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品】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8篇

【精品】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1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8篇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聽、唱、說、演和遊戲欣賞感受歌曲《下蛋囉》,從而表現出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2、學習模仿歌曲《下蛋囉》的襯詞韻律節奏xxxx x|xxxx x|xx xx|xx x|。

3、鼓勵幼兒積極地參與活動,能大膽地表現自己。

【教學重點】

通過聽、唱、說、演和遊戲欣賞感受歌曲《下蛋囉》,從而表現出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

能掌握歌曲中的襯詞(gegegege da gegegege da)要求不多唱不少唱。

【活動準備】

flash動畫、圖譜、節奏卡、場景佈置、雞蛋若干、草窩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興趣。

師:今天天氣真好,我帶你們到小雞家裏去做客好嗎?看,誰的家到了?你們知道雞爸爸是怎樣叫的呢?雞媽媽又是怎樣叫呢?

二、欣賞歌曲《下蛋囉》

1、教師演唱歌曲,並用flash演示母雞下蛋的情景。

2、師:母雞是怎麼下蛋的?母雞坐在哪裏下蛋?爲什麼要坐在草窩裏下蛋?下蛋時爲什麼它臉要漲得通紅?(用勁)雞媽媽還可以做什麼動作把雞蛋生下來?(再聽一遍歌曲)。

三、學習歌曲《下蛋囉》的襯詞韻律節奏

1、你們覺得歌裏哪一句最好聽最有趣?(完整聽flash的節奏)。

2、教師引導幼兒邊看圖譜邊有節奏地說唱。(分兩部分進行練習,強調不多唱也不少唱)。

3、演示flash節奏圖譜,幼兒模仿節奏說唱。(引導幼兒用肢體模仿母雞開心的動作與表情)

師:出示草窩、交代規則:唱得像母雞媽媽一樣的不多也不少,就會獎勵一個草窩學做母雞下蛋了。

 四、遊戲:分角色對唱。

現在我們都有草窩了,請所有的小母雞一塊來下蛋吧,你們可以用自己喜歡的動作來表演。我做大母雞來(唱詞),你們唱(母雞叫聲),比一比,哪隻小母雞下得蛋最多。母雞們辛苦了,我們快把喜事去告訴其他小朋友好嗎。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每次帶孩子外出春遊、秋遊時,總有一些孩子會做出一些如採摘花朵、追趕動物、踩踏草地等不文明行爲。對此,我們常常採用說教的方式告訴孩子這些行爲是不對的,但效果不明顯。比如,"看,小花被折下來會疼的,它會死掉的。""如果你是小動物,被這麼多人追趕,心裏一定會害怕的,對嗎?"後來,我們創作了相關歌曲,設計、組織了"文明遊玩大家唱"的活動。活動主要採用了以下方法:一是採用大轉盤和"點兵點將"的遊戲,引導幼兒輕鬆掌握B段歌曲中5句唸的歌詞。二是每次從頭唱起,和幼兒玩"點兵點將"遊戲,提供幼兒完整欣賞A段歌曲的機會。三是採用引導幼兒聽範唱、看圖片、做動作等方法幫助幼兒多通道感受、理解歌詞,學唱歌曲,從而達到會唱、唱好的目標。四是請幼兒自我檢查,找出問題,然後把個別幼兒的問題變成大家的問題,互幫互學,共同解決。

目標:

1.在遊戲情景中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歌曲,並能唱準附點音符。

2.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知道外出遊玩時要遵守愛護花草、不亂扔垃圾、不亂塗亂畫等文明行爲規則。

準備:

1.幼兒有春遊、秋遊、參觀動物園等外出遊玩的生活經驗。

2.將五幅文明遊玩的圖片(如圖1~5)佈置在自制大轉盤上。

3.用即時貼做的小花一朵,黑板一塊,磁鐵若干。

過程:

一、談話導入,交流已有知識經驗

師:你們喜歡旅遊嗎?都去過哪些地方?

