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彙編5篇

關於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彙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7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彙編5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故事《一隻有教養的狼》主要在闡述“讀書”的好處及樂趣,選擇“大野狼”作主角,意圖揭示讀書可以將野蠻個性轉變成有教養的氣質。透過幽默成趣的寫法以及畫者詼諧自然的畫風,作者極力擺脫教條式的呈現故事,讓書讀來妙趣橫生,津津有味。故事主角大野狼的造型,不是那種惡狠狠的兇模樣,瘦弱、拙趣,還帶點逞強表情,看了不禁讓人產生幾許同情。由於大野狼的造型成功,讓更多幼兒接受他,也接受所傳達的讀書的趣味。

活動分爲第三環節進行,第一環節中鼓勵幼兒通過觀察圖片,用恰當的詞彙來描述狼的形象,並通過猜想,幫助幼兒開啓故事之旅。第二環節中分段講述故事,鼓勵幼兒仔細觀察圖片並展開討論,在與同伴的交流中推進故事的發展,逐漸靠近故事要表達的主題,幫助幼兒更好的理解故事。最後通過分享故事,讓幼兒感受共享故事的快樂,從而進一步讓幼兒感受讀書帶來的愉悅。

  活動自標

1.欣賞繪本,瞭解閱讀帶給狼的轉變,知道讀書的好處。

2.感受故事中狼對讀書的堅持,明白獲得成功是需要付出努力的道理。

  活動重難點:

重點:瞭解狼前後四次不同的行爲轉變。

難點:幫助幼兒理解讀書的好處和重要性,知道讀書需要堅持

  活動準備

1.故事PPT或繪本《一隻有教養的狼》。

2.幼兒用書第3冊第9~10頁

  活動過程

(一)你心日中的狼。

1.出示一隻大野狼

你覺得這是一隻怎樣的狼?(兇狠、野蠻。)

這樣的狼會受別人的歡迎嗎?

(鼓勵幼兒通過觀察圖片,用恰當的詞彙來貓述狼的形象。並通過猜想,幫助幼兒開啓故事之旅分段講述故事,鼓勵幼兒仔細觀察圖片並展開討論,在與同伴的交流中推進故事的發展,遷漸靠近故事要表達的主題,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故事。)

(二)大野狼的故事

1.第一次去農場(故事第一段)

提問:大野狼爲什麼去農場?一大野狼是怎麼進農場的?小動物們和他說了什麼?大野狼想做一隻怎樣的動物?你認爲教養應該具有怎樣的行爲?大灰狼該怎麼辦?

2.第二次去農場(故事第二段),提問:

大野狼決定去做一件什麼事?他是怎麼學習的?成爲優秀學生的大野狼是怎麼回到農場的?

小動物們理他了嗎?爲什麼?你覺得大野狼會怎麼辦?

3.第三次去農場(故事第三段),提問:

大野狼去圖書館做什麼?他第三次去農場的時候,是怎麼進門的?小動物們喜歡大野狼的故事嗎?

4.第四次去農場(故事第四段)

這回大野狼放棄了嗎?他是怎麼去做的?

第四次國到農場的大野狼是怎麼進門的?

這回大野狼成功了嗎?

(這個環節是幫助幼兒梳理故事的主題,通過經驗遷移幫助幼兒知道讀書要學會堅持,讀書能改變人們的行爲和習慣。)

(三)讀書的真諦

1.完整欣賞故事。

爲什麼故事的題目叫“一隻有教養的狼”?

2.讀書的真諦

看圖討論比較大野狼四次進農場的區別。

3.教師小結:讀書不僅是爲了獲取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內化成教養。因爲讀書,野蠻的狼變成了一隻有教養的狼。這隻狼在求學的過程中堅持到底的毅力,促成了他的成功。

4.閱讀分享。

故事中的小動物們想到全世界去講故事,你覺得這個建議好嗎?爲什麼?

