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中班幼兒園教案及教學設計模板集錦5篇

中班幼兒園教案及教學設計模板集錦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W 次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幼兒園教案及教學設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幼兒園教案及教學設計模板集錦5篇

中班幼兒園教案及教學設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探究發現桔子的特徵及桔子製品。

2、嘗試製作桔子製品,並對製作活動感興趣。

活動準備

1、實物桔子若干,榨汁機一臺,杯子、吸管若干。

2、封閉的盒子一個(只可以一隻小手伸進去),裏面放一個桔子。

3、幼兒瞭解許多種水果的形狀及吃法。

活動過程

1、猜一猜

(1)第一次猜想:有一種圓圓的水果,它是誰?

讓孩子們將自己平時所認識的水果在頭腦中過濾一遍。

(2)第二次猜想,在第一次的基礎上縮小範圍 :有一種水果圓圓的,要剝開皮才能吃。

讓孩子們運用篩選和排除的方法努力去探訪答案。

2、動腦筋,想辦法

給孩子們提供一個封閉的盒子,只有一隻小手可以伸進去,要求在不用眼睛看的情況下,自己想辦法去獲得答案。(可以用鼻子聞、用手摸等)

3、玩一玩, 發現祕密

(1)幼兒討論:桔子可以怎樣玩。(滾着玩、拋着玩、掛起來當繡球、當小丑的鼻子等等)

(2)幼兒討論:桔子可以怎樣吃。(剝開皮就吃、做成冰糖葫蘆、做成桔子罐頭、榨汁等等)

(3)幼兒討論:桔子皮有用嗎?(洗淨曬乾可以象茶葉一樣存放和衝飲,可做成糖桔絲、糖桔丁、桔皮醬、桔皮香、燒粥時放幾片桔子皮有開胃作用、燒肉或燒排骨時也放幾片,味道更美且不油膩)

4、做一做,嘗一嘗

老師和幼兒共同榨汁,並嘗一嘗其味道。

中班幼兒園教案及教學設計 篇2

活動

一天早晨,欣欣小朋友一來幼兒園就拉着我的手,讓我看她的衣服,原來媽媽給她買了一件新毛衣,上面還有三隻小貓的圖案。我說:“真漂亮,還有三隻小貓呢!”小朋友一聽都圍過來,七嘴八舌的說起自己的衣服上的圖案、顏色。於是,我抓住了這契機,結合《新年好》的主題,將認識圖形、序數和排序等知識融合在一起,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服裝,複習鞏固圖形、序數等知識。

2、幼兒初步運用圖象,圖案進行裝飾。

3、在多次操作中,學習排序知識,掌握排序規律。

4、感受節日氣氛,在裝飾服裝的過程中,培養幼兒的美感。

物質準備:

1、紙製衣服5件(裝飾好的1件,沒有裝飾的4件)

2、剪好的圖形、圖案若干。

3、膠水、棉籤、紙巾、毛巾。

4、磁帶。

經驗準備:

幼兒已經認識各種圖形和圖案

活動過程:

一、通過欣賞服裝,複習鞏固圖形、圖案以及數、序數的相關知識。

1、小朋友們,要過年了,爸爸媽媽都會給我們買什麼禮物呢?(幼兒自由回答)

2、小兔子的媽媽也給小兔子買了一樣禮物,你們知道是什麼嗎?(幼兒自由回答)你們猜對了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裝飾好的衣服,請幼兒觀察)

3、你看見小兔子的新衣服是什麼樣子的?和你的衣服一樣嗎?哪裏不一樣?你的衣服上有什麼?小兔子的衣服上都有什麼?你認識他們嗎?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吧!(幼兒自由回答,並說出小兔子衣服上的各種圖形、圖案的名稱,複習點數、序數等方面的知識)

二、引導幼兒運用圖形、圖案進行裝飾

1、小朋友你們看,這是誰(輔助老師扮演小鴨子),小鴨子也帶來了鴨媽媽給他買的新衣服,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觀察小鴨子的新衣服)

2、小鴨子的衣服是什麼樣子的?上面有什麼?(小鴨子的衣服上什麼也沒有)小鴨子也想把衣服變得像小兔子的衣服那樣漂亮,可是怎麼辦好呢?(引導小朋友幫助小鴨子裝飾衣服)那我們就來當個小小設計師吧,爲小鴨子設計衣服吧!

3、幼兒分小組運用準備好的圖形、圖案進行裝飾。

4、教師觀察、輔助。(引導幼兒進行裝飾的時候,注意膠水的使用,保持小手、桌面和小鴨子衣服的整潔)

三、在操作中,讓幼兒找出排序規律。

1、請各組的小設計們展示爲鴨子設計的衣服,大家互相評價。

2、你們覺得小朋友設計的衣服怎麼樣?有沒有小兔子的好看?爲什麼?(小鴨子衣服上的圖形、圖案很亂)那小兔子的衣服呢?(圖形、圖案都很整齊)怎麼整齊的呢?(引導幼兒發現並找出排序的規律)

3、我們再來動手設計一次好嗎?

