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品】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範文合集八篇

【精品】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範文合集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4W 次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範文合集八篇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家與學校的路線,知道路上不能貪玩,不跟陌生人走。

2.能運用各種標誌,符號形象等設計路線圖,並清除地講述。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5.培養幼兒反應的敏捷性和對動作的控制能力。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提問:你家在哪裏?誰知道自己家的路,怎麼回家?

二.與同伴討論回家的路

1.小組之間討論回家的路.

2.個別講述回家的路.

三.分析路線圖,學習畫路線圖.

1.明確路線與每個地方的標誌,設計要簡單.明確

2.幼兒畫圖,教師指導。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完成路線圖.

四.討論回家路上應注意的問題.

1.回家過馬路時.應該注意點什麼?

2.路上不能貪玩,不能跟陌生說話。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尖利的物品,如使用不當會傷害身體。

2、學習使用剪刀、筷子、筆、刀、吸管、遊戲棒等物品的正確方法。

3、知道危險來臨時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逃生。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大班下學期安全教案《尖利的東西》

 活動準備:準備若干尖利物品,筷子、剪刀、筆、刀、吸管、遊戲棒等。

活動過程:

1、幼兒觀察瞭解尖利物品,知道名稱,瞭解它的用途。

(1)在小朋友的桌上擺放着些什麼東西?

(2)它叫什麼名字,在生活中有什麼用處?

(3)它們有什麼共同的地方?

(4)它們爲什麼要設計成這個樣子?

(5)你還知道哪些尖利的物品?

小結:在我們生活中,有些東西有着尖尖的頭,有的東西有着鋒利的邊緣,這些東西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幫了我們許多的忙。但尖利的東西卻容易傷人。

2、交流生活中使用尖利物品不當造成傷害的體會。

(1)你在生活中用過哪些尖利的東西?

(2)它有沒有對你造成傷害?

(3)爲什麼會弄傷?

使幼兒知道不正確地使用尖利的物品會給我們帶來傷害。

3、討論正確使用尖利物品的方法。

(1)這些尖利的物品使用不當會傷害我們,那我們應該怎樣來使用它呢?

(2)請個別幼兒示範正確的使用方法。

4、教師進行小結。

教學反思:

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目標比較明確,內容的貼近幼兒生活。不足的是在活動中教師沒有能很好的讓幼兒理解“尖利”的特徵和含義,在引導幼兒觀察回答問題不夠深入,比較着急的說出答案。在課堂的隨機性教育也要加強,像有個孩子說到藥也是容易傷害我們的時候,教師不應該侷限在活動內容中急忙反駁幼兒的說法,說藥不能傷害人,其實藥在無形之種隱藏的危害也是很大的。還有就是教師在小結時語言的表達還不夠緊密,活動結束的遊戲環節設計應該可以更活躍一些。教師應在今後的活動設計上要想得更周到,更詳細,這樣孩子在活動中掌握的知識會更多,更好。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火的一些知識,懂得火對人們的好處和危害。

2、瞭解防火的簡單方法,培養防火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3、瞭解火的用途,掌握簡單的防火措施,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4、培養幼兒動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知道危險來臨時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逃生。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一起來滅火

2、ppt課件:認識火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猜謎語

紅光光,大大篷,見風它就更逞兇;無嘴能吃天下物,最怕雨水不怕風。

二、展開

1、出示圖片,瞭解火的發展。

討論:火是怎麼來的呢?

教師:最早是鑽木取火,後來從打火石發明了火柴,科學的進步人們又發明了打火機,現在我們能用電子打火。

2、瞭解火的特點。

(1)點燃蠟燭

讓幼兒觀察火苗的顏色(藍色、黃色、紅色),並通過觀察說出火能發光。

(2)讓幼兒用手靠近蠟燭的火焰,感受火能發熱。

(3)火的燃燒需要空氣

點燃三支蠟燭,把大小不同的三個燒杯蓋上。

觀察結果:

最小的杯子因爲裏面空氣最少,火熄滅最快;

最大的杯子因爲裏面空氣最多,火熄滅的最慢。

(4)瞭解火怕水的特點。

向燃燒的蠟燭上澆水,火會滅。

3、引導幼兒討論火的用途與危害。

(1)火有哪些用途?

(照明、取暖、煮飯燒水、發電……)

(2)火有哪些危害?

