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十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8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十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大班戶外體育活動《小猴摘桃》。利用孩子們喜愛的體育器材小跨欄,作爲孩子們遊戲的對象,通過孩子們嘗試體驗不同高度的跨越,使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得以發展。

活動目標:

1.學習跨越不同高度的障礙物,提高幼兒的跑跳能力。

2.培養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3.在活動中體驗遊戲的樂趣。

4.幼兒能自主結隊進行遊戲,學會與他人協作,提高團結協作能力。

5.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活動準備:

自制小跨欄、猴子帖飾、自制桃子、桃樹。

活動過程:

一、 老師帶幼兒進入活動場地:

老師帶領小朋友做熱身運動。

二、 小朋友練習跨越不同高度的障礙物:

1. 小跨欄擺放在場地上,小朋友練習跨越。

師:前面擺放了小跨欄,小朋友自己練習。

師:誰來告訴我,你剛纔是怎麼跨過小跨欄的?

老師示範單腳跨越小跨欄。

小朋友練習單腳跨越小跨欄。

2. 將小跨欄升高至30釐米,小朋友練習跨越。

師:剛纔小朋友練習得非常好,現在老師將小跨欄升高一點,小朋友們有沒有信心跨過去?

幼:有信心。

3. 將小跨欄升高至40釐米,小朋友練習跨越。

師:小朋友做得真不錯,老師再將小跨欄升高一點,小朋友們能跨過去嗎?

幼:能。

三、 遊戲:小猴摘桃

(1)教師介紹遊戲玩法:小猴子們,我們要來比賽摘桃子了,大家一起念“大大的桃子甜蜜蜜,摘桃的猴子笑嘻嘻。”唸完後,隊伍最前面的小猴子跨過小山坡(梅花樁),鑽過山洞,向前跑到長繩前停下,原地雙腳連續縱跳向上摘桃子,每隻小猴子必須摘回兩個桃子,然後原路返回,將桃子放進籃子裏並拍下一位小猴子的手後站至本隊隊尾,依次輪流遊戲。

(2)教師示範遊戲玩法,強調遊戲規則:必須連續縱跳觸物。

(3)幼兒按照個子高矮不同分成三組進行遊戲。

師:猴子們,準備好了嗎?我們出發吧!大大的桃子甜蜜蜜,摘桃的猴子笑嘻嘻。

(4)增加遊戲難度,挑戰更高的物體。

師:更高的桃樹上的桃子更大更香,你們想不想去摘?好,那小猴子們可要跳得更高一點哦!

四、結束部分:分享遊戲成果

1.摘了這麼多美味的桃子,小猴子們高不高興?那就讓我們一起隨音樂跳起來,來慶祝我們的成功吧!

2.總結幼兒活動情況及放鬆練習:自己或給同伴揉揉腿、拍拍腿。回家分享美味的桃子。

放鬆運動:

老師帶小朋友搖搖頭,拍拍腿,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體育遊戲是一種符合幼兒身心發展需要的快樂而自主的活動,能給幼兒帶來愉快的情緒體驗,提高幼兒的運動技能,培養幼兒的競爭意識。體育遊戲中的遊戲規則能夠約束幼兒的行爲,幼兒在遊戲中能夠形成與同伴協商、合作、交往的經驗,同時形成基本的規則意識。在體育遊戲中如果我們把握好教育策略,適時、適宜、適度地支持與引導幼兒的探索行爲,不僅能促進幼兒身體動作協調發展和運動技能不斷增強,還能發展幼兒的社會認知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和社會情感,掌握最基本的社會行爲規範,促進幼兒身心的和諧發展,爲幼兒適應未來社會競爭打下良好的基礎。

根據大班幼兒對故事情境、遊戲感興趣的特點,選擇遊戲化的故事情境,以遊戲貫穿始終,讓幼兒以小動物的角色身分參與其中,能激發幼兒主動積極的參與意識。在活動中,使幼兒感受並體驗小猴子勇敢,機靈的特點,體驗活動時的樂趣。爲了更好地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及靈活性,以遊戲情節把縱跳觸物動作的鞏固練習貫穿活動始終,增加了活動的情趣。同時,大班幼兒已經漸漸萌發了一定的規則意識,因此活動中滲透了一定的規則要求。

