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推薦】幼兒園教案模板彙總八篇

【推薦】幼兒園教案模板彙總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9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幼兒園教案模板彙總八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遊戲名稱:

孩子在幼兒園生活中,要想讓孩子收穫更多的歡樂,我們要帶給孩子更多來自家庭方面的關注,下面,給大家帶來最趣味的親子游戲,家長和孩子一起試試吧。

遊戲準備:

各種小物件,各種障礙物

遊戲過程:

1.在遊戲進行之前,家長和孩子們先將準備好的小物件,都放置到隱祕的位置。

2.再將障礙物擺放好。

3.遊戲開始了,寶寶們將自己媽媽的眼睛都矇住吧。

4.由寶寶牽着媽媽的手,一起去找寶物。

5.在尋找的過程中,如果媽媽不慎碰倒障礙物的話,那麼,遊戲就失敗了,就要退出遊戲。

6.剩下的孩子繼續帶領自己的家長去尋找寶物,在尋找的過程中,如果找到寶物的話,就放到寶寶的手裏。

7.最後順利找到最多寶物的孩子,就是最後的勝利者。

8.給獲勝的寶寶頒發獎品吧。

幼兒園教案 篇2

1、初步理解《弟子規》中“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的含義。

2、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背誦《弟子規》中的兩句經典原文。

3、體驗活動的快樂,萌發感恩父母的情感。

1、動畫故事《臥冰求鯉》。

2、白板教具:愛、孝。句卡: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1、談話導入,初步理解“親愛我,孝何難”的意思。

(1)聯繫生活實際說一說:我們都有一個幸福的家,家裏有誰?他們愛我們嗎?他們是怎樣愛我們的?

(2)提問:親人這麼愛我們,我們怎樣愛他們呢?

(3)小結:親人這麼愛我們,我們孝順他們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4)多種形式變化學習誦讀“親愛我,孝何難”。

2、觀看動畫,初步理解“親憎我,孝方賢”的意思。

小結:爲了媽媽王祥克服了這麼多的困難捉到了魚。他真是一個非常孝順的孩子,真了不起。在《弟子規》中有一句話說的就是這種了不起的孝順行爲。出示"親憎我,孝方賢",解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當親人們討厭我們的時候,我們還是很孝順他們,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3、多種方式變化學習誦讀“親憎我,孝方賢”。

4、鞏固誦讀。

1、讓幼兒懂得吃東西應合理搭配,過多的攝入油膩食物和甜食,容易使人發胖。

2、引導幼兒瞭解過於肥胖還會影響智力發展和身體健康。

3、引導幼兒瞭解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相結合的重要性。

一、課前律動。

二、師生問好。

三、導入: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講個故事,從前有個小朋友叫小明,每天太陽升的老高,小明還在睡覺,他還愛吃甜食,不愛運動,所以長得越來越胖,小朋友都叫他小胖胖,都不喜歡跟他玩,小胖胖還經常生病,小朋友們知道後來小胖胖怎麼樣了嗎?

四、新授部分:

1、請小朋友打開健康生活第5頁,仔細觀察圖片引導幼兒分組進行討論:

(1)爲什麼小胖胖會特別的胖呢?

(2)小朋友們認爲太胖了有什麼不好呢?

(3)小胖胖最後怎麼樣了?他是怎麼做到的?

教師小結:

(4)迴歸課本,教師領讀。

2、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禮物,它可以教小朋友怎樣健康的飲食,觀察食物金字塔回答問題,吃東西應該注意什麼?怎樣做才能吃的健康?

教師小結:

3、我們新學的弟子規中也有個關於健康飲食的內容,有小朋友記得的嗎?誰能說說是什麼內容呢?誰能說說它的意思呢?

教師小結:

五、拓展討論:

1、你的家人朋友同學中有沒有過於肥胖的呢?他們都有什麼不好的習慣嗎?那你應該怎麼做來幫助他們呢

2、關於老師剛纔講的那個小胖胖的故事,你們覺得小明變胖了小朋友就叫他小胖胖這樣對嗎?爲什麼?而且他變胖了小朋友就不跟他玩了這樣對嗎?應該怎麼做呢?