(使用不當或疏忽大意會燒傷人,燒燬房屋和樹木,引起火災)

4、瞭解簡單的防火方法。

教師:火的危害雖然很大,但是我們不用怕它,這就需要有一定的防火知識。

(1)平時不要玩火,不能在靠近火的地方玩易燃物,不要放煙花爆竹。

(2)如果不慎燒了東西,立即報告大人並立即離開。

(3)火勢太大要撥打火警電話119,求得消防員幫助。

(4)如果身上着了火,就在地上打滾,壓滅火焰。

(5)如有濃煙就用溼布掩着鼻子,衝向門外。

(6)如果被大夥圍困,應盡力呼救,並想辦法逃出。

5、遊戲:着火了。

教師說出一種着火的情況,幼兒做出相應的應對動作及模仿措施。

教師小結活動內容,教育幼兒要學會自我保護。

小百科:火,漢語常用字,讀作huǒ,最早見於甲骨文,其本義指物體燃燒時產生的光焰,後引申爲產生光焰的爆炸或射擊、怒氣、中醫學上的燥熱之氣、熱烈的、紅色的等含義。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4

目標:

1.通過用身體遮擋不斷摺疊起來的布袋進行遊戲來提高身體的平衡能力及協調能力。

2.體驗與同伴間相互合作和共同遊戲所帶來的快樂。

準備:

1.布袋若干,數量是幼兒人數的一半。

2.鈴鼓一個。

過程:

1.準備活動。

師生共同進行遊戲:找朋友。

玩法:教師搖動鈴鼓提醒幼兒找朋友,教師搖得快,幼兒就走(或跑)得快,教師搖得慢,幼兒就走(或跑)得慢,鈴鼓聲停止時,聽教師口令:“兩個好朋友”或“三個好朋友”,幼兒就兩兩拉手站在一起或三人拉手站在一起。

2.基本活動。

(1)教師出示布袋,請幼兒按要求嘗試不同的玩法。

①教師將一條布袋鋪在地上供幼兒觀察。

教師:孫悟空和二郎神玩捉迷藏了。孫悟空變成了布袋,可是二郎神要是看見了,就會知道是孫悟空變的。誰來想個辦法,把布袋擋起來,讓二郎神看不見。

②幼兒自由創造出各種想法,並且進行大膽嘗試。若幼兒想出“睡”的方法,就鼓勵幼兒嘗試,並且提醒幼兒不要睡到地上。若幼兒想不出,教師可以進行語言提示。(如果我們用身體把它擋起來,應該怎麼做呢?)

(2)幼兒嘗試合作進行多人遮擋布袋。

教師提醒幼兒如果兩個人還擋不起來的話,可以再邀請其他好朋友,鼓勵幼兒積極與他人交往。

(3)請幼兒2~3人一組用一條布袋合作遊戲。

遊戲時,教師要提醒幼兒注意將布袋對摺後再嘗試將布袋遮擋起來。可以允許幼兒用多種方法進行遊戲,但是要提醒幼兒注意不要將身體的任何部位落在地上。

(4)再次將布袋對摺,請幼兒嘗試。這種方法一直持續到幼兒最少能夠兩人合作在一個布袋上進行單腳獨立,並保持平衡。

(5)在幼兒進行嘗試活動時,教師注意觀察,並及時將幼兒的好方法展現給其他幼兒,讓大家有更多的創新,鼓勵幼兒之間的交往與合作。

(6)教師:比一比,看一看誰的布袋折得最小,站的時間最長,這樣二郎神就找不到孫悟空了。

(7)如果時間允許,教師可以組織幼兒交換朋友再次進行活動。

3、放鬆活動。

利用布袋進行“毛毛蟲”遊戲,教師當毛毛蟲的頭,幼兒兩兩一起,身體前屈並躲在布袋下面當毛毛蟲的身體,做一條長長的毛毛蟲,一個跟着一個去休息。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5

幼兒被誘騙拐賣的事時有發生。社會上想誘騙拐賣幼兒的壞人仍有不少。爲減少這種情況,一方面應採取細緻周到的安全措施;另一方面,要認真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拐騙幼兒的一般是陌生人。因此,如何正確對待陌生人就成爲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重要內容。要使幼兒懂得,社會上絕大多數人是好人,壞人只是極少數。要對這極少數壞人有所戒備,但不要對所有陌生人都懷有敵意。要用具體事例,增強幼兒的自衛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但不要恐嚇幼兒,以免幼兒對所有陌生人產生恐怖感。

