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集合10篇

實用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集合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4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用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集合10篇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會模仿動作並能躲避追逐

重點難點:

會模仿動作並能躲避追逐

活動準備:

《一隻小老鼠》

2.寬敞的活動場地

活動過程:

、先慢慢地念一遍歌詞,並配合做動作,表情要誇張,請寶寶欣賞。

二、邊唱歌曲邊做動作,鼓勵寶寶跟着一起模仿小老鼠和老貓的動作。

三、播放CD,請配班老師扮演老鼠媽媽,老師扮演老貓,邊唱歌曲邊玩老貓抓老鼠的遊戲。

1.開始幾遍可以不抓住“小老鼠”,待寶寶熟悉遊戲的玩法後再抓住他們。

2.注意變換從不同的方向抓小老鼠,如慢慢走、停下來、快跑等,以增加遊戲的趣味性。

四、帶着寶寶做放鬆活動。

師:小老鼠跑得好快,老貓抓不到,要回家休息了。小老鼠也該回家啦!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2

一、活動的選材

茶壺是孩子們身邊隨時可見生活用品,應該說孩子們是相當熟悉的。同時這首歌曲歡快活潑,歌詞風趣,以擬人的方式給予了小茶壺生命,很適合孩子來表演,個人認爲十分適合中班幼兒來學習。

二、活動的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制定的具體目標是:

1. 熟悉歌曲和歌詞,學習用肢體動作模仿小茶壺,感受歌曲的風趣,活潑。

2.通過小茶壺和茶杯的角色扮演,體驗同伴合作遊戲帶來的快樂。

三、活動重點

是理解和熟悉歌曲的旋律和內容,並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現。

四、活動的準備

爲使活動順利開展,更具趣味性,遊戲性,爲此,我作了如下活動準備:

幼兒對茶壺已有初步的認識;教師韻律表演;活動前幼兒嘗試過各種茶杯的動作模仿;茶壺PPT

五、活動的過程

1.興趣是活動順利開展的基礎

無論是什麼活動,孩子們的興趣是活動順利開展的基礎。活動以“教師跟音樂表演,請孩子們猜猜老師表演的是什麼”開始,老師的表演,猜謎的形式很好地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參加活動的願望,爲順利開展活動做好鋪墊。

2. 三大活動環節

爲完成教學目標,我將活動以觀察、理解——熟悉、表演——合作遊戲三大環節進行。具體的活動過程表現爲:1.通過教師的表演以及茶壺圖片的展示,抓住茶壺的外形特徵“矮又胖”,並初步嘗試用動作表示“小茶壺”。2.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歌曲並表演。這個環節中,我把學習歌曲與動作表演進行了整合,在“按節奏念歌詞”“初步學習演唱歌曲”的同時,都進行了肢體的模仿。因爲孩子們是好動的,而通過肢體模仿也是讓孩子理解記憶歌詞的手段之一,在使孩子進一步熟悉歌曲的同時,也解決了動作表演,可謂一舉兩得。3.通過角色扮演,體驗遊戲快樂。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象,遷移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創編倒水的聲音。在這環節中教師讓幼兒自己想象倒水的聲音,模仿這種茶杯的外形,既增加了情趣,又使幼兒能順利遷移已有的經驗。最後是合作遊戲活動,先是教師與幼兒分角色扮演茶壺和茶杯,然後是個別幼兒與其他幼兒分角色扮演,最後讓幼兒自己找夥伴兩兩合作分演角色。

3.活動延伸

活動中孩子們接觸的是“又矮又胖”的小茶壺,爲了不使幼兒思維侷限,在活動的最後我特別出示其他不同形態的茶壺,讓孩子們認識到茶壺的多姿,瞭解到茶壺並不是只有“又矮又胖”這一種,同時也激發了幼兒繼續表演的願望。

