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必備】幼兒園教案模板集合四篇

【必備】幼兒園教案模板集合四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1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幼兒園教案模板集合四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不倒翁設計思想“不倒翁”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一種玩具,但它裏面蘊含着力的平衡方面的科學道理,怎樣讓孩子自己發現這些科學現象,並理解加以應用呢?在這次活動中,我們爲孩子準備了許多材料讓孩子們通過自己動手操作、體驗、發現、探索其中的祕密,並製作各種各樣的不倒玩具。

活動內容

1、探索體驗物體平衡現象

2、重心越低,越穩定,越平衡;越固定,越穩定

3、幼兒通過親自動手製作不倒玩具,探索力的平衡。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自身的活動,感知“不倒翁”的祕密,激發幼兒的探索的興趣。

2、通過幼兒的動手操作,讓幼兒瞭解“不倒翁”的原理。

3、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幼兒觀察比較,動手操作及發現問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佈置場景“玩具城”:用乒乓球、蛋殼、廢舊皮球製作各種玩具擺放在活動室的四周(其中部分會倒,部分不會倒)

幼兒操作材料:紙片、玻璃球、豆粒、沙子、塑料球、橡皮泥

重難點分析

重點:引導幼兒發現底部是半秋形的上輕下重的物體不易倒。只有在底部裝進重的東西,還要把它固定在中間,才能讓玩具不倒

難點:在幼兒操作探索的過程中總結出不倒翁不倒的祕密。

活動過程

導入:以到“神祕的玩具城”去玩的形式引題,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一教師扮“藍貓”說:“小朋友,你們好,我是藍貓,歡迎你們到神祕的玩具城來,這裏的玩具藏着許多科學祕密,等着你們去邊玩邊發現,看誰發現得最多。”

一、自由探索

1、師交代任務:你們玩時可要仔細的看一看,比一比,搖一搖,看看發現了什麼?(發現倒和不倒)

2、幼兒自由玩。

3、提問:“你們是怎麼玩的,發現了什麼?這些玩具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引導幼兒摸一摸底部,發現底部都是半球體,有的玩具會倒有的不會倒。

小結:小朋友在“玩具城”裏玩的很認真,還能邊動腦筋,發現了“玩具城”裏的玩具都是半球體的,再比一比中,小朋友們發現了玩具有的會倒,有的不會倒。

二、嘗試操作

製作不倒玩具幼兒交流體驗“不倒翁”不倒的祕密:上輕下重,固定底部物體。

1、教師放歌曲《不倒翁》,進一步引發幼兒去發現“不倒翁”的祕密:不倒翁裏裝有東西。

2、幼兒操作:將會倒下的玩具也裝進東西

(1)提示:老師爲小朋友準備了紙團、塑料球、玻璃球 沙子、豆子、橡皮泥等東西,你們可以自由的把每一種東西分別裝進玩具裏試一試,看玩具能不能站起來。

(2)組織幼兒討論:你們在玩具裏裝進了什麼,發現什麼現象?爲什麼放進紙團玩具倒了而放進沙子等物玩具能站住?(沙子等比紙團重)小結:原來,在玩具底部裝進重的東西,這樣下重上輕,玩具就能站住。當操作搖晃裝有沙子的玩具時,發現了什麼?(站住的玩具又倒了)裝進什麼不倒?(橡皮泥)爲什麼?

三、演示對比實驗

引導幼兒邊觀察邊分析原因:搖動裝有玻璃球的`玩具時玩具裏重的東西也隨着滾到旁邊,旁邊重,玩具就倒向重的一邊。把橡皮泥固定在底部中間,它不會滾來滾去,那玩具的重心就穩了,不倒翁就作成了。

四、完成製作,玩一玩,體驗樂趣

成就感沒有製作完的小朋友繼續製作不倒玩具,做好不倒玩具的小朋友拿着玩具到玩具城裏去玩一玩吧!結束:小朋友今天真聰明,發現了“不倒翁”玩具中的科學祕密,還自己動手做了個“不倒翁”現在,我們拿給中、小班的小朋友玩一玩好不好?

