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合集8篇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合集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8W 次

作爲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熱門】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合集8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主動參與探索活動,感知影響滾筒滾動方向的原因。

2、在活動中嘗試遷移他人的經驗,體驗合作的樂趣。

3、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4、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求知慾,體驗成功快樂。

活動準備:

模擬保齡球場地(KT板、飲料瓶子、及時貼)、統一規格的圓柱體罐子、喇叭形杯子、數字標記、12個飲料瓶子等。

活動過程:

  一、介紹遊戲場地,初次開展保齡球的遊戲

1、引起幼兒興趣

T:我準備了很特別的遊戲場地!等會兒我們來玩保齡球的遊戲。

2、提出遊戲要求

T:我們就要用這些罐子和杯子打中前面的瓶子。遊戲的規則是將罐子和被子放在起始線上,然後鬆手,讓它往下滾,看看能不能擊中瓶子?(幼兒玩保齡球,教師指導。)

3、交流玩保齡球的經驗

小結:罐子兩頭一樣大,他的滾動路線是直直的,而杯子一頭大一頭小,滾動式肯定會改變方向。

  二、進一步探索選擇使用杯子或罐子參與遊戲

1、提出新要求:用罐子或杯子打中旁邊的瓶子

(幼兒玩保齡球,教師指導。重點指導幼兒發現杯子擺放方向)

2、集體講評

總結:原來喇叭形杯子擺放的方向不一樣,他滾動的方向也是不一樣的。

三、進行小組保齡球比賽。

規則:將瓶子分別放在前面、左面、右面,讓每組小朋友分三輪進行比賽,擊中得一分。

延伸活動:

——改進杯子的形狀。

T:我想用這個喇叭形的杯子打中前面的瓶子,你們說行不行啊?我們要找一些輔助材料,在區域活動的時候,請他們來幫幫忙,我們一起再來試一試。

活動建議:

1、採用分組教學的方式,可以關注到每個孩子的探索過程。

2、開始遊戲時,應講清楚遊戲規則,防止孩子因爲興奮而忘記規則。兩次小結語用詞準確、語言清晰明瞭。

3、根據幼兒探索的進程,可適當調整環節,整體探索能力較強的幼兒可在活動中提供改進杯子形狀的環節。

小百科:保齡球,又稱地滾球,是在木板道上滾球擊柱的一種室內運動。保齡球具有娛樂性、趣味性、抗爭性和技巧性,給人以身體和意志的鍛鍊。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6的第一組加減,幫助幼兒理解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得數不變的規律。

2.複習6的組成,練習用數的組成、分解知識進行6的加減運算。

3.培養幼兒從小敢於嘗試、敢於探索的精神。

活動準備:

1."小兔拔蘿蔔"圖片,算式卡片(6—1=6—5=6—2=6—4=6—3=)2.人手2份6格紙條3.分隔點圖人手一份、記號筆4.人手一張"蘋果"算式卡。

活動過程:

一、準備練習(1)拍手對數:(複習6的加法)老師拍手和幼兒拍手數合起來是6下(2)開火車:(複習6的減法)火車開的時間就是算式的得數。"我的火車就要開,(幾點開?)如6—2=你來猜6—2=4(4點開)二、嘗試練習1.操作探索問題。

啓發幼兒根據組成6可分成5和1,在黑板上示範、列出算式。

(出示分成6格的紙條,塗掉1格)師:今天,我們根據6可分成5和1這組分合,列出算式來,能列出幾個算式,越多越好。

2.幼兒操作練習,老師巡迴瞭解幼兒的列式情況。最多列出以下4道算式:

1+5=66—1=55+1=66—5=13.相互交流、討論。

你是怎麼塗的又是怎樣列出算式的。

三、教師講解加法以"小兔拔蘿蔔"應用題出現。(出示圖片)列出算式:5+1=61+5=6比較:5+1=6和1+5=6有什麼異同。

教師小結:在加法算式裏,加號前面和後面兩數可以交換位置,得數不變。

減法以"小兔送蘿蔔"應用題出現。(出示圖片)列出算式:6—1=56—5=1教師小結:我們知道6可以分成5和1,6減5等於1,6減1就等於5。

四、遊戲

1.遊戲"送蘋果"。

小朋友每人有一隻"蘋果",反面有算式,如:4+2=6;6—2=4等。

算出得數是幾就送給幾號運動員。

五、幼兒練習幼兒主題數學P11頁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學習調節自己的行爲”是大班《學習活動》教參中“我自己”主題下的.內容與要求之一。教參對教育目標的提示是:“瞭解並交流大人在生氣、着急或傷心時怎樣調節情緒,哪些方法較好。我們生氣時又是用什麼方法使自己高興的。”分析我班幼兒的現狀,幼兒在遇到困難或與同伴交往中遇到不順心的事情,一般都會生氣或發脾氣,但在成人的正確引導下,他們也樂意嘗試調節自己的情緒。可是,在獨自不開心的時候,幼兒不會自我調節。由此,我藉助故事《阿力的煩惱》,讓幼兒在問題情境中協商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法,在交流中分享同伴的經驗,學習調節自己情緒的方法,這是幼兒適應社會生活所需的能力,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部分。

活動目標

1.在幫助阿力變快樂的故事情境中,瞭解自我調節心情的簡單方法,懂得要做個快樂的孩子。

2.能大膽地用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活動準備:心情圖、繪本《阿力的煩惱》、PPT、筆、紙。

活動過程

一、說說心情圖——集中幼兒注意力,引出活動內容

1.出示快樂的心情圖。

你們經歷過快樂的事情嗎?說來聽聽吧(幼兒盡情講述)。

小結:生活中總有許多高興的事情,讓我們變得快樂。

2.認識故事中的主人公阿力。

他叫阿力,是個快樂的男孩,可這幾天,阿力有些不開心,他遇到了什麼煩惱的事情?讓我們一起來看書。

二、自主閱讀繪本——瞭解阿力不開心的故事,引出問題情境

1.幼兒閱讀繪本。

要求:每人拿一本書,自己一頁一頁仔細地翻看。看看阿力遇到了什麼煩惱的事情?等會兒把它告訴大家。

2.交流閱讀內容:阿力遇到了什麼煩惱?

(讓幼兒說說自己的理解:阿力覺得自己長得比別人矮不開心;阿力希望自己長高;阿力屹了許多能使自己長高的食物,如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阿力還積極運動、多睡覺;阿力沒有長高感到不快樂。)

小結:原來生活中不都是快樂的事情,也會有煩惱的事情。

三、分組討論——瞭解自我調節心情的簡單方法

1.小組討論:讓阿力變快樂的辦法。

要求:

*先和好朋友一起商量討論:有什麼好辦法可以讓阿力變快樂。

*把想出的好辦法記錄在紙上。

*每組推選一名代表,把想出的好辦法說給大家聽。

2.集中交流:你們想了什麼辦法讓阿力變快樂?

要求:參與介紹的幼兒要把本組想出的好辦法說清楚,讓其他幼兒都能聽明白。

小結:原來還有這麼多的辦法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情,如和好朋友、家人在一起,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等都會讓自己的心情放鬆,變得快樂起來。

四、完整欣賞故事——驗證調節心情的方法,懂得要做個快樂的孩子

1.完整聽賞故事(播放PPT邊看邊聽,讓幼兒完整欣賞故事)。

重點提問:阿力用什麼辦法讓自己變快樂?

