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彙編9篇

【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彙編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1W 次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彙編9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運用皺紋紙搓成紙團的技能進行粘貼作畫,體驗紙團作畫的快樂。

2、喜歡參加美術活動,體驗作品成功的快樂。

3、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4、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準備:

1、各種大小的彩色皺紋紙

2、膠棒、白色底襯紙若干張、油性記號筆

3、歡快的音樂、欣賞作品

活動過程

1、欣賞各種花的圖片。

(1)教師:春天到啦,花園裏的花都開了,你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去看看美麗的花朵呀!

(2)教師出示幼兒常見的花朵圖片,幼兒欣賞。

(3)教師:你看到了什麼花,能說說它的名字嘛?

2、幼兒猜想用哪些方法能夠表現美麗的花

(1)教師:這些花漂亮嗎?想不想把這些花裝扮在教室裏,天天欣賞?

(2)教師:那我們可以用哪些方法呢?

2、觀察紙團花的作品,鼓勵幼兒說說製作方法,教師示範。

(1)教師:你們說的方法都很好,你們想不想看看老師是用什麼樣的方法來製作的。

(2)教師:潘老師最喜歡向日葵了,你們瞧(出示示範作品),漂亮嘛?

(3)教師:這顆向日葵是用什麼來裝扮的?(各種顏色的紙團粘貼而成的)

(4)教師:請小朋友想一想製作這樣的作品,是什麼樣的步驟?(幼兒猜想,教師示範)

3、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1)教師介紹材料,提醒幼兒紙團要捏緊、粘貼時要緊湊。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需要幫助的幼兒。

4、欣賞幼兒作品

反思:

1、這次美術活動設計過程中我考慮到時間的因素,我將教師講解的部分控制在十分鐘以內,讓幼兒能夠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操作,可是整節活動課的時間還是過長。這是我需要在進行思考、進行修改的地方。

2、我希望孩子們能夠大膽的使用顏色來進行製作,卻沒有考慮到孩子們操作過程中勾拿紙團是否方便的問題,顏色適當的減少或分組調配顏色都是很不錯的方法。

3、在講解過程中我意識到紙團花的擺放順序不應該限制幼兒,所以我沒有按照制定的教案講解,臨時做了修改,讓幼兒大膽的進行嘗試、幼兒能夠說出我都沒有想到的擺放方式。

4、操作中我播放了《花仙在》的音樂,創造一個歡快的製作環境,幼兒很喜愛,情緒立馬被調動了起來,效果不錯。

5、活動目標的制定上,我認爲語言上還不夠準確明瞭,需要在做修改。

6、與幼兒交流的過程中,我的語言比起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還不是非常精煉,我需要考慮到幼兒可能會發生的問題及如何回答幼兒的問題,只有考慮到方方面面才能更好的讓幼兒明白。

7、幼兒使用紙團粘貼過程中我發現有的幼兒對顏色的搭配十分有自己的想法,有的使用的是對稱的方法、有的使用漸變的方法效果很不錯,也有的幼兒選擇了自己喜愛的顏色粘貼卻沒能粘貼出花朵的層次感、看起來比較凌亂。這是我在示範過程中沒有強調所造成的,在欣賞過程中我可以特別讓他幼兒注意觀察這一點。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1、活動目標:

1、激發熱愛中國傳統文化之情。

2、學習理解兒歌內容。

3、能夠完整朗誦兒歌。

2、活動準備:

PPT課件

3、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PPT圖片,認識筆、墨、紙、硯。

(二)展開部分

1、教師出示PPT課件,朗誦兒歌,幼兒欣賞。

教師:“兒歌的名字叫什麼?”

教師:“兒歌裏說了什麼?”

2、教師再次朗誦兒歌,引導幼兒理解兒歌內容。

教師:“兒歌中的毛筆寫了什麼字?”

教師:“在宣紙上畫了什麼?”

教師:“中國的文房四寶是什麼?”

3、教師帶領幼兒集體一起朗誦兒歌。

教師:“請小朋友和教師一起朗誦兒歌。”

4、幼兒分組朗誦兒歌。

教師:“請男小朋友一起朗誦兒歌。”

教師:“請女小朋友一起朗誦兒歌。”

(三)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小朋友,我們的祖國是中國。中國有悠久的歷史,有燦爛的文化。文房四寶—筆墨紙硯,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活動延伸:

請幼兒利用幼兒用書練習朗誦兒歌。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建議:

1.作業紙下面墊上厚一點的物品(如:泡沫墊、木板等),方便整體移動作品時不破壞水滴畫的畫面。

2.水滴畫要選擇光滑度、吸水性適宜的紙張。如果紙張太光滑不吸水,只能畫出飽滿的水珠,但畫不出線條;如果吸水性太強,則不能表現出晶瑩剔透的效果,且水會很快滲透到紙內,破壞畫面。

3.欣賞玻璃器皿時可用燈光照射在玻璃器皿上,顯示出晶瑩剔透的效果。

  活動目標:

1.初步探索並學習用滴管創作水滴畫的方法。

2.能細心地擠出水滴和線條,大膽地設計各種花紋、圖案進行裝飾。

3.體驗創作水滴畫的樂趣,感受水滴畫作品的美。

  活動準備:

1.各種形狀的彩紙(下面墊一塊泡沫墊)若干;滴管擺放在盛放着水的瓶子裏,人手一支。

2.視頻展示臺、液晶投影儀、電腦、數碼照相機、背景音樂、燈光。

  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領幼兒欣賞玻璃器皿,激發幼兒興趣

這裏有很多玻璃器皿,漂亮嗎?什麼地方漂亮?上面的花紋是什麼樣的?花紋是什麼顏色的?

二、教師演示水滴畫

1.教師伴隨着背景音樂在視頻展示臺上示範表演水滴畫,隨後進行提問:老師是用什麼作畫的?

