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春天的教案七篇

幼兒園春天的教案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6W 次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春天的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春天的教案七篇

幼兒園春天的教案 篇1

【活動設計】

《指南》指出: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於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近段時間,我們中班正在結合季節開展主題活動《大樹和小花》。戶外活動時孩子們總是與樹進行親密接觸,他們和樹成爲了好朋友。如何將孩子們感興趣的事物融入到教學活動中去,又有助於發展幼兒的能力呢?於是,我設計生成了美術活動《春天的樹》,讓幼兒在看看、說說、想想、畫畫中嘗試並體驗紙團拓印畫的獨特魅力,激發幼兒熱愛美術、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動目標】

1、欣賞春天的樹,嘗試用紙團拓印的方式大膽畫出自己喜愛的樹。

2、積極參與活動,能與同伴合作使用繪畫材料,體驗紙團拓印畫帶來的樂趣。

【活動重點】

能大膽嘗試用紙團拓印的方式畫出自己喜愛的樹。

【活動難點】

選用適宜的顏色表現出春天樹木的基本特徵。

【活動準備】

多媒體、各色顏料、示範用紙和幼兒繪畫用紙、廢紙團、抹布、背景圖、音樂。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瞭解樹木特徵

1、引導幼兒欣賞春天的樹,激發幼兒興趣。

2、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樹朋友。

二、模擬演示,明確作畫方法

1、教師出示紙團拓印好的作品,引導幼兒發現繪畫方式和以前作品的不同。

2、教師以情景化的語言介紹今天的作畫材料。

3、請個別幼兒上來探索用紙團拓印作畫,教師提醒作畫方法。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1、出示背景圖,激發幼兒創作慾望。

2、教師提出操作要求。

3、播放音樂,幼兒自主作畫,教師適時指導。

四、評價展示,分享體驗成功

1、以小動物評畫和幼兒互相介紹作品的方式進行交流評價,感受成功的快樂。

2、和小樹林小動物拍照留念。

3、幫忙整理活動材料離場。

幼兒園春天的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續編詩歌,進一步瞭解春天的特徵感受詩歌中春天的美的意境,從而萌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操。

2.通過觀察圖片,能清楚、大膽地表達對春天的感受,豐富詞彙(融化、淅瀝淅瀝、垂柳、嫩綠、新裝、微風、飄揚、抿着、飛翔、蔚藍、嘰哩哩、綠油油、播種)。

3.學會用“春天來了,春天來了,春天在哪兒呢?......春天在這!春天在這!”的詩句續編詩歌。

4.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5.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讓家長利用週末帶幼兒去感受春天的景色和快樂的遊玩。

2.視頻詩歌《春天的祕密》。

3.爲幼兒續編詩歌準備11張春天的圖片,製作成PPT《春天的祕密》。

4.兒童歌曲《春天在哪裏》。

5. 誠邀:親愛的29班家長們,爲了讓您更多的瞭解萬嬰教育的理念,快樂教育,快樂人生;爲了讓您更全面的理解《指南》在幼兒教育教學目標的指導;爲了響應萬嬰教育機構每週園長觀摩教學活動開放日;路園長將在3月27日(星期四)上午8:50分在多功能廳,爲我們29班幼兒開展大班語言續編詩歌《春天的祕密》教學活動,歡迎您的光臨,期待您與孩子同樂!

活動過程:

1.現在是什麼季節?你從哪裏看到了春天?春天是什麼樣的呢?

2.請欣賞我把自己發現春天的祕密,編成了詩歌製作成了視頻。播放視頻詩歌《春天的祕密》

3.根據詩歌內容提問,豐富幼兒的詞彙並解詞。播放PPT《春天的祕密》

4.出示圖片(油菜花、放風箏)幼兒根據圖片續編詩歌。

5.幼兒和老師一起有感情有動作的朗誦續編詩歌(油菜花、放風箏)。

6.播放PPT《春天的祕密》 幼兒跟着PPT一起將詩歌完整的朗誦一次。

7.請幼兒回家和家人一起去尋找春天的祕密,把拍的照片、畫的畫、編的詩歌帶到幼兒園和大家一起分享。

8.播放兒童歌曲《春天在哪裏》,老師帶着幼兒踏着節奏翩翩起舞,到戶外去尋找春天。

另附詩歌《春天的祕密》

春天來了,春天來了,

春天在哪兒呢?

小河裏的冰溶化了,

河水淅瀝淅瀝的流着,

小聲的說:“春天在這!

春天在這!”

春天來了,春天來了,

春天在哪兒呢?

垂柳換上了嫩綠的新裝,

在微風中輕輕的飄揚,

小聲的說:“春天在這!