本次活動的選材是從幼兒的興趣愛好出發,因而整節課孩子們的積極性都很高。整個教學過程環環相扣,孩子們的活動從簡單到難,逐步增加活動難度,適合孩子們的接受能力。但在活動中缺乏對孩子動作的糾正。

不足之處:

在制訂教學目標時,表述不準確,沒能從孩子的角度去考慮。

通過本次活動,讓我明白了:要上好一節體育活動課,教師需要更多的激情投入,來帶動幼兒;教師講述的語言要吸引幼兒,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根據孩子的特點設計好整個活動的環節,合理的安排孩子的運動量。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複述故事,能記住故事中主要角色的語言,並設計動作。

2、樂意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體驗同伴合作的樂趣。

3、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4、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活動準備:

1、青蛙、狐狸、烏龜的頭飾若干,錄音機。

2、佈置故事中草地、池塘的場景。

3、幼兒每人一顆五角星。

4、掛圖《聰明的烏龜》。

活動重難點:

學習複述故事,能記住故事中主要角色的語言,並設計動作。

設計動作,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故事,激發幼兒興趣。

小朋友,你們還記得《聰明的烏龜》的故事嗎?

2、結合掛圖,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幫助幼兒回憶故事內容。

3、幼兒分段跟講故事,學習故事裏角色的語言,並設計動作。

4、幼兒跟着錄音磁帶完整地講述故事。

5、分組排練。

(1)討論組內人員各自的分工:講述故事旁白部分以及扮演不同的角色。

(2)幼兒分組排練,教師巡迴指導,引導幼兒從動作以及語言語調中突出角色的主要特徵。

6、幼兒複述並表演故事。

(1)教師提供表演頭飾,每組幼兒在佈置好的場景中進行故事表演。

(2)請所有的幼兒做評委,給自己認爲表演好的組貼五角星。(幼兒不能參加本組的評選。)

教學反思:

這節活動中,我通過讓孩子觀察烏龜、傾聽故事、啓發提問等形式,幫孩子理解了故事內容,感受了烏龜的聰明,懂得在遇到危險時,有時可以用善意的謊言來保護自己。

大班的孩子大多能夠對一些簡單的故事進行復述,特別是故事中的語言,更能惟妙惟肖地進行模仿,但是對於一些比較長的故事,幼兒的複述能力相對小了很多。所以,針對本班孩子的實際情況,這個課時,我讓孩子們來表演這個故事,通過對故事的表演,加深印象,從而能更好的記住故事內容和其中的語言。對孩子來說,表演故事是他們感興趣的,但單調的模仿對話也會降低孩子的積極性。在活動前,我便準備了相應角色的胸飾,並設計了場景。活動中孩子的積極性很高,我首先讓孩子來練習角色對話;再請個別能力強的孩子在集體前表演,從我說旁邊變爲其他看的孩子說旁邊;最後到小組分角色表演。這樣一層一層環環相扣,孩子更加直觀地理解了故事內容,感受了故事中角色的情緒變化。從而複述故事也就變得更加容易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圖片,熟悉歌詞,初步學唱歌曲,唱出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2.能觀察圖譜,學習副歌部分,表現出鼓聲的強弱變化。

3.會根據歌曲節奏,利用身體和生活樂器,創編不同的敲鼓動作。

4.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5.認真傾聽並積極參與歌唱活動。

活動準備:

1.大鼓一個。

2. 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通過敲鼓遊戲,探索不同的鼓聲節奏。5′左右

1.教師出示大鼓,請個別幼兒敲鼓探索節奏。

師: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誰?誰想當小鼓手,來敲出好聽的聲音?

2.請幼兒用聲音模仿不同的敲鼓節奏。

師:剛纔XX小朋友敲出的聲音是怎樣的?我們來用嘴巴學學看!

二、學習副歌部分。8′左右

1.教師敲鼓,請幼兒欣賞節奏。

師:大鼓還會這樣唱歌,你們聽!(教師敲擊大鼓)大鼓是怎麼唱歌的?聲音有什麼不一樣?

2.教師出示圖譜。

師:大鼓的歌聲除了節奏不一樣,聲音的大小也可以不一樣。看着這個圖譜,你們能告訴我這一小節鼓的聲音是大還是小?這一小節呢?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請幼兒跟隨琴聲利用周圍可以當鼓的替代物表現出大鼓聲音的強弱變化。)

3.教師敲擊大鼓

師:大鼓又要唱歌了,你們聽!大鼓是怎麼唱歌的?和剛剛的聲音又有什麼不一樣?