六、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學到了什麼呢?

七、作業:

回家觀察你的家人的生活方式,要是有不健康的地方及時監督提醒改正。

1、知道分享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2、願意將自己的玩具與零食與小朋友一起分享。

PPT視頻、好習慣寶寶貼畫。

一、活動導入

1、“聽”故事提問導入:小猴子過生日發生了什麼事情?請聽故事《小猴子的生日晚會》

二、基本部分

1、安靜聽故事,情境導入。

教師提問:小動物們爲什麼都走了?

教師總結:小猴生日,小動物都來爲小猴慶祝生日,可是小猴卻說生日蛋糕是媽媽買給他的,他纔不願意和大家一起吃,大家都失望的回家了。

2、“看”動畫提問導入:小朋友,你們願意把自己的東西給別人吃嗎?

3、認真看動畫,啓發思考,教師提出如下問題:

(1)故事告訴我們什麼是分享?

(2)寶寶學會分享了嗎?

(3)小朋友,我們以後應該怎樣與好朋友一起分享?

4、幼兒有疑問可再次觀看動畫,老師根據本班級幼兒共性特徵及個體差異,對動畫進行暫停或播放,結合劇情節點,在幼兒已有經驗上進行選擇性互動提問教學。

教師總結:故事告訴我們:分享就是將好吃的跟大家一起吃,好玩的玩具跟大家一起玩,同樣別人也會將好吃的和好玩的跟你一起分享,這樣你會得到更多的玩具,也會有更多的小朋友和你做好朋友。

5、圖譜演示

教師出示兩張圖片並講述圖片故事,讓幼兒判斷對錯並說明原因。

教師看圖總結:小朋友分享是件快樂的事,我們除了要跟好朋友之間分享玩具外,還要跟爸爸媽媽分享幼兒園快樂!

三、結束部分、遊戲互動。

遊戲名稱:《我會分享》

遊戲準備:圖書、零食、玩具若干

遊戲玩法:分組遊戲,教師每組發一件物品,鼓勵幼兒學會分享。

四、活動延伸

(1)帶領幼兒唱讀《弟子規》經典: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輕訾”

(2)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多與同伴分享自己的東西;

(3)和家長聯繫,習慣養成延續至家庭中落實。

幼兒園教案 篇3

遊戲目的:重複訓練扔球的行動,讓孩子感覺粉碎與重組的意見意義,同時宣泄告急與焦急的情感。

得當年事:3—6歲

預備道具:小球、積木多少個。

遊戲闡明:

1、幼兒園親子游戲中爸爸和媽媽先約請孩子一路拿積木蓋一座城堡,等城堡蓋好之後,報告孩子要舉行一個丟炸彈的遊戲。

2、爸爸媽媽和小朋友輪番拿球打擊城堡,幼兒手工製作直到城堡坍毀爲止。

3、各人一路再把城堡蓋起來,大概也可以想想,蓋成奈何的城堡比力不輕易被打倒。

4、再輪番用球打擊。

遊戲留意事項:

1、遊戲中勉勵孩子多多訓練丟。孩子的力道大概不敷,可以思量讓孩子站前面一點,並資助他們進修怎樣對準目的物。

2、遊戲中要是用的是紙積木,可以請孩子迭得高高的再享受坍毀的興趣,但要是是實心的積木,則高度不宜高於90公分,制止失落時碰傷孩子。

3、遊戲中在丟球前肯定要見告孩子,弗成以將球丟到別人身上。

以上就是這篇育兒文章的詳細內容,講的是關於孩子、城堡、遊戲、遊戲中、積木、可以、幼兒園、一起等方面的內容,希望網友能有所收穫。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在初步瞭解詩意的基礎上學習有表情地朗誦古詩。

2、嘗試用配樂誦讀、歌唱等方式學習古詩,激發吟唱古詩的樂趣。

3、懂得糧食的來之不易,要愛惜糧食。

活動準備

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1、師:小朋友,你們今天早飯都吃些啥呀?

