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社會教案彙總九篇

關於幼兒園社會教案彙總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6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社會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幼兒園社會教案彙總九篇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簡單禮貌用語。

2、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爲。

3、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懂禮貌的小白兔主要的故事情節。

活動準備:

圖片:小兔、山羊、烏龜、鹿。

活動過程:

一、聽故事“懂禮貌的小白兔”。

二、教師提問,組織幼兒討論。

1、故事的名字叫什麼?

2、故事裏發生了什麼事?

三、讓幼兒結合圖片邊聽故事一遍,引導幼兒思考。

1、小白兔迷路了,他向誰問路?小白兔是怎樣問的?(請小朋友表演,並學習禮貌用語)

2、山羊媽媽是怎樣誇小白兔的?

3、小白兔走到河邊,發現河上沒有橋,他請誰來幫忙?

4、小白兔是怎樣說的?怎樣做的?(請小朋友來表演,學習禮貌用語)

5、大烏龜聽了心裏怎樣?他是怎樣誇小白兔的?

6、鹿媽媽家的門開着,爲什麼小白兔不進去?她是怎樣說的?怎樣做的?(請幼兒表演)

7、鹿媽媽聽了小白兔的話心裏怎樣?小白兔是怎樣回家的?

四、組織幼兒討論,教育幼兒做個懂禮貌的好孩子。

1、你喜歡小白兔嗎?爲什麼?

2、如果你是小白兔,你會怎麼做呢?

五、教師和幼兒共同評價和小結。

懂禮貌的小白兔故事:

他走了好多好多路,採了許多蘑菇。等他拎起滿滿一籃蘑菇準備回家時,卻發現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不遠處,山羊媽媽正帶着小羊在吃草。小白兔跑上前去,鞠了一個躬:“你好,山羊媽媽!我迷路了,我家住在東山坡。您能告訴我怎麼走嗎?”山羊媽媽微笑用手一指:“從右邊的小路一直往前走,走過一條小河,翻一座山就到了。”“謝謝山羊媽媽!”小白兔又鞠了一個躬,向她招招手,走了。

山羊媽媽對小羊說:“小白兔多懂禮貌,你應該向他學習呀!”小白兔走到河邊,發現這兒沒有橋,他看見一隻大烏龜向岸邊游來,便向大烏龜鞠了一個躬,問道:“您好,烏龜公公,請問河上什麼地方有橋?”大烏龜搖搖頭說:“這附近沒有橋。”見小白兔苦着臉,大烏龜接着說:“這樣吧,你站在我的背上,我馱你過河。”小白兔高興地說:“謝謝烏龜公公!”上岸後,小白兔又向烏龜鞠了一個躬說:“謝謝烏龜公公,再見!”望着小白兔,大烏龜高興地說:“多懂禮貌的孩子。”

小白兔蹦蹦跳跳往前趕路,忽然,下起大雨。小白兔見山腳下有一座小屋,就向小屋奔去。小屋的門開着。小白兔知道,不經過主人的允許,闖進人家家裏是不禮貌的。於是他“咚咚咚”敲了幾下門,又朝屋裏鞠了一個躬,高聲說:“尊敬的主人,可以讓我進去躲躲雨嗎?”屋裏住着的是一隻瘸腿老狼,他已經好幾天沒有吃到肉了,肚子正餓着呢,猛聽到小白兔的聲音,忙回答說:“快進來吧,我正等着呢!”聽出是老狼的聲音,小白兔吃了一驚,一轉身就跑了。老狼因爲腿瘸,無法去追小白兔,她滴着涎水,仍舊縮在屋子裏捱餓。小白兔呢,順利裏的回到了家,平安的回到了媽媽的身邊。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體驗風對不同物體的影響。

2、知道風對人們既有好處又有壞處。

活動準備:

幼兒已認識了風是由於空氣流動而產生的。

幼兒活動材料第二冊第13—16頁。

風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哪些物體會移動。

1、有的時候、風兒不知道躲到哪兒去了,樹枝、樹葉都不動搖了,我們扇動扇子、開電風扇,呀,風兒來了,讓我們再想想,還有什麼辦法能使風兒快快出現。

2、每組一份操作材料:羽毛、紙張,石頭、磁鐵、小木棒、金屬勺子,請幼兒猜想吵他們吹氣時它們時候會移動,並作記錄。

3、引導幼兒向不同的物體吹風,一次只能一個孩子吹。

4、請幼兒再次記錄哪些物體被吹動了,哪些沒有被吹動,看看與自己的猜測是否一致。

5、出示一個重物,如一塊石頭,引導幼兒想辦法制造風使其移動。

二、表演風來了的情景。

1、剛纔我們都看了風對不同的物體作用都不一樣,現在老師想請一個小朋友來風,把自己想象成風,並說說你表演的是什麼風。

2、引導幼兒思考怎樣表現人們在大風中艱難行走的樣子?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感受到風的存在,風很大的時候,我們行走特別的困難,有的時候衣服也會被風吹起來,在有些地方風達到七八級,很多大樹都會被風吹倒,還有人的家也被吹倒。

