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範文六篇

精選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範文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5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範文六篇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練習助跑跨跳的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

2、 能夠機智勇敢的跨過"鱷魚湖",不被吃掉。

活動準備:大地墊(2塊)、小積木(20塊)、大積木(2塊)、按摩球、大沙包(若干)、跳繩若干根、音樂。

活動過程:

1、打招呼:孩子們,往周圍看看,我們中心幼兒園今天來了許多貴客,全街道最優秀的老師都來和我們做遊戲。我知道六一兒童節的時候,我們跟大三班的小朋友做過一種特殊的打招呼的方式,現在就讓我們用這種時尚方式跟所有老師打一聲招呼吧!(老師好,×××,老師老師下午好)

2、每人找個碰不到別人的地方,我們一起運動起來!

頭部運動、擴胸運動(胳膊打開)、體轉運動(腰部扭一扭、胳膊向上舉)、腹背運動、腹背壓腿、我們做一個高擡腿(試試你的腿能夠到手嗎?加快速度、用力點)好,到老師這邊來,我們調整一下呼吸(吸氣、呼出來、再來一次、吸、呼)

3、(出示地墊) 這是什麼?(地墊)地墊可以怎麼玩? 每人拿一塊,我們試一下怎麼玩?(幼兒探索)→跳(跳的高一點)、拋(拋的高一點)現在,2個人合起來玩一玩,看看我們能玩出什麼花樣?(幼兒探索)→刻意讓孩子搭成/\形,試試能跳過去嗎?

4、集合小結:好,孩子們集合。剛纔小朋友玩出了許多花樣。一個人玩的時候有的是夾在腿上跳着玩,有的是把地墊放在地上跳着玩,有的是頂頭上玩。兩個人玩的時候花樣就更多了,我發現:

→我發現有的小朋友…→我還發現有的小朋友是把地墊搭成/\形,誰是這樣玩的?

剛纔這個動作就是"助跑跨跳",我們做助跑跨跳的時候,助跑一定快,一下子高高跨起。

5、跨小山:看,我們前面草地上有兩座小山,我們變成小山前面的兩支隊伍,然後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跨過去,然後沿着兩邊草地迅速爬着返回來。準備好了嗎?開始跨越!

6、跨高山:

→你們知道劉翔叔叔嗎?你們剛纔變成一個個小劉翔,真棒!看!現在我們前面又變成兩座大山,一座稍高,一座稍矮,你可以自己選擇。不過在跨越的時候,你的腿可要高高擡起,來試一試你的腿能擡到多高?(和孩子做高擡腿)→現在你的腿變的非常有勁了,那就來試你的腿能不能跨過去!

7、勇過鱷魚湖。(放音樂)孩子們,看着我!剛纔你們太棒了,這麼高的山都能跨過去!回頭看,現在前面又一條鱷魚湖,有一條兇猛的鱷魚正在睡覺,我們怎麼過去?(讓孩子自己說)有沒有信心?

→孩子們排成一隊,跳過。

→看,現在鱷魚翻身了,身體高了一點,我們怎麼辦?

那就勇敢的跨過去吧!

→兩次都闖過鱷魚湖了,真棒!我們來擊一下掌。

有一天,下了一場大雨,鱷魚湖衝來了許多石頭,因爲下雨,鱷魚找不到東西吃了,餓的肚子咕咕叫。看!他在那邊不停的來回溜達着,我們怎麼跨過去?

那現在,孩子們就勇敢的跨過去然後在對岸等着老師!

→現在,終於輪到老師了!(和鱷魚周旋)然後過去,和孩子撞屁股,表示勝利!

8、放鬆運動:

三次勇闖鱷魚湖,你們太棒了!我們現在坐在墊子上休息一會吧!然後用按摩球來回給孩子按摩!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2

設計思考:

提高跳躍的動作水平和能力是發展大班幼兒基本動作的一個重要要求內容。跳山羊一直以來都是幼兒比較喜歡的一項體育運動,通過有目的地進行跳山羊的教學與練習,不僅可以增強幼兒上肢、下肢肌肉的力量,提高全身動作的協調性,而且還可以培養幼兒果斷、勇敢的意志品質。

目的要求:

1、掌握支撐分腿騰躍山羊的技能,增強上下肢的力量。

2、培養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不服輸的意志。

教學重點:

助跑雙手支撐跨跳過一定高度的障礙物。

活動準備:

幼兒每人一張高塑料方凳,長條桌6張,音樂和錄音機。

活動過程:

1、幼兒每人那一張圓凳,成四列早操隊形將圓凳放在點位上。

(1)教師帶領幼兒一對接一對地繞場中的凳子跑(繞場地邊緣方形跑,場內繞着凳子蛇形跑、斜線跑等)。

(2)幼兒分散在場內,聽信號自由小跑,教師提醒幼兒互相避讓。

教學反思:活動前的熱身,幼兒能很好地聽信號進行相應的動作,個別幼兒會碰到一起,老師提醒後效果會好點。

2、幼兒站在點位上隨着音樂節奏跟教師做凳子操:頭頸、肩胛、胸部、手臂、手腕(繞)、腰腹、下肢((雙腳跳、大字跳)、腳(繞)運動等。

教學反思:做操環節中,剛開始幼兒的注意力不是很集中,二次做時,幼兒明顯比第一次要專注,動作也舒展漂亮。爲下面的活動起到良好的鋪墊。

3、教師:今天我們要用凳子來鍛鍊,大家探索一下,凳子有哪些鍛鍊身體的方法。

幼兒探索練習,教師巡迴指導。

教學反思:

探索練習中,幼兒的點子很多,能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創意;個別幼兒能把同伴的點子變成自己的,人家一說完他就開始自己練習了;還有的幼兒採用了剛纔熱身操的動作 ,想之又想,這點很好!

4、跳山羊動作分解教學。

(1)教師示範講解用騎馬(雙手支撐前移)的動作通過獨木樁。動作要領:手臂要伸直,雙腿打開繃直,提臀前移。

(2)場地上擺放兩座獨木橋(各三張桌拼接而成),幼兒分成兩大組看,一個跟着一個地模仿練習,教師在旁進行指導。

教學反思:練習動作要領時,大多數幼兒能掌握,個別幼兒的協調能力不是很到位,需要老師與同伴的指點;多練習幾遍,幼兒就熟能生巧。沒有什麼是做不成的,除非太懶。

5、通過原始森林樹樁區。(練習跳山羊)

(1)幼兒自由探索過樹樁的方法,教師巡迴指導。

(2)請想到用跳山羊方式跳過樹樁的幼兒示範,其他幼兒跟做。

動作要領:

有節奏地助跑,雙腳起跳,雙手主動前伸撐在凳子的前半部分,雙腿要充分打開,迅速頂肩推手(推手和分腿同步進行),兩腿併攏前腳掌先着地屈膝緩衝。

(2)幼兒自由練習,教師給與指導幫助。

教學反思:跳山羊方式練習,幼兒練習時出現不同的狀況,有的沒有雙腳起跳,有的沒有助跑,還有的沒有屈膝,經老師反覆提醒後幼兒的標準動作有了很好的展示。

6、挑戰過樹樁。

(1)連續跳過三個樹樁。

(2)連續跳過三個樹樁,高度增加爲兩個樹樁的高度。

(3)連續跳過三個樹樁,自由選擇跳三個樹樁的高度和跳四個樹樁的高度

(4)跳五個樹樁的高度,讓想挑戰的幼兒挑戰,其他幼兒給他們加油。

(5)繼續增加高度讓想挑戰的幼兒挑戰。

教學反思:比賽過程中,幼兒的的競賽意識很強,連續挑戰不同高度的樹樁;個別幼兒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不同的高度;每個幼兒都能很好地參與到活動中,積極地挑戰自己的最高水平。

7、幼兒成功穿越原始森林。

教師:你們太棒了,今天獎勵你們吃“雪糕”。我們一起來玩“雪糕融化”的遊戲吧,放鬆手臂、大腿、肩、背及全身。

教學反思:

放鬆運動中,幼兒也能靜下心來,放鬆手臂、大腿、肩、背及全身。整體活動下來,幼兒是開心的,快樂的;有靜,有動,非常好!

