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安全教案合集九篇

有關幼兒園安全教案合集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安全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幼兒園安全教案合集九篇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1

保護自己

一、活動目標

1、萌發幼兒探索動物自我保護方法的興趣。

2、瞭解昆蟲自我保護的方法。

3、瞭解自我保護常用的方法,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二、活動準備

1、課件《保護自己》

2、動物自我保護方法圖片

3、昆蟲自我保護方法圖片

三、活動過程

1、小鳥最喜歡吃的就是昆蟲啦,小鳥飛得很高很快,一下子就會抓住在天空中飛的小蟲子、小昆蟲。

2、可是昆蟲們爲了不被小鳥吃,就想辦法把自己藏起來,這樣小鳥就看不到昆蟲了,就不會被吃了。

教師:你們想不想看這些昆蟲是怎麼把自己藏起來的呢?

2、教師播放課件,帶有而一起了解昆蟲自我保護的方法。

(1)枯葉蝶的樣子就像是一片落葉,和周圍的樹葉顏色一樣,因此小鳥不知道枯葉蝶躲在了哪裏。

(2)竹節蟲的身體又瘦又長,綠色的身體藏在綠色的樹葉和草叢裏,所以小鳥也找不到它。

(3)金龜子就是七星瓢蟲,它可以利用假死來騙小鳥,小鳥就不會吃掉它。

(4)毛毛蟲鮮豔的身上長着毒毛,讓小鳥不敢靠近它們。

3、昆蟲在遇到危險的時候,都會有很好的辦法來保護自己,那小朋友們遇到下面的危險你會怎麼做呢?

(1)教師帶領幼兒瞭解基本的自我保護常識。

(2)當有陌生人來敲門你該怎麼做?

(3)路上遇到陌生人給你糖吃你該怎麼辦?

(4)在大街上、超市裏和爸爸媽媽走丟了怎麼辦?

4、教師小結自我保護的方法。

陌生來敲門的時候,不能擅自去開門,讓爸爸媽媽或者大人開門,一個人在家時,任何人敲門都不要開門!在路上遇到陌生人給糖吃,千萬不要停下腳步,更不要接過糖果,不能隨便就和陌生人走了,那些都是壞人!在大街上或者超市和爸爸媽媽走丟了應該站在原地等候或者找保安叔叔、超市人員求助!

四、活動延伸

1、教師可以請家長協助教育,在家是也給孩子做安全教育,安全教育課是孩子成長不能或缺的。

2、也可以在環境人物的幫助下扮演陌生人、接觸自己的孩子,看看孩子的反應,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方法。

五、活動總結

家園同步是教育的關鍵,請家長協助教師做好安全教育,尤其在針對防拐騙方面要多下功夫。家長和教師都應該對幼兒開展隨機教育,時刻提醒幼兒注意安全,從小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在日常生活中,安全無時不有,無處不在。農村孩子對於各種安全標誌認識很淺,甚至有些孩子只認識紅綠燈、注意危險、注意防火等簡單的安全標誌,對於其他一概茫然,然而對於孩子們來說任何事物對於他們都充滿了好奇心,什麼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試一試,然而由於他們缺少生活經驗和常識,不能很好地把握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對一些有可能會造成傷害的事件缺乏防範意識和應對能力,因而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發生一些意外損傷。這節課就讓孩子認識生活中各種標誌,並在遊戲中認識它,理解各種標誌所代表的意圖,從而提高幼兒自我的保護能力。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使幼兒認識幾種常見安全標誌的圖案,並理解其中的含義。

2.對安全標誌進行分類,使幼兒瞭解禁止標誌、警告標誌和指令標誌的基本特徵以及在生活中的作用。

3.通過尋找生活中的安全標記,瞭解生活中的安全標記和人的生命安全有着密切的聯繫。

4.能結合自己經驗創造性地設計出與日常生活相匹配的安全標誌。在製作安全標記的過程中,加強對安全標記的認識,培養一定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常見的安全標記圖;紅、綠燈;禁止吸菸;禁止攀爬;禁止通行等。

