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六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9W 次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六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由來:

《喜羊羊與灰太狼》這部動畫片深受幼兒的喜愛,在動漫中,喜羊羊是一隻聰明、動腦的小羊;懶洋洋卻恰恰相反,他是一隻好吃懶作的小羊,從而導致他也是青青草原上最肥的小羊,也是灰太狼最最想吃的小羊。然而本班幼兒也有和懶洋洋相似的小朋友,總喜歡玩耍,卻不聽講。所以,我便引用了《喜羊羊與灰太狼》這部動畫片裏的人物,帶領小朋友們轉動腦筋來場《智救懶洋洋》的活動。同時也解決了數在數學中難以理解的問題。

活動目標:

1、進一步鞏固5以內各數的加運算,會看圖列式,並懂得算式中各數的實際含義。

2、通過情景遊戲,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及相互協作能力。

3、瞭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4、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活動重點、活動難點

1、重點:進一步鞏固5以內各數的加運算。

2、難點: 會看圖列式,並懂得算式中各數的實際含義。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ppt課件經驗準備:知道5以內的分解。

活動過程:

(一)、播放課件,引出故事。

1、今天天氣很不錯,看小羊們都出來玩耍了。咦,誰在哭?

2、討論:喜羊羊爲什麼哭?我們怎樣才能幫助到他?

(二)、選擇小路——複習5以內各數的分解。

1、問:我們來到了交叉路口,該走哪條路呢?瞧,這裏有個指示牌,看看會有什麼發現。

2、師幼共同找到解決該走哪條路的方法,解決問題。

(三)、打敗蕉太郎——看圖列式,並能說出算式中各數表示什麼。

1、問:前方出現了蕉太郎,他要幹什麼?

2、請幼兒回答蕉太郎提出的問題,打敗蕉太郎。

(四)、過河——算出算式的答案。

1、討論:你們看,狼堡就在河對岸,但是狡猾的灰太狼把橋拆了我們要怎樣過去?

2、找一找,算一算。算出石頭上算式的答案。

(五)、遊戲:拼圖找灰太狼。

1、討論:總算來到灰太狼家了,可是怎麼只有紅太狼,灰太狼和懶洋洋呢?

2、拼圖:解救懶洋洋。

3、小結:你們太厲害了,連紅太狼都被打敗了。看,喜羊羊和懶洋洋又在一起玩耍了。

(六)、活動延伸。

在活動區中投放5以內加法的算式。

活動反思:

我查找了相關資料,關於“數運算”的核心經驗要點其中有一點是一定數量的物體可以分成幾個相等或不相等的部分,這幾個部分又可以合成一個整體。它的支持性策略是藉助數的組成和口述應用題的方法,促進幼兒抽象運算能力的發展。對數運算有了一定的瞭解後,便開始設計教案,剛開始設計的是鞏固6以內的加減法,但又發現根據本班孩子現有的發展水平,好像有些困難,於是改成了鞏固6以內的加法。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以懶羊羊被灰太狼抓去,我們陪着喜羊羊闖過灰太狼設的一個個陷阱,最終救出懶羊羊。陷阱的題目也考慮到了遞進性,先是複習6以內的組合,根據組合口述加法算式,然後過渡到看圖列算式,再到找出錯題並改正,到最後是對前面知識經驗的一個提升,利用連線的方式讓孩子們根據圖連出合適的算式,再連出正確的得數。在整個遊戲過程中,孩子們的學習還是非常的專注,她們爲了早點救出懶羊羊,都積極思考着,當闖出一關時,孩子們都情不自禁的拍起手來,看得出孩子們已經完全融入到了活動中來。在闖關過程中,我不忘數學核心經驗內容,讓孩子們不僅會看圖列出算式,還能說出算式中每個數字代表的意思,進一步促進孩子們抽象運算能力的發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目 標

指導幼兒欣賞故事,瞭解作品的主要內容。

2.使幼兒懂得:光有幫助人的好心不行,還要有幫助人的本領。

準備

1.表現故事內容的圖片或投影片。

2.請大班的幼兒表演故事。

過 程

1.欣賞故事 請幼兒聽老師講故事《神奇的顏料》。

2.看錶演 請幼兒看大班小朋友表演故事。

3.討論

出示圖片或投影片,請幼兒討論:

(l)安德列給誰畫了什麼?結果怎樣?

(2)要想幫助別人,怎樣才能幫得上?