4.教師出示圖譜。

師:原來這次鼓聲有了停頓。我們一起來試一試。(請幼兒跟隨琴聲利用周圍可以當鼓的替代物表現出大鼓聲音的強弱變化。)

5.請幼兒跟隨將副歌部分完整練唱。

三、完整地學唱歌曲。15′左右

1.欣賞歌曲,熟悉歌詞。

師:我們小鼓手敲鼓的聲音真好聽。你們聽,誰聽到了我們的鼓聲?

2.引導幼兒熟悉記憶歌詞。

提問:我們的鼓聲被誰最先聽到了?後來又有誰聽到了?

3.學唱歌曲。

用圖片遮擋法幫助幼兒熟悉記憶歌詞。

4.提出演唱要求。

師:小鼓手敲鼓的心情怎麼樣?

太陽、花兒、小鳥、小朋友聽到好聽的鼓聲心情怎麼樣?

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聲音來演唱歌曲?

5.完整表演歌曲。

活動反思:

這是一首表現小鼓手的歌曲,鼓聲的變化這部分顯然是較難的,因此,我首先通過敲鼓遊戲,引導幼兒探索節奏,在遊戲中,讓幼兒感受鼓聲的不同節奏和強弱變化。然後再根據幼兒的接受程度,引入副歌部分,利用圖片,幫助幼兒熟悉歌詞,初步學唱歌曲,體驗歌曲中活潑、歡快的情緒。最後在幼兒熟悉歌曲的情況下,再要求幼兒邊唱邊做動作,並引導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此活動同時也豐富了幼兒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幼兒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

小百科:鼓是一種打擊樂器,在堅固的且一般爲圓桶形的鼓身的一面或雙面蒙上一塊拉緊的膜。鼓可以用手或鼓杵敲擊出聲。鼓在非洲的傳統音樂以及在現代音樂中是一種比較重要的樂器,有的樂隊完全由以鼓爲主的打擊樂器組成。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練習雙腳併攏夾物向前行進跳,進一步發展幼兒推、拉、走的動作和聽信號做動作的能力。

2、通過“造房子”貼“磚塊”,鞏固幼兒按形狀進行分類的數學知識。

3、培養幼兒助人爲樂的良好品質。

4、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5、發展幼兒空間辨別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雙腳併攏夾物向前行進跳、“造房子”貼“磚塊”

教學難點:“造房子”貼“磚塊”

活動準備

1、企鵝頭飾、沙包人手一個,小推車人手一輛。

2、各色泡沫紙做的反面有雌雄搭扣的磚塊若干,雞媽媽房子一座。

3、場地佈置:樹林、小路。

活動過程

一、形如環節:引出課題,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小朋友們,你們在電視上看見過小企鵝嗎?”

“你們知道它是怎樣走路的嗎?”

“小企鵝除了搖搖擺擺地走,還會怎麼走?”

“對了!還會跳着走,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學企鵝“八字步”的走法與跳的動作入場地)

(幼兒跟教師一起做動作。)

二、基本環節:

遊戲一:企鵝運蛋。

“昨天晚上一陣大風把雞媽媽家的房子給吹倒了,還好蛋寶寶一個也沒有碎。附近有隻壞狐狸,專門來偷蛋,雞媽媽連忙去造了一座新房子。今天我們就去幫雞媽媽把蛋寶寶運到新房子裏,好嗎?”

“天氣這麼冷,爲了讓蛋寶寶不受涼,我們可以把它藏到腿中間,然後再一下一下地往前跳着走,把蛋送到安全的地方藏起來。”

“誰願意來試試?”

1、個別幼兒示範練習,教師講解並小結。

2、幼兒集體練習。“每隻小企鵝拿一個蛋,夾好後試一試,夾得牢不牢。”

“在送蛋寶寶的路上,壞狐狸會來偷蛋,所以你們要非常小心,媽媽看到狐狸時就會叫‘狐狸來了!’,你們就馬上把蛋寶寶用雙手捂住,千萬不能發出聲音,讓狐狸發現的話他就會來偷蛋,等媽媽告

訴你們‘狐狸走嘍’,我們再接着送蛋寶寶回家。”

“雞媽媽造新房子的地方比較遠,要經過小樹林和小路,一路上小企鵝們可要小心了,別撞到樹和小路邊的石頭,好嗎?”

