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長大的我》幼兒園教案

《長大的我》幼兒園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長大的我》幼兒園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長大的我》幼兒園教案

《長大的我》幼兒園教案1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媽媽在自己成長過程中付出的艱辛勞動。

2、萌發愛媽媽,感激媽媽的情感。

3、能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愛。

4、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5、樂於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我是怎樣長大的》PPT課件

2、場地佈置"愛心禮品超市"

3、活動前幼兒已學會遊戲《愛的轟炸》

活動過程:

一、遊戲"愛的轟炸"引出主題

1、提問:你喜歡和媽媽在一起嗎?

和媽媽在一起是什麼感覺?

2、感知活動:觀看和媽媽在一起的幻燈片。

二、看看、講講,初步瞭解在自己成長過程中媽媽付出的艱辛勞動。

1、提問:你知道寶寶在媽媽肚子裏時,媽媽爲他們做了些什麼事情?準備了哪些東西?

2、觀看PPT,交流:媽媽爲肚子裏的寶寶做了些什麼?準備了哪些東西?

3、小結:小寶寶在媽媽肚子裏時,爲了讓寶寶更聰明,媽媽要

給寶寶聽音樂、講故事,爲了寶寶的健康,要去醫院體檢,要和寶寶一起做操、曬太陽,還要爲寶寶準備衣服、毛巾、洗澡盆、奶瓶、牀等許多東西。

4、討論:

⑴、寶寶出生後,媽媽每天又要爲他們做些什麼呢?

看錄像:寶寶出生後媽媽要給他洗澡、穿衣服、換尿片、餵奶、哄他睡覺等。

⑵、過了幾個月,寶寶長大了一些,媽媽會教他學什麼本領?

看錄像:寶寶長大一點以後,媽媽要教他翻、爬、走路、學說話等。

小結:每個寶寶出生後,媽媽要爲他做這麼多的事情、還要教他學本領。現在你們上幼兒園了,媽媽還一直爲你們付出艱辛的勞動,呵護、關愛着你們的成長。雖然媽媽很辛苦,可是她一點也不覺得累,因爲每位媽媽都很愛自己的孩子。

三、萌發幼兒愛媽媽、感激媽媽的情感。

1、提問:你們愛自己的媽媽嗎?

2、討論:你怎樣將心中對媽媽的愛表達出來呢?

3、小結:可以親親、抱抱媽媽,幫媽媽做事,關心媽媽、照顧媽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

四、延伸活動:把愛獻給好媽媽

請小朋友在"愛心禮品超市"裏挑選一件你認爲媽媽會喜歡的小禮物回家後送給媽媽,同時說一句愛媽媽的話。

【活動反思】

活動一方面滿足幼兒的心理需要,促進自我意識的發展,另一方面讓幼兒瞭解長輩對自己的關懷、愛護,改善幼兒只會享受長輩對自己的愛,而不懂得回報的心理狀態。

不足之處:

與個別幼兒交流不夠,在關注能力強的幼兒同時,也應多照顧不愛說話的幼兒。

《長大的我》幼兒園教案2

結合幼兒的經歷,通過觀看PPT講述,使幼兒瞭解自己在不斷地成長,引發幼兒對自身發展變化的興趣。下面要爲大家分享的就是幼兒園我長大了的教案,希望你會喜歡!

 【活動目標】

1、結合幼兒的經歷,通過觀看PPT講述,使幼兒瞭解自己在不斷地成長,引發幼兒對自身發展變化的興趣。

2、鼓勵幼兒找出自己的優點,並且願意在集體面前展示出來。

3、幫助幼兒初步認識自己的不足,增強自我意識。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瞭解自己小時候和現在在身體的生長髮育上有哪些主要的變化。

2、PPT、幼兒小時候的衣服、鞋子、褲子等。

3、記錄表、一些簡單的技能標誌圖:如掃把代表自己會掃地、抹布表示自己會擦桌子了、衣服表示自己會穿衣了、話筒表示自己會唱歌了、圖書表示自己會安靜地看書了、鈴鼓表示自己會跳舞或打擊樂了……