小結:生活中有快樂的事情,也會遇到挫折和煩惱。阿力找到了讓自己變快樂的辦法。以後,當我們遇到煩惱的事情時,可以試試阿力的辦法,也可以試試小朋友想出的辦法,讓自己擁有一個好心情。心情變好了纔會有勇氣、有信心、有智慧去解決困難和麪對煩惱。

2.延伸:把心情圖張貼在心情牆上,幼兒可以瞭解和記錄自己爸爸媽媽調節心情的辦法。日常生活中教師也要提示幼兒嘗試運用這些辦法調節自己的情緒。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練習聽信號變換方向運動,提高動作反應能力。

2、表現某些物體在風中的運動狀態。

3、能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4、初步培養幼兒體育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大的布一塊。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1、帶領幼兒由一路縱隊走成圓,做踏步走、高人走、矮人走,小鳥飛、

大象走、兔子跳等動作,再走成六路縱隊。

2、複習棍棒操,要求幼兒能認真做操,動作到位,整齊有力。

3、我和風兒賽跑。教師邊念風級歌邊引導幼兒做動作:一級二級紙屑跑(單腿站立,允許輕輕搖晃),三級四級彩旗飄(可以小跑),五級六級樹枝搖(幼兒四散跑),七級八級帽吹掉(教師追逐幼兒跑)。

  二、聞風而動。

1、出示大塊布,請幼兒觀察老師的動作“用力揮動布”,說說發生了什麼情況?(產生了風)告訴幼兒今天我們要來和風做遊戲。

2、請幼兒想象自己是某樣物體,如:衣服、柳條、風箏等,並找一固定位置站立。

3、請個別幼兒做一動作,讓其餘幼兒猜猜風是從什麼方向吹來的。

4、老師用布製造風,幼兒根據風向變化做動作。如:“柳條”的扮演者可以彎腰、低頭;“衣服”的扮演者可以揮動雙手等。教師揮舞布變換風向,幼兒變化動作。

5、教師增大風力要求,如:小風來了,大風來了,颱風來了,龍捲風來了,引導幼兒做出相應的動作變化。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表演某一物體,一同遊戲。

  三、結束活動。

風兒吹呀吹,小樹搖呀搖,小鳥飛呀飛,飛回我們的家。帶領幼兒做項相應的動作。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複習、鞏固手口一致點數的方法,能點數至30,知道30裏面有3個10。

2、懂得數數時要專心,輕聲地數,不影響別人。

3、體驗數數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會手口一致點數的方法。

物質準備:PPT課件、操作材料、彩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數數雞蛋有多少

1、師出示雞蛋PPT:瞧,媽媽上街買了什麼?

2、這麼多雞蛋,媽媽都數不過來了,我們一起幫媽媽數雞蛋吧。

3、請個別幼兒示範數雞蛋,提醒幼兒指一個數一個,鞏固手口一致點數的方法。

4、師:一共有多少個雞蛋?他數得對不對呢?

5、鼓勵幼兒集體再數一次,引導幼兒每數到10個雞蛋畫一個圈把它們圈起來。數完後看一看一共有幾個圈,說一說30裏面有幾個10。

二、幼兒操作活動

1、數一數,圈一圈(幼兒先在操作材料數,老師再用PPT講解。)

先點數每格子中有多少雞蛋,每數到10個就畫一個圈,最後說一說X個格子裏面有X個10。提醒幼兒要輕輕地數,不影響旁邊的小朋友。

2、找出相同數量的雞蛋。(幼兒先在操作材料上連線,老師再用PPT講解。)

數一數左邊和右邊貨架上的雞蛋,請連線找出一樣多的雞蛋。

三、活動評價

1、教師帶來全體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雞蛋,再請幼兒說說自己圈了幾個圈。

2、鼓勵專心認真數數的幼兒,提醒幼兒在數數活動中要輕一點,不影響別人。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感受大禹淳樸、勇敢、堅強的性格特徵。

2、能積極參加交流、討論,用清楚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經驗和感受。

3、喜歡聽民間神話故事,產生進一步瞭解民間神話故事的願望。

活動準備:

1、連環畫圖片、實物投影儀。

2、看過壁畫故事《大禹治水》。

3、幼兒進行過“治理洪水”的調查收集工作。

4、活動區域提供“抗洪治水”的圖書及錄像帶等。

活動過程:

1、集體討論,激發閱讀、學習的興趣。

指導語:①洪水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災難?②古時候,人們是怎樣治理洪水的?

