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必備】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彙編九篇

【必備】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彙編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2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必備】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彙編九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教學內容:我們的鳥類朋友

活動目標:

1.瞭解多種多樣的鳥,發展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初步具有愛鳥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各種鳥的標本、圖片、碟片、圖書

2.師幼共同佈置活動室環境

教學重點:教育幼兒要愛護鳥、關心鳥。

活動過程:

一、以參觀的形式引起幼兒興趣

1. 這幾天,我們和小鳥交了朋友,老師和小朋友還收集了許多小鳥的圖書、圖片、標本、碟片,現在請小朋友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去看一看、講一講,你認識的小鳥叫什麼?長得什麼樣子的?(幼兒自由結伴觀察講述)

2.請小朋友坐下來,把你看見的小鳥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3.誰來告訴大家,你看見的是什麼鳥?是什麼樣子的。

二、瞭解鳥的異同點

1.小朋友認識的小鳥真多,這些小鳥長得都一樣嗎?不一樣在哪裏呢?我們再仔細去看看、找找,把你的發現告訴老師和小朋友。(幼兒自由結伴觀察講述)

提問:你發現小鳥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好嗎?(請個別幼兒回答)

2.小朋友看得真仔細,發現了小鳥有這麼多不同的地方,那麼你有沒有發現小鳥在什麼地方是相同的呢?(相互交流後,再個別回答)

三、瞭解小鳥的本領

1.小朋友看得真仔細,發現小鳥有這麼多相同的地方,小鳥真可愛。那麼小鳥有些什麼本領呢?請小朋友先想一想,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請個別幼兒回答)

2.一起學學做做動作

3.小鳥除了這些本領以外,還有很多的本領,現在就讓小鳥表演給我們看(幼兒看碟片)

四、知道鳥是人類的朋友,要保護鳥類

小鳥有這麼多的本領,那麼你們喜歡小鳥嗎?爲什麼?你會怎麼做呢?

五、結束

今天我們和很多的小鳥做了朋友,還有很多的小鳥也想和我們交朋友呢,等會兒我們再一起來看XX小朋友帶來的碟片,看看還有哪些我們不認識的小鳥。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欣賞各種串型花朵的基礎上,嘗試用點和線來表現串串花朵。

2感受串串花朵的形態美和色彩美,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3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4能呈現自己的作品,並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活動準備:

ppt欣賞幻燈片,花卉枝幹作畫紙(四人合作用紙),按小組提供同色系或對比系彩色顏料和水粉筆

活動過程:

1。欣賞各種形態、各種色彩的串串花

指導語:春天到了,花園裏開滿了各式各樣美麗的花,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些和小朋友們一起欣賞。

A:幻燈1——簡單圖形組成的串串花。

指導語:看看這是什麼樣子的花?它們像什麼?是什麼顏色的?

這些花都開在哪裏?(開在花徑上)

一根花徑有許多朵花,象排隊一樣的就叫一串花。

B:幻燈2——點點組成的串串花。

指導語:這裏還有一串串的花,是什麼樣子?是什麼顏色的?象什麼?這些花是怎麼開的?(指點雙色花)這串花上有幾種顏色?

(手指動作示範)這些花象點點一樣,開在花徑頭的四周,花朵多的把花徑都擋住了。有的開一種顏色,有的開出了兩種顏色的花。

C:幻燈3——短線組成的串串花。

指導語:這兩幅圖上的串串花是什麼樣子的?有哪些顏色?象什麼?

(結合手勢動作)這幅圖上的串串花朵,象小棒子一樣開在花徑上,有的是左開一朵,右開一朵;前開一朵,後開一朵;有的如向上的斜線開在花徑的四周。

D:幻燈4——小結。

提示:一串花,花朵都長在一根花徑上。

花朵的顏色豐富多彩,有單色的花,有雙色花。

2。幼兒創作,教師指導

指導語:今天我們也來用各種各樣的顏料,試試以點點、小棒的方式,在花枝上添畫漂亮的花朵。注意花朵都開在花徑上,看看底板紙花徑在哪裏?