三、風娃娃想做好事。

1、出示風娃娃圖片:小朋友看,這是誰呀!(風娃娃)風娃娃它想幹什麼呢?請小朋友猜猜風娃娃想幹什麼。(想好後大膽地說聽)

2、風娃娃到底想幹什麼呢?我們來聽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風娃娃的心願》。

3、老師講述故事開頭到“大家都不喜歡你了”。

提問:風娃娃到了哪些地方?它做了些什麼?(樹林、莊稼地、池塘、小朋友的身邊)大家爲什麼都感謝它?風娃娃聽了大家的話,心裏怎麼樣?它有什麼想法?(做更多的好事)風娃娃是怎麼做的?小朋友對風娃娃說了些什麼?(風娃娃,停一停,快停一停,沙土迷了我的眼睛)

4、討論:這次風娃娃做的事是不是好事呢?爲什麼?(不是,因爲風娃娃把樹枝吹斷了,莊稼也吹倒了,小魚也不敢出來了,把沙土吹到小朋友的眼睛裏去了。)

5、風娃娃這樣,大家喜歡風娃娃嗎?(不喜歡)。小朋友告訴風娃娃要怎麼樣?大家纔會喜歡它。

6、風娃娃有沒有聽小朋友的話,它是怎麼做的呢?我們繼續來聽故事到最後。

提問:風娃娃是怎麼做的了?(慢慢地停了下來,輕輕地吹起來)

7、這次大家喜歡風娃娃了嗎?爲什麼?

8、幼兒在完整傾聽故事一遍。

9、風娃娃做了這麼多好事,那你喜歡風娃娃幫你做什麼好事?引導幼兒大膽說出字的想法。

10、風娃娃做了這麼多的好事,那風娃娃有沒有做過你不喜歡的事呢?引導幼兒根據日常生活中碰到過的事情說出風帶來的壞處。如:有時風把房子吹到了,或把樹吹斷了等。

11、老師對上課的情況進行。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3

活動背景

一到戶外活動的時間,孩子們就雀躍着、擁擠着奔向室外。於是,在出門這一環節,總有孩子摔倒、跌破:“老師,是後面人推我的……”“老師,他們擠我……”更有一些孩子被壓倒了,卻依然興奮,有的還滿臉笑容,甚至有意再往人身上壓。他們意識不到這是危險的、是不安全的。

正值聖誕節的平安夜,孩子們都沉浸在節日的快樂氛圍中。於是,我想到如果這時聖誕老人出現並對他們的不安全行爲做出判斷,有可能會引起孩子們多多少少的反應。於是我設計了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學習一個一個有序地進出門。

2.體驗有序進出門帶來的安全感。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聖誕禮物若干,聖誕老人的裝扮,糖果罐6個,熟雞蛋和雞蛋網(與幼兒人數相同),聖誕節音樂CD。

2.經驗準備:幼兒在進出門時遇到或者親身經歷過擁擠、摔倒的情況;認識並喜愛聖誕老人。

活動過程

1.創設節日氣氛,引發幼兒想得到聖誕禮物的願望。

教師:今天聖誕老人要給我們小二班的小朋友送聖誕禮物,我們到門外去找他吧。

幼兒去門外找聖誕老人領取禮物。

聖誕老人:你們這樣出門太擠啦,我真害怕你們會擠受傷。我不能發給你們禮物了。

2.提出問題,師生共同討論。

教師:聖誕老人生氣了,他說我們太擠了,擁擠是會受傷的。你還在什麼時候看到過擁擠的現象,有沒有人受傷呢?

幼兒討論。

3.師生共同遊戲,探索並交流有序拉蛋的方法和好處。

教師:我們今天就拿這個罐子做比方。有這麼多的蛋寶寶都在罐子裏,都要從這個小小的罐口裏取出來,我們該用什麼方法,才能又快又不擠破蛋寶寶呢?

幼兒提出方法:方法一,同時將蛋拉出來;方法二,同時用力將蛋拉出來;方法三,一個一個將蛋拉出來。師生共同探索,共同遊戲。

教師:哪種方法成功了呢?

