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植物教案集合五篇

幼兒園植物教案集合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1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植物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植物教案集合五篇

幼兒園植物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通過實驗和動手活動,使幼兒感知土壤裏有水、空氣、腐爛物等成分和與植物的關係。培養幼兒的觀察、比較及動手操作能力。

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三盆土(粘土、壤土、砂土)、挖土的鏟子、衛生紙、可以種植的菜秧、一小盆水、三隻盤子、四個紙杯(其中三個杯子杯底扎些小孔,一個杯子裝水)、一隻量杯。

【活動過程】

幼兒提前兩天到種植園,拔出幾棵青菜和小草。看一看,植物能不能離開土?觀察前幾天拔出的青菜和小草。

(1)青菜和小草都乾枯了。

(2)因爲它們的根離開了泥土,離開土壤就會乾枯。

探究的問題:土壤中有什麼?

★用小鏟子挖泥土。

(1)土壤裏有樹根,還有爛了的樹葉。

(2)土壤裏有死蟲子。

(3)土壤裏有蚯蚓、螞蟻。

★輕輕捏捏衛生紙包的泥土。

(1)紙溼了。

(2)泥土裏有水分。

★把泥土放入有水的杯子中。

(1)有氣泡。

(2)泥土中有空氣。

說一說,植物爲什麼會在土壤裏生長?

(1)植物在土壤裏生長,是因爲土壤裏有肥料。

(2)因爲土壤中有水分和空氣。

比一比,三種土壤(粘土、砂土、壤土)有什麼不同?

將三杯土放在三隻盤子上,用量杯分別向三杯泥土中澆同樣多的水。

(1)砂土裏的水很快流到下面的盤子裏去了。

(2)壤土裏的水只流了一點,其他都被土壤吸收了。

(3)粘土裏的水都在杯口,滲不下去,下面的盤子裏沒有水。

想一想,植物種在哪一種土壤中,根吸收到的水分和養分最充足?

種一種,哪種土壤最適合植物安家?

幼兒將青菜秧種在三種土壤中,引導幼兒每天觀察記錄青菜的生長情況。

記錄青菜在三種土壤中的生長情況。

【注意事項】

1、幼兒取泥土包入衛生紙中時,教師注意引導幼兒選取較溼潤的土。這樣,紙溼的效果較明顯。

2、幼兒向三杯土澆水時,水不宜多,以防水從杯口溢出流到盤中,影響觀察。

【活動拓展】

啓發幼兒觀察、探索仙人掌爲什麼能生活在沙漠裏,瞭解不同植物對土壤條件有不同的需求。

活動反思:

該活動我能利用幼兒身邊的熟悉的資源——土,引導幼兒進行觀察、實驗、探索、討論。活動中讓幼兒帶問題去進行實驗、操作,引發幼兒學習、探索的興趣。實驗的設計是讓幼兒能探索出土的性質,也便於幼兒操作,幼兒興趣很大。實驗中我能培養幼兒良好的合作能力,記錄能力,以及操作習慣,並鼓勵幼兒把自己在實驗中的發現,用圖畫的方式記錄下來。而且針對幼兒觀察到現象,我能引發幼兒思考,爲什麼會有這種現象,以得出問題的答案,土壤裏什麼?使幼兒瞭解了土壤對於植物的作用,知道植物離不開土壤。然後和幼兒開展討論,哪裏還需要土壤?知道土壤在生活中的更多作用。

活動中,我也發現幼兒對於土壤的作用,瞭解的不是太多,這說明,在課前我還應讓幼兒做好這方面的知識準備,豐富幼兒的知識面,以利於幼兒在活動中展開熱烈討論,讓幼兒在自主學習中獲取知識,學會自己找答案,而不是教師的灌注式,以讓幼兒形成良好的學習思維習慣,發現身邊的科學。

小百科: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層疏鬆的物質,由各種顆粒狀礦物質、有機物質、水分、空氣、微生物等組成,能生長植物。土壤由岩石風化而成的礦物質、動植物,微生物殘體腐解產生的有機質、土壤生物(固相物質)以及水分(液相物質)、空氣(氣相物質),氧化的腐殖質等組成。

幼兒園植物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瞭解植物怎樣過冬,感知冬季植物與氣候變化的關係。

2、通過觀察、繪畫、交流等方式,進一步感知各種植物在冬季的不同狀態。

3、有探索植物奧祕的興趣及愛護植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課件—植物的過冬準備

2.圖片—冬天的樹,稻草

3.記錄紙,彩色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話題

1、教師:小朋友,你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冬季)

你感到氣候有什麼變化嗎?

