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集合9篇

【實用】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集合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8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集合9篇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由內到外一圈一圈畫螺旋線,表現一團一團的毛線團。

2、藉助兒歌語言和動作,感知用曲線的軌跡表現毛線團。

3、敢用多種色彩來表現毛線團,養成正確取筆、放筆的好習慣。

4、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貓頭飾一個、毛線團一團,黑板,彩色粉筆若干。

2、幼兒用書、油畫棒、紙。

【活動過程】

一、歌曲《小花貓》導入,並出示毛線團,探討毛線團的樣子。

1、師生表演唱歌曲《小花貓》。

師:小花貓捉完老鼠想玩一玩,你知道他想玩什麼嗎?出示毛線團:這是什麼?它是什麼樣子的?請幼兒仔細觀察,並說一說。幼兒進行討論。

2、繞毛線團,感知繞毛線的動作。

教師示範繞毛線團,讓幼兒感知毛線團由小變大,由中心向外不斷擴散。

二、教師藉助兒歌幫助幼兒理解、掌握由內向外一圈圈畫螺旋線,引導幼兒和教師一起做一圈圈往外繞毛線團的動作。

三、教師邊念兒歌邊示範畫毛線團。

師:繞線團、繞線團,一圈一圈往外繞,越繞越大,越繞越大,毛線團繞好了。鼓勵幼兒邊空手練習邊念兒歌。

四、幼兒繪畫毛線團,教師巡迴指導。

引導幼兒動手操作,啓發幼兒給小貓咪添畫許多彩色的毛線團。鼓勵幼兒邊繞邊念兒歌,提醒幼兒一圈一圈往外繞。教師巡迴指導。

五、展覽幼兒作品,讓幼兒欣賞評價。

讓幼兒說說喜歡哪幅畫,爲什麼?表揚能夠大膽用色的幼兒。

教學反思:

幼兒對毛線團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後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知彩色的美。

2. 學習用各種大小的圓圈的做法。

3. 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4. 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重點難點

培養幼兒感知顏色的美麗,認識並記住自己喜歡的顏色。

活動準備

1. 掛圖,幼兒用書

2. 油畫棒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掛圖,引出活動內容。

老師:小兔子家門口修了一條小路,由於工人叔叔忙還沒來得及給小路鋪石子.小兔子想請小朋友們來幫忙爲小路鋪上彩色的小石子。

2. 教師畫出:油畫棒示範畫

(1) 老師:請小朋友們拿上不同色彩的油畫棒用大小不同的石頭夾畫。

(2) 提醒幼兒要把不同顏色的“石子”搭配起來讓小路更漂亮.畫的路面不能留太大的空隙要把路都畫完。

3. 展示幼兒作品

(1) 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出來。

(2) 以小兔子的口吻向幼兒表示感謝。

教學反思

通過這節課我發現孩子們不太會畫圓圈,而且畫的也不太密,色彩方面他們表現得很好,以後應該多在此方面加強他們的訓練。

小百科:石頭,一般指由大巖體遇外力而脫落下來的小型巖體,多依附於大巖體表面,一般成塊狀或橢圓形,外表有的粗糙,有的光滑,質地堅固、脆硬。可用來製造石器,採集石礦。在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是用石頭來生火。石頭一般由碳酸鈣和二氧化硅組成。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練習揉、團、捏的動作,體驗美術創作的快樂。

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爲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徵。

【活動準備】

橡皮泥、小花瓶、長短不一的小樹枝、泥工板、托盤。

【操作要點】

1、取一一小團彩泥,在泥工板上揉、捏成花狀。

2、將泥團粘在樹枝上。

3、依以上方法,讓做好的小花和綠葉開滿樹枝。

4、清理剩餘材料。

5、欣賞自己的作品,並擺放到展示臺上。

【指導建議】

1、根據幼兒能力差異,可引導幼兒塑造出不同形狀的花朵。

2、可選用廢舊瓶子,由幼兒用彩繪及皺紋紙條等材料進行裝飾。

教學反思:

幼兒美術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並用,並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媒介把它表現出來的操作活動。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4

一、背景

石頭是幼兒平時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物品,孩子們都很喜歡玩。近來班裏的自然角中有家長爲我們送來了幾塊雨花石,那色彩斑斕的石頭更引起了幼兒極大的興趣。正好我們小班開展了以故事〈五彩石頭路〉爲引線的主題活動。那麼如何挖掘石頭本身所具有的特徵來對幼兒進行數學方面的教育呢?一開始,我想到了數數。但純粹的數數活動僅僅把石頭作爲其他教具的替代,也沒有多大的意思,而且顯得很單調。重要的是如何利用石頭本身所具有的特徵,圍繞它的特徵來開展活動。細細的觀察石頭,它具有不同的顏色,有大有小,有粗糙有光滑。因此我想就此入手,把活動的重點放在讓幼兒根據石頭的特徵來進行排序活動,並整合了有關數學方面數數和分類的知識。

二、活動的實錄與反思

(一)引題

“前幾天我們一起聽了〈五彩石頭路〉的故事,誰用石頭鋪路了?今天我們也一起去幫兔姐弟鋪路。”

(反思:通過老師簡短的話,既幫助幼兒複習了有關故事的角色,同時也揭示了本次活動的主題。運用開門見山的方法和去幫兔姐弟來引起幼兒鋪路的興趣。爲整個活動的有序開展奠定了基礎)

(二)撿石頭

1、觀察石頭

1)看看這裏有多少石頭?

2)這些石頭是怎麼樣的?

3)小結:原來石頭是各種各樣的。有大有小,有的粗糙,有的光滑。

(反思:這一環節的設計是讓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進一步掌握、瞭解石頭的特徵,並突出了石頭特徵中的大和小,粗糙和光滑,爲後面的根據石頭的特徵進行排序埋下了伏筆。同時在這一環節中,既發展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又使他們的語言得到了發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幼兒不僅說出了石頭有各種各樣的顏色,有粗糙的,有光滑的,有大的,有小的,還有的幼兒說出了石頭是冷冷的,摸上去象冰一樣,這些都說明了幼兒比較細緻的觀察能力。如果在教學中老師能及時的抓住幼兒的這一回答引導幼兒再細緻的進行觀察、描述,那麼更加體現了多種教育內容的整合。可見老師心中應該時時裝有整合的目標。使整合真正落實、體現,而不是單純的爲了整合而整合。)

2、撿石頭——按數量撿石頭

1)請小朋友撿兩塊粗糙的石頭

2)聽聽老師拍了幾下手,就撿幾塊石頭

3)聽聽敲了幾下小鈴,就撿幾塊石頭

4)請你數一數,你一共撿了幾塊石頭?

(反思:這是一個有關數量和數數的環節。在這個環節中老師給了幼兒多種的刺激,通過聽口令、拍手、小鈴的聲音等不同的方法來讓幼兒撿相應的石頭。然後又讓幼兒自己數數撿來的石頭一共有幾塊。同時老師又把石頭的數量控制在6以內。使的幼兒能數的清楚、正確。)

3、分類

請你把撿來的石頭送回家:光滑的石頭放在紅筐裏,粗糙的

石頭放在綠筐裏(反思:這個環節既讓幼兒根據石頭的光滑、粗糙的特徵分類,使得幼兒對於石頭的這兩個特徵有了進一步的鞏固瞭解,又爲下一環節的撿石頭奠定了物質的準備)

4、撿石頭

1)請你一塊一塊的撿不同的石頭,等到老師說停的時候,就馬上回到座位上

2)數數你撿到了多少石頭?

