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一年級教案 >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總結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總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9W 次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加以總結和概括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鍛鍊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總結吧。我們該怎麼寫總結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總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總結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總結1

我認爲,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固然十分重要,但是還要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發展能力的方法。教師只有把教會學生學習當作教學任務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才能完成培養自學能力的任務。下面結合自己多年來一直從事的中、高年級語文教學進行總結。

一、教給學生讀懂不同類型文章的方法

從體裁上看,課本中寫人、敘事、寫景狀物的文章數量較多。每一類文章我都先下功夫,花時間“扶”着學生學習一、兩篇,讓學生在理解知識的同時,掌握學習方法,然後引導學生運用已掌握的學習方法自學其它篇。

以寫人爲主的文章,一般都是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等的描寫來表現其思想品質。教學中我就引導學生抓住這些描寫來學習。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再讓學生回憶學習過程,體會、總結學習方法。以寫景、狀物爲主的文章,大部分有總起句和總結句。教學中,我就幫助學生掌握抓總起句、總結句讀懂課文的方法。對於課本中不同類型的教材(看圖學文、讀寫例話、習作例文、基礎訓練等),我也首先教給學生基本的學習方法,然後讓他們運用這種方法去自學其它篇課文。

二、教給學生讀懂文章的具體方法

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僅僅教給他們讀懂各類文章的基本方法是不夠的。只有教給他們讀懂文章的具體方法,才能達到“用不着教”的目的。從識字、解詞、釋句,到給文章劃分段落,歸納段意,中心思想;從理解文章題目,理解、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到自己能圍繞課題、圍繞課文的某一詞句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從理解文章的語言文字,到體會其內涵,品味作者遣詞造句、佈局謀篇的方法都需要教。

當學生掌握了一些學習方法之後,我一方面在語文課上啓發引導他們運用,另一方面在課外活動中鼓勵他們運用。每學期我都選擇一部分小學生優秀習作,讓每一個學生都選擇最佳的學習方法自學,然後彙報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收穫,再組織全班學生講評誰的學習方法最佳,誰的收穫最大。這種比賽,不僅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總之,寓學法指導於語文教學之中,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途經,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手段。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總結2

回顧主要教學工作及成效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六(1)班的語文教學工作。一學期以來,我在忙碌中收穫,在收穫中總結,在總結中進步。

本學期,我認真重溫了《新課程標準》及相關的教育教學理論,深入研究和學習各種新的教學方法,不斷探索,不斷反思,不斷總結,不斷認識。虛心向經驗豐富的教師學習,取長補短,力求形成自己特色的教學風格。以下是我本學期教學工作的總結:

一、課前認真備課,積極鑽研教材,針對不同學生的個性差異,尋求最佳的教學方法並因材施教。

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是教學的引導者、參與者。因此,教師充分了解和分析學生情況,有針對性、有目的、有人文關懷的因材施教,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新課程倡導教師要轉換教學角色,由老師的教變爲學生主動地學。此外,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每個學生的接受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在教學中,我認認真真地備課,深入細緻的鑽研教材,針對不同學生的個性差異,既備教材又備學生,尋找不同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在課堂教學中,我靈活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小組合作學習已初見成效。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學生的語文素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增加閱讀量,提高寫作能力。

衆所周知,要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就必須讓學生多讀書。學生沒有足夠的閱讀實踐,就無法真正做到能獨立讀懂一篇文章,也不可能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更不可能學到關於寫作的一些方法技巧。可以說大量閱讀是提高學生分析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表達能力的關鍵。我平時努力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通過每天的語文課前的三分鐘進行閱讀分享,每週五的閱讀課開展"好書推薦""佳作賞析"等讀書活動,這些活動都很好地激發了學生讀書的興趣,也督促學生每天讀一些經典、優秀的課外書籍。"有納能吐",學生的知識豐富了,老師指導得當,還愁寫不出好作品來嗎?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本學期我繼續重視學生的書寫習慣和態度,堅持長抓不懈。有一句古話"字如人面",我們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也是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人生態度。通過每天的寫字小課對學生進行書寫方法指導,平時就引導學生養成提筆即練字的好習慣,在良好習慣的引領下,爲其終身發展服務。

四、探索互動型課堂教學模式,努力做到高效課堂。

新課程要求體現自主、探究、合作。因此我在教學中嘗試互動型課堂教學模式,精心設計每一堂課,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儘量讓學生動起來,以求學生始終保持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我時而以讀代講,讀文自悟;時而鼓勵學生在小組合作和全班彙報中各抒已見,滔滔不絕;時而以欣賞、傾聽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把握好課堂調控,努力克服課堂紀律渙散的局面,使課堂教學煥發出勃勃生機,大大提高的課堂教學效率。