2、教師:這麼冷的天氣,花草樹木會凍死嗎?植物們準備好怎樣過冬天了嗎?

二、引導幼兒觀察植物,並記錄植物現象。

1、教師:冬天到了,小樹上的葉子有什麼變化?大樹上有什麼變化?小草是什麼樣子的?

2、教師:請小朋友自主觀察,並講述自己的發現和自己的疑問。

3、教師引導幼兒有重點地觀察個別植物,幫助幼兒進一步感知植物的變化。

(1)觀察大樹

請小朋友仔細觀察冬天的樹是什麼樣子?想一想,它們凍死了嗎?找一找樹上還留下了什麼?

(引導幼兒發現芽苞、果實、種子等。)

(2)教師:請小朋友剝開芽苞看一看,它裏面有什麼?猜一猜,明年春天會變成什麼?

(3)觀察小草

請小朋友在草地上觀察,看看冬天的小草怎麼樣了?想一想,小草凍死了嗎?

挖出小草的根看看是什麼顏色的?根上長着什麼?

4、教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植物,並用自己的彩筆記錄植物過冬的種種表現。

三、組織交流

教師:請小朋友跟同伴講講你的記錄和發現,看看植物過冬有幾種方式?

四、幫助幼兒瞭解植物過冬的各種方式。

1、教師:冬天到了,落葉樹的葉子紛紛掉下來,常青樹的葉子仍然還是綠色的;

落葉對樹木過冬有幫助嗎?

(減少水分蒸發、落葉能化爲肥料、營養樹根)

2、教師:小草是什麼顏色?它冬死了嗎?

(有的小草根已經死了,但是它留下了種子,有的小草根還活着,明年春天還會發芽。)

3、教師:人們怎樣幫助植物過冬呢?

(在樹上塗石灰、扎乾草,爲油菜、麥苗撒上草灰、幹糞,把怕冷的觀賞植物搬到室內或溫室。)

幼兒園植物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瞭解植物的生長過程,知道各種植物的種子是不同的,並能區分。

2、讓幼兒瞭解植物生長離不開陽光、空氣和水。

3、培養幼兒主動探索的習慣和體會成功的喜悅,激起下一次探索的慾望。

二、活動準備。

1、事先蒐集有關植物生長的資料和圖片。

2、準備各種植物的種子若干。

3、花盆、紙筆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讓幼兒說說植物是怎麼來的?請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二)幼兒討論:植物爲什麼會長大?怎樣纔會長大?

(三)幼兒進行小實驗:植物無根和有根實驗。請幼兒看看實驗中哪種植物沒有死,瞭解根的作用。

(四)幼兒做種植實驗:瞭解植物的生長過程。

(五)孩子的發現:植物是種子種出來的。不同植物的種子長得不一樣:

黃豆的種子是圓圓的、黃色的;紅豆的種子是圓圓的、紅色的;芝麻的種子是黑黑的、小小的、像小花瓣;綠豆的種子是橢圓形、綠色的;向日葵的種子是尖尖的、圓圓的、有白色又有黑色的。向日葵的種子可以吃。雞冠花的種子很小。

實驗中,兩種植物都有水時,無根的植物過兩天就死了,有根的植物一直沒有死;沒有水時,無根的植物很快就死了,有根的植物過了幾天才枯死。植物的生長需要水、泥沙、空氣、陽光、種子。接着孩子又提出了許多問題,有待於進一步的探索。爲什麼植物會越長越多?是先長根呢?長葉子呢?先長莖呢?爲什麼是先長根?爲什麼有些植物沒有根也可以活的?是誰把種子放在泥土裏的?爲什麼泥土裏會長出植物來?

(六)請幼兒把各種植物的種子記錄下來,並能對號入座。

四、活動延伸。

鼓勵用各種各樣的種子拼出漂亮的圖案。

幼兒園植物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美術活動,感受繪畫的樂趣。

2.知道鯊魚、章魚、五彩魚的結構特點,並用繪畫表現出來。

3.初步學習組織畫面。

活動準備:

用藍色的水彩,油畫棒,海底圖CD等。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教師:"小朋友,你們去過海底世界嗎?上個星期老師也去了海底世界,看到海洋裏的魚漂亮極了,我把它們的照片拍了下來,你們想看嗎?"

