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圖形: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圖形: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圖形: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圖形: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圖形: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1

一、設計意圖:

大班的孩子,抽象能力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他們思維較活躍,基本上已能夠理解圖形的典型特徵,同時能進一步理解圖形之間較複雜的組合關係。他們開始對識別重疊圖形感興趣,並能運用點數的方法,嘗試找出幾何圖形的個數。爲了加深幼兒對平面圖形的進一步認識,幫助幼兒理解圖形之間的關係,促進幼兒思維靈活性的發展,我們設計了一套大班數學學具《圖形變變變》。

二、活動目標:

1、複習鞏固各種圖形的特徵。

2、根據圖案統計出相應圖形的數量,並會用各種圖形拼出多種圖案。

3、通過動手操作,發展幼兒空間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

4、培養幼兒細緻觀察的能力和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三、活動重難點:

重點:能夠根據平面圖形的特徵,辨別組合圖中的圖形,進行計數,增進對圖形的認識。

難點:會根據各種圖形的特徵拼出各種圖案。

四、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機器人拼圖一份;學具:每人一套幾何圖形(有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

知識準備:已認識的幾何圖形

五、說活動過程:

(一)複習律動《不說話》。

(二)談話導入: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好多圖形寶寶,小朋友想不想看他們都是誰呀?

幼:想。

(三)展示各種圖形卡片。

1、例正方形。

(1)、師:這是什麼圖形?它有哪些特徵?

(2)、師幼共同討論,老師,正方形有四條邊,四條邊一樣長(相等),有四個直角。

(3)、老師出示正方形卡片,讓幼兒親自摸一摸。

2、依次出示三角形,圓形,長方形圖片。師幼共同:

(1)、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

(2)、圓形有邊沒有角,像個盤子。

(3)、長方形有四個角,四條邊,對邊相等。

3、認識圖形。

(1)、老師單獨出示各種圖形。

(2)、集中出示不同圖形。

(四)出示機器人,找出圖案中的不同圖形,並進行計數。

1、教師出示機器人圖案,提問:

(1)這是什麼圖案?上面有哪些圖形組成?

(2)、那個小朋友能親自上臺找一找圖形?

2、老師說圖形名稱,讓幼兒找一找。

3、師幼共同說出每個圖形有幾個?

4、老師再一次不種圖形的特徵。

(五)、老師逐步出示各種圖案,讓幼兒自己觀察,說出每個圖案是有哪些圖形組成的?各有多少個?

1、大樹 2、小房子 3、小花

4、太陽 5、小魚 6、小雞

(1)、逐自出示一遍,讓幼兒說出是什麼圖案,有哪些圖形組成,每種圖形各有多少個?

(2)、集中展示。

(3)、鼓勵幼兒粘出不同的組合圖形或其他的圖形。

(六)、幼兒拼圖,老師巡迴指導。

(每一組幼兒準備各種圖形若干,請他們根據自己的意願組合不同的圖案。)

(七)、鼓勵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

1、介紹自己的作品名稱是什麼?

2、作品都用了哪幾種圖形?

3、各用了幾個?

(八)、老師:

1、小朋友用不同的圖形變成了這麼多漂亮的圖案,好不好玩?爲什麼?

幼:自由回答。

師:這就是我們本節課所學習的內容《圖形變變變》。

2、再一次集中出示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並說出他們的不同特徵。

六、教學延伸:

小朋友,老師現在有一個小小的要求:下去以後,我們在教室裏,校園或家裏邊找一找哪些物體也是這些形狀的,再上課的時候,我們比一比看一看那個小朋友說得最多?

(讓數學圖形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數學《圖像變變變》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幼兒掌握了不同平面圖形的特徵,並能說出相應的圖形名稱,能在不同的圖案中找出不同的圖形並學會計數。再通過自己動手拼圖,更加進一步掌握了圖形的特徵。

活動過程中,老師先出示不同的圖形,讓幼兒辨認不同的圖形特徵,再集中展示。又在機器人的圖案中辨認計數,最後又通過拼圖來進一步掌握圖形的特徵。整節課程,思路清晰,設計完整,氣氛活躍,效果較好。

但還有太多的不足之處:

1、ppt課件的製作不熟悉,方法老套。

2、語言不夠親切,缺乏親和力。

3、幼兒動手操作粘貼時間較長。

4、缺乏了鼓勵孩子的語言。

5、啓發幼兒動手操作練習之間沒有銜接的語言。

圖形: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2

目標:1、進一步掌握幾何圖形的特徵,嘗試將兩個或三個圖形進行重疊,培養觀察能力和平面感知能力。

2、願意大膽表達自己的操作方法和結果。。

3、通過小組操作,培養合作的能力。

準備:1、教師操作大圖一份、演示課件。神祕袋一個,各種圖形片。

2、人手1份操作紙、一組一套聰明樹操作材料

過程:

1、摸摸神祕袋,複習各種圖形。(三角形、圓形、方形、菱形、梯形、橢圓形)

師:看,老師這兒有一個神祕口袋,裏面藏着許多圖形寶寶,一起來看老師是怎麼請他們出來的。(教師示範,通過小手摸一摸,知道是什麼圖形)請幼兒操作。

2、圖形捉迷藏,通過課件集體觀察圖形疊加。

師:"瞧,這圖形寶寶們又玩起了捉迷藏的遊戲。"

出示圖例一(二個圖形):你能知道哪些圖形藏在一起了。(通過課件分解圖形)

出示圖例二(三個圖形):你知道幾個圖形藏在一起了。

3、集體操作聰明樹。

教師示範

師:看這個有一棵聰明樹,樹上有許多聰明題等着我們去解決呢?

這兒還有許多聰明果呢?如果每個聰明果都能找對答案,那就成功完成任務啦!