1、有陌生人敲門怎麼辦

幼兒都很熟悉(狼和小羊》的故事,都很讚揚小羊能聽媽媽的話戒備壞蛋,佩服小羊識破老狼假面孔的本領。應該教幼兒學習小羊這種和本領。

幼兒獨自在家時,會遇到陌生人來敲門的事。怎麼辦呢?應教幼兒知道,敲門的陌生人中有的可能是親戚、朋友,只是他不認識,有的可能是好人敲錯了門;也可能是壞人.但如果又沒有辦法知道他是親友還是壞人那怎麼辦呢?最重要的是不能開門讓他進屋,因爲萬一壞人進屋就糟糕了。讓幼兒有禮貌地告訴陌生人,爸爸、媽媽不在家,請他改個時間再來。有事可以留個字條塞在門上.如果陌生人是親友,他一定會高興,並且讚揚幼兒聰明能幹有禮貌.如果是壞人,他往往不會走,會用好聽的話騙幼兒,或者用很兇狠的話嚇唬幼兒。這時幼兒要勇敢些,要聰明些,既不上當,又不害怕,就是不開門。可以大聲訓斥他:“你快走!”,也可以大聲呼喊;“有壞蛋!”,還可大聲喊隔壁的叔叔、爺爺來抓壞人。聲音越大越好!壞人多是又壞又怕被人抓住。幼兒一大叫,他可能就嚇跑了。

讓幼兒千萬記住:陌生人敲門不能開!

2、陌生人給玩具或食物時應該怎麼辦

當幼兒在外面玩時,有時候會有陌生人送給他糖果、玩具,面臨這種情況,應該教幼兒怎麼對待呢?

教幼兒知道,有的陌生人送給他東西,可能因爲喜歡他,是好人;而有的陌生人給他東西是想討他喜歡,然後騙走他去賣或傷害,他們是假裝成好人的壞人。如果收下好心人的東西倒不會發生什麼事,可如果收下壞人的東西就有危險了。但是好人、壞人身上又沒有記號,都會說你好的。因此,無法辨別好人或壞人時,最好的辦法是,凡是陌生人送的東西都不收,可以向他們說:“謝謝您,我不要您送的東西!”有禮貌地拒絕。這樣壞人就不好行騙了,好心人則會感到幼兒有禮貌,會更喜歡幼兒。

建議

(1)用社會上壞人拐騙兒童的案例教育孩子。

(2)家園配合,進行一致教育。

3、陌生人要抱你走時怎麼辦

當幼兒獨自在外邊玩耍時,有時會遇到陌生人要抱他,或者抱他走。陌生人很可能還說些親熱的話,如“小朋友長得真可愛,叔叔抱抱!”,“阿姨帶你去看小猴表演!”“你爸爸讓我抱你去找他!”這時候應該怎麼辦?前面已談過,陌生人有好人,也有壞人,他們說的話有的是真心的,有的是騙人的。爲了不被壞人拐騙走,告誡幼兒一定不要讓陌生人抱。如果陌生人已把幼兒抱起來,則教幼兒大聲說:“請你放下我,我喜歡自己走!”如果陌生人還是緊抱不放,讓幼兒晃動身體大聲喊叫:“我不讓你抱;爸爸媽媽快來啊!”這時如果陌生人是好人,他會放下幼兒,如果是壞人,他往往不放下,而且會抱幼兒跑。幼兒要大聲呼救,用力推打或咬他,讓更多的人能聽到求救聲。壞人害怕大家來抓他,一般會放下幼兒逃跑的。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6

活動目的:

1.知道幾個常用的急救電話號碼,並會正確撥打報急電話。

2.教育幼兒不玩火,掌握自救這是,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播放幾種急救車的警報聲,請幼兒分辨,並說出這些急救車是幹什麼用的'。

師: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想請大家聽幾種聲音,說一說它們是什麼東西發出的聲音。

救護車是幹什麼用的?警車是幹什麼用的?消防車是幹什麼用的?

聽說是一個小朋友的家裏發生火災了,你們猜一猜,這位小朋友的家裏是怎麼起火的。

二、請幼兒發表自己的看法。

三、出示課件,請幼兒觀看火災的原因。

1、玩火

2 、 電器

3 、 吸菸

4、放鞭炮

四、出示課件,請幼兒觀看自救常識。

1、撥打急救電話

2、馬上開窗呼救

3、用衣服壓住火苗

4、立即披上用水打溼的衣服和被子

五、請幼兒在電腦上玩遊戲,誰對誰不對。

活動結束:小朋友一起探討。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7

活動設計背景

大部分孩子不認識斑馬線,不知道斑馬線的意義,針對這種情況,我設計了這節活動,目的是爲了讓孩子們知道斑馬線的意義,從小就具備較強的交通安全意識。

活動目標

1、認識斑馬線。

2、理解斑馬線的意義和重要作用。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5、能說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麼樣的安全隱患。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認識斑馬線

2、難點:斑馬線在交通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活動準備

1、紅綠燈的作用(以前學習過的知識基礎)

2、斑馬線的圖片;道路交通中斑馬線的幻燈片

活動過程

1、引入

活動開始時,從孩子們最感興趣的汽車入手:“小朋友們,你們喜歡汽車嗎?”

