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錦集五篇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錦集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2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錦集五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探索發現雞蛋的特徵及構成。

2、觀察比較生雞蛋和熟雞蛋的不同。

3、瞭解雞蛋的多種做法,知道雞蛋是有益於身體健康的食物。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5、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玻璃杯、生熟雞蛋若干、大小盤子若干、煎蛋鍋、電磁爐、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察雞蛋,感知雞蛋的外部特徵

1、師幼談話

(1)孩子們,看,這是什麼?今天咱們就和雞蛋寶寶做遊戲。

(2)它是什麼樣子的?

2、幼兒感知

師:現在我請大家來摸一摸生雞蛋,是什麼感覺的!

3、教師提問

師:誰來說一說你摸的生雞蛋是什麼感覺?

4、個幼回答

5、教師小結

師:這是一枚雞蛋,像雞蛋這樣的形狀我們稱爲卵形,生雞蛋摸起來硬硬的,滑滑的。

  二、引導操作,探索雞蛋的內部組成

1、師幼互動

師: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雞蛋裏面是什麼樣子的。

師:你看見了什麼?

師:在你們的桌子上也有一枚打開的生雞蛋,請你們看一看它是什麼樣子的,摸一摸有什麼感覺。

師:生雞蛋裏面是什麼樣子的?誰來說一說。

師:摸起來有什麼感覺?

2、教師小結

師:生雞蛋的最外面是蛋殼,裏面是蛋清和蛋黃,它的蛋清和蛋黃是軟軟的、稀稀的,摸起來黏黏的有點沾手。

  三、比較認知,發現雞蛋的生熟不同

1、出示熟雞蛋

師:快看,這是什麼?這是一枚熟雞蛋,看一看它和生雞蛋一樣嗎?

2、幼兒操作

師:在桌子上有一些這樣的雞蛋,請你們一人拿一個,摸一摸它和生雞蛋一樣嗎?請你試着把雞蛋剝開,大圓朝下使勁的磕一下,捏一捏,注意將剝下的雞蛋皮放到桌面的大盤子裏,然後將剝好的雞蛋放到小盤子裏,看誰做得又快又好。

3、引導觀察

師:現在請將剝好的雞蛋拿在手裏,看一看蛋清變成了什麼樣子?摸一摸有什麼感覺?

師:我們輕輕地把蛋清剝開,看一看裏面有什麼?它是什麼樣子的?

4、教師小結

師:生雞蛋和熟雞蛋的外形是一樣的,都是卵形,摸起來硬硬的,但是它們的裏面不一樣,生雞蛋的蛋清是透明的,蛋清和蛋黃都是稀稀的,熟雞蛋的蛋清是白顏色的,摸起來軟軟的,蛋黃變成了黃色的小球。生雞蛋是怎樣變成熟雞蛋的呢?

  四、烹飪加工,觀看雞蛋生變熟過程

1、創設情境

師:今天我們班請來了廚師阿姨,她要爲我們現場演示將生雞蛋變成熟雞蛋,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我們先和阿姨打聲招呼吧!

2、觀看交流

3、教師小結

師:剛剛廚師阿姨爲我們演示了生雞蛋變成熟雞蛋的過程,生雞蛋放到鍋裏能夠流動,經過一段時間的加熱,蛋清由透明的變成了白色的,蛋黃變成了淺黃色的,不再流動。

  五、交流分享,議議雞蛋的不同吃法

1、教師提問

師:你們都知道雞蛋可以做成什麼?

2、幼兒回答

3、教師小結

師:你們知道的可真多,雞蛋可以煮着吃;炒着吃;還可以做成雞蛋餅、雞蛋羹、雞蛋湯、炒雞蛋等等。

  六、梳理總結,知道雞蛋有益於健康

師:孩子們!雞蛋是很有營養的食物,它對我們的身體非常的有好處,我們每天要吃一個雞蛋,讓我們的身體長得壯壯的,現在讓我們一起品嚐一下雞蛋的味道吧!好啦!請隨着音樂和我一起會活動室休息一會吧!

