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錦集8篇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錦集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9W 次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找朋友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錦集8篇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 篇1

活動背景:

幼兒的好奇心是創造力的“種子”,是創造發明的起點,要培養幼兒的創造精神,就需要激發幼兒的好奇心。想象是創造力的“翅膀”,幼兒期是培養想象力的最佳時期,教師要無時無刻注意保護和激發幼兒的想象。豐子愷先生在《緣緣堂隨筆》中用妙趣橫生的筆觸頌揚了童真、童趣,鼓勵幼兒在玩耍式的塗鴉中充分發揮想象力,以種下藝術的種子。

活動實錄:

活動目標:

1、幼兒學習用水粉顏料畫點,用連點的方法畫不規則圖形,並均勻地塗上不同顏色,注意顏色的搭配。

2、激發幼兒的好奇心,鼓勵幼兒大膽塗鴉,培養他們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1、圓點娃娃圖,調色盆30,白色顏料及其他彩色顏料,畫筆30支,水桶,擦手布。

2、幼兒分組活動(15人)。

3、錄音機,圓舞曲磁帶。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圓點娃娃圖,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師:“今天圓點娃娃們要來和我們做遊戲呢,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圓點老師”老師扮演圓點老師和小朋友打招呼。

二、圓點娃娃在散步――畫點

以圓點老師的口吻:“我的圓點娃娃們和我長得一模一樣,都是圓圓的、白

白的,它們現在隱身在塗鴉牆上了。有很多圓點娃娃,它們正在散步呢。我們來噹噹魔術師把它們變出來。注意,我的圓點娃娃身體比我小得多。

幼兒人手一支畫筆,蘸白色顏料在塗鴉牆上畫點。

三、圓點娃娃跳舞――自由連線

(放一段優美的圓舞曲)

圓點老師:“圓點娃娃聽見這麼好聽的音樂,多想跳舞啊,請小魔術師們幫助它們拉拉手,可以橫着拉,可以豎着拉,也可以斜着拉,或者用其他方法把它們的小手一個個牽起來。”

鼓勵幼兒合作連線,線條不要太長。

四、變“地毯”――塗色

圓點老師:“圓點娃娃在小魔術師們的幫助下拉好了手,可是它們不喜歡黑色的地毯,要是小魔術師們能變出彩色的地毯,它們就跳得更開心了。”

(指導幼兒大膽塗色,一個格子塗一種顏色,顏色少蘸一點,儘量不要流下來。)

五、欣賞、想象

圓點老師:“看,圓點娃娃跳着優美的舞蹈變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這是它們在考驗我們小魔術師們。我們來猜猜看,這幅圖畫象什麼?”

老師帶幼兒到稍微遠一點的地方去欣賞、想象,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給予肯定和讚賞,激發他們對創造的興趣。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觀察、操作過程中發現與瞭解吸鐵石,知道它能將鐵製品吸住。

2、願意進行探究活動,提高幼兒動手操作能力。

3、能用較清楚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觀察和發現。

4、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餅乾鐵盒、回形針、小積木、硬幣、旺仔牛奶罐、布頭、石頭等小玩意每組一籃;人手一塊磁鐵。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教師出示餅乾盒,問幼兒“這是什麼?”故作神祕跟幼兒說“今天老師給大家來變一個魔術,老師不用手指抓餅乾盒,只要把手放在盒面上,盒子也會跟着老師的手慢慢地起來!”

1、請個別幼兒試試老師做的魔術

2、引導幼兒發現老師手中的吸鐵石

二、認識吸鐵石

1、請幼兒看PPT,各種吸鐵石圖片,讓幼兒知道它們都是吸鐵石。

2、請幼兒幫吸鐵石找朋友,老師出示回形針、小積木、硬幣、旺仔牛奶罐、布頭、石頭等小玩意讓大家認識,請大家說說它們誰願意和吸鐵石做好朋友。

三、幼兒操作

1、幼兒操作,教師巡迴觀察指導。教師引導幼兒用吸鐵石與每個小玩意親一親,看看會不會粘在一起。

2、提問總結:

你們找到的吸鐵石的好朋友都有誰?

它們都是用什麼做的?你們怎麼知道它是吸鐵石的好朋友?