遊戲二:運磚。

“蛋寶寶已經安全送到了,真累呀!我們一邊休息一邊參觀雞媽媽家的新房子,咦!怎麼牆壁上有這麼多漏洞呢!可能是磚塊不夠吧!我們再去幫雞媽媽找磚塊補房子吧!”

幼兒跟教師聽音樂做跳的動作一起去找“磚塊”。

“這些磚塊的形狀都一樣嗎?都有什麼形狀呢?再看看房子漏洞的形狀一樣嗎?”

“動動你的小腦筋,看誰能把房子上的漏洞補得最好!”

我們又可以用送蛋寶寶的方法來運磚塊,一會兒每隻小企鵝選一塊自己喜歡的磚塊,用腿夾住它,把磚運到雞媽媽家。

“哎呀!好累呀!休息休息!咦!怎麼有這麼多的小車!用小車來運磚的話應該會輕鬆許多吧!”

“每人找一輛小車,把磚塊裝到小車上,把磚塊送到雞媽媽家。”

(指導幼兒按形狀不同,補好“漏洞”。並啓發幼兒用小推車當刷子,粉刷牆壁,增強遊戲性。)

三、結束環節:放鬆活動。

“我們幫雞媽媽送了蛋寶寶,還幫它補好了房子,真開心呀!那麼開心的時候,你是用怎麼樣的表情和動作來表示的呢!”

鼓勵幼兒用大聲笑、跺腳、拍肚子、在地上打滾等形式來表現高興,以達到放鬆的目的。

“回家的時間到了,我們拿上自己的小車,和雞媽媽再見,跟媽媽原路返回。(再次練習推、拉的動作)

四、延伸環節:

小朋友們,通過這天的遊戲,今後我們可以練習幾何形體分類,也可以拼圖、搭積木等。小朋友們願意嗎?那我們以後再練習吧。

教學反思

一、關於活動內容、教學理論、幼兒學習方法

“造房子”是孩子看得見,但摸不着的活動。活動讓幼兒在瞭解生活的同時,感受生活,並通過活動挑戰自己的運動技能。在運動活動中,幼兒身心愉快,活力無限。能充分滿足了他們好奇、好動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因此,在運動活動中,讓幼兒賦予“建築工人”的角色,提高了幼兒參與運動的興趣。

同時,我以課改精神爲指導思想,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出發,選擇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們非常感興趣且都想嘗試的材料作爲器械。用頭飾、沙包、泡沫紙等作爲材料,幼兒可以通過推、拉、走等動作技能完成運轉過程,大大激發和培養了幼兒參與運動活動的興趣。

二、對活動過程的反思

我通過身體創造性活動“建築工人、角色演繹”的遊戲,通過讓幼兒用身體模仿建築工人的動作,引起幼兒參加運動活動的興趣。健康有力的動作,加上節奏鮮明的兒歌,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子給提了起來。

活動中,我讓他們共同嘗試不同的方法,從而獲得身體運動的經驗。不同材料的選擇,讓幼兒有了很大的創想和發展的空間。由此,讓我更加理解了“要讓每個孩子在與材料的有效互動中,大膽的探索,充分地表達”。所以老師要提供豐富的活動器材,並讓幼兒自己決定玩什麼和怎麼玩,不過分限制幼兒,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性,提高他們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老師要啓發幼兒思考,創造出新穎、有趣的玩法。

在此次活動中,激發和培養了幼兒對運動的興趣,提高了幼兒參與運動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孩子們在運動活動中感到快樂。同時他們在合作意識及交往能力都得到了發展,也培養了幼兒不怕挫折、勇於競爭、勇於創新的良好品質。

三、活動效果:通過了這次活動,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之處。首先是教師對幼兒遊戲中的評價,在最後的競賽遊戲中,每個組從鋪路到運轉到最後的造房子,過程中各不相同,存在着個體差異,因此形成了速度上的不相同,所以不能以此評判幼兒的遊戲進行得“好”與“不好”。對孩子來說,只要他們能夠專心致志地沉浸在自己的遊戲之中,就應當判斷他們在很好地遊戲。

四、如果重新上課該怎樣做?我想在以後的評價過程中,要了解幼兒的個體差異,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幼兒進行分層指導,讓每一位幼兒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使人人獲得成功的體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長輩的工作、生活情況,知道孝敬老人的做法。