五、活動的遺憾

1.原歌曲是一首英文歌,始終找不到原歌曲的伴奏,曾經嘗試將英文歌歌詞用相關軟件弱化,但是效果很不理想,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只得用鋼琴彈奏錄音,雖然音效比較清楚,但是始終及不上專業的伴奏來的感覺好。同時因爲我考慮到孩子們又要學唱,又要表演,有意識地將速度放慢了一些,使得歌曲的“歡快活潑”體現不夠。

2.孩子們在表演中沒有將倒水的聲音表現出來,教師並未及時引導,使在遊戲時缺少了些趣味性。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3

教材簡介:《小樹葉》是一首AB段式的歌曲,是富有情感教育意義的音樂教材。歌曲分兩部分,表現了兩種不同的情感體驗,第一部分主要講樹媽媽看見小樹葉飄走了,心理很難過,音樂相對緩慢憂傷。第二部分主要講小樹葉離開媽媽後變勇敢了,音樂歡快跳躍,與第一部分的音樂形成鮮明的對比,引起幼兒感情上的共鳴,幼兒容易接受、理解和表達。

目標預設:對教材的充分分析後,根據中班幼兒的在音樂技能技巧和認知、常識等方面的實際水平,結合對新《綱要》的理解,從情感態度、知識和能力的角度出發,我確立了以下目標:

1、感受歌曲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表達的不同情感,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2、根據自己對歌曲的理解,創造性地選擇演唱的形式。

活動過程:

一、音樂遊戲導入。

師:孩子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秋天到了,小樹葉發生了什麼變化?你知道它是怎樣飄下來的嗎?你來試一試。(請個別幼兒表演)

師:我們一起來和小樹葉跳個舞吧!(播放《小樹葉》伴奏帶,教師和幼兒一起舞蹈,音樂結束時教師把樹葉灑下,讓小朋友每人找一片樹葉寶寶做朋友)

二、新授歌曲。

1、完整的播放《小樹葉》視頻,幼兒欣賞。感受歌曲的旋律。

2、師:這首歌好聽嗎?你們有沒有發現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第一段和第二段一樣嗎?

(引導幼兒說出歌曲的旋律不同,前段舒緩,後段歡快)

3、《小樹葉》的故事

師:其實這首好聽的歌講了一個好聽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1)第一部分。

師:秋天到了,“秋風起來啦!秋風起來啦!小樹葉離開了媽媽!”(教師有節奏的演唱)

師:小樹葉離開了媽媽,心裏怎麼想的?

師:對啊!小樹葉離開了媽媽心裏可害怕了!你們離開媽媽害怕嗎?那我們要用什麼樣的聲音來唱呢?(教師和幼兒一起學唱第一段)師:你們想用什麼動作來表示小樹葉很害怕?我們一起做一做!

2)第二部分。

師:小樹葉飄落下來會發出什麼聲音呢?(沙沙沙沙沙)

師:像在做什麼呀?(說話)你們猜猜小樹葉會說些什麼呢?

師:其實小樹葉在說“春天春天我會回來,打扮樹媽媽”(教師有節奏的演唱)

師:你們覺得小樹葉勇敢嗎?那我們要用什麼樣的聲音來唱小樹葉很勇敢呢?(教師和幼兒一起學唱第二段)

師:那你們想用什麼樣的動作來表現小樹葉很勇敢?我們一起來做一做!

4、教師完整演唱,幼兒欣賞。

師:一首好聽的《小樹葉》送給你們。

(第一段唱的緩慢輕柔而且表情很難過,第二段唱的跳躍歡快臉上帶着微笑,讓幼兒在傾聽中感受歌曲的旋律)

三、變形式演唱。

鼓勵幼兒較獨立的安排與選擇演唱的形式,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習與同伴合作演唱。

師:這麼好聽的歌曲,你們想怎麼唱?(請幼兒想一想,說一說自己喜歡的演唱形式)

1、分兩組對唱

師:我們唱第一段的小朋友要怎麼唱?那第二段呢?(引導幼兒說出第一段連貫輕柔,第二段跳躍歡快)

2、男女對唱

師:女孩子常第一段,男孩子唱第二段,你們知道怎麼唱了嗎?

