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8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7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8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各種不同種類繩子的特點和用途。

2、引導幼兒用連貫的語言說出繩子的用途。

3、培養幼兒想象力、創造力和發散思維能力,體驗一物多玩與集體合作的樂趣。

4、培養機智、勇敢、靈活及遵守紀律的優良品德和活潑開朗的性格。

5、體驗合作創編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準備繩子用途的圖片

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說出生活中見過的各種繩子和用途。

師:我們的生活中哪兒用到了繩子,它們是用來做什麼的?你還見過什麼別的特殊的繩子?它們都可以用來做什麼呢?

2、教師將生活中的各種繩類工藝品和繩子的用途用圖片展示。(毛線繩可以編織、做工藝品,麻繩、尼龍繩可以用來捆東西,繩子拉起來可以晾衣物,細線可以釘釦子、縫衣服,紙繩可以用來做裝飾品,草繩可以用來編草鞋和各種別的東西……)

3、教師示範用繩子拼圖案,引導幼兒動手單獨或者多人操作。

師:我們用繩子還可以拼出圖案來。你想用你手上的這根繩子來做什麼?現在你來試一試好嗎?(幼兒自由探索、玩耍,一人玩、兩人玩、合作玩……教師鼓勵幼兒探索不同的玩法,幫助能力差的幼兒。師幼共同創造,及時總結、嘗試不同的玩法,鼓勵幼兒不斷創新。)

4、幼兒介紹自己作品。

請幼兒站起來向大家用清楚連貫的語言介紹自己拼出的圖案,教師適當點評。

活動反思:

1、教師示範的時候不夠清楚。

我設計的時候是想讓他們看清我拼出圖案的過程,所以我選擇了當場操作,但是我在桌子上操作的時候繩子沒有固定,很容易被幼兒一碰就變形了。

2、桌子擺放和教師位置不合理。

我讓大家把桌子搬到了中間進行教學,原來安排是比較空的,但是大家都看不到我的電腦屏幕,於是就越擠越近,最後幼兒的成果很容易被旁邊的幼兒破壞。我沒有把圖片放在PPT上全屏顯示也是大家看不到的原因。

3、成果無法展示。

應該讓他們回到原來的桌子上操作之後把作品用固體膠粘在紙上,這樣還可以展示出來。

4、活動創意不錯。

用一根繩子來拼出圖案,類似於一筆畫成的簡筆畫,可以很好地鍛鍊幼兒創造性思維,形式也比平常的美術活動簡單。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幼兒感受顛倒歌語言的節奏韻律,體會顛倒常理的可笑,培養孩子的幽默感。

2、幼兒瞭解《顛倒歌》的特點,初步嘗試仿編顛倒歌。

重點難點

掌握顛倒歌的特點,初步學會仿編簡單的顛倒歌。

活動準備

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聽,什麼聲音?(火車)對了今天火車要帶我們去一個神祕的地方,準備好我們一起出發吧。

二、學習顛倒歌

1、看一看聽一聽

(1)火車到站了,咦,你們發現了什麼?對房子是顛倒的,人也是倒立的,真有趣。這裏呀原來是顛倒王國。

(2)請你們把眼睛閉上我們一起來聽一首有趣的兒歌?(播放兒歌)不過老師有個要求請小朋友一定要仔細聽聽完後要告訴我你有什麼樣的感受

(3)誰能告訴我你聽了什麼感覺?(很好笑很有意思)

(4)爲什麼這首兒歌這麼有意思這麼好笑那它裏面都說了些什麼呢我們再來聽一聽(放課件)

(5)他是怎麼說的?小魚擺尾應該在哪裏遊啊?他卻說在天上飛。(圖片)

(6)小鳥展翅應該在哪呀?他怎麼說的?

(7)青蛙和狐狸應該誰吃掉誰呀?他怎麼說的?

(8)螞蟻和老母雞誰會踩死誰呀?她卻說螞蟻踩死老母雞?螞蟻能踩死老母雞嗎?那這句話正確的我們應該怎麼說呀?而兒歌前後意思怎麼了說反了聽起來很可笑。

(9)山羊和獅子誰厲害誰會追誰跑呀?他怎麼說的?

