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華】幼兒園社會教案範文錦集六篇

【精華】幼兒園社會教案範文錦集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5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社會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幼兒園社會教案範文錦集六篇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用手語關愛聾啞人。

2、體驗愛與被愛的情感交流。

3、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爲。

活動準備:

手語新聞、《千手觀音》片段、《感恩的心》、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手語新聞導入

1、小朋友,你們好!我們一起來看一段新聞錄像吧!

(播放手語新聞)

2、提問:剛纔這段新聞裏說的是件什麼事啊?

在這新聞播音員的旁邊還有一個人,她在幹什麼?(做手勢、做動作)

這是做給誰看的呢?(聾啞人)(就是耳朵聽不見聲音,嘴巴里說不出話的人)

3、小結:做給聾啞人看的手勢動作,我們叫“手語”

聾啞人和我們一樣也喜歡看新聞,也關心國家大事,可他們的耳朵聽不見聲音啊,就用手語來告訴他們,這段新聞就是手語新聞。

二、學習簡單手語

1、老師做幼兒猜你們會不會做手語啊?老師學了幾個手語,做出來給你們猜一猜好不好?

(你、我、他、哭、幫助、愛、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等)

你們真棒(手語)!

三、故事情境感染

1、我們學了這麼多手語了,當聾啞人遇到困難時,我們就能夠幫助(手語)他了。(音樂開始)

2、幼兒表達愛的情感小女孩爲什麼發不出一點聲音?

唉,這真是個可憐的小女孩,如果你遇到這個傷心的聾啞的小女孩,你想幫助她嗎?

你想怎樣幫助她?(幼兒自由講述)

3、你們說得都很好,可是這個小女孩先天聾啞,聽不到你們說的話,怎麼辦呢?

我們可以用什麼方法和她交流?

4、請幼兒嘗試用自己想出的手語動作將自己想說的話表達出來。

請你和你旁邊的小朋友互相做做手語看,把你想說的話用手語做出來(教師巡視參與)

5、請3、4位幼兒 做手語表達。

四、欣賞《千手觀音》片段

1、欣賞

你們真是愛幫助人的好孩子,小女孩這回一定看懂你們說的話了。

小女孩也真的得到了許多像你們一樣好心人的關心和幫助,從此她不再傷心,變得很堅強,而且還刻苦練習各種本領,漸漸地小女孩長大了,終於它出現在春節聯歡晚會上,看!(展示千手觀音定格畫面),她就在這羣姐姐中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播放《千手觀音》片段)

2、小結

小姐姐們跳得怎麼樣?這些小姐姐都是聾啞人,聽不見一點音樂,可他們卻跳得這麼整齊這麼美,真是了不起,我們一起用手語來誇誇她們:小姐姐,你真棒!(手語)

五、手語歌曲,感恩昇華

1、小姐姐今天還帶來一首好聽的手語歌來感謝你們、感謝大家、感謝所有的好心人(手語)歌曲叫《感恩的心》請大家起立,跟着音樂唱一唱歌曲,學一學手語好嗎?(播放《感恩的心》片段)

2、現在我們邀請客人老師一起來學這首手語歌,來感謝所有的一切吧!客人老師請起立,準備好嘍。(放《感恩的心》)

3、結束:感謝你們!感謝大家!感謝所有的好心人!(教師做手語)

活動反思:

社會活動《愛心手語》,始終交織着一條愛的情感線。通過運用手語認識與情感體驗相結合的方式,使幼兒進一步關愛聾啞人,並逐步引導幼兒的心靈更加美麗、友善。通過活動幼兒知道了應該正確對待殘疾人,同情、照顧、關心、幫助殘疾人,從身邊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本次活動達到了預期效果,很多幼兒在聽到聾啞小女孩的不幸遭遇時留下了同情的眼淚,在學習手語時,孩子們表現都非常積極,表示要用自己學到的手語幫助聾啞人。