2.介紹滴管作畫的方法。(教師邊講解邊示範)將滴管吸滿水,再輕輕地邊擠水邊作畫。

三、幼兒探索用滴管作畫的方法

請小朋友們用滴管試一試,在紙上畫出透明的、亮晶晶的花紋,並用數碼照相機拍攝幼兒的作品。

四、幼兒和教師共同小結探索結果

將數碼照相機拍攝的幼兒作品輸入電腦,引導幼兒互相欣賞。師生共同小結水滴畫的創作方法:

畫水滴:擠出一點水後擡起滴管。

畫線條:邊擠水邊移動滴管。

畫小水滴:輕輕擠出一點水。

畫大水滴:多擠出一些水。

畫粗線條:邊擠水邊慢慢移動滴管。

畫細線條:邊擠水邊快一些移動滴管。

五、欣賞幻燈片上玻璃器皿的花紋

這裏還有很多玻璃器皿,它們都有漂亮的花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重點觀察點(圓點、水滴狀、橢圓等)、線條(直線、弧線、波浪線等)的形狀、大小、粗細不同,以及花紋排列形式的不同(有規律、無規律)。

六、交待要求,幼兒創作

七、欣賞評價

師生共同欣賞水滴畫作品,重點圍繞裝飾的花紋、圖案及晶瑩剔透的效果進行評價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單數與雙數的含義。

2、學習區分10以內的單數和雙數。

3、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4、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2元超市(各種玩具、食品等替代品)1—10的代幣券,鉛筆每人一支、幼兒分組操作材料,骰子兩人一個。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談話引入,說說上超市的經歷。

2、觀看課件,說說上面的7代表什麼意思?理解代幣券的用途。

二、在遊戲中體驗、感知單雙數

1、講解遊戲規則。

數一數,你有幾元錢?兩個兩個圈一圈,猜想你能買幾樣東西?還有沒有剩下?

2、幼兒進行購物遊戲,提醒幼兒做一個文明小顧客。

三、通過交流和比較,理解單雙數

1、提問:你有幾元錢?共買了幾樣東西?是不是跟你預想的一樣,還有剩下的錢嗎?

2、回收代幣券:出示紅黃兩座房子, 引導幼兒將有剩餘的排紅房子下面,沒剩餘的排黃房子下面。

3、教師小結:

①兩個兩個地數,剩下一個的我們給他取個好聽的名字,叫單數,它們是1、3、5、7、9;兩個兩個地數,都能找得朋友,並沒有剩下的我們給他叫雙數,它們是2、4、6、8、10。

②單數挨着雙數,雙數挨着單數,它們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4、出示課件,引導幼兒發現規律。(單雙數用紅黃兩種顏色出現)

5、通過將數字從小到大進行排列,引導幼兒發現單數和雙數是交替排序的。

四、通過進一步操作,鞏固對單雙數的認識

1、通過發現自身器官的數量,進一步鞏固對單雙數的認識:引導幼兒尋找身體上某些器官的數量,並說出它們各是單數還是雙數。

2、分組操作:

幼兒兩人一組扔骰子,將所扔的數字寫在表格中,看看最後得數是單數還是雙數。

3、老師和幼兒共同驗證。

活動反思:

《認識10以內單雙數》是一個數學活動,其主要目標是:初步理解單數與雙數的含義。學習區分10以內的單數和雙數。如何將枯燥無味的數學活動融入孩子的生活,激發孩子對數學活動的興趣,是數學活動的主要目標。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經說過:“遊戲時幼兒的生命”,我設計的這個活動,拋開了以往陳舊的教學模式,整個活動以遊戲貫穿,讓孩子在快樂的遊戲中區分10以內的單數和雙數。活動中,我通過設計了“2元超市”購物的情景。讓幼兒在富有生活氣息購物活動中感知理解單雙數的概念,在操作中區分10以內的單雙數。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啓發幼兒尋找身上哪些器官的個數是單數還是雙數。在一系列活動中循序漸進、富有挑戰性的遊戲中促進了幼兒對單雙數概念更深刻的理解。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會了10以內的單雙數。

在取得成功的同時也存在一些不足,在活動中幼兒與老師的交流多了,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交流少了,不能很好的進行交流與溝通,這一點在以後教學中會多加註意。

總之,整堂課下來,課堂氛圍很好,幼兒也很投入,回答問題也很積極,幼兒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並積極投入到探索活動中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榮獲加拿大克力斯提先生書獎、露絲·史瓦茲獎、維基·麥卡夫獎併入選第四屆全國優秀幼兒讀物(0~6歲)評選推薦書目的《爺爺一定有辦法》寫的是一個充滿智慧、愛孫子的老爺爺,他用巧思把孫子心愛的破毯子變成外套、背心、領帶、手帕、鈕釦。它原本是一個猶太人流傳已久的民間故事,作者用重複而富節奏的文字來重述,既溫馨又朗朗上口。圖畫則細膩地描繪出充滿濃厚人情味的小鎮和約瑟的家庭。

對於二十一世紀的孩子而言,這是一個物質過度充裕的年代,物品總是用完即丟,舉凡紙杯、紙盤、衛生筷、紙尿片、甚至照相機等,過度的商品化讓孩子們不太有機會用舊東西,這個故事或許可以給我們一點省思,重新檢視我們的生活習慣與消費行爲。通過活動讓每個孩子的心裏都種下「愛物惜物」的情懷。 書中文字簡潔又生動,更精采的是爺爺總是回答說「這塊料子還夠做…」讓讀者擁有更大的想象空間,「猜猜看」這一次爺爺會變出什麼呢?更奇妙的是作者利用每一頁的下方,連續地畫出一個老鼠家庭的故事,給小讀者帶來了額外的閱讀樂趣。這一定是一個人人都讀得懂,也聽得懂的故事。作爲良好的閱讀教學教材可以讓孩子們初嘗閱讀的樂趣,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播灑下“快樂閱讀”的種子。

活動目標:

1、通過猜讀、排圖的方法,幫助幼兒梳理故事發展的線索,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

2、鞏固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並在合作閱讀中發展孩子的協作能力。

3、感受爺爺的聰明才智,鼓勵幼兒在面臨難題時要多動腦。

活動準備:

1、幼兒兩人一份圖書;2、投影器;電腦;課件(書本內容);3、教具圖片(毯子、外套、背心、領帶、手帕、鈕釦);3、黑板(上面做好箭頭和數字標誌)。4、家園互動表(見附件)。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書,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看圖畫書嗎?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本很好看的圖畫書,我們一起來看看封面上有誰?這兩個人可能是什麼關係呢?(原來是爺爺和孫子)

師:這位外國小朋友他的名字叫約瑟,你覺得他和爺爺之間可能發生什麼有趣的事呢?(幼兒猜想)好!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約瑟和他爺爺之間發生的有趣的故事吧。

二、幼兒觀賞投影畫面,感受故事,瞭解故事大意。 1

、教師講述故事,請孩子觀看畫面,唸到關鍵的地方讓學生猜,然後翻頁印證孩子的想法。 ◎故事中一共有五次“變”,第一、第二次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可以做什麼;(潛在提問:約瑟得到這件奇妙的外套時,他的心情是怎麼樣的呢?你從哪裏看出來。) ◎第三次變時引導幼兒重複約瑟和爺爺的對話,從中體會爺爺的節約和智慧;(爺爺真是太聰明瞭!破損的布料都剪掉了,剩下的布料越來越少了,爺爺還會做出什麼奇妙的東西呢!) ◎第四次時增加難度,將爺爺的話和媽媽的話進行對比,設置提問:聽了媽媽的話,約瑟會丟嗎? ◎最後一次用問題“啊喲!手帕有多大,剪去破的和髒的地方還剩多大?爺爺會不會把它扔掉呢?他還能爲約瑟變出什麼奇妙的東西呢!我們來猜猜?”來引導幼兒思考,從而更進一步顯出爺爺的聰明與節約(約瑟喜歡這顆奇妙的鈕釦嗎?你是怎麼看出來的呢?把手帕變成奇妙的鈕釦,爺爺真是心靈手巧呀!)。 ◎師:鈕釦都沒有了,爺爺就是手再巧,再聰明也不可能無中生有了,那麼已經長大了的約瑟會怎麼辦呢?讓我們繼續看故事。師提問:長大了的約瑟是怎麼說怎麼做的?哇!約瑟好棒呀!我們一起爲約瑟的長大鼓掌吧!

2、閱讀後:教師組織幼兒討論。 師:爺爺的巧手,分別爲小約瑟製作了什麼東西?(幼兒說,教師隨機出示物品) 師:爺爺爲約瑟縫製了一條毯子,最後變成了什麼?請小朋友上來把爺爺製作的東西按故事裏的順序擺一擺。(幼兒操作) 師:你喜歡有這樣子的一個爺爺嗎?你會怎麼誇獎爺爺?

3、第二次欣賞故事後提問: 師:剛纔小朋友發現在這個大故事裏面還藏着一個小故事,最後鈕釦不見了,老師告訴你一個小祕密,這顆鈕釦從大故事中掉到了小故事裏了,現在讓我們再來看看這本圖畫書吧!讓我們邊看邊找這顆鈕釦掉到哪裏去了? 師:啊呀!小朋友這麼多,我這裏的書不夠呀!怎麼辦? 師:兩個人看書該注意些什麼呢?(一人翻,兩人看,輕輕翻,仔細看,不爭也不搶) 幼兒兩人一組翻書閱讀(師:好,我們先來看封面,封面會告訴你故事的題目,我們一起來說說故事的題目叫《爺爺一定有辦法》,打開書本,我們看到了扉頁,扉頁上有什麼圖案,這個圖案在故事裏經常地出現一直到故事的結尾,你們發現了嗎?看誰發現的問題最多,看的最仔細)。 幼兒觀看圖畫書,教師巡迴指導。 師:你發現那顆丟失的鈕釦了嗎?好!在第幾頁,看看頁碼?我們一起來找一找。(變成老鼠的椅墊了) 師收圖書。請小朋友兩人商量好請一個小夥伴把圖書送回家,送回來的時候要封面朝上。 師:你們發現什麼了嗎?故事中掉下來的布料被小老鼠利用了起來,他們用這些布料打扮自己的家,裝扮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延伸活動。 1、師: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也有很多的廢舊物品也是可以再利用的。今天,老師就帶來了一件廢舊物品,是什麼呀?(廢舊報紙)請你們動動腦筋,想一想廢舊報紙可以有什麼用?哦!原來廢舊報紙還有這麼多的用處,我們還可以利用廢舊報紙來玩呢!請你們想一想,報紙還可以怎麼玩?在玩的過程中很可能報紙會變破損了,報紙變破損了,你還可以怎麼玩?(幼兒先說再幼兒玩) [中國:]

2、回家和爸爸媽媽共同完成家園互動表。

語言活動反思——怕癢的紅布頭

“癢”雖然是一種生理反應,但結合在生動形象的文學情景之中,別具詼諧、滑稽的意味。幼兒在歡快的氛圍中,宣泄了鬱悶,鬆弛了心緒,體驗到從生理到心理的舒暢、愉悅。活動《怕癢的紅布頭》一開始我就和嵐嵐合作表演故事的第一部分,通過這樣的情景表演方式,讓孩子們直觀、形象的認識了“癢”與“笑”的聯繫,接着我讓幼兒兩人一組合作表演這一部分,幼兒體驗着故事的情節的有趣和癢癢喚起的“笑” ,以及疏泄鬱悶的心理感受。活動第二部分是理解故事的第二部分,由於有了第一部分的鋪墊,孩子們很快就理解了。當我問:“紅棉襖碰到脖子、碰到身上,小豬癢的怎樣?”幼兒回答:“小豬癢的舒服、癢的痛快。”當我問:“小豬的朋友們穿上紅棉襖後怎樣?”幼兒回答說:“癢的舒服,癢的痛快。”當我又問:“爲什麼大家都喜歡這種癢癢的味道?”孩子們都說:“因爲癢的舒服,癢的痛快,癢的開心。”輝輝還說:“我們聽了這個故事也很開心,很舒服。”最後一個環節“誰穿了紅棉襖”更是把活動推入了高潮,它以遊戲的形式帶幼兒進入了氛圍,有了更爲真切的體驗,在“嘻嘻嘻,哈哈哈”笑聲中我們結束了。