3、領唱

請幾個幼兒唱第一段,表現小樹葉的擔心害怕,全體幼兒唱第二段,表現小樹葉的堅強勇敢。

四、隨音樂舞蹈。

1、師:帶着你的好朋友小樹葉,聽着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跳起來!

2、音樂結束,請幼兒把手中的小樹葉送回大樹媽媽的懷抱!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4

目標:

一、 在遊戲中聽辨高低音。

二、用肢體感應高低音,體驗遊戲的快樂。

音樂分析:

1、整首曲子含有高低音域,主要是要聽辨高低音域。

2、曲子裏含有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還有空拍的節奏。

3、已有經驗:在中班《奇妙的舞步》中已經有初步聽辨高低音旋律的經驗。

活動重難點:

重點:通過不同的遊戲感應高低音。

難點:能夠認真的參與遊戲,自主地辨別高低音,並體驗遊戲的快樂。

解決重難點的方法:

1、是通過進場遊戲,樂器感應,肢體感應等不同的遊戲來聽辨高低音的。

2、通過教師的肢體語言、表情、情境、好玩的遊戲激發孩子積極參與活動,並且體驗活動的快樂,從而解決本節課的難點。

隊形及樂器的擺放:

1、隊形順序:

隊形一:一豎行,教師帶領幼兒走圓圈。(進場)附(圖1)

隊形二:半圓形 附(圖2)

2、樂器的擺放:

擺在半圓形的凳子後方,成一直線。附(圖3)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軟墊 VCD機 CD碟高音譜號低音譜號鈴鼓木魚棒槌

活動過程:

1.故事表演,以遊戲的形式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指導語:今天我們要到森林裏做客,現在準備出發囉!

(1)聽到樂曲中高音部分時,跟着老師做不同的動作。

(2)聽到樂曲中低音部分時,要全部蹲下。

2.感知體驗,在遊戲中聽辨高低音。

(1)肢體遊戲,感應高低音。

指導語:歡迎小朋友們來到美麗的森林!你瞧,小樂器們也來了。我們一起來玩遊戲吧!

要求:敲木魚:跟着節奏輕輕走。

搖鈴鼓:幼兒馬上坐回原來的位置。

(2)聽辨聲音,敲木魚和搖鈴鼓,讓幼兒感受樂器發出的聲音。

提問:聽一聽小鈴鼓和木魚是怎樣唱歌的?它們的歌聲一樣嗎?你聽了它們的歌聲感覺怎麼樣呢?

小結:鈴鼓——較細的(高音); 木魚——較粗的(低音)

(3)認識高音譜號及低音譜號。

高音譜號:一飛衝上天,相交第四線,屁股坐在第一線,脖子碰在第三線,尾巴留在第二線。

低音譜號:從第四線出發,脖子碰在第五線,尾巴留在第二線。

(4)感受音樂。

指導語:今天獅子大王給你們帶來了一首很好聽的音樂,音樂裏藏着很多高音和低音,它在和我們玩捉迷藏的遊戲,當我們聽到高音的時候我們做高高的動作,聽到低音的時候做低低的動作。

(5)模仿與體驗。

指導重點:初步讓幼兒在音樂裏試着找出高、低音,並做一些高、低的動作。

提問:什麼動物是在天上飛的?什麼動物是在地下走的?

音樂表現:高音時讓幼兒學飛行的動物飛高高,低音時學爬行動物低低的走。

3.音樂遊戲:小雨傘之舞。

提問:我們要去參加森林舞會了,可是外面下起了大雨,怎麼辦呢?