提示:幼兒四人合作一幅畫。可以使用多餘的顏料杯進行色彩替換。

3。欣賞講評作品

提示:找一找,我們畫了哪些點點狀、棒棒狀串串花。

選一選,我最喜歡哪一幅圖畫?

活動反思:

本教研課題是幼兒園在反思繪畫“花卉”教學的過程中,爲各年齡層次幼兒所設計的一個小分支,目的是引導幼兒在單朵花卉的表現基礎上,學習欣賞和表現一串花,豐富幼兒對自然植物美的感受力和表現力。本次活動目標定位在感受認知一串花,學習用點、短線的手法表現一串花。教學思路清晰,觀察幼兒細緻,關注點落在花的結構位置上,符合美術教學基本很好。從幼兒的欣賞和創作的過程反應來看,幼兒參與積極,對一串花的結構形態,影響深刻,想象表達豐富,但理解認知一串花,還需要一個過程。如創作中多用點畫的手法,用短線的手法的幼兒極個別;對雙色花朵的體驗和表現非常積極,對一串花在花徑四周開,多的擋住花徑,沒有表現,多數幼兒都是在花徑兩邊排列點。專家意見,提供底板紙的創作簡單了一些,可以考慮設計,有幼兒自主畫一串花。並建議對幼兒進行工筆花型,花朵的設計和創作。教學之中存在的一些小問題:底板紙用白色可能效果更好;花徑的量詞使用錯誤。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教學目標:在說說找找玩玩的過程中,嘗試關注細小差異。

教學準備:PPT、洞洞鞋若干雙(大小、顏色、花紋)、音樂:兔子舞、跳舞毯

教學流程:

一、找找洞洞鞋,比較大小、與家庭成員配對

1、師:今天來了位小客人,它的名字叫洞洞鞋,他躲在一個鞋櫃裏,請你來找一找。(出示鞋櫃)

2、師:這麼多的鞋子,哪一雙纔是洞洞鞋呢?你是怎麼知道的?

3、師:那你們猜猜這雙洞洞鞋是誰穿的呢?你是怎麼知道的?(小小的)這裏還有沒有寶寶的鞋?

4、師:大大的鞋子是誰的?這裏有沒有爸爸的鞋子?爸爸的鞋子大大的像什麼?爸爸穿着運動鞋去幹什麼呀?爸爸愛運動所以力氣大。

5、比寶寶的大一些,比爸爸的小一些是誰的鞋子?你們覺得媽媽的鞋子怎麼樣?(漂亮、時髦)

洞洞鞋2:瞧!我家的鞋子可真多,爸爸力氣大穿大大的鞋,媽媽愛漂亮穿高跟鞋,寶寶最可愛穿小小的鞋。

二、幫媽媽找一隻鞋,體驗從整體到細節的觀察方法

今天媽媽打扮得漂漂亮亮要出門,她拿出新皮鞋,咦,怎麼了?

1、觀察媽媽的鞋子,感受一雙

師:媽媽穿這一隻鞋可以出門了嗎?爲什麼?

2、教師小結:對呀,鞋子有兩隻,我們叫它一雙鞋子。媽媽要穿一雙鞋才能出門,那怎麼辦呀?快點媽媽快要急死了,我們來幫媽媽找找。

3、引導幼兒先關注整體,在關注細節

教師小結:終於幫媽媽找到鞋子啦!原來我們在找鞋子的時候不但要看他的顏色、大小,還要看看它的花紋。

三、遷移運用,整理洞洞鞋(進一步觀察比較進行配對)

1、師:這些洞洞鞋都只有一隻,他們也想要好朋友,快來幫忙找朋友。

2、互相檢查:

他們都是草莓的爲什麼不能做朋友呢?