本節課不足之處就是在第一環節兩人合作表演時,有個別幼兒沒有參與,如果都參與表演的話,那幼兒對故事的理解就更透徹,也就更能體驗“癢”這一生理反應令人發笑、舒暢的感受了。

幼兒園大班繪本故事教案:老鼠娶新娘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故事含義,明白任何事務、人物都不是完美的,是有缺點的。

2.喜歡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長處,承認自己的短處,學習取長補短。

3.體驗婚嫁帶來的喜悅氣氛和擡轎子游戲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歡慶音樂一段。

2.《老鼠娶新娘》系列圖畫。

3.故事背景音樂一段。

4.漢字卡片:太陽------照;烏雲------遮; 風------吹; 高牆------擋;老鼠--------打洞; 貓-------抓;

取長補短

活動過程:

1、導入:

(1)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段音樂,你來聽聽看在這段音樂里人們會在做些什麼事?

幼兒討論(高興的事、結婚)都是高興的事情,今天老鼠村也發生了一件高興的事情!

(2)_出示圖片:花轎

提問:什麼時候會坐轎子?今天老鼠美叮噹也坐上歐陸花轎,當了新娘。

2、老鼠娶新娘

(1)美叮噹要出嫁了,她要找一個世界上最強的新郎(出示循環圖)她找到了太陽、雲、風、高牆、老鼠小阿郎、貓。你們覺得他們中間誰是最強大的新郎呢?爲什麼?

(2)美叮噹到底會嫁給誰呢?我們來聽聽故事。

講故事(邊講邊演示圖片,故事背景音樂輕輕響起)

提問:你覺得在這個故事裏誰是最強的新郎呢?他有什麼本領?幼兒講到誰就出示子卡。

小結:他們都有自己最強的地方,分別是……,但是沒有人是最強的。

3.最強的你:

小朋友你們有最強的地方嗎?我們把最強的地方叫做長處,你知道自己的長處是什麼嗎?每個人都有長處,有長處,可真好,因爲長處會讓我們很棒。

4.不強的你:

每個人都有自己最強的地方,但每個人也有不夠強的地方,我們把不強的地方叫做短處,你知道你的短處是什麼嗎?請2—3個幼兒回答。你們能夠知道自己的短處,真好,因爲只有發現自己的不足,才能夠進步!

5.朋友圈:

我們都有長處和短處,今天老師帶你們來玩一個朋友圈的遊戲(用你的長處去幫助別人,你的短處請別人來幫助你,這就是取長補短)出示子卡。

小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當我們取長補短,互相幫助時,就會變得很強大。

6.美叮噹的新郎。

世界上沒有最強的人,那美叮噹到底該找誰當新郎呢?(可提示:找不到最強的,但可以找最喜歡的,誰最喜歡她呢?)美叮噹嫁給了老鼠小阿郎,他們結婚了!看圖片(結婚音樂起)

7.遊戲:《擡花轎》

美叮噹坐着花轎結婚了,我們也來玩擡花轎的遊戲。

遊戲開始:選一個女孩子來當新娘,新娘拋繡球選新郎!請2個男生來擡花轎,迎親隊伍出發了!

推薦理由:我推薦此活動的理由是:

1、有效提問,讓孩子正確的評價自己的能力和客觀困難。

自信是確立自己能力,有把握去完成所承擔的任務,敢於追求目標的情感體驗。《老鼠娶新娘》,原本是一個帶有濃濃氣息的繪本故事,經過編者對教材的挖掘和設計,巧妙的尋找到了切入點,抓住繪本的中心思想及其精髓,通過幾個有效提問,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強項和弱項”的人性特點,通過這次教學活動讓幼兒理解,讓幼兒自豪的找出自己的強項。

2、積極合作,真誠欣賞他人的強項。

自信心強的孩子能在新的活動任務前不膽怯,能主動參加;討論時能大膽發表意見,不輕易改變主意。活動中通過“擡花轎”這個遊戲,讓幼兒嘗試與同伴積極合作,共同組隊、討論遊戲的形式,提供了讓幼兒理解人與人之間和諧共處的教育平臺。

3、讓孩子動起來,成爲活動的主角。

自主性即不依賴他人,不受他人的干擾與支配,自己思考、自我判斷、自我行動。自主性是人的品格特徵,也是人素質的基本核心,它體現在自身特性與社會特性兩個方面:主體性、主動性、上進心、判斷力、獨創性以及自我控制、自律性、責任感等。在不知不覺中,孩子們成了故事的主角,大家說說自己的強項,說說同伴的優點,老師得心應手地建立起了師幼心靈互動的平臺,師生互動之間的對話關係,呈現出相互作用、相互依託、平等交往、相映成趣的美好景象,揭示出“沒有最強,只有更強;每個人都有強項,有了朋友的幫助,你會變得更強的”人生哲理。活動讓我感覺教師真正是孩子的夥伴,或者說是教師真正將孩子放在了平等地位。沒有板起面孔訓人,沒有高高在上的指令,只有“小夥子,你真行!”的讚賞、“試試看,行嗎”的鼓勵。這都源與教師心裏有愛,有對孩子的愛,有對這份工作的愛,這樣才能克服很多消極的、不愉快的情緒,才能從教育中體會到快樂,也才能把快樂和愛播灑給孩子。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釣魚的一天

活動

《釣魚的一天》是《東方娃娃》20 l O.11繪本版,這本書沒有一個字,但裏面有許多有趣、幽默的情節,我們把它投放到了圖書區後,孩子們非常喜歡。他們常常拿着書一邊翻一邊說着故事的人物,因爲故事中的情節零散,有趣的事情很多,幼兒往往不能抓住主線完整講述,爲了滿足幼兒的閱讀需求,我就圍繞該繪本設計了這節活動。以釣魚大叔爲主線,讓幼兒更好地理解繪本內容,從而掌握閱讀的技能。