"看,這是什麼顏色的問題呀?(紅色)那我們就要用紅色聰明果來幫助尋找答案。然後把它放在答案的上面就行啦。

(老師示範一個,請個別幼兒操作)

4、幼兒練習,教師巡迴指導幼兒進行練習。

5、出示聰明樹操作材料,各組輪流操作。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 任務完成得太出色啦!那你們會合作嗎?下面請每一組小朋友一一輪流合作完成聰明樹,比一比哪組完成的又快又好。"

圖形: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3

活動目標;

1、嘗試歸納出一組圖形1—2個共同特徵,或按特徵拿取相應的圖形

能仔細觀察圖形,並積極參與討論

2、聽懂操作要求,並按要求操作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認識圖形

物質準備:教具:各種顏色、形狀、大小的圖形片若干,圖形特徵標記;畫有圖形綠色和三角形特徵標記的空白紙一張。學具:幼兒用書31頁,幼兒人手一支筆。看特徵放圖形:多種形狀、顏色、大小的圖形若干,畫有1—2個特徵標記的空白紙。

1、彩色片片。

教師:許多彩色片片來和我們玩遊戲。出示多種顏色多種形狀大小不同的彩色片片,引導幼兒說說它們的形狀、顏色、大小。

教師:彩色片片找到了好朋友,它們手拉手去玩遊戲了。你知道這幾個彩色片片哪兒是一樣的?它們爲什麼是朋友嗎?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嘗試從形狀、顏色、大小等特徵上去歸納彩色片片的共同點。

請個別幼兒在方框上畫出彩色片片的共同特徵,師生共同檢查。

教師出示一張有綠色和三角形特徵的空白紙,引導幼兒觀察思考:哪些彩色片片可以一起到這裏來玩遊戲?

請個別幼兒取符合特徵的彩色片片放在紙上,讓幼兒瞭解:每個圖形都要符合綠色和三角形這兩個特徵。

2、小組操作活動:

看圖形畫特徵。觀察並說說每幅圖上的圖形,找出並在方框中畫出圖形之間的共同特徵。

相鄰數填空格。 點卡或數字,請你在方格中畫出或寫出它們相鄰的朋友。

看特徵擺圖形。說說方框中有什麼特徵標記,取符合特徵標記的圖形放在圖片上。

3、活動評價。

圖形: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4

活動目標:

嘗試根據圖形標記表示的差異數目,畫出相應的幾何圖形。

根據勾畫的圖形特徵,畫出相應的幾何圖形。

仔細檢查作業,養成認真細緻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彩色幾何圖形和差異標記(圖一)、圖表(圖2)

幼兒用書及作業工具

活動過程:

1、 集體活動:

(1)學習按差異標記畫圖形。

出示圖1,引導幼兒觀察圖形和差異波浪線,說說:黑板上有什麼?波浪線表示什麼意思?第一個是什麼圖形?他後面有幾條波浪線?表是什麼意思?啓發幼兒上來按標記在空格畫圖形,並說說:畫的 什麼圖形?爲什麼畫這個圖形?鼓勵幼兒完整說出圖形名稱。

教師和全體幼兒檢查畫的圖形是否正確。

(2)按勾畫的圖形特徵畫圖形。

出示圖表2,幼兒觀察表說說:圖上有什麼?啓發幼兒根據每一排上勾畫的標記說說:這個圖形有哪些特徵?分別請個別幼兒上來在左邊的空格里畫出相應的圖形,並完整地說出圖形名稱,集體進行檢驗評價是否正確。

2、操作活動

按差異標記畫圖形。

啓發幼兒觀察圖形和差異標記的數量,在空格里畫出一定的圖形。

觀察各種立方體,說出它們的名稱,並在標記的後面記錄它們的數量。

3、活動評價

教師展示個別幼兒的操作材料,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操作活動,其他幼兒對照檢查操作結果,教師進行小結。

圖形: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5

活動目標:

l.在對圖形拼折變形的過程中感知圖形的變化。

2.對組合、分析圖形感興趣。

3.發展空間知覺和動手動腦的能力。

重點:幼兒對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等圖形通過折拼的方法進行變化操作。

難點:引導幼兒發現圖形之間可以相互變化,轉換,它們可以變出不同的數量的各種圖形。

活動準備:

各種幾何圖形卡片、幼兒操作的幾何圖形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各種幾何圖形,引導幼兒觀察。

小朋友,你認識這些圖形寶寶嗎?都有哪些圖形寶寶?圖形寶寶有一個心願,他們都想像變形金剛一樣會變身。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幫助圖形寶寶變身。

二、動手操作折圖形。

1.師:示範拿一個正方形,請小朋友先看老師怎麼幫正方形寶寶變身的,示範將圖形對摺。提問:正方形寶寶變身了,看變成什麼呢? 幼:長方形。

看,老師再來變一變,又變成什麼呢?

幼:三角形、一個大長方形、一個小長方形。

師:小朋友,剛纔老師是怎麼變的? 啓發幼兒說出折一折。

對了,只要將圖形寶寶輕輕一折,圖形就變身了,小朋友你會變嗎?請小朋友拿上桌上的正方形紙和老師一起來變。

師:你還會怎麼變?看看能變成什麼?

幼兒動手操作,可隨便變化圖形。

2.師:長方形寶寶也要變身了,大家一起來幫助它好嗎?

拿出長方形,引導幼兒折變圖形。

請幾位幼兒到前面折變示範,表揚折的好的幼兒。

師:引導幼兒說出長方形寶寶可以變成什麼?