 學生能力培養策略及成效

一、教會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

"方法比知識更爲重要"。學生養成好的讀書方法,掌握"活"的讀寫有機結合的方法,將有助於提高閱讀與習作的效能。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適度地滲透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在主動探究中進行實踐,獲取的不僅僅是問題的答案,而是吸取知識的方法。充分發揮"授之以漁"的重要作用,多教怎麼學,少教怎麼做。使知識源於課本而挖掘生活,使教有所用之處,因爲教師不是教教材的工具,而是要教給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延伸去學習。平時的練習有一定的坡度和量度,注重學生的寫。應該教給學生做題方法,讓他們學會審題,尤其是作文,必須讓學生學會抓住主題,找準切入點,然後下筆,久而久之,作文能力自然會提高。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情感朗讀"、"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靈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必須立足課堂,立足課本,同時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例如"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應當結合各年段的閱讀要求進行。教師教給學生"動筆"的方法,只有方法掌握了,纔有可能養成動筆的習慣。好的閱讀習慣,使得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了。

三、重視朗讀品評感悟能力的培養,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而由於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精彩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爲了使這些精彩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們可以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覆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昇華認識,填補空白。引導學生選擇自己閱讀感悟的精華,進行具體表述,讓他們在各自品評中進一步昇華認識。

所帶教學班級在各類教學競賽、評比情況

在學校組織的習作競賽中獲得第一名

自我反思教學工作存在的不足

儘管我班學生的各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進步,但不可否認,需要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比如個別學生聽課狀態不好,心不在蔫。有的在課上不發言、做小動作、玩,老師留了作業或是不做,或是抄好同學的作業,還有的同學和老師玩"貓和老鼠"的遊戲,老師在一個樣,老師不在就得過且過。

培優輔差的效果

本學期我利用課餘時間對後進生進行個別輔導,經學與他們談心,及時瞭解他們的心理狀況,多發現他們的閃光點,適時表揚,發現他們自信心增強了,對學習的興趣更濃了。通過與家長密切聯繫、溝通,共同約束、指導孩子們的行爲表現,發現他們做作業較以前主動了,質量也提高了。通過設立"一幫一"小組,發揮優生的作用,帶好後進生,我也配合幫教,儘量幫助後進生解決思想障礙,克服學習上的困難,儘快跟上,同時也增強了優生的榮譽感。另外,我根據每個優生的特長,安排他們參與班級治理工作,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學校的各項活動,培養了優生的工作能力,集體責任感,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總結3

本學期,我又擔任一年級班的語文教學工作。一學期來,我認真紮實地對待教學,虛心向有經驗的老教師學習,在實踐中積累了屬於自己的教學感悟。現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總結:

一、具體工作:

(一)、不斷提高專業素養,與時俱進。

爲了上好每一節課,我依然像以前一樣認真鑽研教材,並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特點,備好課,上好課。平時,我堅持自己獨立備課,因此在課前的準備是很充分的,爲加強教學常規的養成奠定了基礎。課堂上,我一口令教學,着力抓好課堂常規。並以學生爲主體,有目的、有條理地引導他們進行學習,自主獲取知識。經過這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們會在老師不在場時,由班長帶頭讀兒歌或背字母表。還學會帶着問題認真地進行語文合作學習,學會了針對文本提出一些有質量的問題。課餘,我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組織的教研活動,參加局組織的展示課,用自己的課堂鍛鍊自己,提升自己,還經常閱讀一些教學書籍,吸收一些適用的方法,更新一些教學理念,總結教學經驗,撰寫教學論文,從而促進自身專業的發展。

(二)、積極開展語文活動,全面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新課標提倡低年級的學生少寫多認,所以,一學期來要求會認的字很多,爲了讓孩子們在規定的時間內識字的效果更好一些,在教學方法上,我總結出了兒歌識字,字謎識字,形象識字,遊戲識字,編故事識字等一系列學生喜歡的識字教學方法。平時,我儘量讓學生多識字。除了課內識字外,我還鼓勵學生在課外識字,引導學生平時留心觀察,隨時隨地識字。課外書,同學朋友的名字,學校各處的名稱以及大街上的廣告牌,家裏的報紙、包裝袋、超市的貨櫃都是我們一年級小朋友識字的好地方。低年級的詞語教學是鞏固識字、提高語文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我更多關注的是學生對詞語是否正確地認讀,詞語的積累重視不夠,而本期我注重了這一點。課堂上,我藉助圖片或客觀事物,化抽象爲具體,爲學生輕鬆理解詞語服務。有時設計多種形式的練習,指導學生反覆運用詞語,如連連看讓學生對一些反義詞、近義詞,詞語接龍,使學生思維更敏捷,詞語得到有效鞏固。圍繞課文教學,我有目的、有計劃地拓展學生的詞語積累範圍,經過一系列的詞語積累練習後,大大豐富了學生的詞語庫,從而提高學生課堂表達能力。

