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彙總5篇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彙總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4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彙總5篇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傾聽音樂,探索用綠毛蟲吃東西、蠕動、蛻皮等動作來表現音樂結構,體會其情趣。

2、藉助圖片及語言的提示創編相應動作,並學會等待最後一拍時靜止造型給別人帶來驚喜。

3、初步體驗用身體動作表現動物的生長過程,體驗自我成長的快樂。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綠毛蟲》。

活動過程:

1、幼兒傾聽音樂,自由想象音樂所表現的現象。

教師引導幼兒傾聽音樂,自由猜想音樂所表現的動物形象。

——我們一起來聽聽、猜猜,今天我們將和哪個動物一起玩遊戲?

教師出示教學掛圖。

——我們來看一看,是哪個小動物最先跑來和我們一起玩的?

2、幼兒在教師引導下理解圖的內容,並創編動作來表現圖的內容。

教師逐幅出示小圖,引導幼兒觀察、瞭解其中內容,並創編相關動作。

——你發現這個故事裏有什麼事情?綠毛蟲在幹什麼?你是怎麼知道的?你能學一學綠毛蟲的動作嗎?

教師在引導幼兒做出蛻皮動作時,有意識地說:還差一點,還差一點、、、、、、直到音樂最後一拍時,用誇張的動作使勁將粘在身上的“皮”用腳踹下,讓幼兒體驗成長必須經過的努力,激發幼兒期盼並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

教師按順序出示圖片,引導幼兒瞭解綠冒充變蝴蝶的音樂情節。

——綠毛蟲們,我們今天要聽音樂變蝴蝶了!

3、幼兒用動作參與,進一步感受並表現音樂。

在教師的帶領下,幼兒聽音樂用動作表現綠毛蟲。

——綠毛蟲們,我們今天要聽音樂變蝴蝶了!

4、幼兒創編蝴蝶造型。

教師鼓勵幼兒用動作表現不同蝴蝶。

——我們比比哪隻綠毛蟲變的蝴蝶最漂亮。

幼兒吸納他人做的蝴蝶動作,再次表演。

——剛纔你發現哪隻蝴蝶最漂亮?這次請你來學她(他)的蝴蝶動作。

5、教師和幼兒共同,體驗用身體動作邊縣小動物的快樂。

——我們今天是和哪個小動物一起聽音樂、玩遊戲的?原來我們的身體也可以表演綠毛蟲變蝴蝶的過程。下次我們還會和其他小動物一起玩遊戲。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選材的思考。《木偶奇遇記》是一部兒童文學經典作品,孩子們非常喜歡聽這個故事,他們被主人公匹諾曹及其曲折的故事情節所吸引。藝術是相通的,我嘗試着把音樂與文學進行有機整合。提升孩子關愛他人的積極情感,豐富他們的肢體表現經驗。

活動選取了《七式進階》《木偶兵》《杜鵑圓舞曲》三種不同風格的音樂素材,營造了濃郁的音樂氛圍。其中,《木偶兵》是主體音樂,它所表現的音樂形象與小木偶較爲吻合。

活動價值分析。情感方面的價值:活動以情感爲主線,傳遞正向的情感力量。藉助故事情景“小木偶在小仙女的幫助下,通過自己的努力與愛心。最後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孩子”,讓幼兒體會小木偶變成真正孩子的喜悅,激發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關心、幫助他人的意識。表達表現方面的價值:注重幼兒自發的表達表現,在情境中感知小木偶的動作特徵(僵硬),並創造性地表現小木偶不同的動態,積累肢體表現經驗,自主地表達對音樂的感受。

環節設計的.思考。凸顯情景:活動以故事情景貫穿始終,通過特定的情景(我是木頭人、幫警察叔叔指揮交通、在空曠的草地上植樹種花)來引發孩子自主地進行表達表現。巧用媒體:活動中多次運用直觀的媒體(小仙女、視頻影像、擁擠的馬路、美麗的花園),有助於孩子的理解、表現以及情感的激發。關注能力:在整個活動中,教師的站位比較靠後,沒有直接的動作示範與幼兒模仿,而是通過幼兒的親身體驗、遊戲感知、合作表現來梳理提升動作經驗。