師(出示大轉盤):今天我帶來了一個大轉盤,說的就是外出遊玩的事情。

師:這個大轉盤怎麼玩呢?請一個小朋友來試試。

師(小結):轉動盤子,指針指向哪裏就把哪裏的圖片打開。

師:誰來轉呢?大家都想轉,我有個好辦法,來做一個"點兵點將"的遊戲。

(教師清唱歌曲A段<從開頭唱到"文明遊玩要做到">,邊唱邊按節奏與幼兒玩"點兵點將"的遊戲,最後點到誰,誰就上去玩大轉盤的遊戲。)

二、難點前置,學念B段歌詞(從"遊名勝"到"不亂扔")

(教師採用"點兵點將"遊戲唱歌曲A段,讓幼兒熟悉A段旋律和歌詞,然後採用大轉盤遊戲增強幼兒學唱歌曲的樂趣。幼兒轉到哪張圖片處,教師就揭開圖片展示在黑板上,引導幼兒分析圖片內容,並有節奏地學念B段歌詞。)

1.遊名勝,不亂畫。

師:這個小朋友在幹什麼?亂寫亂畫,這樣做對嗎?爲什麼?應該怎麼做?我們一起來有節奏地說一說:遊名勝,不亂畫。

師:什麼叫名勝?(風景優美的地方。)

2.見動物,不追打。

(遊戲玩法同上,如果轉盤指針轉到原來指過的地方,可重轉轉盤。)

師:我們接着玩,這次從哪兒開始點?(接着前面點到的小朋友。)

師:小朋友們來到動物園,看到動物要怎樣做?不能怎麼做?大家一起有節奏地說一說。

師:要愛護動物,不抓、不追、不打小動物,不然,小動物會受到驚嚇的。

3.愛花草,不踩踏。

(遊戲玩法同上。)

師:小朋友們來到草地上,看到青青的草、漂亮的花應該怎麼做?

4.排隊等,不推擠。

(遊戲玩法同上。)

師:小朋友們在幹什麼?排隊的`時候不能怎樣?

5。瓜果皮,不亂扔。

(遊戲玩法同上。)

師:這個小朋友在幹什麼?讓我們用一句好聽的話告訴他:"瓜果皮,不亂扔!"

師:這個轉盤遊戲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師(小結):原來這個遊戲告訴了我們出去遊玩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我們一起再來說一說。(說到最後一句時,教師在這幅圖的右下角貼上一朵小花。)

師:這朵花代表什麼意思?

師:這朵花表示這句歌詞要說兩遍。這次老師不說,你們來說,別忘了最後一句說兩遍。(幼兒完整地、有節奏地念B段歌詞。)

三、學唱歌曲

1.唱A段和B段。

師:現在,我們來合作試試,老師唱,你們念,要說得有節奏。(如果銜接不好就再唱一次。)

師:怎麼才能銜接好呢?

師:可以心裏默默地與老師一同唱A段,這樣就容易接B段了。

2.用累加的方法學唱歌曲c段。

師:現在我們交換一下,你們唱,我來念,我念的時候你們可以幫幫我。

(師幼共唱,教師在念完B段之後自然地加唱c段。)

師:剛纔老師唸完之後唱了什麼?

師:我們一起唱一唱。

3.完整演唱歌曲。

師:接下來,我們完整地唱一唱,把最後一句也加上去。(教師可以根據歌詞加上自己的動作,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四、解決難點

師:你們唱得真好。有一句我和你們唱得不一樣,找一找我哪個字唱得長一點。

(教師邊唱邊用手勢幫助幼兒理解歌曲中的附點部分。)

師:這首歌你們會唱了嗎?每一句都會唱嗎?哪一句有困難?請提出來,大家幫忙解決困難。

師:現在我們再完整地唱一唱,第一段的附點要唱出來,第二段的節奏要說準確,最後一句別忘了。你們行不行?(幼兒演唱2~3遍。)

五、結束部分

師:這首歌曲的名字叫《文明遊玩大家唱》,我們學會以後可以把這首歌唱給家人和其他小朋友聽,告訴大家外出遊玩時要做個文明遊客。

摘自:《幼兒教育》20xx.04

編輯:cicy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3

內容與要求:

1、欣賞並感受歌曲《魚兒的夢》優美的旋律和意境,初步學唱歌曲。

2、能大膽地運用肢體語言表現對歌曲的理解。

3、願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4、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材料準備:

ppt課件、鋼琴伴奏:魚兒的夢

活動設計:

一、音樂遊戲:小魚遊;

二、情景導入,引起興趣:

教師彈奏歌曲,幼兒欣賞。

聽了這段音樂,猜一猜小魚在幹什麼?