針對本班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本着紮實打基礎,認真來學習的原則,在指導學生書寫生字時,在學生觀察完了字的間架結構後,我都要讓學生一起讀筆畫筆順並跟我一起書空。除此以外,我還組織了以下活動:一是堅持早自習引讀生字筆順訓練,培養學生識記生字以及正確書寫的能力。二是天天少量的課外閱讀活動,提高學生拼讀水平,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三)、 加強希望生轉化工作,縮短學生差距。

本班個別學生與其他同學存在着較大的差異,爲促使每位學生能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發展,我抓兩頭,扶中間。注重培養優生的特長,同時,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組,利用結對子形式,課外加強輔導工作,課堂中創設機會,給予鼓勵,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每一位學生都有提高。

二、主要成績:

本學期師生共同努力下,學生有了很大進步。很多學生已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理解能力逐漸增強,並積累了那麼多語文知識,每個的學生的語文成績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本學期的段考中我們班的語文科共有35位學生參加考試,,平均分數爲89。8分,及格率爲95%,優秀率86%,而在學生閱讀考級中,我們再次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通過率60%,古詩通過率80%,課外閱讀通過率63%,我的工作又一次得到了上級的領導肯定和認可,而我自己的內心也感到非常充實和安慰。今後我將繼續努力!

三、取得的經驗和存在的不足

雖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但依然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如還有少數部分學生的成績不夠穩定,學習習慣沒有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不夠高。因此,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必須重視對這些學生的輔導工作,對這部分學生要有所偏愛,及時給予補缺補漏,以保證不同的人都能得到不同的發展。從而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總結4

中學語文新教材體現了培養語文素質,提高語文能力的新要求,儘管選文、結構、編排存在些許瑕疵,但畢竟是扭轉教學效率低下、走出困境的實質性改革。目前存在的問題是:教師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明顯滯後,新教材老教法的現象依然比較普遍;觀念落後、方法陳舊、手段單一、被動應付,勢必難以走出投入產出比例失調、效率低下的困境。如何提高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落實新大綱,達到新課標,筆者有些不成熟的思考,現不揣冒昧,就教於方家。

 一、優化中學語文課堂教學結構

長期以來,壟斷語文教壇的就是一種教學結構——串講分析,講背景、正音、析詞義、分段落、歸段意、明中心、理特點,幾成定格。因此,要提高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首要的是突破傳統陳舊的語文教學模式,優化語文課堂教學結構,即以教師爲主導,準確地把握講析課文的限度;以學生爲主體,着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以課文的重點和學生的能力點爲突破口,對教材的內容作精當的取捨。

“以教師爲主導”,就是確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於支配地位。但教師的這種領導、支配地位只能通過“導”,而不是“扶”、“牽”或者其他方式來實現。“導”者,因勢利導也,“因勢”,就是說教師發揮其領導、支配作用必須以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爲前提,“利導”,就是要善於把學生引導到最有利於他們的認識和發展的情境中去。“教師爲主導”不同於“教師爲中心”,因爲它是以確認學生的主體地位爲前提的。“教師爲主導”也不同於“教師爲主講”。教師應當把握好幾個限度。首先是時間限度,一節課,教師講課的時間應限定在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的時間應引導學生自己鑽研和探究;其次是內容限度,對必講的知識,務求用最經濟的方法提示給學生,使學生能夠掌握、運用,對可講可不講的知識,可根據學生對主要知識掌握的情況和悟性,若有必要可適當涉及,若無必要便省略不講,當然,對不必講的知識就應果斷刪除,以免沖淡主要內容的講解。分析課文時不要試圖把所有的東西都塞給學生,應當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思考空間,以培養學生想象思維能力。比如《項鍊》的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結尾安排問題,又比如《孔乙己》是否真死的問題。同時應當允許學生存疑,以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比如對魯迅先生小說《藥》的主題的不同理解,歷來見仁見智,教師無需確定統一答案來限制學生的思維。