師:那你們知道你們早上吃的饅頭、粥都是用什麼做出來的`呢?(老師根據幼兒的回

答繼續提問,直至幼兒答不出)

師:告訴你們吧,它們都是農民伯伯種出來的。瞧!農民伯伯來了。

2、(出示農民鋤地的圖片):農民伯伯在幹什麼呀?

3、師:古時候有一個小朋友叫李紳,他看到農民伯伯這麼辛苦的勞動就寫下了一首

古詩,名字叫《憫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學習古詩,初步理解詩意

1、(出示視頻)完整欣賞古詩一遍。

2、師 :這首古詩名字叫什麼?(出示ppt1)

3、師:那這首古詩講的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逐句講解並學念古詩:

(出示Ppt2):圖上有誰?他在幹什麼?小朋友看,掛在天空中紅紅的是什麼呀?那

你們知道什麼時候的太陽最紅最熱?

老師小結:中午的太陽火辣辣的照着大地,農民伯伯還在田裏鋤草鬆土。

齊念第一句詩句,並學做農民伯伯除草的動作。

(出示Ppt3):你們看農民伯伯的臉上都流出了什麼?汗水一滴滴都滴到哪裏?

老師小結:太陽火辣辣的照着,一會兒工夫農民伯伯的臉上就流出了汗,一滴一滴滴到了在禾苗下面的土裏,農民伯伯辛苦不辛苦?

齊念第二句詩句,並學做農民伯伯擦汗的動作。

(出示Ppt4):這是什麼?誰知道我們每天吃的飯是從哪裏來的?

齊念第三、四句詩句,並學每天吃飯的動作和牢記在心的動作。。

4、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完整的念一念,(完整朗誦兩遍)

5、師:小朋友念得真不錯,如果配上音樂來念一念會怎麼樣呢。(配樂朗誦兩遍)

6、師:小朋友念得真棒,都像一個個小詩人了。下面我們再把剛纔的動作加上去念一念。(加上動作配樂朗誦兩遍)

7、師:剛纔我發現有幾個小朋友朗誦非常好,我們請他們上來表演,(個別幼兒表演)

三、引用《月亮婆婆喜歡我》的曲調學習用歌唱古詩,萌發喜歡古詩的情感。

1、師:老師還把這首好聽的古詩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一起來聽聽。

老師示範唱

2、幼兒學習歌唱《憫農》

四、教育幼兒要從小愛惜糧食,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

師:小朋友,我們學了這首古詩後,知道每天吃的飯是從哪裏來的?農民伯伯這麼辛

苦的勞動,那我們小朋友吃飯的時候應該怎麼做呢?

(出示圖片):小朋友看,這兩個小朋友在幹什麼?你喜歡哪個小朋友?爲什麼?

五,結束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去把今天學的這首古詩念給後面的客人老師聽聽。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在活動中幼兒通過教師引導循序漸進的學習,大膽表現農夫,小種子的動作及表情,體驗角色扮演合作遊戲的快樂。

與老師同伴一起遊戲,能在樂曲的伴奏下做出各種農作物逐漸成長的動作造型,並根據音樂按角色完成農夫和小種子互斗的遊戲,嘗試多人,臺作進行遊戲。

通過故事表演農夫和小種子的動作感知和表現音樂AB段和尾段的結構。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活動,進行農夫動作練習。

1、教師示範A段音樂動作(翻土、澆水看一看),幼兒跟音樂進行模仿學習。

2、教師示範B段音樂動作(農夫觀察小苗苗的動作、想辦法、噴農藥),幼兒進行模仿學習。

3、師幼一起在座位旁完整模仿農夫動作。

4、幼兒自由散點進行農夫動作練習。

二、師幼學習模仿創編小種子逐漸長大的動作。

1、教師請配課教師做小苗苗,自己做農夫進行遊戲展示,並提問:小種子有什麼變化?他是怎麼長的?在什麼時候長的?