(反思:再一次讓幼兒來撿石頭。而這次撿石頭老師充分的放手,讓幼兒自由的撿石頭,但是在放手的同時又有一定的控制,如讓幼兒一塊一塊的撿不同的石頭,主要是爲後面的排序作好準備。由於幼兒動作有快慢,撿的時候有的幼兒一塊一塊的在挑選,有的則見一塊撿一塊。因此幼兒撿的數量都不一樣,這樣在數數的時候也顯示了差距。同時每位幼兒不同數量的石頭也爲後面的排序鋪路造成了數量上的差距。但是在教學的時候,老師的時間沒有很好的控制,給幼兒的時間稍長了點,導致有的幼兒撿了17、18塊石頭,數量過多。不僅爲數數帶來了難度,更影響了後面的排序。)

(三)鋪路

1、幼兒自由鋪路:請你用你撿來的石頭幫兔姐弟鋪一條路。

2、交流:你用石頭是怎麼鋪路的?(老師把幼兒的鋪法陳列在黑板上)

3、學別人的方法鋪路:我們學學這種方法來鋪路

4、學習按間隔的方法進行鋪路

(這一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點,也是難點。由於有了前面對石頭特徵的瞭解的鋪墊,因此在幼兒自由鋪路的時候,有的幼兒是按照大的石頭排好再排小的石頭,有的幼兒則是先排光滑的石頭再排粗糙的石頭。而有的幼兒雖然整條路是沒有規律的,但是在路的某一段有一定的規律,如有的幼兒用大小間隔的方法拍了四塊石頭。有的幼兒用光滑粗糙間隔的方法拍了三塊石頭。老師在孩子自由鋪路的時候進行了細緻的觀察,敏銳的觀察到孩子的排序方法。在孩子交流的時候讓他們把好的方法說給同伴聽,並通過在黑板上的現場圖示,讓幼兒更加的看清楚排序的方法。在圖示的基礎上讓幼兒根據圖示來進行對應的排序。在幼兒自己經驗的基礎上老師加以提升,讓幼兒學習間隔的排序方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對於幼兒原有經驗的提升顯得着急了點,

如果在提升的時候能更仔細、詳細就更加完美了。)

(四)延伸活動

1、今天我們一起鋪了一條石頭路,上次我們去哪裏走過石頭路,走石頭路有什麼感覺?

2、一起去踩踩自己鋪的石頭路

(反思:通過回憶在梅苑公園走石頭路的經歷,再次激發幼兒走石頭的興趣。)

三、教後感

本次活動主要是讓幼兒在感知石頭特徵的基礎上,學習按石頭的特徵進行排序的一個數學活動。其中也整合了數學中的一些數量、分類等內容。

在這個活動中主要的教具就是石頭,老師有意識的選擇不同特徵的石頭作爲本次活動的主角。石頭是幼兒平時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也是幼兒十分很感興趣的東西。通過這樣的集體教學活動使幼兒對石頭的認識更深了一步。同時也得到了數學方面的發展。在活動中老師所提供的石頭數量應該更加充足,這樣在幼兒排序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隨時的補充一些自己所需要的石頭。

本次活動的材料是石頭,充分體現了材料的生活化。材料是數學活動的載體,它本身的特性及由這些特性所規定的活動方式往往決定着幼兒獲得知識的多少,激發興趣的大小及開發智力的深度。而石頭本身具備的特徵比較多,適合幼兒進行分類和排序。同時這樣的材料來源於生活,準備比較簡單,不用化很多的功夫。體現了材料準備的簡單化,但雖然是簡單的材料但在用的時候卻是非常的實用。

在教學方法的選用上體現了方法的多樣化。操作法是提供合適的材料、教具、環境,讓幼兒在自己的擺弄、實踐中獲得數學感性經驗和邏輯知識,是小班幼兒學數學的最主要的方法;遊戲法是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寓於幼兒感興趣的遊戲中,讓幼兒在遊戲活動中學習,有利於調動積極性和激發興趣,也是一種常用方法。