“以學生爲主體”,就是確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是認識的主體和發展的主體,是具有獨立地位和極大認識潛能的實踐者。確認學生是認識的主體和發展的主體,就是從根本上改變多年來“我講你聽”、“我寫你抄”、“我考你背”、教師向學生“奉送真理”的狀況,而要授之以“法”,把“我講你練”、“我導你學”、“我問你思”、讓其“發現真理”的主動權交還學生。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寧鴻彬老師在講授《皇帝的新裝》這篇課文時就是以“培養方法,培養能力”爲教學目標,整個教學過程只做了三件事。第一件,在學生讀課文之前,寧老師提出,認真閱讀課文,然後以“一個——的皇帝”的形式,在“皇帝”之前加修飾語,概括皇帝的性格特點。學生認真思考,積極發言,從不同角度概括了皇帝的性格特點。第二件事,寧老師要求學生用一個概括課文的內容。在老師的耐心誘導下,經過一番研究討論,學生終於用一個“騙”概括了故事內容。第三件事,寧老師組織學生討論:爲什麼大人(特別是皇帝)都受騙,而小孩不受騙。學生從課文中找出大量例子,通過討論,得出“虛僞自私”是大人上當受騙的原因,小孩沒有私心,不但不受騙,還揭穿了騙子的騙局。最後學生都領會了本文深刻的思想意義:自私自利是罪惡的根源,只有無私才能無畏。《皇帝的新裝》這篇課文要解決的主要問題都在老師引導下由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的形式得到了圓滿解決,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也就相應地發展了智力,培養了能力,也增加了學生學習的信心。

教學的重難點是課堂教學的突破口,新教材現代文閱讀單元打破依文體界定單元的傳統,分別以理清層次、概括要點、篩選信息、分析評價與借鑑吸收爲能力點劃定單元,單元教學要點清晰,單元間能力培養梯度合理。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應以課文爲“例子”,落實單元及篇目要點,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優化教學內容。切不可面面俱到,“鬍子眉毛一把抓”,否則,只會沖淡重點,遊離要點,以致阻斷閱讀教學的主線索。課文教學中所有活動都必須圍繞一兩個核心加以展開,唯此,才能體現落實新教材的相關要求,纔是真正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能力。需強調的是,對新舊教材都入選的經典性篇目,教師要按照新教材的要求,揚棄曾經備寫的教案,即使是以往自己感到得意的“靈感點”或“神來之筆”,如不符合新要求,也要忍痛割愛,敢於取捨,善於創新,構建全新的教學網絡。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傑作《荷塘月色》描寫生動,語言優美,珠玉。教學中應將着力點放在品味語言上。在朗讀中體會景語情語的典雅韻致;設計問題,閱讀品味寫景狀物的生動蘊藉;也可摘取經典片斷,設問比較,引導學生探究語言表達的精妙獨到。文中有一句:“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可引導學生體味語言的豐富內涵:“縷縷清香”與“渺茫的歌聲”有若有若無、輕淡縹緲、沁人心脾等方面的相似之處,感覺的轉移伴隨着想象的飛躍;“清香”與“歌聲”同屬美好的事物,優美的意象疊加在一起,使意境豐厚優美。

教學計劃

教無定法,教各有法。隨着中學語文教改的與時俱進,新的教學方法層出不窮。導讀法、析因法、妙要列舉法和整體感知等,不勝枚舉。形式是爲內容服務的,教學方法的選擇受制於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運用應有助於實現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爲此,可從以下幾方面加以努力。

1、精心設計導入語

將學生注意力從課間迅即轉移到課堂上來,是提高一節課效率的重要環節。導入語設計得好,可以激發學生強烈的興趣,調動學生極大的熱情和自主精神,使教學充滿活力而顯出勃勃生機。下列幾例,可以爲證。

高爾基說“文學是人學”。閱讀那精彩的小說,誰能忘記那栩栩如生的人物?可是一篇小說,人物衆多,事件紛繁,是不是每個人物,每個事件都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呢?當然不是。只有那些爲作者精心刻畫的主要人物,那些爲作者所濃墨重彩盡情渲染的主要事件,纔給我們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本單元的文章,大都是文學精品,寫人敘事,詳略繁簡安排得當。讓我們一起認真學習這些精品,看看他們在寫人敘事時,是如何做到“繁簡相宜,各盡其妙”的吧。

這是小說單元的“單元導語”,教師自己的所問所答以及對本單元課文“寫人敘事,詳略繁簡安排得當”的高度概括和要求學生們“看看他們在寫人敘事時如何做到‘繁簡相宜、各盡其妙’”的提示,怎不誘使學生追究“爲什麼會那樣?”。

羅·盧森堡說過一段趣話:米洛島的維納斯歸根到底是由於她不講話,才得以在千百年來保持她那美麗的婦女的殊榮。但如果她一開口說話,說不定她的魅力就煙消雲散了。這話很含蓄——不開口的偶像,是暴露不出內心世界的,假如是一個會說話的人,她也許美麗可愛,也許虛有其表,怎樣讓開口的維納斯魅力永在?那就得“慧於心,秀於言”——說話要注意語言美。

這是上聽說訓練課的導語。教師引用盧森堡的那段趣話,意在演繹出“怎樣讓開口的維納斯魅力永存”的問題。“那就得‘慧於心,秀於言’——說話要注意語言美”的答案,怎麼不叫學生深入思考呢?