2.幼兒準備的一些安全標記、分類表格。

3.課件。

【重難點分析】

重點:教幼兒認識部分安全標誌,掌握其含義,培養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難點:引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交通規則,較好的處理突發事件,注意安全

【活動過程】

1.認識安全標誌,瞭解其作用。

教師出示若干安全標記圖,引導幼兒觀察:你們認識這些安全標誌嗎?你在什麼地方見到過這些標記?這些標記告訴我們什麼?

結合日常生活,組織幼兒分組討論,擴大對各種標記的認識。

生活中,爲什麼要有那麼多的標記?標記有什麼用?想一想,在我們班上、在我們幼兒園,那些地方也需要有安全標記呢?

2.學習按照不同特徵進行標記分類

引導幼兒從圖案、顏色、形狀、意義等方面加以比較,區別三種性質的標誌。

那麼多的標誌,我們怎麼能方便把它們都記住呢?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它們的顏色、形狀一樣嗎?如果請 你給它們分分類,你覺得應該怎樣分?

出示分類表格,請幼兒自由分類。

(1)按照形狀的不同。

(2)按照顏色的不同。

(3)按照肯定與否定的不同。

總結:小朋友分的真棒,標誌通常分爲三類,黃色的三角形標誌,是提醒或警告我們要當心注意的,叫做“警告標誌”;藍色或綠色的標誌,提示我們應該怎樣做,通常叫做“提示標誌”;紅色標誌上有一斜槓,禁止我們坐某些事情,叫做“禁止標誌”。

評析:通過分類來加深幼兒對這些標記的實際意義。通過他們自己的分,到幼兒自己對同伴的評價。層層遞進,不斷明確,進一步瞭解安全標記的含義。

3.通過遊戲演練,從中瞭解生活中的安全標記和人的生命安全有着密切的聯繫。

尋找標誌寶寶

出示不同場景,並在場景中設置對或錯的交通標誌,請幼兒找出,並說明爲什麼錯,應該設置什麼交通標誌。

標誌寶寶配對

每一名小朋友背後貼有相應的標誌寶寶,要求按正確的分類,找到自己的夥伴,並說出爲什麼是好夥伴。

4.小組製作標記。

在我們的幼兒園裏,小朋友也可以製作一些安全標記,如廚房、活動室、玩具區、種植區等地方可以製作什麼標記,並做一做。

(評析:最後請幼兒製作設計標誌,使首尾呼應。使活動效果在這裏凸現出來。)

五、活動結束。

1.活動講評。

教師小結:今天小朋友們表現的都很好,不但認識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標誌、瞭解了它們的作用,還學會了運用,希望你們從小就做一個遵守公共秩序、講文明的孩子。

【活動延伸】

教師帶領幼兒到室外,請幼兒根據手中標誌的意義尋找適當的位置粘貼。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瞭解常用的家用電器的.名稱、用途。

2、通過遷移生活經驗,共同討論,獲得安全使用家用電器的粗淺知識。

3、活動中能積極表述自己的意見,並認真傾聽他人講述。

活動準備:

家用電器的圖片、幼兒人手一冊書。

活動過程:

一、逐一出示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師:這是什麼?師:它們怎樣才能工作,它們都需要什麼?

師:許多小朋友的家裏都有這些東西,他們都需要“電”才能工作,所以它們有個共同的名字叫“家用電器”。

二、遷移生活經驗,共同討論安全使用家用電器的粗淺知識。

師:使用家用電器首先要做什麼?師:通電源時要注意些什麼呢?

師:使用時將插頭插在插座裏使電器通上電源,但是在插插頭是要注意手不能碰到銅片,更不能把手伸進插孔中,這樣容易觸電。

師:想一想,使用家用電器時,還要注意些什麼?