2.感受老人行動不便,懂得應尊重老人,關愛老人。

活動準備

1.請家裏的一位老人到園(最好是經常帶孩子的老人),每人自帶一條紗巾,小糕點、紙、筆等與幼兒人數相等,網上下載公益廣告片《family》。

2.室內場地準備:老人在外圍,幼兒在內,一對一前後坐。

室外場地準備:較寬的25米直跑道,根據幼兒園場地實際設計從外場地回班級的路線,最好有臺階、窄路、拐彎等路況。

3.事先與有才藝的老人聯繫,請他們準備廣場舞、抖空竹、打太極拳等可現場表演的節目。

4.事先與老人溝通,孩子與自己分享食物時,不要拒絕或只做做樣子。

5.學習資源③第14~15頁。

活動過程

1.認識爺爺奶奶。

(1)幼兒與老人共同進入班級,老師爲他們現場拍照。在幼兒與老人就座時將照片傳人電腦。

(2)請幼兒用熱烈的掌聲歡迎爺爺奶奶們的到來,教師播放部分合影照片,請幼兒介紹自己的家人,讓大家說一說他們哪裏長得比較像,爲什麼。

小結:因爲有了爺爺奶奶纔有了爸爸;因爲有了姥姥姥爺纔有了媽媽;因爲有了爸爸媽媽,纔會有了小朋友。所以,小朋友要感謝長輩。

2.採訪爺爺奶奶,幫助幼兒較爲深入地瞭解自己的長輩。

(1)建議提問:誰知道爺爺奶奶以前是做什麼工作的,請幼兒說一說。

(2)請幼兒當小記者採訪自己的爺爺奶奶,如:年前時做什麼工作、興趣愛好,喜歡吃什麼等,邊採訪邊用符號、繪畫等方式記錄在畫紙上。

(3)教師請2~3名小朋友介紹自己的家人。

3.美食家人共享。

4.相依相偎家人親。

(1)請老人表演才藝,幼兒可在旁邊學一學他們的動作。

(2)遊戲:我扶老人過馬路。

(3)觀看公益廣告《family》。

小結:每個人都是在父母長輩的照顧下長大的,但是長輩卻會慢慢變老。

我們不要惹他們生氣,要想辦法實現他們的願意。

5.請爺爺奶奶說出願望,讓幼兒瞭解長輩的想法。

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怎樣幫助爺爺奶奶實現願望。

小結:九月九日是重陽節,又叫老人節。家人要想辦法讓老人開心、高興,因爲這是老人的節日。

活動延伸:

1.老人離園後,教師與幼兒討論,回家後如何給老人一個驚喜。

2.幼兒把送給老人的驚喜通過繪畫的方式表達出來,並將全班小朋友的畫裝訂成冊,投放到閱讀區。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散文的內容,感知散文溫情的基調,並用語言較清楚地表達出來。

2.感知、探究、表演散文的內容,加深對散文的理解。

3.感受小樹葉和大樹媽媽相互關愛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落葉》。

2.優美、抒情的背景音樂。

3.道具:大樹頭飾一個,樹葉手環若干。

活動過程:

(一)歌曲《小樹葉》導入活動。

教師組織幼兒在活動室門外,播放歌曲《小樹葉》,幼兒隨着教師的動作、語言的暗示做樹葉狀“飄”進活動室。音樂結束前夕,教師提醒幼兒“飄”到自己的座位上。

(二)教師和幼兒共同欣賞配樂散文。

教師播放配樂散文,教師做出被散文的內容陶醉的樣子,感染幼兒用心地去傾聽配樂散文。

(三)教師幫助幼兒回憶散文的內容。

教師:你們聽到了什麼?(對幼兒的回答用點頭、豎大拇指的動作加以肯定,鼓勵更多的幼兒說一說。)

(四)利用教學掛圖,教師和幼兒再次欣賞配樂散文。

1.教師隨着配樂散文的播放,用手指到相應的畫面與文字,幫助幼兒把握散文的內容與順序。

2.教師:現在我們邊看圖畫,邊聽散文,看看有沒有什麼不一樣的感覺?