“小馬過河”的故事大家都記得。沒過河之前,面對着不知深淺的河水,小馬心中一片茫然,而當它試着親自趟了過去,小馬或許不但知道了河水的深淺,而且從中悟出了一些道理。同樣,大家如果只看到別人的文章,只聽老師講析別人的文章,大家對如何才能寫好文章就沒有親身感受,心中或許有些茫然。與其這樣,不如讓自己動起腦來,動起手來,寫出我們自己想說的話,寫出我們自己所做過的事,寫出我們自己所熟悉的人和物。

這是作文訓練課的導語。小馬之所以能過河後“領悟出了一些道理”,關鍵在於“親自趟了過去”,而作爲“書面說話”的作文,如果不讓學生“自己動起腦來,動起手來”,又怎能寫得出,寫得好?具體事實的啓發所帶來的結果就不難想象了。

2、巧妙設計問題

好的提問是引發學生思維的突破口,問題的設計應做到以下幾點。

(1)巧選角度,變中求新。提問要儘量避免概念化、一般化的“老生常談”,而應採用比較新的說法,從新的角度巧妙切入,使問題富有形象性、啓發性,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他們進行積極思維活動。比如教學葉聖陶小說《多收了三五斗》,要理解標題的含義,可變換一種問法:“要反映舊社會農民生活的悲慘,爲何不寫少收了三五斗,或寫災荒遍地,人民流離失所呢?”學生會興趣盎然,積極思考。

(2)疑於無疑,平中出奇。有些內容看似平淡,處於無疑境地。教師要善於激疑,引導學生探討課文的微言大義,體會作者的匠心獨運。如教學《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一文時,可以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作者爲何對馬克思的謝世不說‘停止了呼吸’或‘心臟停止了跳動’,而用‘停止了思想’?”“於無疑處生疑”,才能使學生透徹地瞭解文意,深入細緻地把握所學的內容。

分解難點,多層設問。有些問題比較複雜,難度較大,學生往往心有所得,卻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想詳細地說,又覺得囉嗦,想概括地說,又覺得千頭萬緒,抓不住要害。教師要採用分化瓦解,多層設問的方法,幫助學生從紛繁中理出頭緒,達到各個擊破,逐步深化的目的。比如對《孔乙己》中“笑聲”的理解是個難度較大的問題。可用分解難點的方法設計如下問題:①酒客們對孔乙己的嘲笑挖苦表明了他們對孔乙己怎樣的態度?②酒客們與孔乙己的社會地位有何相似之處?他們自己明白嗎?③酒客們本應對孔乙己持怎樣的態度?又爲什麼沒有采取這樣的態度?這樣層層設問,教師再做適當的點撥講解,就可以幫助學生理清頭緒,加深對文章主旨的認識。

3、注重教學語言,營造身臨其境的氛圍。

好的教學語言會給學生如見其人,如臨其境的感覺。其基本要求是:言簡意賅,生動形象,幽默有趣。例如著名特級語文教師於漪在教《春》和《濟南的冬天》等散文時所運用的導入語就十分考究:“繼米開郎基羅之後的法國大雕塑家羅丹曾這樣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們總要和大自然接觸,大自然的美可以說無處不在。尤其是我們偉大祖國的錦繡河山,美得令人陶醉,它在不同季節展現不同美姿。”這樣描述,學生被美的語言所吸引,被祖國山川的美所吸引,從而興趣盎然地進入散文的學習。

4、適當拓展教學空間。

教學的主戰場在教室、在課堂,這是無容置疑的。但針對有些特色課文可適當變換教學場所,拓展教學空間,創設適合學生觀察、感受、體味、思考的情境,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促進學生的理性思考。蘇霍姆林斯基指導學生寫題爲《春》的作文,就先帶學生到公園裏去觀察,尋找春天的蹤跡。同學們有的從萌動的青草上窺見春的身影,有的在盛開的春花中感受春的氣息,有的在蜂飛蝶舞、百鳥歡鳴中聽到春的腳步聲。他們把細心觀察的材料,融入自己純真細膩的感情,寫成情文並茂的優美文章。筆者爲糾正學生作業中常出現的錯別,曾要求全班學生走上街頭,從廣告標牌中查找錯別,每人找10個,然後彙總,再集體糾正,效果甚佳。古人強調“功夫在詩外”,現在有人提出大語文的概念,都說明同一個道理:語文教學走進自然,貼近社會生活,一定會倍增其效。