附作品 神奇的顏料

新年到了,新年老人送給安德列一盤顏料,說:“用這盒顏料畫出來的東西,都能變成真的。” 安德列給奶奶畫了一塊花頭巾。奶奶戴上,啊呀,又小又難看。 安德列給媽媽畫了一條裙子。哎呀,媽媽穿不上。 安德列畫了把椅子,爸爸剛坐上,就摔倒了。 安德列畫了只小貓咪,鄰家的小妹妹說:“這不是我家的。” 安德列走進公園,看到一個盲孩子,正摸着走路。安德列畫了一雙眼睛送給盲孩子。 盲孩子說:“謝謝您,就是眼睛有大有小難看極了。” 安德列給城市畫了一座樓房,只聽“嘩啦”一聲,樓房倒塌了。 安德列多麼想爲大家做好事,但都沒做成,他很苦惱。 又一個新年到了,安德列把神奇的顏料還給新老人,訴說了自己的苦惱。新年老人說:“要記住,光有幫助人的好心不好,還要學會幫助人的本領。”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瞭解泥鰍外形特點及與生活環境的關係,對自然生物感興趣。

2.願意用各種材料進行操作,感受光滑與摩擦。

3.敢捉、玩泥鰍,體驗快樂。

4.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1.在班級的自然角中飼養泥鰍,開展事先的觀察活動。

2.關於泥鰍黏液知識介紹的視頻。

3.泥鰍若干,養在幾個大盆中。

4.捉玩泥鰍的工具與材料:煤灰、沙子、抹布、手套等。

活動過程

一、徒手玩泥鰍,感知泥鰍的外形特徵

1.第一次玩泥鰍:

教師引出活動主題:讓我們一起去和泥鰍玩玩,看看會有什麼有趣的事情發生。

(1)幼兒自由捉玩泥鰍,教師巡迴參與及指導。

重點:教師引導部分膽小、怕髒的幼兒逐漸敢於觸碰和捉玩泥鰍,並鼓勵幼兒間用語言交流、描述玩泥鰍的感受。

(2)玩泥鰍後,師生共同分享趣事。重點突出:幼兒自我感受泥鰍的特性,學習相應的詞句,如滑溜溜、很黏、調皮地逃來逃去、不停地滑落等。

2.第二次玩泥鰍:

(1)教師提出探索重點:試試怎樣才能用手捉住泥鰍,不讓它滑落。

(2)幼兒自由嘗試,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探索捉泥鰍的方法,並及時請成功者介紹並及時請成功者介紹並展示徒手捉住泥鰍的方法,如捏緊、貼臉盆壁移動、兩手捉等。

(3)教師再次提出捉玩泥鰍時的觀察重點:泥鰍這麼調皮,它身上有什麼祕密讓我們難以捉住它?大家來找一找。

集中反饋觀察信息,請有相關知識的幼兒進行介紹,並結合看知識光碟進一步瞭解黏液的形態及作用。

(本節重點:讓幼兒在看、玩、捉的過程中瞭解泥鰍不易捉住的原因,如泥鰍的體型細長、身上的'黏液溼滑等,並能用形象化的語言進行描述,爲下一環節嘗試用各種材料增加摩擦力捉住泥鰍打下鋪墊。)

二、使用材料捉泥鰍,感知光滑與摩擦

1.幼兒敘述經驗:生活中,大人們是怎樣捉住泥鰍的。

2.出示各種材料(沙子、煤灰、抹布等),教師介紹,幼兒指認。

3.幼兒分散自由試用材料,教師巡迴瞭解信息。

4.交流梳理:說說用了哪種材料或工具,怎樣使用這些 工具捉住泥鰍的,爲什麼能捉住。(讓成功者演示)

5.比較所使用的材料及捉的方法,瞭解摩擦力的現象。(使用材料,增加了摩擦,就比較容易捉住泥鰍。)

6.借鑑別人的方法,再自由使用材料捉捉、玩玩,教師巡迴觀察指導。

(本節重點:讓幼兒在使用各種材料與工具時,感覺到手感不像先前那樣光滑,似乎變得粗糙,這就是增加了摩擦力。意在通過運用材料捉泥鰍.感知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摩擦力以及摩擦力給人帶來的便利。)