在本次活動中就充分考慮到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運用遊戲的方法貫穿始終,同時又讓幼兒充分的操作,讓幼兒在自己的動手中獲取新的知識經驗。

在活動中始終體現幼兒是活動的主體,教師是活動的主導的現代教育思想。在讓幼兒學習排序的過程中就體現了幼兒在前,老師在後的學習方法。首先讓幼兒自己自由的進行排序,然後讓孩子自由的進行展示,在孩子展示的基礎上,老師加以總結,把孩子的原有的經驗進行提升。再讓孩子學習新的排序方法,獲得多種的排序經驗,得到發展。

教師指導做到三個“最”:最少的干預,最多的觀察,最大的鼓勵。對幼兒來說,操作的過程要比結果更爲重要,教師仔細觀察幼兒的操作,讓幼兒充分的表達自己的操作方法,然後鼓勵幼兒學習新的方法。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感受生活中各種花布圖案花紋、色彩的美。

2. 初步嘗試使用印章印製美麗的小花布。

3. 能大膽嘗試作畫,體驗印章畫的樂趣。

4.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5. 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 預先觀察生活中各種美麗小花布的不同構圖,激發其創作的慾望。

2. 瓶蓋、藕節、積木印章若干,已調好的各色顏料、擦手毛巾若干。

3. 範畫一張、每人一張宣紙、毛氈若干。

4. 活動當天請幼兒穿上色彩鮮豔、花紋豐富的服裝。(包括教師)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1. 初步認識紅、黃、藍等顏色。

2. 欣賞花布上的圖案、花紋。(出示圖片)

3. 以“洋娃娃作客”引出彩色的花布。

小結:漂亮的衣服是用彩色的花布做成的,我們也來印一印美麗的花布,送給洋娃娃做衣服穿。

二、觀察活動,學習印製方法

1. 介紹輔助材料:藕節、積木、瓶蓋等印章。

2. 教師邊示範邊講解印章的用法:(重點強調所蘸顏料的量和印畫的方法、力度)

小朋友一起來,選個印章印花布,輕輕蘸一蘸,用力按一按,蘸一蘸,按一按,蘸一蘸,按一按,用完把它送回家。

三、操作活動,印製彩色花布。

1. 提醒幼兒在紙上均勻地印畫。

2. 重點提醒幼兒在蘸顏料時要適度,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要用力在紙上按。

3. 注意衛生,強調一種印章只能蘸一種顏色,不可以再去蘸其它顏色。

4. 儘量多印,使畫面色彩豐富。

四、展示作品,評選最美花布

1.選一選,說一說自己最喜歡的花布。

2.小結:今天小朋友們爲我設計了那麼多漂亮的花布,我太高興了,這些花布我都收下了,謝謝你們!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老師充分放手,讓幼兒自由創作,探索設計花布,讓幼兒自己動手、動口、動腦,印出不同的花布,在充分感受美、欣賞美的基礎上讓幼兒表現美、創造美,激發幼兒對印章畫的興趣。

小百科:花布採用各種辦法,將花紋或圖案製作到布面上而形成的布。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蘋果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的水果,它圓圓的,像一個腦袋,又像一個紅皮球,聞上去香香的,顏色紅紅的,吃起來酸酸甜甜的,簡直是山珍海味,是水果中的極品。蘋果是幼兒最喜歡、最常吃的水果。結合小班幼兒具體形象思維的年齡特點,運用多種感官,開展了此次活動《一顆蘋果樹》。爲幼兒提供一些動手的機會,提高他們繪畫能力,讓幼兒在有趣的活動中去探究做畫的樂趣。

活動目標:

1、能夠重複畫圓,嘗試用圓和線條的組合畫人,表現故事情節,願意照顧蘋果樹。

2、大膽嘗試繪畫,並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3、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1、印有蘋果樹的紙(人手一張),樹上畫有一隻蘋果。

2、彩色水筆。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嘗試用繞圈的方法練習畫蘋果。

活動難點:

嘗試用繞圈的方法練習畫蘋果。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理解故事內容

1、這是一棵什麼樹?樹上有什麼?有幾隻蘋果?爲什麼只有一隻蘋果呢?