5、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增大課堂容量。

現代科技飛速發展,現代化教學手段已經走進課堂。傳統的單向的靜態的語文課堂教學將變爲多向的立體的課堂教學。利用電教媒體的直觀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進一步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生動新穎、直觀可感的視覺形象,吸引學生,爲學生創造一個活潑生動的獲取知識信息的氛圍,讓學生擁有廣闊的思維空間,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對教學情境的創設、教學目標的實現、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學《過萬重山漫想》,教師可將課文改編成解說詞,事先準備好一組有關長江三峽的電視畫面,利用多媒體,在投入畫面的同時,穿插解說詞,配以《長江之歌》的背景音樂。_分鐘的直觀教學取代了繁瑣的背景分析、內容講解,收到身臨其境、陶冶情操之功效。在此基礎上,設問引導學生分析課文主旨。接着,再投放大江截流、高峽出平湖的壯闊畫面,強化學生對課文主旨的理解:敢於首創,開天闢地,纔有輝煌。

提高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既是個複雜的理論問題,更是個實踐性很強的問題。限於筆者孤陋寡聞,略作粗淺思考,以期引起同行同仁對這個問題的繼續深入的探討。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總結5

20xx年6月14——15日,我市中考工作圓滿結束。本學期語文教學工作也畫上了一個句號。現就本學期的語文複習備考工作,總結如下:

、深入鑽研,認真備課

備課充分,吃透教材,能夠駕馭教材。初三下半學期就要進入綜合複習階段,所以要認真鑽研每一冊教材,結合考試考點對每冊教材都要進行系統的分析,對知識點做好分類、歸納和總結,不上無準備的課,帶領學生紮實系統的做好複習。認真研究近五年來中考題型,針對每一個考點進行分析,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複習計劃。

二、講究方法,提高效率。

採用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初三後階段學生往往會出現浮躁心理,所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尤爲重要,因此在課堂上採用朗讀、講練結合、小組比賽等多種形式開展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設法令學生投入,不讓其分心,力爭使上課內容豐富,現實。教態自然,講課生動,難易適中照顧全部,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自然氣氛。當面對學生在課堂上無心向學,懶懶散散,或旁若無人的說笑,或毫無顧忌的睡覺等違紀行爲時,要以平和的心態調控課堂教學,儘量不使課堂受到衝擊,最大限度地提高授課質量。

 三、研究學情,有的放矢。

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學生是被教的主體。因此,瞭解和分析學生情況,有針對地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學習習慣不良、學習意志力薄弱、學習基礎較低、家長因忽視對孩子的教育或過分溺愛等給孩子造成的各種不健康的心理障礙、學生的不斷劣化等諸多棘手問題,學期初就準備制定了具體的計劃和目標。對這部分同學進行有計劃的輔導。對這部分人要進行課餘時間個別輔導。我堅信只要堅持輔導,這些同學基礎重新建立起來,以後授課的效果就會更好。同時對部分優生進行能力強化訓練,爭取提高優生數量。

 四、研究試題,提煉規律。

研究本市最近三年來中招試題的基本形式、考察方向、及今年的中招考點等,規範學生答題,加強與教研組內的老師的交流與合作,做好對學生應對中招考試的指導。同時借鑑一些名教師和專家們的做法、經驗和理論,運用到自己的語文教學工作中來。

五、善於取捨,精選精練。

進入複習階段,各種資料和試題會很快堆滿案頭,都拿來用,拿給學生練是不會取得好效果的,只會把師生拖入讓人疲倦的題海中不能自拔,使了很大的力氣,收效卻甚微。因此,我們要在所選定的命題方向和範圍的基礎上,斟酌各種資料,勇於取捨,把符合要求的題目篩選出來,組合爲各訓練塊,在我們複習鞏固好教材上該知識塊的要點後,及時訓練,強化知識點。在此基礎上,再把各知識塊中最具《課標》精神的題目,組合、編製成側重點各不同的三四份試題,如在現代文閱讀中,一份側重於說明文和記敘性美文的閱讀考查,那麼另一份就要側重於議論文與記敘性美文的閱讀考查,像這樣地進行有目標的精練。

六、針對實際,及時反饋。

複習中每週都利用作文課時間進行“週週清測試”,測後試卷做到全批全改,都要分析學生試卷,總結學生對哪些知識掌握牢了,哪些知識未掌握,尚需訓練、強化。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情況下,再次及時精練,因爲我們的記憶有先快後慢的特點。特別是對理解性的詩詞文默寫,同一答案卻有不同的提問方法,就要反覆訓練。針對後進生則要個別指導,幫助他們分析每次的測試卷,找出自己的優點與不足,在各知識塊上的掌握情況,之後的課堂訓練中,多注重這部分學生在這塊知識上的訓練,促其在反覆訓練中,牢固掌握。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總結6

