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彙總7篇

【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彙總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4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彙總7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在建構主題《中國娃》中,我們讓孩子從古代的四大發明到現代的火箭衛星,從有趣的漢字、京劇臉譜到多民族的大中國進行了學習瞭解。爲了讓孩子更加領略祖國山河的秀麗,激發幼兒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所以我設計了本節活動。

一、活動內容:大班語言社會活動——月亮船

二、活動目標:

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節,瞭解我國有世界上最高的山、最大的海洋、最大的廣場和最長的長城。

2、領略蒲公英所見的祖國秀麗山河,激發幼兒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

三、活動準備:

“劃小船”音樂月亮船圖片

《月亮船》故事課件我愛家鄉新密短片

“大中國”歌曲幼兒課前會唱“大中國”歌曲

四、活動過程:

1、幼兒做着劃小船的動作進活動室。

2、出示月亮船的圖物,引出故事主題。

3、教師一邊演示課件,一邊講故事。

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麼?故事裏都有誰?故事發生什麼事?

4、教師分段演示、講述課件,引導提問、模仿表演。

一段:從開始——蒲公英沿着兔子的尾巴,攀上了月亮船。

提問:蒲公英被風吹到了很遠的地方,它睜開眼看到了什麼?什麼是“陌生”呢?

蒲公英迷路了,它出現了什麼表情?

誰來到了蒲公英身邊,它們是怎樣對話的?(教師引導幼兒模仿表演)

最後誰來幫助了蒲公英?它們又是怎樣對話的?(教師引導幼兒模仿表演)

最後蒲公英上月亮船沒有?它是怎樣上去的?

二段:月亮船在雲海裏飄呀飄——結尾。

提問:蒲公英看到了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仙女告訴它那叫什麼?蒲公英看到了世界上最高的山,仙女告訴它那叫什麼?

蒲公英看到了世界上最大的廣場,仙女告訴它那叫什麼?

蒲公英看到了世界上最長的城牆,仙女告訴它那叫什麼?

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兒?仙女告訴蒲公英它的家叫什麼?

5、教師自然過渡提問:蒲公英的家鄉在中國,我們的家鄉在哪裏呢?你們喜歡她嗎?請小朋友互相說說我們的家鄉新密都有什麼?(幼兒討論後提問)

6、幼兒欣賞短篇:我愛家鄉新密

7、教師小結:教育幼兒熱愛我們的祖國,熱愛我們的家鄉。

8、師生共唱“大中國”結束。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啓發幼兒對生活中影子的回顧,豐富對影子的認識。

2、引導幼兒把見過的有趣的影子現象用語言描述出來,並能用繪畫、標誌符號的方式進行表徵。

3、讓幼兒瞭解影子的形成和影子的變化。

4、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5、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幾天提示幼兒觀察物體的影子。

2、每個幼兒繪畫用的紙、筆。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主題組織幼兒談話:

(1)你見過影子嗎?

(2)你都見到過什麼樣的影子?

教師小結,引出課題。

2、幼兒分組交流

(1)先將幼兒分成六組。

(2)引導幼兒交流自己所見過的影子。

(3)儘量調動幼兒講述的積極性。

3、繪畫影子引導幼兒將有趣的影子用繪畫或標誌符號的形式表徵出來。

4、展示幼兒作品。

將幼兒的繪畫作品展示在牆飾專欄中,並向大家介紹自己發現的有趣的影子現象。

5、教師講評。

活動效果幼兒能積極參與討論,互相交流講述自己在不同時間所見過的各種各樣的影子,知道影子的變化,並能準確的畫出不同影子的效果。本節活動目標達到,效果不錯。

活動反思:

對周圍的一切事物充滿好奇,他們在生活中有說不完的話,但在課堂上往往表達不清自己的意見,因此讓學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學習語文,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使學生敢於說話,善於說話,樂於說話。真正使學生學有所成,達到教學改革的要求。《影子》這一課,我把課堂從教室挪到了給學生帶來快樂的操場上,讓他們自己親自去體會,讓孩子們的語言在體驗的`同時,得到發展和提升。讓孩子們在操場上來認識今天學習的課文的主角――影子。同學們在操場上很容易就感受到了影子會一直在自己的前後左右,這樣老師就不用在課堂上照搬課文,讓學生沒有體驗的前提下,古板的記住課文內容。在讓學生體驗了課文之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來表達自己對影子的理解,有的同學寫道:“影子就像我的小尾巴”,還有的同學寫道:“影子一會在我的左邊,一會在我的右邊”,孩子們經過體驗之後的語言躍然呈現在腦海裏。