2、秋天到了,許多蘋果樹上都長滿了又紅又大的蘋果。然而,有一棵蘋果樹卻只結了一個蘋果,大家都不很喜歡它。這棵蘋果樹很難過的說:“我也想長出更多的蘋果,只是沒有人來照顧我。”蘋果樹需要寶寶來照顧它。

3、寶寶該怎麼樣照顧蘋果樹呢?

4、繼續聽故事:因爲寶寶的細心照顧,第二年秋天,蘋果樹上都結了又紅又大的蘋果。

5、寶寶請來了許多客人,一起來品嚐蘋果,大家吃得好開心。

二、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表現故事情節,用圓和線條組合畫人和蘋果

1、請幼兒用彩色水筆爲蘋果樹畫上許多圓圓的蘋果。

2、用彩色水筆在蘋果樹的周圍畫上許多請來的客人,表現吃蘋果的快樂。

3、誰畫的蘋果又圓又多?誰畫的客人最多?

活動延伸:

請幼兒和結出很多紅蘋果的蘋果樹合照。

活動反思:

對於小班的幼兒還要加強培養孩子參與更多的表現與表達,充分讓孩子運用各種感官感知並表達水果的特徵,通過活動提升孩子對美的感受力、表現力。美術活動沒有想的那麼好上,雖然問題沒有語言課那麼多,但問題問出來一定要簡潔有針對性,讓孩子們在問題中有一定的經驗或技能的提高。美術活動中說的太多,讓孩子聽了,感覺有可能會很煩、課堂有可能會很枯燥乏味。要敢於放手讓孩子們去嘗試,對孩子們的回答的問題給予適當的迴應和評價。鼓勵和表揚是成長的催化劑。從孩子的`角度進行觀察和評價,對於孩子們的點滴進步,給予適當的表揚和和鼓勵。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7

一、活動背景:

小班幼兒喜歡遊戲,在玩中潛移默化地滲透活動內容,他們樂於參與,樂於嘗試。如果教師按照有關美術繪畫的要求,生硬地讓幼兒學習繪畫技能,就會使幼兒的繪畫作品失去其稚拙的情趣和獨特的魅力。針對小班幼兒的這些特點,我把孩子喜聞樂見的遊戲和內容整合成《花小豬》的活動。

本活動的設計把情感和技能緊密結合,在遊戲的環境中融入實物與顏色匹配的練習,以“找東西吃”爲線索,串聯成由“感受——體驗——參與表現”的藝術活動,以使幼兒自然、快樂、大膽地打扮“花小豬”,激發參與藝術活動的激情。

二、過程實錄:

(一)活動目標:

1、學習將實物與顏色匹配進行塗色,增進幼兒對色彩的興趣。

2、大膽作畫,發展幼兒豐富的想象力。

(二)活動準備:

蔬菜實物若干:番茄、黃瓜、土豆

花小豬手飾、音樂磁帶、彩色油畫棒、

小貓、小狗的畫紙人手一張

將地毯在室內鋪成一條彎曲的小路,放上蔬菜實物,實物旁邊放些彩色油畫棒(小石子)

(三)活動過程:

1、導入情景,激發興趣。

師:豬寶寶一家快快樂樂地生活在山上,有一天,豬媽媽對小豬說:“孩子們,你們長大了,要自己去找東西吃。”(師手上套豬的手飾)小豬說:“我去,我去!”小豬就

高高興興地上了路,到山下去找東西吃。(師幼隨音樂走上小路)

2、教師邊講述故事邊示範

(1)觀察實物,理解實物與顏色的匹配。

師:小豬走呀走呀,呀!小豬看見了什麼?(實物番茄)它高興極了,可是它又擔心起來了:哎呀,我可是壞記性,老是記不住事情,怎麼辦呢?它看到地上有許多無顏六色的小石子,馬上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我用小石子來做個記號吧!它就用紅色的小石子在身上做了一個記號。(師示範用油畫棒塗色)

(2)繼續感受實物與顏色的關係。

師:小豬繼續往前走,它又看見了什麼呢?(實物黃瓜)

幼:黃瓜。

師:小豬這次選了什麼顏色的小石子來做記號呢?爲什麼?