你有哪些好的故事願意與同伴分享嗎?請你找一個好朋友,相互分享好故事。

(最後通過分析故事,讓幼兒感受共享故事的快樂,從而進一步讓幼兒感受到“讀書”帶來的愉快。)

活動延伸

1.在熟悉故事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在表演區開展表演活動。

2.故事分享會:每個人提前練習講一個好故事,到幼兒園來與同伴分享。

3.結合幼兒用書,引導幼兒嘗試畫一畫大野狼四次進農場的不同形象,或試着發揮想象續編以爲表演區的表演設計宣傳海報。

4.教師可以和幼兒討論如何做一個有教養的孩子,並在日常活動中開展一些與生活禮儀教育相關的活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對“橋”並不陌生,他們見過各種各樣的橋,蒐集過許多橋的圖片,瞭解橋的形狀、結構,發現橋墩都是圓柱體的。爲了讓幼兒瞭解圓柱體最適合做橋墩的原理,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旨在引導幼兒在用廣告紙做成的各種形狀的柱體上擺放不同書裏的書本,通過討論、比較記錄、探索等方法獲得相關經驗。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多種方法讓紙站起來,探索並發現直筒形狀不同承受力有不同的祕密。

2、探索各種紙筒的承受力,提高動手、判斷和分析能力。

3、積極參與探究活動,體驗與同伴合作成功的樂趣。

4、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於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5、樂意與同伴合作遊戲,體驗遊戲的愉悅。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紙做的三棱柱、四棱柱、圓柱若干;書本若干(輔助材料);幼兒人手一張紙、記錄表。

經驗準備:幼兒有摺紙、搭積木等相關經驗。

【活動過程】

1、試一試,探索讓紙張站立的方法

師:小朋友們看,這是什麼?紙可以繪畫、可以折飛機等,如果你有這張紙,你想用它來幹什麼呢?

師:老師現在就給你們一個任務,看看能不能讓你手中的紙站起來,試一試吧。

幼兒自由探索,教師引導其用折、卷等各種方法進行嘗試。

(評析:讓軟塌塌的紙張站起來,這看似“不可能”的挑戰,引發了幼兒的極大興趣,他們在此環節中躍躍欲試,樂此不疲,爲後面的活動積累了經驗,做好了鋪墊。)

2、想一想,嘗試紙張頂書的本領

師:紙除了捲成圓柱紙筒、折成扇子可以站起來,還可以變成什麼形狀也能站起來呢?

師:我的這張紙站起來力氣可大啦,能把老師手上的這本書頂起來!

師:你們站起來的紙能頂起一本書麼?試試看。(幼兒探索)

小結:薄薄的一張紙,小朋友把他捲一捲、折一折、變一變就能頂起一本書。

(評析:讓幼兒探索紙的多種站法,在站起來的紙張上擺放書本,在這樣的操作與嘗試過程中體驗成功,使幼兒的探索興趣更濃厚,探索方式更多元,探索結果更有效。)

3、比一比,感知圓柱力量的大小

探索一:在三種不同形狀的紙筒上擺放書,比比誰的力量大

1、探討在三棱柱紙筒上擺放數量的不同及其原因

【1】教師操作,幼兒觀察。

教師在三棱柱紙筒上擺放書,請幼兒說說書的什麼部位放在紙筒上會比較穩;一邊擺一邊數數,待放到最後一本時,請幼兒說出三棱柱紙筒上頂起了多少本書。

【2】幼兒實踐,發現祕密。

師:這還有許多三棱柱紙筒,誰的力氣大,小朋友們去試一試吧。

討論:爲什麼有的小朋友頂的書多,有的小朋友頂的書少?(引導幼兒發現將書的中心部位放在紙筒上會更加穩定,同時操作時還要注意輕拿輕放。)

(評析:本環節既給了幼兒充足的自由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又有針對性的引導幼兒探討三棱柱紙筒上擺放書本數量不同的原因,掌握一些基本的探究方法和注意點,激發幼兒的主觀能動性與大膽質疑能力。)

2、探討四棱柱紙筒和圓柱紙筒上擺放數量的不同及其原因

師:四棱柱紙筒和圓柱紙筒聽說三棱柱力氣大,心裏可不服氣了,到底誰的力氣大呢?我們試試就知道了。

師:小朋友在紙筒上擺放書時一邊擺一邊數,並把結果記錄在紙筒標記的下面,記好後再選另一個形狀的紙筒擺放。聽清楚了嗎?