們是不一樣大的嗎?你是怎麼看出來的?眼睛真厲害。還有什麼好辦法讓他們比一比?(站站好,背靠背)我們來試一試。

這兩隻鞋子是一樣的嗎?我們先來看看前面,再看看後面,旁邊呢?喲!找的時候連小小的地方都不放過仔細看,才能找到真正的朋友。

3、用兒歌總結:《洞洞鞋的歌》

四、遊戲:踩泡泡

根據腳印、花紋踩泡泡。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目標:1、認識各種各樣的紙,感知不同質地的紙。

2、瞭解紙的一般用途,懂的愛惜紙。

活動準備:紙製品:風車若干,燈籠。

活動過程一、觀看紙製品,引起幼兒的興趣1、出示風車教師:小朋友,看看這是什麼?(風車)教師讓風車轉動起來。可以請幼兒玩一玩。

2、出示燈籠教師:你們知道風車和燈籠都是用什麼製作的嗎?(紙)二、感知不同質地的紙1、出示報紙、掛曆紙、白紙、卡紙、水粉紙教師:小朋友,你們看一看,這些紙是一樣嗎?它們看上去有什麼不一樣?

2、請你們摸一摸,這些紙摸上去有什麼不一樣?感覺怎樣?(讓幼兒感覺出光滑和粗糙,硬和軟,厚薄等不一樣。)三、瞭解紙的用途1、教師:你們知道這些紙有什麼用嗎?(寫字、印書、包裝、摺紙等)2.教師:你們還在哪裏見過這些紙和紙做的東西。

請小朋友找一找我們的教室裏,有什麼是紙製品,幼兒自由討論。

四、讓幼兒懂得愛惜紙1、教師小結:小朋友,紙給我們帶來這麼多的用處,我們要愛惜紙和圖書,節約用紙。

2、幼兒玩風車。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在家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會自己收拾玩具、會自己穿脫衣等。

2.能理解情景表演的內容,大膽回答問題。

活動重點

能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動難點

活動準備

情景表演 積木一盒 手偶小兔

一、談話引起看情景劇表演的興趣

(一)出示兔寶寶。

(二)提出問題:兔寶寶不光在幼兒園乖,在家也是能幹的孩子。他怎麼能幹呢?請寶寶看一看。

二、情景表演

(一)兔寶寶搭積木,搭得高興。媽媽叫吃飯,兔寶寶"哎,我收好積木就來"。

(二)看電視,看得高興,媽媽叫睡覺,兔寶寶"好的,我明天再看"。自己脫衣睡覺。

三、根據情景提出問題

(一)兔寶寶是聽話的孩子嗎?

(二)他在家是怎樣聽媽媽話的?教師和幼兒共同扮演,重點引導幼兒進行對話的學說。

四、情境與與幼兒生活相結合

(一)寶寶在家都聽話嗎?

(二)你玩過的玩具誰來收拾?晚上睡覺要不要媽媽陪?

(三)教師小結:能幹的孩子在家要聽爸爸媽媽的話,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收拾玩具,睡覺也不要大人陪。學會自己穿脫衣服。

五、活動延伸

在家你還會做什麼?

設計意圖

以直觀的表演吸引幼兒的興趣

通過對話的學說強化寶寶的意識

與自身生活相結合,知道怎樣做是正確的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傾聽和理解故事《大獅子的許多許多辮子》,感受獅子驚訝、害羞、快樂的情緒變化。

2.嘗試講出故事中感興趣的部分。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PPT(配具有音效的對話),大、小圖書各一本,獅子表情圖片(大、小若干),可操作的背景卡若干。

2.經驗準備:日常生活中有更換髮型的經歷;欣賞過動物角色的故事。

活動過程

1.採訪小朋友換髮型的感受,調動對髮型的已有經驗。

(1)指導語:今天的髮型有什麼改變?換了新發型有什麼感覺?

重點:引導幼兒在觀察夥伴髮型變化的基礎上,通過自身經歷講出換髮型時的心情,爲故事中的線索做鋪墊。

(2)指導語:有一隻獅子也梳了新發型,你猜“他”的心情怎樣呢?

重點:鼓勵幼兒大膽表達對故事情節的猜想。

(由於調動了孩子們對髮型的經驗,在引起共鳴的同時,孩子們用較爲豐富的語言表達出對改變髮型的看法。)

2.欣賞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邊播放PPT邊帶領幼兒欣賞完整的故事。

(2)引導幼兒討論故事中自己最喜歡的部分。

指導語:你最喜歡故事裏的哪一段?