一、課堂教學中,努力體現教育新理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與培養能力的主要陣地。這一學期,我在這一方面狠下工夫。爲了上好每一節課,我課前認真鑽研教材,吃透教材,並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特點,採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努力貫徹當前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創設輕鬆民主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踊躍發言,形成羣言堂。以學生爲主體,構建探究式課堂模式,挖掘教材與學生的嘗試因素,引導主動探究,自主獲取知識。提高學生的能力。此外,注重鼓勵後進生,提供更多的機會給他們,使他們也能取得進步,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現在本班學生喜歡上語文課,學習興趣比較濃厚。

二、通過多途徑培養學生各種能力與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訓練學生的自讀能力。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運用"範讀——默讀——品讀——朗讀"等方法,讓學生學會自己感悟課文中的好詞好句,理解好詞好句在文中的作用。並能夠自覺地把這些好的詞句積累起來。同時體會關鍵詞語所表達的含義,及對人物的思想品格的塑造作用。

(二)通過多種方法,培養學生愛閱讀課外書籍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五年級是學生寫作的正式開始。首先爲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我從作文的選題入手,以寫記事、想象文爲主,適合五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另外,積累大量的語彙是寫好作文的關鍵。經過一學期的嘗試,本班學生的詞彙量大大增加,。隨着對課文的學習,使學生掌握了本冊範文所含有的習作方法。學生學會了按照一定順序觀察圖畫和描寫畫面內容,學會了按一定順序寫一處建築物、能寫出一種水果或蔬菜的特點、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外貌和習性,還學會了以寫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來表現人物的特點和精神,寫作能力也有了比較明顯的提高。

(三)加強寫字指導,提高學生的寫字能力。五年級的寫字教學往往被學生和家長忽視,本學期,我重視了學生的寫字習慣的培養,課堂中注意提醒,利用寫字小課對學生進行寫字指導,課外嚴格要求學生認真書寫。

四、抓好說話小課,每天紮紮實實的按部就班的訓練學生說話,要求說話口齒伶俐,態度大方得體,內容具體,訓練效果較好。

 學生能力培養策略及成效

一、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

1、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改革課堂教學

我努力學習有關的教育教學理論,認真反思自身教學實際,研究學生、探究教法,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學生能力,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2、用生動靈活的教學方式,煥發課堂活力

重視師生間的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力求使每一位學生都得到較爲充分的鍛鍊和表現的機會。學生在互動中求知,在活動中探索,既輕鬆地掌握了知識,又潛移默化地培養了能力。我還將語文課堂融進孩子的童真童趣中,每當學到了適合角色表演的課文,我都充分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來進行表演,孩子們喜歡錶演,樂於表演,真正地投入到了課文的角色中,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大增。

3、注重平時的積累與寫作。

本學期我教學生積累好詞好句,成語、諺語、名人名言等等,內容多樣,在積累的同時,鼓勵學生運用,學生的寫話能力與上學期相比有了較爲明顯的進步。

4、資料拓展。這學期注重教給學生蒐集資料的方法,讓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通過上網、詢問、圖書等方法,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二、培養學生的寫字能力

《小學語文新課標》指出:"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是鞏固識字的手段,對於提高學生文化素質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須從小打好寫字基礎。"把字寫得正確、端正,並有一定的速度,是每個小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從一年級開始就要嚴格要求、嚴格訓練。能寫出一手漂亮的字,是一個人基本素質的體現,有的利於學習、工作和交際。

學校開展的寫字小課非常好,利用這個時間我指導學生如何把字寫的更美、更有體,使學生掌握基本的寫字方法,不僅練出好字,同時也培養學生從小養成練字的好習慣。

三、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1、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是教學良好效果的一個條件。學生有了興趣,就有了內在的動力。在本學期我充分利用教材優勢,激發學生興趣。

2、精心指導朗讀

朗讀,對學生來講,是語文課上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對教師來講,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在教學中我注重指導朗讀。聲情並茂的範讀,不僅對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感有巨大的作用,而且對學生朗讀水平的提高有直接的影響。

3、注重教會朗讀方法

掌握朗讀技巧是實現朗讀目的的重要手段採用不同的朗讀方式,藝術化的評價方法,激發學生讀書的慾望,讓無聲的文字變成動聽的語言和絢麗多彩的畫卷,不斷進入讀書帶來的奇妙境界。

所帶教學班級在各類教學競賽、評比情況

通過一學期的努力,語文能力測試第三名,期中測試第一名,背誦抽測第二。

自我反思教學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學期即將結束,本學期工作有得有失。

儘管我班的語文成績較好,但是我自己感覺我的課堂教學缺乏創新,自己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有限,導致課堂教學缺少一種活力。