2、小種子逐漸長大動作及創編動作練習。

(1)幼兒創編動作進行表演,師幼跟節奏進行模仿練習。

(2)教師給出指令,這一次我種的是大南瓜,想一想南瓜它會怎麼長呢?動作該怎麼做?教師做農夫澆水,幼兒創編動作進行展示。

3、小苗苗生病枯萎,農夫進行觀察救治環節練習。

(1)師:正在小苗苗長大的時候,忽然發生了什麼事?農夫這時候要幹什麼?幼兒探討隨音樂進行練習。

(2)當農夫噴灑農藥的時候小苗苗又有了什麼樣的反應?教師做農夫噴農藥,幼兒抖動並作出最終農作物造型。

三、農夫與小苗互動完整遊戲。

1、教師做農夫,幼兒自由做農作物進行完整遊戲。

2、請男孩做農夫,女孩做小苗苗分組進行遊戲。

3、請女孩做農夫,男孩做小苗苗,各自管理好自己的責任田地,並相互進行評比,誰的責任田長的最美最好。

4、師幼討論收菜動作並進行模仿。

5、請二名幼兒和教師隨音樂進行完整遊戲,活動結束。

友情提示

1、小苗苗成長時,教師—定提醒幼兒澆完四下水後小苗苗才能長一次。

2、可鼓勵幼兒大膽創編各種農作物的動作,並用肢體表現出來。

3、活動延伸:爲了更好地體現每位幼兒的表現欲在活動中以分田地的形式將幼兒分組,各組做各組農作物的造型,互相評比促進遊戲趣味性,讓幼兒在快樂中相互合作相互學習。

4、可以配合主題活動,引發幼兒種植樂趣,幫助幼兒瞭解不同農作物的生長過程。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 探索在清水裏加入一定的鹽後,雞蛋沉浮狀況的變化,初步感知懸浮現象的變化。

2 . 幼兒兩兩合作進行操作實驗,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學習記錄和描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

3 . 積極主動探索科學奧祕的興趣。

4 . 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5 . 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重難點:

讓幼兒通過自己的探索,感知雞蛋在鹽水中的懸浮現象。

能獨立實驗操作並記錄,樂於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現象。

活動準備:

燒杯兩隻(分別裝等量的淡水、鹽水)雞蛋一個,記錄紙一張,實物:雞蛋、鹽、碗、盆、勺子、燒杯、抹布每組若干。磁吸標誌、記錄表、水彩筆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激發興趣,猜猜雞蛋寶寶沉浮的狀態並記錄。

1.師:今天,老師爲小朋友帶來了兩杯水。你們仔細看一看,這兩個玻璃杯的水一樣多嗎?(出示內裝等量鹽水、淡水的兩個玻璃杯,引導幼兒比較。)

2.師:老師還請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是誰呀?(出示一個雞蛋,教師以蛋寶寶的口吻講話)大家好,我是雞蛋寶寶。今天我想和水玩個遊戲。你們猜猜看,我到了這兩個水杯裏會怎麼樣呢?

3.教師設疑:雞蛋寶寶到了第一杯水裏(淡水)會怎樣?它是沉下去,還是浮上來?請你們把猜想的結果寫到記錄表一上。(↓表示下沉,↑表示上浮。)等會我們再來比比看,你們猜的和操作結果是否一樣。(幼兒猜測雞蛋在淡水裏的沉浮狀態並記錄。接着實際操作,記錄雞蛋的沉浮現象。教師給予指導。)

4.教師繼續設疑:雞蛋寶寶到了第二杯水裏(鹽水)會怎樣?它在水裏是沉下去還是浮上來?(幼兒再次猜測雞蛋在鹽水裏的沉浮狀態並記錄。實際操作,記錄雞蛋的沉浮變化,初步感知懸浮現象。)

評析:

在活動的開始,通過雞蛋寶寶的講話,讓幼兒很自然地進入活動。問題的設置一下子調動了孩子們參與探索的衩極性。猜一猜,想一想,讓他們主動建構知識經驗。玩一玩,比一比表驗證自己剛纔的猜想,從而調整自己的認識,並讓幼兒懂得要得出結論必須以客觀事實爲依據。

二、引導幼兒對探索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找找雞蛋寶寶懸浮的祕密。

1.師:小朋友剛纔都將自己的猜測和實驗結果記在了記錄表一上。那麼,你們的猜測到底對不對呢?通過剛纔的實驗,把你的想法和問題提出來好嗎?(幼兒針對自己觀察的現象自主提問。)