幼兒探索在四棱柱紙筒和圓柱紙筒上擺放書,通過比較發現圓柱紙筒頂的書數量最多。

小結:剛纔,我們在同樣大小紙張變成的三棱柱紙筒、四棱柱紙筒和圓柱紙筒上擺放書,通過比較發現,圓柱紙筒上頂起的書數量最多,圓柱紙筒是大力士。

(評析:每人一張記錄表,提醒幼兒在不同的紙筒擺放書本時要及時

數一數、記一記,做到記錄及時、有效、準確,便於幼兒觀察、對比、分析,提升幼兒的探究興趣,不斷獲得比較科學的結論,促進了活動目標的達成。)

探究二:在三個圓柱紙筒上擺放書,探索紙筒的不同擺法及承受力大小。

師:這兒有三個圓柱紙筒和許多書,怎樣擺放力量大?兩個好朋友一組去試一試。

小結:三個圓柱紙筒在一起,可以頂起更多的書,如果擺法發生變化,頂起的書的數量也會發生變化。

(評析:從一張紙到一個紙筒、從一個紙筒到三種不同形狀的紙筒,再從一個圓柱紙筒到三個圓柱紙筒,層層遞進的操作材料,不斷增加的探索難度,促使幼兒之間兩兩合作,接受挑戰,不怕失敗,循序漸進,興趣盎然,對紙的承受力的發現和認知也隨之逐步深入。)

1、擺一擺,體驗圓柱組合的神奇

【1】一人挑戰

師:一個圓柱紙筒力量大,三個圓柱紙筒力量會更大,現在我要用五個圓柱紙筒接受更大的挑戰。怎樣擺放,才能承受更大的力量?能站小朋友嗎?

【2】全體挑戰

師:這兒有許多圓柱紙筒,還有一塊大大的板,上面可以站一個小朋友嗎?讓我們一起來見證這個奇蹟。

(評析:當思維被調動之後,幼兒創造的靈感源源不斷,操作活動也從手部動作中解放出來,通過擺一擺、站一站、試一試等動作的變化帶動了探索範圍的變化,新的科學概念在探索、實踐、驗證中悄然建構。)

3、看一看,瞭解圓柱功能的運用

【1】欣賞橋墩照片

師:科學家發現了圓柱力量大的祕密,造出了很多雄偉的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鏈接生活經驗

圓柱的作用有很大,橋墩的建築都需要圓柱來幫忙,生活中哪兒還用到圓柱呢?

【活動反思】

1、巧用素材,發掘價值

橋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富有特色的一種建築物,幼兒對“橋墩都是圓柱體”這一現象感興趣。本活動建立在幼兒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巧妙利用身邊的事物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充分發掘其隱含的教育價值,既有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又符合【指南】【綱要】的精神。

2、設置情境,體驗快樂

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必須結合幼兒身心發展與學習的特點,讓他們在“玩”的情境中潛移默化地獲得知識,體驗快樂。我從幼兒的興趣點進行引申與放大,創設了充滿趣味、不斷深入、富有挑戰性的遊戲情境,引導幼兒動手操作、討論探究、比較分析,瞭解不同的柱體其承受力也不同的科學道理。

3、自主操作,挺升經驗

該活動通過想一想、試一試、比一比、擺一擺、看一看等多種形式,讓幼兒在有趣有意義的操作、嘗試、猜想、比較中逐步學會主動探究問題、總結經驗,達到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科學態度的目的,並實現系統性、整合性的課程實施要求,自主獲得紙筒形狀不同承受力也不同的知識和經驗。

小百科:圓柱(cylinder)是由兩個大小相等、相互平行的圓形(底面)以及連接兩個底面的一個曲面(側面)圍成的幾何體。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利用紙棒進行活動,學習跳竹竿遊戲,發展彈跳能力。

2、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帶來的快樂。

3、願意積極想辦法解決活動中遇到的困難。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5、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並珍惜這份友情。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觀看過錄像物質準備:

人手一根紙棒(長度爲1米)。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幼兒隨音樂利用紙棒進行隊列練習。

導語:今天天氣真不錯,我們騎着馬出去玩玩吧!(幼兒隨音樂的變化"騎馬"變雙圓----大圓----小圓---- "坐馬車" )反思:

活動開始部分設計了隨音樂利用紙棒進行隊列練習在這一環節中由兩隊"騎馬"變雙圓----變小圓----合作組合"坐馬車"體現了動靜交替的原則,讓幼兒初步嘗試了與同伴合作的快樂,同時也爲下一個環節奠定了基礎。