重點: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語言講出故事中喜歡的部分。

(這是個開放的提問,孩子們根據自己印象深刻的故事內容進行表達,有的“喜歡小兔子幫獅子梳頭”,有的“喜歡獅子跑”,有的“喜歡動物之間對話”,有的“喜歡最後大家都梳辮子”。由於在備課時考慮得細緻,所以這個環節中孩子們關注的地方基本與預設的關注點一致,在幫助幼兒分享的同時梳理和提煉需要掌握的要點。)

3.分析故事中獅子情緒的變化,加深對故事的理解並嘗試講述。

(1)集體討論獅子表情的變化。

指導語:獅子喜歡這個髮型嗎?你從哪裏知道的?獅子一共出現了幾次不同的表情,我們來學一學。爲什麼獅子會有這樣的表情,獅子心裏是怎麼想的?

重點:充分感受獅子表情的變化以及內心的變化。

(孩子們理解了獅子的表情變化,包括現場探討了大獅子最後躲在洞裏的孤獨,讓大家印象深刻。可在這個環節孩子們表達的熱情不高,與設想的表現以及平時參與活動的激情很不一樣,問題出在哪裏?調整後,在這個環節我加入了“如果你是獅子,心裏感覺怎樣”,效果也不十分明顯。)

(2)幼兒操作材料並嘗試用自己的語言或故事中的語言再現故事。

指導語:在什麼情況下獅子出現這樣的表情變化?

重點:擺表情圖的重點——情節;講的重點——使用故事中的語言。

(由於材料十分吸引孩子們,大家在操作環節比較投入,但請孩子們講時,大家都按照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和喜好,把故事簡單呈現,但講時也沒有更多的熱烈氣氛,顯得比較沉悶。)

活動延伸

教師展示故事的原版圖書,拓展幼兒對閱讀的興趣。

故事梗概(略有改編)

大獅子來到小兔子的家,發現小兔子頭上梳着一條大辮子,可愛極了!小兔子說:“大獅子呀,你的頭髮真亂啊!”大獅子說:“是呀,真不好意思!”小兔子站在高高的梯子上說:“那我來給你梳梳頭吧。”大獅子坐在矮矮的凳子上說:“好啊,謝謝你!”小兔子給大獅子梳頭,梳着梳着,給他梳了許多許多辮子。大獅子一照鏡子,嚇了一跳:“哇,你給我梳了這麼多辮子啊,可我不是女孩呀!”頭上有許多許多辮子,大獅子一點也不喜歡。“太難看啦,太難看啦!”大獅子用手捂住腦袋,逃出門去。大獅子跑過小馬(陸續跑過水牛、山羊、駱駝)的身邊,小馬(水牛、山羊、駱駝)說:“大獅子,你的頭髮好特別啊!”“特別,特別難看吧?”大獅子反問。“好看,你的頭髮就像麻花一樣,多可愛啊!”最後大獅子躲進山洞裏,藏起來了。第二天,大獅子從山洞裏出來了。他看見了小馬、水牛、山羊、駱駝。小馬把辮子梳在鬃毛上,水牛把辮子梳在尾巴上,山羊把辮子梳在鬍子上,駱駝把辮子梳在駝峯上。大獅子看到大家,笑着說:“哈哈,原來你們也梳辮子啦,真好玩啊!”由《大獅子的許多許多辮子》帶來的反思

鄧老師:

您好。看了您的教學案例,活動中有思想有層次的引導式問題,勇於質疑並挑戰自我的反思性問題,使這篇案例充滿了創新、質疑、探索的精神氣質。和您一樣,初接觸這一案例時,我除了感到童話故事文本的文學性稍差以外,也對孩子們對大獅子的情緒變化不感興趣頗感疑惑。是您在反思中質疑的“難道是描寫心理活動的繪本不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欣賞”,提醒我去查閱有關幼兒情緒認知的相關研究成果,試圖從解讀幼兒的經驗水平和學習特點入手來思考與探討這一問題。