(五)鼓勵幼兒提出問題,集體探究,加深對散文意境的理解。

教師:這篇散文聽上去有什麼感覺?(教師也可以適當地說一下自己的感覺。)

1.鼓勵幼兒自由地發表自己的感受。對錶述不清楚的幼兒,教師可以用徵詢的語氣說:你是不是覺得……(注意保護幼兒的自尊心)

教師:以前都是老師提問題。今天要請小朋友來當回老師,請你們來提問,好不好?那聽完這篇散文,你還想知道什麼都可以提出來。

2.教師根據幼兒提出的`問題,以反問的方式引導幼兒思考、尋求答案。

(六)隨配樂散文教師和幼兒共同表演,進一步理解散文。

1.教師扮演大樹媽媽,幼兒扮演小樹葉,跟隨配樂散文,用動作表達出各自的理解,以及對大樹媽媽的關愛。

2.教師請表演得好的幼兒交流他們的表演,擴大全體幼兒的經驗。

活動延伸:

1.區角活動:幼兒自制樹葉生長圖卡,並進行排序活動。

2.環境創設:教師帶領幼兒共同用落葉裝飾活動室,讓幼兒感受到秋天的氛圍。

3.家園共育:建議家長在休息的日子裏,帶領幼兒收集、整理落葉,共同製作落葉的藝術品並記錄下幼兒的創意命名。

資料附錄:

[散文] 落葉 大樹是媽媽,小樹葉是她的孩子。

春天,小樹葉只是綠綠的嫩芽。夏天,小樹葉已長大了,在火辣辣的陽光下爲人們撐起一把大傘,送來一片片陰涼。秋天到了,小樹葉由綠變黃,一個個好像穿着金黃色裙子的小姑娘,攙着大樹媽媽在秋風中翩翩起舞。

一天,一陣秋風吹來,小樹葉告別了大樹媽媽。小樹葉不停地翻動着身子,飄呀飄呀,飄到屋頂上,屋頂變得金黃。飄到小河裏,水面上像飄着許多小船。飄到草地上,草地上像多了一層軟軟的地毯。飄到大樹媽媽腳下,大夥兒抱成一團,好像在說:“媽媽,天氣漸漸冷起來了,我們給您焐焐腳,讓您暖暖和和好過冬。”

小樹葉在秋風中飄呀飄呀,飄向四面八方,一個個都安下了家。它們心裏還惦記着大樹媽媽,盼望大樹媽媽明年春天生出許多許多小娃娃。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斯、折、剪、貼等技能,激發幼兒的表現慾望。

2.通過活動給幼兒提供想象的空間。

活動準備

1.廢舊的報紙若干。

2.調好的各色水粉顏料盤,美毛筆,抹布,剪刀等。

活動提示

1.讓幼兒用舊報紙撕撕、折折、剪剪、貼貼,任意發揮。

2.用水粉顏料進行塗塗、畫畫,滿足幼兒對藝術的自由表現的慾望。

讓幼兒在活動中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創作。

3.引導幼兒利用報紙進行摺紙、製作、撕貼畫、大幅水粉畫等。

4.利用報紙製作角色表演服飾及道具。

提醒幼兒可以從多角度入手,製作出與衆不同的款色。

5.教師重點指導幼兒用報紙製作道具服裝。

大班班級特色活動記錄:種植葵花籽、黃豆

名稱:種植葵花籽、黃豆的活動記錄

時間:20xx年4月15日

地點:大三班教室

過程:一、觀察認識葵花籽、黃豆

1、 說說葵花籽、黃豆的外形、用途。

2、 挑選顆粒大且飽滿的種子發芽。

二、種子發芽

1、每位幼兒準備一個方便麪桶,貼上自己的姓名,裏面裝上土。

2、按照孩子的學號,前十九位小朋友種植葵花,後一半小朋友種植黃豆,將自己挑選的種子埋入土裏。

3、每天澆水,並認真做好觀察記錄。

三、將發芽的葵花芽、黃豆芽移植到幼兒園的種植園地

1.每人選一塊土地,用鏟子挖個坑,將方便麪剪開,將發芽的黃豆放入坑裏,再蓋上土,將土壓平。

2.利用每天散步的時間,給它澆水,觀察植物的生長情況,並請園丁師傅幫我們施肥。

3.繼續認真做好觀察記錄。

效檢:小朋友可喜歡自己的種植天地,要有空就去看,盆子大的,裏面的種子長勢要旺盛些,小點的盆子長得要差點。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目標