2、基本部分:

(1)利用紙棒進行"一棒多玩"導語:紙棒可以和我們玩坐馬車的遊戲,還可以和我們玩什麼遊戲呢?我們一起來試試,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小夥伴一起玩。(幼兒四散遊戲)

隊形:兩路縱隊

(2)學習"跳竹竿"遊戲A、講解遊戲玩法導語:剛纔小朋友用紙棒玩了許多遊戲,今天老師要和大家用紙棒玩一個新遊戲--跳竹竿,這個遊戲可以三個或四個小朋友一起玩,其中兩個小朋友手拿竹竿面對面跪下,用竹竿同時分合敲擊,另一個小朋友在中間看準竹竿的分合跳進或跳出。大家可以自己選擇小夥伴一起試一試。

隊形:梯形隊

(3)幼兒自由組合嘗試玩"跳竹竿"遊戲

隊形:四散

(4)對幼兒在遊戲過程中出現的情況及時進行指導(合作、交往方面)導語:你剛纔和誰一起玩的?你們是怎麼跳竹竿的?

隊形:梯形隊

(5)鼓勵幼兒創造性地玩"跳竹竿"遊戲,師生共同參與。

導語:剛纔小朋友在跳竹竿時想到了許多不同的`跳法,真有趣!老師也想和你們一起跳竹竿,行嗎?

隊形:四散

反思:

基本部分中,先鼓勵幼兒利用紙棒進行"一物多玩",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並積極推廣三---四人結伴遊戲 。接着運用嘗試法學習的理論精神,教師不示範遊戲玩法及規則,而是引導幼兒去自主探索(敲擊"竹竿"的兩人如何合作?中間跳的人如何跳?如果跳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情況怎麼辦?等),從而通過嘗試、發現----再嘗試、再發現,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不斷調整的過程,師生雙方共同提升經驗。最後通過師生共同表演"跳竹竿",將活動掀起高潮,突出了師生雙主體的地位。

3、遊戲"叫號接棒"隊形:四散反思:

結束活動中通過"叫號接棒"的遊戲幫助幼兒調整教大的活動量。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主要是通過紙棒學習"跳竹竿"遊戲,發展幼兒彈跳能力。在心育方面提出的兩點目標--想辦法解決活動中遇到的困難;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帶來的成功和快樂。整個活動充分發揮紙棒的多功能性,活動開始部分設計了隨音樂利用紙棒進行隊列練習在這一環節中由兩隊"騎馬"變雙圓----變小圓----合作組合"坐馬車"體現了動靜交替的原則,讓幼兒初步嘗試了與同伴合作的快樂,同時也爲下一個環節奠定了基礎。基本部分中,先讓幼兒利用紙棒進行"一物多玩",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並積極推廣三---四人結伴遊戲 。接着運用嘗試法學習的理論精神,教師不示範遊戲玩法及規則,而是引導幼兒去自主探索(敲擊"竹竿"的兩人如何合作?中間跳的人如何跳?如果跳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情況怎麼辦?等),從而通過嘗試、發現----再嘗試、再發現,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不斷調整的過程,通過師生共同表演"跳竹竿",將活動掀起高潮,突出了師生雙主體的地位,結束活動中通過"叫號接棒"的遊戲幫助幼兒調整教大的活動量。

在活動中,教師與幼兒共同學習,實現了師生"共同體"的學習氛圍,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將幼兒心育目標的培養放在了一定的高度。如:始終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有了困難引導幼兒去主動解決等等。但這僅靠這一活動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堅持滲透,使幼兒的心理品質得以良好、健康地發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四季娃娃”設計思路:

著名的大教育家陳鶴琴指出:我們要利用大自然、大社會作爲我們的活教材。在美麗的春天的主題活動中,我帶領孩子們來到綠色家園中尋找春天,發現孩子們喜歡把野花、野草插在頭上、戴在胸前,變成一個美麗的春姑娘,展示自己的美。在春夏秋冬的大主題活動中,我發現我班幼兒對“一年四季”的基本特徵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能初步區分一年四季的變化。但因爲一年四季是輪換出現的,孩子們往往對已經過去的季節特徵會漸漸遺忘;於是,我根據孩子們對四季特徵的已有經驗和愛裝扮愛表現的特點設計了本次活動。