2.教師順應幼兒提出的問題設置懸念:爲什麼雞蛋寶寶在第一個杯子裏是沉在水底的,到了第二個杯子裏卻浮上來呢?這裏究竟有什麼祕密?小朋友快快想一想,找一找。

3.引導幼兒通過各種感官尋找雞蛋寶寶懸浮的原因,啓發幼兒看一看、摸一摸、嘗一嘗,區分出淡水和鹽水的不同,從而找到問題的緣由:雞蛋裝在淡水杯裏是沉下去的,在鹽水杯裏是浮上來的。

評析:

在實驗操作中,有的孩子在沒有老師幫助的情況下自已做出了大膽嘗試--通過嘴巴品嚐發現第二杯是鹽水。教師對於幼兒大膽嘗試的做法給予了肯定。

4.進一步把問題引向深入,探索懸浮祕密:是不是雞蛋寶寶只要在鹽水裏都會浮上來呢?加了多少鹽後纔會浮上來呢?我們再一起猜猜看,動手試一試,記錄下來好嗎?(幼兒猜測並在記錄表上畫上自己猜想的位置--實驗驗證--觀察結果--記錄雞蛋在水中的位置)

評析:

這個環節滿足了幼兒探索的慾望,在猜猜、想想、動動、玩玩中,充分調動幼兒運用感官直接認識和感受懸浮帶來的有趣現象,讓幼兒的探索更深入,更貼近幼兒的生活,也將本次活動推向了**。

三、討論與交流實驗情況,說說雞蛋寶寶懸浮的規律。

1.展示幼兒記錄紙,交流實驗情況。師:爲什麼雞蛋寶寶在加入1勺、2勺鹽的水中沒有浮起來,在加入第3勺、第4勺鹽後會浮起來呢?(幼兒根據記錄表二中講述自己的實驗感受,發現雞蛋的懸浮規律。)

2.師:雞蛋寶寶除了在鹽水裏能浮起來,你還有什麼辦法能讓雞蛋寶寶浮起來?(幼兒回憶生活經驗,自由講述。)

評析:

在交流活動中教師始終以幼兒爲主體,尊重幼兒的想法,貫徹了《綱要》"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的要求。

活動延伸:

1.在我們周圍還有哪些東西放在鹽水中能懸浮起來?找一找,試一試,把實驗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如土豆、黃瓜、蘋果等。)

2.在活動區投入不同材料,鼓勵幼兒繼續探索雞蛋在其他液體(如肥皂水、糖水等)中的沉浮現象。

活動反思:

《綱要》中指出:幼兒的科學活動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教師應充分利用幼兒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懸浮的雞蛋"這個活動設計,來源於幼兒日常生活中的一個興趣點,並且緊密圍繞着"懸浮"這個有趣現象而展開,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使幼兒在操作中獲得了知識,提高了能力。

本次活動的重難點就是要解決如何將抽象的懸浮現象傳遞給幼兒,並讓幼兒通過自己的探索,感知雞蛋在鹽水中的懸浮現象。通過猜一猜、想一想,讓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進行猜想和判斷,讓他們主動建構知識經驗。在此基礎上再讓幼兒通過玩一玩、比一比來驗證自己的猜想,從而調整自己的認識,並讓幼兒懂得要得出結論必須以客觀事實爲依據。

此外,本次活動還注重活動的拓展和延伸,讓仍有興趣的幼兒可以繼續在活動區進行探索,打破以往把一個活動孤立起來的做法,使教育形式能夠多樣化,更符合不同層次幼兒的需要。

小百科:蛋指的是某些陸上動物產下的卵,胚胎外包防水的殼。鳥類、爬行類以及哺乳類的鴨嘴獸和針鼴科都下蛋。在適當的溫度下,蛋會在一定時候孵化,幼體用口部上方的角質物鑿開蛋殼破殼而出。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理解故事的內容。

2、學習獨立、有序地閱讀圖書,大膽地用自己的方式表達畫面的內容。

3、知道肥胖帶來的麻煩,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4、初步瞭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5、鍛鍊幼兒的反應能力,提高他們動作的協調性。

活動準備:

大圖書一本;小圖書幼兒人手一本;故事內容的圖片若干;音樂一段。

活動過程:

一、師幼一起閱讀大圖書前半部分。

1、封面閱讀。

你們看書的封面上畫得是誰?他是什麼樣的國王?

