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集錦五篇

有關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集錦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8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集錦五篇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樂意嘗試用小樂器進行遊戲和演奏活動。

2.通過感知對比,嘗試聽辨四種樂器的聲音,並在遊戲和演奏活動中正確運用。

3.能看懂圖譜,迅速分辨不同樂器的聲音,並運用所聽出的樂器進行演奏。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的準備:認識鈴鼓、沙錘、響板、碰鈴四種樂器,能說出它們的名稱。熟悉樂曲《郊遊》。

2.物質材料的準備:鈴鼓、沙錘、響板、碰鈴四種樂器若干。音樂播放器、帷幕、四種樂器圖樣標記。地面用彩色粘貼布置成田字格狀,分別貼上標記。樂曲《玩具兵進行曲》,樂曲《郊遊》演奏圖譜。

活動過程:

一、活動的引入。

1.以與藏在簾子後面的小樂曲做遊戲的形式激發幼兒聽辨的興趣。

2.教師分別敲擊樂器,幼兒進行聽辨,並說出樂器的名稱。

二、聽辨樂器聲音,與小樂器做遊戲。

1.請幼兒自由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樂器,與小樂器交朋友。

2.教師在幕後敲擊某種樂器,請幼兒辨別,判斷後站在貼有它標記的家中。

3.聽辨過程中讓幼兒自由交換手中的樂器,感受每種樂器的音色和表現形式。

先後敲擊某一種樂器。

同時敲擊某兩種樂器。

同時敲擊某三種樂器(根據幼兒接受情況而定)。

三、在音樂背景下,聽辨樂器並隨着音樂旋律敲擊樂器。

1.聽音樂《玩具兵進行曲》,教師先後敲擊不同樂器,幼兒聽到那種樂器的聲音就演奏相同的樂器。

2.不停變換敲擊樂器的種類,逐步加大聽辨的難度。

在音樂的伴奏下,教師同時敲擊兩種不同的樂器。

在音樂的伴奏下,教師同時敲擊兩種聲音相似的樂器。

在音樂背景下,輪換敲擊和同時敲擊樂器。

四、看圖譜,合奏樂器。

1.看圖譜,請幼兒根據圖譜上的標記爲樂曲《郊遊》配伴奏。

2.進行打擊樂表演。

3.在演奏打擊樂《郊遊》中,引導幼兒理解和聽指揮進行演奏,注意休止符。

活動延伸:

1.繼續接觸有關符號、節奏、音符的遊戲活動。

2.投放多種打擊樂器,鼓勵幼兒利用各種樂器進行演奏活動。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幼兒能聽辨出鈴鼓、碰鈴、沙錘、響板四種樂器的聲音。活動的難點是,能迅速分辨不同樂器的聲音,並運用所聽出的樂器進行演奏。目標定位是,聽辨能力是音樂中比較關鍵的能力,也是進行音樂活動的基礎。因此此次活動的目標定位在:通過各種遊戲,聽辨、區別樂器聲音,並嘗試在演奏活動中運用。在活動材料方面,我選擇了四種樂器,涵蓋了高中低三個聲部,使得音色有所區別。

整個活動都圍繞和小樂器捉迷藏的遊戲情景,使活動充滿神祕感和情趣,活動中設計了田字格,使幼兒在有趣的佔格遊戲和器樂合奏中完成目標,實現寓教於樂,充分調動了幼兒參與互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環節一:聽樂器聲音,猜樂器名稱(說出樂器的聲音特性,說說聲音像什麼?激發幼兒想象力,調動幼兒生活經驗,進一步提升對樂器音色的感知。環節二:與小樂器交朋友,選擇樂器玩聽聲音找家遊戲。(幼兒每人選擇一種樂器,聽到幕後的聲音就站到相對應樂器的家中(佔格)。這裏逐步加大聽辨的難度,從一種樂器單獨敲擊--兩種樂器同時敲擊--同時敲擊四種樂器。幼兒在過程中不斷與同伴交換樂器,體驗各種樂器聲音性質的不同。環節三:在音樂背景下,迅速聽辨樂器並有節奏的隨着音樂敲擊。(在第二個環節上難度有所提升,不光要聽辨樂器音色,更要聽樂器旋律和節奏。)環節四:看圖譜,合奏樂器。(提升經驗,讓每個孩子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整個活動是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層層遞進,逐步開展,孩子們在"聽"、"辨"、" 玩"、"練"等有趣環節中,不斷獲得新的音樂經驗。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欣賞並感受歌曲《魚兒的夢》優美的旋律和意境,初步學唱歌曲。

2、能大膽地運用肢體語言表現對歌曲的理解。

3、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欣賞並感受歌曲優美的旋律和意境,在理解歌曲的基礎上,能自由創編動作,表達出歌曲的情感。

教學難點:在理解歌曲的基礎上,能自由創編動作,表達出歌曲的情感。

活動準備

1、ppt 課件

2、鋼琴伴奏

3、頭飾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音樂遊戲:引起興趣,教師彈奏歌曲,幼兒欣賞小魚遊。聽了這段音樂,猜一猜小魚在幹什麼?