(10)兔子和惡老鵰誰會嚇跑誰?爲什麼?兒歌裏卻說?小朋友的耳朵真靈這首兒歌裏面說了這麼多有趣的事情老師說一遍。

小結:原來這個兒歌裏把我們平常生活中所有正確的事情故意說反了讓我們聽了很好笑很開心像這樣的兒歌就叫顛倒歌。

2、這麼有趣的顛倒兒歌我們再來聽一聽會說的小朋友可以跟着一起說(放課件)。

三、仿編兒歌

1、小朋友們真能幹從顛倒王國學到了這個本領,那首顛倒歌是別人編的我們自己也來試一試編一首顛倒兒歌好不好呀?

2、這樣吧我先說一正確的話小朋友試着把他顛過來。媽媽送寶寶去上學,誰會把他顛倒了說,我再來說一句路上碰見狗咬人這句話對不對小朋友一起編這次老師想讓小朋友當一次小老師你來說一句正確的話讓老師來點到說其他的小朋友來顛倒了說誰想當小老師上前說(個別提問)這次我要加大難度請四個小朋友上前來說分別說一句正確的話然後把他顛倒了說這四句連起來就是一首兒歌了

3、咱們自己編的這首兒歌還沒有名字呢我們給他起個什麼名字好呢?(個別提問)連題目一起說一遍。

四、遊戲

今天小朋友真了不起都學會了編顛倒歌,現在我們一起和後面的老師玩一個遊戲叫《逗你樂》我數三下每個小朋友都趕快找一位老師然後把你心裏想說的'顛倒歌給他說一下,看能不能把老師們逗樂。聽懂了嗎?現在我給你們一分鐘時間想一下,記住了是一句顛倒的話,想好了嗎?一二三

你說的什麼?你覺得好笑嗎?老師聽了什麼反應啊?

五、結束活動

把你學到的和自己編的顛倒歌回家說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在很勞累的時候也開心一下好嗎?好了快上車了我們的火車要開了(放音頻)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十月一日是國慶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是舉國歡慶的日子;爲了讓孩子們感受快樂的節日氣氛,知道尊敬國旗,在升旗時立正、行注目禮等知識特設計了本活動。活動中通過觀看天安門升旗儀式和運動員得冠軍時的升旗活動來培養孩子的愛國情感,萌發做人的自豪感。

  設計目標:

1、知道五星紅旗是的國旗,代表我們的國家,有熱愛祖國,尊敬國旗的情感。

2、掌握詞:五星紅旗、國旗、尊敬。

3、能大膽在同伴中交流,發言,有爲國爭光的願望。

  設計準備:

1、 國旗及各國國旗的圖片。

2、有關升旗的錄像。

3、紅、黃臘光紙若干,雙面膠。

  設計過程:

1、談話“我是人”,激發幼兒的興趣。

2、出示各國國旗的圖片,讓幼兒找出我們國家的國旗。

3、觀察、認識五星紅旗,知道五星紅旗是我們國家的國旗。

國旗是什麼顏色的?(紅色)上面有什麼?(有五角星)有幾顆大五角星?幾顆小五角星?

討論:爲什麼要有國旗?國旗代表什麼?

幼兒相互交流

話題一:

在什麼地方見過國旗?(在電視上面,在小學裏面……)

話題二:

你有沒有看到過升旗?(有,奧運會上運動員得獎牌時就有升旗的;還有小學的哥哥姐姐們早上也要升旗的,他們是敬禮的)是怎麼樣的?(他們都是看着國旗的,一動也不動的……)

4、觀看升旗活動,知道升國旗時要立正,不,向國旗行注目禮。

5、模擬升旗儀式。

6、手工活動:做國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能叫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名稱,認識它們的主要特徵。

2、進一步鞏固對正方形和長方形的認識,瞭解平面和立體的不同。

3、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長方體、正方體積木、紙盒

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硬紙片,正方形和正方體的一個面的面積相等,長方形和長方體的一個面的面積一樣大。

活動過程:

1、複習鞏固認識正方形和長方形。

教師分別出示正方形和長方形,讓幼兒說出它們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徵。

2、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告訴幼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名稱。

3、發給幼兒(每組)長方體、正方體、正方形、長方形各一個,讓幼兒隨意擺弄,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它們有什麼不同與相同。