孩子們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那麼語文教學中老師就應該打開同學們的生活之窗,讓學生在快樂的生活中去體驗,從而激發孩子們的表達慾望,讓課堂因孩子們的語言而美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嘗試藉助硬幣進行6的分合,知道6有5種不同的分法,。

學會用數字記錄自己的操作結果,並能用語言清楚地表達。

活動準備:

記錄紙、筆。

每人準備6個硬幣、每人一份練習題。

活動過程:

出示硬幣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你們聽,猜一猜老師手上有什麼呀?你們知道硬幣是什麼樣子的嗎?兩面一樣嗎?今天,我們來玩一個拋硬幣的遊戲,

好不好?

幼兒嘗試自己分硬幣。

教師介紹遊戲的玩法。

師:那麼該怎麼玩呢?小朋友聽仔細嘍,待會我們小朋友每人拿6個硬幣,放在兩個手心裏搖一搖,發出好聽的聲音,然後輕輕地把他們放到桌子上,仔細看一看,你發現了什麼?但是這裏可要當心不能把硬幣撒到地上哦!

[幼兒遊戲。]

師:小朋友,拋硬幣的遊戲,好玩嗎?那請你們來說一說,剛剛你拋的時候發現了什麼呀?

師:下面我們再來玩一次,拋硬幣的遊戲,但是這一次,要請我們小朋友把你拋的結果記錄在框子裏的記錄卡上,但是如果拋的一樣的結果就不要再記錄了,聽清楚了嗎?

[幼兒操作。]

教師統計操作結果。

師:小朋友,你們都記錄好了嗎?那你們誰願意來說一說,你是怎麼分的?[請幼兒講一講,併到黑板上演示。]

師:我們發現6一共有幾種分法呀?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幼兒做練習。

師:老師這兒還有許多沒有完成的空表格,要小朋友來幫我分一分,把你分的結果填寫在空的表格裏,你們願意幫助我嗎?[幼兒操作]

3、遊戲:逛書店。

1)師:小朋友今天我們都有6個硬幣,那你們想去書店裏逛一逛買一些你喜歡的書嗎?(想)

遊戲要求:我們書店裏有一元、二元、三元、四元、五元的書,你可以買兩本或者三本或者更多的書,但是要剛好花掉六元,你買好了請到門口收銀臺付款,聽清楚要求了嗎?

2)幼兒遊戲。

3)引導幼兒交流自己要六元錢買了幾樣東西。

一.遊戲導入:

1.今天小超市開業了,你們想去逛逛嗎?

2.逛超市買東西需要什麼呢?(出示裝有硬幣的小包,請 幼兒猜猜裏面裝的是什麼。)

3.取款機裏有很多的硬幣,請小朋友不用眼睛看,用手摸出6個硬幣。

4.跟好朋友檢查一下,是不是都摸對了。

二.遊戲"拋硬幣"

1.看看硬幣是什麼樣的嗎?它兩面的圖案一樣嗎?

2.正面是什麼樣的?反面有是什麼樣的?

3.你們知道一個硬幣是多少錢嗎?那你們手裏有多少錢呢?

4.現在時間還早,超市還沒開門呢,我們來玩個拋硬幣的遊戲吧!

5.請小朋友回到座位上,把6個硬幣輕輕撒到盤子裏,6.看看有幾個正面?有幾個反面?然後把它記下來。

7.幼兒遊戲,並記錄操作結果。

8.展示記錄情況。你玩出了幾種情況?你是怎樣記錄的?

遊戲"猜硬幣"

9.我手裏有6個硬幣,我將他們藏在兩隻手上,你們猜猜每隻手裏藏了幾個?