幼兒分享遊戲經驗,並嘗試正確的拉蛋方法。

4.遷移“拉蛋”遊戲的經驗,學習有序地進出門。

教師:蛋寶寶要一個一個拉出來纔不會被擠破,那我們小朋友該怎樣進出門才安全呢?

幼兒討論。

教師小結:當進出門的人多時,我們要一個一個地走才能保證大家的安全,這就叫做有序出門。

5.接受禮物,嘗試有序地進出門。

教師:既然我們已經知道該如何安全出門了,聖誕老人一定會在門外等我們,讓我們去找找他吧!

幼兒有序進出門。

聖誕老人誇獎幼兒學會了正確進出門的方法,分發禮物並與幼兒共同舞蹈。

活動反思

在《蛋寶寶爲什麼哭》這個生命保護活動中,教師通過“拉蛋”遊戲遷移幼兒的經驗,讓他們在遊戲探索中學習一個一個有序出門,體驗有序進出門帶來的安全感。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4

活動設計背景

因本班幼兒特調皮,經常到處亂跑,課外活動時,不注意就溜走了,我想通過這個故事來教育孩子和大家在一起的重要性。

活動目標

1:幼兒能理解故事內容。

2: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

3:讓幼兒體會到父母的愛。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教學重點、難點

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懶羊羊、美羊羊、喜羊羊、灰太狼、黑貓警長等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二:聽故事

1:教師有感情講故事。

2: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回憶故事內容。

3:教師提問幫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三:師幼互相交流

1:說說離開大家的危害。

2:如果和大人走丟該怎麼辦?

3:父母找不到自己的孩子會怎樣?

四: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從事了十三年的小學教育,現來到幼兒園工作,在組織幼兒活動中,經驗不足,感覺這節課不是那麼滿意。

這節課的設計還是不錯,通過教學,幼兒不但知道離開大家的危害,還學會了怎樣保護自己。在活動中幼兒也能積極配合,不管是聽故事,還是交流,他們都能很快進入角色。

整個活動中,教師激情高,語言也很兒童化,但老師在有些過程中不夠耐心,引導經驗不足,活動中出現的現象不能及時合理處理。如果現在來上這節課,我會讓幼兒盡情地說,還要鼓勵他們說,把時間和空間多留給他們。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5

目標:

1、體驗和爸爸在一起玩的快樂、甜蜜。

2、願意關心爸爸,增進父子(女)之間的情感。

3、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4、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準備:

根據《我的爸爸》拍攝的照片

過程:

1、介紹自己的爸爸。

(1)教師唱歌曲《我的好爸爸》(根據歌曲《我的好媽媽》改編)師:寶寶們,剛纔唱的歌曲裏有誰?(爸爸)那你們喜歡爸爸嗎?

(2)請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爸爸的名字,爸爸的本領。

2、幼兒一起觀看我和爸爸的遊戲照片,體驗父子(女)之情。

喜歡和爸爸做遊戲嗎?每次在家裏你們都是怎麼和爸爸一起玩的?做的什麼遊戲啊?(幼兒自由回答)請幼兒講講如何和爸爸玩遊戲的?

3、談話:爸爸真好,我們可以怎樣關心爸爸呢?(幼兒自由回答)引導幼兒知道爸爸下班回家後,給爸爸拿拖鞋,給爸爸捶背,不打攪爸爸休息。這些都是關心爸爸的表現。

4、表達對爸爸的愛。

唱歌曲《我的好爸爸》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6

目標

1.初步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保護花草樹木的意識。

2.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加深保護花草樹木的意識。

3.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準備

1.活動前瞭解一些簡單的植物生長的知識。

2. 掛圖。

3.紙,大樹、葉子、小鳥(成形的)剪紙、膠水等。

過程

一、掛圖一:

情景:天空一片烏雲,一顆光禿禿的大樹,有機只哭叫着的小鳥在樹的上方盤旋。邊飛邊說:“我沒有家了,我沒有家了”。

1.看後自由討論。

2.教師啓發引導。

①你們看到了什麼?

②小鳥哭了,爲什麼?

③大樹爲什麼沒有樹葉?

幼兒討論:大樹死了,大樹被人砍了,樹枝被人折了,等等。

3、教師進行環保教育。

①師幼共同探討樹的用途:從根—莖,從莖—葉,從淨化大氣—防治沙塵暴。

②師幼共同探討保護數木、花草的方法。

4.再看掛圖一

啓發幼兒想一想,小鳥現在沒有家了,我們小朋友應該怎麼辦?

