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優秀教案集合5篇

精選幼兒園優秀教案集合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7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優秀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幼兒園優秀教案集合5篇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1

設計思路:區域工作時我班大部分孩子被紙杯吸引,他們把紙杯變成機器人,又把紙杯變成很多東西,我看到孩子們對紙杯變化那麼感興趣。所以設計這節活動,讓孩子通過自己的想象進一步探索紙杯的變化。

教學目標:

1、通過想象探索用各種方式或使用各種輔助材料是紙杯變化。

2、發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過程:

1、用紙杯接一杯水喝,問:我剛纔幹什麼了?用什麼喝的水?

2、紙杯除了喝水還能幹什麼呢?

3、幼兒操作,教師引導。

4、評析。

5、教師總結:“生活中有很多可變的東西,只要我們愛動腦子,一定會讓更多可變得垃圾變得有用。

中班科學活動――會“走”的盒子

一、活動題目

會“走”的盒子

二、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製作會“走”的盒子,懂得廢舊物品可以加工成有用的物品。

2.幼兒通過操作感知橡皮筋的彈性,學會簡單製作玩具的技能。

3.幼兒通過實驗記錄,加深對實驗過程的理解,養成關心科學、好奇、好問,樂於

嘗試的好習慣。

三、適用對象

4~5歲幼兒。

四、活動所需資源

橡筋、小棒、橡皮泥、吸管、紙盒、繩子、曲別針、錄音機、酸奶盒。

五、活動過程

引入:幼兒模仿各種小動物隨意地走入教室。教師提問小動物是怎樣走路的。幼兒討論各種各樣動物行走的樣子。

教師出示一個會“走”的紙盒,提問:這個紙盒怎麼會自己“走”呢?看一看,紙盒裏有什麼祕密?

(1)紙盒裏有橡筋。

(2)紙盒裏還有橡皮泥和曲別針。

做會“走”的紙盒。

選用橡筋一根,用橡皮泥裹住橡筋的中間,捏成一個小圓球,圓球表面要光滑。將帶有橡皮泥的橡筋兩端,分別穿入紙杯口兩邊的小孔裏,分別用曲別針固定橡筋。用手轉動橡皮泥將橡筋擰緊,放在地上,紙盒就會“走”起來了。

想一想,說一說。

(1)橡筋擰緊了,一鬆紙盒就走了。

(2)橡筋有彈性。

(3)像我的彈弓一樣,一拉就將橡皮泥彈走了。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運用猜猜、想想、說說的方式理解散文內容,發展幼兒的發散性思維,讓幼兒懂得怎樣讓別人快樂。

2、創設情景,引導幼兒學會關心周圍的人,並體驗其中的快樂。

3、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4、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散文《微笑》、動物歡快的森林背景圖一幅;郊遊、歡樂舞的錄音帶;排練好生活情景;各種動物頭飾。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題。

師:小朋友,今天天氣這麼好,你們想不想到野外走走?放郊遊音樂,幼兒隨音樂進活動室,出示動物歡快的多媒體畫面,引導幼兒觀察。

師:看,我們來到了什麼地方?你們發現大森林裏的動物們怎麼樣?它們爲什麼這麼高興,究竟遇到了什麼快樂的事情呢?

師:我們一起在大森林裏仔細尋找一下,肯定會發現其中的祕密。

二、觀察畫面散文《微笑》的畫面內容,懂得怎樣讓別人快樂。

1、出示課件,用猜猜、想想、說說的方式理解散前半段內容。

提問:你們發現了什麼?小鳥唱歌、大象幹活、小兔送信是爲了什麼呢?(發揮幼兒的發散性思維)

我們聽一聽小鳥、大象、小兔是怎麼說的?(邊看動畫邊聽)

誰聽清楚了它們說的話?願意說給大家聽聽嗎?

2、出示課件,用猜猜、想想、說說的方式理解散文後半段內容。

(出示小蝸牛着急的表情圖)你們看,這是誰呀?小蝸牛的表情怎樣?讓幼兒學一學。你認爲小蝸牛爲什麼着急?你平時着急過嗎?

小蝸牛也想爲朋友們做些事情,讓朋友們高興,可是它能爲朋友們做些什麼呢?誰願意幫小蝸牛想想辦法呢?(發揮幼兒的發散思維)

我們看看小蝸牛想的是什麼辦法呢?(看畫面,聽錄音。從一天,一羣小螞蟻……小蝸牛想,對呀,我可以把微笑送給朋友們讓他們高興呀!)

讓幼兒說說小蝸牛想到的什麼辦法。

怎樣才能把微笑送給朋友們呢?請小朋友幫小蝸牛想想辦法吧?小蝸牛自己是怎麼做的?小蝸牛看到朋友們快樂它自己心裏怎麼樣?