本次活動也是我對“綠色實踐活動中教學模式的研究”這一課題研究的又一次實踐,在預設()本次活動目標時,我將課程目標與“綠色實踐活動中教學模式的研究”這一課題目標相結合,在活動過程中,我儘量爲孩子創設環境,提供材料,引導孩子充分的創造並表達表現,讓孩子在自主活動的過程中,更好地獲得發展

本次活動的目標爲:

1、通過回憶交流四季的相關經驗,進一步感知四季的不同和美。

2、通過裝扮四季娃娃,體驗裝扮的樂趣,培養幼兒合作、創造和表現表達能力。

活動一開始,我讓孩子充分交流和爸爸媽媽一起回憶收集的四季祕密,讓孩子進一步認識瞭解了四季特徵的基礎上,體會四季不同的美,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動的第二個環節是裝扮四季娃娃的過程,這是本次活動的重點。我以四季媽媽來到我們班級,召開舞會爲切入口,讓媽媽穿着具有有四季特徵的美麗服裝展示在孩子面前,讓孩子感受四季媽媽給我們帶來的快樂的同時季節的不同特徵,這時我就及時啓發幼兒留意媽媽服裝上材料,啓發幼兒創造性的運用各種材料裝扮自己,讓孩子在實踐中瞭解,在實際操作中更加明確四季的特徵和美。爲了滿足不同層次孩子的需要,在投放材料時,我沒有按季節特徵將材料歸類提供,而是有意地爲不同層次的幼兒自主選擇、創造性地使用材料提供空間,以再現四季的不同特徵和美,體驗裝扮的樂趣。我就啓發幼兒和材料的運用,當孩子們對用感官從中啓發幼兒對材料的運用,激發幼兒裝扮的慾望。然後,我讓孩子們自主商量、確定合作伙伴和想要裝扮的季節娃娃,併爲孩子們提供多種原始、半成品材料,進行裝扮。

要求我們:

要關注幼兒的主體意識和初步的社會意識的孕育,爲幼兒學會生活、學會探究、學會表現表達提供靈活多樣的課程及其活動空間,爲幼兒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因此,當孩子們裝扮好一個全新的季節娃娃時,孩子們表達表現的慾望肯定是非常強烈的,我就及時爲他們提供表現表達的機會,並讓孩子們自主選擇表達表現的方式,再一次充分感受四季的美,進一步體驗裝扮的樂趣和成功的快樂。

本次活動充分體現以幼兒發展爲本的理念,始終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爲出發點,以促進孩子創造、合作、表達表現爲目標,每個環節都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關注孩子的基本經驗。教師在激發孩子情感的基礎上,幫助孩子把一些零散的經驗進行歸納和總結和提升,充分體現了以孩子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原則。孩子們在說說、猜猜、看看、做做的輕鬆氛圍中,獲得了最大程度的發展。

活動名稱:四季娃娃

活動目標:

1、通過回憶交流季節的相關經驗,豐富幼兒夏季季節特徵,進一步感知四季的不同和美。

2、通過裝扮四季娃娃,體驗裝扮的樂趣,培養幼兒合作、創造和表現表達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四季奶奶服飾。

2、皺紋紙、卡紙、綵帶、泡沫、蘆葉、柳條、回形針 、剪刀、膠水、蠟筆等。

3、錄音機、四季音樂、舞曲磁帶

活動過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幼兒利用層級分類板將三角形、圓形、方形、菱形等若干圖形進行二級次分類。

2、觀察分類板、看是否標記嘗試把圖形二次分類。

3、在“闖關遊戲”中充分體驗分類的快樂。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形寶寶,引入主題。“今天除了客人老師,還有誰來到了我們班?是什麼圖形寶寶?圖形寶寶來幹什麼呢?”

二、在闖關遊戲中把圖形二次分類。

1、闖關開始:請觀看唐老鴨設計的路線圖,這個路線圖應該怎麼走?幼兒嘗試操作。

2、幼兒操作,看標記把圖形進行第一次分類,並請幼兒講述操作結果。

3、繼續闖關:

(1)小組討論路線圖;

(2)請個別幼兒介紹操作方法;

(3)幼兒操作,教師巡導;

(4)幼兒的操作結果展示在黑板上,一起驗證。

三、闖關成功。請幼兒講講在這次闖關遊戲中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