幼兒邊動手操作邊學說長方形寶寶變成了什麼。

3.老師引導幼兒再將三角形、長方形、圓形進行折變,分組進行看看哪組的小朋友變的多,變的快。

幼兒分組給三角形,圓形、梯形、三角形進行折變。

4.老師小結小朋友真能幹,通過折一折幫助圖形寶寶實現了變身的願望,正方形DD變成了三角形還有長方形;圓形DD變成了半圓形、扇形;長方形DD變成了三角形,還有正方形;三角形——變成了小三角形和正方形;小朋友還可以動手怎麼做是圖形寶寶華麗變身。請小朋友想一想?拼一拼,圖形也會變身,並且變的會更加神奇,你想當魔術師嗎?

三、運用圖形拼物體下面我們一起玩個拼圖遊戲吧!看看這些圖形寶寶在一起時能拼出什麼?

教師引導幼兒動手拼圖形。

師:小朋友們有誰願意上來給我示範一個拼圖?(請兩個小朋友上來拼)師:我們還可以拼出很多的圖形,請小朋友動動腦筋,看誰拼的好看,拼的東西多,我們來比一比。

四、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幼兒拼圖。

教師小結:今天小朋友都開動腦筋把我們圖形寶寶變成了另外一種圖形寶寶,你們真厲害!

五、活動延伸:

小朋友,這些小圖形好玩嗎?(好玩!)那我們把這些圖形放在益智區小朋友拼一拼,再把它貼在白紙上它還會變成一幅精美的粘貼畫,把這些畫獻給你們最親的人吧!

圖形: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6

一、活動目標:

1、在圖形的反覆變化中,訓練幼兒思維,提高操作能力。

2、通過讓幼兒反覆對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圓形等圖形進行變化操作,引導幼兒發現圖形之間可以相互變化,轉換,它們可以變出不同的數量的各種圖形。

3、培養幼兒利用各種圖形組合成各種物體的情趣。

二、活動準備:

1、教具:三角形、長方形、梯形、圓形拼成一幅畫(機器人)。

2、學具:每人一套各種圖形的紙,放在信封中。

三、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小朋友,你們知道老師手裏拿的是什麼嗎?(教師拿出掛圖背朝幼兒),變!一幅畫展現在幼兒面前。“機器人”對!那你看一看機器人是由什麼拼成的。“由圖形拼成。”好!下面我們就來做有關圖形的遊戲。

(二)基本部分:

第一次嘗試活動:觀察、思考。

l、請小朋友動腦筋,仔細觀察機器人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由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梯形組成。)

2、每種圖形各有多少個?(圓形6個,半圓形6個,正方形1個,長方形4個,梯形5個,三角形1個。)

第二次嘗試活動:用摺紙遊戲,看圖形的變化。

1、發禮物:(學具)小朋友,上面的遊戲,大家做的都很好,所以老師要獎勵。每位小朋友一份禮物(發學具),我知道大家都想看看袋裏面裝的是什麼禮物,好,下面就請你們自己打開小信袋(裏面出現多種顏色的圖形)。你們喜歡不喜歡呀?(“喜歡!”)這些小圖形呀,它們還有魔力呢,只要你用手摺一折,它還會變成其它形狀呢,不信,你們試一試。

2、操作:動手動腦,感知圖形變換。

(1)請幼兒動手變一變(摺紙)。

(2)請幼兒說說變化的結果:

正方形――變成了三角形還有長方形。

圓形――變成了半圓形、扇形。

長方形――變成了三角形,還有正方形。

(三)結束部分:

五彩圖形妙趣橫生:小朋友,這些小圖形好玩嗎?(好玩!)那我們再把它貼在白紙上它還會變成一幅精美的粘貼畫,把這些畫獻給你們的爸爸媽媽吧。師生共同享受動手製作的快樂。

四、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回家後同爸爸媽媽找一找,你家裏哪些東西是你認識的圖形。

五、活動的重點:掌握圖形的要領。

六、活動形式:

嘗試教學法。

園長點評

1、我園採用教育科學出版杜“新世紀幼兒素質教育”系列叢書。

2、我園試用嘗試教學法,起步較晚,張老師的教案,只是實際活動的一個縮影。

3、張老師在整個教育活動中,突出了先試後導,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體地位,以遊戲爲基本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圖形: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7

活動目標:

1.創設寬鬆、自由的環境,鼓勵幼兒大膽嘗試,體驗發現的樂趣。

2.幼兒通過操作、發現,能按一種圖形的數量不變,另一種圖形的數量遞增或遞減的規律進行排序,並能遷移到其它排序活動中。

3.培養幼兒觀察、比較和初步的判斷、推理能力。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五道城門,智慧爺爺臉譜一個。

2.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圖片若干,漿糊、棉籤若干

3.小組操作材料:圖形卡片、紙盒、彩色雪花片或木珠。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1.放錄音(老爺爺說話:“喂!小朋友,你們好!我是智慧爺爺”)這時,教師提問:“是誰在說話呀?”“噢!原來是智慧爺爺,他有一座非常漂亮的智慧宮,那裏有許多的智慧星,你們想得到智慧星,必須闖過幾道難關,每道難關都有不同的題目,但要求是一樣的:請你們接下去做。”

2.介紹規則:(一看、二想、三擺、四粘貼)你們看,老師把幾道難關的題目都藏在智慧宮裏,我們先找出題目,看看題目上有哪兩種圖形,它們是怎樣排列的,想一想接下去該怎麼排。排好後自己檢查,對了,沾上漿糊粘好;不對,再想一想,擺一擺。做完後一起唸咒語:“芝麻芝麻開門吧!”門會自動打開,我們就闖關成功。

二.操作:引導幼兒發現規律並按規律進行排序。

1.集體闖第一關:師:“第一道難關就在前方,讓我們騎摩托車出發吧!”教師和幼兒一起做模仿動作,到第一道城門後,教師取出第一道題並讀規則:“老師做動作,小朋友接下去做。”教師做動作,引導幼兒發現規律:拍一下手,跺一下腳;拍二下手,跺二下腳,並按此規律接下去做。

2.幼兒自主選擇進入區域進行闖關活動,教師進入各區域進行有效指導。

第二關:引導幼兒發現並按“一種圖形的數量不變,另一種圖形的數量遞增的規律”進行排序。

(1)幼兒找卡片,教師引導幼兒看看題目上有哪些圖形,想想它們是怎樣排列的,接下去又該怎麼排。

例:□△□△△□△△△——————

(2)幼兒動手排一排,排完後自己檢查。

(3)幼兒互相交流自己的操作過程,教師問:你們發現了什麼祕密?

