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優秀教案彙總四篇

有關幼兒園優秀教案彙總四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4W 次

作爲一名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優秀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有關幼兒園優秀教案彙總四篇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會基本動作“碎步”, 進一步鞏固手臂波浪的動作要領(以肘帶臂,以臂帶腕)。

2、能用肢體語言表現花的姿態,培養良好體態。

3、根據歌詞內容,靈敏地作出反應,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歌曲《蝴蝶找花》、數字牌、背景

  活動過程:

  一、基訓複習(團身吸腿、壓腿、踢腿、後彎腰)

  二、導入:

學蝴蝶飛

1、師:“小朋友,你們還記得《神奇的小火車》這個故事嗎?毛毛蟲上了火車,走下來的是——。”

2、師:“對了,小蝴蝶走下火車一個人覺得好寂寞呀,她飛呀飛,飛過草地、飛過河邊……飛過了很多地方,她飛得可輕巧了,你們知道她是怎麼飛的嗎?”

——幼兒嘗試模仿——教師邊做動作,邊強調動作要領。

3、幼兒原地學習蝴蝶飛。(學碎步——加手臂波浪)

4、幼兒在教師帶領下隨着歌曲內容,在背景周圍學習蝴蝶飛,注意動作的變化。

  三、蝴蝶變花

變一朵花:

1、過渡:“小蝴蝶飛呀飛,飛地有些累了,她想休息一下了——(幼兒半圓型坐下)。她回頭一看,在她飛過的地方,到處鮮花開放,可真美呀!她搖身一變自己變成了一朵美麗的蝴蝶花。這朵蝴蝶花會是什麼樣的呢?請你來想象,並模仿一下。”

2、幼兒個別模仿。

3、請其餘幼兒將動作改得更美一些,學一學漂亮的動作。(點評:動作的到位。)

師:“小朋友的蝴蝶花是各種各樣的,這兩朵蝴蝶花上來給大家看看——,兩多蝴蝶花開得各有優點,如果在稍微改一下會更漂亮的,誰來幫幫她們——。”

4、師總結:我們的頭、頸、肩膀、腰、臀部、手臂和腿,全身部位都動起來,我們的蝴蝶花才能開得豐富又奇特。現在,請小朋友再試一試,變一朵與衆不同的.蝴蝶花。

5、師:“現在我們一起跟着歌曲來變蝴蝶花好嗎?前奏——小蝴蝶在火車上休息;歌聲出來——小蝴蝶起飛;最後“鮮花開放”——小蝴蝶變成蝴蝶花。”

(原位變花——隨意飛動變花。)

變一朵大花:

1、過渡:“小蝴蝶變的蝴蝶花真美,真香呀,又引來了一隻小蝴蝶,她們商量決定變一朵大一點的蝴蝶花。怎麼變呢?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來試試看。”

2、教師觀察發現層次高低的或對稱的。

3、教師出示數字牌。“現在,我們來做個蝴蝶變花的遊戲,老師這裏有數字1234,當我出示1時,表示一隻蝴蝶變花;當我出示2時,表示兩隻蝴蝶變花;當我……。在遊戲之前,老師提醒一下:小蝴蝶們在找朋友的時候,不要擁擠,要安靜地找,不能用嘴巴,只能用動作找好嗎?”

4、幼兒在教師數字牌的變化中玩遊戲。(教師有目的地點評,注意正面引導)。

  四、結束活動:

師:“小蝴蝶們,讓我們一起合作來變一朵最大的花好嗎?當音樂結束的時候,聽老師說——變,我們就集中起來,向後面的觀衆老師擺個漂亮的結束造型好嗎?”

師:“這個遊戲玩得開心嗎?我們到教室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吧。”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能說出兩個徵友啓事的不同。

2、模仿小牛徵友的方法,提高交友技能

活動準備:

1、兩個“徵友啓事”的範例

2、錄有故事內容及“徵友啓事剛剛貼出至又貼出了一張徵友啓事”一段故事內容的磁帶。

3、與幼兒人數相符的《快樂閱讀》圖書。

活動過程:

一、遊戲“找朋友”

1、教師和幼兒隨音樂玩“找朋友”的遊戲。

2、提問:剛纔我們玩的是什麼遊戲?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而且都喜歡交朋友,爲什麼?

(引導幼兒說出開心、快樂、互相幫助等詞語)

可是有一隻小牛犢一個朋友也沒有,它會怎樣呢?