活動目標:

1、通過細節觀察,瞭解繪本內容。

2、積極主動地參與尋找和發現,感受情節的趣味性並能大膽表述,體驗閱讀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與繪本相關的圖片。

2、每人一本繪本《釣魚的一天》。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幼兒閱讀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書,看封面上有什麼?(一位大叔和一隻烏)猜猜這位大叔要去幹什麼?(釣魚)你從哪裏看出來的?(車上有魚竿和小桶)好的,那我們就稱這位大叔爲釣魚大叔吧。這本書的名字就叫做《釣魚的一天》,我們j起來讀一讀。(幼兒齊讀書名)

二、觀察細節,逐步瞭解故事情節

1、瞭解釣魚大叔。

師:在一個晴朗的早晨,釣魚大叔騎着自行車,帶上他心愛的魚竿和小桶,去釣魚了。一路上他遇到了哪些事情呢?請小朋友們從書中仔細找一找,告訴我是在哪一頁找到的?在看之前我有要求,看書時要從前往後一頁一頁輕輕翻。

2、幼兒自由閱讀。

師:小朋友看完了嗎?現在請你們說說釣魚大叔都遇到了哪些事情?請回答的小朋友告訴大家“請大家翻到第幾頁”。

師:請你來說說你看到了什麼。

(1)2—3頁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第二頁。釣魚大叔騎着自行車,他的前面是誰?這位阿姨在幹什麼?她好像在追前面的公交車?她能追上嗎?釣魚大叔會怎麼做呢?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釣魚大叔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樂於助人)

(2)4—5頁

請大家一起翻到第五頁,釣魚大叔車子後面怎麼坐了一位阿姨,這是怎麼回事呢?好,你來說說看,你從哪裏看出來的?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哦,原來是這位阿姨在追公交車,沒趕上,釣魚大叔看到了,熱心地幫助了她。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釣魚大叔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樂於助人)

(3)6—7頁

請大家翻到第七頁。釣魚大叔在和誰揮揮手?阿姨怎麼不坐大叔的車了,她要去哪裏呢?你從哪裏看出來這是火車站的?釣魚大叔又去了哪裏?(他進了一家咖啡館)你從哪裏看出來的?原來釣魚大叔想喝一杯咖啡提提神。

(4)8—9頁

從咖啡館出來,釣魚大叔繼續往前趕路。他穿過街道。

(5)1 0—1 1頁

現在釣魚大叔到了哪裏?(街心公園)從哪裏可以看出來?

(6)1 2—1 5頁

釣魚大叔來到碼頭,他停了下來,他在看什麼呢?(可能是他看到小企鵝叼了一條魚,他在想自己也能釣到這麼一條大魚,也可能是被小企鵝主人的訓斥聲所嚇到)

(7)1 6—1 7頁

這次釣魚大叔到了哪裏?(漁具店)你從哪裏看出來的?他會進去幹什麼呢?(買魚餌)買了魚餌,釣魚大叔高高興興地和漁具店老闆再見。

(8)1 9—2 1頁

釣魚大叔一路前行,他來到了鐵路邊,剛好一列火車經過,他看到了誰?你覺得他心裏會怎麼想?是的,剛纔他幫助過的那位阿姨在開心地和他打招呼。小朋友,釣魚大叔和這位阿姨認識嗎?(不認識)是的,原本並不認識的兩個人,因爲釣魚大叔的熱心相助,當他們再次見面的時候已經變成了朋友。所以小朋友們在平時的生活中要多去幫助別人,這樣你就會有更多的朋友。

(9)22—23頁

釣魚大叔來到了海灘上,他看到了誰?(紅嘴鳥)這是他們的第一次見面。

(10) 24—25

終於來到了海邊,釣魚大叔開始釣魚了,紅嘴鳥在幹什麼?(靜靜地等待)你覺得他會釣到魚嗎?

(11)26—27

釣魚大叔終於釣上了一條魚,他現在是什麼心情? (高興、開心)

你是什麼心情?(爲釣魚大叔感到高興,終於釣到了一條魚)其實我還有點擔心呢,紅嘴鳥正飛了過來,會發生什麼事呢?

大班語言活動三句半《拜年》

活動目標:

1、感知三句半的形式美和韻律美。

2、能圍繞“拜年”這個主題,嘗試仿編三句半並進行大膽表達。

3、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體驗拜年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恭喜》的動畫,鑼鼓一副,三句半的圖標、祝福的話漢字卡片。

活動過程:

1、播放《恭喜》動畫,導入課題: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動畫片,想看嗎?

師:好看嗎?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恭喜誰?恭喜什麼?(心想事成、萬事如意、新年快樂、眉開眼笑、中頭彩、樂開懷。)

2、採用平行示範的方式引導幼兒講述祝福語

(1)教師:我也喜歡歌曲裏“新年快樂,萬事如意,恭喜恭喜”的祝福,(出示字卡)。

(2)你喜歡過年嗎?你是怎樣給人們祝福的?(學一學福娃祝福恭喜的樣子,並出示相應的字卡),引導幼兒分別說說什麼樣的祝福話可以對誰說?

3、出示三句半的圖標,初步感知三句半的形式美和韻律美。

(1)師:今天我帶來了一首《拜年》的三句半,你們想聽嗎?

如:新年到,新年到,敲鑼打鼓真熱鬧,我們大家上臺來,拜年啦!你敲鑼呀我打鼓,來給爺爺拜個年,祝爺爺福如東海,恭喜恭喜!你敲鑼呀我打鼓,來給奶奶拜個年,祝奶奶壽比南山,恭喜恭喜!你敲鑼呀我打鼓,來給爸爸拜個年,祝爸爸工作順利!恭喜恭喜!你敲鑼呀我打鼓,來給媽媽拜個年,祝媽媽心想事成!恭喜恭喜!你敲鑼呀我打鼓,來給小朋友們拜個年,祝你們學習進步,恭喜恭喜!