小百科:雞蛋又名雞卵、雞子,是母雞所產的卵。其外有一層硬殼,內則有氣室、卵白及卵黃部分。富含膽固醇,營養豐富,一個雞蛋重約50克,含蛋白質6-7克,脂肪5-6克。雞蛋蛋白質的氨基酸比例很適合人體生理需要、易爲機體吸收,利用率高達98%以上,營養價值很高,是人類常食用的食物之一。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懂得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

2.通過傾聽故事和交流活動,瞭解運動器械的正確玩法,知道運動時要注意安全。

3.喜歡玩運動器械。

4.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激發幼兒主動複述故事的慾望,培養幼兒高自控性和高興奮性。

活動準備

玩具熊,橡皮膏若干。故事圖片.

活動過程

1.出示小熊玩具,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這是誰?小熊有許多好朋友,它最喜歡和好朋友一起做遊戲了。你知道小熊和小夥伴一起玩的時候發生什麼事了嗎?

2.教師邊操作小熊玩具邊講述故事。

教師邊講故事,邊在小熊玩具的相應部位貼上橡皮膏,讓幼兒感知故事的主要情節。

3.通過提問,知道故事中的小熊受傷的原因。

教師:小熊和小朋友一起玩什麼遊戲?發生了什麼事?

教師:小熊是怎麼樣受傷的?

教師:小熊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但是它不會保護自己,請你告訴小熊怎麼樣玩纔不會受傷?

4.結合幼兒經驗,交流自我保護的方法。

教師:你喜歡玩什麼遊戲?在玩遊戲時,你受傷了嗎?想一想,在玩遊戲時要注意什麼?怎麼樣玩才能不受傷?

5.幼兒進行遊戲活動。

讓幼兒自主進行遊戲,關注幼兒的活動,指導幼兒學會自我保護的方法,愉快的開展遊戲活動。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開展得十分輕鬆,愉快,幼兒參與的積極性也較高。我覺得這與課前準備充分也是分不開的,有了充足的教具如:電腦;圖片;幼兒用書;受傷的膏藥小熊,活動開展得生動有趣。但由於小班孩子年齡較小,接受能力有限,在學習的過程,有的孩子還不能掌握必要的自我保護技能,在今後的戶外活動或體育活動我將不斷加以練習鞏固,讓孩子能夠玩得開心。

小百科:橡皮膏是一種藥品包裝材料。採用純棉布爲底材, 以天然橡膠和純質氧化鋅爲原料。用料考究,外觀精緻,氣味清涼芬芳,廣泛適用於絆手術傷。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情境化的遊戲,理解兒歌的內容,提高學習兒歌的興趣。

2、初步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3、感受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螞蟻頭飾各幼兒一隻(分紅、藍兩色)。

2、螞蟻洞穴一個,用布做的很大的豆兩粒、糖一粒。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1、出示螞蟻頭飾。這是誰呀?螞蟻喜歡吃什麼?它們住在哪裏?

2、教師扮演螞蟻媽媽,幼兒扮演小螞蟻,一起來到事先佈置好的場地上。螞蟻媽媽帶領小螞蟻在洞口邊自由玩耍邊議論。

(1)咦,洞口有什麼?

(2)我們螞蟻最喜歡吃豆了,我們把它搬進洞裏去吧!誰願意來搬豆?(請一個幼兒搬豆)

(3)引導幼兒觀察並討論:一隻螞蟻搬得動豆子嗎?那怎麼辦呢?(許多螞蟻一起擡着豆子進洞)

(4)小螞蟻快來吃豆吧,要互相謙讓。

  二、學習兒歌:

1、引導幼兒討論:

(1)一隻螞蟻去搬豆,爲什麼搬不動呢?

(2)爲什麼許多螞蟻就能把豆擡起來呢?

