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合集八篇

關於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合集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3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合集八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花籃上的數字,在花籃內裝上相應數量的小花,嘗試5以內的按數取物。

2、通過裝花的遊戲,體驗數學操作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活動圖片、自制各種小花、籃子若干、抹布、糨糊等。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師:我們寶寶都知道春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因爲在春天裏我們可以看到五顏六色的花寶寶,對嗎?

幼兒:對。

師:小狗也喜歡美麗的春天,所以它打算開一家花店。我們一起去看看,好嗎?

幼兒:好。

師出示圖片1——

師:好漂亮的花呀!怎麼沒有人去買呀?怎麼辦?

幼兒:誰要買花呀?

師出示圖片2——

師:你們說的辦法真好,一下子來了那麼多的顧客,這下可把小狗忙壞了,我得去幫幫小狗。小狗小狗我怎麼幫你呀?

二、裝花

1、引出操作要求:

(1)看看籃子上的數字是多少?

(2)在花籃裏放上一樣多的小花。

2、師示範,請幼兒一起幫忙。

師:“才一個花籃,只能賣給一隻小動物,可是還有那麼多小動物怎麼辦?引發幼兒去幫忙。

3、幼兒操作,師觀察指導。

4、檢驗操作情況。

(1)你的籃子要裝幾朵花?

(2)全體幼兒一起幫忙檢驗。

(3)小結:一邊貼一邊數,數到和數字一樣你就裝好花了。

三、活動結束

師:“小狗說謝謝我們寶寶,爲了謝謝你們幫它裝花,他準備給我們每個寶寶一朵漂亮的小花,你們喜歡嗎?想對小狗說什麼?(謝謝小狗)

師:“我們下次再來找小狗玩,好嗎?”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看圖欣賞故事,感知理解故事內容,能複述大灰狼、兔子之間的對話。

2、通過討論,感知聰明勇敢的三隻小兔子,初步建立自我保護的意識

3、樂於參與表演,體驗與同伴一起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

小兔子乖乖flash一套,幼兒用書人手一冊,小兔子,兔媽媽,狼的頭飾

活動過程:

一、欣賞視頻小兔乖乖,引出主題,引起幼兒興趣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歌曲,一起來聽一聽。

師:這首歌曲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二、看圖欣賞故事《小兔子乖乖》,感知理解故事。

(一)完整欣賞故事,初步理解故事。

教師:故事裏面有誰?三隻小兔子叫什麼名字?

(二)分段欣賞,理解內容,學習對話。

1、媽媽不在家的時候,三隻小兔子是怎麼做的?

教師:兔媽媽敲門的時候是怎麼唱歌的?小兔子聽見媽媽的聲音,他們會做什麼?

幼兒一起學唱:小兔子乖乖的歌。說一說:小兔子呼喚媽媽回家了的語言。

2、第二天發生了什麼事情?大灰狼想吃小兔,是怎麼唱的?(捏着鼻子唱)小兔們又是怎麼說的?想到了什麼辦法對付大灰狼?

三、圍繞重點進行討論、幫助幼兒感知理解故事,學會自我保護教師:當媽媽外出不在家的時候,爲什麼兔媽媽要小兔子把門關的緊緊的呢?

教師:你喜歡小兔子嗎?三隻小兔子是勇敢的聰明的小兔子嗎?

教師:爸爸媽媽不在家的時候,我們小朋友應該怎麼做?

四、表演《小兔子乖乖》。

教學反思

1、本次音樂活動主要是針對小班的孩子,考慮到孩子們的年齡特徵(2--3)歲。大多數的孩子都還是語詞不清,所以就運用遊戲和音樂的方式,讓孩子們學習更多的詞句。

2、活動目標中讓孩子分辨小兔子,大灰狼,兔媽媽的聲音。在緊張和愉快兩種不同的音樂遊戲氣氛中,分辨大灰狼和兔媽媽聲音粗細的不同,並進行遊戲。讓孩子們非常的興奮和積極。

3、對這次活動的整體效果,課堂上小朋友耶積極的互動,激起了小朋友對故事,音樂,遊戲的興趣。如果從新完成這次活動的話,活動準備方面,比如說房子顏色更加鮮豔,比較符合小板凳孩子們。小班的孩子應該給予簡單直觀的事物,這樣孩子比較容易理解和接受。在今後的活動中,我會精心設計,使得活動會更加的豐富多彩。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用小手小腳跟着音樂做動作。

2. 感受和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3. 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4. 能根據音樂的速度,變換動作速度。