(2)老師剛剛唸的是什麼?給誰拜年的,祝福什麼?你最喜歡老師唸的哪一句?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帶領幼兒念兩遍)

(3)你有什麼地方聽不懂的話?讓我們一起來幫助他。

(4)看圖完整地朗誦二遍三句半。

4、看圖標創編三句半。

(1)你們喜歡過年嗎?那麼你在過年的時候會給誰拜年、祝福什麼呢?請你來編一段拜年的三句半。

(2)根據幼兒的回答,在原來的圖標上粘上祝福的話。並讓幼兒集體來念一念。(鼓勵幼兒大膽地表述自己創編的三句半。)

5、給老師拜年。

師:剛剛有的小朋友很主動,能大膽地告訴大家自己編的三句半。今天我們班來許多老師,你想給她們拜年嗎?祝福老師什麼?現在,請你們把自己編的三句半念給她們聽一聽。

6、延伸活動:三句半表演《拜年》。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神奇的小火車

活動

在“你變我變的”主題中,幼兒從身邊的事物中找變化的東西,圓圈可以變化成鍾、花朵、烏龜、小動物的頭等,一些廢舊的物品經過手的加工,可以變成許多有趣、新奇的東西,他們對自然界神奇的變化萌發了興趣。《神奇的小火車》充滿神奇、變化、詼諧的情節,讓孩子讀來有趣、有能引起他們的探究,因此本活動納入了這個主題。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中事物的神奇變化。

2、能主動關注周圍事物的變化過程。

活動準備:

1、自制背景圖及若干小圖片

2、幼兒收集有關動植物的變化過程的資料。

活動過程:

1、發現小火車的神奇。

——出示背景圖“小火車”,猜猜這是一列怎樣的火車。

——什麼是神奇?

——教師結合故事將角色“小核桃”演示插入火車,變出一隻“桃子”。

——原來這是一列神奇的小火車,它會變魔術。還有許多乘客想上火車,他們上車前和下車後相比會有那些變化呢?讓我們來聽聽故事“神奇的小火車”。

2、看看小火車會變什麼。

——完整欣賞故事一遍。誰是小火車的第一位乘客?它有什麼變化?爲什麼小桃核下車後會變成大桃子呢?你知道其中的祕密嗎?

——接着誰又上了車?它發生了什麼變化?下車的雞蛋爲什麼會變成毛茸茸、溼漉漉的小雞呢?

——小青蟲們上了車,它又變成了什麼?(重點幫助幼兒理解青蟲變成蝴蝶的過程)

——小男孩上了車,走下一位大鬍子叔叔,他是誰呢?

——原來大鬍子叔叔是小男孩變的,他喜歡這樣變嗎?那可怎麼辦呢?

——這真是一輛神奇的小火車,它能讓許多“乘客”上車後發生變化。往前開能長大,往後開就還原。

在我們周圍許多東西都在變,有的變化很快、很明顯,而有的東西是漸漸地變化的。

3、讓他們坐上小火車。

——嗚。。。。。嗚!藍色的神奇的小火車又開動起來了。你想讓誰坐上小火車?小火車會把它變成什麼?

——鼓勵幼兒講講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漸變過程,如:月亮圓缺,花兒開放、種子發芽等。

4、延伸活動:鼓勵幼兒今後在生活中仔細尋找事物的變化,獲得更多的表現。

大班語言教案:貪吃的小貓(下)

一、活動背景:

分享閱讀作爲專門爲孩子設計的圖書,能引起幼兒較大的閱讀、編故事的興趣,當分享閱讀的幼兒將自己所編的故事用各種形式如繪畫、粘貼等製作成自己的圖書的時候,孩子的成就感充分得到了提高,自信感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二、設計思路:

瑞吉歐提出幼兒自己動手操作,皮亞傑有“知識的產生有賴於幼兒對材料的操作和擺弄”。這觀點自制圖書活動中充分體現了這種理念,強調幼兒主動參與,自己動手製作自己的圖書。在孩子已經有了創編故事的基礎上,都會有一個強烈的願望,把它變成圖書。《綱要》中也指出應:“通過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索等方式,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習用多種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開展了這次活動。

三、活動目標:

(一)能理解和初步運用自制圖書的基本要素,能與其他人進行分工合作。

(二)能用較連貫的語言大膽表述自己續編的故事。

(三)能進行自我評價,並能較客觀地評價他人作品。

四、活動準備:

(一)物質準備

1、學具:自制圖書自評表、圖書內容表、水彩筆、繪畫紙

2、教具:自制圖書評價表

(二)前期經驗:根據讀本已創編故事

五、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討論,切入主題

1、教師用一本書直接切入:“今天我們要製作圖書。”

2、教師:“一本好的圖書應當具備那些要素?

3、觀察自評表,討論圖書要素的條件

(二)教師出示自制圖書自評表,請幼兒說出想要製作一本好的圖書,這些圖書的要素應該達到什麼條件?

(三)分組商量,將故事融入圖書,填寫圖書內容表。

1、組織幼兒按編故事的小組分組,討論上一次根據《貪吃的小貓》所編的故事該怎樣編成小書,將故事內容融入圖書,成爲圖書的一部分,填寫圖書內容表,商量圖書每一頁的內容是什麼?