2、學習兒歌。

(1)媽媽把剛纔的事編成了一首兒歌《螞蟻搬豆》。

教師有表情地朗誦兒歌兩遍。

(2)和幼兒共同講述兒歌裏的句子。

A、一隻螞蟻在洞口發現了什麼?幼兒分句念並做動作。

B、這隻螞蟻是怎麼搬豆的?它搬不動,急得怎樣?分紅、藍螞蟻角色學念並做動作。

C、後來怎麼辦?請螞蟻弟弟、妹妹分別跟着媽媽念並做動作。

D、教師帶領幼兒完整地邊念兒歌邊做動作。

  三、遊戲:搬豆、搬糖。

1、洞口又發現了一粒豆,請藍螞蟻去搬,邊鞏固念兒歌。

2、還有一粒糖,請紅螞蟻去搬,邊引導遷移仿編《螞蟻搬糖》。

3、孩子們累了,坐在媽媽身邊休息一會,互相捶捶背、捶捶肩。

4、現在媽媽給你們唱一首《螞蟻搬豆》的歌曲,你們聽聽它的歌詞跟剛纔學的兒歌是不是一樣。

5、下次我們再來學唱這首歌曲。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嘗試跟隨音樂分角色遊戲。

2.能用動作大膽表現浪花和腳丫的不同遊戲。

3.體驗和同伴一起遊戲的快樂。

4.在活動中增長幼兒對文學作品的愛好和對大自然的愛。

5.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徵。

活動準備:

◎幼兒有到大海邊游泳、在沙灘上玩水的經驗。

◎《浪花和腳丫》掛圖(見教具盒)。

◎歌曲《浪花和腳丫》(見語言音樂光盤CD)。

◎遊戲《浪花和腳丫》(見音樂光盤VCD)。

活動過程:

☆談話出示《浪花和腳丫》掛圖並提問,然後請幼兒邊傾聽故事《浪花和腳丫》(見資源包),邊回憶海邊的趣事。

教師:看,這是什麼地方?

都有誰?在做什麼?

☆模仿

1.引導幼兒分成兩組相隔一段距離面對面站好,分別用動作表現"小浪花"和"小腳丫"(見資源包),嘗試扮演不同的角色。

教師:小浪花在做什麼?請一起手拉手來做小浪花吧。

小腳丫又在做什麼?請一起和小腳丫做做遊戲吧。

2.鼓勵幼兒大膽嘗試用拍拍手、走走等動作來表現小浪花和小腳丫的嬉戲情節。

教師:小浪花和小腳丫在一起做什麼呢?

☆傾聽

引導幼兒邊看《浪花和腳丫》掛圖,邊傾聽歌曲《浪花和腳丫》,熟悉歌詞內容。

教師:聽,浪花和腳丫要和音樂做遊戲了。

☆遊戲

1.播放遊戲《浪花和腳丫》(見音樂光盤VCD),引導幼兒觀看、學習"浪花"和"腳丫"的遊戲玩法,熟悉遊戲的玩法。

教師:請小朋友仔細地看一看,浪花和腳丫做了什麼遊戲?

2.把幼兒分成男孩組和女孩組,分別扮演"浪花"和"腳丫",並播放歌曲《浪花和腳丫》(見語言音樂光盤CD),引導幼兒隨音樂玩"浪花和腳丫"的遊戲(見資源包),並能用相應的動作大膽表現浪花和腳丫的不同遊戲。

教師:"浪花"在唱歌時,請扮演"浪花"的小朋友一起做遊戲;"腳丫"在唱歌時,請扮演"腳丫"的小朋友一起做遊戲。

3.提醒幼兒隨音樂的結束部分,表現浪花和腳丫在一起嬉戲的情節(見資源包)。

教師:小浪花和小腳丫碰到一起時做什麼呢?

4.引導幼兒完整隨音樂反覆遊戲,並互換角色體驗遊戲的快樂。

教師:讓我們扮演'小浪花'和'小腳丫'的角色一起遊戲吧。

活動建議

《浪花和腳丫》是一首原創歌曲。藉助大連海濱城市的地域特色,以輕快的`曲調、優美旋律,富有童趣的歌詞表現出海邊嬉戲的快樂情境。

爲方便幼兒分角色表演,教師可事先在活動場地上畫兩條相距1.5-2米的直線,當幼兒遊戲時,讓幼兒分別站在線上扮演"浪花"或"腳丫"的角色。教授遊戲的玩法時,可以請配班教師幫忙,分別扮演"浪花"和"腳丫",並分角色帶領幼兒參與遊戲。在最後的第二十一小節~第二十二小節的音樂出現時,可以用語言提醒幼兒手拉手一起做遊戲,也可以讓幼兒嘗試做左右腳一拍一次交替擡起的動作,表現"腳丫"踩在"浪花"裏嬉戲、玩耍。