2.播放世界的CD,欣賞。

教師介紹魚的形狀、顏色及海洋裏的景色。

3.展示圖畫《海洋裏的.魚》,教師講解示範。

教師:"這是一張老師畫的海洋裏的魚,上面有哪些魚?(鯊魚、章魚、五彩魚、飛魚等)它們長的什麼樣?(分析魚的結構)今天我們來學畫一張海底世界的圖吧。

①鯊魚。先畫一個長長的橢圓,後面不封口,再畫魚鰭、魚尾,最後畫鯊魚的眼睛、嘴巴、鰓裂。

②章魚。先畫一個不封口的圓,在圓上畫章魚的眼睛、嘴巴,最後畫章魚的觸手,是長長的橢圓,彎彎曲曲的,可以多畫幾個。

③五彩魚。先畫一個不封口的橢圓,畫出魚頭,再畫魚的眼睛,開口處畫魚的嘴巴,然後畫魚鰭,有背鰭、胸鰭、腹鰭,最後給五彩魚畫上美麗的花紋,可以是長條、三角,也可以是圓圈。

4、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教師:"小朋友的可以用油畫棒來畫海底裏的各種魚,然後用藍色的水彩塗在上代表一塊小小的海洋。畫的魚可以有大有小,有的遊向; 左邊,有的遊向右邊,有的在上,有的在下,魚的顏色可以塗得鮮豔些,海底還可以畫些什麼呢?想想你在電視或書上看的海底世界,讓我們的海底世界更熱鬧!

(1)教師適當指導能力差的幼兒畫鯊魚、章魚,

(2)提醒幼兒安排好畫面;鼓勵幼兒均勻塗色。

(3)提醒幼兒耐心的塗海水

(4)海底還可以畫些水草、珊瑚、貝殼,

這樣畫面就豐富了。"

5.總結評價,結束活動。

將幼兒作品拼在一起,形成一幅大的"海底世界",引導幼兒欣賞,並說說哪些魚畫得好,爲什麼。

幼兒園植物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活動來自主題《彎彎繞繞》,彎繞既是許多物體的自然形態,又凝聚着人們的刻意創造。這種形態不僅體現了物體的美感,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物體的實用性。而對於植物的彎曲運動對於孩子來說說近不近,說遠不遠,活動中需要老師引導孩子觀察各種植物的彎曲現象,並對一些彎曲瞭解他們的作用,體驗發現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對植物的盤曲彎繞現象產生興趣,認識幾種攀緣植物。

2、更主動地關注各種特定的形狀,體驗發現的樂趣。

3、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4、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掛圖第25號。

2、事先在幼兒園附近尋找有彎繞植物的場所。

3、記錄紙和筆。

【活動過程】

(一)植物爲什麼會彎繞

1.出示掛圖。你看到了什麼?你知道它們的名稱嗎?這些植物長得怎樣?

2.爬山虎長得怎樣?爲什麼會爬得這麼高呢?(引導幼兒說出爬山虎是依靠彎彎繞繞的藤蔓及葉片上的“腳”,向上攀緣的)

3.牽牛花是怎樣生長的呢?(引導幼兒觀察牽牛花莖的攀附纏繞現象,即卷鬚及莖附着在別的東西上蔓延生長)

4.西瓜長在地裏時有一根長長的藤,這根藤又是怎樣的呢?(幫助幼兒理解瓜藤都是彎彎繞繞的)

5.這些植物的生長、開花、結果,都離不開彎彎繞繞的藤蔓。

(二)找找彎彎繞繞的植物

1.彎彎繞繞的植物還有許多,讓我們去找找看吧。

2.幼兒結伴去戶外尋找攀緣植物並記錄。繪畫記錄不必強調畫面的逼真,只要能表現植物的盤曲彎繞現象即可。

3.你找到的是什麼植物?它的藤蔓(莖、須)是怎樣長的?

【活動反思】

4-5歲的孩子喜歡動手動腦探究事物,他們喜歡這樣的活動。在幼兒的探究活動中教師要支持、接納孩子的探究行爲,並給予一些觀察和探究方法的指導:如比較性觀察法、連續觀察法、分類法、記錄法等。在活動中我運用提問的方法,讓幼兒對幾種爬藤植物的外形特徵和攀爬方法進行比較性觀察,使幼兒更好地發現它們各自的不同。除了橫向的比較,還有縱向的比較,我們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時機,對比觀察爬山虎葉子顏色的變化,發現了爬藤植物爬高的原因;對比薔薇開花前開花後的效果,發現了它對我們人類的用處。當苒苒發現了一棵類似攀緣植物的小苗時,我支持、讚賞她的發現,並利用拍照的方法幫她記錄,將照片貼在主題牆上,有助於她後續的觀察。在觀察和探索過後,我和孩子一起對幾種植物按照攀爬的方法不同進行分類、概括,使他們對藤蔓植物的種類及其特徵有了較清晰地認識。幼兒在不斷地觀察、探究的過程中,他們會慢慢地積累經驗,遷移經驗,形成受益於終生的學習方法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