(1) 談談躲雨的方法。

(2) 選擇軟墊做小花傘,創編躲雨的動作。

(3) 隨樂進行音樂遊戲,在遊戲中能分辨高低音做出不同的動作及造型。

要求:聽到高音時幼兒自由跳舞,到低音時躲在傘下(軟墊),並且做一個躲雨的造型。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在熟悉樂曲的基礎上,初步學跳雙圈集體"筷子舞"。

2、通過使用道具,嘗試探索"筷子舞"的舞蹈動作。

3、表現舞蹈歡快、熱烈的情緒。

二、活動準備:

1、活動前讓幼兒欣賞樂曲,並準備好配套磁帶或CD。

2、每人一副筷子(兩雙一捆,用橡皮筋紮緊,尾部繫上綢帶),幼兒腰扎紅腰帶。

三、活動過程:

1、跟隨音樂拍手。

2、學習舞蹈動作。

(1)自由創編男、女小朋友的舞蹈造型動作(預備動作)。

(2)探索在身體不同位置敲擊筷子的動作。

師:小朋友,筷子可以在胸前敲,還可以在身體的什麼位置敲呢?

(3)和老師一起練習在身體不同位置敲擊筷子的動作。

(4)看兩位教師完整示範1~16小節的舞蹈動作。

(5)男女小朋友分別學習1~16小節的舞蹈動作。

(6)站成雙圈(女內、男外),完整地跳1~16小節的舞蹈動作。

(7)聽17~24小節的音樂,看教師的舞蹈示範動作。

(8)學做17~24小節舞蹈動作。

3、完整地跳雙圈集體舞。

(1)第一、第二遍注意動作合拍。

(2)第三、第四遍,逐步能有表情地跳舞。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打擊樂器表現樂曲的進行曲風格和雄壯有力的特點。

2、通過圖譜,幫助幼兒感受樂句的長短,以及音樂中的漸強和特強。

3、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有趣的特點。

4、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活動準備:

1、圖片:敵人、解放軍、工人、農民;圖形譜。

2、錄音機、磁帶。

3、紅、黃、綠三色小旗、紅、黃、綠三色手飾;碰鈴、鈴鼓、圓舞板若干、大鼓、鑔各一。

活動過程:

一、幼兒入場。

(在音樂《小海軍》的伴隨下,幼兒整齊、精神飽滿地進入室內入座,並複習歌舞)。

二、活動前談話。

師:你們表演得真棒!剛纔你們表演的是誰?

海軍叔叔是幹什麼的呀?他們專門在哪裏消滅敵人?

假如敵人從地面上向我們進攻,你們說,應該派誰去比較好?

三、欣賞音樂,瞭解音樂的內容和背景。

(出示敵人的圖片)

師:就在剛纔,我得到情報,敵人馬上就要來了,而且他們這次果然要從地面上向我們發起進攻。

(出示解放軍圖片)

師:你們看,解放軍來了,他們揮舞着紅旗,組成了紅隊。我就是這場戰鬥的指揮官,現在我派出一名偵察員先去偵察,其餘的解放軍戰士馬上跟我進行預備演習,準備戰鬥,你們都是解放軍戰士。

師:現在指揮官問你們,在戰場上,每一個戰士一定要做到什麼?

師:那現在我就要求你們按照我的指示來操練。聽明白了沒有?

(出示基本圖形譜A)

師:看,這是我的口令,我數幾下,你們要大聲喊“嘿!”

這個表示什麼?(對約定俗成的重複符號進行鞏固練習)

1)師數數,幼兒在“嘿”處大聲喊。

2)幼兒自己數數,並在“嘿”處大聲喊。

3)教師哼音樂,幼兒在心裏數數,用一根手指點節奏,並在“嘿”處大聲喊。(教師點圖形譜以作提醒。)

4)教師加快速度哼音樂,幼兒在心裏數數,並請幼兒跟教師 一樣用動作練習,並在“嘿”處大聲喊。

5)教師哼音樂,師生共同用手指在腿上練習走,並在“嘿”處拍腿。

師:練習得不錯,那麼,到了戰場上,假如指揮官沒有下達開槍的命令,你們能開槍嗎?