教學重點、難點

小手和小腳的配合

活動準備

CD,錄音機,手搖鈴

教學過程

一.欣賞和感受

教師以固定節奏拍手,鼓勵幼兒跟着拍手。

老師可以變換其他動作,如踏腳,甩手等。

二.跟着音樂動起來

學唱歌曲,配合邀請其他幼兒一起跟着歌曲動手動腳。

三.配樂器演奏

熟悉動作之後,可以加上手搖鈴樂器,讓幼兒雙手抓握手搖鈴,重複上述動作,配合節奏來搖動樂器。

教學反思

在這節活動課中,我對幼兒的瞭解不夠,幼兒的表現能力還差,對手搖鈴表現不夠好。

小百科:手是人或其他靈長類動物臂前端的一部分。由五隻手指及手掌組成,主要是用來抓和握住東西,兩個手相互對稱,互爲鏡像。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能複述出故事中的內容。

2、知道好東西要與好朋友分享,激發幼兒交朋友的願望。

3、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4、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棒棒糖一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教師:看!這是什麼?(教師出示棒棒糖)

2、教師:這是一隻小熊的棒棒糖,他的棒棒糖還有一個好聽的.故事呢!

二、教師有感情的講述故事,初步熟悉故事內容。

1、提問:故事叫什麼名字?故事裏都有誰呢?

2、小螃蟹、小烏龜和小魚都和小熊說了什麼呢?我們一起再來聽一聽故事。

三、觀看課件再次講述故事,引導幼兒複述故事中的對話。

1、提問:小熊碰到這些好朋友,和他們說了些什麼話呀?

2、引導幼兒複述對話:

(1)小熊先碰到了誰?

(2)小熊又碰到誰?

(3)小熊又碰到了誰?

3、教師:小動物都遊走了,小熊心裏怎麼樣啦?爲什麼他會不高興呢?

四、品嚐甜甜的水,知道好吃的東西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1、教師:

(1)小熊心裏難過極了,它爲什麼會難過呀?

(2)你們有沒有什麼好辦法能幫幫它?

(3)小熊想了個好辦法呢?看看他做了什麼?(播放課件的結尾)

2、教師:

(1)你們以後好吃的、好玩的東西,要不要和同伴分享呢?

(2)這樣我們就會有很多好朋友了,對嗎?小熊也想和你們做朋友呢,他也要請你們喝好喝的糖水,我們一起去喝一喝吧!

活動反思:

這次的教學活動中,剛開始教學,出示棒棒糖,再以這是小熊的棒棒糖爲前提,讓幼兒先聽一遍故事,知道故事的名字及故事中的人物,後再以幼兒聽一遍故事,讓幼兒來複述故事中小熊與其他動物的對話,而我制定的目標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能複述出故事中的內容。這顯得比較籠統,對小班幼兒來說,一個故事聽兩邊就讓他們來複述故事中的內容,似乎有點困難。而後一個環節是看PPT來幫小熊想辦法,怎樣能讓水裏的小動物們都遲到這甜甜的棒棒糖,是爲目標2來做鋪墊的,但我制定的目標2、知道好東西要與好朋友分享,激發幼兒交朋友的願望。從這個目標上看,情感顯得比較多,沒有側重點,是到底是要和好朋友一起分享還是激發幼兒交朋友的願望。所以這節課沒有很好的完成所制定的目標。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圍繞小象的鼻子多感官參與創新思維活動,體驗發散性思維的樂趣。

2、培養幼兒初步的創新意識,感受創新思維的樂趣。

3、訓練幼兒發散性思維能力。

4、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5、樂意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活動準備:

幼兒準備:請家長帶幼兒到動物園觀察大象,觀看動物世界。

老師準備:蒐集圖片;製作課題。

活動流程:

一、導入遊戲活動:聞氣味。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許多小禮物,下面請小朋友跟老師一起去聞一聞到底是什麼?(幼兒觀察,教師記錄)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禮物?

幼兒:(根據聞到的說出名字)香油。酒。醋。。。。。。

師:剛纔小朋友是怎麼知道小禮物是什麼的?

幼:用鼻子聞到的。

師:原來我們的鼻子可以聞味啊,那你們的鼻子還能聞什麼味?幼:香味。臭味。

師:小鼻子的本領很大啊!還可以幹什麼?