春天在這!”

春天來了,春天來了,

春天在哪兒呢?

桃花紅着臉,

抿着小嘴,

微笑着說:“春天在這!

春天在這!”

春天來了,春天來了,

春天在哪兒呢?

燕子飛翔在蔚藍的天空,

嘰哩哩的叫着,

小聲的說:“春天在這!

春天在這!”

春天來了,春天來了,

春天在哪兒呢?

綠油油的麥苗,

使勁地從泥土裏往上鑽,

小聲的說:“春天在這!

春天在這!”

春天來了,春天來了,

春天在哪兒呢?

農民伯伯忙着播種,

拖拉機轟隆轟隆地嚷:

“春天在這!

春天在這!”

哈哈!春天真的來了,

春天真的來了!

我看見了春天的祕密,

我要把它牢牢記在心裏。

教學反思:

春天來了,萬物都有了性的變化,河裏的冰融化了,柳樹的葉子綠了,桃花兒紅了,春天還是一個播種的季節,農民伯伯開始播種了。這些都吸引了幼兒的目光。結合當前春天的季節,我開展了本節活動《春天的祕密》。

活動目標要求幼兒感受春天的美麗,激發幼兒熱愛春天的情感。能瞭解詩歌的內容,從而運用自己的已有經驗來續編詩歌,學習用連貫的語言大膽講述自己發現的春天的祕密。

活動前的準備工作做得很充分,教師有目的、有意識地拍了許多相關的照片,並在網上下載了大量的圖片繪製圖片供幼兒在教學過程中欣賞,幫助他們理解詩歌的內容。教師將詩歌內容的圖片一課件的形式一張一張展現給幼兒欣賞,讓幼兒更快的理解了詩歌的內容,還爲續編詩歌的環節做了鋪墊。通過教師的充分準備,幼兒對春天的景象非常感興趣,所以能大膽地對自己知道知識進行描述。整個活動過程中,孩子們的興趣非常高,主動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也很高。只是活動的時間把控不夠好,但幼兒在最後的續編環節,表現得非常投入,師生間的互動效果非常好。

幼兒園春天的教案 篇3

認知目標:通過看看、聞聞等形式,瞭解春天花朵的各種形態與美技能目標帶領幼兒在社區環境中尋找各類春天的花情感目標萌發幼兒親近自然,熱愛自然,保護自然植物的情感。

活動重點:萌發幼兒親近自然,熱愛自然,保護自然植物的情感活動難點通過看看、聞聞等形式,瞭解春天花朵的各種形態與美。

準備:貼板一塊、黑色記號筆一支

導入:

1.交待小朋友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春天裏有許多美麗的花朵也開放了,我們今天就去小區裏找找看哪些花已經開了。

2.教師帶領幼兒外出

3.邊散步邊尋找美麗的花

①小朋友你認識這種花嗎?它叫什麼名字?

②看看它的花瓣是什麼顏色的?像什麼?

③教師可以揀地上的落花把花瓣分給幼兒請孩子摸摸有什麼感覺?

④去聞聞花的香味

4.教師用貼板收集幼兒找到的花,並標上序號和花名。

5.返回幼兒園

6.集中總結數數我們今天找到了幾種花?你最喜歡哪朵?

幼兒園春天的教案 篇4

目標:

1.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種植蔬菜,提高種植及觀察的興趣。

2.知道植物生長髮育的條件及管理植物的知識,通過討論,學習用繪畫的方式建立起管理制度。

3.能有認真、細心操作的態度。

準備:

青菜、蘿蔔、絲瓜、南瓜等蔬菜的種子及圖片,花盆,泥,灑水壺,工作服

過程:

1. 出示蔬菜的種子(蔬菜的圖片朝下放),讓幼兒猜猜是什麼。

(1)翻開圖片,使幼兒知道這些是各種蔬菜的種子。

(2)比較蔬菜種子的不同。

2.回憶花匠叔叔栽種植物的情景(鬆土、挖坑、栽種、澆水等)

3.啓發幼兒:怎樣讓這些種子長成好吃又有營養的蔬菜?

4.與幼兒邊討論邊演示種植的方法:

如:先在花盆裏放多少土,種子的間距,種子上蓋多少土等。

5.幼兒選擇自己想種的蔬菜進行種植,老師指導。

6. 討論:

(1) 每天由誰來照顧這些蔬菜?

(2) 怎樣照顧好這些蔬菜?