師:現在我要下達開槍的命令了,我用什麼來指揮?(出示紅旗)我在這邊甩,你們要朝這邊開槍,我朝那邊甩,你們要朝那邊開槍,我向前面甩,你們向前面射擊,明白了沒有?假如看到我的旗這樣甩,表示我們已經打勝仗了,就不要開槍了,就一起拍手歡呼,並大聲喊“嘿嘿嘿”。

1)教師喊口令,幼兒練習動作。並提問:我剛纔指揮你們開槍一共朝幾個方向?每個方向開幾槍?

2)師生一起喊口令,練習動作。

3)教師哼音樂,幼兒在心裏數節拍,練習動作。

4)加快速度練習。

師:我們的練習已經沒有問題了,這時偵察員也回來了,並送來了情報:不好,這一次,敵人派出了大部隊,黑壓壓,一大羣。我們的解放軍叔叔人數明顯不夠,怎麼辦?就在這時,誰來了?

(出示工人叔叔圖片)

師:工人叔叔也加入了戰鬥,工人叔叔揮舞着綠旗,組成了綠隊。可是人數還是不夠,看,又有誰來了?

(出示農民伯伯的圖片)

師:農民伯伯手中揮舞的是什麼顏色的旗,他們組成了什麼隊?

工人叔叔、解放軍叔叔、和農民伯伯都說到了戰場上,要先和敵人展開戰鬥。你們來幫幫我這個指揮官,應該派哪支隊伍先去,爲什麼?

(幼兒討論)

師:爲什麼?

(根據幼兒的意思來擺放圖形譜B)

師:(指圖講述):這就是我作爲指揮官指揮這場戰鬥的全部指揮方案。你們看,等一會兒,在我的指揮下,你們三支部隊,隨着我的口令,一起到前線,邊走邊喊“嘿”。準備打仗,注意在行走的時候,是不能開槍的。到了前線,由解放軍組成的紅隊在我的指揮下,先向敵人開槍射擊,注意方面不能出錯;然後,工人組成的綠隊和紅隊一起射擊,最後紅隊、綠隊和農民組成的黃隊一起射擊,直到把敵人全部消滅,並歡呼三聲結束。明白了沒有?

師:現在,你看一下自己的手背上,貼的是什麼顏色的標記,記住自己是什麼隊?我們馬上要出發了。點名:紅隊到齊沒有?綠隊到齊沒有?黃隊到齊沒有?

師:小手伸出來,在腿上走。

師:到前線了,現在看指揮射擊。

(教師用三色旗,來指揮)

師:現在指揮官不說話了,請你們只看指揮,去打仗。

(教師哼音樂,幼兒看教師指揮,完成動作)

師:偵察員報告,吳江的敵人已經被我們消滅了,可是蘇州還有,走我們去。(放音樂,教師指圖形譜,請幼兒完成動作練習。)

師:你們覺得剛纔我們去打仗時的音樂怎樣?

師:這場戰鬥是由工人、農民和解放軍三支部隊一起來完成的,所以我把剛纔在打仗時播放的音樂起個名字,就叫《工農兵聯合起來》,

(幼兒跟念)

四、樂器演奏。

師:現在工人叔叔、農民伯伯和解放軍叔叔聯合起來打了勝仗回來了,我們小朋友表演個節目給他們看,表演個打擊樂吧,好不好?

師:我這兒有三樣樂器,紅隊選什麼?綠隊選什麼?黃隊選什麼?