三、戴手套捉泥鰍比賽

1.教師出示勞動手套,幼兒說說爲什麼要戴手套捉。

2.幼兒戴手套自由捉玩泥鰍,教師巡迴,鼓勵幼兒捉得又快又多。

3.請幾名幼兒進行戴手套捉泥鰍比賽,最後比比誰多誰少,並找找原因:大家都戴一樣的手套,爲什麼捉的數量又不一樣呢?(鼓勵幼兒在捉泥鰍時要膽大心細,眼捷手快。)

(本節重點:戴相同的手套提泥鰍,但捉住的數量卻不一樣,由此引導幼兒思考,除了使用增加摩擦力的材料,還有其他很多因素影響捉泥鰍的效果,比如膽量、運氣、靈敏度等。知道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除了運用合適的工具與材料,還要依靠自己的膽量、睿智等。)

四、活動結束

讓幼兒說說泥鰍是屬於哪一類動物.這類動物有哪些相同的特點。(幼兒經驗反饋,教師不作評述。)

(本節重點:讓幼兒憑藉對泥鰍的認識,自由說說泥鰍的類別。教師重在瞭解幼兒對動物歸類的原有經驗,爲下次繼續認識泥鰍,並與其他相類似動物進行比較、歸類打下鋪墊。)

教學反思:

幼兒園科學活動強調的是孩子藉助於教師的指導和自身所從事的活動,對身邊的事物進行操作和感知,不斷髮現問題並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孩子在已知的基礎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斷嘗試中取得成功,最終獲得知識。

小百科:泥鰍的身體表面沒有魚鱗,但卻有黏黏、滑滑的黏液。泥鰍、鱔魚、鰻魚這些表面有黏液的魚類,一般都是沒有魚鱗的,從這點我們就可以知道和推測,這種黏液肯定是取代魚鱗成爲了它們的保護層。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2.喜歡參與區分生蛋和熟蛋的探索活動,並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自己的探索結果。

3.感知蛋殼藝術美,並對蛋殼工藝感興趣。

教學重點

喜歡參與區分生蛋和熟蛋的探索活動,並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自己的探索結果。

教學難點

讓幼兒能夠利用不同的工具區分生蛋和熟蛋,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許多種。

活動準備

1.每組一個紙盒,裏面有兩隻玩具小雞,生、熟雞蛋每人一枚,盤子若干。

2.手電筒20個、放大鏡20個,每個小組一盆鹽水;小粘貼、彩筆若干、黑板、粉筆。

3.教師製作的蛋殼工藝品,如不倒翁、臉譜等。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律動:動物怎樣叫,師生問答

我愛我的小羊,小羊怎樣叫?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

我愛我的小貓,小貓怎樣叫?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

我愛我的小狗,小狗怎樣叫?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

引導創編:師:我愛我的小雞,小雞怎樣叫?

2.分組討論

教師出示小雞:“可愛的小雞嘰嘰嘰,小朋友可以觀察一下,再提出一個關於小雞的問題讓你旁邊的小朋友回答好嗎?”

引導幼兒觀察並相互討論,回答對方的問題。

(二)組織活動

1.啓發思考

提問:小雞是從哪裏來的?小雞的媽媽是誰?可愛的小雞是雞媽媽用雞蛋孵出來的,是用我們平時吃的雞蛋嗎?熟雞蛋能孵出小雞嗎?

2.嘗試探索——遊戲“雞媽媽的蛋”

a.教師取一個生蛋和一個熟蛋後提問:“雞媽媽分不清了,我們怎樣才能幫它知道哪一個是生雞蛋哪一個是熟雞蛋呢?”(幼兒自由回答)

幼兒回答後將兩個雞蛋剝開,引導他們觀察熟雞蛋蛋黃和蛋清的區別。

磕一磕試試(教師演示磕開生蛋和熟蛋)。

帶領幼兒觀察磕開的生蛋和熟蛋,請幼兒說出自己的發現。

師小結:生蛋會流動,是液體,蛋清是透明的;熟蛋不會流動,是固定,蛋清是白色的;

b.自由探索

提出要求:不碰碎蛋殼,怎樣區分生蛋和熟蛋呢?讓幼兒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區分生雞蛋和熟雞蛋。

引導幼兒自由探索、討論交流,教師適時提問幼兒想到的好辦法。把幼兒的想法以記錄表的形式畫在黑板上。請幼兒利用教師提供的工具,爲熟蛋做好標記。

教師小結:

聞一聞:用鼻子

看一看:用放大鏡

照一照:用手電筒

轉一轉:用小手

放一放:放入鹽水中

c.鼓勵講述

鼓勵幼兒大膽講述怎樣做標記,採用什麼方式,並記錄發現的結果。

(三)總結評價

對幼兒積極探索的精神給予鼓勵、肯定,並再次啓發:除了雞媽媽外,你還知道哪些會生蛋的動物?