活動延伸

1、角區活動中,可在科學去中投放各種材料讓孩子嘗試製作不倒翁。

2、戶外活動時,可和孩子們一起玩一玩“搖擺不倒翁”“金雞獨立”等感受力的平衡的體育遊戲。

活動評析

在本次活動中,幼兒有着強烈的探索興趣,在實踐活動中幼兒始終在動手操作着,思考着,比較着,交流着自己的製作經驗,並從自己一次次的實驗中發現了不倒翁的祕密及製作不倒翁的方法,通過自己的製作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幼兒園教案 篇2

設計意圖:進入大班後,孩子們的基本動作有了進步,隨着體育活動的開展,幼兒的參與性有了提高。他們敢於嘗試、探索各種動作,他們喜歡有挑戰、有刺激的遊戲。《綱要》中指出:幼兒應大膽的進行各種身體運動,喜歡和自己的小夥伴進行玩耍,並具有調整自己身體運動的能力。出於孩子們的動機、興趣和我班孩子的特點,讓孩子參與到這個活動中。整個活動體現了趣味性,以幼兒最喜愛模仿的人物“解放軍”爲主線創編的帶有故事情節的體育遊戲,情趣盎然,其樂無窮。而且強調體智結合。幼兒根據小兵要爬過電網意圖,積極開動腦筋,怎麼樣讓自己爬的匍匐前進時又快又安全,既能鍛鍊身體,又能開發智力,同時體驗了成功的快樂。

一、教學目標:

1、練習手膝着地匍匐爬,複習肩上投擲的動作,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敏捷性。

2、培養幼兒勇敢,不怕困難的良好品質和遵守遊戲規則的習慣。

二、教學準備:

1、 幼兒人手一個塑料奶瓶、墊子四組、兩組平衡木、五米長的繩子、大紙殼箱做成的倉庫。

2、 佈置場地。

 三、教學重、難點

學習手膝着地匍匐向前爬

 四、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

幼兒自由進入場地,聽信號迅速站成一列縱隊,立正-----稍息,踏步切分走成四隊,面向老師,告訴幼兒,今天我們來做個學習解放軍做個小小兵的遊戲。老師是指揮員,小兵們可要聽指揮,我們先把本領練好。瞄準射擊――上肢運動,裝彈開炮――下蹲運動,望遠瞭望――體轉運動,騎馬――原地跑

我們的小兵真能幹,本領練得都很不錯。

2、開展遊戲

(1)激發幼兒的遊戲興趣。

師:剛剛我們的偵察員發現了敵人的倉庫,裏面有許多的炸藥,我們今天必須炸燬它。可是敵人的倉庫裝了電網,只要有人碰到它就會被敵人發現,我們也會被電死。我們怎麼才能安全的過去呢?(幼兒討論,總結出:爬過去更安全些)

(2)講解示範。

師:你們會爬嗎?是怎麼樣爬的?(請個別幼兒示範)他這樣能過去嗎?怎麼爬我們的身子會最挨近地面?

老師示範:兩手着地匍匐前進,注意兩腿要向前移動。

(3)分四組練習,老師指導。

第一次練習提醒幼兒注意要把整個身子放平。

第二次要求注意協調四肢的動作,想想解放軍叔叔打仗時是怎麼樣的?

再次練習時要求注意速度要迅速、靈活。

(4)複習投擲

師:我們投擲武器的安全線離火藥庫有一段距離,怎麼樣才能把我們的武器投的又遠又準呢?(孩子們已經學過投擲)一起空手練習兩次投擲,提醒幼兒方法。

(5)組織幼兒遊戲。

示範遊戲過程:從起跑線出發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藉助圖片,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

2、瞭解夜間成人的勞動,感受勞動者的辛苦。

3、激發熱愛、尊重勞動者的情感。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5、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夜間人們工作的PPT。

【活動過程】

一、回憶分享,感受歡樂。

師: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忙碌了一天的人們都回家了,城裏的夜晚靜悄悄的,月亮覺得很孤獨,爲什麼皺着眉頭?你是怎麼看出來的?月亮會怎麼辦?(找朋友)

二、幻燈閱讀,交流體驗。

1、出示PPT1月亮找啊找找到了誰?你是怎麼知道的?描述手術室的醫生。

月亮問:你們爲什麼這麼晚還不睡覺呢?醫生會怎麼說?你是怎麼知道的?