2、小組共同協商分工合作。

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方式,進行分工,將封面、第一頁、第二頁、第三頁具體分工,防止出現搶着繪製封面、第一頁的情況,並將商量結果顯示在圖書內容表上,分工後接下來的頁數按照繪製的速度來分配。

(四)分工合作,繪製小書,並進行自評。

每一組按照自己的分工開始繪製圖書,教師將自評表發下,讓幼兒在繪製的過程中進行對照,並在結束後進行自評。

(五)共同分享,閱讀自制圖書

教師和幼兒一起閱讀幼兒合作繪製的圖書,分享孩子的閱讀樂趣。請每一組派一個代表上臺講述自己組的故事。教師出示自制圖書互評表,小組之間互相評價。

六、活動延伸

1、活動後,教師和幼兒將圖書裝訂好,並將文字進行補充。

2、在圖書後面附一張紅花表格,放在閱讀角,幼兒閱讀後,喜歡就畫上一朵紅花。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主動探索,感知物體會滾動的原因及特徵。

2、培養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和關心周圍事物的情感。

3、培養幼兒願意與同伴交流的習慣。

4、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5、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活動準備:

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兩個海洋球、一大一小圓柱體、方形、三角形積木各一);兩大籃各種可滾動的物體。活動過程:激發幼兒探索興趣,

導入課題:

1、“小朋友,請你玩一玩籃子裏的東西,請你仔細看看這些東西會怎麼樣?”

2、幼兒自由操作。

3、討論:“剛纔玩的時候,這些東西怎麼樣啦?”(動起來了),“它是怎麼動起來的?”(幼兒講述並上來演示)。幼兒滾動物體,探索會滾動物體的特徵及原因。

1、幼兒討論:這些東西都會滾動嗎?(幼兒討論,教師不做正面回答)。

2、請幼兒把筐子裏每一樣東西都滾動一下,相互交談發現了什麼?教師小結;有的東西會滾動,有的東西不會滾動。

3、幼兒討論;那些物體對滾動,那些物體不會滾動?爲什麼?(幼兒討論)

a、請幼兒分別摸一摸會滾動的物體和不會滾動的物體,比較它們的區別。

b、師生共同小結:原來圓的東西會滾動,因爲它沒有角。

討論:你是怎麼是圓物體滾動起來的?教師小結:我們用力推了一下,圓的物體就滾動起來了。幼兒繼續操作試驗,探索物體滾動時的特徵。

1、幼兒第一次滾動實驗,探索不同物體同時滾動的速度差異。請小朋友左、右手各拿一件不同的物體,同時滾動發現了什麼?

2、幼兒第二次滾動實驗。探索相同物體同時滾動時的速度差異。請幼兒左、右手各拿一件相同的物體,同時滾動,觀察有什麼發現。

3、幼兒相互交談自己的發現(幼兒自由討論)

4、別幼兒講述並操作自己的發現。(幼兒發言並行操作)

5、小結:同時滾動不同物體,它們的速度不一樣;同時滾動相同物體時,用的力越大,速度越快;用的力越小,滾動速度越慢。

延伸活動:

探索會滾動物體的其他特徵。

活動反思:

在這一次的活動中,是科學探索活動。在科學探索的過程中有幼兒自身的經驗儲備中以親身例證的方法去驗證自己的猜測。動手活動又是幼兒比較喜歡的,所以,在活動中幼兒的興趣比較濃厚。指南中指出:“鼓勵和引導幼兒學習做簡單的計劃和記錄,並與他人分享交流。”在這幾點上做的`還不夠好,不夠到位,也存在着很多教學的困惑。

1.語言的表達。對於科學活動,總結性的話語在活動中起着重要性的作用。特別是具有科學性的。在活動中,“有圓面的物體會滾動,沒有圓面的物體不會滾動。”是整個活動的重點,也爲幼兒找出會滾物體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在話語中,也要切合幼兒的實際,不能太過於深奧要更符合幼兒語言直白,在講述的時候動作語言和口頭語言相結合的方式也帶動幼兒的理解。因此,科學活動中語言的表達需要學習的地方很多。

2.合作的意識。在活動中,在這個活動我請幼兒用合作的方式進行活動。但在活動中幼兒往往自我操作的居多,在合作性上比較缺乏。所以,出現了這樣的情況,我覺得我在請幼兒操作的時候,所說的要求可能還不夠清晰。其次,也要加強幼兒合作的意識。遊戲方式或者其他形式讓幼兒體會合作的重要性。在這一點上,我們班的幼兒還是比較欠缺。

3.記錄的方式。操作單是科學活動中有時候必不可少的。但操作單的形式我覺得在活動中還缺乏了一點心意,比較單一。在這一方面,在操作單的製作中還需要多用心去斟酌。怎樣的形式更方便幼兒操作也便於我們去做教學前準備。

科學活動,也對我們教學的要求比較高,需要我們更好的用心去設計、科學的解答讓幼兒獲得更多科學性的知識。

小百科:滾動,漢語詞彙,釋義爲轉動體沿轉動方向的運動稱作滾動。也指的是物理中轉動與位移的平面複合運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圖形的分割與組合》是山大版第六主題的一節活動。幼兒對一些基本圖形巳有了初步認識。如三角形、正方形等圖形,本節活動結合幼兒對基本圖形的瞭解基礎上,將所學知識進行綜合,並且將一種圖形正方形進行分割,然後再將分割後的多塊圖形進行組合,萌發幼兒對圖形的分割與組合的好奇心,並培養了幼兒的科學探究精神。

活動內容突出了兩方面內容,一是能將一種圖形通過不同方式分割並組合成其他圖形,發展幼兒思維的靈活性。二是瞭解圖形變化前後之間的關係,初步感知面積守恆。

活動目標:

1、萌發對圖形分割與組合的好奇心及科學探究精神。

2、能將一種圖形通過不同方式分割並拼成其它圖形,發展幼兒思維的靈活性。

3、瞭解圖形變化前後之間的關係,初步感知面積守恆。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將一種圖形通過不同方式分割,並組合成圖案。

活動難點:不受外部因素變化的影響認識面積守恆。

活動準備:

1、四幅用圖形拼成的圖例:牛、金魚、兔子、狐狸。

2、不同顏色的正方形紙每人數張。

活動過程:

(一)出示四種動物圖片,引起幼兒對圖形的興趣。

教師提問:今天老師帶來了四隻小動物,你們看是什麼小動物?小動物裏面藏着哪些圖形呀?

1、引導幼兒觀察,並講出有哪些圖形?