總結:原來吸鐵石的朋友都是用鐵做的。

那我們把吸鐵石的好朋友放在盒子裏,我們送給吸鐵石。

3、請幼兒拿吸鐵石到教室裏找一找,教師裏哪些物品可以被吸鐵石吸住?

總結:你們在教室裏找到的磁鐵的好朋友都是誰?它們是用什麼做的?

活動延伸:

我們家裏也有很多吸鐵石的好朋友,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明天來幼兒園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反思】

1.日常生活中應注意材料的投放。

孩子在日常生活及遊戲過程中,很喜歡動手操作周圍的物品,教師要根據這一特點,並結合主題,對孩子的活動區域進行操作材料的投放。

2.科技教育應從小班開始。

通 常的教學活動中,我們根據孩子的理解力和認知程度,會更多地對大班的孩子進行科技常識方面的教育,而忽略了更應當引起我們重視的小班孩子。從小班孩子的年 齡特點來看,雖然他們的無意記憶佔優勢、邏輯思維能力缺乏,但他們的求知慾、想像力和創造力卻非常強。所以,小班孩子提出的問題以及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科 學現象,教師都應給予正確的回答和引導。但是,給小班孩子講解應注意措辭,教師要將規範、抽象的概念通俗化,並以小班幼兒能理解的詞語來解答分析。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能初步分辨出so ,mi這兩個音。

2、體驗與同伴一起遊戲的樂趣。

材料準備:

音塊、紅黃圓點若干、紅黃籃子四隻

重點與難點:能初步分辨出so,mi兩個音。

設計思路:

由於前段時間幼兒已經對這兩個音塊有了初步的認識,而且興趣非常高,因此我設計了此活動,繼續訓練幼兒的聽音能力,在遊戲的過程中能初步分辨出so、mi這兩個音。在本次活動中,還蘊涵了科常方面的知識(如:鞏固對紅黃兩種顏色的認識等)以及數方面的知識(如數的配對、歸類等),符合二期課改的整合性精神。

活動流程:複習歌曲——聽音遊戲——結束部分

一、 複習歌曲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許多客人老師,我們去果園採點水果給客人老師吃吧!

1、 集體表演唱《大蘋果》

師提醒幼兒唱的時候要注意嘴圓,聲音輕。

2、 創編歌曲

師:還有什麼水果是長在樹上的?(幼兒自由回答)

把這些水果唱到歌曲裏去。

二、 聽音遊戲

師:你們好聽的.聲音引來了兩個好朋友,你們看是誰來了?(so,mi)

1、 相互問好

師:小朋友,你們好!(師邊敲音塊邊以so的語氣唱)

幼:so so so 你

好!(要求幼兒唱準音)

師:小朋友,你們好!(同上)

幼:mi mi mi 你 好!

2、 唱節奏

師:這兩個好朋友最喜歡唱歌了,你們聽它們唱了什麼?

師敲音塊,幼兒跟唱。

55 5 33 3 33 5 33 5 5 3 55 3

3、 聽音遊戲 師:小朋友們本領真大,不過音塊寶寶還想考考你們,so寶寶和 mi寶寶穿了什麼顏色的衣服?和什麼水果寶寶的顏色是一樣?(幼兒自由回答)

朋友們這麼聰明,音塊寶寶想和你們做個遊戲,想不想玩?

(1) 師講解玩法

音塊寶寶帶來了許多so寶寶和mi寶寶(師邊說邊撒紅黃點子),當聽到

最後哪個音塊寶寶在唱歌,就去把和它顏色一樣的寶寶撿起來。

(2) 幼兒遊戲,師敲音塊

個別能力強的幼兒示範遊戲——集體遊戲

提醒幼兒要注意聽

(3)找好朋友

師:有許多小朋友發現這些寶寶身上還有字,是什麼?(1和2)

音塊寶寶說要找身上有相同數字的寶寶做好朋友。

師指導幼兒遊戲,幫助個別幼兒找朋友。

三、 結束部分

師:so寶寶和mi寶寶要回家了,我們把它們送回家吧!不過要看清楚它們衣服的顏色和身上的數字。 幼兒按照顏色、數字送寶寶回家。師觀察、幫助個別幼兒。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 篇4