小結:教育幼兒要有愛心、同情心,來幫助小鳥建一個新家。

二、觀看掛圖二:

情景:一棵枝葉茂盛的大樹上,落滿了嘰嘰喳喳的小鳥,他們在說:“我有新家了!謝謝小朋友們”。樹的上方有笑眯眯的太陽公公,太陽公公說:“小朋友們,你們做得好!” 樹的下方有美麗的鮮花和綠綠的青草,蜜蜂、蝴蝶在上面飛來飛去的跳着舞。

三、操作:

1.通過觀看掛圖二,大大激發了幼兒幫助小鳥建新家的興趣。

2.粘貼大樹、小鳥,添畫花草、太陽、蝴蝶等。

3.鼓勵幼兒大膽自由創作。

教師說明用膠水的方法並巡迴指導。

活動延伸:

兩個小朋友一組,把自己的作品創編成故事講給對方聽(受掛圖二情節的啓示)。然後交換作品欣賞。

分析

本教育活動,在教學方法上,採用了擬人手法,創造的環境,如尊重他們的意願,允許他們自由討論,自由選擇喜歡的顏色進行繪畫、粘貼,自幼創編故事等。找到了幼兒的興趣需要與社會教育要求之間的結合點,引導幼兒的興趣,“多目的”地發展下去,使幼兒的綜合素質得到了全面提高。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嘗試修補破損的圖書。

2.學習愛護圖書的方法,產生愛護圖書的意識。

3.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4.教幼兒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

重點與難點

重點:嘗試修補破損的圖書。

難點:學習愛護圖書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收集班級圖書角破損的圖書。

2.膠水、雙面膠、剪刀、透明膠、訂書機、彩筆、白紙等。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發現圖書“生病”了。

(1)教師提問:圖書角里的圖書怎麼不見了?(原來它們生病了)

(2)教師:圖書怎麼會生病呢?生了什麼病?

(3)出示破損的圖書,請幼兒觀察。

(4)幼兒自由討論。

2.爲圖書“治病”。

(1)教師:請小朋友來做小醫生,我們一起爲圖書治病。

(2)教師出示膠水、雙面膠、剪刀、透明膠、訂書機、彩筆、白紙等,讓幼兒熟悉修補材料,瞭解使用方法。

(3)請幼兒根據圖書破損的位置、程度等,想出如何修補的方法。

(4)師幼共同修補圖書。

3.圖書“笑”了。

(1)展示修補好的圖書,請幼兒自由討論。引導幼兒互相參觀評價,並說說怎樣愛護圖書。

(2)學習愛護圖書的方法。

請個別幼兒示範取書、看書的動作,教師引導幼兒討論:他們對待書的方法對不對?

教師演示正確的方法:取書時動作要輕,不能硬扯,避免圖書撕壞;看書時將書鋪平放在桌上或雙腿上,翻書時動作也要輕,不要將書頁弄皺或留下摺痕,也不要將書或書頁捲成筒狀;放書時將書輕輕合上,輕輕放在書架。這樣圖書就不會生病了,就會笑了。

幼兒按照教師的要求取、看、放書。

活動延伸:

1.請家長和幼兒一起修補家中破損的圖書。

2.鼓勵幼兒在閱讀區閱讀圖書時,養成整齊擺放、愛護圖書的好習慣。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人與地球的依存關係,逐漸形成保護環境的意識

2、能用連貫的語言表述自己的.見解,願意與同伴和老師進行積極的交流

重點:

能認識到有了“健康的地球”纔會有“健康的我們”

難點:

瞭解地球種種“病證”的原因

二、材料準備:

1、電腦上網(美麗的地球)(大自然的美麗風光)(被污染的大自然)

2、錄音(地球的自述)

三、活動過程:

(一)觀賞美麗的家園

1、你們知道我們人類生活在什麼地方嗎?

2、還有誰生活在地球上呢?

3、哇,地球真大。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來,讓我們來看看我們的家園吧!(上網)

4、地球上哪些地方是很美的呀?

5、生活在這麼美的地球上你覺得怎樣?

(過渡)師:可是這麼美的地球上,有的地方卻遭到了破壞。其實地球和我們人類一樣也會生病,你知道地球上哪些地方生病了嗎?

(二)瞭解地球正在遭受的種種危害

1、請幼兒說說地球上的哪些地方生病了(可以說說身邊的所見所聞,如教室地板上廢紙、草地上的垃圾,地上的痰漬、大小便等等)――教師按幼兒所說的內容投放相應的“環境污染”圖片

師:你們講得真好,原來有這麼多的原因會使地球生病,讓我們來聽一聽地球是怎麼說的吧!

