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黃河是怎樣變化的》講課稿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黃河是怎樣變化的》講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W 次

 一、說教材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黃河是怎樣變化的》講課稿

  1、教材分析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是五年制語文第八冊第八單元的一編閱讀課文,介紹了黃河變化的原因,教育人們要保護好環境,否則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黃河變化是因爲含沙量大,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一是黃土高原氣候的變化和黃土本身結構鬆散,這是大自然本身變化造成的;二是人類對自然的破壞,這是人爲造成的。這樣越墾越窮,越窮越墾,黃河中的泥沙也就越來越多,因而黃河決口,改道的次數也就越來越頻繁。這句話點出了這樣惡性循環的後果,也點出黃河變化的自然原因和人爲原因之間的相互聯繫。

這是本學期最後一篇課文,雖然篇幅較長,但內容比較容易懂。學生學習時可運用前面學到的閱讀方法,使已有的語文能力得到鞏固和提高,並從黃河變化這件事受到啓示,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

  2、教學目標

《大綱》指出,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在實踐中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因而根據本課教材的特點和大綱的要求,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這課的教學目的有:

認知目標:(1)瞭解黃河的變化和黃河變化的原因。

(2)治理黃河的關鍵是管住泥沙。

能力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增強環保意識,樹立保護環境的信念。

3、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是引導學生了解黃河變化的原因及黃河的演示過程。

難點是理解本課生詞,如搖籃、流域、懸河、植被、憂患等。

  二、說教法、學法

傳統的教學結構,侷限於實現引導學生理解教材,掌握和鞏固知識的近期目標,而現代化教學結構的目的,在有效地實現此種近期目標的同時,更追求培養學生探索、創造精神,訓練學生的自學能力,開發學生潛在的智能,增進民主和競爭意識的遠期教學目標,實現知識教育和發展教育的雙重價值,爲此,本課教學主要採用自學求索型的課堂結構,並輔以情境教學法。

1、自學求求索型課堂結構:

課堂以學生自我活動爲中心,力求引導各層面的學生根據自己知識的空白提出疑問,根據自己的經驗積累參與討論、交流、歸納、激活學生的內在動因,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教師變繁瑣的講和問爲適時的啓和導,變牽着學生走爲服務於學生;學生變被動的聽和答爲主動的說和思,變少數人的發言表演爲人人蔘與的主動學習。

2、情境教學法

崔巒同志說過:在一定情境之中訓練語言事半功倍。教學是科學也是藝術,羅丹說過:藝術就是感情。上好語文課首先要通過有效的調節方式,深化對語言文字的理解。

南方山區的學生對黃河--我國的母親河雖有所聞,卻未親眼目睹過,難以想象黃河決口給兩岸人民帶來的巨大災難,爲此,可先播放98年長江、松花江、嫩江流域暴發的特大洪災中抗洪搶險的錄像,使學生的心靈受到震動,進而爲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蘊含的思想感情作有力的鋪墊。

 三、說程序

(一)觀看錄像,引入課題(創設情境,作好鋪墊)

(二)引導學生對課題提問(鼓勵質疑,整體感知)

根據提問,投影出示以下幾個主要問題:

黃河變化前是什麼樣的?

黃河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治理黃河的關鍵是什麼?

(三)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生:我最喜歡第×自然段,我想把它念給大家聽。

(預習中在熟讀的基礎上加以比較,學生往往會選擇較長而又多生訊的段落念,這樣既能讓學生自己解決讀中的難點,又激發了學生展示才能的慾望,可謂一舉多得)。

2、師生評議,糾正讀錯的字和讀破的句子

(先說優點,再提建議,即使大家集中了注意力,又訓練了口語表達,體現了人文精神)。

師:你讀的好極了,能帶大家讀這段嗎?(情感激勵)

 四、理解字詞

1、學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詞;

2、學生討論回答,對於像禍河媲美生息繁衍肥力頻繁憂患搖籃一類的詞,鼓勵學生  用查字典和聯繫上下文的方法解決。

(既熟練地運用了理解詞語的方法,又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讚許,有成就感)

像懸河流域河牀侵蝕植被一類的詞,教師用課件演示,讓學生自己表述。

(既直觀形象,又訓練了口頭表達能力)

 五、再讀課文,加深理解

1、默讀課文,並在書上作批註。

(學生已學會用~~△?!等符號分別表示重點句子,重點詞語,疑難問題,感受頗深之處)

2、學生提問、交流、解答

生:我想問大家(如黃河變化前是什麼樣子的等等)

(要問同學、考同學,自己必定會先有所思,並聆聽同學的答案,經過綜合分析、比較、判斷同學答案完整與否)

  六、總結延伸

1、黃河的變化給人們怎樣的教訓?

2、談談你所知道的人類不注意環保所帶來的惡果,如沙塵暴、酸雨、南極臭氧層空洞等。

3、我們小學生能做的有利於環保的事有哪些?

(學生根據經驗,各抒已見,既培養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的好習慣,又激起了動手美化家園的慾望,使課內學習向課外動手自然延伸,把環保意識化爲具體行爲)