師:老師這裏還有幾個問題想問問你們。(題目附後)

三、引導幼兒看書

師:圖上小朋友在幹什麼?這樣做安全嗎?爲什麼?

題目:

1、雷雨時最好不要使用家用電器,避免雷擊損壞家用電器。

2、家用電器的周圍不易潮溼,易發生漏電現象。

3、紙、書等易燃物不能長時間和電器放在一起,易發生火災。

4、電器通電時不能用溼布擦。

5、使用熱水器時,水燒開後最好將插頭拔掉。

6、進行維修時一定要確定電源斷開纔可拆卸。

7、使用洗衣機時,要等到洗衣機的轉桶停止,才能打開將手放入。

8、電冰箱要定期清理裏面的物品,並清除其中的味道,保證食品的新鮮。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懂得入廁時應該排好隊,學習有秩序的入廁。

2、學會輪流、等待的良好的行爲習慣。

活動準備

一個玩具、擁擠事件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故事導入:有一天,小貓買了一個新玩具,其它小動物看見了,都非常的喜歡,爭着搶着去玩,大家你推我,我推你,誰也不讓誰,結果小猴把小兔推倒了,小兔哇哇大哭。

討論:小動物們這樣做危險不危險?擁擠的後果是什麼?(幼:這樣會摔跤的,頭會出血。)

二、基本部分:

出示圖片,一些因擁擠踩踏而發生人員傷亡事故的畫面。

引導幼兒觀察並討論:是什麼地方?發生了什麼事情?爲什麼會發生事故?

師:我們不管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要遵守規則,不能擁擠,否則會造成嚴重的後果,不僅會給別人,還可能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傷害,我們平時活動、入廁都要養成排隊的習慣。

情境表演:小兔有秩序入廁。

教師講解入廁時的注意事項:

入廁前,先要按順序排成兩列縱隊,兩個兩個依次進入廁所。

上便池時,要扶好欄杆,跨上臺階,再跨過便池。

下便池時,先要提好褲子,再扶好欄杆慢慢下。

入廁洗手後,要關好水籠頭,以防水流溼地面,造成摔傷事故。

洗手後,要到指定地方排隊,等待全體結束後,再回到活動室。

附兒歌:入廁時,要文明,大家不推也不擠,注意安全守秩序。

三、結束部分:

幼兒逐一練習,教師從旁指導,並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附兒歌:入廁安全

小朋友,要知道,及時入廁很重要。

進出廁所守規則,看清標記不滑道。

安全衛生記心裏,爭做文明好寶寶。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5

遊戲安全幼兒園教案:活動背景

遊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一種活動方式,但是每個遊戲必須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基礎上,因此遊戲的設計要多費些功夫。下面介紹中班遊戲的方案,這些方案是在實踐中總結的,對於幼兒園比較有意義。

遊戲安全幼兒園教案:活動目標

1、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2、培養幼兒識別遊戲時識別安全和危險的能力。

3、認識遊樂設施的安全使用方式,享受玩遊樂器材的樂趣。

遊戲安全幼兒園教案:活動準備

1、圖片兩張

2、安全卡片和不安全卡片若干

3、戶外遊樂器材

遊戲安全幼兒園教案: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出話題

1、小朋友都喜歡玩球,而且有許多玩球的方法,但是小孩子應該在哪裏玩球呢?

2、出示圖片

有兩張圖片,請大家仔細觀察,然後講講在哪裏玩球好

3、一張圖片裏有車道,旁邊有小河,另一張是有圍欄的空地

4、我們應該在第二張圖片所表示的地方玩,爲什麼,引導幼兒說出第一幅圖片中的不安全的因素,只有在沒有障礙的空地玩球纔是安全的。

二 、故事 受傷的皮皮

1 、故事裏有誰,講了什麼

2、皮皮爲什麼三次受傷

3、我們從故事裏受到什麼教育

三 、遊戲: 傳球

玩法 :教師準備有安全內容和不安全內容的卡片,幼兒圍坐在一起聽鈴聲傳球,當鈴聲停下時,手拿球的幼兒從盒子裏取出一張卡片面向全體幼兒問;這樣玩可以嗎,幼兒根據卡片內容邊拍手邊講對,對,對對可以這樣玩,或錯,錯,錯不能這樣玩。遊戲可以反覆進行。