4、幼兒再次動手設計。(教師放音樂)

中班幼兒園教案及教學設計 篇3

生活中的美無時不有無處不在,怎樣讓孩子去感受美,發現美、表現美、創造美,讓每個幼兒都得到美的薰陶和培養,是我們幼教工作者應該去深思和反省的。藝術教育通過一定的教育形式,將生活中美好的東西集中展示和表現出來,讓孩子對美有更鮮明的感受和更深刻的體驗,是幼兒園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綱要》中對幼兒藝術教育也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和要求。大班藝術教育活動《花兒與蝴蝶》正是王老師在新《綱要》理念的指導下所做的努力與嘗試,爲我們研究藝術教育,培養孩子的審美情趣提供了一個鮮活的案例。

一、情景的精心設置,爲幼兒創設了三維空間美

春天來了,萬物復甦,樹上長出了嫩葉,地上開滿了鮮花。在優美的《梁祝》樂曲中,美麗的“花兒”(角色)和“蝴蝶”(角色)在翩翩起舞,嬉戲玩耍。)

活動一開始,就深深吸引了每一個孩子,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凝神屏氣,睜大好奇的雙眼,感受着眼前的一切,而這,只是幼兒園的一種慣見的`教學方式—情景表演,卻發揮出了奇特的魅力,是因爲教師給它賦予了新的含義,那就是—美感。一是場景的設置及角色的裝扮給了孩子視覺上的美,用眼睛可以看到的美;二是《梁祝》音樂給了孩子聽覺上的美。我們也許擔心:孩子聽得懂名曲嗎?但我們不能否認,孩子沒有理由拒絕美的東西,優美、抒情的樂曲同樣給人以美的享受。三是精彩的表演與整體的和諧給了孩子知覺上的美。教師精心創設的三維空間讓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美。藝術教育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教育和訓練幼兒“有音樂感的耳朵”和“能去感受形式美的眼睛”(馬克思)。感受美是美育的基礎,感受是表現的前提,幼兒只有在此前提下,才能在藝術活動中表現出對美的情趣。培養幼兒的感知力,教師必須引導幼兒去親身感受,必須以直觀的、具體的美去打動幼兒的心靈,使他們對美的形式和表象由感受到欣賞,從而激發表現美、創作美的興趣。王老師正是抓住了此特徵,精心設計了這一環節,爲後面的創作活動作了成功的鋪墊。

二、營造輕鬆民主的氛圍,給予幼兒和諧的環境美

這是所提的“環境”,是指心理環境,請看下面的幾段對話:

師:你認爲蝴蝶漂亮嗎?

幼:漂亮

師:哪兒漂亮?

幼:我認爲翅膀是最漂亮的

我認爲是蝴蝶身上的花紋......

師:你想把自己打扮成誰?

幼:我想扮成花兒

師:那你準備怎樣做?

幼:......

師:聽了這段音樂,你覺得怎麼樣?你想幹什麼?

幼:我想跳舞

我想散步......

在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始終是“蹲下來”和孩子對話,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對待每個孩子,耐心地傾聽,並努力理解他們的想法與感受,支持鼓勵他們大膽地表達內心的意願。《綱要》中要求“教師的態度應有助於形成安全、溫馨的心理環境”。教師的可親、可愛、可信任、可依賴便是心理環境中最基本的“建築”,給孩子舒適、歡心和自由的感覺。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纔可以展開想象,放飛思維。《花兒與蝴蝶》中,師生融洽,氣氛和諧,教師精心營造的“美”的氛圍,讓幼兒充分體會到了快樂學習,學習的快樂。

中班幼兒園教案及教學設計 篇4

(一)初步感知活動:

1、小朋友們,你們看,這裏有許多樹葉和花,請你們來看一看、玩一玩,讓幼兒初步感知。

幼兒有的拿着樹葉玩耍,有的圍着仙人球看,最吸引幼兒的是仙客來和燈籠花這兩種特殊的花卉,孩子們圍着它們討論着。

2、在幼兒玩耍過程中,教師個別提問幼兒:你手中的樹葉它像誰?

幼兒紛紛拿着手中的樹葉,有的說像小船;有的說像彎彎的月亮;有的說像花瓣;有的說像圓形、橢圓形;有的像扇子等等。

(二)擴散思維活動:

1、教師提問:你玩的樹葉像什麼?這裏的花有的像什麼?