不足之處是,有個別幼兒對老師講的故事沒有什麼感覺,課後結合大家的評價,我覺得是我的引導還不是很到位,講故事時情感的流露感有所欠缺。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瞭解前衛村的主要旅遊景點,知道前衛村是崇明的,萌發熱愛家鄉的美好情感。

學做小導遊,能在老師和朋友面前大膽連貫地介紹前衛村的景點。

喜歡參與遊戲,體驗。

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幼兒已有參觀過前衛村的旅遊經驗。

前衛村各個景點的典型性圖片,投影儀。

教師爲幼兒準備4張導遊證、4面不同顏色的導遊旗、4個自制小喇叭。

教室邊佈置成瀛洲古村、動物天地、世界木化石和中國奇石展示館、前衛休閒廣場。

活動過程

(一)觀看課件,豐富經驗

教師播放《美麗的前衛村》課件,幼兒觀看。

重點提問:

1.你剛纔看到了哪些地方?

2.你最喜歡哪個地方?爲什麼?

小結

前衛村的美景可真多啊,真是個好地方。

(二)介紹前衛村內各景點

1.師:我們的前衛村這麼漂亮,所以這幾年許多其他地方的朋友們都想來看一看。可是他們到了我們前衛村後遇到了麻煩,他們不知道前衛村的景點有多少、在哪裏,我們能不能幫幫他們呀?怎麼幫?(告訴他們,介紹等)

2.向幼兒介紹“導遊”這一職業。

重點提問

你認爲小導遊要做些什麼?

小結:

兩個條件,第一去哪裏(帶客人去些什麼地方遊覽)。第二怎麼說(到了景點後要想好怎麼介紹景點,讓客人喜歡那裏)。

3.今天我們是第一次學做小導遊,老師在教室周圍貼了前衛村各個景點的圖片,你們可以挑一個自己最喜歡的景點來介紹一下,一個小朋友當小導遊介紹時其他小朋友都當遊客。(幼兒四散選擇自己喜歡的景點介紹)

(三)幼兒扮演導遊和遊客進行模仿遊戲

1.每個景點選出一名小導遊頒發導遊證和導遊旗。

2.全班剩餘幼兒扮演遊客,參觀前衛村的各個景點,由選出的小導遊分別對各自所負責的景點作簡單的介紹。

3.評選最佳小導遊。

小結

今天的每個小朋友都很不錯,學習當了小導遊,認識了這麼多前衛村的景點。下次我們可以帶爸爸媽媽或者從外地來的親戚去前衛村玩,再好好地給他們當回小導遊。

活動反思與建議

活動比較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選取在春遊後開展這一活動,幼兒前期的經驗比較豐富,對活動的興趣也就增大了。

始終以幼兒爲主體。整個活動把主導權交給了幼兒,讓幼兒自己說、自己選、自己遊戲,教師只是作爲一個旁觀者、活動的組織者,體現了讓幼兒成爲活動的主體的精神。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3

活動地點:河濱公園

參與人員:中班全體幼兒和教師

活動目標:

1、通過春遊的活動,讓幼兒充分感受宣傳禮儀的樂趣和意義。

2、尋找和觀察春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中各種植物的變化。

3、知道要跟着老師和同伴,不能擅自離開集體,知道遊園的禮儀,並能夠遵守。

4、培養幼兒樂意在衆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5、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1、與家長聯繫,通知家長幫助幼兒自帶一些零食、紙巾、垃圾袋

2、家長配合講述一些出遊安全知識。

活動過程:

一、穩定幼兒情緒,做好準備工作(上廁所、所帶物品)。

早上8:45在幼兒園集合清點人數,9:00準時出發。工作人員和老師做好安全工作。

二、帶領幼兒排整齊隊伍,提醒幼兒注意安全,關注個別幼兒。鼓勵幼兒獨立行走,不跑跳、不推擠、不掉隊!(在行走時,老師可引導幼兒認識多種標誌,例如:斑馬線等,增強幼兒的知識經驗)。

三、活動安排:

1、讓幼兒尋找、觀察春天的景色春天的樹、草、花等有關變化。

2、組織幼兒進行禮儀宣傳活動,今天你微笑了嗎?讓孩子們將笑臉送給過往的遊客,讓孩子們體驗宣傳的樂趣。

2、各班級自由組織簡單的遊戲:擊鼓傳花、木頭人、密碼遊戲等。遊戲結束後,可組織幼兒安靜的遊戲。

4、幼兒和同伴分享自己帶來的食物(在幼兒分享時,老師引導幼兒保持衛生,將垃圾放進垃圾袋裏)。

5、教師與幼兒拍照留影。

四、活動結束

1、工作人員清理衛生。老師清點人數,帶隊回幼兒園。在返回的路上,老師要鼓勵幼兒堅持的原則。

2、組內通訊員及時發表新聞,年級組長完成春遊小結。

活動反思: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在比較以自我爲中心,都比較欠缺怎樣給別人送去微笑。所以我覺得上這節課很有必要,通過這個活動,讓幼兒體會到朋友之間的友愛之情。根據我班幼兒在情感及認知方面的特點,即中班幼兒理解水平有限,對理解隱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的困難,所以讓幼兒充分感受小蝸牛的助人之心和與朋友的友愛之情,體驗爲朋友做事的快樂尤爲重要。教師有感情地講故事,不出示任何教具,依據幼兒的無意注意佔主要地位,有意注意還不穩定的特點,爲了避免分散幼兒注意力,影響幼兒對故事內容的感知,所以,只運用豐富的表情、優美的背景音樂來表現故事,講完後,提問簡單的問題:(1)故事的名稱;(2)有那些角色;(3)小蝸牛做了一件什麼事?在第二環節中我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並層層遞進逐步得出故事的含義:小蝸牛雖然能力很小,只會爬,但它有一顆愛心,它想到了要讓自己的朋友快樂一點,它把微笑送給了大家,給大家帶去了快樂,所以大家都覺得它很了不起。這個環節其實重在揭示思想內涵,進行情感教育,我將它貫穿到整個故事的情節中,它是解決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節。不足的是幼兒的傾聽習慣不好,有小朋友在講故事的時候,其他的小朋友聽的不認真,接下來我們要注重培養幼兒的傾聽習慣。

就《微笑》活動,根據幼兒的認知水平、實際情況和教材自身的特點,我採用了直觀演示法、討論法、講述法和提問法。

1 直觀演示法:運用直觀、形象的教具進行表演示範,引導幼兒理解作品內容。活動中主要運用多媒體課件,將整個故事製作成形象直觀的動畫,既可以完整欣賞,又能分段播放,通過觀賞課件引導幼兒瞭解故事情節,理解故事內容。

2 講述法:通過生動形象地講述,能激發幼兒的情感共識,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幫助幼兒樹立簡單的是非觀念達到教育目的。幫助幼兒更好的理解事物的形象特點,並能較好的集中幼兒的注意力,爲提高教學效果和突破重、難點做準備。

3 討論法:在活動中,我將討論法結合在講述故事過程中。如:請小朋友而共同討論:小蝸牛爲什麼不快樂?

4 提問法:提問是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事物,要求幼兒再現已掌握的知識,啓發幼兒積極思維的手段。在提問問題時,針對不同能力層次的幼兒,比較容易的問題可讓水平比較差的幼兒回答,需要幼兒描述的問題就請能力較強的幼兒回答,像總結、歸納性的問題請能力最強的幼兒來回答,使每個幼兒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在社會活動中我經常用以下模式:

欣賞模式:引導幼兒學會理解作品內涵,鑑別作品的美及分析評價文學作品,使幼兒獲得美的享受,喚起美的情感,陶冶美的情操。在活動過程中,通過教師生動形象的講述,引導幼兒來體驗幫助別人的那種心情,感受作品的語言美,從而突破難點。