讓我們針對您所設計的引導性問題和反思性問題,循着分析幼兒、分析文本素材的思路,來反思這一教學案例。

一、“獅子心裏是怎麼想的?”——幼兒應具備的情緒認知水平與社會認知經驗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大獅子的許多許多辮子》這一故事的欣賞要點。我們知道,多數優秀的文學作品是以其有趣的情節、緊扣主題的清晰線索、文學戲劇衝突點的設置以及爲此而做的巧妙鋪墊,來吸引並打動讀者的。《大獅子的許多許多辮子》也是這樣。這一故事的戲劇衝突點是“驚訝”,因此您將教學活動的首要目標確立爲“感受獅子驚訝、害羞、快樂的情緒變化”,準確地抓住了這一故事的欣賞要點。如果在教學過程中能引起幼兒與大獅子產生“驚訝”共鳴的話,就能取得預想的教育效果。但無論是面對教師的精心設計、引導,還是主動反思後的調整,幼兒一直不“驚訝”,也就無法沉浸到故事所營造的特有的情感氛圍中。

“驚訝”,也就是心理學所指的“驚奇”這一情緒。心理學的相關研究告訴我們,驚奇情緒是一種基於信念的情緒,這裏的“信念”指的是人們對客觀情境的主觀看法或認知評價,是理解客觀事實和人類行爲的中心。通俗地說就是人們的“想法”、“看法”等。當事物或情境表現出與人們原先的“以爲”、“認爲”反差過大時,“驚奇”纔會產生。研究證明,4~5歲兒童才逐漸理解“驚奇”這一情緒狀態,但對他人情緒的理解及共鳴離不開自身的願望與信念,而且幼兒雖然能夠正確說出他人所持有的信念,卻較難根據這一信念正確推測他人的願望(想要還是不想要)。

結合故事情節,大獅子爲什麼會對自己的新發型感到“驚訝”呢?雖然“他”並沒有明確說出自己認爲什麼樣的髮型好看,但通過“你給我梳了這麼多辮子啊,可我不是女孩呀”,以及後來大獅子看到全體小動物都梳了辮子後釋然的情緒,我們可以讀出“他”對“難看”髮型的看法(信念):第一是大家比較少採用的“特別”(各色)髮型,第二是男生梳了女生的髮型。於是“他”開始時不想要這樣的髮型,儘管衆多小動物當時就告訴“他”大辮子“多可愛啊”。但當第二天“他”發現自己的髮型不再“特別”、“各色”時,“他”也就不再糾結於“男”、“女”,欣然接受了自己的新發型。

按心理學研究的結果,中班4~5歲幼兒對理解大獅子的這一信念以及由此帶來的情緒變化,是有着相當的難度的。這一年齡段的幼兒還處於以自己的信念和願望推斷他人的階段。對於髮型、衣着,他們會有自己喜歡和不喜歡的情感、想要和不想要的願望,卻並無性別成見以及讓“會不會各色”這類的想法來束縛他們自由自在的思維與心靈,而且當今社會對於個人生活方式的'態度是十分寬容和開放的,幼兒也很難有機會接觸到有關髮型的明確的男、女界限,以及“標新立異是難爲情的”這一類幾乎是二三十年前的社會觀念。因此他們難以由己推人地理解大獅子爲什麼會有這麼大的情緒反應,倒可能有點兒迷惑於獅子的“大驚小怪”。

讓我們循着教師的提問,層層遞進地分析幼兒在教師引導下的學習進程。“你猜他的心情怎樣呢”,引導幼兒對改變髮型提出了自身的看法;“爲什麼獅子會有這樣的表情”,引導幼兒“明顯可以理解到這些情緒變化”(其實這裏的“理解到”更準確地說似乎應該是“識別到”,即幼兒只是進行了情緒判斷與識別)。但對於“獅子心裏是怎麼想的”這一真正指向個體信念的提問,幼兒則是“表達的熱情不高”、“效果也不十分明顯”,說明幼兒並不能深刻地去理解故事中基於大獅子信念的看法。即使後來教師使用移情的方法再提出“如果你是大獅子,心裏感覺怎樣”,他們仍然不能設身處地地去理解大獅子認爲“標新立異、男扮女裝是難看”的想法。於是幼兒無法和大獅子一樣“驚訝”,無法感悟由“驚訝”而營造的故事意境與效果,教師期待的“平時參與活動的激情”沒有出現,孩子們複述故事時更是“簡單呈現”、“沒有更熱烈的氣氛”、“顯得比較悶”。這些表現證明了“充分感受獅子表情的變化以及內心的變化”的教學目標基本上沒有實現。