10.和旁邊的小朋友玩一玩。

三.購物

1.小超市開門了,超市裏的商品真多,它們的價錢是不一樣的,請小朋友用6元錢買兩樣東西,每個人都要把自己手上的錢用完。

2.幼兒自由購物。教師做營業員檢查幼兒活動結果。

3.送禮物。跟客人老師講講6元錢買了幾元和幾元的東西。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實驗知道風的成因,掌握風的特徵。

2、瞭解風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3、激發幼兒探索自然現象的興趣。

4、瞭解風的用途與危害。

5、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風,並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重點:讓幼兒掌握風的基本特徵及其對人類的益害。

難點:瞭解風的成因。

活動準備:

1、課前讓幼兒認識空氣。

2、各種能產生風的東西(如:氣球、扇子、吸管、塑料袋、小傘、硬紙殼等)。

3、自制小風車、自制風鈴、橡皮泥、摺紙帆船、檯扇、歡快的音樂。

4、自制有關風的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幼兒在室外隨着歡快的音樂自由玩風車、風鈴(引起興趣),並親身體驗風給人的感覺,風是看不見、摸不着的,但皮膚能感覺到。回室內隨音樂自由玩風車,教師在幼兒玩風車的過程中隨機提問:你的風車是怎樣轉起來的?爲什麼跑起來風車就轉了?爲什麼跑起來就有風呢?風是怎樣形成的?

二、探索風的祕密

(一)瞭解風的形成

1、幼兒自己動手操作了解風的成因

小朋友的風車在院子裏都能轉起來,咱們回到教室看看風車還能轉起來嗎?回教室讓幼兒把風車固定在橡皮泥上,引導幼兒想辦法(用嘴吹或用桌子上的東西:氣球吸管扇子等)使風車轉起來,幼兒在輕鬆的活動氛圍中各自進行操作,幼兒操作時教師抓住時機進行引導,利用人們周圍到處都有空氣這一知識經驗,引導幼兒說出空氣流動就能產生風。

2、看錄像《風是怎樣形成的》瞭解自然界中風形成的原因。

剛纔小朋友用扇子煽動周圍的空氣,空氣流動起來就形成了風,那麼天空中颳風是有人在煽扇子嗎?(放錄像,幼兒看完後自由發言)

小結:空氣有冷的,有熱的,熱的空氣輕,往上跑,冷的空氣馬上跑過來補充,這樣自然界中的空氣自然流動就形成了風。

(二)瞭解風的特點

1、讓幼兒快速煽扇子,慢速煽扇子,說出自己的感覺,把電扇開大、開小,讓幼兒觀察不同風速下風車轉動的快慢。

小結:空氣流動的快,風就大,空氣流動的慢風就小,風是看不見,抓不着的,但能感覺到。

2、讓幼兒利用已知經驗說出風的種類:頂風、順風、南風、北風、龍捲風 、西南風、東北風、颶風、颱風等。

三、瞭解風與人類的關係

1、先讓幼兒討論風與人類的關係,說一說風的用途與危害,再播放錄像片。

小結:天氣熱時,微風吹來,我們會感到很舒服,風會幫助我們把溼衣服吹乾,風能吹動帆船,風能傳播花粉,風還能發電等。

颱風會吹翻海上的船隻,吹倒陸地上的莊稼、大樹和房屋。龍捲風會捲走人畜。

2、提問幼兒喜歡什麼樣的風?

3.讓幼兒想一想怎樣利用風給人們帶來更多的好處?怎樣減少風災?並教給幼兒大風來臨時的自我保護方法。

四、活動延伸

幼兒在水中玩小帆船,並鼓勵幼兒想辦法使小帆船飄動起來。

活動反思: 在活動準備中,我給幼兒提供了大量的可供幼兒操作的材料和觀看的視頻,幼兒在活動中的興趣一直很高,達到了預期的目標。但在活動的延伸過程中,幼兒在水中玩小帆船,並鼓勵幼兒想辦法使小帆船飄動起來,這一環節效果不是太理想,幼兒太多,裝水的器具空間太小,這也是條件所限制的,我以後要給幼兒提供更大更合適的空間。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瞭解值日生的主要工作,用歡快的節奏演唱歌曲《今天我值日》。

2、 萌發爲他人服務的意識,感受做值日生的光榮。

活動準備:

1、 瞭解值日生的工作內容,有做值日生的經驗。

2、 歌曲《今天我值日》。

活動過程:

一、複習歌曲《快上一年級》

二、欣賞歌曲《今天我值日》,瞭解歌曲內容

1、 談論:值日生可以做些什麼?