 活動目標:練習鑽爬平衡的能力

二、鞏固幼兒對紅綠黃顏色的認識

三、培養幼兒的一一種責任感

  活動準備:

平衡木、大積木、兩張小椅子、橡皮筋、海綿墊子、布娃娃若干、紅黃綠三種顏色的花若干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

(出示布娃娃)今天我們班上來了許多小客人看是誰呀?---看到他們你們高興嗎高興就跟老師來跳個舞吧(聽音樂做拍手、點頭、伸手、彎腰的動作)

2、幫娃娃找朋友

1.交代遊戲規則:現在我們來玩個遊戲你們看這些小娃娃的頭上分別貼着紅黃綠的顏色他們想去找和他頭上一樣顏色的花可找這些花必須走過小橋、鑽過山洞才能幫他找到朋友注意過小橋的時候要慢慢的走不能掉到河裏去,還有不能不能把娃娃弄丟了。現在我先請一位小朋友去幫娃娃找朋友其他人看好了

2.孩子們去幫娃娃找朋友

3.請孩子說出自己幫娃娃找到了什們顏色的花看看是否和娃娃頭上的一樣

交換娃娃幫娃娃找朋友

3、總結、【找朋友】遊戲結束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 篇5

遊戲目的:

1、幫助幼兒熟悉音樂旋律,引導幼兒根據歌詞做相應動作。

2、啓發幼兒在前奏聲中,創編各種親熱動作。

3、鼓勵幼兒結伴舞蹈,體驗與同伴相親相愛的情感。

遊戲準備:

組織幼兒玩聽信號找朋友的遊戲。

遊戲過程:

1、教師幫助幼兒熟悉曲調,學會唱歌。

2、啓發幼兒邊唱邊按歌詞做敬禮,握手,擁抱的動作。

3、學習邀請舞<<找朋友>>

(1)兩位教師扮演同桌幼兒,其中一名當邀請者另一名被邀請者。強調在第四小節末找到朋友,面對面站好。

(2)請幼兒與教師共同表演。

(3)組織幼兒集體練習,提醒幼兒在第四小節結束時,兩人應面對面站好,並檢查,是否全班幼兒都在第四節結束時,找到朋友。

(4)聽前奏曲,創編兩人一起的親熱動作。提問:你和好朋友在一起可做那些親熱動作。

(5)集體聽前奏曲,做親熱動作,教師及時發現肯定有創新的動作。

(6)在音樂伴奏下,完整的跳邀請舞。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在其他活動中主動找朋友一起玩。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願意學講故事中的對話。

  活動準備

圖片、故事磁帶。

  活動過程

1.傾聽理解故事12段。

出示一條小金魚的形象,問:它是誰呀?它在看什麼、想什麼?引出故事。

一一出示圖片邊指邊講故事12段,教師可提以下問題:小金魚先找的朋友是誰?小雞能和小金魚做朋友嗎?它們是怎麼說的?小鳥能和小金魚做朋友嗎?它們是怎麼說的?

學說小金魚、小雞、小鳥之間的對話。

2.觀察圖片,最後,小金魚找到了誰做朋友,它們是怎麼說的。爲什麼它們能成朋友?

3.教師再一次結合圖片完整地講一遍故事。

  附:小金魚找朋友

池塘裏有一條小金魚在游來游去,想找好朋友。遊啊遊,看到岸上有一隻小雞,他對小雞說:“小雞小雞,我們一起玩,好嗎?”小雞說:“對不起,我不會游泳,你找別人吧!”