師:我們來練習一下吧。

1)拿樂器,聽教師的口令或哼音樂練習。

2)加快速度,看指揮,練習。

3)聽錄音,幼兒看指揮練習。

4)聽音樂,幼兒看幼兒指揮練習。

5)聽音樂兩遍,教師參與幼兒一起表演。

五、退場。

師:解放軍叔叔、工人叔叔和農民伯伯就在外面,我們拿着樂器帶外面去演奏給他們聽吧!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7

目標:

1.初步學會歌曲,會用提問的語氣歌唱,並唱準附點音符和休止符。

2.對探究科學、自然現象有濃厚的興趣。

重點:初步學會歌曲,記住歌詞。

難點:唱準附點音符和休止符。

準備:小魚、小鳥、星星、河水的圖片;"?"標誌的圖片。

過程:

一、活動導入

1.師:溫暖的春天來到了,讓我們來活動活動一下身體吧!(幼兒隨《爲什麼》樂曲做不同的身體動作,感受旋律、節奏。)

2.師:剛纔我們一起動了動,現在我們一起唱一唱吧!(幼兒隨《爲什麼》的樂曲用"啦"字哼唱。)

二、學習歌曲

1.師出示圖片:"?"。

提問:這是什麼?表示什麼?

2.師分別出示圖片,學說歌詞。

⑴出示圖片小魚。提問:這是什麼?看到小魚你想問什麼問題?

引導幼兒用歌詞內容回答:小魚兒爲什麼遊得歡?(邊有節奏地說邊做動作。集體、個別練習說。)⑵出示圖片小鳥。提問:這是什麼?看到小鳥你想問什麼問題?

引導幼兒用歌詞內容回答:小鳥兒爲什麼飛得高?(邊有節奏地說邊做動作。集體、個別練習說。)⑶出示圖片星星。提問:這是什麼?看到星星你想問什麼問題?

引導幼兒用歌詞內容回答:天上星爲什麼亮眼睛?(邊有節奏地說邊做動作。集體、個別練習說。)⑷出示圖片結冰的河水。提問:這是什麼?看到河水你想問什麼問題?

引導幼兒用歌詞內容回答:河裏水爲什麼會結冰?(邊有節奏地說邊做動作。集體、個別練習說。)⑸師:科學知識真不少,怎麼樣纔會知道?

引導幼兒用歌詞內容回答:好好學習一定會知道。(邊有節奏地說邊做動作。集體、個別練習說。)3.師示範唱歌曲。

師:我們還可以把有趣的問題唱出來。師示範唱歌曲。

4.再聽一次範唱,聽完說出最喜歡哪一句。

幼兒說到哪一句,集體就學唱哪一句。

5.鼓勵幼兒跟隨教師演唱,邊唱邊做動作。

重點指導幼兒唱準附點音符和休止符。

6.引導幼兒用提問的語氣唱歌。

師:你發現這首歌和我們以前學的歌曲有什麼不一樣?

7.給歌曲起名。

師:你覺得給這首歌取什麼名字比較好?(《爲什麼》)

三、創編歌曲師:小朋友的問題一定也很多,你有哪些"爲什麼"呢?

1.引導幼兒模仿歌詞提出問題,一起創編表演歌曲。

2.幼兒自由組合,隨歌曲伴奏邊演唱邊表演。

四、活動小結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在日常生活中學會觀察、思考,好好學習,瞭解更多的知識。

活動反思:奇妙的大自然中藏着有許多的奧祕,好奇的孩子們總會想一探究竟。新綱要中就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的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音樂表達也是孩子認識自然的方法之一。通過音樂活動用歌唱的方式對大自然的提出疑問,深切感受要好好學習才能瞭解更多的大自然的奧祕。

活動以歌曲《爲什麼》的樂曲爲律動背景自然導入,爲幼兒熟悉歌曲旋律奠定基礎。再以出現"小問號"的方式引起幼兒的好奇心,分別出示動物圖片引導幼兒自主探討理解歌詞,營造寬鬆有趣的學習氛圍,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引導幼兒用提問的語氣演唱,發揮了主體性,使幼兒成爲學習的主人。引導幼兒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後,讓幼兒發現後表達,在表達後提升,展示積極有效的教學互動。