8、教師講評活動,師生收拾場地器材後回教室。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1)近期我們進行的主題是《我自己》,這個活動是其中小主題中的一個內容。

2)其次,進入大班,我們班的孩子出現了換牙的情況,不過換牙的幼兒不多,只有幾位,他們對換牙並不瞭解,有的孩子還產生了恐懼的心理,不願去拔牙;有的對自己的牙齒掉下來還有些害怕。這一內容貼近幼兒生活,符合當前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易於接受。

3)我們班有部分孩子的乳牙由於保護不周,長得不好,有的蛀牙很多,因此,在換牙初期,對如何保護新牙就顯得很重要。

針對這三個原因,我選擇了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知道換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不用害怕。

2、能圍繞換牙話題進行討論,並大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見解。

3、瞭解換牙時應注意的衛生,並學會保護新長出的牙齒。

4、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5、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難過或疼痛時不哭。

[活動準備]

1、活動前瞭解本班幼兒換牙的情況,部分幼兒已開始換牙。

2、乳牙圖片、恆牙模型;漢字:換牙、乳牙、恆牙;記號筆、手工紙每人一份。

3、事先與衛生老師聯繫好。

[活動流程]

故事導入、回憶經驗→經驗交流→動手繪畫,表達表現→經驗提升

[活動過程]

一、回憶經驗:通過講故事,引起興趣。

貝貝的牙齒怎麼了?好好的牙齒怎麼會掉下來呢?誰來說說換牙是怎麼回事?

小結:我們生下來以後慢慢長出來的一口牙齒叫乳牙,乳牙比較小,也不夠堅硬,當我們慢慢長大後,到了五六歲的時候,乳牙就會脫落,開始長出新牙,這新長出的牙叫恆牙。恆牙比較大而且很堅硬,比乳牙還要多,對人的身體很重要。恆牙掉了就不會再長出新牙。乳牙脫掉長出恆牙,就叫換牙。

二、經驗交流:結合自身經驗,掌握換牙的衛生知識。

1.請班上個別牙齒鬆動的或脫落長出新牙的小朋友,分別讓大家看看。

你們想不想知道換牙的時候是什麼感覺?誰想問問他們?

2.提問:

1)如果你的牙齒活動了,能不能用手搖搖讓它快一點掉下來?爲什麼?

2)有的小朋友喜歡用舌頭去舔剛長出來的牙齒,這樣做對嗎?爲什麼?

3)有些小朋友,乳牙還沒掉,新牙就在旁邊長出來了,這時該怎麼辦?

有些小朋友的牙齒掉了很長很長時間了,還沒有長出新牙,怎麼辦呢?

4)你們還有什麼換牙的問題要問嗎?

小結:原來我們在換牙時用不着害怕,對活動的牙齒不要用手去搖,也不要用舌頭舔剛長出的新牙,對換牙時出現的問題,可以請爸爸、媽媽幫忙,也可以到醫院請醫生幫忙。

三、繪畫:如何保護新牙。

1.當我們換牙齒的時候,應該怎樣保護新牙齒呢?

2.交流幼兒的護齒方法。

四、經驗提升:

1、說說除了這些方法,還有其它保護牙齒的方法嗎?

2、請衛生老師小結。

平時換牙時,如果你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問問大家,也可以問問衛生老師。

附:小故事《貝貝換牙》

有個小朋友叫貝貝,是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一天中午,幼兒園吃糖醋排骨,可好吃了,小朋友吃得真高興。這時,貝貝突然兩隻手捂着嘴“哎喲、哎喲”的叫,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貝貝有顆牙活動了,快要掉了,剛纔吃排骨的時候不小心碰到那顆牙,可疼了。

[活動反思]

《換牙》是本期健康活動主題之一,藉助幼兒換牙期,對幼兒進行換牙護牙的教育,幫助幼兒學習刷牙的正確方法,並逐步形成良好的習慣。本次活動中,孩子通過觀察、繪畫、小組討論等多種學習方式,讓幼兒體驗和分享了換牙給自己帶來的特殊感受,並與大家分享了由此帶來的成長的喜悅和煩惱,初步瞭解了換牙的常識。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4

一、活動背景

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爲孩子的飲食也越來越富有營養,但依然有許多家長抱怨孩子不能好好吃飯,孩子的健康不能得到保證,原因是許多幼兒有一些不良的飲食衛生習慣,如:不吃早飯、大量喝飲料、吃冷飲、不定時大便等。爲了使孩子們明白食物在體內消化吸收的過程,養成良好的飲食和衛生習慣,學習保護自己的健康,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二、活動目標

1、瞭解人體消化食物的過程。

2、養成講衛生的習慣。

3、初步瞭解人體奧妙,對人體感興趣。

三、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食品、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四、活動過程

(一)引起探索興趣:

師:我們每天都要吃東西,那麼吃下去的食物到哪裏去了呢?