7. 鼓勵幼兒用繪畫的方式將自己的想法記錄下來。(讓別人一看就知道該怎樣來照顧它們)

8. 彙總幼兒的方法,將這些方法貼在種植角內。

幼兒園春天的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完整演唱歌曲《春雨娃娃》。

2、用橡皮泥作畫、捏造型。

活動準備:橡皮泥

活動過程:

1、演唱歌曲《春雨娃娃》。

教師彈琴,請幼兒演唱來進行比賽。

2、嘗試製作小雨滴春雨下到這,下到那,叫醒了種子,染紅了花朵,染綠了大地。我們也來試着做做小雨滴吧。這次我們要嘗試一種新做法,那就是用橡皮泥來做。想不想試試看?

教師示範,幼兒欣賞,觀察怎麼捏好看。

幼兒嘗試用橡皮泥捏畫。

3、交流展示作品。

教師和幼兒一起欣賞橡皮泥所捏出來的作品。

活動延伸:在區角活動中,開展橡皮泥變變變的遊戲。

幼兒園春天的教案 篇6

活動背景

春天悄悄走進了我們的校園。雖說春天的腳步靜悄悄的.可是沒有躲過孩子們敏銳的眼睛。當越來越多的孩子來告訴我他們的發現時,我們開始了春天的主題活動,我將重點放在幫助幼兒充分感受春天的美。大膽嘗試運用多種方式表現春天的美上。設計並開展了“春天的祕密~我眼中的春天~春天進行曲~春天的色彩”等活動。在此基礎上,孩子們又生成了“我眼中的綠地~春天裏的爲什麼~綠色和黑色”(創編小青蛙和小蝌蚪的故事)等活動,而我選取<春天的色彩>這篇文學作品開展活動,旨在通過色彩這個很小的點,引導幼兒大膽嘗試運用畫畫、編編、講講的方式充分感受和表現春天的色彩。

活動目標

1.欣賞文學作品,感受春天的美麗。

2.畫畫、縮編、講講,大膽表現對春天色彩的.感受。

3.學習創編.體驗創編的樂趣。

活動準備

《春天的色彩》課件、班德瑞《春》的音樂、不同色系的油畫棒、記號筆、畫紙。

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理解作品內容。

(1)完整欣賞文學作品(一邊演示課件,一邊朗誦)。

教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屏幕,上面有誰?它在幹什麼?猜猜它在哪裏睡覺?(老師帶幼兒邊看課件邊朗誦)

(2)提問:誰告訴了小熊春天的顏色?它是怎麼說的?(引導幼兒用作品中的語言表述)草莓爲什麼說春天是甜甜的紅色呢?

教師小結:草莓是甜甜的,紅紅的,所以草莓告訴小熊春天是甜甜的紅色。

師:小兔爲什麼說春天是跳跳的白色呢?

教師小結:春天來了,天氣暖和了,小白兔也蹦蹦跳跳地出來了,小白兔告訴小熊??(引導幼兒接下去說)

師:小草爲什麼說春天是嫩嫩的綠色呢?

教師小結:對,春天來了,小草變綠了,所以小草告訴小熊,春天是??(讓幼兒接)

(3)共同討論:小熊知道了,原來春天有綠色,有紅色,還有白色。那麼春天還有什麼色彩呢?

2.大膽繪畫,表現春天色彩。

(1)師:剛纔小朋友說了那麼多春天的色彩。那麼,你想請誰來告訴小熊春天的色彩呢?請你去把它畫出來。

(2)播放《春》的音樂,幼兒繪畫。

教師提示語:請你一邊畫一邊想,準備請誰來告訴小熊春天的顏色呢?

3.學習創編.體驗成功快樂。

(1)幼兒交流創編。

師:畫好的小朋友把畫給老師貼到黑板上。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你畫了什麼。

(2)幼兒大膽表述創編內容。

教師指着黑板上的畫,請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如:這隻美麗的蝴蝶是淮畫的?引導幼兒說出:蝴蝶告訴小熊:春天是??

(3)整體欣賞(播放課件)

師:剛纔我們告訴了小熊那麼多春天的色彩。我們也把它們編進故事裏好嗎?

教師和幼兒一起邊看邊說,並把幼兒續編的內容添加進去,教師加上結束語:看了小朋友們的畫,小熊突然激動地叫起來:“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春天原來是五彩繽紛的。”

4.結束活動

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到外面去找一找春天還有哪些色彩。再來告訴小熊。

活動反思

策略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的興趣。

孩子年齡小,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比較短,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把聲音、圖像、文字、動畫等有機結合起來,激發幼兒的興趣。例如:開始在一片漆黑中。出現若隱若現小熊睡覺的情景,讓幼兒觀察是誰,猜想在哪裏睡覺,給幼兒一種新鮮的、動態的感官刺激。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然後隨着春雷聲音和文字的出現。實現場景切換,鏡頭從樹洞內小熊睡覺推進到整個樹洞的畫面,再切換到樹洞外小熊出來的場景,讓幼兒通過情境感悟到原來小熊是在樹洞裏睡覺。增強課堂教學的感染力。