二、基本環節:欣賞並理解歌曲

1、理解:魚兒玩了,玩了一天水,池塘媽媽懷裏睡。

2、理解:天上星星,星星落下來,給它蓋上珍珠被。天上的`星星掉下來爲魚兒蓋了一條怎樣的被子呢?你們小時候媽媽是怎樣爲你們蓋被子的?

3、理解:呣~~呣~~風兒唱着搖籃曲,輕輕吹呀慢慢吹。

風兒唱了一首什麼歌? 教師哼唱,引導幼兒一同哼唱。

爲什麼風兒要輕輕吹、慢慢吹?請你來學着風兒輕輕吹、慢慢吹,哄小魚入睡。

4、理解:魚兒夢中,夢中看見了,媽媽在親它的嘴。在夢裏,小魚好像夢見魚媽媽回來了,它在幹什麼呢?我是魚媽媽,你們都來做做魚寶寶。(背景音樂,教師與幼兒互動)

5、你們覺得魚兒的夢美不美?哪裏最美?這首歌的名字就叫做《魚兒的夢》。

三、結束環節:讓我們一起來唱一唱這首優美的歌曲吧,再次欣賞鋼琴伴奏,哼唱時要輕輕的、柔柔的。

四、延伸環節:我們變成一條條小魚,聽着優美的音樂,做做魚兒的夢吧。

教學反思

這是一首很優美的歌曲,講述的是:在一個美麗的池塘裏,生活着一羣可愛的小魚。到了晚上小魚玩累了,就在池塘媽媽的懷抱裏睡覺,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看着他們,星星的影子映照在水面,好像給小魚蓋上了一牀珍珠被。風兒輕輕地吹,就好像在爲小魚唱搖籃曲。小魚甜甜的睡着了,夢中看見了媽媽在親吻他。

本節課的重點是:欣賞並感受歌曲優美的旋律和意境,在理解歌曲的基礎上,能自由創編動作,表達出歌曲的情感。我通過講述故事——提問理解——學唱歌曲——自由創編,突破本節課的難點。在最後創編環節,幼兒都很能幹,分別創編了:小魚游泳、小魚睡覺、星星眨眼睛、小魚蓋被、風兒唱歌、小魚做夢等。

在上課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問題,幼兒對於這種很優美的歌曲,唱的時候不是把握的很好,他們往往不是唱得太大聲,就是唱得太小聲,找不到一個平衡的點。

針對這個問題,在以後的課程中,我要多讓幼兒身臨其境的感受歌曲的意境,讓他們能不知不覺用優美、動聽的聲音唱出來。而且要讓他們感受不同曲風的歌曲。

幼兒的肢體語言發展的不錯,能用不同的好看的動作來表現歌曲的內容。

小百科:魚類是體被骨鱗、以鰓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幹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和憑上下頜攝食的變溫水生脊椎動物,屬於脊索動物門中的脊椎動物亞門。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3

預設活動:

一、組織討論

1、你想表演什麼節目?

2、文藝演出節目的要求是什麼?

3、商量選出2-3個節目。(出示統計表)

4、表演節目需要做哪些準備工作?

二、分組準備

預設:1、畫海報

2、做飾品

3、設計服裝

4、排練節目

三、模擬展示表演

設計思路:

音樂藝術教育是我園的特色之一,我班幾乎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拿手節目。在進行《快樂的新年》這一主題活動時,針對在新年聯歡活動中“我們班應該表演什麼節目?”孩子之間發生了分歧,每一個孩子都想在這一活動中能展示自己的才華。

然而對於中班孩子而言,要自由組合編排一個表演的節目還是非常有難度的。表演節目的形式是什麼?需要什麼道具?要做哪些準備?今天的這個活動就是在此基礎上幫助孩子解決這些問題,同時激發孩子敢於探索、勇於表現的慾望以及初步具有與人合作的意識,爲其以後參與這樣的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

活動目標:

1、能講述自己所瞭解的關於演出的一些知識。

2、初步具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3、能利用已有的經驗、知識及技能大膽創作,體驗成功的喜悅。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通過看、找、說讓幼兒體驗感受風的存在,體驗同伴合作成功的樂趣。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能根據歌曲嘗試用肢體語言表現風來了的事物的變化。

3、發展幼兒想象力、創造力及與同伴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自制ppt課件(被風颳起的景物),及錄音《風的聲音》

實物:紗巾

幼兒已有風的生活經驗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聽聲音導入

教師播放風的錄音:你聽到了什麼聲音?是誰來了?

你喜歡風爺爺嗎?喜歡大風還是喜歡小風?爲什麼?

基本部分:

一、辨別風爺爺

1、欣賞歌曲:

教師:風爺爺的脾氣可真不好,生氣的時候是什麼聲音?高興的時候呢?

請小朋友閉上眼睛,聽一段音樂,,靜靜地和風爺爺來個親密接觸吧,讓風爺爺來給我們吹吹,感覺一下風爺爺今天心情是怎樣的?(我們閉上眼睛)

2、幼兒用語言描述感覺。

教師:剛纔風爺爺給我們帶來了一段音樂,那麼你聽出來它是風爺爺心情如何呀?爲什麼?音樂聽上去感覺怎樣?