體驗微笑帶來的快樂。微笑真的能使大家快樂嗎?師生互相微笑,幼兒互相微笑,體驗微笑帶來的快樂。

現在我們再在森林裏仔細看一看小鳥、大象、小兔、小蝸牛是怎樣讓朋友們快樂的,聽一聽它們是怎麼說的。

3、操作課件,全文欣賞,完整感知。(鼓勵幼兒輕聲跟讀)

4、鼓勵幼兒說出誇獎動物的話,感受到讓別人是一件值得稱讚的事。

師:小鳥、大象、小兔、小蝸牛都願意爲朋友們做事,讓朋友們快樂,那你想對它們說句什麼話呢?

5、扮演角色,想象森林裏動物是怎樣讓別人快樂的。

師:森林裏除了小鳥、大象、小兔、小蝸牛爲別人做事讓朋友高外,還有許多動物它們也在想辦法讓朋友們快樂呢。下面我們一起來扮演森林裏的小動物,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用你的動作、表情、或說句話來表示你是怎樣讓別人快樂的,好嗎?

(幼兒選擇頭,進行表演)

請個別幼兒上臺說一說怎樣讓別人快樂的。

三、遷移經驗,引導幼兒學會關心周圍人,並體驗其中的快樂。

1、情景表演,讓幼兒說一說怎樣讓他們快樂。

(1)媽媽工作回家感到很累,小朋友怎樣讓媽媽快樂。

(2)小朋友在幼兒園感到孤單,怎樣讓他(她)快樂

(3)老爺爺年紀大了,身體不好,做事情也不方便,怎樣讓老爺爺快樂。

2、平時你在家裏、幼兒園或別的地方關心過別人嗎?你是怎樣讓別人快樂的?

3、實踐活動:讓客人老師快樂。

師:小朋友,你們關心了別人,看到別人快樂,你們心裏感到怎樣?我們一起跳個快樂舞把我們快樂的心情表達出來。

四、隨音樂跳快樂舞,表達快樂心情。

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到幼兒園找一找,哪些事情適合我們去做,可以讓別人。(隨音樂出教室)

活動反思:

我覺得利用這次活動足進幼兒的情感表達能力,培養幼兒助人快樂的良好品德習慣,並且讓幼兒更加深刻地意識到微笑能給別人帶來快樂,能瞭解讓別人快樂,自己也快樂。如果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把幼兒帶到園內在外面進行“微笑”的遊戲活動。這節課上幼兒的積極性和感興趣很好,還有很好的配合這節課的順利完成。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動作與音樂的結合練習,學習歌曲《HELLO》;

2、用輪奏的方式讓幼兒進行節奏練習;

3、通過玩氣球的活動,讓幼兒進行動作的練習,並學會傾聽音樂。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活動準備:

1、氣球人手一個,

2、樂器:沙錘、鈴鼓、木魚

3、鋼琴伴奏、音樂光盤。

活動過程:

一、學習歌曲。

1、引入:小朋友,剛纔我跟你們說HELLO了嗎?HELLO!HELLO!HELLO!HELLO!

2、“HELLO,HAOAREYOU?”向幼兒問好,並讓幼兒學習用英語向老師問好。

3、師範唱歌曲。並讓幼兒一句一句地跟唱。

(1)分兩句跟唱,老師用手勢引導幼兒,“一句在上面,一句在下面。”

(2)幼兒與老師一起完整跟唱。

4、動作練習:“當你跟朋友說HELLO時,手會怎樣呢?(招手)”

(1)請一名幼兒出來幫忙。師邊唱邊示範動作。

(2)幼兒兩兩找朋友來練習。“現在跟你的好朋友面對面,先握握手,``````”

(3)鋼琴伴奏,幼兒隨音樂來做動作。並提醒幼兒在什麼音樂要找朋友,老師帶幼兒跳起來去找新朋友。

二、節奏練習

1、把幼兒分成3部分(切成三塊草莓蛋糕),並通過叫蛋糕的形式來鞏固幼兒對自己是第幾塊蛋糕的記憶。

2、老師分別給第一塊、第二塊、第三塊示範動作。(老師哼音樂)

3、幼兒在老師的哼唱中練習2次。

4、聽音樂練習2次,老師提示幼兒做動作是的表情與精神。

5、讓幼兒拿樂器練習。老師先示範樂器的使用方法,然後幼兒在來練習。

6、聽音樂,用樂器來演奏2到3次。

7、收樂器。

三、玩氣球

1、“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神祕的禮物,看看是什麼?”