(引導幼兒說出孤單、寂寞、悶悶不樂等,豐富幼兒詞彙)

二、比較兩個徵友啓事的不同

(一)理解第一個徵友啓事

1、教師出示第一個徵友啓事,請幼兒自由閱讀。

2、請幼兒提出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即不認識的字,教師幫助幼兒認讀。

3、教師和幼兒共同閱讀。提問:徵友啓事中的“徵友”是什麼意思?小牛犢想要找什麼樣的朋友?

4、聽錄音(徵友啓事剛剛貼出至又貼出了一張徵友啓事)提問:第一張徵友啓事貼出後,都有誰來了?爲什麼他們興奮的走來又失望的離開?

(二)、理解第二張徵友啓事教師出示第二張徵友啓事,請幼兒閱讀。提問:兩張徵友啓事有什麼不同?這回能找到朋友嗎?爲什麼?

 三、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請幼兒將《快樂閱讀》書翻到“徵友啓事”這一故事並跟隨錄音機輕聲閱讀。

2、教師巡迴指導

3、幫助個別幼兒指讀。

提問:第幾張徵友啓事幫助小牛犢找到朋友?都有誰願意做它的朋友?誰能陪它做什麼?

4、討論:通過這兩次徵友,小牛犢懂得了一個道理,相信小朋友們也明白了這個道理,是什麼呢?你們來說說?

5、教師小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我們在和朋友交往時應該多看到他的優點,這樣我們就會有很多朋友。

四、遊戲“徵友”

1、請幼兒互相討論、交流:你想找什麼樣的朋友呢?

2、請幼兒說說自己想找什麼樣的朋友?

3、鼓勵幼兒現場徵友,把自己想找什麼樣的朋友說給其他人聽,然後把自己找到的朋友請到前面來。

4、幼兒和找到的朋友共同玩“找朋友”的遊戲。還爲幼兒創設了一個能夠使其自由探索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葉子外形的聯想。

2、感受制作、佩帶桂冠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師用詩歌操作材料、寬條紙、葉子

各種顏料、膠水、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通過上次活動的學習,幼兒已經對葉子的形狀等特點有所瞭解。

2、請幼兒回憶所見過的葉子都有哪些形狀,想一想,葉子長長可以當什麼?葉子圓圓可以當什麼?

3、幼兒一邊回憶,教師一邊出示字卡,請幼兒認讀字卡。

4、教師將操作材料發放給幼兒,請幼兒將自己的想法記錄在操作材料上。

5、教師將幼兒的想法整理、記錄下來,張貼在黑板上。

6、請幼兒一起讀一讀集體創作的《葉子詩》。

7、告訴幼兒他們作的詩很棒,將會得到一頂用葉子製作的桂冠,請幼兒自己動手製作一頂桂冠送給自己。

8、教師講解桂冠的製作方法,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9、佩戴桂冠,和幼兒一起跳起舞蹈《會跳舞的葉子》結束。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體驗在數學活動中找規律快樂。

2、能認真觀察物體的顏色排列規律,並按規律進行排列。

3、學習用多種方式探索和尋找物體的排列規律。

活動準備:

1、按紅、黃、黃規律穿成的花瓣項鍊,盒子,記錄紙,水彩筆。

活動過程:

1、出示ABAB直線型花瓣項鍊,引導幼兒觀察項鍊的顏色排列規律。

(1)請幼兒討論花瓣顏色的排列順序。

(2)教師將幼兒的講述內容用顏色標記做記錄。

2、出示ABB環形花瓣項鍊,感知環形項鍊的顏色排列規律。

(1)出示ABB環形花瓣項鍊,引導幼兒觀察其顏色排列規律。

(2)教師根據幼兒講述內容用顏色標記做記錄。

(3)教師引導幼兒沿相反方向觀察項鍊顏色排列順序,並記錄排列規律。

(4)讓幼兒觀察、比較不同方向花瓣排列的順序。

3、遊戲:“猜一猜”。

(1)將項鍊中的一部分藏在盒子裏,請幼兒猜猜盒子裏藏的是什麼顏色的花瓣。

(2)教師記錄幼兒的猜測,再打開盒子,進行驗證。

(3)根據幼兒掌握情況,隱藏不同數量的花瓣再次進行遊戲。

4、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1)教師簡單介紹操作內容、操作方法。

(2)幼兒操作。

第一、二組:畫一畫。

方法:請幼兒從串珠卡片中抽出一張,根據卡片上的提示在白紙上畫出一串項鍊。

第三、四組:猜一猜。

請幼兒猜一猜山洞和大樹後面藏着什麼樣的動物和娃娃?

5、活動評價。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觀察、感知生活中一些物體上的花紋排列規律,如地墊、餐桌布、牀單、衣服等,豐富幼兒有關排序的經驗。

中班數學:鈕釦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