二、“你最喜歡的故事是哪一段?”——該班幼兒喜歡的童話故事的特點

這一提問體現了鼓勵幼兒個性化、自由欣賞故事的理念,孩子們的回答也爲我們分析他們喜歡的故事類型提供了依據。他們有的“喜歡小兔子幫獅子梳頭”,有的“喜歡獅子跑”,有的“喜歡動物之間對話”,有的“喜歡最後大家都梳辮子”。可見,幼兒喜歡的故事顯著呈現着對話重複與有趣、動作性強、大家都一樣以及互相幫助等狀態描述的特點。而教師作爲第一目標提出“感受獅子驚訝、害羞、快樂的情緒變化”,在故事文本中只以一個比較抽象的“嚇了一跳”來交待作爲戲劇衝突點的“驚訝”,這怎麼可能使“驚訝”產生異峯突起的文學效果,從而鼓動起孩子們的欣賞熱情與興趣呢?對比來看,故事中以“捂着腦袋,逃出門去”、“躲進”、“藏起來”等相對生動的動作描寫了大獅子的“害羞”,就使孩子們“現場探討了大獅子最後躲在洞裏的孤獨,讓大家印象深刻”。可見,能打動幼兒、讓幼兒浸潤其間的文學作品,必須充分運用有趣的對話、形象的動作以及能打動孩子的狀態描寫這些文學手段,來巧妙地編織線索、鋪墊情節並揭曉結局。

其實,教師對幼兒的故事欣賞特點與經驗是心裏有數的。案例中,您雖然將“感受情緒”作爲了故事的首要目標,但卻在教學的設計中使用多媒體技術重點描畫了大獅子的一路狂奔以及與小動物的對話,“我爲孩子們準備了經過截圖、特技處理的動態PPT,將故事裏動物的對話提前做成錄音音效”,果然孩子們對這一段是感興趣的,他們喜歡的故事部分基本都集中在這裏。

三、“描寫心理活動的繪本不適合孩子欣賞?”——激發幼兒熱情與主動參與的策略

難道描寫“驚奇”這一基於信念的情緒與心理狀態的童話故事真的不適合幼兒欣賞嗎?還記得一本名爲《兔子先生去散步》的繪本嗎?它通過兔子在散步路上遇到的重重險情,以“標誌”爲線索,以“看見標誌——形成個性化解釋(看法或者信念)——意想不到的結果反饋”的情節鋪墊方式,以滑落、跌倒、掉進、逃出等構成戲劇衝突點,最終以“哥倆好”這一孩子們喜歡的“在一起”(大團圓)的狀態爲結局,生動描畫了與“驚奇”相關的驚訝、驚恐、驚喜等一系列情緒。對於“標誌”,生活在當今社會的孩子們並不陌生,諸如交通標誌、公共設施標誌等,早已爲孩子們初步形成“標誌是便利人們生活、提醒人們小心的”這一信念打下了基礎。曾有教師把這一繪本改編成童話故事,給中、大班的幼兒欣賞,孩子們完全被故事吸引,跟着兔子先生不安、疑慮、驚恐、驚喜,較好地體驗了相應的情緒變化,基本上取得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如果把《大獅子的許多許多辮子》與《兔子先生去散步》相對比,我們不難看出,本案例中教學活動沒有達到教學效果的重大原因之一就是選擇教學資源(故事文本)的失誤。根據中班幼兒的欣賞特點,教師選擇的童話故事應具有以下文學特徵:

語言表述,以生動有趣、充滿機智、韻律感強、語音語調感強且重複較多的對話和大段的動作性敘事描述爲主,描述場景時的語言要具有畫面感、色彩感強的特徵;

敘事情節,三段對比式的敘事方式較多,帶有循環重複的元素,屬於開放式的重複,情節在角色的行動與結果的對比中推進,使讀者被故事情節牽引而深入地對比;

情感線索,較緊密地隨故事結構展開,故事雖有懸念,但在幼兒可聯想的心理空間內起伏,符合幼兒的心理承受力,還有的作品出現了心理活動描寫;