2、閱讀圖書,理解故事內容。

(1)自由閱讀圖書,感知故事內容。

指導語:你在書中看懂了什麼?有什麼不懂的問題?

(2)邊傾聽教師講述故事,邊閱讀圖書,理解故事內容。

指導語:①大禹是怎樣治水的?②聽了故事後你覺得大禹是個什麼樣的人?

3、交流調查情況,瞭解科學防洪的方法。

(1)交流調查情況。

指導語:現在有些地方也會發生洪水,人們會想出各種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誰來介紹一下你調查的方法?

(2)整理歸納調查經驗。

指導語:通過調查,你們認爲可以用什麼合理的方法來治理洪水?

延伸活動:觀看壁畫並講述故事。

附故事:大禹治水

禹是一位神仙,他來到人間和阿嬌姑娘結了婚,住在山洞裏。有一年洪水氾濫,禹告別新婚的妻子,號召人和天神們團結起來到會稽山集合,商量治理洪水的辦法。

禹在去會稽山的路上遇到鄉親,鄉親告訴他阿嬌懷孕了。禹聽了很高興,但是約定的時間快到了,他只好託鄉親轉達他對妻子的問候。人和神都按時趕到了會稽山。禹說:“我想應該用疏導的方法,讓洪水順着河道流到大海里去。”大家覺得這個辦法很好。於是,禹帶領衆人動手開鑿河道,挖出的泥土用來填平洪水衝成的大坑。

大家不停地工作,修了一條又一條河道。又是一天,禹帶領人們經過自己的家鄉。一位鄉親告訴他阿嬌生病了,希望他回家去看看。禹非常想念妻子,可是他想了想說:“治水是大家的事,不能因爲我而耽擱了大家。”他託鄉親把草藥帶給阿嬌,又和大家一起上路了。禹去疏導另一條河道時,又經過自己的家鄉。一位鄉親對他說:“阿嬌快生孩子了,你快去看看她吧!”禹嘆了口氣說:“不,我回家一天,就耽誤一天治水的工作。”禹三次路過自已的家門都沒有回家,鄉親們聽了這件事十分感動,幹起活來更加努力。

禹非常想念妻子,阿嬌也非常想念禹。阿嬌天天站在山上等禹勝利歸來,漸漸地化成了一塊岩石。當禹把洪水完全治理好,回到家鄉之後發現妻子已經化成了石頭。禹悲痛萬分,傷心哭泣,這時石人進裂,跳出了一個小孩。爲了紀念孩子的母親,禹爲孩子起名爲啓。禹被人們擁戴爲領袖,稱爲“大禹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的興趣,激發幼兒關愛動物的情感。

2、 能用自然、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體驗歌曲的趣味性。

3、引導幼兒瞭解動物腳印的幾種不同形狀,嘗試在掌握╳╳╳節奏的基礎上學唱前三段歌曲、

  重點難點:

學唱灑、落、鋪、栽,掌握xxx的節奏。

活動準備:

1、錄音機、歌曲《小小腳印真有趣》磁帶。

2、小雞、小鴨、小狗的圖片;小房子四座;竹葉、梅花、小扇子、小腳丫圖片若干;

教育理論依據:《綱要》中指出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的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

活動過程:

(一) 開始部分,進入活動室。

歌表演《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讓幼兒坐到凳子上。

(二) 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哇今天小朋友們這麼乖巧啊,爲了獎勵你們今天高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四個好朋友。

出示圖片,一一出示。

2、第一位小客人是小雞;出示一座房子和一串腳印,猜一猜誰從房子裏走出來了?你是怎麼知道的?(小雞)理解歌詞。請幼兒說說小雞的腳是什麼樣的,它的腳印像什麼?(小雞的腳是尖尖的,它的腳印像小草、像竹葉……)哦,這個小房子還有一扇門,請小朋友學小雞的樣子走進去吧!