2、 欣賞歌曲《今天我值日》:談論各自聽到的歌詞內容。

3、 談論:爲什麼我要一隻快樂的小鳥?我是一個神奇的魔術師?同學們來了爲什麼高興?

:原來做值日生爲同伴服務是一件讓大家都高興的事情。

三、學唱歌曲

1、 運用念兒歌的方式,跟着歌曲的節奏朗誦歌詞,把握歡快的節奏。

2、 進一步欣賞歌曲。

提問:這首歌曲聽上去讓人覺得怎麼樣?(歡快、快樂)

:是呀,所以我們在唱這首歌的時候也要用快樂的心情演唱。

3、 教師示範演唱歌曲。

4、 幼兒跟着教師一起演唱歌曲。

5、 幼兒跟着樂曲音樂演唱歌曲。

四、活動結束

幼兒在音樂聲中邊演唱歌曲,邊做相應的動作。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實踐學習自然測量,初步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

2、使幼兒知道量具的長短與測量的結果有關,量具越長,測的次數越少,量具越短,測的次數越多。

3、初步培養幼兒互相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自然測量的工具(筆、積木、筷子、布條、紙條等)

2、記錄測量次數的紙、筆。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我們教室裏的每一樣物品有多長嗎?

2、學習自然測量。

(1)幼兒嘗試自由測量,記錄結果。

(2)交流,教師請個別幼兒測量從黑板的一端到另一端,並引導幼兒討論出正確的測量方法:測量時,測量工具要和起點對齊,在測量工具的另一頭用筆做個記號,第二次測量時,要從記號開始接下去量。

(3)教師與一位幼兒合作,再次進行測量,並做好測量次數的記錄,最後說出測量結果。

(3)幼兒自由結伴,選擇測量工具和測量線路進行測量,教師進行觀察,適時進行輔導。

(4)請部分幼兒說一說測量的結果。

3、體驗測量工具的長短與測量結果的關係。

(1)師:“我用兩種不同的測量工具測同一條線路,測出的結果是一樣的嗎?”

(2)請兩位幼兒進行實踐操作,引導幼兒比較測量結果的數目爲什麼不同,說出用長的工具量出來的次數少,用短的工具量出來的次數多。

4、活動延伸:鼓勵幼兒在區角活動中使用各種不同的測量工具進行測量,比較各種不同的結果。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一、 活動名稱:我來數小魚

二、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仔細認真聽問題的習慣。

2使幼兒學會有規律的數數:從上到下,從左到右。

3能進行大小、顏色、裏外的分類數數。

4能積極大膽的完整的回答問題,並表達自己意見。

三、 活動準備:紅色、黃色大魚各三隻;紅色、黃色小魚各兩隻、“池塘”圖片一張;三個小籃子

四、 活動過程:

1 數總數

(1)出示“池塘”問:“這是什麼啊?”“池塘裏有什麼啊?”

(2)教師一次請出十隻魚,提問“這裏一共有多少隻魚?”要求幼兒仔細聽,請幼兒自由數。

(3)請幼兒說出總數,並問:“你是怎麼數的?”引導幼兒說出該怎樣數,數錯的幫助他重數。

2 數大小魚

(1)請小朋友認真觀看圖片,問:“你發現了什麼?”引導幼兒說出:“有大魚、小魚,有紅色、黃色的魚,有的在池塘裏、有的在塘外。”

(2)教師:“那我們來數數大魚有多少隻?找並放到籃子裏。”請小朋友自由數並討論,再請兩到三個小朋友來示範數數。用同樣的方法數小魚有多少隻。

3 數紅、黃色魚

教師:“小朋友們都發現有紅色和黃色的魚,那老師請一個小朋友來數數看紅色(黃色)的魚有幾隻?”教育幼兒要仔細認真的數數。

4數池塘裏、外的魚

教師:“有的魚在池塘外面,有的又在池塘裏面,那池塘裏面(外面)有幾隻魚?”組織幼兒分組討論,每組派一個代表說出答案。

5小結:引導幼兒說出要認真仔細的數數,並進行大小、顏色、裏外的分類。

6結束:歌曲《小魚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