【活動過程】

一、通過PPT對比講述,使幼兒瞭解自己小時候和現在的變化。

1、引導幼兒觀看PPT,讓孩子們知道從媽媽肚子裏來到這個世界上慢慢長大慢慢學會了很多本領,來激發幼兒知道自己長大後的變化。

2、幼兒參觀孩子們帶來的小衣服小鞋子小褲子等,讓孩子們自己選擇一樣來試穿,看看結果會是什麼樣的?然後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表達。

3、請幼兒談一談:"我們小時候是什麼樣子的,現在又是什麼樣子的?"(可以啓發幼兒從外部的變化。如:身高、體重等。)

4、請小朋友互相討論自己長大後的變化,然後用標誌圖來表示自己長大後學會了哪些本領。可以從自己學會的本領。如:念兒歌、畫畫等方面談談)。

小結:你們現在長高了、變重了……,更重要的是你們學會了各種各樣的本領,學會畫畫、順倒數數等,那麼,你覺得哪些本領學得最好?

二、鼓勵幼兒找找自己的優點,並且願意在集體面前展示出來。

1、教師和幼兒共同找找教師的優點,並且將與優點相對應的圖片貼在照片旁邊,引發幼兒興趣,激發他們說一說自己的優點。

2、請幼兒說說自己的優點,並且勇敢地在集體面前展示。

①請幼兒朗誦兒歌

②請幼兒上來拼圖

③展覽幼兒的繪畫作用(教師平常應有意識地收集幼兒的繪畫作品,)

④椅子操的表演

⑤打擊樂表演

⑥請幼兒平時關心集體的行爲用錄像錄下來,再放出來給幼兒看,引起幼兒對其行爲的讚揚。

⑦進行疊被子、繫鞋帶比賽,通過競賽形式看到別人的優點。

⑧關心同伴,通過錄像形式表現出來。

小結:每個小朋友都說了自己的優點,有的…有的…有的,並且能夠勇敢地將自己的優點在集體面前展示出來。

三、找找自己的不足,鼓勵幼兒今後努力。

①請幼兒談談自己在關心集體、參加體育活動、畫畫等方面還要向哪些小朋友學習?

②鼓勵幼兒今後繼續努力,爭取不斷的進步,特別是在關心他人尊敬長輩這方面。

《長大的我》幼兒園教案3

一、遊戲名稱:

娃娃家遊戲——我長大了

二、遊戲目標:

1、初步學習使用簡單的禮貌用語:請進、謝謝、再見等

2、培養幼兒與媽媽之間的親情,知道自己長大了。

三、活動準備:

幼兒做的美工作品、娃娃家的常用玩具

場景圖—全家福、爺爺、外婆的裝飾用具

四、活動重點:

培養幼兒對娃娃家遊戲的興趣

五、活動難點:

初步學習簡單禮貌用語,請進、謝謝等,並能吐字清楚。

六、活動指導:

本次遊戲是一個情景遊戲,通過爺爺、外婆等親人來做客,幼兒與他們之間的交流構成一個能體現幼兒懂禮貌、尊敬長輩的情景遊戲。

1、媽媽與幼兒在一家裝飾美麗的家。

2、媽媽出去買菜,爺爺、外婆分別來到家裏做客,並送給幼兒們禮物"六一"兒童節了,幼兒們有禮貌的招待了客人。

3、媽媽回家後,知道此事表揚了他們。

4、鄰居家(其他活動區的小朋友)的屋子還沒有佈置完,媽媽帶領孩子們一起去幫助鄰居家的好朋友佈置新家(即一起收拾玩具)

5、結束

備註:老師既扮演媽媽,又扮演爺爺、外婆。

《長大的我》幼兒園教案4

【活動目標】

1、瞭解成長過程。

2、懂得關心媽媽。

3、初步瞭解自己是怎樣長大,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清楚表述和大膽表演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幻燈片“我是怎樣長大的”。

2、媽媽的圖片。

3、紅色嘴脣貼片。

【活動過程】

一、與幼兒談話。

1、你知道自己是怎樣長大的嗎?還記得自己小時候的事情嗎?