發現模式:教師提供適於幼兒進行發現活動的教材,使他們通過自己的探索、嘗試過程,發現知識。在活動中,請幼兒回憶、討論故事中人物的對話,通過提問和幼兒討論,引導幼兒自己得出結論,充分體現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講述模式:主要教會幼兒能準確地回答問題,恰當地說明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活動中,我採用多種形式的提問,爲幼兒提供講述的空間,啓發幼兒用宏亮的聲音、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並且注意爲每名幼兒創設講述的機會。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今年我們的祖國媽媽將迎來她的60華誕,這是值得全中國慶祝、紀念的一年。我園大班開展了《我是中國人》的主題活動,在這個活動中,我感受到了幼兒對祖國的熱愛,對偉大中國人的敬佩。讓他們瞭解了許多祖國的歷史,愛國情感已經在他們的心裏萌芽。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我選擇上一節歌曲欣賞課,讓幼兒通過對歌詞的理解,更深刻的瞭解自己的祖國。通過朗朗上口的旋律,激發幼兒的民族自豪感,作爲中國人的驕傲、自豪感。發自內心的祝福祖國、歌頌祖國。

活動目標:

1、欣賞歌曲,理解歌詞的主要內容。

2、激發幼兒的愛國情感,爲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自豪。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祖國各地圖片、MTV《大中國》;

2、各種樂器。

活動過程:

(一)引導部分

導入:小朋友們上午好!今天,黃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樣東西,看看這是什麼?

這是我們的國旗——五星紅旗,我們都是生活在同一面國旗下的中國人。小朋友,你們瞭解自己的祖國嗎?

(二)基本部分

1、“大中國之最”競答賽

那我們來一個智力競答賽,主題是“大中國之最”,你們接受挑戰嗎?“大中國之最”競答賽現在開始。

(1)中國有多少個民族?

祖國是個大家庭,有56個民族,56個民族就像兄弟姐妹一樣相親相愛,建設着我們的大中國。

(2)中國最長的江叫什麼?

長江是中國最長的江,長江流過很多個城市,它就像一條巨龍一樣,環繞在我們大中國的南部。

(3)中國最大的河流叫什麼?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大中國的'母親河。

(4)中國最高的山峯叫什麼?(珠穆朗瑪峯)

這就是珠穆朗瑪峯,海拔8千多米,是大中國最高的山峯。

(5)世界上最雄偉、最長的建築,是我們中國的什麼?

這是一張在高空拍攝的長城照片,這僅僅是長城的一部分。萬里長城就像在雲中穿梭,是我們大中國最偉大的建築。

(6)中國最高的高原叫什麼?(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在中國的西部,那裏地域寬廣,感覺它比天空還遼闊。

“大中國”智力問答賽結束。小朋友們表現的都很棒,這麼瞭解自己的祖國。剛纔我們回答了這麼多大中國之最,黃老師感覺到中國真的是好大的一個家。我爲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感到驕傲自豪,小朋友,你們有這種感覺嗎?黃老師還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歌曲《大中國》請小朋友欣賞,仔細聽,想想這首歌爲什麼叫《大中國》,在這首歌的歌詞裏,你最喜歡那一句?

2、幼兒欣賞歌曲.

(1)幼兒第一遍欣賞歌曲,教師提問:

A、爲什麼這首歌名叫《大中國》?

B、在歌曲中,你最喜歡哪句歌詞?

黃老師還發現了,這首歌曲分兩段,前一段歌詞是寫中國之最,中國的大和好。第二段是表達自己愛中國,祝福中國。你們發現了嗎?

(2)第二次欣賞歌曲。

我們再來欣賞一遍這首歌,聽聽是不是你們說的這些歌詞,會唱的小朋友可以跟着一起唱。

提問:“現在你們有什麼感受?心裏有什麼想法?”