4、教師與幼兒一起比較、總結:按順序數一數,長方體有六個面,它的每一個面一般都是長方形,正方體也有六個面,每個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體的每個面重疊比較)它的六個面一樣大。

5、讓幼兒說出生活中見過哪些物體是長方體。哪些物體是正方體。

活動反思:

在上兩個星期我上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一課,在上第一次課時,出現前鬆後緊的現象,課堂上動手操作的時間有些過長,應該讓4人小組做一個長方體框架。通過改進,在第二次課上,有了好的成效,讓每3個小組動手做一種長方體,這樣便於多樣化和節省時間。

1.教學時我注重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讓學生在看一看、摸一摸等實際操作中,使自己的多種感官參與活動,豐富自己的感性認識,掌握長方體的特徵,不斷積累空間觀念。如讓學生小組合作,發現並概括出長方體的特徵;選用合適的小棒做成一個長方體框架,使學生清楚地看到12條棱的關係,從而引出長方體的長、寬、高的概念;得出總棱長的計算公式。

2.引導學生多向思維,如長方體棱的認識,在學生已掌握長方體有3組相對的棱並製作了長方體框架後,我又提出啓發性的問題:“如果製作一個長方體框架,需要量出幾條棱的長度?”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知道只需量出三條棱的長度就可以了,這樣12條棱又在學生腦中分成了4組,對總棱長的計算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促進了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不用的數數方法對20以內的物體數量進行正確點數,並通過數量比較判斷輸贏。

2、在兩兩合作的競賽遊戲中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探究意識和大膽表述的能力。

3、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的快樂。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活動準備

20個操作盤,10筐蠶豆,磁性黑板一塊。

活動過程

一、組織討論,引出遊戲。

提問:你們玩過剪刀石頭布的遊戲嗎?怎麼玩的?

師生小結:說完剪刀石頭布才能一起出拳,剪刀贏布、石頭贏剪刀、布贏石頭、一樣的叫平局。

二、數豆豆遊戲,嘗試運用各種數數方法計數。

1、第一次遊戲,交待規則:

(1)遊戲玩法:2人一組,每組一籃豆豆,每人一個盤子。

聽老師說開始,就一起玩“剪刀石頭布”遊戲,誰贏了誰就拿一粒豆,聽到結束,大家立即停止遊戲,誰的豆豆多誰就是獲勝者。

(2)幼兒合作遊戲。

(3)共同進行遊戲分析:數數你贏了幾粒豆,比比誰的多?講講你的獲勝方法!

(4)小結:兩個好朋友一起玩《誰的豆豆多》這個遊戲的時候,要分別數數自己和好朋友各有幾粒豆,誰的豆豆多,誰就獲勝。

2、第二次遊戲,交待規則:

(1)換個朋友,兩人一組;誰贏了誰就從籃子裏抓一把豆豆;用和剛剛不一樣的方法數數你得到了幾粒豆,誰的豆豆多,誰就贏。

(2)幼兒再次遊戲。

(3)提問分析:剛剛誰贏了,你是怎麼數的?能不能用不一樣的更快速的方法數一數?

(4)師生共同進行2個2個點數方法的鞏固,並驗證本次遊戲兩個好朋友贏得的豆豆數量。

(5)小結:今天我們在“誰的豆豆多”的遊戲中,既玩了“剪刀石頭布”的遊戲,我們運用了不同的快速點數的方法,在最快的時間就知道誰輸誰贏。

三、給予孩子游戲獎勵,提升並進行經驗遷移。

1、引發幼兒討論:這麼多蠶豆你們想和誰分享?可以用什麼方法知道夠不夠呢?有什麼更好更快速的方法數一數呢?