孩子們想象力豐富,有的說像牙籤;有的說像縫衣服用的針;有的說像刺蝟身上的小刺;有的說像大頭針;有的說像心、扇子、小手等。幼兒擴展思維,展開想象,幼兒爭搶着說出自己看到的花,有的說菊花像頭髮;有的說荷花像彩色的燈墜……。

2、教師發散幼兒想象還見過的樹葉或花像什麼物品?

幼兒說有的樹葉像小船、月亮、箭、胡蘿蔔、圓形等等。

幼兒說出了有的花像美麗的蝴蝶;有的說像髮卡;有的說像衣服上蝴蝶結、雞冠、喇叭、太陽等。

引導幼兒活躍思維,發現兩種物體的相似之處。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創造力。幼兒的創新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昇華。

(三) 創新想象和操作活動:

1、出示雞冠花、梧桐樹葉、鬱金香、小手、酒杯、公雞頭等的圖片。鼓勵幼兒仔細觀察發現兩種物體的相似之處,發揮想象空間,找出兩種相似的物體並進行粘貼。

本環節,主要是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中班幼兒具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幼兒能將兩種相似的物品進行正確的對應粘貼。

(四)創新思維活動:

1、教師:人們很聰明,他們通過觀察物體的某個特性或本領,做了相似的發明。出示實物雨傘、小鋸、鉗子讓幼兒觀察,讓幼兒瞭解這些東西是根據荷葉、小樹葉兩邊的小齒以及螃蟹的大螯能夾住東西的本領發明出來的,爲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2、教師引導幼兒開拓思維,想象出還有什麼物品是根據物體的某種特性或本領發明的。

本環節要讓幼兒知道是根據物體的特性發明的用品或工具。

3、教師:小朋友們想不想也做小小發明家設計發明來方便人們的生活呢?

請幼兒自己講一講要設計什麼樣的發明,是根據什麼物體的什麼特性發明的。開拓幼兒的想象空間,大膽說出自己的創新想法。

4、讓幼兒繪畫出想要發明的物品或工具等。本環節只讓幼兒用幾分鐘的時間簡單設計出自己的構想。將自己的創新想法展示出來。

本環節讓幼兒進一步開創思維,展開創新思維活動。

中班幼兒園教案及教學設計 篇5

小朋友是不允許玩兒火的,因爲小孩子是不允許玩兒火的,小孩子還沒有對火很好的認識,因爲小孩子不能對火控制好,所以小朋友們不要隨便玩兒火哦!通過本次幼兒園教案讓幼兒認識玩兒火的危險,火災會對人民的財產安全受到威脅,從小培養幼兒的防火意識

活動目標

教育幼兒不玩火,避免發生火災。通過活動,讓幼兒瞭解幾種常見的滅火方法,初步瞭解簡單的消防知識。

活動準備:

有關滅火的錄像,蠟燭2根,打火機一個,水、沙子、溼布、扇子等,人手一份操作圖片(圖上畫的是在着火的時候,幾個小朋友採取的不同的滅火方法)。

活動過程:

1.遊戲:滅蠟燭

教師出示蠟燭,點燃。

“請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用什麼辦法能把蠟燭熄滅呢?”

幼兒想出辦法後,教師提供備有的材料,請幼兒到前面試一下,教師小結。

2.討論:“出現了火情,該怎麼辦?”“現在天氣乾燥,如果出現火情,我們小朋友該怎麼辦呢?”

引導幼兒說出各種滅火的辦法。

小結;剛纔小朋友想出的辦法都不錯,如果出現了火情,我們可以用水潑滅火、用溼布撲滅火、用沙子滅火、用滅火器滅火……但小朋友要記住,如果出現大火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先撥打119電話。

3.請幼兒看錄像。

“前幾天,有個地方着火了,我們來看看他們想出的辦法和我們想出的辦法一樣不一樣?”

看完錄像,提問:“他們想到了哪些辦法?”“哪些辦法是我們沒想到的?”(開窗,捂着嘴、鼻跑出煙火區)。

小結:火小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採取開窗,用水、沙子、溼棉被、滅火器等滅火,火很大的時候,我們撥打119電話,消防叔叔還沒到,我們小朋友一定要把嘴巴、鼻子捂上,以最快的速度跑出煙火區,學會保護自己。

4.幼兒操作

“請小朋友看操作圖片,圖上畫的是幾個小朋友在着火的時候採取的不同的辦法,每幅圖的左下方有一個圓圈,你認爲辦法好的就在圓圈內打上“?”號。

討論:用扇子扇,是不是最好的辦法?

“小朋友想一想,爺爺、奶奶生爐子的時候,用扇子輕輕地扇,火就越扇越旺了。如果火很大,用扇子扇來滅火行不行呢?着火的時候,我們可以想別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