1 學習用刻度尺連續測量並記錄蠶豆的生長過程,對測量活動感興趣。

2 對植物生長過程有探究願望。

活動準備

種植區——蠶豆小火車;各種自然測量工具(火柴棍、回形針、積木、油畫棒……);可供製作刻度尺的卡紙;記錄本等。

活動過程

1 量一量豆苗有多高。

(1)師:小朋友們種的蠶豆苗都發芽了。現在,我們要來比一比誰種的豆苗長得高。你們有什麼辦法?(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說出測量的多種方法:疊拳頭、虎口碼、木棍量……)

(2)幼兒自由測量,記錄測量結果。(幼兒選擇喜歡的測量工具測量自己的豆苗)

(3)展示、交流測量結果:你選用了什麼測量工具,你的豆苗有多高?(用手指頭量,有一個手指節高;用拳頭量,比一個拳頭矮一點;用積木疊,有四塊積木高……)

2 比一比誰的豆苗高。

(1)師:你們都量出了自己的豆苗有多高,現在你能說出誰的豆苗最高?爲什麼?(如“親親的豆苗高,因爲有四塊積木高,果果的豆苗矮,只有一個拳頭高,四當然比一大了”。“不對,雖然四比一大,可是,積木很小的,四個疊在一起還是很矮”……)

(2)師:到底誰的豆苗高?用你們的方法能比出來嗎?(引導幼兒將不同的測量工具進行演示比對)

3 討論測量豆苗的最好方法。

(1)師:用什麼樣的方法可以很方便地測量並比較豆苗的高度?(引導幼兒說出“用同一種方法進行測量”。)

(2)介紹刻度尺。

(3)爲每棵蠶豆苗製作一把刻度尺(指導幼兒裁剪卡紙條。用統一的方形積木塊作刻度),佈置測量環境:火車新幹線。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每日進行觀察,每一個星期將觀察結果在刻度尺上作一次標記,並記錄時間。引發幼兒觀察思考:第幾天的時候誰種的蠶豆苗長得超過了誰種的?同樣是蠶豆,爲什麼有的長得快?有的長得慢?

活動二:時間測量——有趣的滴漏

活動目標

1 發現物體的滴漏速度與滴孔大小、裝量多少及物體的材質有關。

2 對滴漏計時方法在生活中的巧妙運用感興趣。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大小(容積、小孔)相同的水漏、油漏、沙漏計時器各一個;標記條;親子製作的各種滴漏瓶若干。(漏孔、容積、時間的設定按教學需要確定1

經驗準備:對古代計時工具有初步認識;已認識過時鐘。

活動過程

1 夾珠比賽導入。

(1)出示水漏:今天我們要進行一次夾珠比賽,用水漏來計時,當水漏裏的水全部漏完,小朋友們就停止夾珠。

(2)交流:小朋友數一數夾了多少顆珠子?(提醒幼兒簡單記錄)

(3)出示沙漏、油漏:現在我們再來進行一次夾珠比賽,這一次用同樣大小的沙漏和油漏同時計時。當其中一個滴漏裏的東西全部漏完,小朋友們就停止夾珠。

(4)交流:哪個滴漏先滴完?這一次,你夾了多少顆珠子?跟第一次比多了還是少了?

2 討論發現不同材質的物體流動速度不一樣。

(1)師:你發現沙、水、油在大小一樣、漏孔一樣的滴漏瓶裏流動的速度一樣嗎?誰最快?誰最慢?你是怎麼得出這個結論的?(啓發幼兒通過比較夾珠的數量發現:第一次夾珠少,說明水流得最快;第二次夾珠多,說明沙流得慢,油流得最慢。)

總結:珠子夾得越多,說明瓶子裏的東西流動越慢;珠子夾得越少,說明瓶子裏的東西流動越快。

3 玩一玩,進一步發現滴漏計時的有趣現象。

(1)師:請兩個小朋友一組,分別選擇時間一樣、材料不一樣和滴孔大小不一樣、裝量一樣的計時器玩一玩,看一看,這一次又是什麼東西流動快?什麼東西流動慢?

(2)請你們將自己的新發現告訴其他小朋友。

4 活動拓展。

這些有趣的計時器在生活中用得到嗎?你想用在什麼地方?