(三)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小朋友分享了這麼多心情,老師能強烈的感覺到小朋友都很愛自己的祖國,你們想不想用一些道具來抒發你們對祖國的愛呢?在旁邊有老師幫你們拿來的一些道具,小朋友排好隊自由的選擇。

跟着音樂,拿着手上的道具,邊唱邊舞。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5

設計背景:

西方及日本等一些經濟發達國家的教育專家主張"兒童應從三歲開始經濟知識的教育,主要教理財知識,這種教育將有益於他們的終身"。今天看來,他們的主張對我國的幼兒教育也頗有借鑑的意義。特別是當今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孩子又是家中的寶,爲孩子花錢,即使清苦的家庭也堅持"窮不能窮孩子"的信條,而富足的家庭,大都對孩子是有求必應,高價消費也爲數不少。在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下,孩子珍惜錢財、合理使用錢財的意識薄弱。因此,我將活動貫穿於角色遊戲之中,使幼兒在角色體驗中萌芽幼兒初步的"理財"意識。

活動目標:

1、懂得花錢要合理、有計劃、有節制。

2、知道遊戲中的開支並會記錄。

3、有參與遊戲的熱情,遵守遊戲規則,並能積極參與討論、交流,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4、教幼兒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

5、樂意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活動準備:

1、讓幼兒參與家長一日生活,瞭解自己在生活中的開支情況,並與父母進行記錄。

2、請家長帶領幼兒到銀行存錢或者上超市購物。

3、教師製作"鈔票",教室裏設置銀行、超市、醫院。

活動過程:

1、展示紅包師:這是紅包,它裏面裝了什麼?這些壓歲錢是怎樣來的?你們拿到這些錢之後想做點什麼?(目的在於重溫美好新年。)(這些錢都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辛苦用自己的勞動、汗水換來的,我們應該合理用……過年時,你們收到的紅包都是交給父母來管,今天(4月8日)老師發的紅包想讓你們來管,讓你們也當一回大人。

2、我是小小理財家

(1)成立"三口之家",宣佈"小鬼當家"的遊戲開始。

師:請你們自由商量,三人爲一戶家庭(家裏有爸爸、媽媽、孩子),每戶家庭都有編號,一戶家庭一個紅包,一戶家庭一個籃子,籃子裏有開支記錄表。請代表來拿,我們一起來看看紅包裏有多少錢?(讓孩子當家作主、自由分配意在培養幼兒之間協商合作能力。)

(2)小鬼當家活動一:去超市購物。

師:請每戶家庭上超市購物。每個家庭成員商量一下,想想家裏最需要什麼?購物後討論:各家都買了什麼?花了多少錢?還剩下多少錢? 教師根據各家代表的回答將商品分吃的、用的、玩的三類列表統計,比較各家消費情況。提問:超市中同樣商品有不同價格(舉例),你是怎樣選擇的?爲什麼? 師小結:讓幼兒明白同種商品因品牌不同價格不同,我們應該量力選擇,合理花錢。不攀比,不求高消費。

(3)小鬼當家活動二:繳水電費。

師:(將日曆翻到10日)今天服務公司的人要來收水電費,我們得準備好錢付上個月的水電費。 服務公司的職員(老師扮演),將各家水電費情況通報,根據通報金額挨家收取水電費。每家將繳清水電費的標記貼在統計表上。 師報每戶人家的水電費後引導討論:

①爲什麼各家水電費不一樣?

②平時怎麼做才能節約用水用電?

③如果沒錢交水電費,家裏會出現什麼情況?

(4)小鬼當家活動三:交醫藥費師:(將日曆翻到25日),讓我們聽聽今天有什麼新聞?(放錄音新聞:家長朋友們:接常州婦幼保健所通知,請你帶着寶寶到醫院打麻疹疫苗,需交費2元。) 平時,我們父母在每月的逢5帶我們到醫院打預防針。討論:

①打防疫針對我們身體有什麼好處?

②孩子不打防疫針會怎樣? 打防疫針很重要,這筆錢必需得花,所以我們要留一些錢以備急用,不能把錢花光。沒有用完的錢怎麼辦?交流討論,引出節餘的錢可以到銀行存起來。知道銀行是個存錢取錢的地方。 存在銀行裏的錢什麼時候用?