在幼兒熟悉遊戲玩法後,可把幼兒分成多組扮演"浪花"和"腳丫",一排排、一組組前後站好。當"浪花"和"腳丫"分別在唱歌做遊戲時,所有小朋友分組一起完整跟隨音樂做動作。也可以讓幼兒學唱這首歌曲,調式1=D或1=E,進行表演遊戲。

資源包

●故事 浪花和腳丫夏天裏,真熱鬧,大家都到海邊來乘涼。看,藍藍的大海--浪花一朵朵,嘩啦嘩啦地衝上岸;小朋友們光着小腳丫在水裏走呀走、跳呀跳-------浪花追着小腳丫,小腳丫躲着小浪花,它們追逐着、嬉戲着,玩得多開心啊。

●遊戲玩法 幼兒分成兩組在間距2米左右的地方面對面站成兩排,兩組的幼兒分別扮演"浪花"和"腳丫"。

音樂開始,幼兒手拉手隨音樂的前奏左右搖頭。

第一小節~第四小節:扮演"浪花"的幼兒,身體屈膝隨音樂左右搖晃;表現"浪花"在海里遊戲。扮演"腳丫"的幼兒原地站立不動。

第五小節~第八小節:扮演"腳丫"的幼兒,左右腳隨音樂節奏一拍一次踏地動作;表現"小腳丫"在水裏遊戲。扮演"浪花"的幼兒原地站立不動。

第九小節~第十小節:扮演"浪花"的幼兒,跟隨音樂的節奏"XX|XXX|"拍手。扮演"腳丫"的幼兒原地站立不動。

第十一小節~第十二小節:扮演"腳丫"的幼兒,跟隨音樂的節奏"XX|XXX|"拍手。扮演"浪花"的幼兒原地站立不動。

第十三小節~第十六小節:扮演"浪花"的幼兒,一起手拉手跟隨音樂節奏小碎步向前跑。扮演"腳丫"的幼兒原地站立不動。

第十七小節~第二十小節:扮演"腳丫"的幼兒,一起手拉手跟隨音樂節奏一拍一次向前走。扮演"浪花"的幼兒原地站立不動。

第二十一小節~第二十二小節:面對面的兩組幼兒手拉手隨音樂節奏高高舉起再落下;表現"浪花"和"腳丫"在嬉戲、玩耍。

第二十三小節~第二十四小節:全體幼兒跟隨音樂節奏小碎步轉身跑回原處,音樂結束並站好慢慢蹲下;表現"浪花"退回到了海里;"腳丫"也回到了岸上休息。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課程目標:

1、讓小朋友認識霧霾。

2、讓小朋友看清楚什麼情況下才算是霧霾天氣。

3、讓小朋友清楚地意識到霧霾的傷害,以及霧霾天氣裏,我們要如何做才能保護自己的健康。

課程準備:

1、準備好關於霧霾的PPT(我還正在做,就先不截圖了)。

2、PPT裏包含的內容有:霧霾下的城市,霧霾下的人羣,霧霾下人是如何保護自己的等等。

課程過程:

1、先讓小朋友們爬到窗戶上看一下外面的霧霾,目前小哥哥哥所在的城市的能見度大概不到五十米。

2、然後讓小朋友們說一下,今天早晨來上學時,爸爸媽媽有沒有給你特殊的裝備,引出孩子們說戴了口罩。然後再讓小朋友們講一下爲什麼要戴口罩,以此與老師進行關於霧霾的交流。

3、遊戲環節,老師裝成霧霾來臨的樣子,讓小朋友們選擇自己最能保護自己的方式。有些小朋友會捂住嘴巴,有些小朋友則可能會躲起來,老師藉此機會告訴小朋友躲開霧霾的幾種方法,包括儘量少開窗戶,不要外出,戴口罩等等。

4、老師假裝走到窗戶邊,裝成要打開窗戶的樣子,小朋友們就會阻止老師,老師給予小朋友們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