師:他們爲什麼還在工作?

小結:夜靜悄悄了,醫院裏的醫生、護士阿姨們還在忙碌着,爲了減輕減少病人的痛苦,他們的夜晚沒有休息,還在忙碌着。

2、出示PPT2

月亮繼續找啊找又找到了誰?

(警察)理解執勤的警察。月亮是怎麼問的?警察爲什麼這麼晚不睡覺呢?警察是怎麼回答的?

教師小結:警察叔叔、交通警察爲了維持秩序執勤。爲了大家的安全執勤。

3、出示PPT3

月亮又繼續找,找啊找,找到了誰?(建築工人)你是怎麼知道的?描述建築工人。建築工人爲什麼晚上不睡覺呢?

教師小結:建築工人加班加點要把房子造好,爲了讓大家住的好一點,那麼他又會怎麼回答呢?

4、月亮怎麼樣了?(開心)爲什麼開心?(不再孤單了)

爲夜晚的人們送上微弱的光亮!

三、教師完整朗誦詩歌。

教師小結:夜深了,人們也都進入了甜甜的夢鄉,醫院裏的醫生、晚上執勤的警察、建築工人卻還在工作着,他們辛苦嗎?我們一起用好聽的聲樂朗誦詩歌送給他們。

1、師幼一起朗誦詩歌

師:夜很深了,除了醫院裏的醫生、晚上執勤的警察、建築工人,想一想還有誰在工作沒有休息呢?幼兒說出來點出來PPT

師:小朋友都說得真好,這些叔叔阿姨工作非常辛苦,我們一起來編一首詩送他們好嗎?

四、仿編詩歌

1、教師引導小區裏保安,師:夜很深了,保安叔叔也很困了,他們在幹什麼,爲什麼沒睡覺?爲了小區人民的生命、財產的安全,保安叔叔還沒有睡,我們把保安叔叔也編到詩歌裏仿編:“我們要保護小區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希望大家能睡個好覺”

2、出租車司機:這麼晚了他們爲什麼還在忙碌着?

師:出租車司機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方便?

五、遷移經驗

1、師:在我們小朋友中,有沒有爸爸、媽媽在夜晚工作的呢?

哦,原來我們小朋友的爸爸媽媽當中也有許多在夜晚工作的,他們很辛苦;那小朋友現在知道,我們的生活能離開這些人嗎?我們的生活很需要這些夜晚工作的人。

2、師:你們愛他們嗎?愛,那今晚回家別忘了對他們說一句感謝的話,並把這首散文詩送給他們哦!

詩歌賞析《城裏的月光》

城裏的夜晚靜悄悄,月亮覺得很孤獨。

月亮出來找朋友,找啊找,找到了正在手術室的醫生。

月亮問:“你們爲什麼這麼晚了還不睡覺?”

醫生回答說:”我們正在給病人開刀,希望他早日康復。”

月亮聽了點點頭,微笑的走了。

月亮繼續找,找啊找,找到了正在執勤的警察。

月亮問:“你們爲什麼這麼晚了還不睡覺?”

警察回答說:“我們正在維持秩序,希望民工可以早日回家。”

月亮聽了點點頭,微笑的走了。

月亮又繼續找,找啊找,找到了建築工人。

月亮問:“你們爲什麼這麼晚了還不睡覺?”