幼:呼吸。

二、演示課件,擴散思維能力:誰的鼻子長,誰的鼻子短。(看課件)

師:小朋友看圖中都是誰?(小豬,小老鼠,大象等)你們看到哪個動物的鼻子長啊?(小象),誰的鼻子最短?(小老鼠)誰能說出你身邊各種小動物,誰的鼻子長,誰的鼻子短?讓幼兒回憶說出。

三、想辦法:用肢體表演小象的鼻子。

師:用手臂怎樣表演小象的鼻子呢?試試看!

四、模仿活動:學小象鼻子的樣子。

師:你們仔細看看,小象的鼻子是什麼樣子,你們應該怎樣來用手臂表演小象的鼻子,你們來學一學小象用鼻子走路的樣子吧。

五、發散思維活動。"

1、能夠緊扣教學目標展開教學活動,教學活動的設計層層遞進,有層次的設問激發了幼兒創新思維的樂趣。

2、運用動靜結合的方式,結合遊戲教學,通過想一想,試一試,學一學,說一說,等多種形式圍繞小象的鼻子,開展創新思維想象活動,培養了初步的創新思維意識。幼兒能積極主動的參與活動,創新思維能力得到了提高。

活動流程:

1、小朋友們看,小象的鼻子有各種各樣的形態,有時直,有時卷。

2、小朋友們看,這是什麼物體?什麼物體和小象的鼻子很像呢?(滑梯,蚊香,蛇,衣服架…)你們還能說出和小象的鼻子很相似的事物嗎?(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六、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蒐集更多的與小象的鼻子相似的物體圖片,準備輔導材料放在活動區,鼓勵幼兒添畫不同形狀的小象鼻子。意各個環節的銜接不夠自然流暢,引導語言不夠簡潔,個別幼兒表達不完整。

課後小結:

注意調動幼兒的主動參與意識,鼓勵幼兒大膽的想象,模仿學習,老師應從不同角度引導幼兒進行發散式思維,並對幼兒給予鼓勵和正確的評價,讓幼兒體驗發散性思維的樂趣。最後連線部分,應該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體現以幼兒爲主體的理念,效果會更好。

教學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節課預設的教育教學目標,幼兒對老師的提問積極響應,與老師的互動很好。老師的有些引導還不夠到位,要多讓幼兒表達,以後上課要多注意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

2.能用語言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像。

準備

1.用積木搭一幢高樓。

2.桌面操作教具:兔子、烏龜。

過程

1.欣賞詩歌。

――小兔子和小烏龜誰的行動速度快,如果它倆比賽爬樓,誰會得第一?

――完整欣賞詩歌一遍。

――龜兔爬樓誰第一?你從哪句話聽出來烏龜得了第一名?開口說話的“石頭”是誰?

――小烏龜剛剛開始爬樓時,小兔子已經爬到幾樓了?

――真奇怪,爲什麼小兔子跑得那麼快,卻沒有得第一呢?

2.大膽想像。

――教師邊操作桌面教具,邊再次朗誦詩歌一遍。

――小烏龜是如何快速地來到樓頂的?

――啓發幼兒大膽想像並用語言清楚地描述烏龜快速爬樓的不同方法,並將幼兒想出的方法記錄在黑板上,如乘電梯、乘吊車等。

――知道行動慢的動物或人可以通過不同的方法使自己先到達目的地。

3.學唸詩歌。

――引導幼兒學習朗誦詩歌。

――引導幼兒討論如何用不同的語調、語速,來表現烏龜和兔子的不同動態。

建議

引導幼兒畫一畫慢朋友。

附:龜兔爬樓誰第一

動物公寓高又高,

烏龜兔子要賽跑,

比比誰先到樓頂?

冠軍獎盃給它抱。

烏龜剛剛纔起步,

兔子轉眼到三樓。

兔子呼哧、呼哧爬上樓,

“爬樓比賽我第一”

“石頭”上面歇一歇,

不料“石頭”開口說:

“兔子兔子你輸了,

爬樓比賽我第一。”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專注地聽老師講故事,邊聽(看)邊理解故事內容,樂意開口學說。

2、讓幼兒知道遇到問題要動腦筋。

3、理解故事內容,記清主要情節,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4、感知故事中象聲詞運用的趣味性。

活動準備:大圖書、幼兒活動材料第三冊、聰明的小老鼠課件PPT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出示小老鼠)師:小朋友們好!

2、師:今天蔣老師帶來了一個關於老鼠的故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二、欣賞課件PPT,理解故事內容

1、小老鼠要過河,他能過去嗎?爲什麼呢?那怎麼辦呢?

2、師:我們來看看小老鼠是怎麼做的呢?小老鼠哭了嗎?它是怎麼做的呢?