那麼小魚到底在幹什麼呢?(欣賞ppt,鋼琴伴奏,教師演唱)

三、欣賞並理解歌曲:

1、理解:魚兒玩了,玩了一天水,池塘媽媽懷裏睡。(ppt1)

小魚玩了一天水,在誰的懷裏睡着了?

誰會用優美的動作學一學小魚是怎樣在媽媽懷裏睡着的?

2、理解:天上星星,星星落下來,給它蓋上珍珠被。(ppt2)

天上的星星掉下來爲魚兒蓋了一條怎樣的被子呢?

你們小時候媽媽是怎樣爲你們蓋被子的?

3、理解:呣~~呣~~風兒唱着搖籃曲,輕輕吹呀慢慢吹。(ppt3)

風兒唱了一首什麼歌?

教師哼唱,引導幼兒一同哼唱。

爲什麼風兒要輕輕吹、慢慢吹?

請你來學着風兒輕輕吹、慢慢吹,哄小魚入睡。

4、理解:魚兒夢中,夢中看見了,媽媽在親它的嘴。(ppt4)

在夢裏,小魚好像夢見魚媽媽回來了,它在幹什麼呢?

我是魚媽媽,你們都來做做魚寶寶。(背景音樂,教師與幼兒互動)

5、小結:你們覺得魚兒的夢美不美?哪裏最美?這首歌的名字就叫做《魚兒的夢》。

6、再次欣賞ppt,鋼琴伴奏,教師演唱。

四、演唱歌曲:

讓我們一起來唱一唱這首優美的歌曲吧。(鋼琴伴奏)

重點:哼唱時要輕輕的、柔柔的。

五、表演歌曲:

我們變成一條條小魚,聽着優美的音樂,做做魚兒的夢吧。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以遊戲《網小魚》導入,孩子們很感興趣,在遊戲中能很快進入角色,如:小魚們玩累了要休息了,孩子們很快就安靜下來了。在稍作休息後,很自然的過度到下一環節中。在活動中要幼兒創作圖譜來記憶歌詞,幼兒們參與也很積極,引導幼兒創編可以培養幼兒的大膽的創造力,還可以對歌曲進行內容複習鞏固。通過聽講畫等手段讓幼兒多方位感官參與學習,體驗到探索遷移的學習方法。我覺的如果在幼兒創編圖譜的基礎上再進行提升就更加完美了。最後利用角色遊戲表演,讓幼兒享受與他人合作的幸福體驗。

小百科:夢,有夢想、希望、美好、幸福的意思。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4

活動背景:

石頭在我們農村隨處可見,在小河邊、馬路旁、山坡上,都可以看到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石頭。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石頭,卻對人們的生活起着巨大的影響。在開展的《石頭樂》的主題活動中,幼兒在玩一玩、畫一畫、講一講中發現石頭還能發出好聽的聲音,順着孩子們的興趣、思路,我設計了此次活動,旨在提高他們音樂節奏的敏感性及表現力,體驗音樂活動所帶來的快樂。

活動目標:

1.看圖譜學習用石頭打擊歌曲的節奏。

2.感受石頭敲擊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

3.喜歡音樂活動,體驗石頭敲擊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兩塊鵝卵石,人手一件金屬物品(如小勺)。

2.音樂磁帶《加油幹》,大圖譜一幅,反覆標記。

3.在音樂伴奏下學習用石頭敲擊簡單的節奏。

活動過程:

一.運用已有經驗,感受表現歌曲。

1.引入:師:"小朋友,今天的音樂時間又到了。"2.複習歌曲《加油幹》

師 :"上次我們學習了一首好聽的歌曲叫《加油幹》,今天,我們再來唱一遍。""這首歌很好聽,我們除了唱出來,還可以用什麼來表現這首歌呢?(樂器)"二.藉助圖譜,學習用石頭爲音樂配節奏。