2、介紹書名。

這本書的名字就叫《胖國王》。

3、翻閱大圖書一至五頁,瞭解故事的前半段。

(1)幼兒想象,激發閱讀的興趣。

國王那麼胖,他會遇到什麼麻煩呢?

(2)翻閱大圖書,幼兒主動觀察畫面。

你看到胖國王遇到了哪些麻煩?在第幾上頁?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4、仔細觀察圖六,瞭解國王的心情。

國王遇到了那麼多麻煩,你覺得他快樂嗎?那國王又是怎麼想的呢?

二、幼兒自主閱讀七至十二頁,瞭解故事的後半段。

1、自主閱讀。

(1)國王怎樣才能變瘦呢?皇宮裏的廚師、醫生、公主、皇后會給國王想什麼好辦法呢?待會請小朋友們仔細的看圖畫書的7到12頁,再和好朋友說一說。

(2)你看到誰幫助了國王?他給國王想了什麼好辦法?

2、配樂做運動。

師:國王覺得大家的想法都很好,就開始照着做了,那讓我們陪着國王一起行動吧!

三、共同閱讀圖書十三、十四頁,感受國王變瘦後的喜悅。

師:好多天過去了,國王變成什麼樣子了呢?這時候他的心情怎麼樣啊?你從哪裏開出來的?

四、完整欣賞故事。

1、看圖片,教師簡單講述故事內容。

2、幼兒自主完整閱讀圖書。

3、看大圖書,幼兒講故事。

五、聯繫生活,知道運動對身體有好處。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呢?

小結:對了,我們小朋友要少吃零食和甜食,要多運動,這樣我們的身體纔會棒棒的!

活動延伸:

1、閱讀圖書其它的故事情節。

2、製作《胖國王》的遊戲棋譜。

活動反思:

“胖國王”在大家的建議下決定不再吃零食,按照自己的計劃堅持運動。不會跳繩,他們認真地向別人學習,這次跳了一個,下次的目標就升爲兩個。孩子們之間還自覺地開始了比賽,看誰能堅持,不怕累。看到有人要放棄時, “大臣”們便會在旁邊加以鼓勵。 “瘦皇后”在“公主”的幫助下建立了“快樂心情小屋”,讓心情不好的小朋友去說悄悄話、聽音樂、唱歌等。 “廚師”們則在進餐過程中堅持爲“胖國王”先盛一碗湯,鼓勵“瘦皇后”不剩菜、不挑食。這樣,角色扮演與生活實際有機結合,真正起到了潛移默化的效果。

小百科:中國古代稱諸侯封地爲國,一國之長稱王。前704年,楚國子爵熊通僭越稱王,是爲楚武王;在此之前的夏商周三朝,王是至尊君主的稱呼,等同於“天子”,如殷紂王、周武王。自秦始皇稱“皇帝”後,王與皇始有分別。

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熱愛少數民族的情感。

2、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

3、初步學習提、壓腕的基本動作,感受蒙古族舞蹈奔放、舒展的風格特點。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5、啓發幼兒按照原歌詞的結構,創編新歌詞並演唱。

活動重難點:

重點:學習提、壓腕的基本動作,並與腳步動作協調一致。

難點:掌握提、壓腕動作的基本要領。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蒙古服裝一套

資料準備:錄音機、音樂磁帶

課件圖片:蒙古服飾、皮靴、蒙古舞蹈、蒙古包、蒙古草原、馬頭琴、摔跤等。

活動過程:

(一)、依次出示課件,讓幼兒感知蒙古族,簡單瞭解蒙古族人的生活。

1、出示多媒體課件,讓幼兒初步認識蒙古族。

“今天,孫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好多漂亮的圖片,咱們一起來看看吧

(師播放課件)

