺爺)今天是老豆爺爺的生日,豆子寶寶們想給爺爺個驚喜,想把爺爺所有的子孫都叫來,可是豆寶寶們不知道家族中還有誰?於是就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我們小朋友。

師:小朋友猜一猜,除了豆寶寶外還會有哪些是老豆爺爺的子孫?(討論)

二、初步欣賞故事,結合圖片欣賞故事。

師:有一個有心的豆寶寶也在努力的尋找,它在網上找了很多老豆爺爺的子孫,小朋友們一起來聽聽都有誰來給老豆爺爺過生日?爲什麼小豆不讓他們來給老豆爺爺過生日?

三、帶着問題再次欣賞故事。

師:爲什麼肥皂、油漆、輪子、帽子也來爲老豆爺爺過生日呢?

師小結:原來啊肥皂、油漆、輪子、帽子都是用大都做成的,都是豆爺爺的子孫,所以來給老爺爺過生日。

四、故事表演,活躍氣氛。

1、理解故事,帶領幼兒討論:小豆長大了能做什麼?

2、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談一談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是用大豆做成的。

師:你們想不想來做小豆呢?我們來邊聽故事邊表演吧。

3、 教師小結:大豆製品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而大豆做成的食物品種更是繁多,比如:豆腐、豆皮、豆腐腦、臭豆腐、豆芽菜等,他們都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所以我們要多吃豆類食品,讓我們的身體長得更高!更壯!更漂亮!

五、活動延伸:

1、引導幼兒到區域中觀察、比較已投放的各種豆類,如:綠豆、扁豆、豌豆、蠶豆等,瞭解其用途。

2、收集有關大豆用途的信息。

小結及反思

幼兒對農貿市場很陌生,大部分幼兒都沒有買菜的經驗,不知道怎樣去買菜,因此,我設計了《農貿市場真熱鬧》這節活動。主要是讓幼兒瞭解更多蔬菜的種類,營養與價格,同時讓幼兒自己去買菜,自己問叔叔阿姨菜的價格等等。幼兒非常感興趣,豐富了幼兒的生活經驗,幼兒在愉快的社會實踐中豐富了自己的知識,我覺得本次活動很滿意。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5

一、設計意圖。

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屢遭破壞,爲了讓我們的孩子生活得幸福、美好,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有識之士提出,環境教育作爲解決環境問題的根本出路,必須從娃娃抓起,並在一生持之以恆。在幼兒園裏,用科學的角度培養和實施環境教育,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形成正確的環境價值觀和態度,具有環境道德觀,有深遠教育意義。

二、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大部分幼兒對“自動澆花”科學小實驗會操作。

2、人人動手實踐和參與,個個嘗試解決問題。

3、逐步養成愛護環境的行爲模式。

三、活動重點:

做“自動澆花”實驗。

四、活動難點:

逐步養成愛護環境的行爲模式。

五、活動準備:

1、裝有水的盆、棉繩、積木、盆種花若干人手一個揹包月牙橋等

2、場地佈置。

六、活動過程:

1、導入:

103班要參加環保特別行動,時間是10天左右,可是我們種了一些美化環境的花,每天都要澆水,所以我們必須想出“自動澆花”的辦法才能保護這些花。

2、幼兒討論:怎樣才使花兒每天都有水喝,又不會被水淹。

3、提示幾件容易得到的材料,如:小盆、棉繩、等。讓幼兒動手實踐和參與,證實自己的辦法能解決“自動澆花”的問題。

4、環保行動。(環保行動意義和本次行動做法)

(1)出發——全班小朋友背上行裝,分成兩隊,走小路、踩石頭、過小橋、最後來到草地。

(2)環保行動——把草地上垃圾、樹葉、小動物帶到一個地方集中進行有效的處理。

5、環保行動回程,檢查“自動澆花”的效果,並進行總結還表揚。

(1)網上資料:環境教育相關網站。

(2)初中物理關於“滲透”的原理

6、教學延伸:從教育教學上、日常生活和家庭教育中同步進行環境教育。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幼兒與人交往的能力。

2、培養幼兒大膽說話的能力,並通過此活動激發幼兒熱愛幼兒園工作人員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1.活動前要求家長配合瞭解一些電臺、電視臺、報紙的名稱,有目的地觀察或瞭解記者的工作。

2.收集本園部分工作人員的照片並對他們發出邀請,自制的簡易話筒、照相機、字卡、音樂、小卡片、筆等,“會議”場地及佈置物品。

三、活動過程

1.談話活動,引入主題。“小朋友,你們聽說過記者嗎?”(引導幼兒回憶日常經驗)“你們知道記者有什麼本領嗎?他們去採訪的時候,通常要帶上什麼用具?”引導幼兒瞭解如何做一名“小記者”。“你們想當小記者嗎?”

2.“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照片,你們去看看他們是誰?在幹什麼?”讓幼兒自由觀看。

3.提問: “小朋友,你們都看到了誰呀?在幹什麼?誰先來說說?”

4.“小朋友,你們看,今天我把照片上的一些園長、老師、阿姨請來了,你們都想當小記者,那麼想問些什麼問題呢?”讓幼兒自由說一說。

5.“哦!小記者,你們想採訪的事可真多呀,這樣吧,等一下,你們商量決定,願意採訪誰,就和他說說,問問你們想知道的事。不過,怎樣才能讓別人願意接受我們的採訪呢?”請幼兒學習記者使用禮貌用語:我可以問你問題嗎?你能接受我的採訪嗎?謝謝你的合作。

6.“如果你真的是一位記者,你喜歡在什麼電臺、電視臺或報社工作呢?等一會兒,有禮貌地告訴你要採訪的人。”

7.“採訪完後,我們開個‘新聞發佈會’把採訪到的事告訴大家。小記者們記住啦:主辦單位是 ,地點是 ,時間是 ,請準時參加。”

8.“爲了工作和聯繫方便,麻煩各位記者先登記一下單位,再帶上採訪用具去採訪。”請幼兒自報自己的服務單位,工作人員即時登記,****。老師和幼兒一起,自由去找自己的採訪對象談話。

9.師生共同採訪時,“工作人員”佈置會議場地,音樂響後,集中幼兒開“新聞發佈會”。

(1)開場白:老師代表“主辦單位”歡迎各位的到來並宣佈“新聞發佈會”開始。

(2)請幼兒自由發言,把採訪的事告訴大家。

(3)老師小結。

10.請幼兒代表“主辦單位”向幼兒園工作人員送上一份簡單的

禮物,謝謝他們對採訪工作的支持,並對他們的辛勤工作表示敬意。

11.讓小記者們與各位“大合照”結束。

四、各領域滲透

語言:開展多種語言遊戲,遊戲中重點加強禮貌用語的訓練並提高小朋友大膽說話的能力。

健康:通過讓幼兒玩一些體育遊戲,向幼兒滲透不怕累,不怕苦的精神,懂得我們的工作人員、社會上真正的記者爲了工作都在辛勤勞動。

科學:認識攝影機、照相機、錄音機、話筒等的特點、用途。

美術:學習一些自制玩具的技能,嘗試自己製作話筒,照相機等。

五、生活中滲透

讓幼兒聽一些新聞廣播,給幼兒讀報,注意引導幼兒觀察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情,主動和幼兒園工作人員接觸。

六、環境中滲透

張貼一些記者採訪過程的照片,幼兒園工作人員的照片,剪報等。

七、家庭中滲透

請家長在家有目的地引導幼兒收看電視新聞,收聽廣播、讀報,並引導幼兒嘗試大膽地和身邊人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