1.提問:"我們在什麼時候唱這首歌?"(幼兒回答)教師小結。

2.出示圖譜,感受歌曲的力度。

(1)師:" 果園裏的蘋果成熟了,農民伯伯要把它們運到市場上去賣,你看看這幾筐蘋果有什麼不一樣?(大筐小筐)農民伯伯搬大筐的蘋果時因爲蘋果重,所以要慢一點,搬小筐的就?(快一點)爲什麼?(小的輕)我們用拍手來爲他們加油,一筐蘋果拍一下手,我們一起來唱一遍。"(2)完整的聽音樂拍節奏。到大筐時要拍大力一點,小筐時輕一點,引導幼兒用動作來表現。

3.石頭碰碰響(1)看,誰來了?調皮的小石頭也要來爲他們加油了。

(2)師:"小朋友,老師在你們椅子下面的籮筐裏準備了小石頭和小勺子,請你們來玩一玩,待會兒請你來說一說你發現了什麼?"(3)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個別指導,引導幼兒互相交流。

(4)請個別講述小石頭與不同物體碰撞的聲音是否一樣,各是怎樣的聲音。

(5)引導幼兒探索用不同聲音來表現歌曲內容。

4.石頭打擊樂(1)幼兒分聲部練習(2)出示反覆標記,引導幼兒理解其含義。

(3)教師指揮,幼兒分組演奏。

(4)幼兒指揮,集體練習演奏樂器。

三.總結評價,鼓勵幼兒用樂器繼續表現樂曲。

師:"今天,我們用石頭與勺子爲這首樂曲配上了好聽的聲音,那老師這裏還有什麼呢?"(出示各種樂器)師:"老師把這些樂器放到區角里,下課後,請小朋友去玩一玩,你一定會有新的發現的。今天的音樂時間就到這裏。"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5

(一)活動目的:

1、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熟悉歌曲的旋律,初步學唱歌曲;

2、教育幼兒要高高興興上幼兒園、不哭鬧。

(二)重點:學唱歌曲

難點:按節奏自然地跟唱。

 (三)活動準備:

玩具:小白兔、小貓、小鴨、三用機、磁帶。

(四)活動過程:

1、在《我上幼兒園》音樂伴奏下,拍手進教室。

老師:“小朋友們,讓我們拍着小手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去吧!”

2、教師出示玩具小白兔,並示範唱歌曲《我上幼兒園》。

老師:“今天,小白兔又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了,它一邊走,一邊唱,我們聽聽它在唱什麼歌?”

“你們聽到小白兔在唱什麼嗎?”

3、出示小鴨、小貓,並示範唱歌曲第二遍。

老師:“小鴨、小貓也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了,它一邊走,一邊唱。”

(四)活動過程:

1、逐一出示圖片,激發幼兒興趣。

(1)教師作小魚遊的動作後出示圖片:“這是誰游來了呀?”、“它愛在哪兒遊呢?”,幼兒回答後,放入背景圖中。

(2)教師作小鳥飛的動作後出示圖片:“這是誰飛來了呀?”、“誰知道它應該放在哪兒?”,說着放入背景圖中。

(3)他是花兒的好朋友,它是叫什麼?請幼兒上臺來貼。

(4)聽――,猜猜它是誰?“咩――,咩――”請幼兒上臺來貼,及時表揚。

2、出示“小朋友”圖片。

老師:“小朋友愛上哪兒呢?爲什麼?”

3、欣賞兒歌。

老師:“老師教大家一首兒歌,大家聽聽兒歌裏唱了些什麼?”

4、邊做動作邊念兒歌,要求讀準音。

5、集體朗誦兒歌,要求有表情、動作,有節奏地朗誦兒歌。

活動延伸:歌曲《我愛我的幼兒園》。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6

活動領域:

藝術——音樂

活動目標:

1、 學唱歌曲《粉刷匠》。

2、 能跟上歌曲節奏,做一些簡單的刷牆動作。 活動準備:

1、多媒體。

2、幼兒自制紙帽子、刷子、小水桶每人一套。 活動過程:

一、沒有粉刷的房子(PPT出示一張沒有顏色的小明的新房圖片)

1、“你們覺得小明的新房子漂亮嗎?”

2、“幫小明想想辦法怎麼辦呢?”

小結:小明的房子沒有顏色不好看,它聽了你們的好辦法,高高興興地來到了商店,並找到了工具。

二、小明高興的唱起歌

第一遍:傾聽歌曲。

1、“小明一回到家裏,就開始準備刷牆了。它會怎麼刷呢?”