小金魚又遊啊遊,看到一隻小鳥在天上飛,他對小鳥說:“小鳥小鳥,我們一起玩,好嗎?”小鳥說:“對不起,我不會游泳,你找別人吧!”小金魚嘟着嘴又遊開了。

他遊啊遊,看到前面有許多大腦袋、細尾巴、全身烏黑的小東西在遊,他趕快游過去說:“你們好,我是小金魚。”那些烏黑的小東西說:“你好,我們是蝌蚪。”小金魚說:“我們一起玩好嗎?”“好的。”小金魚終於找到了朋友。他們一起在水中玩得非常開心。

小朋友,你們說,小金魚的朋友是誰呀?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用自然的聲音熟練地演唱歌曲。

2、能根據歌詞大膽地進行表演。

3、體驗與同伴遊戲地快樂。

  活動準備

1.音樂歌曲-找朋友MP3下載

兒歌:找朋友MP3

找呀找呀 找呀找

找到一個朋友

敬個禮呀 鞠個躬

笑嘻嘻呀 握握手

大家一起 大家一做朋友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熟悉音樂,引起學習興趣。

2、打招呼,相互認識。

教師:小朋友們,我們都是好朋友是嗎?現在,給身邊的小夥伴互相打個招呼吧!

二、展開

1、出示動物玩偶,引入找朋友活動。

教師:小朋友們看,這是誰?你們喜歡它嗎?

你想不想跟它做朋友啊?那怎樣做呢?能不能用一個動作來表示一下?

2、啓發幼兒自編動作

(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對玩偶表示喜愛。)

3、播放-找朋友

幼兒初步嘗試自編動作表演。

4、教師引導示範,進一步帶領幼兒進行音樂遊戲的表演

(1)請幼兒做示範

(2)請幼兒相互交流:你用的是什麼動作?

(3)教師表演示範,規範音樂遊戲的動作

(4)根據提示,幼兒自由表演,教師跟進指導。

(分組和集體進行表演。)

5、教師引導幼兒拉手轉一轉,一起成爲好朋友。

小結:我們是一家人,相親相愛,都是好朋友,不打不鬧。

三、結束

教師帶領幼兒去院子裏做遊戲。

幼兒園找朋友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撕報紙、傳球等遊戲,感知歡快樂曲中的延長音,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增強對音樂的敏感度。

2、感受傾聽音樂、合作遊戲帶來的快樂。

3、增強思維的靈活性。

4、遵守遊戲規則,掌握遊戲的玩法。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報紙、記錄紙、筆。

2、教師操作的大記錄紙。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初步感知延長音。

1、 在《十個小矮人》音樂聲中幼兒邊唱歌邊進教室。

2、 欣賞小矮人找朋友的樂曲,初次感受音樂。

3、 教師帶領幼兒第一次欣賞音樂。I教師:這首曲子有什麼特別之處?小矮人在什麼樣的音樂聲中找好朋友的?

4、 聽音樂用手指做小矮人在身體上跳舞,延長音時找朋友(呼喊好朋友)。

二、在撕報紙、傳紙球、做記錄遊戲活動中感知延長音的次數和延長音不同的時值。

1、聽音樂玩"撕報紙"遊戲,自主感知延長音出現的次數,並在"撕"的過程中感受延長音的延續。教師:發現小矮人找了幾次朋友?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記錄?如果只給你一張舊報紙,你有什麼辦法?來記錄?什麼時候撕報紙?一起聽音樂試試。

2、聽音樂玩"傳紙球"遊戲,合作完成遊戲過程中加深對延長音的理解。

教師:要讓紙球有秩序的傳,每位小朋友手中都要有一個紙球我們怎麼做?(同一個方向,同一時間傳)老師唱出樂曲,你們聽音樂在小矮人找到朋友後開始傳紙球

3、聽音樂找找在每次延長音中小矮人找到了幾個好朋友並用符號記錄下來。

4、再次玩"傳紙球"遊戲,聽音樂找到好朋友,結束活動。

三、討論"小矮人開火車"遊戲的玩法。

四、教師帶領幼兒第一遍遊戲,根據音樂延長音時的節奏來邀請朋友。

五、請一幼兒做火車頭,帶領大家遊戲。

六、感受每次延長音時值的不同。

教師:在剛纔傳紙球的時候,你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小矮人找到的朋友一樣多嗎?

七、教師清唱第一段延長音,幫助幼兒瞭解小矮人喊到了三個好朋友,並請一幼兒上前在黑板上用短線記錄。

八、教師清唱第二段延長音,幼兒自己找出小矮人喊道四個朋友,老師示範記錄方式。

九、幼兒傾聽音樂,自己記錄每次小矮人找到朋友的個數。

十、幫助幼兒檢驗,分析第三,第四次找到幾位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