模仿和創新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活動中教師一味強調模仿勢必會失去情趣性和挑戰性。在引導幼兒感受歌曲的特點、體會歌曲情緒後嘗試創編歌曲,提供了一個發揮想象創造的平臺,拓展幼兒的經驗,提高挑戰性。讓幼兒在看、想、說、做的過程中感受音樂,表現音樂,體驗音樂活動帶來的愉悅感受,在溫馨的氛圍中體驗音樂與自然的`和諧。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我班幼兒對音樂活動有很濃的興趣,對音樂的旋律、結構、音色、速度和力度方面有一定基礎,但在表現能力方面發展是不均衡的,往往是女孩子優於男孩子,孩子對韻律柔和優美的作品表現優於激烈有力的作品表現。出現此現象的原因主要是教師選擇教育內容時過於片面。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孩子在下棋、打撲克或體育競賽中表現出不服輸的樣子,這種競爭意識的萌芽,如果培養得當,能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於適應未來激烈競爭的社會有益。我利用幼兒好動、好模仿和喜歡帶有比賽性質遊戲的特點,選擇了“鬥雞”這一韻律活動。旨在培養幼兒爭強好勝、不怕失敗,努力向上的品質。

此作品的音樂旋律頗具廣東地方音樂特色,而且節奏鮮明,情緒激烈,可表現性強,很適合於我班的孩子。

活動目標:

1、幼兒學習按音樂的節奏、情緒、樂句的變化表現鬥雞舞蹈,並能用眼神和麪部表情與同伴交流。

2、培養幼兒必勝的信念和勇於向強者挑戰的競爭意識。

活動準備:

1、鬥雞的錄像帶和錄音帶。

2、白公雞與黃公雞的頭飾及獎牌各兩個。

活動過程:

1、幼兒跟隨教師在有雞鳴的樂曲伴奏下做公雞的動作進場。鼓勵幼兒按音樂節奏、情緒飽滿地做動作。

2、課程導入

(1)幼兒觀看錄像。

指導語:公雞是怎樣斗的?

(2)討論:公雞斗的時候嘴巴、脖子、翅膀和腳是怎樣的?

(3)教師小結,強調公雞雙腳“往上蹦跳”的動作和公雞不服輸的樣子,並要求幼兒用動作和表情表現出來。

3、熟悉鬥雞的音樂,引導幼兒感受到音樂的第1、2樂句和第5、6樂句是相同的。

4、鼓勵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按自己的意願用動作表現鬥雞。提醒幼兒按音樂的節奏做動作。(教師適當用語言指導)

5、教師將幼兒編的動作與教師編的動作串起來,隨音樂完整示範給幼兒欣賞。

6、鼓勵幼兒與老師同時表演,激發幼兒敢於競爭的意識。

指導語:鬥雞是兩隻公雞一起斗的,誰願意跟我—公雞大王一起鬥?

7、幼兒跟教師學分解動作,注意難點。

(1)指導幼兒向上撲,向前攻,左右攻等動作。

(2)教師鼓勵幼兒按自己的意願創編最後結束的動作。

8、教師用形象的語言將動作連串起來,指導幼兒完整地跟音樂表演一次。

9、幼兒分成兩組,分別與教師進行鬥雞比賽。

提示幼兒注意節奏並用眼神、表情與同伴交流。

10、幼兒結對進行“鬥雞”,鼓勵幼兒獲得成功。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歌曲瞭解紅燈停、綠燈行的道理;

2、學會唱歌曲,瞭解歌曲內容;

活動準備:

紅、綠兩色圓形卡紙

課前事先錄好的歌曲旋律

活動過程:

一、幼兒欣賞歌曲,瞭解歌曲內容

1、今天朱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好聽地歌曲,叫《小小交通警》,請你們聽一聽歌曲裏都講了些什麼?