3、教師以總結似的語言,向幼兒介紹歌詞。

小雞的腳是尖尖的,走來又走去,竹葉撒滿地,竹葉撒滿地。

4、第二位小客人是小狗; 出示第二座房子和腳印,教師學小狗叫聲,引出小狗,幼兒觀察狗的腳和腳印,引出歌詞內容。小狗的腳印是什麼樣子的?(小狗的腳是圓圓的,跑來又跑去,梅花落滿地)

5、教師學小鴨走路,引出小鴨,幼兒觀察小鴨的腳和腳印,引出歌詞內容。小鴨的腳是什麼形狀的?那小鴨是怎麼走路的?像什麼啊?(扁扁的,搖來搖去的,小扇子)恩,小朋友和老師一起說吧,小鴨的腳是扁扁的,搖來又搖去,小扇撲滿地。

6、出示小朋友的腳印幼兒一眼就能認出來(小孩的腳是胖胖的,走來又跑去,小樹栽滿地)

(三)欣賞歌曲:

那我們現在聽錄音機的阿姨怎麼唱得好嗎?好

幼兒邊欣賞雪地上不同的腳印畫面,教師隨畫面內容分段跟唱歌曲,請幼兒小聲試唱。

(四)學唱歌曲《小小腳印真有趣》。在唱歌前我們要做什麼啊?(練聲)

小朋友們好,1、2、3、4、5、小狗怎樣叫,汪 、汪、汪、汪、汪

教師引導幼兒回憶歌曲,並試唱。重點練習用拍手的動作打節奏。

(五)隨音樂旋律完整演唱歌曲。高老師大聲唱,小朋友小聲唱......

引導幼兒跟隨音樂旋律邊演唱歌曲邊模仿小動物的動作。

(六)節奏練習

每位幼兒手拿鈴鼓、碰鈴、雙響筒、響板,我們現在給這首歌加上好聽的節奏吧!

播放音樂老師隨着音樂和幼兒一起打節奏!

(七)邊打節奏隨着音樂的旋律走出活動室。

活動評價:通過活動來看,幼兒對活動的參與性很高,感覺幼兒在整個活動中也挺輕鬆、愉悅,活動的難點也得到了解決。但是對個別幼兒的關注做的不是太好,比如一些問題有的幼兒舉手了,而我爲了節省時間,沒有給他發言的機會。還有在時間分配上前半部分觀察腳印佔用時間過長,導致後邊學歌曲時表演歌曲沒有充分的時間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大膽講述對花的觀察結果。

2、感知花的美麗,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ppt課件:花

2、課件-照片:蜜蜂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課件-照片:蜜蜂

請小朋友才一個謎語

小天使,嗡嗡嗡,飛到西來飛到東,又採花粉又釀蜜,人人誇它愛勞動 (蜜蜂)

二、展開

1、小蜜蜂非常的勤勞,你們知道小蜜蜂喜歡在什麼地方生活?它的的好朋友是誰嗎?

(啓發幼兒大膽想象,說出小蜜蜂的好朋友有哪些)

2、ppt課件:花(春天的花)

(1)我們一起看看小蜜蜂的好朋友有哪些?

●迎春花

●櫻花

水仙

●玉蘭花

●牽牛花

(2)你們在什麼地方見到過這些花呢?

(幼兒互說,發言)

(3)我們應該怎樣愛護這些花卉呢?要注意哪些事情纔不會讓花兒們受傷呢?

(幼兒討論)

3.秋天開什麼花

(1)你們知道有哪些花是在秋天開的嗎?(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講述)

(2)秋天開的花很多,我們平時經常見的有:

●菊花

●一串紅

●美人蕉

●荷花

●蝴蝶蘭

●月季

小結:這些美麗的花不僅是小蜜蜂的好朋友,也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它可以淨化空氣,美化我們的環境。

4.說一說自己最喜歡的花。

(引導幼兒概述每一種花的名稱,說一說花的形狀、花的顏色,花的香味)

三、結束

討論:小蜜蜂爲什麼願意和這些花做好朋友呢?

(啓發幼兒結合生活經驗進行講述,師幼共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