2、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聽一聽。

播放視頻。

第二遍:理解歌詞。

1、“小明唱了些什麼呀?”

2、幼兒複述歌詞。

“你們聽得真仔細,那小明是怎麼刷的呢?有誰願意刷給我們看一看”

小結:做的真好,我們一起邊哼歌詞邊按順序來刷一刷吧。(按幼兒的動作來刷牆。)刷的真好,還有不同的刷法嗎?讓我們換個方向來試一試吧要跟上音樂節奏哦。(引導幼兒有節奏的刷牆。)

第三遍:整體感知。

小朋友們,有沒有信心唱起來?

好!我們一起邊刷邊唱一唱吧。

四、遊戲"粉刷匠"。

1、教師幫助幼兒找到事先準備好的工具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2、幼兒兩人一組,一人做牆,一人做粉刷匠,表演歌曲一遍;表演第二遍時互換角色。

五、自由表演歌曲。

教師請幼兒戴上紙帽子,拿起紙刷子,提起小水桶,邀請自己的家長做牆,讓幼兒邊唱歌曲邊按節奏做刷牆動作。幼兒表演一遍後,幼兒做成另一面牆,幼兒唱,家長按照幼兒唱的節奏及方向做刷牆的動作。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激發對幼兒園生活的依戀及爭做一名小學生的願望。

2、唱出三拍子的強弱特點,唱準附點音符。

二、活動準備:

1、有回憶、討論並學習畢業獻詞的基礎。

2、配套磁帶或CD。

三、活動過程:

1、引發孩子學歌的願望。

師:小朋友要從幼兒園畢業了,我們可以朗誦詩歌、表演節目,也可以唱一首歌表達自己的感情……

2、初步感受歌曲旋律,理解歌詞內容。

(1)老師有感情地彈奏歌曲曲調1~2遍,讓幼兒感受歌曲三拍子的旋律,並鼓勵幼兒用拍手錶現歌曲節奏。

(2)老師範唱,幼兒理解並朗誦歌詞。

師:歌裏唱了些什麼呢?

(3)學唱歌曲2~3遍。

3、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隨着歌曲旋律歌唱,注意唱出歌曲的節拍重音。

(2)啓發幼兒有感情的演唱。

4、幼兒自由結伴,隨着歌曲的旋律,邊唱邊用優美的動作表現。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8

教學活動目標:

1、熟悉(熊與石頭人)歌曲的旋律, 理解歌詞內容, 跟唱歌曲, 提高學新歌的興趣。

2、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初步掌握(熊與石頭人)的玩法, 學習按遊戲和音樂的要求,相應的按節奏變換動作,感受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錄音機,錄音磁帶,磁性黑板,粉筆,小熊頭飾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幼兒自由想象,想象模仿各種動物動作

引題,今天天氣真好,樹林裏面可熱鬧了,小動物們都出來玩了,你們聽聽什麼小動物來了?

幼兒辨別不同的音樂,愉快的按節奏模仿各種動物的動作,音樂停止後轉移座位坐向。

二,學唱新歌(熊與石頭人)

1,,樹林裏面真熱鬧,我們小朋友也往樹林走,想和小動物們一起做遊戲。他們邊走還邊唱歌呢,你們仔細聽他們唱了什麼?教師唱兩遍歌曲。

2,你們聽到歌裏唱了什麼?教師根據幼兒回答用簡筆畫形式將歌曲內容畫在黑板上。如,小朋友說,小兔蹦蹦跳,教師就畫只小兔。

3,幼兒看着黑板上的列圖跟唱歌曲兩遍。

4,幼兒自編歌曲動作再唱一遍歌曲

三,初步學會遊戲(熊與石頭人)

1、教師講述遊戲的方法。並和幼兒一起創編動作。

2、教師扮熊進行遊戲一遍。”熊”出現以後小朋友都假裝成石頭人,自由做照型不動,熊可以用表情和動作去試驗石頭人是不是真的。

3、請幾名幼兒扮演熊,再玩遊戲兩遍。教師提醒幼兒遵守遊戲規則。

四、幼兒自由結伴邊唱歌邊出活動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