幼A:綠顏色。

幼B:因爲黃瓜是綠顏色的,所以選了綠顏色的小石子。

(3) 師:小小豬走着走着,咦?它發現了什麼呀!(實物土豆)

幼:土豆。

師:我們一起來幫小小豬做記號吧!選什麼顏色的小石子呢?

(評析:讓幼兒一起做標記,起到了突出活動難點的作用,加深了對實物與顏色匹配的理解。)

師:小小豬一路上找到了許多好吃的東西,變成了一隻漂亮的小花豬,豬媽媽高興地連聲說:“你真聰明!真能幹!”

3、在遊戲情景中作畫。

(1) 師:小小豬的好朋友小小貓、小小狗它們也找到了許多好吃的東西,我們一起來幫助小小貓、小小狗做記號吧!(放音樂,幼兒按意願選擇畫紙)

(2) 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給予鼓勵。

(評析:有的孩子畫了許多顏色的圓圈,教師引導孩子欣賞,並讓孩子表達用意,孩子的想象力就得到了擴展。)

4、活動的拓展和結束。

(1)引導幼兒介紹、欣賞畫面。

師:你的小小貓(小小狗)找到了什麼東西?你給小小貓(小小狗)做了什麼記號?

(3) 分享食物。

師:小朋友幫助小小豬的朋友們找到了這麼多好吃的,小小豬也很高興,它請小朋友們一起去吃好東西,我們一起去吧!

(評析:孩子們在歡快的音樂聲中分享食物,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讓幼兒體驗了成功的喜悅。)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8

設計思路:

《雞寶寶的護蛋行動》這節活動是針對小班幼兒設計的,小班幼兒的手指不夠靈活、小肌肉羣不夠發達,動手能力比較弱。所以通過設計這次活動,鍛鍊幼兒手指靈活等能力的發展,而且讓孩子在快樂遊戲中掌握並認識橢圓形、直線(長、短)的區別。打破以往美術教學的模式,讓孩子在地上大膽的畫,大膽的撕,給幼兒充分的空間展示發揮自己,使幼兒能快樂參與並主動去認識學習,培養幼兒綜合能力的提高。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在快樂遊戲中掌握並認識橢圓形、直線(長、短)的區別。

2、給幼兒充分的空間展示發揮自己,使幼兒能快樂參與並主動去認識學習,培養幼兒綜合能力的提高。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橢圓形、直線(長、短)的區別,學會畫曲線和直線。

2、用撕紙的方法鍛鍊幼兒手指靈活等能力的發展。

活動準備

小雞頭飾(與幼兒人數相等)、大灰狼頭飾(1個)、小雞的“家”、雞蛋(1個)、彩色粉筆若干、黑板刷、各種顏色的彩紙。進場音樂、錄音機。

活動過程

1、幼兒隨音樂入場,找到一個位置坐好。

2、出示一個雞蛋,引起幼兒注意力。

(1)媽媽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禮物,是什麼呀?你喜歡吃雞蛋嗎?吃雞蛋有什麼好處?

(2)雞蛋是什麼形狀的?(幼兒觀察、討論)

(3)現在媽媽只有一個雞蛋,不夠送給小朋友們,怎麼辦呢?我們一起來畫很多很多雞蛋送給好朋友好不好?

3、 塗塗畫畫、撕撕。

(1)老師示範畫雞蛋,幼兒觀察後學畫雞蛋。

(2)大灰狼把雞蛋全都吃光了,怎麼辦呢?