2、幼兒講述並適當演示。

3、拓展遷移:

孩子們說了各種不同的點數方法,到底哪一種方法更快更準確,大家可以回教室擺一擺、試一試,數一數,再把結果告訴老師好嗎?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主要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

1、從幼兒興趣出發,對小班幼兒的“生成”內容進行探究

“有趣的豆寶寶”活動是在“春天”的主題背景下展開的。春天正是萬物復甦、播種莊稼的季節,幼兒也帶來了很多美麗、多姿的植物寶寶,教室裏的植物角越來越豐富。一天早晨,爲植物寶寶澆水的幼兒發現了一個露出一點點的紅薯芽,幼兒非常興奮,有的長時間地靜靜觀察,有的互相轉告……大家對此非常感興趣。根據幼兒的興趣點,我們及時設計了本次學習活動 “有趣的豆寶寶”。

2、活動設計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具有挑戰性,給予幼兒探索的空間

結合小班幼兒發展手部小肌肉的目標和要求,我們通過認一認、聞一聞、比一比等各種感知覺讓幼兒全面認識各種豆子。我們還增加新鮮的蠶豆、豌豆請幼兒剝豆,讓幼兒體驗豆子的各種特點,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

在集體活動後,我們又在延伸活動中讓幼兒觀察門衛老伯伯種豆子,以及和爸爸媽媽一起嘗試種豆子,再次挑戰了幼兒對豆子特徵的觀察,並引發幼兒種植豆子的興趣,爲他們的繼續探索提供了空間。

3、親子互動,共同承擔教育任務、分享活動的快樂

從幼兒帶豆子到幼兒園→觀察豆子→剝豆子→ 品嚐豆子,“有趣的豆寶寶”活動在教室裏開展得有聲有色,爲了讓幼兒更全面地瞭解豆子,觀察豆子的播種和生長過程,我們別具匠心地請幼兒種豆子。考慮到小班幼兒年齡小,並且與家長一起進行種植,能在家長的指導下仔細地觀察,所以決定讓幼兒和家長一起種豆子。家長們十分配合,參與度很高,對於教師發放的“成長記錄”,很多家長都認真地以多種形式進行記錄,有的用照片加文字說明的方式進行記錄,有的以日記的形式進行記錄,有的以繪畫的形式進行記錄……仔細看這些記錄的內容,可以體驗和感受到在這一過程中親子互動的成功。這樣的方式,不但增進了家長對幼兒園教學活動的瞭解,而且還讓家長在參與的過程中分享與幼兒一起學習的快樂。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嘗試在兩個小動物之間接通路徑,瞭解不同的路徑組合。

2、通過操作卡片,與同伴合作安排不同的路徑。

3、在合作時聽取同伴意見,協商解決實際問題。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並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路徑卡片若干

活動流程:

1、情景引入:

——教師出示兩本最喜歡看幼兒畫報圖畫書:問你們平時最喜歡看幼兒畫報的那一個版面?(迷宮)

——出示兩個孩子熟悉的迷宮圖讓孩子描述怎樣走迷宮?

教師小結:迷宮的路徑很複雜,進去之後很難出來,有的時候還有一些機關,一般情況下只有一個路徑可以到達,而且迷宮都有一個起點和終點。

2、出示操作路徑圖卡,個別幼兒示範連接兩地、三地之間的路徑。

路徑一:起點和終點。教師擺放一個起點和終點讓幼兒想辦法把路徑連起來。

路徑二:連接三地之間的路徑

3、幼兒操作路徑圖卡,連接三地之間的路徑。

分組練習,每4人一組並討論完成練習操作。

分角色來讓幼兒走一走,試一試。看能不能通到兩個朋友的家。

4、操作幼兒用書,並完成練習。

活動反思:

活動前孩子都有走迷宮的經驗,對於走平面迷宮我班的孩子已沒有什麼難度,這個活動區別於迷宮的就是它連接的地點很多,而不是單一的起點和終點,就是說這個活動中難度就是連接的地點越多,難度就越大。

這個活動對於我班的孩子還是有挑戰性的,孩子探索的興趣還是挺濃的,孩子經過多次的嘗試基本上都能完成操作練習。不過在實踐操作練習的這個過程中,如果教師能引導孩子探索如何用最少的路徑圖板將固定的另一方連起來,多提供一些動物圖卡給孩子進行情景演示,提醒孩子可以連接多幾個地點,這樣能進一步拓展孩子的思維,讓孩子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如怎樣走最近等。活動後能跟孩子一起小結,讓孩子說說自己是怎樣連接的?如看圖卡的接口有幾個?引導孩子用什麼快捷的方法連接,這樣給孩子的學習有一個提升的過程,同時也無形引導孩子怎樣總結經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6的第二組加減。

2、通常觀看實物圖的變化,進一步理解算式表達的含義,感知數量間的可逆性。

3、積極地參與碰球遊戲,願意一個人和集體玩遊戲。

活動準備:

1、教具 三幅實物圖。

2、學具若干。

活動過程:

集體活動。

複習6的組成。

我們來玩碰球遊戲,你們的球和我的球合起來要是6。誰願意一個人和大家玩這個遊戲?