2、認識斑馬線

隨後,展示幻燈片(畫面上有一條斑馬線,線的旁邊有一個紅綠燈,斑馬線前面有很多汽車停着)(之前有畫過紅路燈,瞭解了紅路燈的意義),引導幼兒說說看到的圖畫,老師:“爲什麼車都停了?”“紅燈了”老師:“紅路燈前有什麼?”“斑馬線”引導幼兒說說斑馬線的作用,有的說:“我和爸爸、媽媽過馬路時都是走斑馬線的。”有的說:“不走斑馬線會被撞到的。”……

3、斑馬線的重要作用

接着和幼兒一起討論斑馬線的外表:由很多白色的長條形組成,人走在上面很醒目……,走斑馬線是遵守交通規則的表現。(不走斑馬線,就等於在班級上不遵守紀律,不是好孩子的)

如果有孩子提出喜歡五顏六色的“花”斑馬線,可以先畫出來,然後告訴大家:白色的斑馬線就是爲了讓司機更能清楚地看到人在上面行走,“花”的斑馬線反而不能明顯的突出行人。

4、學畫斑馬線、遊戲

我在黑板上畫出紅綠燈、斑馬線的同時,鼓勵孩子們一起先在紙上畫,然後在教室的活動區內,老師畫一副斑馬線,請幼兒用手做方向盤開車,老師說“紅燈”時就停車,另外幾個小朋友從斑馬線上走過……玩完一次後換老師來做“車”,老師開車,孩子做紅路燈,一起玩遊戲。

最後是幼兒在紙上畫斑馬線,老師鼓勵幼兒在畫紙上自由添畫,如:汽車,花,太陽,小鳥……。

教學反思

反思一:尊重幼兒的想法,鼓勵幼兒放開思維大膽想象。

小班的孩子正處於對顏色的認識期,因此幼兒在討論斑馬線的顏色對他們來說是一件開心的事,讓幼兒說出自己喜歡的顏色,並被老師畫出來,進一步引發了幼兒對顏色的興趣,,發揮幼兒的想象力,而不能限制孩子的想象,更沒有硬性對孩子強調斑馬線就一定是由白色的長方形組成,我覺得幼兒的想象力和興趣是藝術活動最爲難得的要素。

反思二:遊戲中學習。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在在很多的教育環節中,我都會適當的加入一些遊戲性的活動,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在玩開車遊戲時孩子是非常的感興趣,所有的幼兒都願意徒手在空中畫斑馬線,利用遊戲進行繪畫活動,可以使枯燥的技能練習演變愉快的活動體驗,讓幼兒對繪畫更加感興趣。

反思三:發揮想象力,鼓勵幼兒大膽創作。

在幼兒繪畫前,我常常會引導幼兒自由添畫,但要先完成本課的主要內容,這樣不會忽視了本節課的重點。如本節課主要是畫斑馬線,那麼幼兒就必須先畫好斑馬線後才能在畫紙的周圍添加上自己喜歡的裝飾品,對我來說,我希望孩子不要完全處於被動的狀態,我希望孩子是處於主動的興奮狀態,那樣畫面纔會讓人覺得驚喜,孩子的想象力遠遠超出我們成人的想象,如果樣樣都限制了孩子,得到的結果是每幅畫都幾乎相同的,孩子就像機器一樣完成老師的“作業”,很少有想象的空間。

小百科:人行橫道指的是在車行道上用斑馬線等標線或其他方法標示的規定行人橫穿車道的步行範圍。是防止車輛快速行駛時傷及行人而在車行道上標線指定需減速讓行人過街的地方。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篇8

一、引入

1、小白兔要搬新家了,它的家裏需要放許多東西,我們一起來幫它出出主意,它需要哪些東西呢?

2、原來小白兔還需要這麼多的傢俱,還要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電燈這麼多的東西。我們的家裏有沒有這些東西呢?

3、那怎麼樣才能讓這些東西動起來呢?它們需要什麼?

4、原來這些都是電器,只有電才能讓它們動起來。他們是電器,我們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電器。

二、 找電器

1、出示電的標誌(寶寶們知道我手裏拿的是什麼嗎?這是什麼標誌?這是電的標誌)2、在我們的教室裏有沒有用電的電器呢?

3、我們一起找找哪裏有電器,找到之後把這個電的標誌貼在它上面吧。

4、共同進行遊戲。

5、我們一起來看看寶寶們有沒有找對教室裏各種各樣的電器。

6、和幼兒一起檢查。

三、 危險的電

1、電也是十分危險的,你知道爲什麼嗎?

2、那我們平時有哪些動作不能做?(引導幼兒講出不能去玩電器,不能去碰電插頭的道理。)

3、幼兒瞭解觸電的危險。

4、共同進行討論除了電還有什麼是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