主題表達,以懲惡揚善的基本倫理、正義戰勝的昂揚基調爲主,具體分爲表達朋友情義、愛的主題和想像的世界、聰明機智、誠實等。

四、“你從哪裏知道的?”——教育活動反思中對幼兒反應的具體描述

這一提問本來是老師問孩子們的,目的是引導幼兒注意欣賞文學作品的細節、描畫手段、氛圍與意境。但這一案例還留給我的深刻印象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觀察、記錄幼兒的語言表達與參與狀態的基礎上進行的質疑與反思。正是教師對幼兒在學習過程中表現的具體記錄,才使我們能從解讀幼兒的經驗、發展水平與學習特點入手,更加準確地鎖定問題,正確歸因併爲找到解決策略提供有效路徑。我在分析中不厭其煩地引用教師的原文,意在於此。

這一案例也有讓我們感到些許遺憾的地方,在很關鍵的第三步“分析故事中獅子情緒的變化,加深對故事的理解並嘗試講述”,幼兒沒有如教師期待的熱烈討論獅子的情緒變化,沒有熱情參與複述故事。這裏教師應該呈現幾條有代表性的幼兒的具體回答,以使我們能夠循着孩子們的思想,進一步探討、分析他們究竟是怎樣看待獅子的“大驚小怪”的。

當教師們把問向孩子的“你從哪裏看出來的”也用於反問自己時,我們將會更深透地理解並遵循促進幼兒主動學習的策略——“研究幼兒、研究領域學科與教學資源、研究教育教學策略”,使幼兒園教育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與和諧發展。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感知理解詞語:大、小。

2、嘗試運用各種感官,感知自己長大了。

3、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兒歌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4、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小朋友小時候的衣物。(如:孩子們小時候的衣服、褲子、鞋子、帽子等物品)

2、小朋友現在的衣服。(如:孩子們現在的衣服、褲子、鞋子、帽子等物品)

活動過程:

一、幼兒通過感官感知大、小。

1、教師帶領幼兒參觀自己帶來的衣物,請幼兒找找哪些東西大、哪些東西小,感知大與小。

教師:今天,你們帶了自己小時候的衣服和小時候的衣服來幼兒園,你們現在看一看小時候的衣服和現在的衣服有什麼區別。

1、引導幼兒穿一穿小時候的衣服,感知大與小。

教師:小朋友們可以試一試穿一下自己小時候的衣服,看看是什麼感覺?

二、幼兒通過欣賞兒歌感知自己長大了。

1、展示幼兒帶來的小衣服。

教師:這些小衣服現在能穿嗎?

教師:爲什麼穿不了了呢?

教師:那小襪子呢?小鞋子呢》小帽子呢?能穿嗎?爲什麼不能穿呢?

教師:哦!原來我們長大了。

2、教師完整的朗誦一遍兒歌。

教師:今天老師就要念一首《我長大了》的兒歌給小朋友聽一聽。

三、幼兒學習兒歌。

1、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

教師:兒歌裏說到了哪些東西變小了?(出示相應的實物)哪些東西變大了?(帶幼兒做相應的動作)

2、引導幼兒完整的朗讀兒歌。

四、幼兒講述自己長大了的變化。

教師:我們長大了,還有什麼方面發生了變化呢?請你和旁邊的好朋友說一說。

教師:那個小朋友願意上臺來告訴我們自己的發現哪些變化?

教師:現在,請小朋友們再把兒歌念一遍。

課後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過程中,充滿了孩子們的歡笑聲。首先,孩子們帶來了很多自己還是小寶寶時候的照片。小朋友們猜一猜是哪位小朋友,當看到是自己的照片時候,小朋友自己不要“暴露”自己,等大家猜對了再站起來。其中,有兩個小朋友的照片連老師都沒有認出來,因爲孩子們的變化確實太大了。

小百科:長大成人,年滿18週歲的人,即可稱之爲長大,超過20週歲爲真正意義上的長大成人。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激發幼兒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2、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自我服務能力,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3、引導幼兒初步瞭解手帕的特徵及用途,懂得要正確並及時是使用手帕。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5、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帶一塊手帕

2、5個盆、肥皂、

3、錄音帶《洗手帕》《勞動最光榮》

4、用一根毛線掛手帕來回針

活動重難點

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洗手帕的動作

活動過程

1、導入:

手帕謎語: 小小花布四方方、整整齊齊兜裏裝。

講究衛生天天洗、乾乾淨淨帶身上。

2、展開:(1)師給幼兒變個魔術,提問幼兒手帕形狀、用處。手帕髒了怎麼辦?誰來洗?