活動目標 1、藉助音樂與情境,大膽用肢體動作表現小木偶的不同動態,積累僵硬的動作經驗。

2、結合情境體會小木偶變成小朋友的喜悅,願意在日常生活中關心、幫助他人。

活動準備 1、幼兒前期經驗:聽過故事《木偶奇遇記》,初步感知過小木偶的動作。

2、環境與材料創設:①ppt(擁擠的馬路、空曠的草地等);②flash:仙女姐姐、美麗的小花園:③“和諧城市心靈樂章”公益廣告片斷;④音樂:《七式進階》《木偶兵》《杜鵑圓舞曲》;⑤充氣榔頭一把。

活動過程

一、小木偶誕生 媒體呈現“木偶奇遇記”的畫面,引發幼兒的回憶。

引導語:老木匠的本領可真大,今天我也來學做故事裏的老木匠,小朋友們就是小木頭,等會我敲到哪根木頭,哪根木頭就變成我的小木偶,跳到中間擺出一個小木偶的造型,好嗎?

1 播放《七式進階》音樂,教師扮演老木匠跟隨音樂有節奏地敲打、製作小木偶。

A段音樂:做刨木、鋸木、敲釘子狀。

B段音樂:用充氣榔頭在“5-3”(嘟-噠)處隨意敲擊幼兒,幼兒擺出各異的造型,表示小木偶誕生。(爲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可請幼兒和“老木匠”一起來製作小木偶。)

2 播放“木偶兵”背景音樂,做遊戲“我是木頭人”(邊念兒歌邊模仿小木偶的動作),積累僵硬的動作經驗。

教師:我們都是小木偶,讓我們一起來玩玩“我是木頭人”的遊戲,看看誰的動作最像一個小木偶。“我們都是木頭人,不許講話不許笑,還有一個不許動”(兩遍)。

遊戲:關節動一動。規則:“木匠”拍自己身上的任意一個關節(雙肩、肚子、膝蓋等處)幾下,小木偶就把那裏的關節動幾下。(提醒小木偶動作幅度要大些。)

3 幼兒隨“木偶兵”音樂完整表現,教師隨機輔以情景性語言,如把手伸出來,往上伸一伸,往前走一走,一起問個好……

二、小木偶變身 出現仙女,提問:你們想變成真正的小朋友嗎?要變成小朋友必須要有一顆愛心。怎樣纔是一個有愛心的小木偶?

1 播放公益廣告“和諧城市心靈樂章”——情感提升。

教師:你們從影片裏看到有哪些人?他們幫助別人做了什麼事?生活中也有很多人需要我們的幫助,你們想幫助誰?怎麼幫助他們?

2 小木偶幫助警察指揮交通(個體表現)。

(1)媒體演示情景——擁擠的馬路

創設語言情景:馬路上太擁擠了,警察叔叔忙也忙不過來,你們願意幫忙嗎?

(2)小木偶隨音樂幫助警察指揮交通(感知僵硬的動作)。可以邊隨音樂表現邊用有節奏的語言:我幫 警察|指揮交 通|請你等一 等|請你快通 過|……(可請個別動作較形象的小木偶來表現,集體模仿。)

教師:警察叔叔說,在你們的協助下馬路變通暢了,真要謝謝你們。

3 小木偶幫助花匠植樹種花(合作表現)。

(1)媒體演示情景——空曠的草地

創設語言情景:你們能把這片空曠的草地變成一個美麗的小花園嗎?