(聽錄音:我是一個生病的地球,最近幾年,我身上的病越來越多了,我的空氣中有許多的細菌,空氣受到污染,我的海水、湖水都變了顏色,不再是藍藍的大海,清潔的河流,我的森林變得光禿禿了,有的樹葉也長不出來了,鳥兒沒有了自己的家,唉,真難過呀!)

2、地球生病了它覺得很難過,那麼我們生活在這個生病的地球上會覺得怎麼樣?

3、那麼你想爲地球治病嗎?你想讓地球健康起來嗎?爲什麼?

(三)小結

對,只有在健康、美麗的地球上,我們才能健康的生活。所以我們把每年的4月22日定爲地球的生日……時刻提醒我們要愛護地球、保護環境。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9

1、設計思路

升入大班,幼兒都爲自己成爲哥哥姐姐而自豪,都願意帶領弟弟妹妹進行活動。但是究竟怎樣做纔是一個有愛心、有責任心、會照顧弟弟妹妹的好哥哥、好姐姐呢?幼兒可能並不知曉。

幼兒園的“大帶小”活動,讓幼兒在真實情景中完成帶弟弟妹妹參觀幼兒園的任務,體驗其中的快樂、樂趣,甚至是煩惱。通過制定“大帶小”計劃,增加任務意識,嘗試按照計劃完成任務。

2、活動目標

(1)討論“大帶小”活動,設計參觀路線,嘗試用符號、文字、圖畫等記錄。

(2)帶領弟弟妹妹參觀幼兒園,體驗當哥哥姐姐的責任感。

3、活動準備

記錄工具:紙、筆等

事先聯繫小班,預約活動時間,做好安排幼兒.園簡易地圖

4、活動過程

(1)導入:回憶故事

一(出示圖畫書。)還記得故事的名字嗎?故事講了什麼呢?

一野田是好哥哥嗎?爲什麼?

一你願意當哥哥姐姐嗎?小班小朋友剛來幼兒園,有許多地方都不認識,你願意帶他們參觀幼兒園嗎?你能像野田一樣照顧他們、愛護他們,讓他們快樂嗎?

(2)討論:大帶小

一剛進幼兒園的小班弟弟妹妹都非常小,還沒有習慣幼兒園的生活,許多事情都不知道、也不會做,要帶好他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一帶弟弟妹妹參觀幼兒園,要做些什麼事情呢?說些什麼話呢?(引導幼兒從安全、情緒等方面考慮。)

一可以介紹自己,知道弟弟妹妹的班級和名字。

一可以介紹幼兒園的設施,告訴他們活動室的名字以及可以在裏面做哪些事情。

一要保護好弟弟妹妹,不做危險的動作和事情。

(3)記錄:參觀路線

①出示幼兒園簡易地圖。一這是幼兒園的地圖,上面的活動室和教室,你都認識嗎?知道它們在哪裏嗎?

一請你設計一條“參觀線路”。(要求:能參觀到這些地方;不走重複路。)

②分組設計“參觀線路”。

一可以用符號、文字、圖畫等記錄,要簡單明白,讓別人一看就知道。

⑧交流討論,適當修正。

小結:按照設計的“參觀線路”,帶領弟弟妹妹參觀幼兒園,讓他們知道更多幼兒園的事情。要像哥哥姐姐一樣愛護他們、保護他們,讓他們感到快樂!

(4)實踐:參觀幼兒園

①參考流程:

A.互相認識:大班幼兒主動介紹自己,詢問並知道弟弟妹妹的名字。

B.大班幼兒依次介紹帶弟弟妹妹可能去參觀的地方。

C.安全提醒。

D.大班幼兒帶弟弟妹妹參觀幼兒園。

②注意事項:

A.事先在走廊、樓梯等地方增加教師,以保護幼兒的安全。

B.提醒幼兒慢慢走。

(5)活動延伸

談話交流:

一在“大帶小”活動中遇到了哪些事情?

一談談你是怎麼照顧弟弟妹妹、幫助他們的?

(三)活動拓展

根據“幼兒園簡易地圖”,設計能參觀幼兒園更多地方的線路圖。

(四)閱讀區的活動

1.表演區:提供頭飾、錄音、圖畫書等,幼兒可嘗試表演故事。

2.語言角:提供圖畫書讓幼兒繼續閱讀,並鼓勵幼兒根據畫面豐富故事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