另外課堂上沒有很好的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有時引導的不到位,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有的時候太心急,總擔心學生理解不了,所有很多時候都乾脆由自己說出來了,無形中剝奪了許多學生自主思考解決問題的機會。

由於時間有限,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因此教科研研究的不太深入。

下學期工作設想或建議

一、抓好後進生工作

對任課班中的後進學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學時要分層次教學。利用課餘時間對後進學生進行個別輔導,經常與後進學生談心,鼓勵他們克服心理障礙,只要他們有所進步,就給予肯定和鼓勵。

二、課堂教學需要創新

深入鑽研教材,鑽研課程標準、教材大綱、備內容、備對象、備方法,認真上好每一堂課,課堂中要注重創新的理念引導學生自主獲取知識,而且要注重培養學生能力。

三、多讀教育書籍教育專著

四、深入研究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總結7

本學期我擔任了小學一年級的教學工作,已有18年沒有教小學一年級了,因今年我校教師減員,這屆入學兒童中有幾個素質較差的學生,因爲難以提高教學質量等諸多原因,教師們都不敢接受這個班,我自這班的語文教學任務承擔下來,作爲我的試驗田進行細心耕耘,下面做一個總結:

一 、運用新課標理念

在教學中,認真學習《小學語文新課標》理念,根據新課標精神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真制定語文教學計劃,做到教學有目標,有方法,有反思。通過學習和實際教學,我瞭解到這個階段的兒童感性多於理性,對於外界事物,側重於主觀認識。爲此,在教學中,我一直用童化的語言和形象生動的直觀事物來指導教學,讓學生能迅速接受知識。把孩子當成朋友,當成相互學習的夥伴兒,讓孩子們感受到老師的親切和關懷,知道老師就是他們賴以信任的朋友。

二、習慣養成重於一切

一年級的學生可塑性強,有人說他們是一張白紙,看教師怎樣在這張白紙上落墨。因此,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教學工作中的首要任務。

1。課前準備,要求學生上課前,要把上課的書、本、文具準備好,不要上課了再手忙腳亂的掏書包。課前,還要把鉛筆削好,把鉛筆屑扔到垃圾桶裏,養成有備無患,講究衛生的好習慣。

2、上課起立時,要整齊站好,一切服從指揮,落座時,要全心身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不要左顧右盼、交頭接耳說話,培養學生遵守紀律的習慣。

3、做到三個一,胸離座一拳,眼離書一尺,筆尖離手指一寸。養成良好的讀書、寫字習慣。

4、回答問題時,要大膽發言。聲音要洪亮,要用普通話,要因爲、所以把問題說明白、講清楚。別人回答問題時,要注意聽,當別人回答完畢時,可以補充自己的觀點,不能打斷別人的發言,更不能三心二意,好像與自己沒有關係似的。

5。老師講課時,注意聽講,記住老師講的知識和有關的學習方法,要能提出自己的不同見解,但要舉手,獲得老師的同意後,才能發言。

6。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書寫要認真規範,不敷衍老師。

7。課前要養成預習的習慣,老師要提前做好預習提示。

8。每學完一課,要做好複習,有疑必問,要達到全知全解,不能留下不懂得問題。

上面的要求看起來,對學生有點苛刻,過於嚴肅,筆者認爲:這樣對學生的習慣養成是大有裨益的。但我自己也注意要多接觸學生,做他們的朋友,讓學生知道老師嚴格要求他們是對他們的人生有好處。還感受到老師和藹可親,易於接近。我經常用李大釗的一句話教育學生學就學個踏實,玩就玩個痛快!。

三、教給學生學習方法

現在的一年級學生,較前些年的學生識字量和認識問題、接受問題的能力相對提高了很多,教師應適時的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更能幫助學生提高識字量和理解寫作的水平。一年級的主要任務就是學會拼音和識字。在學拼音時運用形象的教學幫助學生認識拼音,如:l像什麼?n想什麼?在識字時,運用古代的造字法幫助學生識字。提前教會學生,運用字典學習拼音、字詞。

學完拼音後,讓學生用寫日記的方式學習寫作,想什麼寫什麼?拼音、漢字都可以。一學期末,大部分學生能寫出100多字通順易懂的所見所聞了!

四、培養學生相互學習的習慣

在日常教學中,把學生分成了若干個學習小組,一般前後桌。讓他們相互學習、相互討論、取長補短,輪流做組長,充分發揮每個小組成員的作用。另外,我把班上一半兒的好學生任命爲小教師,讓他們發揮學習好的帶頭作用,隨時監督、幫助他帶的學生學習,效果很好。

通過一學期的教學,我開始摸索到了一點兒低年級教學的方法,期末語文綜合考試,學生的成績達到了計劃的目標。下學期繼續探索、實驗,總結出適合自己特點的教學方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