2“氣球怎樣纔會飛起來啊?怎樣纔可以讓它不會掉下來呢?引導幼兒說出各種方法,並用身體各部位示範頂氣球。

4、請2名幼兒出來頂氣球。師用語言引導幼兒用各個部位頂氣球。

5、“等一下,我們聽着好聽的音樂來頂哦。你可以用你的手,用你的頭````來頂氣球。老師說停就要停下來哦。”

6、幼兒聽音樂玩氣球,第一次音樂停了,師提醒幼兒;第二次停了,讓幼兒變成木頭人不動,第三次停了,讓氣球掉下來。

7、繼續聽音樂來玩氣球,並在中間不定時地間斷音樂,讓幼兒傾聽音樂什麼時候停下來。

四、複習歌曲,創編歌曲。

1、讓幼兒傾聽音樂,猜猜是什麼歌?並把氣球當好朋友,隨音樂跳舞。

2、“剛纔我們進來時說HELLO,那我們要走了,要跟老師們說什麼呢?

3、老師範唱歌曲一遍,讓幼兒聽音樂跟唱一遍,並對着客人老師跟唱。

5、活動結束。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中國地圖,知道北京是中國的首都。

2.認識祖國的名勝古蹟,萌發熱愛祖國的情感。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中國地圖 收集有關名勝古蹟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 認識中國版圖和首都北京。

1、 出示中國地圖,讓幼兒說說它的名稱、形狀,找出首都北京在中國的地圖。

2、 教師介紹中國地圖

這是中國地圖,是按我們國家的國土形狀縮小很多倍繪製的。我們中國所有的地方都在地圖中。它的形狀像一隻公雞。北京是中國的首都,是全國人民喜愛的地方。

3、 北京有哪些名勝古蹟和著名建築?

二、說說自己喜歡的地方

1、教師出示圖片介紹

2、幼兒用自己收集的照片介紹

3、幼兒每介紹一個地方,教師就在地圖的相應位置做上標記,並介紹其所在省份的名稱。

三、玩“開火車”遊戲

指導幼兒運用已知的省市、名勝的古蹟進行遊戲。

活動反思:

爲了使課的內容更加豐富生動,我課前讓小朋友們帶來了自己旅行時的照片,去旅遊過的小小調查表。我是由談話導入,緊密聯繫幼兒的生活實際,充分調動了幼兒已有經驗和頭腦中儲存的相關信息,並適時進行提問,幫助幼兒豐富其語言和培養思維表達能力。很多小朋友都能拿着自己照片介紹自己去過的地方是哪裏,和誰一起去的,在那裏看到了什麼,吃了什麼。但還是有些小朋友存在着一些問題,當我問道:你知道照片上的你和爸爸媽媽是在什麼地方嗎?他們卻支支吾吾回答不了。這馬上讓我有所思考,我想到事先的準備工作是否做的還不夠充分,事先的通知說明不夠清楚。有些小朋友跟着爸爸媽媽去旅行時,爸爸媽媽沒有告訴他這是什麼城市,只是說去了哪個遊樂園或動物園······或者是某某旅遊勝地等,所以小朋友們只記得自己去過某某遊樂園,或某某動物園,或去爬山了等等,卻不知道具體是在什麼城市,什麼地方旅遊,這讓我覺得應該在事前通知小朋友悶拿着照片詢問爸爸媽媽照片上的城市,這樣就能解決課堂上的這些問題了。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及身體來感受歌曲的節奏和旋律,初步學唱歌曲。

2、在活動中體驗快樂的情緒。

活動準備:木偶小貓、老鼠。小貓頭飾2~3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運用身體語言和聲音進行表達。

1、音樂自由做動作進入活動室。

2、播放錄音,幼兒完整欣賞演唱。

3、引導幼兒創編無意義身體動作,集體練習2~3次。“除了動作,我們還可以用什麼聲音來爲它伴奏?”

4、引導幼兒創編無意義音節,集體練習2~3次。“除了動作還可以用什麼聲音來爲它伴奏?”

(二)理解歌詞內容,學唱歌曲。

1、教師操作木偶清唱。“這首好聽的曲子還能唱成一首好聽的歌,想聽嗎?”提問:這首歌唱的是誰的故事?篤篤篤,篤篤篤是誰在敲門?一敲敲到了誰的家?一隻一隻小老鼠聽到小貓的聲音怎麼做?怎麼叫?

2、幼兒合伴奏朗誦兩次。“我們一起把小貓敲門的故事說一說吧!”

3、木偶表演,邊學唱歌曲兩次。“我們一起把這個有趣的故事唱出來吧!”

(三)遊戲“小貓敲門”。玩法:“老鼠”在圈中自由的邊唱邊模仿老鼠偷吃東西的樣子。扮演貓的幼兒在圈外繞圓邊唱邊走。唱到“命”字時,貓入圈中捉老鼠,老鼠嘴裏喊“救命”並趕快逃回自己的位置。

1、教師當老貓進行遊戲兩次。

2、請一名幼兒當小貓進行遊戲兩次。

3、結束:讓我們都來當神氣活現的小貓,去找找哪裏還有偷吃東西的老鼠。(唱《大貓和小貓》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