四 、集體講評

今後在生活,遊戲中如何學會自我保護,注意安全。

遊戲安全幼兒園教案:活動過程二

1、老師帶著幼兒到戶外的遊樂器材繞一圈,並在每個遊樂器材前停留一下,向幼兒說明玩遊樂器材可能發生的危險,再指導幼兒正確的玩法。

三輪車:

(1)不用跑的幫小朋友推車。

(2)要輪流玩,不搶著玩。

滑梯:

(1)不從滑口處爬上去。

(2)不用頭倒著溜滑梯。

(3)在溜滑梯上不推擠碰撞。

鞦韆:

(1)不要盪太高。

(2)不幫小朋友推鞦韆。

(3)不站在鞦韆後面。

2、接著請幾位幼兒示範該遊樂器材的正確玩法。

3、問幼兒當很多人想玩同一個遊樂器材時,該怎麼辦?引導幼兒排隊等待或先玩人較少的,比較不會浪費時間,再讓幼兒在遊樂區玩一番。

4、回到教室,請幼兒分享遊戲的項目及心情,最喜歡哪一樣遊樂器材,再與幼兒回顧剛剛玩遊戲器材的安全事項,看看自己是否都做到了,給自己鼓鼓掌。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6

防雷教育活動:安全避雷電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學會如何防雷電。

2.鍛鍊幼兒對事物的判斷能力和想象能力,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3.通過表演遊戲的形式,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感受到活動的樂趣,並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學的安全知識。

活動準備:

錄音機、磁帶;模擬大樹一棵;模擬電線杆一根、電線一條;模擬房子一座;用銀色的包裝紙剪成一條條細小的長帶;小兔子頭飾(若干);籃子一個;音樂《下雨了》。

活動過程:

一、導入,今天,***小朋友邀請我們到他家去做客,現在我們出發吧。

二、情境:躲雷雨閃電

1.剛走到半路上,突然傳來一陣雷雨閃電的聲音(用錄音機播放音樂)“”孩子們,下雨了,打雷啦,趕快躲”,仔細觀察孩子們躲在哪裏。雨停了,繼續走,來到了***的家裏坐下,他媽媽熱情招待我們。

2.圍繞剛纔躲雷雨閃電的情景進行提問:

剛纔我們在半路上遇到什麼事情啦?

今天小可愛也遇到了像我們同樣的事情,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是怎樣做的,好麼?

三、觀看課件《如何防雷電》

1.圍繞課件內容與幼兒展開討論:

故事裏的小可愛她是躲在哪裏避雷雨閃電的?

小哥哥又是躲在哪裏避雷雨閃電的?

小可愛、小哥哥,誰做得對呢?

2.教師小結:

A不可以跑到大樹下躲避雷雨閃電。

B不可以躲在高危的地方。

C不可以躲在電線杆下。

D不可以躲避在潮溼的地方。

四、教念兒歌《安全避雷電》

五、表演遊戲《下雨啦》

情景設計:播放音樂《下雨啦》,兔媽媽和小兔們隨着輕快的音樂去採蘑菇,突然下雨了,打雷了,兔媽媽和小兔們趕快躲雨。雨停了,兔媽媽表揚躲得好、躲得對的小兔。

附兒歌:

安全避雷電跟着大人去郊遊,開開心心在踏青,突然閃電又打雷,這個時候怎麼辦?

千萬不要慌亂跑!