3、師:小老鼠找來了什麼?幹什麼?大蘿蔔怎麼會變成小船的呢?(學說咬)並模仿小老鼠咬的動作

4、接着小老鼠是怎麼做的呢?大蘿蔔船怎麼會到河裏的呢?(學說推)並模仿小老鼠推的動作

5、小老鼠過河了嗎?小老鼠是怎麼過河的呢?

6、小鳥在空中看見了,誇小老鼠是一隻聰明的小老鼠。

三、我們給這個故事取個好聽的名字吧

四、我們再來完整地看一遍這個故事。

五、人手一本書,講給爸爸媽媽聽。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活動設計思路:

1.小班幼兒正處在可塑性很強的時期,在這一時期應該注意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爲習慣;

2. 小班幼兒的語言能力有限,通過這次具有趣味性的活動,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豐富詞句,還可以讓孩子對刷牙和保護牙齒產生興趣,從而促進幼兒常規的培養和形成。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刷牙的正確方法;

2. 懂得保護牙齒的重要性,瞭解愛護牙齒的基本常識,少吃甜食,早晚刷牙;

3. 在通過學習兒歌操的過程,發展手指(小肌肉)和肢體活動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活動準備:

1. 一個小熊拔牙的故事2. 自制小牙刷和小熊頭飾若干3. 兒歌操《小牙刷》

活動過程:

1.引出主題2.進入主題,

具體內容:

a. 教師先給幼兒講一個《小熊拔牙》的故事;

b. 老師:"小熊有一口白白的牙齒,所以它笑起來很漂亮,可是後來小熊的牙齒爲什麼會變黑的? "幼兒:"因爲糖吃多了(睡覺的時候都在吃)""因爲不刷牙"

c. 老師:"小熊的牙齒變黑了,又難看又疼,我們可不要像它一樣,對不對啊!"幼兒:"對!"老師:"嗯!所以,老師今天就要教大家一個刷牙操,幫助小朋友們保護我們的小牙齒,好不好呀!"幼兒:"好!"a.先提示幼兒刷牙前要做些什麼:刷牙是先要在牙刷上擠上牙膏,在杯子裏盛滿水。然後,用水漱一下口。

d. 教師教授兒歌《小牙刷》,並同步作牙刷操的示範動作小牙刷,手中拿, 擠點牙膏把牙刷, 上面刷,下面刷, 唰唰唰唰, 唰唰唰唰, 牙 齒 刷 得 白 花 花。 教師一句一句教幼兒唱兒歌

e. 教師帶幼兒邊唱兒歌邊做動作

備註:

1.如果條件允許,活動開始我會讓幼兒圍坐在我的身邊,以便拉近師幼間的情感和距離;2.幼兒的回答可能沒有我設計的那麼整齊和規範,在活動當中要適當地進行指導和糾正;3.幼兒的回答若不在我的考慮範圍之內或者與本話題無關,要注意傾聽並加以引導,而不是不予理睬;4. 教師在活動中要注意與幼兒的交流、互動,對於幼兒的表現要及時給予積極的迴應,對於內向、膽小的幼兒,可以給予肢體語言,如擁抱、撫摸等,但由於陌生的關係,幼兒可能還不能適應與你親近時,不要強求;5.動作的難度可根據實際情況做一定的調整。

活動延伸:

教育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要愛護牙齒,堅持每天刷牙。

活動小節:

1.小班幼兒正處在三歲至四歲之間,也正是性格習慣形成的重要時期,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日常的行爲規範或衛生習慣作爲教學內容,促進幼兒發展;

2. 小班的幼兒的觀察力剛剛萌芽,還沒有學會關注周圍事物,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話語往往很難引起小班幼兒的關注,在學習時經常會出現觀望遊離狀態,教師可以藉助肢體語言來告訴幼兒,對幼兒行爲的贊同或者是不滿,(如:豎起大拇指、點頭、搖頭、不說話、親親、抱抱等),使幼兒能直觀地感覺到教師對他行爲的評價,從而調整自己的行爲;

3. 要時刻注意與幼兒溝通,把握交流機會,拉近師幼之間的距離,使關係更爲融洽;

4. 老師的活動指導對幼兒習慣的培養和行爲的發展的力度還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家園一致共同教育,纔會讓每個幼兒真正做到愛護牙齒,可以通過各種形式和渠道(如親子活動,家訪,家長開放日,家長茶話會等),讓家長們瞭解讓幼兒們如何正確地刷牙以及刷牙的重要性,並在家中進行日常的訓練和指導,幫助幼兒養成每天刷牙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