食物在人體中是怎樣旅行的,經過了哪些地方?

(第一次完整地看課件整體演示)

提問:食物的旅行,先經過哪裏,再經過哪裏,最後經過哪裏?

(第二次完整地看課件整體演示)

(二)通過課件局部演示,進一步知道食物旅行的過程,並初步瞭解口腔、食管、胃、小腸、大腸的作用,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1、食物旅行的第一站是什麼地方?

食物在我們的口腔裏有什麼變化?怎麼會的呀?

(引導幼兒在吃食品的過程中,相互觀察感受)

2、牙齒的作用真大,我們應該怎樣來保護牙齒?

3、經過口腔後,食物到哪裏去旅行了,它是通過什麼到胃裏的?

(引導幼兒在喝水的過程中,感覺食管的作用以及在人體的位置)

4、食物在胃裏,會發生什麼變化?怎麼會的呀?(豐富詞:蠕動)

:胃就象一個口袋,胃的蠕動是爲了把口袋裏食物磨得更細, 更爛,便於人體消化。

5、小朋友想一想,如果這個口袋裏裝的食物太多了,會有什麼後果呢?你以前有沒有遇到過胃不舒服呀,怎麼會的?生活中我們要注意些什麼?怎樣來保護胃?

:不要吃太燙的食物,吃飯要定時定量,飯前飯後都不能做劇烈的運動,食品的種類也要豐富,還不能吃太多的冷飲和零食等等。

6、剛纔食物的旅行經過了口腔、食管、胃、它又要旅行了,下一站是哪裏呢?(引導幼兒瞭解小腸的作用)

:小腸就像一個加工廠,把食物的營養都吸收了。

7、最後食物要到哪裏去旅行呢?(引導幼兒瞭解大腸的作用)

:食物廢渣進入大腸,最後排出人體

(三)應用練習:判斷食物是在哪裏旅行進一步瞭解口腔、胃、小腸的作用

通過幼兒操作排列圖片,複習鞏固食物旅行的過程

(四)拓展:激發幼兒愛科學,長大探索科學的慾望

在我們人體,除了食物的'旅行,還有許多祕密,只要我們認真學本領,長大一定能探索到更多的人體祕密。

五、活動結束

1、

2、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此次大班的同課異構以民間故事《一幅壯錦》爲主題,故事中無論是媽媽用三年時間織一幅壯錦,還是三兒子找壯錦的過程,都體現堅持不懈的精神。爲培養大班幼兒遇到困難能勇於挑戰,學會鼓勵自己,並形成“堅持到底”的做事風格,我設計了此次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體驗堅持的不容易,學用“自我激勵法”讓自己勇於接受挑戰,克服困難。

2.感知堅持的重要性,學習做事要堅持到底。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5.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PPT、棉線、鈕釦、硬幣、骰子、笑臉貼紙若干;熟悉《一幅壯景》

活動過程:

一、芭蕾基本動作,引出“堅持”

1.導入活動

師(幻燈片):小朋友們,我帶來一張圖片,看看,她在幹什麼?

幼:在跳舞……

師:什麼舞?

幼:芭蕾舞……

師:對,她在跳芭蕾舞,在練習芭蕾舞的基本站位和手位。

芭蕾舞是一種很優美的外國舞蹈,它是用腳尖跳舞的。

2.引導幼兒練基本動作,體驗交流站立的感覺

師:你們想學嗎?我們一起來練練。

師:手放下來,放鬆一下。有趣嗎?

有要求了,現在請小朋友學這個動作,不能動,做20秒。可以嗎?

準備,計時開始!

師:請坐。感覺怎麼樣?

幼:幼兒回答

師:哪裏難受?

幼:腳痠……腰痠……

師:腿特別酸特別難受的時候,還想再練嗎?

幼:不想練了……

3.交流生活中的困難事,討論是放棄還是堅持

師:生活學習中,還遇到過哪些讓你覺得很難很累,不想再做下去的事情?