(2)小木偶隨音樂合作表現植樹種花的情景

·怎樣才能變成美麗的小花園?在個別幼兒表演時可輔以有節奏的語言,如我把泥土鬆一鬆,我給小樹澆澆水,小樹小樹快快長……

·分組:可以兩個好朋友一組,也可以幾個好朋友一組一起來植樹種花,要先商量好誰來植樹種花,誰來裝扮小樹小花。

·幼兒嘗試合作表現,教師觀察。要點:觀察幼兒表現小木偶植樹種花的動作是否多樣,關注幼兒的合作表現情況。

(3)小組交流、分享(有側重地選取)

(4)媒體演示:空曠的草地變成了一個美麗的小花園,鮮花盛開、綠樹成蔭,引發幼兒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師:草地變成了美麗的小花同真是太讓人高興了,大家都說謝謝你們。

三、小木偶美夢成真 仙女姐姐:恭喜你們,從現在開始你們終於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小朋友(仙女用魔棒施展魔法),孩子們歡呼:“謝謝你,小仙女!”

教師:我太高興了。你們終於變成一個真正的孩子了!那就讓我們共同慶祝、盡情舞蹈吧!(播放《杜鵑圓舞曲》音樂)。

幼兒合作自由舞蹈,體驗小木偶變成小朋友的快樂心情。

教師:讓我們把愛送給身邊更多需要關心的朋友吧!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目標:

1.感知樂曲的歡快情緒。 2.學習看指揮演奏,掌握××|××|×一|×一|×一|一一|節奏。

  準備:

1.活動前可在餐前活動中欣賞、學唱此歌曲,並能隨樂曲節奏做簡單的身體動作。 2.鈴鼓、小鈴、圓舞板等。 3.《我愛北京天安門》圖譜一張。

 過程:

1.律動:《我愛北京天安門》。

2.複習歌曲:《勤快人與懶惰人》。

3.學習打擊樂:《我愛北京天安門》。 看圖譜拍節奏。 討論:《我愛北京天安門》這首樂曲可以用哪些樂器來演奏?爲什麼? 師生共同確定,並記錄在圖譜上。 如第一句用鈴鼓演奏、齊奏時,第一、二句用小鈴、圓舞板演奏等。(教師帶領幼兒做動作,啓發幼兒用鈴鼓演奏) 看指揮(教師),小朋友空手練習。教師指揮分部做兩次。 拿樂器合奏。 4.學習當指揮。 請1~2名幼兒看圖譜指揮演奏。

小結。 以後的複習活動中可增加難度,每句的末尾小結處加入大鼓,或讓大多數幼兒都有機會擔當小指揮,指揮演奏。增加幼兒對打擊樂的興趣,提高自信心。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體驗音樂與古詩詞的意境,學習在音樂的伴奏聲中有節奏地吟誦古詩詞,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表現。

2、探索用動作表現音樂內容,願意與同伴一起參與音樂活動進行表演。

3、嘗試根據古詩情境進行繪畫。

活動準備:

幼兒在語言活動中已經會吟誦《清明》這首詩歌,並對清明節有一定的認識。材料準備:《清明》圖片,音樂,紙,顏料等。

活動過程:

1、在情境中創編動作,初步用動作表現詩歌《清明》

師:你們知道古詩裏描繪的是哪個季節嗎?猜猜詩人杜牧想表達什麼樣的情感?

2、按節奏吟誦《清明》

(1)教師朗誦《清明》,同時出示圖片,幼兒欣賞。

(2)教師再次示範朗誦歌詞,並以穩定拍的節奏配合拍手,幼兒跟隨教師按穩定拍的節奏拍手。

(3)引導幼兒結合穩定拍,進行歌詞的朗誦,注意重拍的運用。

(4)教師用動作提示,與幼兒進行歌詞的對答,教師說前半句,幼兒對下半句。如,教師說“清明時節”,幼兒接“雨紛紛”,以此類推。

(5)幼兒跟着音樂完整地朗誦,吟唱歌詞。

3、根據理解繪製圖畫

幼兒根據自己對古詩的理解,畫出他們想象中的《清明》圖

4、交流欣賞

幼兒介紹和欣賞小朋友的圖畫,加深對《清明》的理解。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熱烈歡快的情緒,跟隨音樂玩《捏泥人》的遊戲。