2、幼兒欣賞歌曲一遍,並按節奏拍拍小手。

3、提問:①紅燈閃應該怎麼樣?(快停下)

②綠燈亮應該怎麼樣?(請出發)

③是誰在指揮交通?(交通警察)

④誰聽警察叔叔的話?(汽車、人)

二、幼兒熟悉歌曲內容

1、幼兒按節奏念歌詞一遍;

2、幼兒與教師一起跟着旋律念歌詞兩遍;

三、幼兒學習歌曲

1、幼兒聽旋律跟唱歌曲一遍;

2、教師根據歌詞內容,創編動作,幼兒模仿,加深對歌詞內容的印象;

3、幼兒跟音樂反覆模仿動作2~3遍;

四、遊戲:小小交通警

教師出示紅、綠燈

1、現有,朱老師要和你們來玩一個遊戲;

2、交待遊戲規則;

3、幼兒遊戲;

遊戲規則:

1、幼兒邊唱歌曲、邊做動作,看到紅燈停、綠燈行;

2、教師根據歌曲內容出示紅、綠燈。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快且跳躍和慢且連貫的兩種不同的方式歌唱,唱出其切分音,以表現歌曲的形象、內容、情感。

2、在老師的啓發幫助下,學習爲歌曲創編第4段歌詞。

3、學習體驗在歌唱活動中進行創造、合作表演、遊戲的快樂。通過

歌曲《豬小弟》讓幼兒知道乾淨的孩子人人愛,樹立幼兒愛清潔講衛生的觀念。

活動準備:

1、頭飾:(豬小弟、豬媽媽、小羊、小兔)。

2、圖片:豬小弟(正反面)。音樂〈〈洗澡歌〉〉

3、各種不同小動物的紙偶。

活動過程:

2、猜謎語。

教師請幼兒猜謎:“肥頭大耳一身膘,每天吃飽睡大覺,走路搖着小尾巴,嘴裏唱着哼哼調。”猜一動物名稱。

3、導入

教師出示一隻髒豬,進行提問:“這是隻什麼?你們覺得他怎麼樣?這隻小豬要去找朋友玩,請幼兒想想看會發生什麼事情(幼兒進行討論)

3、學唱新歌

4)聽音樂《豬小弟》,進行提問:“豬小弟去找了誰?發生了什麼事?分別又說了什麼?”幼兒進行模仿小動物們所說的話及進行創造其動作。

2)幼兒跟着錄音機唱新歌1~3段,並唱出其切分音及念出對白處-“髒死啦!走開”念出其厭惡、討厭(與幼兒進行討論)

5)啓發幼兒

用不同的表情和方式演唱,教師進行提問:1、豬小弟找朋友玩時,他的心裏怎樣(高興)應該怎麼來唱(稍快且跳躍)可以做什麼動作?2、豬小弟哭着回家時他的心裏又是怎樣(傷心)應該怎麼來唱(慢且較連貫)可以做什麼動作?

6、隨音樂〈洗澡歌〉做洗澡的動作。

師:“聽!這是什麼聲音啊?哦是小豬在洗澡!讓我們一起來跟着音樂做一做洗澡的動作。”(隨音樂與幼兒做洗澡動作)

7、創編第4段歌詞,讓幼兒知道乾淨的孩子人人愛。

1)音樂停止,出示乾淨小豬。師:“澡洗完啦!小豬變得怎麼樣啦?(與幼兒進行討論)這時的小豬再去找他的朋友玩時,他的朋友會怎樣來對待他呢?豬小弟變乾淨了,他的心情怎麼樣?會說些什麼?”

2)教師幫助幼兒創編歌詞並填入歌曲中。

8、分角色進行表演

1)引導幼兒觀看時,注意觀察其表情。

2)分組進行表演(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紙偶做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