(4)師生一起歸納排列的規律並讀一讀:一種圖形的數量不變,另一種圖形的數量遞增。

(5)幼兒按此規律檢查自己的操作結果是否正確,不正確的進行更正。

第三關:引導幼兒發現並按“一種圖形的數量遞減,另一種圖形的數量不變的規律進行排序”。(方法同上)

例:□□□□□○□□□□○□□□○________________

第四關:請小朋友自己給彩色雪花片或木珠排隊,並說出它們的排列規律。

第五關:幼兒仔細觀察卡片,說出有多少個什麼圖形不見了,然後把它補上去。

例:(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

三.活動評價:

智慧爺爺說小朋友真能幹,自己學會了給圖形排隊,還想出了不同的排隊方法。現在,他要獎勵大家智慧星。(智慧爺爺出來發智慧星,並與小朋友一起隨音樂做遊戲。)

圖形: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8

設計意圖:

圖形在孩子們現實生活中到處可見,世界上各種物體都是由各種形狀和它們的變體而構成。大班的孩子們已近認識了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長方形,梯形。當我們把各種圖形展現在孩子們面前時,他們都能自發地用稚氣的小手拼出很多物體。爲滿足孩子們強烈的探索欲和求知慾,特設計這一活動,通過聽聽、看看、折折、拼拼、講講等不同途徑,幫助幼兒進一步感知、並掌握有關平面圖形的基本特徵,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滿足幼兒探索發現、嘗試創作的慾望,符合大班的年齡特點。

活動目標:

1、鞏固幼兒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梯形的基本特徵的掌握。

2、通過觀察、操作活動,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係。

3、培養幼兒利用各種圖形組合成各種物體的情趣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5、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重點:

掌握圖形的要領,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圖形的特徵難點:

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係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圓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卡片若干、雙面膠、白紙、課件、魔術盒

2、經驗準備:幼兒已經認識了圓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圖片引入,請小朋友看圖片,指出這是魔術師。

2、教師出示魔術盒。今天老師從魔術師那裏借了一個魔術箱,要給小朋友表演一個魔術。

  (二)基本部分

1、複習鞏固圓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的特徵。

師:變!你們看老師變出什麼圖形了?

幼:幼兒說出名稱師:它有幾條邊,幾個角?

依次變出不同的圖形進行辨別。

2、圖形變換,體會圖形之間的關係

(1)發禮物(師:小朋友們實在是太厲害了!魔術師剛剛悄悄傳話給老師,他說要獎勵小朋友們一套學具,讓小朋友們自己來當魔術師。)

(2)操作:動手動腦,感知圖形變換。

①請幼兒動手變一變(摺紙),教師指導。

②請幼兒說說變化的結果:

正方形變成了三角形還有長方形。

圓形變成了半圓形。

長方形變成了三角形,還有正方形。

梯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三角形、梯形師:小朋友真棒,每個人都是厲害的魔術師!

3、拼一拼師:小朋友們,咱們今天變出了這麼多的圖形娃娃,我們就用這些圖形拼出一幅美麗的圖畫來送給你們的好朋友或者爸爸媽媽吧!

(1)幼兒動手拼貼(教師師指導)

(2)請小朋友說一說自己拼的是什麼,用了那些圖形。

  (三)結束部分:

請小朋友課後將自己的作品送給同學或者父母親,並同爸爸媽媽找一找家裏有那些你認識的圖形,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

1、請小朋友回家後同爸爸媽媽找一找,你家裏哪些東西是你認識的圖形。

2、在活動區投放圖形,自願組合圖案。

活動反思:

《有趣的圖形寶寶》是我們實施的“圖形寶寶“主題中的一個活動。本次活動重點是讓幼兒鞏固對三角形,圓形和正方形的認識。

遊戲是中班幼兒活動的最佳方法,而在活動中參插遊戲,並輔以形象生動的教具、有趣活潑的語言,會使幼兒對活動的興致加濃,而在有趣的遊戲情景中,幼兒也願意主動去探索,主動去參與,從而使幼兒的聽覺力、注意力、觀察力得到了發展。在這次活動中孩子樂於參與,積極發現。

在這個過程中給我帶來了很多思考,也學到了很多。如:如何更好地完成目標;如何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問題及組織語言;如何發揮孩子們的自主性等等。我將會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探索、嘗試,注意總結經驗,減少“遺憾”。

圖形: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9

【活動目標】

1、在圖形的反覆變化中,訓練幼兒思維,提高操作能力。

2、通過讓幼兒反覆對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圓形等圖形進行變化操作,引導幼兒發現圖形之間可以相互變化,轉換,它們可以變出不同的數量的各種圖形。

3、培養幼兒利用各種圖形組合成各種物體的情趣。

4、體驗數學集體遊戲的快樂。

5、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活動重點】

掌握圖形的要領。

【活動準備】

1、教具:三角形、長方形、梯形、圓形拼成一幅畫(機器人)。

2、學具:每人一套各種圖形的紙,放在信封中。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副有趣的畫,你們想知道是什麼嗎?(教師拿出掛圖背朝幼兒),變!一幅畫展現在幼兒面前。“機器人”對!你們看機器人是由什麼拼成的。“由圖形拼成。”好!下面我們就來做有關圖形的遊戲。

二、基本部分:

第一次嘗試活動:觀察、思考。

l、機器人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由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梯形組成。)

2、每種圖形各有多少個?(圓形6個,半圓形6個,正方形1個,長方形4個,梯形5個,三角形1個。)

第二次嘗試活動:用摺紙遊戲,看圖形的變化。

1、發禮物:(學具)小朋友,上面的遊戲,大家做的都很好,所以老師要獎勵每位小朋友一份禮物(發學具),我知道大家都想看看袋裏面裝的是什麼禮物,好,下面就請你們自己打開小信袋(裏面出現多種顏色的圖形)。裏面是什麼?你們喜歡不喜歡這些小圖形呢?它們還有魔力呢,只要你用手摺一折,它還會變成其它形狀呢,讓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2、操作:動手動腦,感知圖形變換。

(1)請幼兒動手變一變(摺紙)。

(2)請幼兒說說變化的結果:(幼兒用記錄表記錄)

正方形——變成了三角形還有長方形。

圓形——變成了半圓形、扇形。

長方形——變成了三角形,還有正方形。

三、結束部分:

五彩圖形妙趣橫生:小朋友,這些小圖形好玩嗎?(好玩!)其實它還有更好玩的方法呢,只要我們再把它貼在白紙上它還會變成一幅精美的粘貼畫,你們想試試嗎?

1、師生共同享受動手製作的快樂。

2、作品交流。

四、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回家後同爸爸媽媽找一找,你家裏哪些東西是你認識的圖形。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於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爲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爲幼兒創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境,爲幼兒創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並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一系列的遊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圖形: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10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圖形的對稱性。

2.理解對稱的含義,能正確的判斷圖形是否對稱。

3.根據提供的已有圖形,畫出與物體相對稱的另一半。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操作紙(正方形、梯形、月牙形)、半個圖形的操作紙、剪刀

2.教師操作材料:正方形、梯形、月牙形

3.課件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師:在一個王國裏住着一位善良的公主,有一天王國裏來了位可惡的巫師,她把公主關了起來,並設下了五道難關。人們都想去救公主,但都沒能闖過這些難關。小朋友,你們願意闖難關來救出公主嗎?

二、在探索、感知、判斷中理解對稱的含義。

第一關:找對稱的紅心

第二關:折一折

第三關:找對稱

第四、五關:畫對稱圖形

三、製作對稱圖形

1.要求:這些禮物都只有另一半,誰能把它們變完整呢?

2.幼兒操作

四、延伸

1.你們知道這個王國叫什麼名字嗎?(對稱王國 )

2.對稱王國裏還有許多有趣的對稱圖形,我們下次再一起到對稱王國裏玩一玩,好不好?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目標已經基本完成,整個活動清晰流暢,能一步一步的引導幼兒理解對稱的含義,寓教於遊戲中。活動中,我給予了孩子自己探索和實踐的空間,體現了孩子在活動中的地位。當然在一些小細節的處理上還需改進:

1.在幼兒用筆操作時,應當讓幼兒搬椅子上位,坐在小椅子上,這樣有助於孩子的操作。

2.第一關當中三個圖形應當有標記,這樣有利於孩子準確的找到。

3.操作時,第五關畫的圖形有點複雜,可以適當的改簡單一點。

圖形: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11

活動目標:

1、幼兒利用層級分類板將三角形、圓形、方形、菱形等若干圖形進行二級次分類。

2、觀察分類板、看是否標記嘗試把圖形二次分類。

3、在“闖關遊戲”中充分體驗分類的快樂。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形寶寶,引入主題。“今天除了客人老師,還有誰來到了我們班?是什麼圖形寶寶?圖形寶寶來幹什麼呢?”

二、在闖關遊戲中把圖形二次分類。

1、闖關開始:請觀看唐老鴨設計的路線圖,這個路線圖應該怎麼走?幼兒嘗試操作。

2、幼兒操作,看標記把圖形進行第一次分類,並請幼兒講述操作結果。

3、繼續闖關:

(1)小組討論路線圖;

(2)請個別幼兒介紹操作方法;

(3)幼兒操作,教師巡導;

(4)幼兒的操作結果展示在黑板上,一起驗證。

三、闖關成功。請幼兒講講在這次闖關遊戲中的感覺?

圖形: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12

活動目標:

1.感受圖形拼搭組合的變化,發展空間方位知覺的能力。

2.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發展幼兒動手能力,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慾望。

3.嘗試運用多種方法拼出新圖形,並體驗操作的樂趣。

4.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5.瞭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活動準備:

圖形小卡片、三角形若干、幾何圖形底板三個(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小筐若干(內裝有兩個、四個相同的圖形卡若干),圖形範例若干。

活動過程:

一、說說圖形(目的:鞏固對圖形的認識)

1. 指認圖形並正確命名提問:轉動圖形,結果會怎樣?

歸納:卡片轉動後,圖形的方向改變,形狀不變。

二、拼搭圖形(目的:感受圖形拼搭組合的變化)

1.遊戲:三角形碰碰樂玩法:根據兒歌指令,用相應數量的三角形拼搭組合出新圖形兒歌: 碰碰樂、碰碰樂,幾個三角形碰碰樂;你碰我、我碰你,碰在一起真快樂。

規則:

--聽清楚"幾個三角形碰碰樂"--三角形的邊和邊必須全部"碰"(重合)在一起--三角形"碰"在一起後,馬上回到座位上

2.第一次遊戲:2個三角形碰碰樂,老師將幼兒碰好的圖形記錄下來。

3.第二次遊戲:4個三角形碰碰樂,同上

三、畫虛線分割圖形

1.老師在黑板上畫出梯形,讓幼兒說出名稱,畫 一個線,分成了什麼圖形? (1個正方形、2個三角形)

2.幼兒做練習,說出原圖形分割成了什麼圖形和什麼圖形?

