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紙的力量幼兒園教案3篇

紙的力量幼兒園教案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7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紙的力量幼兒園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紙的力量幼兒園教案3篇

紙的力量幼兒園教案1

  目標:

1.知道不同的紙有不同的力量

2.瞭解紙經過疊加後能增加紙的力量

3.體驗操作成功所帶來的快樂

  難點:

瞭解紙經過疊加後能增加紙的力量

  過程:

一:通過撕紙比賽引出主題

(1)老師今天帶來了哪些紙(出示宣紙,報紙,牛皮紙)

(2)今天我們要和紙寶寶來做遊戲,請你們來撕紙然後說撕紙的時候有什麼感覺?你發現了什麼?

(3)幼兒操作,師看幼兒是否一張一張撕

(4)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感覺和發現

二:通過用紙提水桶的活動知道紙是有力量的,初步感知各種紙的力量

(1)師,這三種紙哪種能把小桶提起來教師出示表格做記錄

(2)幼兒操作。驗證要求三張紙都要輪流試,每張紙都要用一次,把水桶提起慢慢移動看紙是否斷

(3)交流操作結果

師,誰來說說操作的結果和自己猜想的是否一樣,通過小實驗我們知道紙是有力量的不同的紙有不同的力量,宣紙力量最小牛皮紙力量最大。

三:通過疊加的方法知道可以增加紙的力量,進一步感知紙的力量

我們要試一試幾張報紙條能提起小水桶

(1)幼兒操作教師提醒

(2)幼兒完成操作後教師提問你用了幾條報紙把水桶提起來

(3)教師小結提問,現在你對報紙又有什麼新的發現?

紙的力量幼兒園教案2

活動目標:

1、在操作中簡單瞭解物體受力與物體承受力之間的關係。

2、對生活中的有關現象感興趣。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張長方形的紙、每張桌子上有若干張紙。

活動過程:

1、由大變小:

——“你們每人手中的一張紙,能用什麼辦法使它變成兩張?”

(1)、幼兒嘗試,交流自己變的方法:

——“如果現在我們用手拉住紙的兩端用力往外拉,紙會撕破嗎?”

(2)、幼兒反覆感受兩種不同方法的用力大小:

——“爲什麼撕紙時,輕輕用力就能撕開,而拉紙時,用了很大的力也不一定撕開呢?”

2、看實驗理解科學道理:

(1)、教師實驗,幫助幼兒理解:

——“猜猜哪張紙先破?”

(2)、教師演示拉紙,讓幼兒摸一摸紙被拉直的緊繃感。

3、教師設疑:

——“生活中,你看到過什麼東西也是依據這個道理做成的?”

紙的力量幼兒園教案3

遊戲目標:

1、瞭解改變橋面厚度、形狀與紙橋承重力的關係。

2、通過自我檢驗及與同伴之間的相互比對,不斷探索增加紙橋面承重力的方法。

3、積極動手動腦,體驗探索與交流的樂趣。

遊戲準備:

積木橋墩(橋墩固定)、白紙、本子(每份數量相同,用於操作)。記錄紙、記錄筆。

遊戲玩法:

1、幼兒將兩個積木固定成橋墩。

2、用白紙摺疊後放在橋墩上做小橋,上面放本子。一直放到紙橋承受不起。

3、幼兒繼續摺疊,再次實驗。並將每次的實驗結果記錄在記錄表上。

4、記錄摺疊的次數和承受的`本子數。讓幼兒知道摺疊次數越多,承受的能力越強。

活動反思:

1、提供適宜的材料

材料是幼兒探究和學習的中介,只有主動地與材料互動,才能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從中體驗發現的樂趣,激發探究的慾望,使幼兒的探索活動更加深入,獲取豐富的科學知識經驗。本次活動爲幼兒提供的物化着教育目標和內容的材料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而且是幼兒有持續探究慾望的,它支持幼兒運用原有的經驗進行充分猜測和驗證,有助於幼兒多方面經驗的主動建構,幼兒在操作材料的過程中獲得積極的體驗。

2、設計探究的過程

整個過程設計體現了教師的規範性和嚴謹性,更體現了幼兒親歷科學探究的主體性。活動從幼兒已有知識、經驗出發,提出問題,對問題答案進行推測,爲證實推測而設計“紙條提水”實驗,收集數據(記錄表),進行交流,得出結論,提出新問題,提升經驗,解決問題拓展遷移經驗於生活。承上啓下、層層遞進的流程,提升了幼兒的思維空間。

3、要求及時的記錄

實驗記錄是幼兒在探究過程中所獲得的重要信息,能使幼兒關注探究的過程。本次活動要求幼兒在每嘗試一種紙條後就記錄下數字結果,有助於幼兒在尊重客觀事實的基礎上得出結論,有助於幼兒同伴間的交流和經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