安全避雷有妙計:

不能躲在大樹下;不能躲在電線杆下;不能躲在潮溼處;不能躲在 高危處;不慌不亂四處看;找到低處蹲下來,雷電沒有再走動,定能安全回到家。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瞭解使用文具的不安全行爲以及產生的危險。

2、會安全使用文具,能夠遵守文具使用安全規則。

3、通過討論,初步建立班級的文具安全規則。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談話活動

教師:文具是我們學習的好幫手。小朋友們想一想,你們經常使用的哪些文具?你們知道文具使用不當會很危險嗎?下面我們看看書上的小朋友在做什麼?

2、活動展開:觀看幼兒用書和教學掛圖。

(1)教師:請小朋友翻開書的第2頁和第3頁,仔細看看每一幅圖,圖上的小朋友在做什麼?他們在使用哪些文具?他們使用文具的方法對嗎?

(2)幼兒根據教師的提問,自由閱讀和講述畫面的內容,教師巡迴指導。

(3)教師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講述和討論畫面內容。

①教師:老師這兒的大圖和你們書上的小圖是一樣的,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幅圖都講了些什麼。

②逐一討論掛圖中相關的內容。這個男孩在做什麼?咬鉛筆會有什麼危害呢?(鉛筆不能咬,會造成鉛中毒,會把細菌等有害的東西吃到肚子裏,還會使小朋友的牙齒歪斜)

③討論其他內容。

④教師小結:這幾位小朋友使用文具的方法不正確,這樣會對他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嚴重的還會威脅生命安全。

3、活動展開:分組討論該怎樣安全使用文具。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並講述最後一幅小圖: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幅圖上的小朋友的做法是不是正確。爲了我們的健康和安全,除了畫完畫要洗手,在使用文具時還應該注意什麼?

(2)教師發給每組幼兒一張大白紙和一盒水彩筆。每組推選一位能力較強的幼兒,請他用圖或圖夾文的方式表現大家討論的內容。

(3)幼兒分組討論該怎樣安全使用文具。

(4)教師巡迴指導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組的想法表現出來。

(5)分享各組討論內容。

4、活動總結:安全使用文具規則。

教師引導幼兒回顧集體制定的具體的行爲規則,進行總結。

5、活動延伸:張貼安全使用文具規則。

安全使用文具規則的參考範例:

(1)使用文具時,保持坐姿端正,正確用筆。

(2)不玩弄文具,不吃或咬文具。

(3)不用筆尖對着自己和他人。

(4)不用油畫棒、水彩筆在皮膚或衣物上亂畫。

(5)用完文具要收拾整齊。

(6)寫完字或畫完畫要把手洗乾淨。

(7)使用剪刀要小心,不要使用箭頭鋒利的剪刀,使用見導師咬集中將身,不能一邊說笑一邊使用剪刀。不要拿着剪刀對着別人亂晃,剪刀用完放到安全的地方。

幼兒園文具安全教案,文具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學習用品,我們的學習都離不開文具,但是很多文具都是具有一定的危險性的,我們應該要教育幼兒注意文具安全,不要傷害到自己的身體。

2 幼兒園文具安全教案:文具不能咬

活動目標

1、嘗試區分出不能食用的物品,知道在遊戲、生活中許多物品是不能咬的。

2、對食品衛生安全有初步的認識。

活動準備

實物:蘋果、餅乾每人一份;鉛筆、橡皮、衣服、玩具。

活動過程

一、利用實物導入活動。

1、出示蘋果、餅乾等小零食,引起幼兒興趣。提問:小朋友們都認識它們吧,大家嚐嚐,它們是什麼味道的?

2、教師出示實物鉛筆、橡皮、衣服、玩具,師幼一起說說鉛筆、橡皮、等的作用,鼓勵幼兒大膽地說。

二、情報模擬。

教師手拿鉛筆,採用擬人化的口吻,告訴幼兒幾種物品的不安全因素:

1、小朋友,你們認識我嗎?我是鉛筆小弟弟,我喜歡看書,協助和畫畫的小朋友,但我求求你,千萬不要把我放在你的嘴裏,我身上含有有害物質,會影響小朋友健康成長,你記住了嗎?