活動延伸

選擇一個“30分鐘”滴漏瓶,爲幼兒午餐計時。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鍛鍊幼兒的單腳站立和單腳跳躍的能力。

2、培養了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讓幼兒體驗到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平整的場地 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教師帶幼兒進入場地隨《健康歌》音樂幼兒做熱身運動,伸伸手,彎彎腰,點點頭,跺跺腳。

師說謎語,創設情境: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位新朋友,小朋友要不要猜一猜他是誰?

師;有種動物真稀奇,天天生活在水裏,說他是龍,不是龍,頭上長着小鬍鬚。對了他就是小龍蝦。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來玩捉龍蝦的遊戲好不好?幼兒邊說兒歌邊做遊戲。小龍蝦,小龍蝦,我們把你帶回家。裝在簍裏蹦蹦跳,躺在碗裏羞答答。大紅旗袍紅頭髮,像個新娘要出嫁。

遊戲玩法:

大部分幼兒單腳站立或跳躍當龍蝦,其中兩名幼兒手拉手當漁網去捉龍蝦,若被抓住了就當漁網與那兩個幼兒手拉手去抓龍蝦,直到所有的龍蝦被捉住,遊戲結束。如果快被捉住了就蹲下來表示安全,不能去捉了。

教師總結:

今天小朋友玩的開心不開心,你們的收穫真的不小啊!小龍蝦們累了吧,那咱們回教室休息一下吧。

活動延伸:

回家後與附近的小朋友或者是家人玩捉龍蝦的遊戲。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幼兒根據蔬菜的形態、色彩、利用切、接、拼等方法,製作自己喜愛的物品,能大膽地用清楚、連貫的語言講述一段話。

2、培養幼兒的注意、觀察、想象、創作能力和幼兒動腦、動手又動口的學習習慣。

3、啓迪幼兒從生活中發現美。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ppt課件:奇妙的蔬菜造型

2、準備豐富的、形態各異的新鮮蔬菜。

3、塑料刀、墊板、橡皮泥、牙籤、彩色紙、剪刀等。

幼兒園課件ppt課件《奇妙的蔬菜造型》“菜花”能變成“小綿羊”嗎?

【活動過程】

一、欣賞:奇妙的蔬菜造型

在欣賞中,讓幼兒觀察的蔬菜品種,經過觀察後大家討論,激發大家的製作熱情。

二、引導幼兒觀察、激發創作興趣。

1、教師:老師給你們準備了這麼多長像不一樣的蔬菜,小朋友看一看、想一想、比一比。

用一棵菜和一棵菜拼在一起做什麼?

把一棵菜切割後可製作成什麼作品?

2、教師逐一出示蔬菜,引導觀察,產生靈感,進行創作。

三、操作活動

1、幼兒使用藍子中的自然材料,輔助材料和製作工具,充分發揮想象,製作自己喜愛的物品。

2、啓發幼兒製作:

小狗、小貓、帆船、男孩、女孩、火箭、汽車等蔬菜娃娃、蔬菜動物、蔬菜玩具。

可用紅皮蘿蔔有葉莖的一頭製作帽子或頭和頭髮,利用蔬菜藕的橫切面作花衣裳的裝飾花紋等等。

四、展示作品並講述。

將幼兒作品用投影儀放映出來,供大家欣賞。引導幼兒根據自己製作的作品,同伴的作品與同伴的多個作品組合講述一段話或故事。

【活動延伸】

將幼兒的作品,放回到自然角中,供幼兒繼續相互欣賞、觀察。在遊戲中可進行進一步的修飾。

活動反思】

我們老師去上課,往往預設得很多,每個環節都巧妙安排,精心設計。然而正是這種課前設計,你在引領孩子們一個環節一個環節下去的時候,你或許還覺得是很巧妙,其實,這時候就容易發生一些不足和遺憾的地方。在課堂上,課程的資源是隨時生成變化的,這是你在課前是無法預設的。一個老師如果沒有善於捕捉和運用這種及時生成的課程資源進行教學,而一味地把學生們領引進你課前預設的安排。你就會錯過很多可以精彩的片段,你的課堂效率就會大打折扣。記住學生永遠是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體,每一個都是活生生的個體。做得如此完美和簡約,又是多麼富有神奇的想象力。可是爲了課堂的事先預設的延續下去。我並沒有過多地關注這個作品。沒有對孩子很好的讚揚和鼓勵,而是讓其他孩子去去給他建議如何添加,讓作品更美。我覺得這裏的處理,我太注重課堂的預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