(5)記錄10元錢開支表教師黑板出示10元錢開支總表格,給"小鬼當家"遊戲中持家有方、花錢合理的家庭發獎(獎勵五角星)討論:①如果下次再當家,你會怎樣用錢? ②平時家裏,除了水電費、旅遊費、醫藥費、超市購物,還有哪些地方要用錢?(教師小結:今天我們當了一回大人,知道爸媽當家作主的滋味。爸媽賺錢很辛苦,當家不容易。我們花錢要節約,要省着用,不能想要什麼就買什麼,看到什麼就買什麼。平時要節約用水、用電,愛惜我們的物品、玩具、衣服。平時常常這樣做,我們能節約很多錢。 多餘的錢我們還可以存入"銀行"。(目的讓幼兒知道遊戲中的開支並會記錄。)

課後反思:

(一)從活動現場看孩子們的情緒熱烈、狀態良好、參與積極性高。這個教育內容的選擇是恰當的,因爲基於孩子的經驗,因此孩子們能十分真實地表達自己的認識與看法,而且內容又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如制訂用錢計劃對他們來講是比較難的要求。此外,面對超市裏衆多的物品,孩子們需要全面觀察思考,做出選擇。同時,錢款又是必須限制在10元錢以內。這是一次整合現有才智的考驗。此外,在家庭合作中又必須要統一意見,這對正在學習合作進程中的孩子來說,也是一次挑戰。完成以後,孩子們明顯地又前進了一步。

(二)教育活動設計的意圖是希望孩子通過直接體驗來學習,這是符合"教育者是活動的引領者,受教育者則是活動的體驗者"的原則。本活動的情景設計,大大激發了孩子們參與的動機,他們不僅在活動中感受到學習的興趣,還體悟到與人合作的快樂,而且在自主體驗之後,把所獲的認知經驗內化爲自身的關鍵經驗。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通過遊戲活動,使幼兒理解"合作"的意義。

2、 幫助幼兒在體驗中懂得如何與他人合作,感受合作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場景設置、同心鞋、相關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 情景導入

設置場景:活動室有許多"陽光小屋"的傢俱,請幼兒搬移。

教師提問:1、剛纔你們是怎樣整理傢俱的?

2、如果只請一位小朋友做這件事情能完成嗎?爲什麼?

教師小結:有許多事情光靠一個人的力量是不行的,需要大家一起做才能完成,這就是合作。

二、 幼兒遊戲,體驗合作

1、小朋友都希望與別人合作,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同心鞋"的遊戲。

(每兩名幼兒自由編爲一組。)

2、 幼兒初步嘗試,教師巡視

教師提問:1、"同心鞋"的遊戲需要幾個人一起走?

2、兩個人一起走和自己走有什麼不同?

3、穿上""同心鞋"走路,你遇到了什麼困難?

3、 教師設疑:穿上""同心鞋"走路,兩個人怎樣合作才能夠成功?

幼兒帶着問題,再次嘗試遊戲。

教師提問:1、這一次,你們成功了嗎?是怎麼走的?

引導幼兒討論:穿上"同心鞋"走路需要合作伙伴之間互相商量和體諒,注意步調一致。

引導幼兒小結:在"同心鞋"的遊戲中,通過兩個人的合作,大家都成功了。合作給我們帶來了快樂!

三、 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討論自己能夠理解的合作。

教師提問:遊戲需要合作,那在我們平時的生活活動中、在幼兒園裏還有哪些事也是需要合作的呢?

引導幼兒小結:在平時的生活活動中,小朋友經常會與別人合作,把一件事做得又快又好。因爲有了相互合作,再大的困難也能被克服,合作纔有力量。

四、 運用多媒體,教師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

引導幼兒小結:與別人合作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只要大家同心協力、互相合作,什麼事都難不倒我們。合作起來力量大。

五、 活動延伸遊戲"渡船"

1、介紹"渡船"的遊戲規則。

2、引導並佈置幼兒作好遊戲的記錄工作。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聽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