幼:我覺得做早操很累,汗也出來了……我不想學琴,太累了……

師: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這個時候怎麼辦呢?是算了,不繼續了嗎?

幼:不能……要堅持……

師:爲什麼?這麼難這麼累,幹嘛還要繼續?

幼:沒有做好的話就沒有獎勵了……媽媽會批評的……

新的本領就學不到了……堅持的話能拿第一,會更優秀……

師:那麼“繼續下去”真的可以讓我們變得更加能幹,更加優秀嗎?

(播放女演員跳芭蕾舞的視頻,引起幼兒興趣)

師:阿姨的本領怎麼樣?我看你們都發出了“哇”的聲音。是不是很厲害?

她是一名很優秀的舞蹈演員,這是她參加比賽獲得冠軍的錄像。

(引起幼兒崇拜)

師:你知道她是怎麼成爲冠軍的嗎?

幼:每天練習……很用功……很努力……

師(小結):練習很重要,阿姨每天都在練習,不怕苦不怕累。

剛纔我們站1分鐘就覺得累,可阿姨有時一站就是幾個小時。

而且一動不動,有時生病受傷了也在繼續練習,所以成了冠軍。

原來堅持到底,真的能讓我們學到更多的本領,變得更能幹。

師:那以後你們遇到困難會堅持下去嗎?

幼:會……

師:我對你們有信心!再來練習站位,不是20秒,這次時間增加到40秒。

相信所有的小朋友都能堅持下去!可以嗎?計時開始!

(師幼一起喊倒計時:……10、9、8……)

二、觀看蜣螂視頻,感受“堅持”

1.觀看蜣螂推糞球視頻,引出“堅持”的話題

師:剛纔很多小朋友都堅持住了,你們真棒!

但如果困難實在太大太大,真的難以堅持下去了,怎麼辦?

可以對自己怎麼說呢?

我帶來一位朋友(點擊視頻,不播放)來看看,認識嗎?是誰?

幼:甲殼蟲……

師:它的名字叫“屎殼郎”,也叫蜣螂,專門負責清理地球上的糞便。

也是一種很勇敢很堅強的昆蟲,身體很小,

但是能把比自己大很多的糞球運回家。我們來看看,它是怎麼努力的!

(簡單介紹屎殼郎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播放視頻,師配旁白加以演說)

大家好,我是小屎殼郎,我找到這麼大一塊糞球,很能幹吧!

誒,好像要過山坡了。好重啊!我要使勁地往上推。哎呦,咕嚕嚕……

哎呀,你們怎麼還笑啊,我都快累死了,這實在太難了!

不能放棄,一定要推回家。加油!我堅持,我可以!我一定要堅持到底!

誒,怎麼不動了?我到前面去看看,原來是被樹枝卡住了。

這可怎麼辦呀?!我可以放棄嗎?

幼:不要……

師:好!我聽你們的!加油!我堅持,我可以!我一定要堅持到底!

用頭來頂頂!到前面轉一轉,也許就能出來了。我轉,我轉,我轉轉轉!

加油啊,我行的,我堅持,我可以!我一定要堅持到底!

哦,我終於成功了!(引導幼兒爲小屎殼郎鼓掌)

師:有了你們的加油和鼓勵,小屎殼郎終於把糞球推回了家。

2.討論蜣螂努力不放棄,知道“堅持”能成功

師:剛纔小屎殼郎遇到了哪些困難?

幼:爬不上去了……

師:爬上去滾下來,爬上去又滾下來,過程順利嗎?有沒有堅持下去?

幼:不順利……堅持了……

師:還遇到了什麼困難?怎麼解決的?

幼:被樹枝卡住了……它用力地轉呀轉,終於轉出來了……

師:它在推糞球的時候,對自己說了哪些好聽的話?

幼:我堅持,我可以……我一定要堅持到底……

師(小結):小屎殼郎遇到困難的時候,它一直都在鼓勵自己——

我堅持,我可以!(引導幼兒學說)最後終於成功了!

下次遇到困難,也要像屎殼郎一樣不斷給自己加油,堅持到底爭

取勝利!剛看了不怕困難堅持運糞球的小屎殼郎,原來堅持到底

真能成功!