2、教師小結:是的,這些動物裏面有許多三角形和正方形。

(二)讓幼兒初次操作將這些圖案中分開的圖形進行組合。

1、教師拿出四張大的正方形紙,讓幼兒逐個與這四隻小動物比較誰大誰小?幼兒做出猜想。

2、讓幼兒將圖案中的圖形進行組合。教師引導四組幼兒說出:這些小圖形和下面的大正方形重疊了,原來它們一樣大

通過操作讓幼兒感知分開後的圖形合起來和原來的大正方形一樣大。

3、教師小結:一個正方形可以分成多種圖形,分開後的圖形合起來還是和原來的正方形一樣大。

(三)教師用正方形紙折摺疊疊,通過摺疊幼兒感知一個正方形分成了許多圖形。

1、教師出示正方形的紙,以遊戲“變魔術”感知圖形的變化。

2、教師將同樣大小、不同顔色的正方形紙自由摺疊,然後看看正方形紙摺疊後取開,分成了哪些圖形?折了多少個?老師是怎麼折的?

幼兒回答是用了對邊折、對角折、向中心線折。

(四)幼兒剪剪,拼拼,感知圖形分後前後一樣大。

引導幼兒將正方形沿摺痕剪開,再組合成正方形。然後再說出分開後的圖形合起來還是原來的圖形。

(五)幼兒將剪下的多個圖形再變成各種喜歡的圖案。

1、幼兒自由拼搭,自我創造。

2、教師用相機拍下幼兒的作品,投放在電視中,讓幼兒欣賞,教師進行講評。)

3、幼兒用語言描述:我把一個大正方形分成四個小正方形,四個小正方形組合成了什麼?(教師拍成照片投放在電視中供幼兒欣賞。

延伸活動:

教師出示長方形、圓形、梯形等圖形,提示幼兒它們是否可以分割與組合?引導幼兒在活動區再進行操作。

活動反思:

1、思路清晰,節奏緊湊,環環相扣。

2、幼兒學習積極性高,有探索的精神,師幼互動好。

3、圍繞目標,採取有效的教學方式學習,活動中運用了操作法、比較法、講解示範法、發現法。

最大的亮點:

體現在教師多次運用了操作法讓幼兒進行學習,讓幼兒在動手擺弄操作材料的活動中獲得最直接的數學經驗,這是本次活動成功的關鍵。

活動中的不足:

讓幼兒在嘗試正方形分割時,方法還不夠多樣性,,重新組合新圖案時,引導幼兒圖案內容可再豐富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積極有興趣地探索影子的產生和變化,使幼兒發現影子的產生與變化是與光源的變化有關的。

2、培養幼兒間的協商、合作關係,鼓勵幼兒記錄實驗結果。

3、引導幼兒瞭解影子在生活中的利用,豐富幼兒對影子的認識。

活動準備:

幼兒每人一個手電筒,若干小玩具和圓柱體積木,每人一份記錄卡,每人一支記號筆,投影儀,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手影遊戲導入:猜猜小動物

二、影子的產生。

1、第一次操作觀察:幼兒拿手電筒和玩具分組做影子實驗,探索發現光、物體和影子三者的關係。

2、交流:你是怎樣幫助物體找到影子的?

引導幼兒:打開手電筒,光照在板上——沒有影子,讓光照在影子上——影子出現在板上,關上手電筒——板上就沒有影子了。

3、小結:因爲有光,物體擋住了光,所以有影子。

4、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光能照出影子來?

5、小結:生活中的太陽光、月光、燈光、火光都能照出物體的影子。

三、影子的變化

1、出示多媒體課件,向幼兒展示生活中的影子圖片。

請幼兒觀察,都發現了哪些物體的影子?有什麼特點?光源是什麼?

2、交流:你發現這些生活中的影子都一樣嗎?

3、小結:影子有的大,有的小,還有各種形狀。

4、第二次操作觀察:引導幼兒從不同的方向照物體,發現影子的方位及大小變化。

5、交流:你的影子是怎麼變的?

6、小結:光在左,影子在右;光在右,影子在左:光在上,影子小;光在旁邊,影子大。

7、第三次操作記錄:讓我們再去試一試,把你試的結果記錄下來。

8、講評記錄卡。

四、影子的利用。

1、交流:你們知道生活中影子有哪些用處?

2、小結介紹:人們用影子的原理髮明瞭電影;工程使用高樓的影子計算出高樓的高度;科學家用月球上山峯的影子計算出山峯的高度;藝術家用影子的原理髮明瞭一種很有趣的皮影戲。

3、討論:影子在生活中還會造成哪些不便?

4、介紹無影燈:在醫院,醫生動手術時如果有影子會讓他們看不清,就會發生醫療事故,所以他們向科學家求助,科學家就發明了一種無影燈,在這種燈下影子就會沒有了。

活動延伸:

向家長、老師瞭解無影燈的原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 能夠積極參加老師組織的各種活動,同時保持快樂的心情。

2、 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進行組裝各種不同樣式的積木來體驗探索的快樂。

3、 善於與同學在活動中進行交流,共同進步,從而培養自己手指協調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等。

4、 培養幼兒不怕困難、堅強、勇敢、積極向上的良好品質。

5、 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過程:

1、 在老師的帶領下有組織的分發不同類型的積木。

2、 引導幼兒進行遊戲,討論。

(1)、比較看那一個同學的積木比較好看?

(2)、分析拼積木的時候應該要注意的問題。

3、給予每個同學充分的時間,通過合作來拼出好看的積木,指導老師還要進行適當的引導,以合理的方式來鼓勵表揚孩子的勞動成果。

反思:

在這個遊戲中,老師創造了一個十分活躍的環境,一個自由的空間。讓幼兒在遊戲中學習,這種學習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在活動中,老師與學生互相交流,幼兒與幼兒之間互相交流,幼兒自己動手動腦,通過實踐活動不僅掌握了一定的簡單的遊戲技能,而且體驗到了遊戲中自主探索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