策略二:營造動態.利於幼兒語言表達。

我藉助多媒體課件.營造了一個非常豐富的動態語言環境,比如:我讓小草動態地從土裏鑽出來.讓幼兒感受春天的小草是嫩嫩的、綠綠的。將抽象的文字形象化、具體化,易於幼兒理解和表達。

附散文: 春天的色彩

一聲春雷驚醒了正在冬眠的小熊。小熊在黑黑的樹洞裏睡了一個冬天。小熊想:過了一個黑色的冬天,春天來了。春天是黑色的嗎?春天是什麼顏色的呢?小草告訴小熊:“春天是嫩嫩的綠色。”草莓告訴小熊:“春天是甜甜的紅色。”小白兔告訴小熊:“春天是跳跣的白色。” 小熊聽了說:“哦!我知道了,原來春天是嫩嫩的綠色、甜甜的紅色、跳跳的白色。

幼兒園春天的教案 篇7

活動一:觀察金魚

活動目標

1.觀察金魚,初步瞭解金魚的外形特徵,知道金魚的家在水裏,幼兒園春天主題活動——春天的小動物。

2.知道關心、愛護小金魚(不用手去抓它,不亂給金魚餵食等)。

3.豐富詞彙:小金魚。 活動準備 大玻璃魚缸2只,各色金魚若干條。

活動過程

1.引起觀察興趣。

(1)用布遮着魚缸,讓小朋友猜猜,魚缸裏住着誰。

(2)揭開布,讓托兒看看,說說魚缸裏有什麼。

2.觀察並說說金魚的動態、外形特徵(大眼睛、大尾巴),教師可提問:它的家在哪裏?

3.培養托兒喜愛金魚、愛護金魚的情感。

4.欣賞歌曲“小魚遊遊”。

活動二:音樂遊戲“捉小魚”

活動目標

1.會邊唱歌曲,邊四散地做小魚遊的動作。

2.初步學會避讓,儘量不被捉住。

活動過程

1.教師唱歌,托兒四散地做小魚遊的動作。

2.托兒學唱歌曲,理解“我要捉住你”的含義,幼兒教案《幼兒園春天主題活動——春天的小動物》。

3.托兒邊唱歌曲,邊做小魚遊。

4.教師當捕魚人,在唱最後一句時做象徵性的捕魚動作。

活動三:添畫“小魚遊遊——泡泡”

活動目標 初步學習畫圓的技能,對添畫有興趣。

活動準備 畫好“小魚”的作業紙人手一張。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引起托兒興趣。

2.示範畫圓。

3.托兒學習畫圓。

(1)伸出右手食指,徒手畫圓。

(2)托兒選擇喜愛的顏色,自由作畫。

4.相互欣賞作品。

活動四:觀察小蝌蚪

活動目標

1.引發觀察興趣,瞭解小蝌蚪的名稱及其主要的外形特徵。

2.能用簡短的語句描述小蝌蚪遊動時的樣子。

3.豐富詞語:小蝌蚪。

活動準備 盛有小蝌蚪的玻璃魚缸共5只、遮布5塊。

活動過程

1.引起托兒觀察的興趣。

(1)讓小朋友猜猜,桌上的佈下有什麼。

(2)揭開遮布,讓托兒看看說說魚缸裏有什麼。

(3)糾正托兒發音:“蝌蚪”。 2.觀察小蝌蚪的動態,並願意說說。

3.觀察小蝌蚪的主要特徵(身體是橢圓的,尾巴是細細的,全身是黑色的)。

4.欣賞“小蝌蚪”的謎語。 身體大,尾巴細, 身上穿黑衣, 游來游去在水裏, 青蛙叫它小弟弟。

活動五:手指點畫“小蝌蚪”

活動目標 嘗試用手指點畫小蝌蚪,對手指點畫感興趣並大膽作畫。

活動準備

1.托兒已觀察過小蝌蚪。

2.一缸實物小蝌蚪。

3.黑色水粉顏料若干盤,抹布、圖畫紙、海綿若干。

活動過程

1.觀察魚缸裏的小蝌蚪,說說形狀、顏色。

2.教師示範講解手指點畫的方法:用食指在浸有黑色顏料的海綿上輕輕蘸一下,按在紙上,再輕輕提起向後一拉。

3.托兒嘗試作畫。

4.教師指導,鼓勵托兒大膽作畫。提醒不把顏料弄到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