2、我是漂亮的橡皮擦,身上五顏六色,嗅一嗅還有點香味,你喜歡我嗎?可我身上常常有毒性,你喜歡我但一定要記住不能把我放在嘴裏哦。

三、活動討論。

1、討論:鉛筆、橡皮衣服、玩具能放到嘴裏咬嗎?爲什麼?

2、小結:鉛筆、橡皮、玩具有相當一部分的材料是有毒性的,放在嘴裏咬,容易把有毒、有害的物質吃到肚子裏,不衛生,不安全。

四、請幼兒在教室裏找出不能用來咬的東西,並說說爲什麼。如:各種玩具、積木、課本、布娃娃等。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讓幼兒學習到在日常生活中,把玩具放到嘴裏含着玩、咬手指甲、睡覺咬被角等這些行爲都是不講衛生的行爲,老師不斷強化幼兒對食品衛生的安全意識,使幼兒逐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透過觀看情景表演,瞭解睡覺的正確睡姿,明白睡覺時不能隨便玩玩具。

2、樂意參加歌表演,能運用自己掌握的正確的健康知識指導玩具娃娃睡覺。

  活動準備:

1、小狗玩偶一個,任何形象的玩偶幼兒人手一個。

2、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以情景表演的方式,向幼兒提出問題,引發幼兒對不健康的午睡行爲的思考。

(如情景表演有困難,可引導幼兒觀看教學掛圖)

1、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教師引導幼兒觀看安全標誌掛圖,就其中的交通安全小故事鼓勵幼兒探索根據什麼標誌過馬路

2、提出問題,請幼兒思考:

⑴爲什麼不能矇頭睡覺

⑵睡覺的時候爲什麼不能玩玩具

⑶爲什麼不能趴着睡

二、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水,瞭解睡覺的正確姿勢。

(1)教師:怎樣睡會發生危險,怎樣睡才能讓自己睡得更舒服呢我們看看書上的小朋友是怎樣睡的。

(2)教師在幼兒閱讀後提問:你最喜歡哪一種睡法這天午睡的時候你準備怎樣睡

三、遊戲“寶寶睡覺了”。

1、老師那裏有很多小寶寶要睡覺了,請小朋友選一個寶寶,帶他去你的牀上睡覺。想一想,寶寶怎樣睡才更舒服。

2、寶寶睡覺了,我們來給寶寶唱首《搖籃曲》哄寶寶睡覺吧。

幼兒園安全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明白施工場所有許多建築材料、大型機器,很危險,不能隨便進入。

2、瞭解更多的關於工地的知識,明白安全帽、安全網的用途。

3、擴展知識面,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本圖書,錄像帶。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觀看錄象,瞭解建築工地。

(1)建築工地有什麼?

(2)認識各種建築工地上的安全標記和高大的施工機械,如:攪拌機、大吊車等。

2、給幼兒介紹有關工地的一些簡單知識。

(1)爲什麼叔叔們的頭上都戴着安全帽呢?

(2)爲什麼在房子的邊上有許多綠色的網?(能夠防止磚塊、木材等物體從高處掉下來砸傷人。)

(3)蓋房子前要幹什麼事情?

(4)房子外面的架子是怎樣搭上去的?

(5)工地上有許多的沙子,我們小朋友能夠到工地上玩嗎?爲什麼?

4、教師引導幼兒欣賞各種建築物的圖片,讓幼兒講一講自己最喜歡的建築物。

5、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看圖說說。

(1)這是什麼地方?

(2)小朋友在工地上做什麼?

(3)這樣做對嗎?(請幼兒說說爲什麼)

教師小結:這天我們明白了許多關於建築的事情,我們小朋友很愛動腦筋會提問題,但我們要記住工地是危險的,小朋友不能隨便到工地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