學習6的第二組加法。

出示3幅實物圖,引導幼兒觀察。圖上有什麼?講的是一件什麼事?用什麼算式來表示?(小河裏有2條小船,又來了4條小船,現在一共有6條小船)學習6的第二組減法。

調整三幅圖的順序,變第三幅圖爲第一幅圖,第一幅爲最後一幅圖。現在圖上講的是一件什麼事?用什麼算式來表示?(河裏有6條小船,開走了4條小船,現在還剩下2條小船。)2、小組活動。

第一、二組看圖列算式。

第三、四組用小盤子的數字、符號來擺算式題,再讀一讀。

教後感:孩子們通過學習6的組成對加減法很容易掌握,這節課我通過遊戲的形式讓孩子學習,效果較好!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目標:

1、嘗試用不同的材料吹泡泡,發現只有是鏤空的材料都容易吹出泡泡。

2、培養幼兒根據自己的猜想有目的的進行驗證的能力。

3、體驗通過實際操作,獲得知識和本領的愉悅情感。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並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5、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準備:

記錄卡、幼兒用筆吸管、筷子、花片、積木、漏勺、勺子、肥皂水視平轉換儀磁帶錄音機

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在《吹泡泡》的音樂中,一起進入活動室。

師:我們都很喜歡吹泡泡,那可愛的泡泡們在陽光下五顏六色,

大大小小,真漂亮呀!

今天,我們一起來玩吹泡泡吧!

2、出示各種材料,並討論。

(1)師:平時,我們都是用吹泡器來吹泡泡的,可是今天,大家一起來看看,我給你們準備了什麼呀?

(2)出示記錄卡,幼兒猜想。

師:老師還帶來了一張記錄卡,並把這些材料畫在了卡上,請大家一起來猜猜,你覺得可以吹出泡泡的,就在“猜一猜”這一個格子裏打上勾勾,覺得不可以的就打上叉叉。

3、幼兒猜測,教師巡迴指導。

4、討論、介紹幼兒想法。

(1)師:誰來介紹自己的猜想?請一到兩名幼兒上臺介紹。

(2)師:你爲什麼這麼想呢?有沒有和他不一樣的猜想?

(3)師生共同討論,並統計在教師的記錄卡上。

師:我們一起來侃侃,你認爲吸管可以吹出泡泡的請舉手。(依次統計各個材料)

二、幼兒操作。

師:小朋友的猜想都不一樣,那到底對不對呢?老師也不知道,但是我們可以自己去試試!

1、請大家拿着你的記錄卡,把每一樣材料都去試一試,並且馬上把結果記錄在“試一試“這一格內。

2、幼兒操作嘗試,教師指導。(重點指導花片和漏勺)

3、比較猜測和嘗試後的結果。

(1)師:誰願意來和大家分享你操作後的結果?

有沒有不一樣的結果?

請有持不同意見的幼兒上來再次操作比較。

(2)師生再次討論,統計在教師記錄卡上。

師:在我們小朋友操作了過後,你覺得吸管可以吹出泡泡的請舉手。(依次統計各個材料)

三、總結

1、誰來告訴我,你發現在這些材料中,那些可以吹出泡泡呢?他們有什麼特點嗎?

教師總結:這些有可以吹出泡泡的材料都有共同的地方,就是它們都有洞洞,這些有洞洞的材料有個名字,我們叫它“鏤空”。因爲它鏤空,所以可以吹出泡泡來。

2、結束部分。

師:我還給大家準備了一些材料,大家看看它們能吹出泡泡嗎?爲什麼?

想知道它們吹出的泡泡是什麼樣子的麼?我們一起到戶外去試試看吧!

在音樂《吹泡泡》中跳出活動室。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並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爲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設各種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遊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