四、看圖 ,下面圖形各由幾個三角形組成?把三角形個數寫在圖形邊。

1.請幼兒先觀察圖片,在讓幼兒回答小鴨子的圖形是有哪些圖形構成的並記錄。

五、幼兒活動師:小朋友的本領真大,現在我們一起來做個遊戲。桌子裏放着許多圖形寶寶,等會兒請你們挑選自己喜歡的圖形,將這些圖形拼成其他有趣的物品,看看哪個小朋友最聰明,變的東西和別人不一樣。( 讓幼兒大膽想象,動手拼拆圖形)

(1)請個別幼兒上來說說:你用什麼圖形寶寶來變的?變成了什麼?

(2)用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的變了幾樣東西?誰變的最多?

六、活動結束:

這裏還有半圓形、梯形,下次我們再一起來拼拼半圓形、梯形,把他們變成更多美麗的圖片,好嗎?

活動反思:

圓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東西充滿了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從玩具到食品,從服裝到建築,等等,無所不在,無處不在。

1、本次活動以數學教育生活化爲主導思想,以來自現實生活中的圖形作爲操作材料,讓幼兒充分體驗到活動的樂趣,真正做到“玩中學”、“學中玩”。

2、整個活動目標明確,層次清楚。從第一環節引導幼兒有意識認識圓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到第二環節嘗試着做做圓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樣子,到第三環節嘗試送圖形回家,進一步感知了圓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本特徵,環環相扣,層層推進,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和效果。

3、多媒體的運用聲形並茂,更易喚起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便於幼兒理解、掌握。

圖形: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13

一、目的:

1、進修在表格中憑據單個圖形勾勒特性,以及憑據勾勒的圖形特性畫出詳細的圖形。

2、生長幼兒邏輯闡發判定本領。

3、感覺在遊戲中學數學的快活。

二、預備教具

表格圖兩張、鉅細色彩外形標誌多少。

學具:彩色圖形人手一個、(鉅細色彩外形)的標誌卡、操縱質料人手、幼兒人手一支鉛筆和一盒油畫棒。

三、歷程

1、導入,引發愛好。

師:本日有很多彩色的圖形寶寶來找我們小朋友玩遊戲了,它們就躲在你們的椅子下,看看它們是誰呀?,(自由交換、個體先容,引誘幼兒將三種特性完備表達:如大的赤色的正方形、小的藍色的圓形……)

2、遊戲《找朋友》。

師:圖形寶寶要跟小朋友玩個“找朋友”的遊戲,它們的標誌朋友在哪兒呢?(在椅子上)我們聽着音樂一路去找找看,找到後就坐下來,看誰找得快。(幼兒玩遊戲三遍,法則是玩過一次後圖形寶寶要互換,接着在玩。)

3、憑據單個圖形勾勒特性

幼兒手工製作

(1)師:圖形寶寶可鋒利了,它們還會玩“跳格子”的遊戲呢,看這裏有哪兩位圖形寶寶呀?在圖形寶寶的前面有兩個跑道,每個跑道里有很多多少小格子,跑道上面有什麼呀?這個遊戲該怎麼玩呢?它們的法則是:每個寶寶只能在本身的跑道里跳三個格子,不外可不克不及亂跳,跳錯你就犯規輸了,如果你是這位圖形寶寶,你會怎麼跳呢?誰來嚐嚐看?(請個體幼兒來試一試,並在跳過的三個格子裏打“√”的記載下來)

(2)幼兒分組操縱運動

師:小朋友,真智慧,這麼快就看懂了,你們會玩這個遊戲了嗎?那好,如今我們來個角逐,你要飾演兩個差別的圖形寶寶,跳一跳,並用“√”記載下來,看誰跳的又對又快。(分蘋果、西瓜、噴鼻蕉、草莓四個組舉行角逐)

(3)展現幼兒操縱質料

師:我們看看,全鉤對了嗎?(小朋友查驗,發明題目實時改正,並給準確的一組嘉獎紅五星。)

4、憑據勾勒的圖形特性畫出詳細的圖形。

(1)師:圖形寶寶可真淘氣,它們躲起來了,幼兒園教育隨筆又來跟我們玩“捉迷藏”的遊戲了,你們知道是誰躲起來了嗎?(引誘幼兒看一看讀一讀每一行中的特性標誌,然後說出是什麼圖形,並在該行最前面的空格中畫出圖形)

(2) 幼兒分組操縱運動。

看特性繪圖形。(提示幼兒圖形的鉅細畫的時間看起來要顯着)

5、運動評價

展現幼兒操縱質料,請個體幼兒報告操縱環境,勉勵幼兒在操縱中要用心、仔細,操縱後還要說一說,養成本身查抄的好習性。

圖形: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14

一、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的認知、操作、邏輯思維能力在不斷提高,同時,他們不僅僅滿足於老師所告訴的、所傳授的,他們更希望通過自己的能力加以證實。因此,他們對操作比較感興趣。目前,我班幼兒已經基本能單獨進行圖形、事物的一級分類,但是對事物圖形進行二次分類有點困難。

而數學是一門抽象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在我選擇的“二次分類”這個數學活動時,我是考慮到,老師們習慣於僅以幼兒認識事物是從具體到抽象這一特點爲依據,只強調直觀性,在活動中教師常運用教具演示,並以此爲基礎講解基本的數學概念,而實際上,幼兒數學概念的形成不是通過聽老師講、看老師演示所能解決得了的,必須通過幼兒自己主動活動的過程。

“圖形二次分類”主要讓幼兒和教師一起通過圖形的特徵進行一次分類,再進行第二次分類,等幼兒初步掌握好二次分類的方法後,我們再進行一次直接的二次分類,我希望提供給幼兒充分的操作材料,再加以引導,一步一步深入,使幼兒真正在操作過程中去發現、歸納“圖形的二次分類”的特徵。