(2)問幼兒洗之前應該怎樣?師講解捲袖子,不能把水灑到地上。然後浸水、打肥皂、洗的動作搓、洗、擰、曬。

(3)學習舞蹈《洗手帕》放音樂教師示範一遍。

(4)幼兒集體跟老師學兩遍,指導個別幼兒的正確方法。

活動結束:

放音樂《勞動最光榮》帶幼兒把洗乾淨的手帕涼到陽臺上去。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學習區分物體的大小,並按大小進行匹配。

2、認識大小標記,能大膽表達自己在活動中的發現。

3、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準備:

1、大象和老鼠的圖片

2、大小不同的兩座房子

3、兩扇大小不同的門和窗、大小花朵圖形若干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活動。

師:森林裏住着一對好朋友,看,它們是誰?(出示大象和小老鼠),你們覺得大象看起來怎麼樣啊?(大大的),小老鼠看起來怎麼樣(小小的),大象喜歡大的東西,小老鼠喜歡小的東西,它們都造了一座新房子。

二、區分大小,認識大小標記。

1、出示兩座房子。

師:瞧,這就是他們的房子,你們覺得哪一座房子是大象的,哪座房子是小老鼠的呢?爲什麼呢?(引導幼兒說出因爲大象大所以住大房子…)

2、拿出大小不同的兩扇窗戶。

師:新房子是造好了,可是還沒裝修呢,我們先幫他們來裝上窗戶吧,瞧,我這裏有兩扇窗戶,我們應該把哪扇窗戶裝在大象的大房子上呀?哪扇裝在小老鼠的小房子上呀?(引導幼兒說出大大的送給大房子,小的給小房子)

3、出示大小不同的兩扇門。

師:恩,窗戶裝好了,還有門沒裝呢,我這裏有兩扇不同的門,誰來幫他們的房子裝上門呢?

4、認識大小標記

師:你們可真棒,幫它們的房子裝修好了窗戶和門,房子變得漂亮多了,有兩個標記寶寶也來幫忙了,瞧,一個是大標記寶寶,一個是小標記寶寶,你們猜一猜哪個是大標記寶寶哪個是小標記寶寶呢?

師:瞧,這個標記寶寶的小手是怎樣的?(展開的)這個標記寶寶的小手是怎樣的(放下來的)我們也來學一學標記寶寶的動作吧。你們覺得哪個標記寶寶大哪個小啊?恩,這個大標記寶寶就送給大象的大房子,小標記寶寶就送給老鼠的小房子,你們說對嗎?

三、操作活動,貼牆紙。

1、師:大象和小老鼠真開心,有這麼多人來幫他們,可是他們覺得房子還不是很漂亮,希望我們小朋友能再幫幫他們,把他們的房子裝修的更漂亮,貼上漂亮的牆紙,每組小朋友的桌上都有一個小籃子,請你們選出一朵大花一朵小花,選好了嗎?大大的花送給誰啊?小小的花送給誰呀?開始吧。

2、檢驗,講評。

師:我們來看看小朋友的牆紙貼對了嗎?爲什麼呀?

師:大象和小老鼠非常感謝我們小朋友們,他們開心極了,邀請我們下次去他們的新家做客,好嗎?恩,和他們說再見吧。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在設計上,我的重難點還是比較清楚的,環節也比較清晰,在活動中,孩子們的興趣也比較高,隨着我的引導逐漸掌握和鞏固知識點,但在語言的引導上,我缺乏對孩子語言完整性的練習,在小結和歸納時,我的語言組織也稍欠考慮,另外,在最後一個環節讓孩子貼牆紙,由於事先提的要求不夠清楚,幼兒在貼的時候將小花都貼的比較集中,使得房子看上去缺少美觀性,可做適當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