小結:蛋也叫做卵,凡是會生蛋的動物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卵生動物。

(四)欣賞圖片

1.提問:“小雞是我們最熟悉的卵生動物,雞蛋也非常有營養,是我們每天都要進食的食物,可你知道蛋殼有什麼作用嗎?

引導幼兒思考。

2.教師和幼兒共同欣賞蛋殼藝術作品圖片,激發幼兒對蛋殼藝術的喜愛。

師:蛋寶寶的用途可多了,它不僅能孵小雞,還能吃,還有雞蛋殼還能做成漂亮的藝術品,蛋殼可以做小人,碎蛋殼還可以做漂亮的粘貼畫呢!

(五)活動延伸

嘗試用蛋殼製作工藝玩具,並進行簡單的裝飾。

(六)教師小結

師:“今天我們不僅幫雞媽媽解決了一個大問題,還欣賞了這麼漂亮的蛋殼,開心嗎?”

師:“回到家後,把我們今天學到的怎樣區分生雞蛋和熟雞蛋的方法,教給你們的爸爸、媽媽,好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相互溝通、交往協調的能力,促進幼兒語言發展。

2、幼兒學會合理運用自己的角色,通過行爲、肢體的語言及相應的操作來體現角色的特徵。

●活動準備:

1、各角色區標誌牌及胸卡;各區域隔斷用鞋架、桌椅、角色區背景樂、生日歌碟片、玩具架、幼兒牀鋪;

2、愛嬰醫院:醫生、護士的衣帽;指示牌、掛號單、視力表、醫藥箱、醫學器械;

3、多多藥房:帽子、藥品標價籤、各種藥瓶藥盒、電腦收款機、人體稱;

4、麪包物語:衣帽、幼兒自制各種糕點、電子稱、麪粉、橡皮泥、模具、麪包蛋糕樣品、盤子、紙杯盒、紙袋;

5、鮮花店:各種假花及花籃、彩紙、膠棒、吸管、幼兒自制紙花若干;

6、中國銀行:提款機、紙幣、銀行卡;

7、急救中心:電話、急救車;

8、公用電話亭:電話

●活動過程:

1、導入:以夢想爲藍圖,引出話題,激發幼兒熱情,拓展思路發掘幼兒想象空間。

“人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你長大了想做什麼?”時間老人的出現,給予幼兒想象得以實現的新希望。師化妝後悄然出現“小朋友們好!我是時間老人,聽說你們都有自己的理想,我好高興啊,想實現自己的願望嗎?讓我來幫你們實現偉大的夢想,好嗎?”“現在我把時間調到20年以後,(轉時針)很快就讓你們夢想成真!”

2、活動以各職業工作人員的一日工作爲核心,完整的展現幼兒的想象,讓幼兒得到模仿實踐的機會。音樂切入,以一首《剪羊毛》開始一天的工作,幼兒自己進入活動工作區域,獨立進行準備工作:穿制服,整理用具等,醫生、護士、麪點師、藥劑師、收銀員、花藝師、急救醫生、銀行服務人員各就各位之後,其他選擇成爲顧客的幼兒進入活動區以卡及學號密碼取款進行遊戲活動。

3、不錯的設計情境,進入活動的最高潮,有病人突然暈倒,醫護人員全力急救,激發幼兒治病救人的情感。

4、活動的最後,隨着下班音樂的響起,孩子們有序的整理制服,收好用具,走出活動區域。麪包物語這一活動區域準備爲時間老人慶500歲生日的大蛋糕,整個活動在溫馨的氛圍中結束。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主題: 我要上小學(源自上海市學前教育教師新參考用書《學習活動》(大班)p293頁)

教學目標:

1、感受辨別不同的音樂,嘗試融入故事表演。

2、運用動作和語言大膽表現角色形象,體驗集體合作的成功。

重點與難點重難點:感受辨別不同的音樂,嘗試融入故事表演,體驗集體合作的成功。

教學準備:

1、孩子前期經驗:

●幼兒已掌握並理解故事內容,有初步的表演經驗。

2、環境材料創設:

●"懶散的""急躁的""快樂的"三種音樂;幼兒集中協商、分散表演的音樂。

●表演場地、節奏譜、頭飾、小鈴、響板、錄音機、磁帶教學課時第三課時(30分鐘)

設計意圖與思路:

一、素材分析:

《找不到眼鏡》是一個搞笑卻又充滿了溫馨氣息的故事,故事講述了一隻粗心的大熊在牀上戴着眼鏡看書時睡着了,眼鏡不小心被推進了頭髮裏後引起了一系列有趣的事情,故事中動物們幽默詼諧的對話更是引起了幼兒們熱烈的反響。

故事是兒童認識世界的窗口,是增強兒童記憶的添加劑,本故事對將步入小學的大班幼兒而言,也是一次即時教育,因此結合幼兒的興趣與大班課題研究設計了本次活動,通過活動進一步培養幼兒獨立保管自己物品的意識和能力。

二、幼兒分析:

本班幼兒對故事表演一直保持着很高的熱情,在每次的故事活動中,都會看到他們情不自禁的隨着故事情景擺動肢體,並且大部分幼兒開始有意識的用不同的聲音、動作表現故事裏的人物角色特點。那麼如何讓故事表演展現更大的教育魅力?

這就需要我們深入挖掘故事表演中的潛在因子,藉助一些有效的輔助教學手段,因此我嘗試將音樂融入故事,將故事分爲三段,通過感受辨別不同的音樂,體驗大熊不懂的心情,以有趣的故事表演讓幼兒記憶深刻,將故事內容與日常生活和遊戲聯繫起來,學習獨立保管好自己的學習用品,爲進入小學做好準備。

三、禮儀策略運用:

結合大班組本學期課題研究"利用情景劇提升大班幼兒合作交往能力",本次活動採用的禮儀策略:情感融入、隨機教育、環境支持、評價激勵等策略來增強故事表演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提高故事表演教學的效果,從而進一步培養大班幼兒的合作交往能力。

四、活動環節與教學法設計:

本次活動環節預設以下四個環節層層推進:

●環節一:回憶心情以集體的形式對大熊三種不同的心情進行回憶,鼓勵幼兒用語言、肢體等不同的方式大膽誇張地進行表演。之後將音樂融入回憶心情的環節中,讓幼兒感受辨別不同的音樂,爲後面環節做鋪墊。

●環節二:故事表演圍繞"是誰讓松江變得越來越美麗?"的問題展開討論--引發關注:美麗城市的背後有許多人爲之付出努力。

●環節三:情感渲染教師對即將步入小學的幼兒上送上美好祝福,並鼓勵幼兒在今後懂得做一個能妥善保管物品的好孩子。

教學過程:

一、回憶心情

1、共同回憶故事。一起來用表情、動作等方式誇張演示熊的不同心情。

2、播放三段不同的音樂,感受分辨三段音樂分別表現小熊怎麼樣的心情。

3、欣賞音樂,幼兒嘗試描述。

(說明:幼兒已事先掌握理解故事內容,本環節重點要求幼兒誇張表演故事內容;之後將音樂融入故事,讓幼兒感受辨別不同的音樂。)

二、故事表演

1、嘗試將三種音樂融入故事。

(一)分組練習表演1、提出要求:

1)背景音樂(集中協商樂)響起,自由分組,商定角色,選擇相應的道具。

2)背景音樂(分散練習樂)響起,選擇相應的場景自主進行表演。

2、根據不同心情的音樂幼兒進行分組練習。

3、背景音樂(集中協商樂)再次響起,幼兒回到座位,共同談談分組練習時的感受。

(說明:幼兒已積累一學期的故事表演經驗,因此在已養成良好的故事表演常規,能在兩段不同的背景音樂的提示下自主分散、集合。在次小環節中應注意:

1)背景音樂(集中協商樂)響起,幼兒自主選擇合作伙伴,協商角色、佩戴頭飾等;

2)背景音樂(分散練習樂)響起,幼兒根據自己所選表演段落,選擇相應場地,自主播放教師事件提供的錄音機,開始分組練習

3)背景音樂(集中協商樂)再次響起,關掉錄音,集合談論練習表演感想。)

(二)分組合作表演

1、教師播放音樂,幼兒分組上臺表演。

2、共同談談分組合作表演一個故事的感受。

根據幼兒回答進行小結:今天我們用分組的形式合作完成了故事表演,還嘗試加入了音樂使表演更有趣,我們三組合作的那麼默契、愉快,表演的非常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