二、教學目標:

1、學習按圖形的兩種不同特徵進行二次分類。

2、大膽用語言表述出圖形的二個層次的不同特徵,培養幼兒的分析、歸納能力和操作興趣。

3、能按要求操作,形成良好的操作習慣。

活動重點:學習按圖形的兩種不同特徵進行二次分類。

活動難點:大膽用語言表述出圖形的二個層次的不同特徵,培養幼兒的分析、歸納能力和操作興趣。

三、教學準備:

幼兒操作材料人手兩份,磁性板(板上畫好房子、房間)、含兩種特徵的圖形、標記。

四、教學方法

整個活動採用了三種方法:遊戲法、語言討論法、嘗試操作法。

1、遊戲法:通過“圖形寶寶分家”的遊戲,達到在玩中學的目的。在遊戲中發展幼兒的思維,變被動爲主動。即使知識上得到了鞏固和深化,又使幼兒的分析、比較、概括能力得到了提高。

2、語言討論法:在數學教育中,討論是一種常用的方法,但是,討論的時機選在操作的不同時間,就會對幼兒的具體操作及思維活動起不同的作用。引導幼兒先討論用什麼方法分類,操作後,再一次請幼兒討論。這樣,通過不斷的交流與討論,加上教師的`幫助歸納,使幼兒在自己的頭腦中形成二次分類的概念。

3、嘗試操作法:在數學教學中必須強調讓幼兒親手操作材料。在實際的操作中探索和學習,獲得有關數學概念的感性經驗。幼兒只有在“做”的過程中與材料的相互作用的過程,纔可能對某一數學概念屬性或規律有所體驗,纔可能獲得直接的經驗。在最後的操作活動中,給幼兒投放了充足豐富的操作材料,並通過商量,一個分一個記錄的環節進行互助學習,對二次分類再一次進行經驗歸納。

五、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

師:今天,“圖形之家”來了一些新朋友,你們看一看,新朋友是誰?

生:圓形寶寶、三角形寶寶。

評析:設計了“圖形之家”這個大家庭,讓圖形寶寶們順利的帶上了擬人化的色彩,吸引了幼兒。

(二)、幼兒操作,複習鞏固一次分類。

1、請幼兒根據圖形娃娃不同的顏色或者不同的形狀,給圖形娃娃分家。

師:咦?圓形寶寶、三角形寶寶們它們幾個呆在同一個房間,實在是太擠了,於是發生了爭吵,想請我們小朋友來幫助它們分分家,好嗎?首先,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他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

生:形狀不一樣,顏色不一樣。

師:那麼,我們在給圖形寶寶分家的時候,可以按照什麼特徵來給它們分類呢?

幼:按形狀分,按顏色分。

2、幼兒操作,進行一次分類,教師巡迴指導。

師:請你根據你喜歡的方式,來給圖形寶寶分家吧?

3、講解,演示。

師:你是按什麼特徵給圖形寶寶分家的?有沒有誰也是這麼分的?在大黑板上演示,並貼上相應的標記。

師:誰有不一樣的分法呢?上來解釋一下你是按什麼特徵給圖形寶寶來分家的?爲了讓小朋友看的更清楚些,老師把它在另外一個“圖形之家”上也進行演示並貼上相應的標記。

4、小結:現在,請你看一看,現在每個房間裏的圖形寶寶一樣嗎?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

評析:此過程是幫助幼兒鞏固圖形的一次分類,教師一邊記錄一邊運用語言跟進,爲幼兒下一步的分組活動奠定基礎,讓孩子通過自己的主動探索來初步感知分類,在第一個環節中孩子們積極性很高,都在自己的主動參與中感知了通過圖形的特徵來分類。

(三)、學習二次分類。

1、找出這些圖形的不同特徵。

師:“剛纔,小朋友們都幫圖形寶寶找到房間了,可是,剛剛我還是聽到了爭吵聲,原來,它們還是覺得房間太擠,還想請我們小朋友來給它們分分家,你們願意嗎?“看看紅房間裏的圖形寶寶,它們的顏色都是紅色的,可是,它們還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

幼:形狀不一樣。

師:那我們可以怎樣來分呢?對,現在我們可以按照他們的另一個特徵——形狀再來幫他們分家。

2、幼回答,師根據幼的回答進行操作演示。

3、誰來給綠房間裏的圖形寶寶來分分家呢?幼上臺操作。

4、現在,請你給你們操作紙上的圖形寶寶來分分家吧,操作的時候要記住你是按什麼特徵來進行分類的哦。

5、幼兒進行第二次分類操作,師巡迴指導。

評析:清楚講述操作要求,讓幼兒在第一次分類的基礎上進行第二次分類,引導幼兒進一步探索圖形的二次分類,更好的分組操作。

6、講解:讓幼兒說說是怎樣爲圖形進行分家的。

(1)師:誰來介紹一下,這一步,你是按照什麼特徵來給圖形寶寶分家的?分下來之後,你發現了什麼?

(2)再請另外一種分法的幼兒上來介紹一下。

(3)觀察,最後的4個小房間裏的圖形寶寶有什麼特徵?(它們一模一樣)

7、總結:

今天,我們給圖形寶寶分了幾次家啊?(2次)像我們今天這樣,按圖形寶寶兩種不同特徵來進行分類的方法,叫做圖形的二次分類。其實,我們剛剛做的操作紙中間那一部分是我們的過度環節,我們可以把紙折一下,把中間的房間藏起來,就出現了這個圖(師邊說邊演示),這就是把我們圖形寶寶按照它們的兩種不同特徵直接分到那4個小房間裏時的樣子。

(四)、幼兒再次操作,鞏固二次分類的方法。

(1)師:現在,還有許多圖形寶寶想請我們小朋友來給它們分家呢,你們願意嗎?分之前一定要仔細觀察這些圖形有什麼特徵,他們是什麼顏色的、什麼形狀的、大小怎樣的,再進行分類哦。

(2)幼兒再次操作,直接給圖形寶寶二次分類。

(3)介紹,你是按圖形寶寶的哪兩種特徵來進行分類的?