三、挑戰三項遊戲,體驗“堅持”

1.交待遊戲要求

師:你們願意向小屎殼郎學習嗎?

爲了證明你們是不是真的能夠堅持到底,我們來做個挑戰遊戲吧。

我給大家準備了三樣東西:硬幣、骰子、鈕釦

(引導幼兒邊看幻燈片,瞭解三個挑戰項目的操作要求)

挑戰1:硬幣站站好

將3枚硬幣站起來,成功了可以拿一個笑臉

挑戰2:骰子疊疊高

將8顆骰子直直地疊起,成功了可以拿一個笑臉

挑戰3:珠子穿穿牢

將10顆鈕釦一顆顆穿起來,成功了可以拿一個笑臉

2.幼兒分組操作

師:1樣完成了可以去挑戰其他項目,覺得困難的話,不要放棄,動動腦筋。加油!看誰能拿3個笑臉。

四、獎勵堅持勳章,學會“堅持”

1.交流

師:哪幾個小朋友一樣都沒成功?剛纔你挑戰了什麼?遇到什麼困難?你放棄了嗎?不管有沒有成功,我看到你們都在堅持,比如(點評某個小朋友)

師:沒有成功的小朋友不要灰心,我們回到下次繼續練習一定會成功。希望在以後的生活、學習中遇到困難也能堅持到底,不放棄!

活動反思:

1.活動開始時,教師通過“學芭蕾舞基本站位和手位”,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拋磚引玉爲後面的“體驗堅持到底”做好鋪墊;

2.活動最後環節安排了挑戰項目,幼兒通過自身挑戰三種有難度的項目,進一步體驗做事要堅持到底。教師以獎勵笑臉來鼓勵幼兒,幫助樹立他們堅持的信心,使幼兒堅信只有堅持才能成功的道理;

3.整個活動,教師不斷鼓勵幼兒,不斷和孩子討論“堅持”的結果和意義,同時,教師要調動好自身情緒,帶動幼兒更加生動活潑地參與活動。

4.教師在導入活動時應該影射民間故事《一幅壯景》,以此基礎上正式進入課程。

5.教師可將課堂中觀察到幼兒的特別之處應有照片形式捕捉,延伸到課後同其他同學一起進行點評。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練習雙腳站立由高35-40釐米處往下跳,增強幼兒的跳躍能力。

2、培養幼兒遵守紀律的品質和自我保護意識。

3、瞭解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小椅子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幼兒隨音樂做操。

動作:上肢運動-下蹲運動-體轉運動-腹背運動-跳躍運動-整理運動。

2、基本部分。

(1)教師示範雙腳從小椅子上跳下來,並講解動作要領:準備好跳的姿勢輕輕跳下,前腳掌輕輕落地,保持身體平衡。

(2)教師:“今天小朋友來做傘兵,老師做指揮員,大家一起來學跳傘的本領。”幼兒一起年兒歌:“我們都是小傘兵,個個勇敢練本領。“幼兒邊念兒歌邊反覆練習從椅子上跳下。重點指導幼兒落地時要前腳掌着地,膝部微曲,兩臂前平舉保持平衡。

(3)介紹情節和遊戲動作。教師:小傘兵本領練好了,可以上飛機跳傘。指揮員說“起飛”,小傘兵就兩臂伸開平舉,模仿飛機在天空自由飛翔,指揮員命令“飛過高山,飛過大海,準備跳傘”。小傘兵就快飛到椅子邊並站到小椅子上做好跳傘的準備動作,聽到跳傘口令,小傘兵雙腳併攏跳下,最後指揮員說“集合”,小傘兵在椅子後面站好。

3、結束部分。

小傘兵從天空中慢慢落下,並隨音樂跳起優美的舞蹈。

教學反思:

次活動鍛鍊了幼兒的跳躍能力,而且從活動中讓幼兒瞭解了,玩遊戲要遵守一定的遊戲規則和自我保護的意識。

小百科:傘兵以傘降、機降(包括滑翔機)方式投入地面作戰的兵種或部隊。習稱傘兵。一般隸屬於陸軍。基本任務是:對敵方政治、軍事、經濟等戰略要地實施突然襲擊;奪取並扼守敵方戰役、戰術縱深內的重要目標或地域;在敵後進行特種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