建築工人說:“我們要早日把房子造好,讓大家早日住進新房。”

月亮聽了點點頭,微笑的走了。

月亮覺得自己不再孤單,又開心地掛到了天空,

爲夜晚工作的人們送上微弱的光亮。

【活動反思】

這次凌國威老師特級教師工作室的活動,我聽了 8節課。因爲今年任教五年級所以對五年級的課更關注一些。下面對兩節五年級《小數的性質》的課談一些聽課的感受及反思。

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理解什麼是小數的性質,學會應用小數的性質把一些小數化簡或進行改寫,並培養學生自主提出問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對小數的性質這一概念的理解是本節的難點,小數性質的應用是本節的重點。

一、創設不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課程標準提出: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研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與共同發展能力情境學習理論也暗示:只有在學習發生在有意義的背景時纔是有效的。因此,數學教學應結合本地區、本校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創設多種多樣的教學情境,把學生的學習狀態調整到最近發展區域。

兩堂課都採用了創設情境作爲引入和探究新知的載體。通過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新知的過程。

任老師創設了一個動畫情境。遙控器輸入1米——10米——100米小樹長高,輸入0.1米——0.10米——0.100米小樹沒有變化。這個動畫情境的創設立即引起了學生們的好奇。小樹爲什麼沒有變化?學生大膽的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通過學生的回答教師順利地導入到新課。

鬱老師則創設了數學問題情境。出示了1,10,100三個數,要求學生給它們添上單位使它們相等。這個富有啓發性、趣味性、挑戰性的問題吸引着學生,引起了學生的探索慾望。再學生動腦解決了問題之後,教師又提出如果不添加單位是否有辦法使它們相等,設置懸念自然過渡到新課。

二、滲透相同的數學思想方法

小學數學教學要突出學習過程的體驗和數學思想、數學方法的滲透,注重啓發學生的大智慧。兩位老師把“引導學生經歷‘數學猜想、驗證和應用的過程’,體驗探索、發現數學規律的基本策略和方法”作爲課前預定的一個重要教學目標。教學中更多地關注學習過程的經歷和體驗,引導學生沿着“實例——猜想——驗證——總結——應用”的軌跡去探索、去發現、去創造,力圖讓學生掌握探索數學規律的基本過程,領悟到探索數學規律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學生獨立學習和持續發展的能力。

任老師在導入新課後設計了第一部分的自主探究,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說明0.1,0.10,0.100爲何是相等的。這是書上例題之後的試一試部分。沒有例題的鋪墊,直接進入試一試的探究,老師沒有作指導和提示,學生自主探究有些無從下手。教學效果沒有預期的那麼理想。在解決了第一部分內容後老師要求想一組類似0.1,0.10,0.100.這樣的數在圖上畫一畫。由於老師給出的圖只能表示一位和兩位小數,感覺應該是例題的教學,第二部分的探究沒有第一部分難度大。

鬱老師在教學新知時,結合和書上的例題和試一試設計了兩個部分的自主探究。第一部分是合作交流解決例題部分的內容,第二部分是自主研究解決試一試部分的內容。鬱老師在讓學生自主探究時都給了提示,學生自主探究有了方向,探究的效果比較好。

通過兩節課的比較我覺得教師在教學時應結合課本設計好難以適當的探究內容,在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的同時可作適當的引導,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效率。總之,要讓人類經過了漫長歲月積累的數學知識讓學生通過一堂課的時間自己探究出來,是我們老師要好好探究的問題。

幼兒園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每次孩子們在玩海洋球時願意用來扔,,我想可以給他們提供一些條件,讓他們扔得更開心,並且能鍛鍊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

  活動目的:

1、練習將球投進洞時,鍛鍊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

2、能積極參加遊戲活動。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個小球

2、開洞的紙箱兩隻

重難點:練習將球投進洞

  活動過程:

教師將兩隻紙箱並列放在活動室的中間,教師在離紙箱10釐米的周邊各畫一條橫線。請全體幼兒站在橫線後面,發給每個幼兒一個球,告訴他們把球投進洞裏。教師每次請兩個孩子投球,投準了,大家拍手鼓掌,沒投準,繼續投,直到投進爲止。全體幼兒投完後,教師再將球倒出來,孩子們每人拿一個球繼續投。遊戲可反覆玩。

  活動延伸:

教師可帶領幼兒在籃筐下投,增加難度。

  活動反思:

許多幼兒在第一次投時就命中率很高,教師可適當把紙箱的距離調遠,讓幼兒更有成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