2、我們從什麼時候就會走了?

二、看幻燈片,初步瞭解長大的過程。

1、媽媽懷孕了,有一個可愛的小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裏,一天一天慢慢的長大。媽媽看到藍藍的天、白白的雲、紅紅的花,想到肚子裏的小寶寶,開心地笑了

問:你知道你在媽媽的肚子裏都做過什麼事情嗎?(踢媽媽的肚子、在媽媽的肚子裏玩,會吃手指頭,也會開心地笑)慢慢地……十個月過去了,媽媽的肚子越開越大,行動越來越不方便。

2、寶寶出生了,他睜開眼睛,看到美麗的世界,看看這,看看那,咦!好奇怪呀?他對什麼都很好奇。這時候的寶寶,好小好小,不會說話,只會哇哇地哭,所以,媽媽就要很細心的觀察寶寶,喂寶寶吃奶,給寶寶換尿布,媽媽好辛苦呀。

3、三個月過去了,寶寶學會了什麼本領?(看圖片)寶寶會翻身了,你是怎麼翻身的?小朋友們來學一學?

4、六個月過去了,這時候的寶寶,不想總是躺在牀上,他想幹什麼呢?讓幼兒想想,——坐起來,這樣好舒服呀!

5、又過了一段時間,七個月過去了,寶寶又學會了新的本領,想想看,是什麼呢?——寶寶會爬了,摸摸這,摸摸那,真有意思。你們還記得自己是怎樣爬的嗎?我們一起來試試吧。

6、後來,寶寶在大人的幫助下,邁出了自己的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孩子們可以模仿媽媽和幼兒一起學走路的樣子。體驗媽媽的辛苦。

三、懂得關心媽媽。

現在,你們知道自己是怎樣長大的了吧!在我們成長的這段時間裏,媽媽辛苦嗎?現在我們長大了,懂事了,不能再讓媽媽這麼辛苦了,想一想,我們能幫媽媽做些什麼呢?(擦桌子、掃地、收拾玩具、端水、捶背,不淘氣)

四、親親媽媽。

你們看,這是誰(媽媽),我們來親親媽媽吧,老師這有好多的紅嘴脣,你想親媽媽哪裏,就把紅嘴脣貼到媽媽哪裏,讓幼兒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

【活動反思】

活動一方面滿足幼兒的心理需要,促進自我意識的發展,另一方面讓幼兒瞭解長輩對自己的關懷、愛護,改善幼兒只會享受長輩對自己的愛,而不懂得回報的心理狀態。

不足之處:

與個別幼兒交流不夠,在關注能力強的幼兒同時,也應多照顧不愛說話的幼兒。

《長大的我》幼兒園教案5

  活動目標:

1、關注自己及身邊事物的變化,在比較中體驗自己在長大。

2、願意大膽響亮地介紹自己的發現,爲自己長大了而高興。

3、感受自己的變化,體會長大的本領。

4、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小時候的衣物、用品、玩具等。

成長照片組、背景音樂、小班與中班的運動錄像。

  活動過程:

一、發現照片裏的人在變——引發幼兒對長大話題的關注

1、討論:照片裏有誰?他們有什麼變化?你有什麼變化?

2、過渡:從照片中可以看出朋友的變化,他們在長大,那你有沒有長大?你從哪裏知道你長大了?

二、尋找自己的變化——在真實情景的體驗與比較中,感受與自身相關的不同變化,體驗成長

1、要求:去看看老師帶來的物品,去找一樣能夠證明自己長大的.物品

2、分享交流:大膽的告訴大家你找到了什麼?爲什麼它能證明你長大了?

(一)因爲長大才能用的

1、提問:你找到了什麼?爲什麼能證明你長大?

2、小結:看到這些物品,能夠發現自己的本領變大了,我們長大了?

(二)因爲長大不需要的

1、提問:這是什麼?什麼時候需要用?現在還用嗎?爲什麼?

2、小結:現在我們再也不需要奶瓶、圍兜、尿布了,因爲我們長大了。

(三)因爲長大有變化的

1、提問:這是什麼?和你現在用的有什麼不一樣?