(3)師幼一起先畫護欄(短的護欄),再畫雞蛋。

(4)大灰狼又把雞蛋都吃光了,爲什麼呀?我們該怎麼辦?

(5)加固護欄,再畫護欄(長的護欄)。

(6)我們除了能畫出雞蛋以外,還可以用什麼辦法變出雞蛋來呢?(出示各種彩紙,引導幼兒用彩紙撕出各種顏色的雞蛋)。

4、大灰狼又來了,可是它再也進不來了,大家歡呼!雞寶寶們回家休息啦。(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這節小班美術活動是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來設計的,小班幼兒的手指不夠靈活、小肌肉羣不夠發達,動手能力比較弱。所以通過設計這次活動,鍛鍊幼兒手指靈活等能力的發展,而且讓孩子在快樂遊戲中掌握並認識橢圓形、直線(長、短)的區別。。在活動中,幼兒的興趣很濃,首先是老師和幼兒都戴着頭飾,在設計的情景中孩子們一下子就進入了角色,在引入的時候老師就已經把孩子們的注意力都吸引了過來,整個過程以“護蛋行動”爲主線,通過有趣的遊戲情節激起幼兒的興趣,在遊戲中打破以往美術教學的模式,讓孩子在地上大膽的畫,大膽的撕,給幼兒充分的空間展示發揮自己,使幼兒能快樂參與並主動去認識學習,培養幼兒綜合能力的提高。

本節教學活動不足的地方就是老師對幼兒的不夠,應該在每一個幼兒作畫的過程中給予更多具體的。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嘗試在酒瓶上進行樹葉拓印,體驗酒瓶樹葉拓印的樂趣。

2.讓幼兒認識到廢棄瓶子可以製成美麗的裝飾品,培養幼兒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啤酒瓶、各種樹葉。

2、各種顏色的水粉顏料、水粉筆

活動過程:

一、範例欣賞,激發興趣。

教師出示範例,引導幼兒觀察這個酒瓶子漂亮嗎?它與這個酒瓶子有

什麼區別?在哪裏經常能看到這些廢棄的瓶子呢?

你知道這個漂亮瓶子是怎麼做出來的嗎?

環節分析:主要是引導發現範例的美,激發幼兒想學習的慾望。同時引導幼兒自己分析問題,判斷漂亮瓶子的製作方法。

二、示範講解,瞭解作畫方法。

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小結作畫方法:先將左手的食指伸進酒瓶口將瓶子

放斜,右手拿水粉筆蘸上白顏料從上往下刷,將酒瓶的顏色覆蓋,等到整個瓶子都刷好了就放一邊等它幹一下。然後你選擇你喜歡的樹葉、找到你喜歡的顏色、拿上這個顏色上的水粉筆,將樹葉整片刷上顏色,再將這片刷上顏色的樹葉貼到酒瓶上,用手指來回按實後將樹葉取下,這樣一片漂亮的樹葉就到酒瓶上了。用同樣的方法再貼其他形狀的葉子。如果手上碰到了顏色就趕緊用布擦乾淨。

環節分析:在幼兒講述的基礎上教師再講述製作方法有利於幼兒理解記憶,也便於注意力的集中傾聽。教師的示範製作讓幼兒在看的過程中瞭解製作方法及在製作過程中的難點,有利於幼兒在製作過程中克服難點。

三、幼兒操作,大膽表現。

鼓勵幼兒大膽表現,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進行。

提醒幼兒注意上面的佈局,注意疏密關係。

環節分析:在實際操作中感受作畫樂趣,感知樹葉拓印的正確方法。

四、作品展示,體驗快樂。

看了這麼多的五彩瓶子,你認爲哪個最漂亮呢?爲什麼?

原來的啤酒瓶子變得漂亮了麼?你感覺怎樣?

環節分析:通過自己的努力看到自己的作品讓幼兒有成功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