2、教師小結:

蒙古族熱情奔放,喜歡唱歌、跳舞,喜愛扎頭巾、穿斜襟的衣服和皮靴,居住在大草原上的蒙古包裏,在大草原上放牧。喜歡喝奶茶、拉馬頭琴,還善於摔跤、騎馬。

(幼兒對色彩鮮豔的圖片特別感興趣,結合幼兒這一特點,我選用觀察圖片導入活動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刺激了幼兒的視覺器官,激發了幼兒的觀察慾望,以此來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

(二)、教師隨音樂整體示範律動:

1、啓發引導幼兒學習騎馬的動作:

“小朋友都見過騎馬的人,有的小朋友還騎過馬,我請小朋友來學習一下騎馬的動作。”(請2—3名幼兒到前面學騎馬的動作)

2、教師再次隨音樂示範動作

孫老師還把騎馬的動作配上了音樂,編成了一個小小的律動,你們想不想看一看呢?(師隨音樂,整體示範動作)

3、引導幼兒說一說、做一做孫老師都做了哪些動作,鼓勵幼兒大膽嘗試,體驗蒙古族舞蹈奔放、舒展的風格特點。

(幼兒的天性好動、好模仿,針對這一特點,我巧妙地將教師示範與幼兒體驗聯繫在一起,讓幼兒從教師的動作及優美的音樂中體驗到騎馬帶來的樂趣,使幼兒產生想學、樂模仿的興趣爲進入下一個環節的學習動作做了有力的鋪墊)

(三)、教師詳細講解示範律動的動作要領:

1、騎馬:

騎馬的時候身體微向前傾一下,雙手放在身體的前方,雙手半握拳做握繩狀,拉住馬繮繩提壓腕。同時雙腳併攏、腳尖着地,提起腳後跟,然後在同時壓下去,一拍一次提壓腕。邊示範邊鼓勵幼兒說:“馬兒馬兒快快跑,駕駕駕......。”

2、提壓腕:

手放在身體兩側,手掌伸平提壓腕,同時頭自然擺動。

3、擠奶:

兩手腕在體前方相對提壓腕兩次,然後上下交替,提亞腕兩次。

4、揚鞭、甩鞭:

左手在體前半握拳,手臂成半圓形,右手食指在頭上方繞兩圈後往下甩,做甩鞭動作。

(本環節以學習動作爲主要內容,也是活動的重點部分。由於中班幼兒年齡小、對於動作的掌握只停留在表面上,不能形象的模仿與表現。抓住這一特點,教師採用靈活機智的示範法,將律動的動作與幼兒的生活經驗結合起來,使得肢體動作更加易懂、易學,能使幼兒在學的過程中掌握技巧與方法。)

(四)、師幼一起隨音樂做律動:

1、小朋友學的真快,咱們隨着音樂來做一遍律動吧!

2、請個別幼兒領着做律動,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現自己。

(整個活動始終以綱要精神爲指導,讓幼兒在其中感受美,發現美,並在此基礎上表現美,此環節從幼兒感受出發,給幼兒表現的機會讓幼兒在做一做,帶頭做中增加自信,並享受其中的快樂。)

活動延伸:

欣賞教師準備的蒙古族舞蹈,讓幼兒在歡快的氣氛中結束活動。孫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段蒙古族舞蹈,(幼兒閉眼睛片刻,師換衣服)在歡快氣氛中結束教學。

課後反思:

活動開始部分觀察蒙古族圖片,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以此瞭解蒙古族人的生活習慣、習俗等。活動中教師的引導與小結語言可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激發了幼兒熱愛蒙古族的情感。在教師的示範引導與音樂感受的交替配合中,幼兒對舞蹈動作的求知慾望逐步加深,在感知舞蹈奔放、舒展的風格特點的同時,又激起了幼兒學習動作的興趣。此環節在教師的引導,鼓勵與分解動作講解示範下,幼兒很快學會了動作,突破了本次活動的重難點。幼兒的動作協調性也逐步加強。幼兒由被動到主動學習動作,師幼情感共鳴,達到了預設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