評析:加入新的圖形的特徵,讓幼兒直接進行圖形的二次分類,引導幼兒藉助了標記,仔細看清圖形的特徵,成人看似簡單的操作,對孩子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五)、活動結束。

師:“今天,小朋友真能幹,幫這麼多圖形寶寶分了家,現在它們都舒適地住在自己的房間再也不爭吵了。它們很感謝我們,想請我們去圖形王國做客,你們願意嗎?那我們出發吧!

(六)、活動延伸:給更多的圖形寶寶進行二次分類。

六、活動反思:

在數學教學中必須強調讓幼兒親手操作材料,在實際的操作中探索和學習,獲得有關數學概念的感性經驗。幼兒只有在“做”的過程中,在與材料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纔可能對某一數學概念屬性或規律有所體驗,纔可能獲得直接的經驗。在這個活動中,我給孩子們投放充足豐富的操作材料:各種紅色、黃色、藍色的正方形、圓形、三角形若干,讓幼兒通過自己動手擺弄後,嘗試找到分類的方法,並進行經驗歸納,最大限度地讓幼兒自己動腦、動手自主來進行操作、探索。

我用一個“給圖形寶寶分家”的故事貫穿始終,孩子們便於理解,也十分願意投入其中,加上我給幼兒提供了充分的操作材料,並加以引導,逐步深入,使幼兒真正在操作過程中去發現、歸納“圖形的二次分類”的特徵,讓他們充滿激情的完成了一個個任務。

圖形: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15

設計意圖:

《圖形的分割與組合》是山大版第六主題的一節活動。幼兒對一些基本圖形巳有了初步認識。如三角形、正方形等圖形,本節活動結合幼兒對基本圖形的瞭解基礎上,將所學知識進行綜合,並且將一種圖形正方形進行分割,然後再將分割後的多塊圖形進行組合,萌發幼兒對圖形的分割與組合的好奇心,並培養了幼兒的科學探究精神。

活動內容突出了兩方面內容,一是能將一種圖形通過不同方式分割並組合成其他圖形,發展幼兒思維的靈活性。二是瞭解圖形變化前後之間的關係,初步感知面積守恆。

活動目標:

1、萌發對圖形分割與組合的好奇心及科學探究精神。

2、能將一種圖形通過不同方式分割並拼成其它圖形,發展幼兒思維的靈活性。

3、瞭解圖形變化前後之間的關係,初步感知面積守恆。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將一種圖形通過不同方式分割,並組合成圖案。

活動難點:不受外部因素變化的影響認識面積守恆。

活動準備:

1、四幅用圖形拼成的圖例:牛、金魚、兔子、狐狸。

2、不同顏色的正方形紙每人數張。

活動過程:

(一)出示四種動物圖片,引起幼兒對圖形的興趣。

教師提問:今天老師帶來了四隻小動物,你們看是什麼小動物?小動物裏面藏着哪些圖形呀?

1、引導幼兒觀察,並講出有哪些圖形?

2、教師小結:是的,這些動物裏面有許多三角形和正方形。

(二)讓幼兒初次操作將這些圖案中分開的圖形進行組合。

1、教師拿出四張大的正方形紙,讓幼兒逐個與這四隻小動物比較誰大誰小?幼兒做出猜想。

2、讓幼兒將圖案中的圖形進行組合。教師引導四組幼兒說出:這些小圖形和下面的大正方形重疊了,原來它們一樣大

通過操作讓幼兒感知分開後的圖形合起來和原來的大正方形一樣大。

3、教師小結:一個正方形可以分成多種圖形,分開後的圖形合起來還是和原來的正方形一樣大。

(三)教師用正方形紙折摺疊疊,通過摺疊幼兒感知一個正方形分成了許多圖形。

1、教師出示正方形的紙,以遊戲“變魔術”感知圖形的變化。

2、教師將同樣大小、不同顔色的正方形紙自由摺疊,然後看看正方形紙摺疊後取開,分成了哪些圖形?折了多少個?老師是怎麼折的?

幼兒回答是用了對邊折、對角折、向中心線折。

(四)幼兒剪剪,拼拼,感知圖形分後前後一樣大。

引導幼兒將正方形沿摺痕剪開,再組合成正方形。然後再說出分開後的圖形合起來還是原來的圖形。

(五)幼兒將剪下的多個圖形再變成各種喜歡的圖案。

1、幼兒自由拼搭,自我創造。

2、教師用相機拍下幼兒的作品,投放在電視中,讓幼兒欣賞,教師進行講評。)

3、幼兒用語言描述:我把一個大正方形分成四個小正方形,四個小正方形組合成了什麼?(教師拍成照片投放在電視中供幼兒欣賞。

延伸活動:

教師出示長方形、圓形、梯形等圖形,提示幼兒它們是否可以分割與組合?引導幼兒在活動區再進行操作。

活動反思:

1、思路清晰,節奏緊湊,環環相扣。

2、幼兒學習積極性高,有探索的精神,師幼互動好。

3、圍繞目標,採取有效的教學方式學習,活動中運用了操作法、比較法、講解示範法、發現法。

最大的亮點:

體現在教師多次運用了操作法讓幼兒進行學習,讓幼兒在動手擺弄操作材料的活動中獲得最直接的數學經驗,這是本次活動成功的關鍵。

活動中的不足:

讓幼兒在嘗試正方形分割時,方法還不夠多樣性,,重新組合新圖案時,引導幼兒圖案內容可再豐富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