二、唱風爺爺

1、教師:今天來做客的一定是個小風爺爺,那麼大風爺爺的音樂應該感覺是怎樣的呢?你們怕不怕?

春天,我們北方的城市風沙特別大,你們怕不怕?我也不怕!現在我要用好聽的歌聲勇敢地告訴風爺爺“我很勇敢!”

2、教師:你們聽到我是怎樣跟風爺爺說得?(幼兒識記歌詞)

3、還有哪些孩子也想用歌聲告訴風爺爺:“我很勇敢!”,就請你勇敢的站出來,跟我一起唱吧!

幼兒集體演唱2次。

三、感受風爺爺

1、請幼兒觀看演示課件,找風爺爺。

教師:風爺爺會捉迷藏,就是不出來,到底去哪裏呢?它走過許多地方,你看…(教師演示PPT)

請幼兒用語言講述並分別用肢體表現風爺爺到過的景物變化。

2、幼兒用肢體動作分別表演看到的“迎風吹”的變化。

教師:快來跳跳風爺爺來了以後發生的事情吧!用舞姿告訴大家在這些地方能找到風爺爺。(幼兒在音樂與多媒體畫面的伴隨下,大膽地用動作表現風爺爺到來時的變化:落葉在風中打轉;絲巾在風中輕輕移動;樹上的葉子在風中嘩嘩作響;晾曬的衣服在風中翩翩起舞;路上的行人的頭髮在風中輕揚飛舞;操場上的紅旗在風中神氣的抖動等情景,重點讓幼兒合作表現)

結束部分:

幼兒一起呼喚風爺爺,與風爺爺一起做遊戲

1、交待遊戲規則:

教師:我們聽音樂一邊唱歌曲一邊用動作告訴大家,風爺爺在哪裏?

唱到最後一個字“吧”趕快保持最後一動作靜止不動。風爺爺吹到你身上任何一個部位都不動,誰動了就算是被風颳走了,或者害怕風爺爺,回到座位停止遊戲。

2、幼兒遊戲若干次。

3、結束部分:

到室外找找風爺爺,與風爺爺一起做遊戲。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接唱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並嘗試按節奏創編歌詞。

2、能積極參加猜謎活動,並能接受挑戰,勇於戰勝困難,體驗音樂活動的快樂。

重點:願意通過問答的形式歌唱謎語歌。

難點:模仿歌曲中描寫動物外型的歌曲進行創編並歌唱。

【活動準備】

數張謎語造作圖片。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師生問好歌》、練聲3遍

基本部分:

熟悉歌曲內容,學習用歌曲回答出謎語的答案。

師:我聽說大一班的小朋友猜謎語猜得最棒了,今天我就來考考你們。

1、師邊出示圖邊唱:腦袋圓圓的,眼睛亮亮的,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你們猜猜這是什麼動物呀?

師請個別幼兒說出是什麼動物,並引導幼兒唱出謎底,“知道知道這就是**呀。”

2、“下面我再加兩個特徵,看看你們能不能猜出來?並且把謎底唱給我聽”、

“腦袋圓圓的,眼睛亮亮的,耳朵尖尖的,鬍子長長的,你們猜猜這是什麼動物呀?”

師引導幼兒邊看圖片邊唱出謎底。

再次出圖片,說唱謎語。

“腦袋圓圓的,眼睛亮亮的,身體胖胖的,喜歡吃竹子,”

幼兒一起唱歌回答。

4,連續猜謎語:腦袋圓圓的,眼睛亮亮的,身上有羽毛,打開像扇子。

幼兒一起唱出答案

不看圖片聽老師唱歌提問

師:下面我要換一種方式出謎語,我們不看圖片了,看王老師的動作來猜。

腦袋圓圓的,眼睛亮亮的,耳朵長長的,尾巴短短的

腦袋圓圓的,眼睛亮亮的,身上有口袋,跑得快快的

腦袋圓圓的,眼睛亮亮的,個子高高的,脖子長長的

自己嘗試按節奏創編

1、師:我準備的小動物都讓你們猜出了,你們自己能編個謎語讓大家猜猜嗎?

(1)請個別幼兒上來創編(3——4個)

(2)師針對提醒可不可以加上小動物喜歡吃什麼?可不可以加上小動物長什麼樣子?可不可以加上小動物的叫聲?

(3)師加以完善,幼兒一起唱歌回答。

(4)表揚完全是自己唱出提問的部分幼兒

2、現在我要讓你們來編一個,我告訴你謎底,你編給我聽,今年是豬年,編個小豬吧?

請個別幼兒說出小豬的特徵,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加以總結。

“我們再編一個,誰來說說我們編個什麼呢?”

請一個幼兒說說要大家編什麼?

師帶領幼兒一起討論有什麼特徵,創編動物謎語。

結束部分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個新的本領,是把謎語唱出來的,現在我們去出一個謎語給後面的客人老師猜猜,也可以請客人老師出給小朋友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