2、通過傾聽音樂和觀察教師的表演學習遊戲的玩法,嘗試將自己的想法運用動作進行創造性地表現。

3、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民樂“喜洋洋”、圖譜、照相機。

活動過程:

1、傾聽音樂《喜洋洋》,感受樂曲的情緒,感知音樂的節奏。

(1)隨樂曲進教室,完整聽音樂。

教師:聽了這首樂曲,你們有什麼感覺?

這首樂曲的名字叫《喜洋洋》。(出幻燈)

(2)看圖譜,感知樂曲的結構,做動作感知樂曲的節奏。

教師:大鼓怎樣敲?

教師:舞綵帶的樣子是什麼樣的

(3)教師指圖,幼兒做敲鼓和舞綵帶的動作。

(4)表現其它的喜慶動作。

教師:過節的時候,我們除了敲鼓、舞綵帶還做什麼?(放鞭炮,舞龍)

2、學習玩捏泥人的遊戲。

(1) 示範《捏泥人》

教師:過節的時候,非常的熱鬧,我們敲鼓、舞綵帶……,還有玩一些遊戲呢?我請趙老師和我玩一個遊戲,請小朋友仔細地看,看看我們玩了一個什麼遊戲?。

兩教師合作《捏泥人》。

教師:我們玩了一個什麼遊戲?

我捏了一個什麼?

請小朋友做××泥人的造型。

(2)教師再次示範《捏泥人》。

教師:想不想再看一次遊戲?這次又任務了,仔細看看小泥匠是怎樣隨着音樂捏泥人的,先捏了什麼?又捏了什麼?最後捏了什麼?泥人又是怎樣隨音樂做動作的?

教師:小泥匠先捏泥人的……,又捏泥人的……,最後還用畫筆畫了泥人的眼睛、嘴巴,

(3)重點練習捏泥人的四肢。

教師:我來考考你們,聽一聽這段音樂,這是在捏泥人的什麼?

教師:我們一起來當小泥匠試一試,隨着音樂來捏泥人的膀子和腿(B段音樂)。

(4)兩個小朋友玩《捏泥人》的遊戲。

現在我們捏大力士,男孩子變油泥,女孩子站在男孩子的身後。

教師:我剛纔看見小泥匠團捏泥人頭的時候,泥人還隨着音樂搖動頭真好看,小泥匠畫眼睛、嘴巴的時候泥人眼睛、嘴巴還有節奏地動呢。

(5)再玩一次遊戲。

教師:我用相機把泥人和小泥匠拍下來。

3、創造新的泥人造型,玩《捏泥人》遊戲

(1)玩捏泥人的遊戲(捏不同造型的泥人)

教師:我們除了捏大力士還想捏什麼?兩個人輕輕地商量一下,別讓別人聽見,給大家一個驚喜。

男孩子找一個空地方做造型,女孩子看一看,記住了嗎?

(2) 女孩子當油泥,男孩子小泥匠,女孩子做造型,男孩子看一看,記住了嗎?

4、想看一看你們捏的泥人嗎?

今天我們聽了《喜洋洋》的音樂,而且還跟着音樂玩了《捏泥人》的遊戲,我們除了捏大力士、……,今後還可以捏許多不同造型的泥人呢!

活動反思:

本節活動以喜慶的樂曲貫穿始終,增強了活動氛圍。活動一開始我引導幼兒說說做做捏泥人的動作,爲下面做遊戲做了鋪墊。在引導幼兒聽音樂做捏泥人的動作時,幼兒的動作比較單調,可能是女生多的原因,有點受拘束。幼兒兩兩合作的環節是活動高潮,幼兒參與活動積極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