2、小結:長大了,我們身體的變化最明顯,我們穿戴的物品都發生了變化。

3、過渡:除了個子會長高、手腳會長大,我們身上還有沒有變大的地方?

4、提問:錄像裏是誰?她想幹什麼?結果怎樣了?她有什麼變化?你最想對她說一句什麼話?

5、小結:隨着我們身體的長大,膽子也變得越來越大。這些變化會讓自己開心,讓身邊的人爲我們驕傲。

三、感受自己的變化——在任務情境中驗證自己的變化,體會長大的本領

1、過渡:長大了,你還有什麼以前不敢做的事情,現在卻敢去試一試了?

2、要求:大膽的你把自己長大後的變化告訴身後的客人老師,記得要有禮貌哦!

3、小結:長大了,不僅身體有變化,使用的物品有變化,連膽子都變大了,恭喜你們,你們真的長大了!

小百科:長大成人,年滿18週歲的人,即可稱之爲長大,超過20週歲爲真正意義上的長大成人。

《長大的我》幼兒園教案6

主題目標:

1、知道自己長大了,是中班小朋友了,學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伴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學會分享。

2、結合教師節、讓幼兒瞭解教師的勞動和自己成長的關係;知道中秋節、國慶節的由來和意義,激發幼兒愛祖國的情感。

3、學做小小值日生,體驗爲班級、爲同伴服務的快樂。

教學活動:

數學:認識數字1、2、3、4、5,看數字拍手,給小動物排隊,給實物印點子和數字,做比5少的數字卡。

音樂:鞋匠舞,我爲老師唱首歌,爺爺爲我打月餅,值日生,好朋友,國旗多美麗

社會:小兔找家,能幹的值日生,

美術:我升中班了,畫畫我們的老師,小船,中秋節,今天我是值日生,國慶節真熱鬧,國旗真美麗。

語言:別說我小,開開心心上幼兒園,我喜歡的遊戲,值日生,我們愛祖國。

科學:可愛的小腳丫,中秋節,不要亂扔垃圾,認識國旗。

遊戲活動:

建構區:會用壘高、架空等技能構造幼兒園、高樓、小區等建築物,初步學習合作構建。

閱讀區:學會安靜地看書,不影響同伴,學習正確的翻書頁,懂得愛護圖書

玩沙:知道如何運用工具玩沙,學習合作玩沙,學習堆積,壘高等技能,知道不能把沙弄到同伴的身上。

手工操作區:逐步學習看圖示摺紙、剪紙,知道用剪刀的安全知識,能把紙屑放進字紙簍,學做值日生自己收拾操作材料。

角色遊戲區:開展娃娃家、超市、大娘水餃店、銀行等遊戲,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交往能力。

日常生活:

1、晨間來園後,帶領幼兒一起做值日生,擦桌子,抹椅子,管理自然角等,培養幼兒的值日生意識。

2、帶領幼兒參觀周圍的小區,感受我們生活的幸福,講講家鄉的、祖國的發展,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3、加強午睡管理,督促個別幼兒及時安靜地午睡,並且養成良好的午睡習慣。

環境創設:

1、整理新活動室的環境,初步構思主題牆的分佈;

2、在晨間區域活動、教學活動中,爲幼兒提供手工材料,製作國旗、小彩旗、彩鏈等佈置活動室,感受節日的氣氛;

3、根據主題進行情況,與幼兒共同佈置主題牆:“祝老師節日快樂”、“今天我做值日生”、“我們都是好朋友”等版面。

家長工作:

1、根據課程內容按時發放家園親子單,讓家長及時瞭解班級裏的教育動態。

2、按時出好每週一期的家長園地,及時向家長宣傳保育教育信息,宣佈表揚名單等。

3、動員家長與孩子共同收集遊戲操作材料,共同進行種植、飼養等活動。

4、更新班級網頁,及時傳送內容,在留言版上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

5、召開家長會,與家長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聽取家長的意見和建議。

6、利用接送時間,和個別家長進行單獨交流,瞭解孩子在家的一些情況。如新入園的幾名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